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 酶类药物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第一节 药用酶概述
• 大多数酶制剂为口服剂型,现能由于注射的酶制剂只有细胞色 素C、纤溶酶等少数几种。
• 目前对药用酶的研究热点是,在维持活性状态下的酶蛋白能否 被吸收,如何将少药用酶的抗原性问题及新型药用酶的研究等。
一、药用酶的分类及应用 (一)促进消化酶类 (二)消炎酶类 (三)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的酶类 (四)抗肿瘤的酶类 (五)与生物氧化还原电子传递有关的酶 (六)其他药用酶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4)泡沫和消泡剂 ① 气泡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 发酵过程中,泡沫的存在会阻碍二氧化碳排除,影
响微生物生长和产物的形成; • 泡沫层过高,往往造成发酵液随泡沫溢出罐外,浪
费原料,还容易染菌; • 泡沫层过高还会降低发酵罐的利用率。 ② 常用消泡剂:天然油类,醇类,脂肪酸,胺类,酰
胺类,磷酸酯类,聚硅氧烷等。其中以聚二甲基硅 氧烷为最理想的消泡剂。 (5)添加诱导剂和抑制剂
的pH。 (2)有机溶剂法 某些结合酶,由于和脂质结合牢固,需用有机溶剂除
去脂质,且不能使酶变性。常用有机溶剂是丁醇。 ① 丁醇性质:亲脂性强、兼具亲水性、在脂与水分子间能起表面活性剂
的桥梁作用。 ② 丁醇提取方法:均相法和两相法 (3)表面活性剂法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4、酶的纯化 不同的酶,因性质不同,其纯化工艺可能有很大不同。 评价一个纯化工艺好坏,主要看两个指标:酶比活和总活力回收率。 纯化过程中的技术难点: (1)杂质的除去 ① 调pH和加热沉淀法 ② 蛋白质表面变性法 ③ 选择性变性法 ④ 降解或沉淀核苷酸法 ⑤ 利用结合底物保护法除去杂蛋白 (2)脱盐 ① 透析 ② 凝胶过滤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1、原料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目的酶在生物材料中的分布特点,选择适宜的生物材料。 (2)考虑生物在不同发育阶段及营养状况时,酶含量的差别及杂
质干扰的情况。 (3)用动植物组织作原料,应在动物组织宰杀后立即取材。 (4)考虑生化制备的综合成本。 2、生物材料的预处理 (1)机械处理 (2)反复冻融处理 (3)制备丙酮粉 (4)微生物细胞的预处理
获取优良菌株有三种途径: 从自然界分离筛选 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诱变 用基因重组与细胞融合技术,构建性能优良的工程菌。 2、发酵工艺的优化 3、培养方法 (1)固体培养法 (2)液体培养法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4、影响酶产量的因素 (1)温度:一般发酵温度比种子培养时略高,对产酶有利。 (2)发酵的pH:可通过培养基原始pH或添加缓冲剂或通过调节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二、药用酶的来源和生产 (一)药用酶的来源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可直接从生物体
中分离获得。 酶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合成,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药用酶
的生产主要是直接从动植物种提取、纯化和利用微生物发酵生 产。 近10多年来,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因为周期 长,成本高等问题,实际应用还有一定困难。 目前工业大规模生产一般都是以微生物为主要来源。 (二)生化制备法 生化制备法的主要生产过程为: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第二节 重要酶类药物的性质及生产方法
一、胃蛋白酶 (一)组成与性质 ① 淡黄色粉末,具有肉类特殊的气味及微酸味; ② 吸湿性强、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可溶于70%乙醇和
pH=4的20%乙醇中。难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 ③ 干燥的胃蛋白酶较稳定100度加热10 min不会被破坏;在水中,
70度以上或pH=6.2以上开始失活,pH=8以上呈不可逆失活; 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但在2 mol/L盐酸中会慢慢失活。最适 pH=1.5-2.0。 ④ 结晶胃蛋白酶呈针状或板状,电泳可分出4个组分,其组成元 素有N、C、H、O、S、P、Cl。 ⑤ 胃蛋白酶能水解大多数天然蛋白质底物,尤其对两个相邻芳香 族氨基酸构成的肽键最为敏感。它对蛋白质水解不彻底,产物 为胨、肽和氨基酸的混合物。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二)生产工艺 1、工艺流程
2、工艺过程及控制要点 ① 酸解,过滤 ② 脱脂,去杂质 ③ 浓缩,干燥 3、胃膜素和胃蛋白酶联产工艺 ① 胃膜素也是从猪胃粘膜中提取的一种黏蛋白。胃膜素水溶液能被
60%以上的乙醇或丙酮沉淀,所以可利用提取胃膜素的母液制备胃 蛋白酶。 ② 联产工艺:向分离胃膜素的母液中,边搅拌边加冷丙酮,至相对密度 0.91,既有淡黄色胃蛋白酶沉出,静置过夜,去上清液,沉淀真空 干燥,即得胃蛋白酶。 4、结晶胃蛋白酶的制备
通气量等方法实现。 (3)通气和搅拌 ① 用于酶生产的微生物,基本都是好氧菌;不同菌种在培养时,
对通气量的要求也不同。 ② 搅拌能使气泡打碎,增加气液体接触面积,加快氧的溶解速度;
搅拌使液体形成湍流,延长气泡在培养液中的停留时间,提高 空气的利用率;搅拌可增加液体的湍流作用,有利于热交换和 营养物质与菌体细胞的均匀接触,同事稀释细胞周围代谢产物, 有利于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3)浓缩 ① 冷冻干燥法 ② 离子交换法 ③ 超滤法 ④ 凝胶吸水法 (4)酶的结晶 ① 酶的结晶方法
盐析法、有机溶剂法、复合结晶法、透析平衡法、等电点法 ② 结晶条件的选择 • 酶液的纯度 • 酶的浓度 • 温度、时间、pH、晶种、结晶器皿处理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5)酶分离和纯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防止酶蛋白变性 ② 防止辅助因子流失 ③ 防止酶被蛋白水解酶降解 (三)微生物发酵法 1、高产菌株的选育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Leabharlann Baidu (三)质量控制 1、质量标准 2、活力测定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二、尿激酶 是一种碱性蛋白,由肾脏产生,主要存在于人及哺乳动物的尿 中。人尿中平均含量5-6IU/mL。临床上尿激酶已经广泛用于 治疗各种新血栓形成或血栓梗塞疾病。
第十三章酶类药物
3、酶的提取 (1)水溶液法 常用稀盐溶液或缓冲液提取,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包括
组织糜,匀浆,细胞颗粒,丙酮粉都可用水溶液抽提。 水溶液的pH选择对抽提具有影响,应考虑的因素有: ① 酶的稳定性 ② 酶的溶解性 ③ 酶与其他物质结合的性质 ④ 选择pH的总原则是,在酶稳定的pH范围内,选择偏离等电点的适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