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进展
原发性肝癌中医难病诊治_0
![原发性肝癌中医难病诊治_0](https://img.taocdn.com/s3/m/ec52bb1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9.png)
原发性肝癌中医难病诊治原发性肝癌‐ 中医难病诊治原发性肝癌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中医无肝癌这一病名。
根据肝癌具有右上腹肿块这上症状,部分医家认为《内经》记载的月巴气,在右胁下,若覆杯,如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时唾血;《难经》所说的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诸病源候论》所说的肝积等病症中可能包含了本病。
我国每年约有 10 万人发病。
在男性癌症病人中,本病人数占第三位,在女性中占第四位。
本病死亡率很高,仅次于胃癌、肺癌而居第三位。
由于症状隐匿,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据有人统计的全国 3254 例肝癌治疗情况分析,手术切除的疗效虽然是最好的,但只适用于 9.3%的病人。
同时,化疗抗癌与放射抗癌疗效不甚敏感,且有一定禁忌,这使得中医药治疗本病的方法受到关注。
现代中医治疗本病最早的个案报道始于 5O 年代末。
由于本病涉及面广,危害性大,很早就受到重视 70 年代,上海市肝癌协作组对全国 11 个地区 21 个医疗单位的原发肝癌 3254例进行了临床分析,并对各种治疗作了全面评价。
其中以中药为主进行治疗的占 28.7%,加上中药与化疗合并治疗1/ 18者共达 66.5%,并且对全部Ⅱ期病人作了分析,发现中医药治疗的近期疗效优于化疗。
化疗合并中药应用,亦能提高疗效。
在肝硬化型病人中,中医药治法在其他各法中较为突出。
进人 80 年代,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工作有了迅速发展。
其间共发表了论文 200 余篇,其中个案报道近 60 篇。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的报道 10 余篇,治疗病例达千余例;单纯中医药治疗论文 130 余篇,治疗病例达 4000 余例。
曾将中医药治疗与化疗作对照,无论在副作用、生存质量、生存率等方面均以中医药治法为优。
因此,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人用中医药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在农村,限于经济能力、技术力量、医疗设备等条件,中医药更成为主要治疗手段。
在扩大临床观察的同时,一些医者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对本病症治作了不少探讨,并在用中医药预防肝癌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肝癌的中医辨证施治
![肝癌的中医辨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c0d2fef0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3.png)
肝癌的中医辨证施治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和病情危重的特点。
中医具有独特的辨证施治理念和方法,在肝癌的治疗中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出发,探讨肝癌的辨证施治方法。
一、中医对肝癌的辨证施治1. 辨证分型中医认为,肝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肝气郁结、脾胃湿热、肝肾阴虚等。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辨证特点,可将肝癌分为肝气郁结型、湿热蕴结型和肝肾阴虚型等不同的证型。
针对不同的证型,采取相应的辨证施治方法。
2. 疏肝理气在肝癌的治疗中,中医强调疏肝理气的方法。
疏肝理气可以缓解肝气郁结,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黄芩等,可以通过调节肝气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3. 清热解毒湿热蕴结是肝癌的常见证型之一。
中医认为,清热解毒可以改善体内的湿热症状,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
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如黄连、连翘等,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辅助药物。
4. 益气养阴肝肾阴虚是另一种常见的肝癌辨证类型。
中医注重益气养阴的方法,以滋养肝肾,平衡阴阳为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人参、枸杞子等,可以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二、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应用1. 中医药物治疗中医药物在肝癌的辨证施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除了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方法外,还可以针对具体的症状采取相应的中药治疗。
例如,对于肝癌患者出现的纳差、疼痛等症状,可以使用理气止痛的中药如川楝子、木香等进行治疗。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辅助疗法之一,对于肝癌的辨证施治也有一定的作用。
通过针灸可以调理患者的气血,缓解疼痛,改善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足三里、太冲等。
3. 中医养生中医强调“治未病”,在肝癌的辨证施治中也注重养生和预防。
中医倡导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量运动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三、中医辨证施治在肝癌治疗中的优势1. 尊重个体差异中医辨证施治注重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辨证特点进行针对性治疗。
这种个体化的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治疗效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eeaaa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b4.png)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王济国王济国,,黄洪疏黄洪疏,,林丽珠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宝安中医院肿瘤科,广东广州510000摘要恶性肿瘤是目前危及我国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因之一,原发性肝癌较常见,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所以积极诊治原发性肝癌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近些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治疗方面凸显成效,并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从“中医、西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进展”“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进展”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提升中西医治疗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限。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735735..7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06.50Research Progress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WANG Jiguo, HUANG Hongshu, LIN LizhuDepartment of Oncology, Bao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ffiliated to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ChinaAbstract Malignant tumo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endangering human health in China. Primary liver cancer is relatively common, with high incidence and fatality rate. Therefore, ac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is of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In recent years, the combined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s been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has aroused people's high attention. By collecting and sorting out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data,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on primary liver cancer", "clinical progress of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clinical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nd "clinical progress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aiming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and extend the survival period of patients.Key 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Research progress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油、高盐、高汤食物的过量摄入,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导致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数量明显增多,包括癌症、精神疾病、脑卒中等,损害人体健康,减短生存期限,危及生命[1-2]。
肝癌中医辩证论治以及病例
![肝癌中医辩证论治以及病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75fcb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e.png)
肝癌中医辩证论治以及病例肝癌是一种恶性疾病,其病机基于脏腑气血亏虚,气、血、湿、热、瘀、毒互结于肝,导致肝失疏泄,表现为右胁肿硬疼痛、消瘦、食欲不振、乏力、黄疸或昏迷等症状。
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仅次于胃癌和肺癌。
肝癌多发于31-50岁,男性患病率远高于女性。
大多数肝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属晚期,手术机会已经错过,现代综合治疗方法常限制在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上,但这些方法的毒副反应大,适应证减少,疗效也差。
因此,中医药治疗成为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积极做好中医药对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肝癌的早期记载可以追溯到《内经》,历代医书也有肥气、痞气、积气等称呼。
这些病症与肝癌的症状相似,对肝癌的观察和治疗提供了参考。
在治疗中,辨证用药原则和辨病选药原则同样重要。
西医学将肝癌分为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和小癌型,以块状型最为常见;组织学分型为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和混合型,其中肝细胞型最为常见。
对于原发性肝癌和其他肝脏肿瘤,可以参照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肝癌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脏腑气血虚亏、七情内伤、情志抑郁、脾虚湿聚、痰湿凝结、六淫邪毒入侵和邪凝毒结等。
情志久郁是肝癌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情志久郁,疏泄不及,气机不利,气滞血瘀,会导致肝癌的发生。
肝癌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一般来说,肝癌患者出现右胁不适或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质地坚硬、腹胀大、乏力、形体逐渐消瘦等症状时,应该及时进行检查。
通过肝区B超、Cr扫描、Mm、肝穿刺、血清学检查等,可以明确诊断。
此外,要根据肝癌细胞学分类情况,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以估计预后。
在鉴别诊断方面,需要注意黄疸黄疽和胁痛的区别。
黄疸黄疽的治疗原则为利湿解毒,而肝癌的治疗原则则需要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并结合中西医抗肝癌治疗。
胁痛也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以鉴别。
对于鼓胀肝癌失治的患者,需要结合中西医抗肝癌治疗,并在鼓胀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进行治疗。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4abf7f8aef8941ea76e05ab.png)
是小柴胡汤抗小鼠I-122肝癌作用的核心药群,而小
柴胡汤全方各药群之间存在更为合理的配伍机制。 杨传标等¨副通过大鼠实验研究证实,健脾康复方 对大鼠实验性肝癌脾虚证IGF一ⅡmRNA表达有明 显抑制作用。肝癌脾虚证通过健脾康复方治疗后 病情有所控制,IGF—II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宋文广等【l引在MMT法抑瘤实验中发现,中、小剂 量参龙散在体外实验中,对SMMC一7721细胞表现 较弱的细胞毒作用,但细胞增殖势态受到明显抑 制,大剂量则呈现明显细胞毒作用,并且呈剂量和 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对细胞周期无明显 影响,但有S期减少的倾向。证实中药复方参龙散 有确切的抗肿瘤效应,其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 促坏死作用。 3.3中药单味药的研究刘俊保等Ⅲ3应用白花蛇 舌草注射液能很好地改善肝癌患者的症状,药理研 究表明,其作用机理在于能增强NK细胞的活动 性,诱发IFN及TNF,并促进IL一2的分泌,从而增 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同时,体外实验表明其水 溶液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导致
of Medical
Forum,2004,25(15):37.
2l蒋明东,李少林.三氧化二砷与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J].重庆医学,2006,35(6):855. 22代志军,刘小旭,薛茜,等.半枝莲含药血清对小鼠肝癌 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J].中药材,
的;“三结合”即“中西医结合、传统与现代治疗结 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的方法,巧妙运用于肿瘤的发
生发展过程,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李素领¨2 o认 为破瘀消瘕、散结通络为要。瘀去络亦通,通则不 痛;瘀祛气血行,行则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健脾扶 正、不忘疏肝理气。健脾不忘疏肝理气,肝气条达, 木能疏土,有助于脾胃之运化;理气则能使血液通 畅,肝脉通畅,有利于破瘀通络药充分发挥作用,改 善肝脏的瘀血状态。郑国灿等¨副通过丹参酮I对 人肝癌细胞(Hep G2)的体外实验研究发现丹参酮 I有抑制Hep G2生长,阻滞Hep G2细胞周期于 G0/G1期的作用,并可通过下调loci一2基因表达、 上调bax基因表达诱导Hep G2细胞凋亡。李东涛 等¨41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能 明显降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对失调 的细胞因子TNF—ot及IL—18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中医药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a30a5e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b.png)
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原发性肝癌是一种严重的肝脏恶性肿瘤,常伴有腹水的症状。
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腹水的效果有限,而中医药治疗在缓解腹水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该文将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进展,包括治疗原理、常用中药方剂和临床应用情况。
治疗原理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治疗原理是“祛湿利水”。
通过使用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益气和脾胃等作用的中药,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和水分代谢的平衡,从而达到减轻腹水、疏通经络、恢复气血平衡的目的。
此外,中药还具有增强免疫力、调理身体机能和改善临床症状等作用。
常用中药方剂栀子花茯苓汤栀子花茯苓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可以清热利湿、利水消肿,通经活络。
主要成分包括栀子、茯苓、泽泻、甘草等中药。
这种方剂可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尿液排泄、消除肝脏水肿、调节体液代谢平衡等,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栀子花茯苓汤是治疗腹水的有效方剂。
生脉散生脉散是一种能够调理气血的中草药方剂,主要成分有黄芪、党参、茯苓、当归、山药等。
该方剂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身体机能和调节气血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腹水的效果。
临床上使用生脉散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可以有效的改善症状,如肝区疼痛、腹胀等。
六君子汤六君子汤是一种具有健脾开胃、益气生血的中药方剂。
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甘草、大枣、茯苓、干姜等。
适用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脾胃功能失调,如消化不良、胃痛、便秘等症状。
临床应用中,六君子汤能有效调理体内气血平衡,促进腹水的排泄,减轻症状。
临床应用情况经过多年的临床应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治疗体系。
通过中药的治疗,大大减少了患者使用西药药物的副作用和经济负担。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依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量和用药时间,达到治疗效果。
总之,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具有优越性,以“祛湿利水”为核心的治疗原则,可有效缓解腹水、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如何治疗原发性肝癌
![中医如何治疗原发性肝癌](https://img.taocdn.com/s3/m/2481f3e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4.png)
中医如何治疗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大多是B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具有恶性程度高,进展快的特点,未及时治疗,生存期仅在3-6个月。
唯一可治愈手段是手术切除治疗,其中80%患者确诊后已无法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手术2年内50%患者会复发,其他介入化疗等也不一定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本文以中医药治疗用于原发性肝癌进行研究,分析中医药治疗机理和辨证方剂,以此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仅供参考。
1.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机理肝癌确诊时已属中晚期,错过手术机会,现代综合治疗受到限制,放化疗副作用大,疗效差,花费大,都会影响临床正常的治疗。
中医药治疗配合放化疗,可以现减毒增效功效。
对中医治疗肝癌机理进行分析,早在《灵枢》中提出“壮人无积、虚人有之”,可见,肝癌形成和脏腑气血亏虚,外感六淫邪毒入侵,都会导致肝郁、气滞、血瘀,与邪毒凝结在一起,形成积块,因虚、瘀、毒而引发肝癌,导致病情的进展。
2.中医治疗肝癌的基本原则肝癌应用中医药治疗要坚持“扶正祛邪辨病辨证”的思路,按发病机理辨证用药,例如:选择党参、白术和香附等具有健脾理气功效的药物,选择三棱、莪术、牡蛎等具有化瘀散结功效的药物,选择大黄、重楼、半枝莲等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药物。
肝癌发病晚期由于患者会表现出阴液亏虚,可以选择枸杞子、生地、鳖甲等具有滋阴养肝功效的药物。
常用抗癌中药针剂有清开灵、抗癌新及鸦胆子油乳等。
对中医药用于肝癌的治疗机理进行阐述,中药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繁殖,调节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起到抗肿瘤的作用,调节物质代谢,以此对肿瘤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不仅能诱导肿瘤细胞进行分化,还能促进细胞凋亡,控制癌细胞的粘附,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对抗癌细胞的转移。
中医药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要重视对生存质量的改善,进行证候积分评估,从整体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到治病目的。
稳定、缩小病灶同时,也能控制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以此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同时还能帮助患者改善生存质量,使患者可以长时间带瘤生存。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论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e29f044fe4733687e21aa44.png)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长,在我国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列第二。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现以早期外科手术为主,配合介入、放化疗等综合性治疗;而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及免疫学的发展,现在也出现免疫细胞治疗这种新的治疗模式,但本病具有发现晚、进展快、治疗难、预后差的特点,部分病人确诊此病时已为中晚期,错失手术机会,而当介入等治疗效果欠佳或身体机能难以耐受治疗时,中医药治疗就成为首选,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在症状改善、病情控制、减毒增效、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生存期的延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一、中医对肝癌的认识中医古籍文献中并无肝癌之病名,但最早在内经可见类似肝癌症状的记载,但由于原发性肝癌病程长、且其各个临床分期表现各异,故现代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概念认识也有各不相同,但总体可归为“癥瘕”、“积聚”、“肝积”、“肥气”、“岩”、“黄疸”、“肋痛”、“臌胀”、“痞满”、“痞气”等范畴。
张赤志【1】认为本病病因多由外感六淫疫疠,饮食失调,而至脏腑虚损、气滞血瘀、痰气血凝结而成,乃先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病机为正虚与邪实共存、虚实夹杂;邵梦阳【2】认为乏力、纳差及消瘦等临床表现贯穿于原发性肝癌整个病程,故认为虚为本病的根本病机,并认为肝癌的发生与外感湿热邪毒、饮食不节、长期嗜酒以及七情内伤等因素。
感受邪毒、饮食损伤、七情内伤是肝癌的主要病因,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则是发病的内在条件。
彭胜权【3】认为肝癌的发病因素虽有诸多方面,但其最主要的病因是湿浊、热毒所致,外感湿邪,久瘀化火.火郁成毒,邪毒结聚,阻塞经络,日久而成癌瘤,或素体正气亏虚,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复感湿热邪毒,久则以气机逆乱,化癌生变。
二、中医对肝癌的辩证论治1.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研究:由于不同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各不相同,而随着病情发展,其临床分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故对其证型认识各有不同,侯风刚【4】对267例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分析显示,肝癌临床i期以血瘀、脾气虚两种基本证候出现率较高,ⅱ期以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肝气郁结4种证候出现率较高。
原发性肝癌病证辨治规律研究
![原发性肝癌病证辨治规律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4d104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2.png)
原发性肝癌病证辨治规律研究摘要肝癌是一种凶猛的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的癌症。
原发性肝癌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也给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原发性肝癌病证的辨治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本文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原发性肝癌病证辨治规律的研究。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病证辨治;中医学AbstractLiver cancer is a malignant tumor and is a common cancer in the world. Primary liver cancer not only poses a great threat to the health of patients, but also causes great harm to their mental health.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the primary liver cancer syndrome is a very critical link.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syndrome.Keywords: primary liver cancer; syndrome identification and treatmen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一、引言肝癌是一种凶猛的恶性肿瘤,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的肿瘤。
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原发性肝癌中医治疗辨证的说法
![原发性肝癌中医治疗辨证的说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6629ded15abe23482f4de8.png)
许多患者及健康知识的爱好者不明白,癌症的中医治疗的理论及治疗的原则,下面我们就以肝癌为例介绍一下,由于肝癌发展较快,株连脏腑,尤其是脾胃首当其冲,损伤正气形成正不抗邪之势,尽管全力以赴,辨证施治,其结果往往是带病延年者多,治愈者鲜见。
不言而喻,在当前仍有必要探讨肝癌中医治疗的规律。
扶正与祛邪的治疗原则若早期肝癌,体健如常者一定要坚持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只有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方可使部分病人得到临床治愈,否则只能使病人延长生命而难以治愈。
若中晚期肝癌,体弱转移者,一定要坚持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如若一味攻伐,少用或不用扶正气中药,造成病人正气衰败,尽管瘤体很缩小,但多数病人仍不能延长生命,必然事倍功半。
辨病与辨证的治疗原则早期肝癌一旦确诊,必须抓住肝癌的实质,尽管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可辨,在辨病的基础上同样要用祛邪为主的抗癌中药,同时配以健脾养胃,舒肝理气,活血散结之品。
肝癌至中晚期,虚实寒热错综复杂的证候群层出不穷,在辨病的基础上,要依据病情的变化,审证用药,灵活多样,使许多危象与险证得以随时化解,否则,脱离层出不穷的证候而拘泥其病,而失去其证,往往使肝癌病人过早谢世,实为憾事。
医者必须切记肝癌中医治疗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治肝与治脾的治疗原则仲景先师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指出了肝脾内脏的相互关系的整体治疗观念。
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脾二脏对人体气血的输布互为调节。
肝脾失调,实质上是肝癌的基本病理机制由此可见,治肝癌首先要从调理肝脾入手,不能孤立地只治肝而不治脾。
况且在临床实践中,中晚期肝癌多有腹胀纳呆食少之“脾虚”证候。
为此调理肝脾之法不仅体现了肝癌中医治疗的整体观念,而且高速了脾虚所引起的代谢与免疫失调所出现的证候。
调理肝脾实为治肝癌中的基本治则。
内治与外治的原则肝癌中晚期病情险恶,只有采取内外兼治才能较快地减轻病人痛苦和延长病人的生命。
实际上内病外治是肝癌中医治疗的特点之一,肝癌虽为内脏疾病,但表现于外。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bc5d61eb9f3f90f77c61b95.png)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进展作者:苏玉茜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7期【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025-01原发性肝癌是指原发于肝细胞核胆管细胞的恶性肿瘤,中医称之为“肝积”,是我国目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展迅速,预后较差。
在我国,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14万,年死亡率为20.4/10万,约占全世界肝癌发病数及死亡数的50%[1]。
近年来,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
目前,西医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法,但该方法多适合于亚临床肝癌和小肝癌,其治愈率仅为15%-30%,5年复发率达40%-80%。
而且,由于肝癌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发现时多数已是中晚期,故相当一部分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2]。
姑息治疗手段有介入、化疗等方法,因其毒副作用大,患者往往难以耐受。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预防肝癌的发生、减少其复发转移、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
对于接受手术或化疗后的患者有促进机体恢复的优点。
现就近年来有关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做一综述。
1 病因病机1.1情志失调情志抑郁,肝气不舒,脏腑失和,脉络受阻,血行不畅,气滞血瘀,日积月累,致使气滞、血瘀、痰浊内生凝滞,另肝脾不调,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失于输布,酿生湿浊,湿浊内蕴化热,热蕴成毒。
多种病理因素胶着,致使“癌毒”内生,蕴结“恶肉”而发病。
如《灵枢·百病始生篇》说:“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则积皆成矣。
”1.2饮食所伤酒食不节,饥饱失宜,或恣食肥厚生冷,霉腐不净,脾胃受损,运化失健,食滞湿浊凝聚成痰,痰浊气血搏结,气滞血阻,脉络淤塞,日久则可形成积证。
《景岳全书·痢疾论》说:“饮食之滞,留蓄于中,或结聚成块,或胀满硬痛,不化不行,有所阻隔者。
乃为之积。
”现代研究证明,摄入高含量黄曲霉素、亚硝胺类物质饮食物的人群,其肝癌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3],说明肝癌的发生与不洁的食物和不当的饮食习惯关系密切。
中医辨证论治肝癌的临床经验
![中医辨证论治肝癌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a7f8d59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9.png)
中医辨证论治肝癌的临床经验肝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且具有高度恶性的肿瘤之一,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肝癌的辨证论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本文将探讨中医辨证论治肝癌的临床经验,并阐述其在治疗肝癌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辨证分类中医辨证治疗肝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通常可分为以下几类辨证:1. 肝郁脾虚型:主要表现为肝郁气滞、脾虚湿困。
患者常伴有腹胀、纳差、大便溏泄等症状。
2. 肝郁血瘀型:患者常伴有胸胁痛、舌质紫暗、脉细或结代等症状。
3. 肝肾阴虚型:患者常伴有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质红少苔等症状。
4. 胃热脾虚型:患者常伴有口渴、纳差、大便干燥等症状。
根据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医师会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二、辨证论治中医辨证论治肝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中药外治法等。
1. 中药治疗针对不同的辨证类型,中医医师会选用不同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比如对于肝郁脾虚型患者,常用柴胡、香附、茯苓等药物调理肝气和脾胃功能;对于肝郁血瘀型患者,常用桃仁、三七、当归等活血祛瘀的中药;对于肝肾阴虚型患者,常用黄精、女贞子、山茱萸等滋阴养肾的中药;对于胃热脾虚型患者,常用黄连、黄芩、白术等清热健脾的中药。
2.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在中医辨证论治肝癌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肝经、脾经、胃经等相关穴位。
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舒缓疼痛,并调整患者的阴阳失调状态。
3. 中药外治法中药外治法是指将中药煎汤或药物制剂直接应用于患者肿瘤部位。
常用的中药外治法包括中药洗剂、中药熏蒸和中药贴敷等,可以起到软坚散结、生肌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
三、临床经验中医辨证论治肝癌的临床经验丰富,其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验证。
以下是一些中医医师在治疗肝癌中的实践经验:1. 个体化治疗方案中医辨证论治肝癌强调个体化治疗方案,在与患者的面诊、脉诊和舌诊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d8d5e0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d.png)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估原发性肝癌是指起源于肝脏的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致死癌症。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
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和中医养生调理。
这些方法是基于中医理论和经验的综合疗法,旨在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流通以及提高免疫力来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首先,中药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
中药可以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种形式。
内服中药多以复方汤剂的形式给予患者,常用的中药有黄芩、山楂、茯苓等。
这些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外用中药常常通过贴敷或泡洗等方式应用,如阿魏酸贴敷、草药泡脚等,可以促进肿瘤的吸收和消退,减轻病痛症状。
其次,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针灸疗法包括穴位注射疗法、电针疗法和经络刺激疗法等。
这些疗法可以缓解疼痛、减轻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中医养生调理也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中医认为,调养内外环境对于病情的恢复至关重要。
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如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摄入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的食物来增强机体免疫力。
另外,关注情绪的调节,如通过中医理疗方法如气功、太极拳等进行身心放松,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患者康复。
虽然中医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其治疗效果仍需评估。
针对中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估,可以从疗效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和生存率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疗效观察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疼痛缓解、食欲改善等,来评估中医治疗的有效性。
肿瘤生长抑制率是通过影像学等方法观察肿瘤大小的变化来评估治疗效果。
生存率是评估患者的生存情况,如存活时间、生存率等指标。
肝癌的中医药辨证施治
![肝癌的中医药辨证施治](https://img.taocdn.com/s3/m/618f75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a.png)
肝癌的中医药辨证施治肝癌是指起源于肝细胞的恶性肿瘤,常见于肝硬化基础上。
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体系,在肝癌的辨证施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药的角度,探讨肝癌的辨证施治方法。
一、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基本理论在中医药理论中,认为肝癌是由气滞血瘀、瘀热蕴结、肝郁化火等因素导致的。
因此,辨证施治的关键在于疏肝利气、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1. 疏肝利气肝癌患者大多伴有肝气郁结的症状,如胁肋胀痛、烦躁易怒等。
在中医药治疗中,可以选用柴胡、青皮等药物,以疏肝解郁,舒缓患者的症状。
2. 活血化瘀血瘀是肝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中医药治疗的重点。
中药材当归、川芎等可以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病变区的缺血缺氧情况。
3. 清热解毒在肝癌的辨证施治中,清热解毒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中药黄连、连翘等可以清热解毒,调整患者体内的热毒气。
二、中医药辨证施治的具体方法根据不同的辨证情况,中医药可以采用不同的施治方法,下面将从肝气郁结、瘀热蕴结和肝郁化火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 肝气郁结型肝气郁结型的肝癌患者常常表现为烦躁易怒、胸胁胀痛、舌苔薄白等症状。
在治疗上,可以选用柴胡、丹参等药物,以疏肝理气,舒缓病情。
2. 瘀热蕴结型瘀热蕴结型的肝癌患者多见于晚期病例,常表现为胸胁胀痛、肝区隐痛、纳差便秘等症状。
治疗上,可以选用当归、川芎等药物,以活血化瘀,缓解患者的症状。
3. 肝郁化火型肝郁化火型的肝癌患者通常表现为胸胁胀痛、烦躁易怒、眼红、口苦口干等症状。
在治疗中,可以选用黄连、龙胆等药物,以清热解毒,降火平肝。
三、中医药辨证施治的临床实践中医药辨证施治在肝癌的临床实践中有着显著的疗效。
例如,柴胡、当归等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此外,黄连、丹参等药物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康复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辨证施治虽然在肝癌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唯一的治疗方法。
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西医治疗,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ab19746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e.png)
15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大会发言 原发性肝癌多由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发展而来,早期肝癌手术切除疗效好,但80%以上的病 人就诊时属中晚期,故治疗上仍以非手术疗法为主,提倡综合治疗,以达到最佳的疗效。中医药治疗能 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加疗效,提高远期生存率。本病例中中药和介入组改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单 纯介入组(P<0.05);肿瘤缩小率两组基本相同,但肿瘤稳定率(PR+NC)显著高于单纯介入组(P< 0.05);生存期明显提高,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具有明显优势。 原发性肝癌属于祖国医学“积聚”、 。肝积”等范畴。肝癌病人初多为情志不畅而肝气郁结,气滞 则血不畅,气血凝滞,肝郁犯脾而肝郁脾虚,再加上患者肝功能失代偿阶段,西药利尿剂的大量长期应用, 津液不足,形成气阴两虚之侯。主要症候表现为虚、郁、瘀,即气滞血瘀,肝郁脾虚,气阴两虚三个方面,
中华巾医药学会第十五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围家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协作组(肝病组、传染病组)会议
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
刘春光潍坊市中医院261041
1.资料和方法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肝胆内科住院的原发性肝癌病人,符合《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 癌诊断标准。病人生活质量按卡氏评分60分以上,肝功能A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中医辨证加介 入治疗35例,对照组为单纯介入治疗35例。 1.1一般资料:治疗组:男性3l例,女性4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3l岁,平均50.5岁。临床分 型属II期32例,ⅡI期3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5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34岁,平均5l岁。 临床分型属II期29例,ⅡI期6例。两组病例情况相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应用Seklinger法,经右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后超 选择插管至靶动脉内(肝固有动脉或肝左或肝右动脉)进行灌注化疗,采用四联(5-Ful000mg THP60mg MMC200mg CFl00mg)灌注完毕后注入碘化油10-20ml,再将明胶海绵颗粒与造影剂40%碘化油混合注 入动脉栓塞癌灶供血动脉,每月1次,3次为一疗程。 1.2.2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中医辨证口服中药。根据病人的症状,舌苔脉象表现,辨 证为肝郁脾虚型、气阴两虚型和气滞血瘀型三种类型。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用滋 水清肝饮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各型均酌情选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虎杖、 蒲公英等中草药以加强抗癌作用。服用1个月为一疗程,连服3个疗程。 1.3疗效判断标准 1.3.1肿瘤客观情况根据B超或CT结果,按实体瘤疗效标准评定:CR:可见病灶完全消失,超过 一个月。PR:肿瘤缩小50%以上,时间不少于4周。NC:肿瘤缩小不及50%或增大未超过25%。PD: 一个或多个病变增大25%以上或出现新病变。 1.3.2主要症状分析肝区疼痛,发热,纳差,恶心,腹胀,乏力的改善情况。 1.3.3生存期比较生存时间自治疗第一天起,每2月随诊一次,随访终止时间为2011.12.31,计算治 疗后6个月及l,2,3年的生存率。 1.3.4疗效评价采用统计学x检验方法。 2结果 2.1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主要症状改善分析,除肝区疼痛两组无差异外,发热、腹胀、纳差、恶心、 乏力的消失,中药和介入组与单纯介入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生存期比较治疗组生存期最长21个月以上,最短8个月,中位生存期16.5个月。对照组生存 期最长14个月,最短5个月,中位生存期8.5个月。两组比较治疗组生存期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2.3治疗后肿瘸缩小情况治疗后两组均无达到CR者。治疗组PR5例(14.28%),NC22例(62。86%),
原发性肝癌-中医难病诊治
![原发性肝癌-中医难病诊治](https://img.taocdn.com/s3/m/a2dc2c9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97.png)
原发性肝癌-中医难病诊治原发性肝癌‐中医难病诊治原发性肝癌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传统医学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迫溯到 2000 多年前中国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
该书以及后来的《难经》、《诸病源候论》、《医学入门》等古代文献就肝癌所具有的肝区疼痛、黄疸、痞块、腹胀、出血、发热及恶液质等症状均做过详尽的描写,并指出预后之不良。
传统医学对这些证候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近年来,对肝癌的研究有较大的发展。
除药物疗法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药膳等方法,对改善症状,延长寿命,预防并发症等方面有一定优势。
原发性肝癌,根据其各个主要症状和体征,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中医属肝积、臌胀肥气症瘕黄疸等范畴;蒙医学称之为肝血痞。
本病高发于非洲东部和东南亚。
在中国,多见于东南沿海。
中国每年有 11 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 45%,占中国癌症第 3 位。
中围肝癌高发的原因由于有 1.2 亿HBV 携带者,每年有约 100 万新生婴儿因其母亲为携带者而感染 HBV.此外,中围东南沿海的环1/ 20境因紊如黄曲霉素与饮水污染对肝癌发生亦起重要作用。
中国血统人群在全球各地发病率均较高,非洲黑人亦如是,说明遗传也为发病因素。
一、病因病机 1.中国中医学综合诸家的论述,肝癌的病因病机有两方面,一是外因,如外感湿热之邪,饮食不洁,水谷不能正常运行,致水湿内停,日久郁而化热,湿热熏蒸,可致黄疸等。
加之痞块日渐增大,复使气机壅塞,水湿难以外泄,可致腹水。
另一方面是内因,如七情内伤,会导致气滞血瘀。
因肝为刚脏,性喜条达,恶抑郁,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感受外邪,气滞日久,必致血瘀,渐为肿块,留积于肝,成为肝癌。
或正气虚损,邪气乘虚而入,阻滞气血水液,成湿成瘀,而成积聚,且使气血耗损,使病体陷入恶性循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中国藏医学肝癌诱因源于陈旧油脂和烈酒。
在藏医学的三因学说中,肝脏归类于赤巴因的范畴,故从病灶部位分类出来的肝癌在病因分类中属于赤巴因肿瘤,表现为窒息眩晕,肝脏疼痛,发烧神淆,肿瘤血管铜红色,破溃快。
最新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
![最新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https://img.taocdn.com/s3/m/60efabd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4.png)
最新: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结合病因病机特点,在不同的阶段,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采取的治法不同。
中医药治疗肝癌在改善症状、减少不良反应、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址等方面临床疗效显著。
202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最新发布的«原发性肝癌中医诊疗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肝癌临床诊疗的中医诊断、治疗和调护,肝癌在线特将要点摘录,供临床医师参考。
中医治疗目标病证结合,辨证论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肿瘤相关指标,减少肿瘤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中医辨证论治本文中对症治疗的疗程约为7天~14天,其他治疗目的一般以4周~8周为一个疗程,阶段随访。
1.肝气郁结证临床表现:胁肋胀痛,痛无定处,院腹胀满,胸闷,善太息,急躁易怒。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盛。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组成:陈皮、柴胡、川苇、香附、积壳、芍药、甘草等。
证据级别:11级,强推荐。
柴胡疏肝散联合TACE治疗能提高疾病缓解率,提高患者生活质拭。
联合芬太尼贴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能显著降低芬太尼贴的使用量。
2.气滞血淤证临床表现:胸胁胀闷窜痛、刺痛,上腹肿块,疼痛固定拒按,或胸胁掣痛,入夜尤甚,或见肝掌、蜘蛛恁和腹壁青筋暴露,甚则肌肤甲错。
舌暗或暗红,有疲斑或疲点,舌下静脉延长、增粗或迂曲,舌苔博白或蒲黄,脉弦细或细涩无力。
治法:活血化淤,软坚散结。
推荐方药:血府逐淤汤合鳖甲煎丸加减。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丿叮争桔梗、赤芍、积壳、甘草、柴胡、鳖甲(炙)、土鳖虫、蜂巢、黄芩、柴胡、干姜、大黄、桂枝、石韦、厚朴、半夏、人参、阿胶等。
证据级别:III级,强推荐。
血府逐疲汤能显著缓解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肝区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员。
联合卡培他滨+奥沙利铅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能提高疾病缓解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975e7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3.png)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肝癌的防治意识越来越高。
肝癌是一种常见危害较大的恶性肿瘤,其中原发性肝癌更是占据了整个肝癌发病的大部分。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是肝癌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将从病因、治疗、预防等方面来谈一下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一、病因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是目前研究认为与临床生活中的许多因素和危险因素有关,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饮酒、烟草、某些药物、家族遗传等都是其发病的危险因素。
1.1 病毒性肝炎肝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其发病原因往往是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
肝炎病毒是引起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以丙型肝炎病毒为最。
1.2 肝硬化肝硬化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肝硬化是由于肝脏长期受到侵害引起了慢性炎症和坏死,进而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和肝细胞损伤而导致的一种疾病。
肝硬化患者危险性较高。
1.3 饮酒和烟草饮酒和烟草都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长期饮酒会影响某些肝细胞的功能,引发肝细胞损伤和坏死等。
同时,烟草中的成分也可以引起肝癌。
1.4 某些药物某些药物的过量使用也会导致原发性肝癌,其中药物性肝癌比较常见。
药物有毒副作用和对肝脏细胞的影响会导致肝癌。
1.5 家族遗传原发性肝癌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息息相关。
如果有家族遗传倾向,那么很容易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二、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方案很多,如手术治疗、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等,但是中医及中西医的结合治疗在近年来备受关注。
2.1 手术治疗手术是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可以分为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
其中,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是对于一些具有复杂手术指标的病人,采用手术治疗效果会比较好。
2.2 化疗化疗是目前对于肝癌来说比较常见的一种治疗方式。
但是化疗在治疗肝癌的过程中一般会伴随一些副作用,如严重的消化系统不适、骨髓抑制等。
在化疗的过程中,饮食调节、中药治疗等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
原发性肝癌中医方药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中医方药治疗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9e46b0e1a5e9856a57126045.png)
原发性肝癌中医方药治疗进展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一般归属于中医学肝积、积聚、臌胀、黄疸、癥瘕、肝水、胁痛、肝胀等范畴,其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素有“癌中之王”之称。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仍以早期手术为主, 但在临床中大多数病人在诊断时常不适于根治性切除。
近年开展的肝功脉灌注加检塞疗法有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对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的提高还不理想。
中医治肝癌虽未有很成熟的治法和药物,但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及肯定。
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
1 病因病机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基本一致, 肝癌是本虚标实之证。
正虚可见脾气虚,肝气虚,肝肾阴虚等,标实主要包括气滞,血瘀,痰凝,水湿,湿热,热毒诸证。
正虚不运,邪毒水湿停留,痰热蕴积可见标实之疾;邪恋不去,戕伤正气,损伤阴液乃见正虚之变。
或由虚致实,或由实致虚而呈或虚或实,虚实夹杂之证。
2 治疗方法2.1 辩证分型论治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理论核心。
由于肝癌病机复杂,目前未制定出一套公认的辨证分型标准。
不少学者仍按各自的认识角度,予以辨证分型和组方用药,进行针对性治疗,李小波[1]等应用中药辨证治疗原发性肝癌86例, 结果生存期<半年11例,占12.8%;≥半年23例,占26.7%;≥1年40例,占46.5%;≥2年10例,占11.6%;≥3年2例,占2.3%;1年以上生存率达60.5%,显示出了辩证施治在肝癌治疗中的良好效果。
王纪东[2]等把1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分为“气滞血瘀型、脾虚湿困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予辩证治疗及联合肝血管栓塞化疗,与单纯肝血管栓塞化疗相比,客观有效率10.6%,病情稳定率81.6%,总有效率93.3%,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5%、35%、27.5%,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纯栓塞治疗。
2.2 固定专方加减费新应[3]等选取50例患者分两组,对治疗组加用膈下逐瘀汤治疗3-4个月后,治疗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6-8个月,疼痛平均间隔间4-6小时;经治疗腹胀、纳差、恶心呕吐等症状1个疗内明显减轻,腹水显著消退,肝增大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辨证论治研究进展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长,在我国肿瘤相关死亡中仅次于肺癌,位列第二。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手段现以早期外科手术为主,配合介入、放化疗等综合性治疗;而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及免疫学的发展,现在也出现免疫细胞治疗这种新的治疗模式,但本病具有发现晚、进展快、治疗难、预后差的特点,部分病人确诊此病时已为中晚期,错失手术机会,而当介入等治疗效果欠佳或身体机能难以耐受治疗时,中医药治疗就成为首选,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在症状改善、病情控制、减毒增效、生活质量提高以及生存期的延长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一、中医对肝癌的认识中医古籍文献中并无肝癌之病名,但最早在内经可见类似肝癌症状的记载,但由于原发性肝癌病程长、且其各个临床分期表现各异,故现代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概念认识也有各不相同,但总体可归为“癥瘕”、“积聚”、“肝积”、“肥气”、“岩”、“黄疸”、“肋痛”、“臌胀”、“痞满”、“痞气”等范畴。
张赤志【1】认为本病病因多由外感六淫疫疠,饮食失调,而至脏腑虚损、气滞血瘀、痰气血凝结而成,乃先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病机为正虚与邪实共存、虚实夹杂;邵梦阳【2】认为乏力、纳差及消瘦等临床表现贯穿于原发性肝癌整个病程,故认为虚为本病的根本病机,并认为肝癌的发生与外感湿热邪毒、饮食不节、长期嗜酒以及七情内伤等因素。
感受邪毒、饮食损伤、七情内伤是肝癌的主要病因,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则是发病的内在条件。
彭胜权【3】认为肝癌的发病因素虽有诸多方面,但其最主要的病因是湿浊、热毒所致,外感湿邪,久瘀化火.火郁成毒,邪毒结聚,阻塞经络,日久而成癌瘤,或素体正气亏虚,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复感湿热邪毒,久则以气机逆乱,化癌生变。
二、中医对肝癌的辩证论治1.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研究:由于不同医家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各不相同,而随着病情发展,其临床分期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故对其证型认识各有不同,侯风刚【4】对267例患者中医证候临床分析显示,肝癌临床i期以血瘀、脾气虚两种基本证候出现率较高,ⅱ期以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肝气郁结4种证候出现率较高。
ⅲ期以血瘀、脾气虚、肝胆湿热、湿阻、肝气郁结、肝阴虚、肾阴虚证候出现率较高。
而方肇勤【5】则对2060例肝癌患者中医症候进行分析,建议将肝癌的基本证型分为肝郁气滞型、脾气虚型、肝血瘀阻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
2.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法:现代医家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多采用扶正祛邪,并对不同的临床时期加以辨证论治,采用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化湿、养阴柔肝、清热解毒、破瘀散结等治法,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尔辛【7】认为本病的病理基础为脾虚气滞,故应扶正固本,以健脾理气为基本治法,其作用在于调节脾虚所致的机体代谢及免疫的失衡,改善患者全身情况,抑制肿瘤生长的恶性循环,应用健脾理气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发现,该法在抑制肿瘤生长、防止复发、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等方面有显著的疗效;而董为人【9】认为小柴胡汤具有调畅气机、调和肝脾之功效,其法不仅对于癌毒以气滞为主的患者有效,而且血瘀、痰凝湿阻、湿热、热毒等转归都与气滞相关,调畅气机的目的应贯穿肝癌全程,其动物实验表明该方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免疫调节和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李索领【10】认为破瘀消瘾、散结通络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要法。
而现代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药可直接或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能有效清除体内癌性毒素,黄金昶【11】认为癌肿的形成是以湿热毒邪蕴结于肝所致,仅靠扶正固本效果欠佳,当予以以毒攻毒之药,临床中配伍加用壁虎、斑蝥、蜈蚣、白花蛇等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癌的进展中医药可改善肝脏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合手术、介入、放化疗、免疫细胞等综合治疗,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原发性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存活率及远期治愈率。
1.介入治疗:在介入围手术期应用中药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及术后并发症。
刘文导等【12】应用健脾活血法配合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结果显示健脾活血法可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患者免疫功能。
而冯晓灵等【13】应用肝复康注射液(含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大蒜素)进行瘤内注射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肿瘤体积的缩小和afp指数降低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而陈连起【14】等在治疗介入后引起的发热时,应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的中药,可明显消除症状及缩短发热时间。
而杨会张等【15】应用健脾益气、滋阴养血法组方治疗介入术后粒细胞减少症及脱发症,取得了一定作用,减少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机体免疫力,为后期的再次化疗提供了保障。
此外中药制剂如榄香烯、华蟾素、鸦胆子、复方斑蝥注射液等配合栓塞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在临床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2.生物治疗:随着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的发展,免疫细胞治疗也成为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新方法,伴随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疗法的出现,其已经成为肿瘤生物疗法的首选,该方法是通过取患者自体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诱导出的具有t淋巴细胞的高效细胞毒活性和nk细胞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的特点、对肿瘤细胞具有高效溶解毒性、数十倍的扩增活化抗肿瘤特异性的免疫效应细胞。
通过给肿瘤患者输注具有抗肿瘤免疫效应细胞,使患者获得或增强抗肿瘤效应。
周阿高【16】等选择移植性肝癌h22小鼠随机分组,实验组予扶正活血抗癌方灌胃后,发现扶正活血抗癌方对荷瘤小鼠肿瘤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组小鼠t细胞分泌ifn-及il_4能力均有显著升高(p<0.05,p<0.01)。
认为扶正活血抗癌方有增强小鼠体内t细胞免疫功能、nk细胞的杀伤功能以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
李江等【17】通过动物实验证实,小柴胡汤可显著提高小鼠的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的增值,而小柴胡汤中的人参、大枣、甘草的配伍组合为提高小鼠抗肝癌作用起到了一定作用;而在早期的药理研究中也证明黄芪、茯苓等中药可诱导产生il—2,提高nk细胞活性。
可见,通过调节和保护机体免疫功能,激发其抗肿瘤免疫效应,进而阻止肿瘤的生长、播散和复发,是中医药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而该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免疫细胞治疗的疗效。
3.中医药配合肝癌手术治疗:中医药对于手术术后恢复、防止肿瘤复发、提高远期治愈率以及提高手术疗效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谭志健等【18】应用参麦注射液补气扶正治疗肝癌术后患者,并针对术后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患者,采取健脾益气、疏肝利胆、清热解毒的治法,方用六君子汤及茵陈蒿汤加减,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问题与展望综上所述,中医药针对原发性肝癌的不同临床分期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得到了良好的疗效,而且在治疗中取得长足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但仍存在不足之处:(1)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证型的研究没有统一的结果,而辩证的准确与否是衡量中医临床水平的重要因素,现有证型分布由于地域、个体差异以及肝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难以进行大样本归类;(2)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的抗肿瘤方法,其临床疗效显著,而中药可以在多个方面来调节机体免疫系统,来阻止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但因为该技术刚应用于临床,虽然其配合中医药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中药在其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尚缺乏系统的研究;(3)中医对于原发性肝癌的诊疗缺乏统一的标准及疗效评估,难以进行有效的经验借鉴。
总之,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在提高疗效、消除毒副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起到了重要作用,且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中医配合免疫治疗必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也将成为肝癌的重要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1]黄廷荣,费新应,沈震.张赤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7,29(7):22[2]刘书静.邵梦扬诊治肝癌之经验总结[j].江西中医药,2008,35(260):8-9.[3]丁辉,张琰.彭胜权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经验[j].陕西中医,2005,26(9):943—944.[4]侯凤刚,凌昌全,赵钢,等.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临床分布状况调查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2):22—23.[5]方肇勤,李永健,管冬元,等.原发性肝癌中医辨证标准的建议[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3,37(5):11-13.[6]苏小康,周伟生,叶小卫,等.肝癌中医辩证分型与临床生化病理指标关系的临床研究[j].新中医,2006,38(12):36—37.[7]成文武.于尔辛教授中医药治疗肿瘤病思路[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9,13(11):16—17.[8]姚树坤,殷飞,王娜.清肝化瘀方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6,21(18):1300—1302.[9]董为人,程洁銮,李福山.小柴胡汤一肝癌防治免疫调节剂[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2):115.[10]李索领.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会[j].中医研究,2008.21(12):44—46.[11]黄金昶.原发性肝癌中医治疗体会[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10):59—60.[12]刘文导,常钢,盂凡喆,等.健脾活血中药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围手术期的应用[j].中医研究,2006,19(12):3,13.[13]冯晓灵,蒋亚生,李柏.肝癌局部注射丝裂霉素与中药肝复康的临床及实验对照分析[j].肿瘤,1994,14(5):291—292.[14]陈连起.150例肝癌介入治疗发热症的中医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1995,16(7):293.[15]杨会张,陆海东,石先响.滋阴益气养血方对减轻肝癌化疗栓塞不良反应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8,18(2):119—120.[16]周阿高,张勇,孔德云,等.扶正活血抗癌方对h22肝癌小鼠抑瘤及免疫调节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1)1:49-51.[17]李江,谢鸣,甘媛.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小鼠h22肝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8,33(9):1039—1044.[18]谭志健,王伟,何军明,等.肝癌术后中医辨证论治体会[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