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艺术对美术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民间艺术对美术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美术人类学是运用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美术进行研究,将美术方面的知识与人类文化知识相结合或交叉运用所形成的学科。它不仅研究美术的概念,行为,表现,也研究与美术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这种具有开阔的全球文化视角和人类学视野的研究方法,对人类美术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深刻理解,将会加深我们对人类美术创造。在学校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运用美术人类学的理念去指导学生美术创作实践,从美术人类学的角度去理解和研究民间艺术,创造性地利用地域性的民间艺术,使之成为当地学校美术教学不可多得的校外教育资源。本文就美术人类学的美术历史观和美术价值观,对现代学校美术教学,如何引用民间艺术做为课程资源进行初步探讨。

一、从美术人类学历史观的角度去理解民间艺术

每一个民族在发展中都有自己的特殊的历史,要了解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就必须要了解这个民族的历史,而艺术则是一个民族历史发展的真实反映。生活在地球广袤土地上的各民族的艺术做为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的一部分,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既相关联系,又相互影响。美术人类学的历史观既尊重各民族的美术发展历程的独立性,也注重其相互影响的普遍性,民族民间艺术是与当地人情风俗密切相关的,并与当地区域文化的历史渊源有着密切关系,具有独特乡土气息的一种艺术形式,“民族民间美术是我们民族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其中蕴含着民族的心理素质的精神素质,反应着质朴的审美观念”。民族民间艺术长期以来及其特有的方式传承和生生不息的发展,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民间民俗,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技艺精湛,带有狂热的宗教崇拜而付出毕生精力的民间艺术家,在少数民族地区,精致富丽的银饰,朴实憨厚的泥塑和豪放粗犷的傩戏面具。这些艺术承载着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的审美特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组织架构的历史形态;折射出其不同时代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艺术精神,并与当今社会的创新要求是一致的。民间美术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反映与呈现出特定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也影响着民族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她是其它美术的渊源和基础。学生们在生活中接触到不同的民间艺术,从小耳濡目染地得到民间艺术熏陶,他们对剪纸、刺绣、蜡染、泥塑等民间美术十分熟悉,民间艺术就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体验生活,学习艺术的丰富资源。从美术人类学的视角来看,民间美术能为学校美术教育做出重大贡献。然而,民族民间艺术所特有的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意义,目前,在相当程度上都还远不为人所知,这些宝贵的艺术教育资源并未能够引起教育和美术界的足够重视。

二、从美术人类学价值观的视角来把握民间艺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现代美术教育提倡美术教育的性质不再是某种技能教育,而是一

种文化学习,因而美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一些基本的美术知识和审美素养,而且还包括进行视觉艺术文化的交流和传承,文化的传承不但包括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还包括今天国际上流行的主流视觉文化,同样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地域美术文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汇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得今天我们能够领略不同的民间艺术的风采,可以说,优秀的民族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明历史积淀和智慧的结晶,每个民族都拥有一座独特的民间艺术博物馆,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积淀深厚的民族民间艺术为学生提供了学校难以相比的丰富的艺术经验和教育资源,可以说多样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共享的精神财富。将民族民间艺术引进学校美术教学课堂,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1、民族民间艺术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学校美术教育的补充

我国少数民族大都生活在边远的山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经济条件和信息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加上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当地的学校美术教育水平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学校的办学条件无法与国外或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提并论,因此,因地制宜地把当地的民间艺术引入学校美术课堂,作为学校美术教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开发校本教材(乡土教材),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途径。在少数民族地区,每年的“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少数民族节目,教师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参观考察各种民俗活动,欣赏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访问民间艺人,领略绚丽的

传统民族服饰,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例如;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傩面具保存最原始最完好的地区,素有“傩戏活化石”、“傩文化之乡”之誉,区内建有多座傩面具博物馆、陈列室和民间制作作坊。地方学校再利用民族民间艺术进行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当地的民俗博物馆,民间艺术陈列等社会公共资源。傩面具做为傩文化的一种视觉艺术表现形式,集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与一身;傩戏面具雕刻,个性鲜明,神采飞扬,或夸张或变形,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渗透着强烈的民族气派,它所蕴涵的文化积淀,涉及到宗教、祭祀、民俗、艺术等各个领域,并与当地的民风民俗和民族某种思想意识和文化审美心理相适应而吻合。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也是民族民间艺术自身发展的需要

千百年来,民族艺术一直以其绵延不断的传统魅力、以其特有的文化形态生存和发展。在教学时,力求达到使学生认识民族多元化的差异性和丰富性,认识美术的特性、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的教学目标,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内在。

总之,中国的现代美术教育将会趋于世界性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学校教育既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又要适应本民族发展的需要。民族地区教育面临的问题是文化双重性的问题,它既要体现以主题民族为主体民族为主的统一发展的需要,又要兼顾到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处于半封闭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既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又要接受来自本土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因此,我们应当挖掘民间艺术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

以更加宏观的视野来探索民间艺术的表现语言、民族艺术的地域特征,使教育者能以更加宽广的视角来审视民族艺术未来的生存、发展与发挥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