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案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9.3 统计案例 公司员工的肥胖情况调查分析 课件(共50张PPT)
正常;24≤BMI<28为偏胖;BMI≥28为肥胖.
为了解某公司员工的身体肥胖情况,研究人员从公司员工体检数
据中,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90名男员工、50名女
员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计算得到他们的BMI值如下页.
23.5
21.6
30.6
22.1
23.7
20.6
24.0
23.9
20.8
21.5
20.9 23.7 23.7 23.0 18.7 27.3 21.2 17.3 23.5 30.1
制表
1. 求极差
35.3 − 16.0 = 19.3
2. 决定组距和组数
极差 19.3
=
= 2.41
8
组数
3. 将数据分组
4. 列频率分布表
男员工BMI值
23.5 21.6 30.6 22.1 23.7 20.6 24.0 23.9 20.8 21.5
22.1
21.6
19.0
20.2
19.6
17.3
17.9
23.4
18.7
23.1
17.3
22.4
20.8
25.1
21.3
27.7
23.5
23.6
19.4
23.1
18.6
24.1
21.3
19.5
18.7
21.0
22.6
16.0
18.0
17.9
22.1
19.3
19.3
22.8
29.0
21.4
22.3
18.8
19.7
27.4
23.5
23.6
30.5
22.3
为了解某公司员工的身体肥胖情况,研究人员从公司员工体检数
据中,采用比例分配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了90名男员工、50名女
员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计算得到他们的BMI值如下页.
23.5
21.6
30.6
22.1
23.7
20.6
24.0
23.9
20.8
21.5
20.9 23.7 23.7 23.0 18.7 27.3 21.2 17.3 23.5 30.1
制表
1. 求极差
35.3 − 16.0 = 19.3
2. 决定组距和组数
极差 19.3
=
= 2.41
8
组数
3. 将数据分组
4. 列频率分布表
男员工BMI值
23.5 21.6 30.6 22.1 23.7 20.6 24.0 23.9 20.8 21.5
22.1
21.6
19.0
20.2
19.6
17.3
17.9
23.4
18.7
23.1
17.3
22.4
20.8
25.1
21.3
27.7
23.5
23.6
19.4
23.1
18.6
24.1
21.3
19.5
18.7
21.0
22.6
16.0
18.0
17.9
22.1
19.3
19.3
22.8
29.0
21.4
22.3
18.8
19.7
27.4
23.5
23.6
30.5
22.3
《劳动工资统计》课件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数据随时间变化 的趋势和周期性变化规律,预测未来趋势 。
统计分析实例
劳动工资水平分析
通过对不同地区、行业、企业类型的劳动工资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劳 动工资水平的差异和影响因素。
劳动生产率分析
通过对劳动生产率进行比较和评价,分析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和方 法。
就业结构分析
通过对就业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和就业结 构的变化趋势。
管理
工资总额的管理应当遵循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得
到保障。
工资增长指数
工资增长指数
指报告期内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的 比率,用于衡量职工工资增长的
水平。
计算方法
工资增长指数可以通过计算报告期 平均工资与基期平均工资的比值得 到,也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平均 工资的增长率来计算。
经济意义
案例二
某市人社局劳动工资统计 应用
案例三
某县劳动保障局劳动工资 统计应用
研究机构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案例一
某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案例二
某研究所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案例三
某独立研究机构劳动工资统计研究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确定分析目的和主题
在撰写统计分析报告前,需要 明确分析的目的和主题,确定 分析的重点和方向。
数据分析方法选择
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 分析方法,并确定相应的统计 指标和数学模型。
结论和建议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结论和建议 ,为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05
劳动工资统计的挑战与展望
数据质量与准确性问题
数据收集困难
劳动工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通过分析劳动工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经济增长对劳动工资的影 响和劳动工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统计学案例分析 ppt课件
Nipij
③ Pj甲
6.95%
N
综上所诉 ①该企业单位的高血压患病率为7.5%, 并随年龄的增长递增,其中40岁以上 患者占全部病例的87.3%。 ②表中提示高血压的患病与工种有关。
Nipij
④ Pj乙
8.86%
N
甲工种为6.95%,乙工种为8.86%, 乙工种明显高于甲工种。
19
概念 汇总
案例讨 案例讨 案例讨 案例讨 论一 论二 论三 论四
案例讨论一 某年某课题组检测了某企业238名无工作也接触史工人的发汞含量(μmol∕kg),整理结果见 下表,适对该企业工人发功水平进行统计描述。
组段(μmol∕kg) 组中值X0
1.5~ 3.5~ 5.5~ 7.5~~ 9.5~ 11.5~ 13.5~ 15.5~ 17.5~
2.5 4.5 6.5 8.5 10.5 12.5 14.5 16.5 18.5
年龄组(岁)
受检人数
20~ 30~ 40~ 50~60 合计
333 301 517 576 1727
甲工种
病例数
发病率(%) 受检人数
3
0.9
712
4
1.3
142
64
12.4
185
85
14.8
61
156
9
1100
乙工种
病例数
发病率(%)
11
1.5
9
6.3
27
14.6
10
16.4
57
5.2
患病率
16
PjLM( 0.5nfM f L) i
M:中位数;LM:M所在组的上限;f L:M所在组之前积累的频数;fM:M所在组的频数;i:组距。
统计案例(优秀经典公开课课件)
2.由编号样本估计总数活动记录表 活动时间:________号的实例 (3)获取编号样本 (4)待估计总数的方法以及计算过程 (5)采用模拟的方法及估计结果的验证 (6)活动总结
三、活动提示与指导 1.样本数据 要完成的任务可以简述为:假设已有编号从小到大排列为:x1,x2,…,xm, 由这些样本去估计总数 n.
时间
统计估计/辆
情报估计/辆
实际/辆
1940 年 6 月
169
1000
122
1941 年 6 月
244
1550
271
1942 年 6 月
327
1550
342
二、由编号样本估计总数 1.通过获取适当容量的样本编号,估计总数. 备选案例:(1)随机查询某班学生学号估计班内学生总数. (2)随机查询某品牌汽车发动机编号,估计发动机总数. (3)在超市内查询会员卡编号估计会员卡总数.
3.由统计编号样本得到总体容量的案例 在很多情况下,得到最大编号并不容易,但可以得到一些编号的样本,如何 得到总体容量呢?
在历史中有以下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生产的坦克是连续编号的,盟军从战场上缴获了
一些德军坦克,因此获得了一些坦克编号.统计学家根据这些编号得到了德军坦
克总数的估计值,比情报部门的估计误差小很多.
第九章 统计 9.3 统计案例
一、活动背景介绍与要求 1.统计中的编号 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管理,人们经常会对人或物进行连续编号(即编号为 001,002,003,…)例如,有些班级学生的学号最后两位是连续编号的,各种会员 卡的卡号一般是连续的. 2.连续编号的优点 当对人或物进行连续编号后,知道编号的最大值就能方便地知道总数是多 少.例如,如果班级学生的学号最后两位是连续编号的,且最后两位最大编号是 50,那就意味着这个班级有 50 名学生.
《统计学实验》课件
详细描述
描述性分析是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方法,包括计算数据的频数、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统计量,以及 制作直方图、箱线图、折线图等图表来展示数据特征。通过描述性分析,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异常值和趋 势等。
0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如使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 来估计总体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统计学的基 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 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数据分析思维
实验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数据分析思维和 逻辑推理能力。
提升软件操作技能
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 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词
通过实际调查数据的分析,掌 握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 基本方法。
数据清洗与整理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 值处理、异常值剔除等。
推断性统计分析
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案例二:金融数据的预测分析
总结词
利用金融数据,掌握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 析的方法。
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描述性统计
数据收集、整理、图表展示
概率论基础
概率、随机变量、期望与方差 等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等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简单相关、多元相关、线性回 归等
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
01
实验前需预习相关理论知识
02 实验过程中需认真操作,记录数据和分析 结果
03
实验后需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 结果
描述性分析是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的方法,包括计算数据的频数、均值、中位数、众数、标准差等统计量,以及 制作直方图、箱线图、折线图等图表来展示数据特征。通过描述性分析,可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异常值和趋 势等。
03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参数估计
通过样本数据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 如使用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统计量 来估计总体均值、中位数、众数等。
掌握统计学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统计学的基 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 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数据分析思维
实验过程中,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数据分析思维和 逻辑推理能力。
提升软件操作技能
熟练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 析,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词
通过实际调查数据的分析,掌 握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的 基本方法。
数据清洗与整理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缺失 值处理、异常值剔除等。
推断性统计分析
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
案例二:金融数据的预测分析
总结词
利用金融数据,掌握时间序列分析和回归分 析的方法。
数据选取与预处理
描述性统计
数据收集、整理、图表展示
概率论基础
概率、随机变量、期望与方差 等
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
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等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简单相关、多元相关、线性回 归等
实验要求与注意事项
01
实验前需预习相关理论知识
02 实验过程中需认真操作,记录数据和分析 结果
03
实验后需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 结果
统计与统计案例PPT课件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用样本估计总体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用样本估计总体 (文)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平均每周的上网时间(单 位:h)对学习产生的影响,从高三年级随机抽取了 100 名学生, 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其中频率分 布直方图从左到右前 3 个小矩形的面积之比为 1:3:5,试估 计: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疑难误区警示 1.当总体数 N 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用系统抽样法剔除 多余个体时,必须随机抽样. 2.注意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区别,中位数可能不在样本数 据中.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工厂甲、乙、丙三个车
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 120 件,80 件,60 件,为
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分层抽样方法抽
取了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进行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
抽取了 3 件,则 n=( )
A.9
B.10
C.12
D.13
[答案] D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某市有大型超市 200 家、中型超市 400 家、小型超市 1400 家.为掌握各类超市的营业情况,现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 容量为 100 的样本,应抽取中型超市________家.
[答案] 20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解析] 属简单题,关键是清楚每一层的抽取比例都一样 是Nn .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用样本估计总体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用样本估计总体 (文)某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平均每周的上网时间(单 位:h)对学习产生的影响,从高三年级随机抽取了 100 名学生, 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其中频率分 布直方图从左到右前 3 个小矩形的面积之比为 1:3:5,试估 计: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疑难误区警示 1.当总体数 N 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用系统抽样法剔除 多余个体时,必须随机抽样. 2.注意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区别,中位数可能不在样本数 据中.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工厂甲、乙、丙三个车
间生产了同一种产品,数量分别为 120 件,80 件,60 件,为
了解它们的产品质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用分层抽样方法抽
取了一个容量为 n 的样本进行调查,其中从丙车间的产品中
抽取了 3 件,则 n=( )
A.9
B.10
C.12
D.13
[答案] D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某市有大型超市 200 家、中型超市 400 家、小型超市 1400 家.为掌握各类超市的营业情况,现按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一个 容量为 100 的样本,应抽取中型超市________家.
[答案] 20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解析] 属简单题,关键是清楚每一层的抽取比例都一样 是Nn .
专题七 第一讲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条形统计图案例一(课件)
知道什么是“雾霾”吗?
2013年雾霾波及25 个省份、100多个大 中型城市,全国平 均雾霾天数达29.9 天,创52年来之最。
2013年,雾霾不断蔓延加剧。“雾霾的出现 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过度的开发、超标 的排放,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天 空都当作垃圾桶,雾霾的出现,说明空气承 载力已经到了临界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律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撰文表示,“呼吸 到空气中泥土的芳香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
这些数据比较大,用1格代表1辆或2辆车还 合适吗?
每格代表几辆车?
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在这些车后面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 哪一种车?
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的,每格代表几 辆车合适?
要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确定一格代表几个。
巩固练习
9
6
9
7
18
4
3
5
巩固练习
(1)9月份和8月份比较,晴天的天数增加,多云的天数 减少。
雾霾已经成为困扰国人的自然灾害 之一,对此你有何感想?
下面是A市2021年8月的天气情况。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 表示出来吗?
仔细观察天气图,你能把每种天气各有多 少天清楚地表圈的 象形图来表示。
还可以用条 形统计图来 表示。
条形统计图
两幅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人? 喜欢什么的人数最多?喜欢什么的人数最少? 如果出现的人数是单数,该怎么表示呢? 哪个条形统计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呢?
认真统计呦!
用什么好方法可以统 计得又快又准确呢?
画“正”字统计
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 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量数统计表。
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每一格代表几?能清楚地表示各种天气数据吗? 哪种表示得更清楚?
2013年雾霾波及25 个省份、100多个大 中型城市,全国平 均雾霾天数达29.9 天,创52年来之最。
2013年,雾霾不断蔓延加剧。“雾霾的出现 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过度的开发、超标 的排放,把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水源、天 空都当作垃圾桶,雾霾的出现,说明空气承 载力已经到了临界点。”中国人民大学法律 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周孝正撰文表示,“呼吸 到空气中泥土的芳香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
这些数据比较大,用1格代表1辆或2辆车还 合适吗?
每格代表几辆车?
什么情况下用1格代表5辆车比较合适?
在这些车后面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 哪一种车?
如果统计结果是下面这样的,每格代表几 辆车合适?
要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确定一格代表几个。
巩固练习
9
6
9
7
18
4
3
5
巩固练习
(1)9月份和8月份比较,晴天的天数增加,多云的天数 减少。
雾霾已经成为困扰国人的自然灾害 之一,对此你有何感想?
下面是A市2021年8月的天气情况。
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 表示出来吗?
仔细观察天气图,你能把每种天气各有多 少天清楚地表圈的 象形图来表示。
还可以用条 形统计图来 表示。
条形统计图
两幅图的每格分别代表几人? 喜欢什么的人数最多?喜欢什么的人数最少? 如果出现的人数是单数,该怎么表示呢? 哪个条形统计图表示这里的数据比较合适呢?
认真统计呦!
用什么好方法可以统 计得又快又准确呢?
画“正”字统计
这是几个同学在一个路口统计了20分钟后,得到 的几种机动车通过的量数统计表。
仔细观察,条形统计图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每一格代表几?能清楚地表示各种天气数据吗? 哪种表示得更清楚?
终版统计学案例分析.ppt
组段(μmol∕kg) 组中值X0
1.5~ 3.5~ 5.5~ 7.5~~ 9.5~ 11.5~ 13.5~ 15.5~ 17.5~
2.5 4.5 6.5 8.5 10.5 12.5 14.5 16.5 18.5
19.5~21.5
20.5
合计
—
人数f
20 66 60 48 18 16 6 1 0
3
238
6
概念 汇总
案例讨 案例讨 案例讨 案例讨 论一 论二 论三 论四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概念汇总
案例讨论四
案例讨论一
案例讨论三
案例讨论二
*
7
概念 案案例例讨 案例讨 案例讨 案例讨 汇总 论论一一 论二 论三 论四
案例讨论一 某年某课题组检测了某企业238名无工作也接触史工人的发汞含量(μmol∕kg),整理结果见 下表,适对该企业工人发功水平进行统计描述。
Q=P75 - P25
4.方差(variance):
样本方差 S2 SS (X - X)2
n-1
总体方差 S2 SS (X - X)2
N
5.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
适用于近似正态分布。
S S2 SS
p.s.1、可用于合并资料的直接计算
2、与均数结合可以完整概括一个正态分布。
n
2、加权均数:X f X
n
3、几何均数:G lg1 lg X
n
2.中位数(median):观察值按照从小到大排列时,居中心位置的数值。
适用于1、分布明显成偏态时,2、频数分布的一端或两端无确切数值时。不便于统计计算。
Pj LM
(0.5n f fM
第七版卫生统计学课后案例讨论PPT课件
n甲 n乙 2
•
t=
X甲 X乙 S2 c
1 1 n乙 n甲
= 3.835
3、确定P值,作统计推断 经查表得P<0.05,故两组总体均值之间有 差别
案例四(6-2) P123
某研究者检测了8例肺结核及8例结核性 胸膜炎的血沉(1小时)值,以表6-6给出资 料,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结果为 t=4.260,自由度为14,P=0.001,拒接Ho,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你认为正确吗?
思路一:对该资料分析使用多个样本均数
的两两比较法, 即1.高脂饮食组与高脂+A组(25ug/100g) 2.高脂饮食组与高脂+A组(50ug/100g) 3.高脂+A组(25ug/100g)与高脂+A组 (50ug/100g) 分别进行比较。
思路二:对该资料的进行数据转换,例如:
对数变换、平万根变换以及平方根反正弦变 换等方式使其变换成具有齐行的数据,之后 可直接进行方差分析
案例七 (7-2) P142
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资 料属于计量资料,该统计学设计属于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并使用方差分析 法进行了统计分析。
• • • •
方差分析适用条件: 1.各样本是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2.两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3.样本均数所在总体方差具有齐性
2 • 故我们首先因对资料进行方差齐性的
1、方差的齐性检验
甲组
X甲 2 S 甲= n 1
X甲
=5.36
X 2
=2.885
乙组
X乙 =8.16 S2乙= X
乙
X乙 2
n乙 1
= 2.447
F= 齐性
•
t=
X甲 X乙 S2 c
1 1 n乙 n甲
= 3.835
3、确定P值,作统计推断 经查表得P<0.05,故两组总体均值之间有 差别
案例四(6-2) P123
某研究者检测了8例肺结核及8例结核性 胸膜炎的血沉(1小时)值,以表6-6给出资 料,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t检验,结果为 t=4.260,自由度为14,P=0.001,拒接Ho,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你认为正确吗?
思路一:对该资料分析使用多个样本均数
的两两比较法, 即1.高脂饮食组与高脂+A组(25ug/100g) 2.高脂饮食组与高脂+A组(50ug/100g) 3.高脂+A组(25ug/100g)与高脂+A组 (50ug/100g) 分别进行比较。
思路二:对该资料的进行数据转换,例如:
对数变换、平万根变换以及平方根反正弦变 换等方式使其变换成具有齐行的数据,之后 可直接进行方差分析
案例七 (7-2) P142
对该资料进行分析,可以得出该资 料属于计量资料,该统计学设计属于 完全随机设计资料,并使用方差分析 法进行了统计分析。
• • • •
方差分析适用条件: 1.各样本是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2.两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 3.样本均数所在总体方差具有齐性
2 • 故我们首先因对资料进行方差齐性的
1、方差的齐性检验
甲组
X甲 2 S 甲= n 1
X甲
=5.36
X 2
=2.885
乙组
X乙 =8.16 S2乙= X
乙
X乙 2
n乙 1
= 2.447
F= 齐性
任务六统计分析指数分析法ppt课件
分任务一 认识指数
• 导入案例
某商场商品销售资料
商品 计量
销售量
销售价格(元)
名称 单位 基期q0 报告期q1 基期p0 报告期p1
甲 公斤 5000 6000
230
250
问题: 1.甲商品销售量报告期与基期比较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减了多少? 2.甲商品销售价格报告期与基期比较是上升还是下降?升降了多少?
合计 217 260.3 269
Kq
q1 p1 ; q0 p1
q1 p1
q0 p1
该指数由德国统计学家派许提出,称为派氏公式,也叫报告 期加权综合指数公式。
任务六 统计分析——指数分析法
一、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以商品销售量总指数为例)
(二)固定同度量因素(p)时期, 排除其变化的影响。
Kp
q1 p1 q1 p0
= 260.3 100%=96.77%; 269
q1 p1
q1 p0 8.(7 万元)
推而广之,凡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应选择数量指标充当同 度量因素,数量指标应固定在报告期。
分任务三 编制平均指数
6.3 平均指数的编制
某商场商品销售资料
销售量个体指数% 价格个体指数%
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以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为例)
(二)固定同度量因素(q)时期, 排除其变化的影响。 3.固定在其它时期(qn)
某商场商品销售资料
商品 名称
甲
销售额(万元) q0p0 q1p1 q1p0 115 150 138
乙 12 14.3 11
丙 90 96 120
合计 217 260.3 269
指数、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数
• 导入案例
某商场商品销售资料
商品 计量
销售量
销售价格(元)
名称 单位 基期q0 报告期q1 基期p0 报告期p1
甲 公斤 5000 6000
230
250
问题: 1.甲商品销售量报告期与基期比较是增加还是减少?增减了多少? 2.甲商品销售价格报告期与基期比较是上升还是下降?升降了多少?
合计 217 260.3 269
Kq
q1 p1 ; q0 p1
q1 p1
q0 p1
该指数由德国统计学家派许提出,称为派氏公式,也叫报告 期加权综合指数公式。
任务六 统计分析——指数分析法
一、数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以商品销售量总指数为例)
(二)固定同度量因素(p)时期, 排除其变化的影响。
Kp
q1 p1 q1 p0
= 260.3 100%=96.77%; 269
q1 p1
q1 p0 8.(7 万元)
推而广之,凡是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应选择数量指标充当同 度量因素,数量指标应固定在报告期。
分任务三 编制平均指数
6.3 平均指数的编制
某商场商品销售资料
销售量个体指数% 价格个体指数%
二、质量指标综合指数的编制 (以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为例)
(二)固定同度量因素(q)时期, 排除其变化的影响。 3.固定在其它时期(qn)
某商场商品销售资料
商品 名称
甲
销售额(万元) q0p0 q1p1 q1p0 115 150 138
乙 12 14.3 11
丙 90 96 120
合计 217 260.3 269
指数、商品销售价格总指数、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数
统计案例PPT课件
结果解释与讨论
结果解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解释 学生成绩的整体表现和个 体差异,找出潜在的学习 问题。
结果讨论
根据结果,讨论可能影响 学生成绩的因素,提出教 学改进和学生学习的建议。
结论总结
总结案例分析的主要发现 和结论,强调统计方法在 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04 案例三:预测股票市场
问题描述
预测股票市场走势
讨论
探讨模型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模 型的方法和建议,如增加特征、
优化模型参数等。
05 案例四:客户满意度调查
问题描述
总结词
明确、详细
调查目的
了解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识别潜在的问题和 改进点,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问题背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客户满意度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 要因素。本案例旨在调查某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分析其影 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实际应用与启示
实际应用
说明案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思路在实际中的应用 情况,包括应用领域、应用效果等。
启示
从案例中得到启示,包括对数据分析的启示、对 实际应用的启示等。
未来研究方向
指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未来研究的 方向和展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检查数据完整性,处理缺失值 和异常值,确保数据质量。
差异性分析
通过t检验或方差分析等方法, 比较不同学生群体(如性别、 班级等)的成绩差异。
数据收集
收集某班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 绩,整理成电子表格或数据库。
描述性统计分析
计算平均分、中位数、众数等 统计指标,了解学生成绩的整 体分布情况。
相关性分析
spss统计分析实例分析PPT课件
• 操作步骤:
• 调用命令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 \Descriptives
• 选择“人均面积”作为分析变量 • 选择必要的分析指标
• 根据户口状况对数据进行拆分(Split File) • 重新调用命令\Descriptives计算不同户口状况的
第29页/共89页
标准正态评分值,并以变量形式存入数据文件中,以便后续分析时应用。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对均值差异较大的变量,采 用变量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消除均值 差异带来的影响。
第31页/共89页
第11页/共89页
SPSS
频数分析
的 操 作 步 骤
1、菜单中点分析/描述统计/频率,进入频 率对话框
第12页/共89页
SPSS
的 操 作 步 骤
2、将变量选入变量 窗口,再点击统计 量,进行设置,完 成后点继续返回
第13页/共89页
SPSS
的 操 作 步 骤
2、在频率主对话框中分别进入图表和格式进 行设置,完成后点继续返回,最后点确定
• 峰度:描述变量取值分布形态陡峭程度的统计量。
• 当数据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陡峭程度相同时,峰度值等于0;峰度大于 0表示数据的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更陡峭,为尖峰分布;峰度小于0表示 数 据 的 分 布 比 标 准 正 态 分 布 平 缓第2,5页为/共平89峰页 分 布 。
偏态
峰态
左左偏偏分分布布
Ku rto si s
7.739
Skewness
.045
Ku rto si s
.089
Descriptiv e Statistics
户口 状况 本市户口 外地户口
N
• 调用命令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 \Descriptives
• 选择“人均面积”作为分析变量 • 选择必要的分析指标
• 根据户口状况对数据进行拆分(Split File) • 重新调用命令\Descriptives计算不同户口状况的
第29页/共89页
标准正态评分值,并以变量形式存入数据文件中,以便后续分析时应用。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对均值差异较大的变量,采 用变量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消除均值 差异带来的影响。
第31页/共89页
第11页/共89页
SPSS
频数分析
的 操 作 步 骤
1、菜单中点分析/描述统计/频率,进入频 率对话框
第12页/共89页
SPSS
的 操 作 步 骤
2、将变量选入变量 窗口,再点击统计 量,进行设置,完 成后点继续返回
第13页/共89页
SPSS
的 操 作 步 骤
2、在频率主对话框中分别进入图表和格式进 行设置,完成后点继续返回,最后点确定
• 峰度:描述变量取值分布形态陡峭程度的统计量。
• 当数据分布与标准正态分布的陡峭程度相同时,峰度值等于0;峰度大于 0表示数据的分布比标准正态分布更陡峭,为尖峰分布;峰度小于0表示 数 据 的 分 布 比 标 准 正 态 分 布 平 缓第2,5页为/共平89峰页 分 布 。
偏态
峰态
左左偏偏分分布布
Ku rto si s
7.739
Skewness
.045
Ku rto si s
.089
Descriptiv e Statistics
户口 状况 本市户口 外地户口
N
多元统计分析经典案例共69页PPT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69
多元统计分析经典案例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统计》大班数学课件
为决策提供依据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统计方法,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 整理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工作效 率。
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制定 政策和决策,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CHAPTER
02
统计的基础知识
统计图表
01
02
03
04
柱状图
用于比较不同类别数据的大小 。
折线图
用于表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 势。
饼图
CHAPTER
04
统计案例分析
人口普查的统计
总结词
了解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基本情况,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详细描述
人口普查是国家为了掌握全国人口数量、构成、地区分布、教育程度、就业状况 等基本情况而进行的一项全面调查。统计数据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国家的人口现状 和发展趋势,为制定经济、社会、教育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统计素养的方法
掌握统计学基础知识
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包括概率论、பைடு நூலகம்述性统计、推断性 统计等。
培养数据分析和可视化能力
掌握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工具,如 Excel、Python等,能够进行数据清 洗、整理、分析和呈现。
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通过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加深对统 计学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 筛选等处理,使其更加有序、易于 分析。
数据表示
使用统计图表、统计量等工具将数 据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理 解。
CHAPTER
03
统计的实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健康管理
通过统计方法记录和监测 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状况, 如体重、心率、血压等, 以制定合理的健康计划。
《扇形统计图》PPT课件
使用软件绘制技巧
01
选择合适的绘图软件
可以选择Excel、PowerPoint、Tableau等软件来绘制扇形统计图。
02
绘制步骤
在选定的软件中,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将整理好的数据导入,并进行
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如调整颜色、字体、标签等。
03
注意事项
在绘制扇形统计图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误导
05
常见问题解答与误区纠正
如何避免数据失真或误导性结论
准确数据源
确保使用可靠和准确的数 据源,避免数据本身的误 差。
完整数据展示
不要省略或隐藏任何重要 数据,确保扇形统计图展 示全面的信息。
明确标注
在图表上明确标注数据标 签和百分比,避免读者产 生误解。
如何选择合适的颜色搭配以提高可读性
对比鲜明
01
选择对比度高的颜色组合,使得不同部分在视觉上易于区分。
避免使用过于相似的颜色
02
防止由于颜色过于接近而导致读者混淆不同部分。
考虑色盲用户
03
选择对色盲友好的颜色组合,确保所有人都能准确理解图表信
息。
如何处理复杂数据以呈现清晰信息
数据简化
对于特别复杂的数据集,考虑将 其简化或分解为更易于理解的部
04
扇形统计图在各行各业中 应用举例
经济领域:产值、销售额等数据分析
产值分布
经济增长率
通过扇形统计图展示不同行业或地区 的产值占比,直观反映经济结构和主 导产业。
通过扇形图展示不同年份或季度的经 济增长率,可以清晰看到经济波动和 趋势。
销售额构成
将企业的销售额按照不同产品、地区 或时间段进行划分,用扇形图展示各 部分占比,便于分析销售情况和市场 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老师在某培训学校进行CET-4考前辅 导。临考前,他用一套模拟题给所教 学生进行了模拟考试,并计算出分数。 正式考试后,他收集到了每位学生的 考分。他想考察,模拟考试的成绩在 多大程度上反应了学生的真实成绩, 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5
研究案例(5)
孙老师凭多年教学经验发现,父母职业 背景对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有一定影响。 于是,他调查了父母是公务员、外企 公司职员和英语教师这三类学生的英 语学习态度(态度用Likert五点量表 测量)。他该用什么方法考察这些学 生的态度差异?为什么?
6
研究案例(6)
某校心理咨询师想考察两种治疗方法(1. 认 知行为;2. 精神分析)控制英语学习焦虑 的效果。30名自陈有英语学习焦虑感的学 生被随机分配接受两个疗法(每组15人)。 一个学期后,他记录下每个人的焦虑得分。 他想考察哪种治疗方法更有效地缓解了焦 虑症状,应该用什么方法?
7
研究案例(7)
格 外向
43
28
17
8
研究案例(8)
某教师想考察英语学习过程中社会支持(一 个人能向其他人寻求支持的程度)能否预 测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健康。他从所教的学 生中随机抽取了25名,测量了他们的社会 支持和心理健康指标(百分制,且得分越 高,程度越高)。他应用什么方法分析数 据?
9
3
研究案例(3)
李老师出国进修后,学会了一种新的词
汇教学法,打算在自己所教的班级实
验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在开学初,
她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测验(百分
制),之后,她用这种词汇教学法进
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期末时,她又
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测验(百分
制),她该用什么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验该教学法
的效果?为什么?
4
研究案例(4)
一位研究员想考察性格类型(内向型、外向型)和学
习方式选择(小组学习、自学)是否有关系。他对
100名参加这项研究的人做了性格测试,分成内向
型和外向型两组。然后要求每个参与者在小组学习
和自学两者之中选择更喜欢的学习方式(结果如
下单)位。:他人应数采用什么方法喜分欢析的数学据习?方式
小组学习
自学
性 内向
12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研究案例
1
研究案例(1)
某大学公共外语部大一学年期末英语考 试后,统计了两个系成绩为优、良、 中、差的人数。该部门欲考察两个系 的英语成绩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并 将结果报送教务处。应使用何种统计 方法?为什么?
2
研究案例(2)
张老师来北外进修后,学习了新的教学 法,随后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入 学程度大体相同)分别实验了两种教 学法,一个学期以后,他对学生进行 了测验(百分制),他想考察哪种教 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更大,该 用什么方法?为什么?
5
研究案例(5)
孙老师凭多年教学经验发现,父母职业 背景对学生英语学习态度有一定影响。 于是,他调查了父母是公务员、外企 公司职员和英语教师这三类学生的英 语学习态度(态度用Likert五点量表 测量)。他该用什么方法考察这些学 生的态度差异?为什么?
6
研究案例(6)
某校心理咨询师想考察两种治疗方法(1. 认 知行为;2. 精神分析)控制英语学习焦虑 的效果。30名自陈有英语学习焦虑感的学 生被随机分配接受两个疗法(每组15人)。 一个学期后,他记录下每个人的焦虑得分。 他想考察哪种治疗方法更有效地缓解了焦 虑症状,应该用什么方法?
7
研究案例(7)
格 外向
43
28
17
8
研究案例(8)
某教师想考察英语学习过程中社会支持(一 个人能向其他人寻求支持的程度)能否预 测学生英语学习心理健康。他从所教的学 生中随机抽取了25名,测量了他们的社会 支持和心理健康指标(百分制,且得分越 高,程度越高)。他应用什么方法分析数 据?
9
3
研究案例(3)
李老师出国进修后,学会了一种新的词
汇教学法,打算在自己所教的班级实
验这种方法的教学效果。在开学初,
她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测验(百分
制),之后,她用这种词汇教学法进
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期末时,她又
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次测验(百分
制),她该用什么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验该教学法
的效果?为什么?
4
研究案例(4)
一位研究员想考察性格类型(内向型、外向型)和学
习方式选择(小组学习、自学)是否有关系。他对
100名参加这项研究的人做了性格测试,分成内向
型和外向型两组。然后要求每个参与者在小组学习
和自学两者之中选择更喜欢的学习方式(结果如
下单)位。:他人应数采用什么方法喜分欢析的数学据习?方式
小组学习
自学
性 内向
12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研究案例
1
研究案例(1)
某大学公共外语部大一学年期末英语考 试后,统计了两个系成绩为优、良、 中、差的人数。该部门欲考察两个系 的英语成绩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并 将结果报送教务处。应使用何种统计 方法?为什么?
2
研究案例(2)
张老师来北外进修后,学习了新的教学 法,随后在自己任教的两个班级(入 学程度大体相同)分别实验了两种教 学法,一个学期以后,他对学生进行 了测验(百分制),他想考察哪种教 学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更大,该 用什么方法?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