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宋元版块) 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宋元版块) 复习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补充拓展:古代城市兴起的规律 ①从兴起的原因看:战国到汉代的城市多是因为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的兴 起而成为商业都市;唐宋以来则是因为工商业的发展而兴起。
②从功能上看:商业都市的政治功能逐渐减弱,经济功能逐渐增强。
③从地域分布上看:从战国到唐代,商业都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唐代以后 ,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城市的数量明显多于北方。
示例
论题:宋朝经济重心南移对南方开发的影响。
论述:①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宋朝户口分布 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两宋交替之际,大批中原人口南移,进一步奠 定了南方地区的经济重心地位。②伴随着北方的劳动力和先进技术的传入 ,南方地区的经济得到快速开发,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 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 提高。③由于平原地区的生产条件相对优越,导致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 密度远高于其他地区。
,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
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
高。
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
地区
主要地形
平均人口密度(人/方千米)
苏州、湖州、常州、秀州
平原
104
温州、台州
丘陵
55
歙州、睦州
山区
30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 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版块四 两宋的新变化与 元朝的统一
• 主干知识线索:
一、中枢决策机制的演变
1、宋代: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由枢密院掌军事,三司掌财政,与宰 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又与“三衙”在调兵权与统兵权上 进行分权。 2、元代:设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高考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史通史和阶段特征复习

高考一轮复习:第五单元  中国古代史通史和阶段特征复习

(五)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
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1.原始社会(史实→阶段特征)
(1)史实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④民族
(2)阶段总特征
(五)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
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1.原始社会(史实→阶段特征)
(1)史实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④民族
禅让制
南稻北粟
图画文字
刀耕火种 陶器 养蚕缫丝
彩陶画 “傩”戏
物物交换
氏族公社公有制、集体劳动、
平均分配
(2)阶段总特征 中华文明的缓慢演进与奠基时期。(其他内容略:政治、经济
2.夏商、西周(史实→阶段特征) (1)史实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④民
(2)阶段总特征
2.夏商、西周(史实→阶段特征) (1)史实
(五)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文化 系、对外关系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五)中国古代史通史复习:中国古代史通常按政治、经济、文化
系、对外关系五大部分来梳理,且之间互为因果。
政治:政治局势和政权更替、政治制度、改革变法、阶级关系、民
交流、外交政策、国际格局与国际关系
经济:空间格局、产业格局、农业、手工业、商业、生产工具与生
人口、货币、交通、土地制度、经济政策、城市、民族和对外交流
度、经济体制、国际经济格局与国家之间经济关系
文化:思想、宗教、科技、文学、艺术、民族和对外交流、文化政
意识
例如:某一时期
(1)史实
①政治
②经济

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

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脉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容。

(2)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及其影响,把握近现代史的发展趋势。

(3)熟悉世界史的基本框架,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梳理历史脉络,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成就。

(2)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争霸。

(3)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4)汉朝的繁荣与民族融合。

(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6)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

(7)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8)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9)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

(3)甲午中日战争。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辛亥革命。

(6)五四运动。

(7)抗日战争。

(8)解放战争。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社会主义建设。

3.世界史(1)古希腊罗马文明。

(2)中世纪欧洲。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4)近现代西方文明。

(5)近现代东方文明。

(6)两次世界大战。

(7)冷战时期。

(8)全球化时代。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以讲解为主,系统地传授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练习法: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讲解中国古代史(1)按照时间顺序,讲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事件。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综合提升1 中国古代史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综合提升1 中国古代史

综合提升一中国古代史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演化朝代主要内容特点影响建立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乡里;严刑峻法皇权至上;官员任命开始形成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发展两汉设“中朝”;各州设置刺史;颁布“推恩令”削弱相权;削弱封国巩固和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导致东汉时期宦官外戚专权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削弱了相权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加强皇权进一步发展宋元时期宋:收精兵(兵):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制钱谷(钱):设转运使,设三司;削实权(权):设通判、文臣出任知州。

元: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削弱宰相和地方的权力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造成了三冗、两积顶峰明清时期明:废丞相,权分六部、设殿阁大学士;设内阁。

清: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并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封建制度日趋腐朽;阻碍社会进步二、明清时期的中国和西欧明清时期的中国对比同时期的西欧国家政治封建专制皇权高度加强,统治黑暗腐败,人民没有自由和民主专制——民主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经济虽然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但农业仍占主导地位,男耕女织是绝大多数中国农民基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农业——工业工商业发达,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思想八股取士、文字狱,实行文化专禁锢文艺复兴,近代科学诞生;启蒙运文化制,钳制思想——自由动,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科学文学艺术繁荣,思想活跃;科技世界领先对外政策盲目自大,只允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封闭——开放开辟新航路,发展海外贸易,拓宽资本主义发展和活动空间,进行殖民扩张综合国力在农耕文明的传统轨道上继续滑行,综合国力日趋衰弱衰弱——强大在工业文明的近代化进程中快速发展,日益强大对比结论近代中国落伍,19世纪以后面临巨大挑战;西方国家日益强大秦汉大一统助推了文化共同体的形成热点分析文化共同体是在同一核心价值观念的约束和引导下,持有共同的文化记忆、接受大致相同的文化理念、拥有共同的文化精神生活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群体。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

知识梳理
四、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五、商和西周的社会经济
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

目 政治 的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统治 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权贵阶层出现
战俘和负债 氏族成员
文明定义: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一个
新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物质资料生产不断发展,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社会分工和 分化加剧,由社会分工和阶层分化发展成为不同阶级,出现强制性的公共权力——国家。
文明是在国家管理下创造出的物质的、精神的和制度方面的发明创造的总和
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
认识
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状况,体现了商朝统治的神权色彩,具有重要 的史料价值
【思考】商汤灭夏之后,如何进行有效统治是首要问题。结 合所学思考,商朝为什么推行内外服制度?
【答案】 原因:商朝是中国早期国家,社会 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社会组织中的血缘关系非 常浓厚,商朝没有能力对王畿之外的广大地区 实行直接控制。内外服制是当时能够达到有效 统治的最佳方式。
时空观念:了解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理清夏商周的 政权更替,了解春秋战国的诸侯国位置。 史料实证:通过考古材料(遗址、甲骨文、青铜铭文)和 传世文献,认识奴隶制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了解商 鞅变法和百家争鸣内容 历史解释: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和早期国家的特
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征;理解百家争鸣
考向分析
先秦时期(上古时期+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时期,也是我国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起源时期;近三年的趋势是: 1、考查的力度越来越大;其中素养考查对史料实证考察的力度较大。 2、考查角度多样化:从生产发展到政治制度到文化思想;从文明起源到“多元一体”观;有 政治制度、私有财产、治国方略、文化血脉等。 3、对早期政治制度相对考察较多;对文化血脉、文化扩展越来越重视。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5单元 选必融通——中国古代史部分 单元建构 突破篇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精品课件 第5单元 选必融通——中国古代史部分 单元建构 突破篇

[跟踪训练] (2023·安徽“五校联盟”第二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是对立 统一的。汉代董仲舒尊崇儒术的主张把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推向了极致。 但事实上,统治者宣扬的治国之道“霸王道杂之”,又使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 子思想的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传统文化又经历了继 承性与变革性的过程。古代中国虽历经战乱、分裂和王朝更替,但传统文 化从未中断,总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连 续性和包容性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包容性有利于中华文 化圈的形成和发展。
对神学蒙昧主义和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
题型突破•选考增分(五) 概述、概括类
方法总结
典题精析
(2021·1月浙江选考,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1894年,中国大约有216个机器厂矿和小 火轮公司。其中洋务派军事企业19个,经费约5 000万两,雇用工人1万余;洋 务派民用企业共约27个,经费2 964万元,工人25 500—29 500人;私人资本企 业170个,投资额879万两,工人6万多。这一时期以民族工业兴起为重要表 现的经济结构转换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结构中,新因素虽 微乎其微,但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原动力①。
文化的辐射、传播主导了东亚各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
维度 阐释
物质 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自古以来就被西方人民所喜爱,
文明 亚麻纸、火药、指南针、纸币和活字印刷术等传到西方
对世界其
①中国的伦理观、哲学观、政治理想,尤其是儒家思想对
他文化的 影响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1)战国以后,铁器得到推广。铁犁牛耕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选2 P4)
(2)公元前 15—前(31)4 战世纪国,以小后亚出细现亚了东大部量的铁赫农梯具人率的先范掌。握(了选冶2铁P技21术),后来这一技术逐
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 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选中2逐P步19推广。(选2 P20)
概况 ⑶“田氏代齐” ②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⑷“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结果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影响 ①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推动了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
②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专题知识概览
社会 形态 原始 社会
奴隶 社会
时期
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年) 夏(前2070年——前1600年) 商(前1600——前1046年) 西周元一体,为中华文明 的起源、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实现强国抱负,难以落到实处
②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 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
④具体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个中体央现集为权儒的家封建与国法家家之争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二)政治
6.户籍制度:战国时期 (选1 P) (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2)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多样化辅助学案(部编版)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答案版)

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常考知识点多样化辅助学案(部编版)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答案版)

一、历史常识填空1、人文初祖是炎帝和黄帝2、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和建立时间分别是夏、公元前2070年3、西周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实行的制度是分封制4、春秋五霸的首霸是齐桓公5、战国七雄中位于西边的国家是秦国6、七雄中与兴化关系紧密的是楚国7、战国经典战役有桂林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8、韩非主要思想以法治国、中央集权9、甲骨文为研究商朝历史有重要价值10、提倡兼爱、非功的是墨子11、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是秦朝12、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嬴政13、修建长城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匈奴14、思想文化上第一次浩劫是焚书坑儒15、秦汉负责中央监察的是御史大夫16、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17、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18、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基础的改革是商鞅变法19、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学术繁荣的局面史称百家争鸣20、战国李冰水利工程是都江堰21、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2、秦朝在地方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23、中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甲骨文24、皇帝之下掌管行政是丞相25、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掌管监察26、秦朝统一的标准文字是小篆27、秦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有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28、先秦三代的更迭顺序是夏商周西周最后一个君主是周幽王29、战国时期儒家代表法人物是孟子30、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31、庄子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32、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33、秦末农民起义的军首领是陈胜、吴广34、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古人类35、楚汉之争中,刘邦取得了胜利。

36、汉初汉高祖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37、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后,西汉灭亡。

38、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史称东汉39、东汉中期以后,出现了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40、东汉后期,创立太平道的张角领导了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

41、司马炎建立了西晋,因为大封同姓诸王,后来爆发了八王之乱,引发了人口迁徙高潮。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案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案一、明确目标,有的放矢我们要明确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的目标: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解题能力。

这一轮复习,我们要把教材吃透,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得炉火纯青。

二、合理规划,分阶段进行1.第一阶段:梳理知识点(1)梳理中国古代史从原始社会到清朝,我们要按照时间顺序,将每一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将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脉络。

(2)梳理中国近现代史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我们要关注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思想,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同时,要关注近现代史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梳理世界史从古代文明到现代国际关系,我们要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世界历史的基本框架。

重点关注各大文明古国的兴衰、世界战争、国际关系等方面。

2.第二阶段:构建知识体系在梳理知识点的基础上,我们要开始构建知识体系。

这个阶段,我们要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结构的知识体系。

(1)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世界史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历史主线。

(2)按照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分类,将各个历史时期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形成知识模块。

(3)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历史发展的规律。

3.第三阶段:提高解题能力(1)做真题通过做真题,了解高考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提高解题技巧。

做题过程中,要注重审题、分析、归纳、推理等能力的培养。

(3)模拟考试在复习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通过模拟考试,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三、注重方法,提高效率1.制定学习计划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确保每天都能按时完成复习任务。

2.互动学习与同学、老师进行互动,讨论历史问题,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3.做笔记在复习过程中,要及时做笔记,将重点知识点、解题技巧等记录下来,方便随时查阅。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2024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新罗统一朝鲜
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
大祚荣在高句丽故地建立起震国,封渤 海国 神龙事变(敬珲、张柬之),中宗李显复 位 开元盛世
蒙舍诏首领皮罗阁建立南诏
怛罗斯之战,造纸术随被俘工匠传入西 方 鉴真东渡抵达日本,传律宗
安史之乱
唐德宗采纳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
李吉甫编成《元和郡县图志》
唐蕃会盟,在拉萨立《长庆会盟碑》
2
{#{QQABKYQEggCAAIAAARgCUQFgCgEQkBCAAKoGhAAMMAIAiRNABCA=}#}
265 年
中国古代史 大事年表 章鱼小丸子
司马炎建立晋国,曹魏灭亡
266 年 280 年
司马炎称帝,建立晋朝 晋灭吴,统一全国
西晋
三国两晋
南北朝时期 公元 220 年~589


公元 265~420
376 年 386 年 439 年
北魏
东魏
446 年 471 年 485 年 493 年 523 年 534 年
北齐 西魏
550 年 557 年 535 年
八王之乱 匈奴刘曜围攻长安,晋愍帝出降,西晋 灭亡
司马睿重建晋(建康),史称东晋 淝水之战 法显西行,前往天竺求经
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
萧道成废杀宋顺帝,称帝,史称南(朝) 齐 齐和帝被迫禅位,萧衍称帝,史称南(朝) 梁 陈霸先称帝,史称南(朝)陈 隋灭南朝陈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 (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 前秦统一北方(苻坚) 拓跋珪建魏,史称北魏 北魏鲜卑拓跋氏灭北凉 武帝禁佛教,诛沙门,毁经像 孝文帝改革 实行均田制 孝文帝迁都(平城大同—洛阳) 六镇起义 高欢进兵洛阳,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 城 北魏灭亡,建立东魏 高洋即位,东魏灭亡,建立北齐 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元宝炬在长安即位,史称西魏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部编版):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课件(部编版):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摘编自杨健康、黄震《“春秋决狱”及其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判决甲无罪的依据,并分析“春 秋决狱”反映出的汉代法律的发展趋势。 答案 依据:依据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无殴父的动机。趋势:法律的 儒家化、伦理化,礼法并用;法律不断宽松简化,纠正秦朝以来严刑峻 法的趋势。
拓展深化
拓展深化
(2)三个阶段 为了使儒家思想成为真正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者通过“春
汉代“引礼 秋决狱”“引经注律”“引经决狱”和“刑罚适用”原则
入法”-法 的儒家化等途径,做到“引礼入法”,逐渐实现儒家思想
律儒家化的 对立法、司法的指导地位,使汉代法律开始沿着儒家化的
发端 方向发展
拓展深化
三国两晋南北朝 统治者开始直接任命儒臣来立法,儒家思想指导
①儒家主张通过道德礼义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 想并不适用于战国时期。 评价 ②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 制的愿望
思维点拨
儒家与法家之争的主要焦点是以什么思想治国的问题。儒家认为君 主应该以礼来治理社会,法家认为君主应该用法和刑来管理国家。
二、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3)德治与法治之争
学派 主张 代表
思想
人性善, 孔子 统治者要“为__政__以__德__”,不要过度消耗民力 儒家
主张_德__治__ 孟子 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人性恶, 法家
主张法治
商鞅 韩非
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地主阶级 的权益 提倡君主要以_法__、__术__、__势__驾驭臣下;要赏罚 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第43讲
中国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课标要求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 家对于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2.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点。 2.中国古代传统教化的特点。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古代史的基本线索和重要事件。

(2)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大变革和民族觉醒。

(3)了解中国现代史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提高历史学科素养,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爱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史(1)夏商西周时期:夏商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

(3)秦汉时期:秦朝的统一与灭亡,汉朝的繁荣与衰落。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

(5)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与繁荣,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6)宋元时期:宋朝的繁荣与灭亡,元朝的统一与统治。

(7)明清时期:明朝的建立与衰落,清朝的统治与近代化。

2.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3)甲午中日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5)辛亥革命: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6)五四运动: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3.中国现代史(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原因、经过、意义。

(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

(3)改革开放:原因、经过、成果。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三、教学方法2.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结合现实,让学生理解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增强历史责任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1)简要回顾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2)引导学生思考:历史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中国古代史复习(1)夏商西周时期:重点讲解夏商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点。

在高三的历史复习中,我们需要对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下面将从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三个方面,分别介绍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重点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 夏商周三代:了解每个朝代的兴衰起伏、主要历史事件和代表人物。

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儒家、道家、墨家等,并了解历史上的著名战争,如马陵之战、赤壁之战等。

3. 秦朝统一中国:了解秦始皇的统一行动,如焚书坑儒、修筑长城等。

4. 汉朝的创建与兴盛:掌握汉武帝的功绩及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5. 三国时期:了解著名的三国英雄,如刘备、曹操、孙权等,以及他们之间的政治斗争。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 古埃及文明:了解尼罗河流域的早期文明、法老王统治时期以及金字塔的建造过程。

2. 古希腊文明:掌握希腊城邦制度的发展,以及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和文化成就。

3. 古罗马文明:了解罗马帝国的建立、扩张与衰亡,以及其在法律、建筑、战争等方面的贡献。

4. 印度古代史:了解印度古代的宗教,如佛教、印度教,并了解著名的古印度王朝,如孔雀王朝、德里苏丹王朝等。

5. 汉谟拉比法典:掌握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和对后世的影响。

三、中国近现代史知识点1. 第一次鸦片战争: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如《南京条约》的签订以及中国面临的种种屈辱。

2. 戊戌变法:掌握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以及其失败的原因,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3.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主要事件和推翻清朝的意义。

4. 新文化运动:了解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和新思潮的兴起,了解五四运动的发起和目标。

5.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宗旨和最早的党员。

以上是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详细的学习和理解,相信大家能够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总结,掌握好历史的基本知识,做到既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又能够联系时事,认识历史与现代社会的联系,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测试01)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原卷版)-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测试01)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上册)(原卷版)-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测试01 中国古代史(上册)(试题分值: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1分)如图是某同学筹备的“北京人遗址”专刊的部分素材,以下还能放到专刊里的是()A.打制的石锤B.磨制的骨针C.碳化稻粒D.彩绘陶盘2.(1分)在黄河流域磁山遗址发掘的文化层(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5700年之间)中,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窖穴,其中很多客穴底部有粮食堆积的痕迹,另外还有石铲、石白、石杵和圆形肉碗等。

据此推测,这一文化层()A.处于旧石器时代B.处于新石器时代C.已经出现驯养的牲畜D.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3.(1分)我们华夏儿女有一个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那便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A.炎帝和黄帝都是部落联盟的首领B.炎帝和黄帝有许多发明创造C.炎、黄部落联合发展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D.炎帝和黄帝共同打败了蚩尤4.(1分)一组同学追溯三晋历史,在襄汾县人民政府网站浏览到网页内容:距今约4300~3900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遗存内容丰富,主要遗存类型包括:城墙、夯土建筑基址、墓葬及出土约5000件文物。

其中大墓墓主使用木棺,棺内撒朱砂,随葬品精美丰富;小墓随葬品很少,有的甚至一无所有。

据此推断当时山西()A.是华夏文明的源头B.出现社会贫富分化C.原始手工业的兴盛D.建立了奴隶制国家5.(1分)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6.(1分)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

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B.竹简或木牍上C.丝帛或麻布上D.宣纸上7.(1分,新考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物传承历史)文物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公元前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的学习科目为“五经”,一律由儒学五经博士教授,同时下令全国各郡国设置学校。

汉武帝的这些措施A.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B.宣告了“百家争鸣”局面的结束C.确立了儒学在文化上的主导地位D.推动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生活化2.《诗经》祭祀诗中商人多神化商汤、武丁等祖先,崇尚先王的暴力和武功;而周人塑造的祖先则多是文质彬彬的形象,他们赞颂祖先带领民众在治理田畴、勘察居住点、建筑房屋等方面的贡献。

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践行儒家民本观念B.执政观念趋向理性C.尤其重视基层治理D.开始强调以文治国3.永乐三年,他率领二万七千八百多人,分乘二百零八艘木制帆船,由太仓的刘家港出发,开始了持续二十八年之久的航海壮举,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这一壮举,史称A.郑和下西洋B.鉴真东渡C.法显西行D.空海求法4.明朝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600多年来,中国与亚非各国关系的佳话流传不衰。

据此可知,郑和下西洋A.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C.推动明朝政治革新进程D.扩大海外贸易的规模5.造成下图所示漫画中“悲剧”的措施是A.使枢密院与“三衙”分权B.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C.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D.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权力6.汉代妇女盛行自由改嫁,而唐代中、上层妇女大多选择守寡。

这种变化折射出A.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B.唐代妇女更自由富足C.妇女贞节观念愈淡薄D.程朱理学观念已普及7.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是继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又一个北方少数民族活跃的时期。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是某校学生用列表法梳理知识时制作的表格,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是A.契丹、党项、女真、蒙古B.鲜卑、女真、蒙古、匈奴C.契丹、吐蕃、女真、满洲D.鲜卑、女真、党项、蒙古8.“唐朝统治者具有‘华夷一家’的观念,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交往。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编中国古代史话题一国家认同__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2024版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编中国古代史话题一国家认同__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

二、春秋战国至隋唐时期民族交融的历程与途径 1.民族交融的历程
春秋 战国 时期
秦汉 时期
三国两 晋南北 朝时期
隋唐 时期
大国争霸,战争频繁,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 交融。通过这次交融,使周边各族实现了华夏化,为同一的华夏 族(汉民族的前身)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秦汉王朝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实行的“移民实边”和匈奴、乌桓、 氐、羌等民族内迁,在民族认同下的疆域开拓
关注点3 隋唐时期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史学新论] 隋唐与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没有魏晋 南北朝时期那样频繁的民族迁徙,没有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 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而是在统一政权 下内地汉族统治阶级通过各种政令、措施,逐渐同化、融合周边各族, 或周边各族与邻近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自然融合;汉化仍然是隋唐时期 民族融合的主流。 ——周伟洲《试论隋唐时期西北民族融合的趋势和特点》
时代 黄帝 夏代 西周 春秋战国
部落பைடு நூலகம்万国 诸侯三千 诸侯八百 列国几十
语言方言 万语
地域性方言 若干方言区域形成
秦代“书同文”
A.国家统一趋势加强 B.华夏认同观念不断发展 C.铁犁牛耕的使用 D.贵族等级体系瓦解
答案:A
2.[2023·河北石家庄一检]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民族史传,共写 了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分别是《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 《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并把这五篇少数民族史传归入七十列 传中,把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少数民族等列为天子臣民。司马迁的这 一历史观( )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大规模交融,使这一 时期的文化更趋于多元走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