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三12月联考历史
安徽省皖江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019届12月皖江名校联盟联考高三历史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天子作为中央政府王室的首脑,对天下有宏观管理权。
但从直辖关系来说,天子只辖诸侯而不辖大夫;同样,诸侯只辖大夫但不辖其家臣。
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
这反映出周代A. 家国同构而异质B. 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益彰C. 中央集权遭破坏D. 宗法制与行政管理互相补充【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主要反映了周代家国同构的特性,而没有体现出其异质性,故排除A 项;周代还没有形成官僚政治,故排除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中央集权的内容,故排除C项;根据“家室与政府没有严格区分开来,各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职、权、责十分不明”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周代宗法制与行政管理互相补充,故选D项。
【点睛】“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
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
2.据史载,《诗经》中的《国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雅》《颂》应是出自贵族之手,但后来三者被汇集成册,成为主要供上层阶级学习、唱诵的作品,所谓“不学诗、无以言”;汉代乐府诗歌成就最高的《孔雀东南飞》,却是无名氏的作品。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文学发展体现社会价值观变化B. 文学作品的大众特色日益鲜明C. 文学作品折射社会阶层的分化D. 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学界限模糊【答案】D【解析】【详解】从《诗经》到《孔雀东南飞》都没有体现当时社会价值观变化的内容,故排除A项;根据《诗经》“主要供上层阶级学习、唱诵”可知并没有反映文学作品的大众特色,故排除B 项;《国风》是劳动人民创造,但成为供上层阶级学习、唱诵的作品,《孔雀东南飞》为无名氏作品,说明文学作品并没有折射社会阶层的分化,而是体现了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模糊,故排除C项,故选D项。
2022届高三历史月考、联考、模拟试题汇编 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专题17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2022年1月最新更新〕题组一一、选择题〔安徽省怀远二中2022届高三第五次月考〕中国古代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
答复1~3题。
1.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对于中国而言,最能表达这一特征的现象是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答案 A2.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
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
以下思想不能表达这一道理的是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C.君权神授 D.为政以德答案 C3.“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
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日知录?中的这段文字抨击的是A.先秦儒学 B.魏晋玄学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答案 D4.〔黑龙江庆安三中2022届高三第二次考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根底。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答案 A5.〔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六中202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答案 C6、〔内蒙古包头蒙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一般认为孔子及儒家所称颂的这种理想社会终结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 A7.〔上海市十三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2023届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的尉迟寺原始人类文化遗址复原鸟瞰图。
尉迟寺被称为“中国原始第一村”,据考古发掘,该遗址有5000年的历史,在1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大量精美陶器和玉器,共清理出房屋遗迹78间、墓葬300余座及大量的灰坑、祭祀坑等。
该遗址图1A.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典型B.是长江流域文化北向延伸C.为史前聚落研究提供样本D.证明江淮文化在全国领先2.孔子从仁本教育观出发,形成了“爱人”与以人为重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呈现人本主义色彩,在教育方法上凸显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以人影响人的方式去“爱人”、教人和治人。
这种教育观的终极指向是A.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B.服务于德治社会的建设C.恢复等级森严的礼乐制D.倡导教育体系的道德化3.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作者认为秦朝速亡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理论出现了失误B.没有恢复西周分封制C.秦实行暴政丧失民心D.统一六国时机不成熟4.为解决安全困境,汉武帝在加强中央集权后,开始了大规模经营边疆的活动,采取的措施包括:以战养战以维护边境安全、凿通西域来完善统一格局、修筑防御工事并因塞制险和开发边疆以增强守御之备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彻底解决了边患问题B.巩固了多民族的国家C.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D.增进了民族间的交融5.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与汉代相比仍然在不断发展,并非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
安徽省级示范高中(安庆一中等)2014届高三联考 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示范性高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至第5页,第Ⅱ卷第5至第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豆”的本义指古代的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足盘,或有盖。
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常作礼器,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左传·昭公三年》载:“四升为豆。
”结合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①“豆”属象形文字,汉字中从“豆”的字往往与食器或豆类有关②汉字是从原始图画演变而来③“豆”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容器和容量单位④中国古代札器的使用受到礼乐制度的规范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余姚六仓志·风俗》载: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
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
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
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B.“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C.“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3.《范文正公集·政府奏议》称:“我国家革五代之乱,富有四海,垂八十年,纲纪法度,日削月侵,官壅于下,民用于外,夷狄骄盛,寇盗横炽,不可不更张以救之。
”出现《政府赛议》所称情况主要是由于A.秦朝为实现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B.西汉初的“无为而治”引起匈奴南侵和诸侯国的势力日益膨胀C.唐朝中期,地方节度使形成了严重威胁中央的藩镇割据局面D.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埋下了北宋中期积贫积弱的祸根4.据编纂于万历四十年(1612年)的《潞安府志》记载:“万历初,遵例鼓铸制钱,一时铜价腾跃数倍,而监造官与匠役减去铜料.杂以铅锡,愚民见利争趋,日有私铸,虽论死不止。
届12月安徽省皖北十三所省示范高中高三联考试卷
2007届12月安徽省皖北十三所省示范高中高三联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结.实关节.按揭.竭.泽而渔桀.骜不驯B.镖.局骠.勇飊.升分道扬镳.彪.炳千古C.曾.祖憎.恶馈赠.锃.光瓦亮铮.铮铁骨D.即.使汲.取辑.录佶.屈聱牙疾.言厉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懈粼次栉比风餐露宿艳若桃李,冷若冰霜B.嘉奖飞蛾投火踟躇不前禁酒不吃吃罚酒C.坍圮精诚合作寥若晨星解铃还须系铃人D.嘻闹浮想联翩匪夷所思前世不忘,后世之师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突出个人最常用的手段有两种。
水落石出:贬低了他人,自己就自然而然地冒了上来。
水涨船高:几个下属已是不凡,我这做领导的岂不是水平更高?这两种做法都是极其错误的。
B.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我国建立了一批高水平的民族音乐乐团,民族音乐界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像彭修文(作曲,指挥)、刘明源(板胡)、刘德海(琵琶)、闵惠芬(二胡)等这样的器乐演奏家、作曲家和指挥家。
C.“怎能说自学不能成才,你看那成功的花朵处处开,古今中外自学路,走出人才一代又一代… …”一首饱含深情、催人奋进的《自学者之歌》动人心弦。
D.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来,我长年埋身书房,在山中呆久了,已“不识”这苦读生涯的“真面目”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组是A.小说是想出来的,诗歌是踏出来的,小说是大脑紧张劳作的结果,诗歌却好似根本没有用大脑,那些千古绝句都如天外来客,不期而遇....地撞上心头。
B.孙海平说:“多年来,刘翔一直受到全国人们的支持和关爱,作为他的教练,我感.同身受...。
”C.面对中国足球队的过早出局,他直觉得天旋地转,头重脚轻,连身子也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
D.在欧洲冠军杯八分之一决赛的一场势均力敌的比赛中,AC米兰队利用克雷斯波的门前补射,一蹴而就....,打破僵局,艰难地结束了AC米兰客场对英格兰球队从没获胜的历史。
2023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
2023年安徽省高考历史联考试卷(含解析)1. 下图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运河示意图,其中吴国修建的邗沟和魏国修建的鸿沟尤为著名。
这反映出当时()A. 争霸方式趋于多元B. 国家统一动力增强C. 中原经济优势凸显D. 社会转型加速发展2. 《汉书·百官公卿表》记载:“监御史秦官,掌监郡。
”除监察权外,监御史还有其他一些职权如推荐人才、兴修水利,在战事紧张的时候,监御史还有统兵作战的权力。
由此可知,秦朝设置监御史()A. 削弱了地方的行政权力B. 导致地方监察机构的异化C.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政权D. 使地方权力过大危及中央3. 宋代注重乡村基层治理,强调通过修礼书、行乡约等教化民众以形成公序良俗。
北宋中叶,陕西蓝田吕大钧兄弟开创并推广《吕氏乡约》。
南宋时,朱熹编纂了《增损吕氏乡约》,在“德业相劝”一条中加入“畏法令,谨租赋”的内容。
宋代制定“乡约”的主要目的是()A. 建构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B. 将儒家思想推向乡里民间C. 控制基层以维护封建统治D. 通过道德教化来扬善惩恶4. 明人王艮说:“天性之体,本是活泼;鸢飞鱼跃,便是此体。
”李贽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顾炎武提出“自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人之有私,固情之所不能免矣”的“人必有私”说。
这些主张反映了当时()A. 传统儒学发生质的飞跃B. 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C. 追求个性自由成为风尚D. 士人对理学思想的反思5. 1914年,陈独秀首次以“独秀”的署名发表《爱国心与自觉心》,文章指出“中国语言,亦有所谓忠君爱国之说。
惟中国人之视国家也,与社稷齐观,斯其释爱国也,与忠君同义”,并指出国人没有建立近代国家的“自觉心”,判断“国民智力不足以建国”。
陈独秀的这一思想主张()A. 将矛头直指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B. 阐发了新文化运动发起的初衷C. 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运用D. 颠覆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6. 中共二大发布的宣言指出,中国大量的贫苦农民能和工人“握手革命”,可以保证中国革命的成功。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分科诊断摸底联考历史答案
安徽省江南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分科诊断摸底联考历史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 汉武帝元朔五年创建太学。
太学建立博士弟子制度,博士弟子的来源,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长官选补。
由此可见当时()A. 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B. 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C. 太学生的教育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D. 太学生拥有一定政治经济特权【答案】B【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太学生经考试合格才可到政府任官的信息,排除A项;由材料“一是由太常直接选补,二是由地方长官选补”可见,选拔太学生的权力由官方掌握,故选B项;材料只涉及选拔太学生,没有涉及太学生的教育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太学生的特权问题,排除D项。
2. 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下列生产工具中,符合史书记载的是( )A. 耧车B. 翻车C. 筒车D. 提花机【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代中国的灌溉工具的认识和理解。
材料所述的灌溉工具应为水力灌溉工具,分析选项,A耧车是播种工具,排除;B翻车是水利灌溉工具,但需要人力,排除;C筒车是水力灌溉工具,符合题意;D是纺织工具,排除,故选C。
3. 钱穆在《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中写到:“当时(汉初)社会风气……对孝廉,则颇加鄙薄。
武帝时下诏切责,谓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
自后郡国遂按年察举孝廉,成为故事。
”这表明汉武帝()A. 采用儒家思想作为选拔人才的依据B. 推行无为而治的统治政策C. 任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游侠势力D. 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武帝时下诏切责,谓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4年夏季,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
|探源工程以考古学、历史学为基础,广泛采用地质学、地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研究,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
材料主旨A.考古学研究需借助自然科学成就B.中华文明成就领先世界其他文明C.探源工程助力民族文化自信提升D.探源工程揭示中华文明起源更早2.比较图一、图二,政治格局的变化说明A.诸侯争霸尊王攘夷B.私学兴起学术下移C.大夫崛起兼并盛行D.礼崩乐坏王室衰微3.汉初,大臣陆贾在汉高祖面前经常谈论《诗》《书》中的治国道理。
;汉高祖反感地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贾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乡(向)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这场讨论A.旨在探讨国家治理方略B.确立了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C.反映汉承秦制略有损益,D.推动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实行4.晋、唐、宋、元、明诸朝,受其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在遵循传统发展的同时,书法艺术于潜移默化中融入了这一时期政治、人文的因素,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晋代书法是书法史第一次成功的演进,其成就表现在王羲之、王献之为代表的楷书、行书、草书自然灵动的艺术神韵上。
其艺术风格反映魏晋A.注重书法的雄健和书写的规整.B.崇尚道教玄言清谈的天人学说C.文人忧国和失意等情感的发挥D.受朝制约束法度严谨中规中矩人5.下表为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这些成就著作主要内容《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多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对症治疗,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九章算术》《齐民要术》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知识,内容包括解决实际问题的算术、代数、几何等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水经注》记载了1252条河流的源头、干流、支流,介绍了这些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土壤、物产,以及历史古迹、风土人情等,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著作A.凸显古代科学家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B.得益于我国古代大一统稳定的政局C.表明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一直领先世界、D.有利于古代先进生产方式逐步推广6.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历史12月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历史试题
某某省“皖南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12月)文科综合试题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司马迁继父志,任史官,受宫刑,发愤著《史记》,终成“史家之绝唱”。
子长著史有血有肉,“史”“我”相融,史家的“爱憎分明”尽显其中。
由此可见A.历史研究从来都不是客观B.史学家的个人情绪情感、是非标准左右了史书的编撰过程C.研究历史、再现历史,应先对历史认知者的人格心理作一番考察D.太史公以史抒情、以史达志,个人心理对著史影响超越社会心理2.秦兵马俑出土的陶俑、陶马都经过精心彩绘且几乎无一雷同,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
这反映当时A.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上的体现 B.陶器制作工艺达到巅峰C.工匠制造技艺高超、产品精美 D.战争催生青铜制造产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青铜兵器制作精良且形制、大小几乎一致.每批陶俑、陶马、兵器上都打印或刻有工匠的名字”,这体现秦代整齐划一的治国理念,而他又是法家思想在国家管理理念。
故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专制主义中央权制度的理论来源3.蔡元培曾评价:“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他强调中国画A.与书法相伴而生 B.与文学相兼而成 C.追求神韵与意趣 D.画、诗、书相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中国之画,与书法为缘,而多含文学之趣味。
故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
”这是突出中国画追求神韵与意趣。
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中国古代的艺术·中国画4.西奥多·舒尔茨《传统农业的改造》指出:“传统农业可能是贫乏的,但效率很高……小农作为‘经济人’,毫不逊色于任何资本主义企业家。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图为上古主要部落分布图,这反映出( )A.中国历史已进入文明时代B.中华民族是多元交融的结晶C.大一统政治格局日趋明显D.中华文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
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这反映出西周( )A.周王牢固管控地方B.敬祖习俗非常盛行C.礼制维护分封等级D.丧葬背离宗法制度3、传统的观点认为:汉武帝早年征伐四方、开疆拓土,却也耗费了国力,以致民不聊生。
及至晚年,武帝“幡然悔悟”,停止了对外的征伐,下诏“罪已”。
学者辛德勇在《制造汉武帝》一书中认为,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人为地建构了汉武帝晚年从“尚攻”转向“守文”的政治形象。
这一观点引发广泛学术争议,表明( )A.当代著作比古代史学作品更接近真相B.历史人物形象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饱满C.时人热衷于对历史人物进行形象重塑D.历史解释受到研究者主观认识的影响4、印章是用反刻的文字取得正写文字的方法。
石刻是印章的扩大。
秦国的十个石鼓是现存最早的石刻。
公元4世纪左右的晋代,发明了墨拓法,即用事先浸湿了的坚韧薄纸铺在石碑上面,轻轻拍打,使纸透入石碑罅隙处。
待纸干后,刷墨于纸上,再把纸揭下,就成为黑底白字的拓本。
在这些条件下,雕版印刷术发明了,这反映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具有( )A.渐进性B.开放性C.实用性D.经验性5、下表所示的唐代诗人的相关作品中均带有明显的汉朝背景。
这说明( )C.诗人托古言事抒发内心情怀D.诗人对汉代盛世的仰慕追思6、南宋风俗宝典《梦粱录》有云:“街坊以食物、动使、冠梳、领抹、缎匹、花朵、玩具等物,沿门歌叫关扑。
”在南宋都城临安府,小商贩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叫卖吃的用的穿的戴的玩的看的,其方式都是“歌叫关扑”。
精品解析:2024年安徽高考历史真题(原卷版)(合并)
安徽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前期,青铜器高古凝重,无取巧用意,纹饰原始,颇有图腾意味;春秋中叶至战国末年,器制多轻便适用,每每以现实性的动物为附饰物,追求精巧玲珑,标新立异。
这一变化说明()A.宗法观念已经名存实亡B.青铜铸造进入鼎盛时期C.青铜器的礼乐功能弱化D.农耕工具发生显著变化2.《晋书·陶侃传》记载,陶侃为武昌太守时“立夷市于郡东,大收其利”。
《梁书·张稷传》亦载:“郁州(今属连云港市)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
”此类记载所反映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A.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 B.市镇兴起维护了时局稳定C.互市交易促进民族交往D.榷场的设立带动民间交流3.唐朝文学家段成式《酉阳杂俎》所记植物近二百种,包括唐代传入的龙胆香、安息香、波斯枣、巴旦杏、无花果等。
其子段公路《北户录》则主要记载了岭南地区的动植物,其中写道:茉莉花“本出外国,大同二年(536),始来中土,今番禺士女,多以彩缕贯花卖之”。
这反映了()A.唐朝文化兼收并蓄B.大唐风俗远播异域C.市民生活悠闲雅致D.文学体裁多种多样4.1311年,朝廷遣官至江浙议海运事。
尝令海船自扬子江逆流而上,至江东宁国、池、饶、建康等处运粮,然航道险阻,“粮船俱坏,岁岁有之。
又湖广、江西之粮运至真州(今江苏仪征、六合一带)泊入海船,船大底小,亦非江中所宜”。
于是将嘉兴、松江秋粮,及江淮、江浙财赋都总管府岁征之粮一并海运。
这说明,元代()A.江南粮食商品化程度高B.税粮北运促进海运发展C.长江流域经济趋于平衡D.财赋重心沿江逐渐西移5.明代东南地区四县役银分摊表役银分摊前役银分摊后年份地区赋役总额(两)丁银(两)田赋(两)丁银(两)田赋(两)1572福建漳平993267473185218977431582浙江开化224561264898083457189991585广东顺德3458016628179525304292761621南直隶歙县486092366924940765740952据表1可知,役银分摊的做法()A.增加了人丁税额B.有利于人口的增长C.制约了商业发展D.强化人身依附关系6.1899年,《万国公报》称:广学会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中东战纪本末》《时事新论》《列国变通兴盛记》等,“初印时,人鲜顾问,往往随处分赠,继而渐有乐购者,近三年来,几于四海风行”。
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答案
江淮十校 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历史本试卷共6页,19题。
全卷满分 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消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厚父》记述了王与厚父谈论夏代先王的明德事迹和对夏民的教化与治理策略等。
竹简具有明显的三晋书风,且是用楚系文字转抄而来,这主要体现出A.文明的交往与融合B.儒家思想的成熟C.文化的承袭和发展D.统一趋势的加强2.匈奴人刘渊为冒顿单于之后,因西汉曾经以公主和亲冒顿,故冒姓刘氏,称汉王,建立汉国(304——329年)。
刘渊称汉王后下令说:“昔我太祖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
”这表明A.汉代民族交流交融加速B.民族政权华夏认同增强C.匈奴政权统治基础薄弱D.汉匈政治联系日益密切3.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州县、关、镇皆置税务,于交通要道或贸易兴盛处皆置税场,形成了严密的商税征收网络。
商人为躲避苛征,便寻求不设税务、税场的“私路”行走,“私路”之记载越来越多地见于文献。
这反映出宋朝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坊市制度B.传统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贸易发展削弱中央集权体制D.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4.《明赠承德郎工部虞衡司主事昆源冯公墓志铭》记载,明末歙县程胜恩有感于父亲和祖父毕生耕作而生活清贫,“愤然作色曰:‘丈夫生而志四方,若终其身为田舍翁,将何日出人头地耶!’用是效白圭治生之学,弃农就商,往来荆襄吴越间……以生以息,不十年而家成业就”。
2024届“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届“皖江名校联盟”高三12月大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中国历史地理学脱胎于传统沿革地理,从它与地理学的关系看,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本上属于沿革地理阶段。
当时的研究者不需要经过地理学训练,只要有一定的空间意识,运用常规史料分析考辨手段就能把问题解决。
20世纪50年代中叶以后,历史地理学开始向现代科学体系演进。
随着地理学理论方法的引入,研究者需要懂得地球表层演化的科学原理,以此为指导提出问题,然后运用史料加以分析和解释。
这一时期,历史地理学获得空前发展,得益于深度的史地交叉融合,现代历史地理学学科架构迅速构建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历史地理学对现代地理学的诉求仅限于科学原理和基本工作思路,至于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仍以传统文献描述为主。
此后,历史地理学进入第三阶段,即大数据时代。
②相比于现代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的数据规模显然难以与之相提并论。
不过较之于以往的历史地理研究,数据增量已经不可以道里计。
其中,资料的可得性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些原藏于海外、民间以及各公藏机构的大宗史料不断面世,很多史料可以通过网络便利地获取。
因此,资料范围较之过去大大扩展,数据资源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
此时历史地理学要取资于地理学的,就不仅包括科学原理,还有在新技术条件下的研究手段和技术路线,甚至还有斯的问题形态和提问方式。
③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
对待数据,地理学和历史学存在着天然的不同。
地理学的目标是把空间差异讲清楚。
为了精准,不得不运用大量数据。
其所用数据,绝大部分不需要自己去生产,至少不需要手工生产。
而历史学的本质是人文,它的论证讲史料。
而史料首要的问题不是数量,而是真伪——这史料是怎么产生出来的,说明了什么?然后才是对它的提取和利用问题。
去伪存真,尽量采用接近第一手的史料,才会赢得认可。
若是一味地堆砌史料,往往不被接受。
2021年12月25日安徽省皖南八校联盟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详解
B.践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C.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
D.努力创建世界第一流大学
8.下表是新中国某一时期连续五年的经济数据(部分),这五年最可能是
年份
粮食总产量
钢铁总产量
19765万吨
800万吨
16968万吨
1122万吨
14385万吨
1351万吨
13650万吨
870万吨
15441万吨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皖南八校联考联盟(18校)
2022届高三毕业班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
2021年12月25日
一、选择题
1.在江东地区,在文王以前,就有太王的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东北岸建立吴国,江苏丹徒出土的矢簋铭文中有“虞侯矢”,后来周康王把他改封为宜侯。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 国王诸子政治地位平等
B.金文主要记录政治活动
C.制度变革推进开疆拓土
D.周初国家经济实力强大
2.汉武帝时,在郡国设均输官负责管理、调度、征发从郡国征收来的租赋财物,并负责向京师各地输送。又设平准官总管全国“均输”来的物资财货,除去皇帝贵戚所用外,其余由国家经营,”贵则卖之,贱则买之”。汉武帝均输平准政策
D.以儒学之理论证宇宙之理
5.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中国与美国是当时英国最大的两个经济市场……英国本可能介入美国(内战)以重启棉花贸易,但却选择投入中国的内战。事后英国首相会把介入中国一事,当作英国为何得以在不干预美国内战下仍能熬过经济崩溃的原因。或者换句话说,英国靠着对中国内战放弃中立,才得以对美国内战保持中立。依据材料我们可以推论
667万吨
A.1949年-1953年B.1958年-1962年
安徽省合肥八中等2021届高三历史上学期联考试题(二)新人教版
安徽省合肥八中等最新届高三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题2分,共44分。
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不选都不给分)1.江浙地区一直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心,唐宋时期有“东南之田,所种惟稻”,到了明朝中后期“乡民以种稻收薄,故为他种以图利”,甚至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还有一些地方因“为稻利薄,庶(甘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
该状况出现的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B.外来物种的引进C.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D.商品经济的发展2.佛山《梁氏家谱》中记载:“明宣德四年,祖庙门前明堂狭隘,又多建铸造炉房,堪舆家言,玄武神前不宜火炎,慧(梁文慧)遂与里人霍佛山浼炉户他迁。
”该材料不能反映A.宗法观念逍厚B.铸造业兴盛C.雇佣关系出现D.重视风水文化3.“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明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
……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
”该条文实质上A.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D.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4.关于近代中国某一运动,有学者评价:“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
”该运动应该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5.下表展示的是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中国科技近代化具有不平衡性B.中国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一些成果C.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D.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6.下图是根据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制作的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图(单位:万两)。
安徽省“耀正优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名校阶段检测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耀正优”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名校阶段检测联考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关于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着下列三种典型的观点:第一,认为两者是等同的;第二,认为文字是思维的外衣,思维本身并不需要语言,只有存在传递思维的需要时,语言才是必需的;第三(这是我们这里所要坚持的观点),认为尽管语言并不等同于思维,但它对于思维本身以及思维的传递而言都是必需的。
然而,当有人说如果人类失去了语言,那么思维也无从谈起时,我们必须提醒自己,语言不只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包括图画、标记、视觉画面、手指运动等,一切被人类有意地用作符号的东西,从逻辑上讲都属于语言的范畴。
人们所说的,语言对于思维来说是必需的,即是说符号对于思维来讲是必需的。
思维应对的不是单纯的事物,而是事物所暗示的意义,而意义必须体现在可被感知的特定事物中,才能为人们所理解。
如果事物没有意义,它就只是一个不会起作用的刺激物。
并且,因为意义本身不是可以为人们触摸感知的事物,所以它们一定要附着在某些有形的物体之中。
而专门用来固定和传递意义的有形物体,即是符号或象征。
假设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推出了房间,他的这种行为并不构成符号。
然而,如果他用手指着门口并大喊“出去”,那么他的行为就构成了表达意义的工具:它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就符号而言,我们毫不关注它们本身是什么,只关注它们所暗示或呈现的意义。
例如canine、hound、chien,dog这几个词,只要能传达意义,用哪一个词都没有任何差别。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学科试卷(含答案)
合肥一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历史学科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所给选项中时长:75分钟分值:10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在西周中期的佣伯和其妻毕姬的墓葬中,毕姬墓随葬有五鼎五簋,而佣伯墓随葬了三鼎一簋。
有学者认为,这主要缘于毕姬出身于周人之强宗毕氏,而佣伯因其少数民族土著的狄人身份成为周人的附庸。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政治实力冲击宗法制度B.等级观念阻碍民族交融C.血缘与政治的结合紧密D.女性社会地位得到提高2.《史记》《汉书》所塑造的汉武帝形象存在巨大差异。
《史记·封禅书》刻画出一个迷信神仙方术、劳民伤财的昏君形象,而《汉书·武帝纪》塑造的汉武帝则是一个勤政爱民、好施仁政、开拓有为的明君、贤君形象。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史家所处政治环境与史书官私性质差异C.史实因年代久远无法辨别D.历史解释准确性取决于史家的学术修养3.宋朝职官考核的能力业绩内容有“四最”:生齿之最、治事之最、劝课之最、养葬之最;还有“七事”:劝课农桑、增垦田畴、户口增损、兴利除害、较正刑狱、盗贼多寡。
这些考核标准A.推动了民本思想政治化B.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要求C.实践了积极入世的理念D.有助于探索地方治理模式4.元武宗时一个蒙古大臣占有江南田地一千二百三十顷,每年收租五十万石。
泰定帝在做晋王时,一次就捐给朝廷土地七千顷。
顺帝把公主奴伦的土地分拨给伯颜,一次就达五千顷。
大都的大承天护圣寺在文宗、顺帝时前后两次被赐予的土地达三十二万余顷。
这表明元朝中后期A.租佃经济发达B.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C.土地兼并严重D.寺院是最大土地占有着5.下图为明宣德至弘治年间徽州地区白银占总通货百分比。
这反映出该地区A.白银在民间的信用增强B.徽商垄断了货币流通C.明朝中国白银产量剧增D.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6.王韬说“近来谈海国掌故者,当以《瀛寰志略》、《海国图志》为噶矢(先声)”。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安徽省中联盟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所示为汉代政府对部分行政长官职责的规定。
据此可知,这些规定()A.提高了官员综合素养B.强调了地方官员的教化职能C.打击了士族门阀势力D.表明“礼法结合”向基层渗透2.1680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规定“从今以后,无论君主以关税、货物税的收入,还是以取自家庭钱财的收入为担保进行借款,都被认为是在妨碍议会的活动,而必须对这些行为负责”。
这一决议()A.使国王统而不治成为事实B.事实上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C.加强了对封建王权的制约D.体现了民主程序尚需要完善3.1915年8月,担任民国政府宪法顾问的古德诺在《共和与君主论》中指出:中国大多数人民智识不高,无政治能力,四年前突然由专制而进入共和,实在是太过于骤然,难有良好的结果,中国如用君主制较共和制为宜。
之后,杨度等发起筹安会宣言书时引用了古德诺的主张。
据此推断,古德诺的主张()A.客观地分析了近代中国的现状B.体现了民主共和观念未深入人心C.反映了中国民主政治脱离现实D.为袁世凯复辟营造了一定的舆论4.日本《国家公务员法》第32条规定:“一切职员的任用,要根据法律及人事院规则,基于其人的考试成绩、工作成绩以及其他实际能力方能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三12月联考历史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16高二上·太原月考)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生,而道始行;孔子孟子生,而道始明;孔孟之道,周、程、张之继之;周、程、张子之道,文公朱先生又继之。
此道统之传,历万世而可考也。
”以下选项,符合材料本意的是()A . 儒学源于孔孟二圣B . 理学不属儒学范畴C . 儒学道统一脉相承D . 儒学强调三纲五常2. (2分) (2017高一上·赣州期中) 史书记载:“宋兴,始以……对持文武二柄。
”文中省略的两大机构是()A . 中书门下枢密院B . 三司枢密院C . 中书门下三司D . 中书省枢密院3. (2分)某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
如果你选取了《宋太祖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不同点》为突破口,下列选项中你最有可能选择的正确答案是()A . 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 . 直面中央对地方的威胁问题C . 设立管理地方财政的官员D .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4. (2分) (2019高二下·哈尔滨期末) 唐太宗贞观四年曾讲:“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
若禾谷不登,恐由朕不躬亲所致也,故就别院种三数亩禾,时自锄其稊莠。
” 这反映的问题是()A . 中国古代统治者的重农思想B . 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问题C . 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民本思想D . 古代农业歉收是因为统治者不亲自耕作5. (2分) (2019高一下·北京期中) “南海1号”发现于南海北部。
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认为,“南海1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①宋代制瓷技术的进步②宋代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③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④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 ①③④D . ①②④6. (2分)某古代著名思想家,理学之大成者,其子早丧,儿媳年轻美丽而守寡,邻人劝之曰:“父壮叔大,瓜田李下多有不便,不若找好人家而遣之。
”其人曰:“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三纲五常岂不守之?”终不嫁,儿媳郁郁而终。
此思想家会是A . 孔子B . 韩非子C . 朱熹D . 陆九渊7. (2分) (2017高一上·南溪月考) 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A . 丞相的废除B . 皇权的加强C .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D . 内阁的废除8. (2分) (2019高一下·河北月考) 漫画反映历史,下图是反映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提取的正确信息是()A . 封建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 .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C . 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D . 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9. (2分) (2017高一下·西湖月考)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A . 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 . 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 . 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 . 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10. (2分)胡适在1910年6月3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
”由此可见()A . 废科举阻断读书人的仕途B . 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C . 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D . 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成为热潮11. (2分)戊戌变法运动时期,社会上流传一首打油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做短衣裳。
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
”这反映了A . 新服饰走向中下层民众B . 不缠足运动风靡全社会C . 结辫陋习被彻底革除D . 社会风俗改革之风悄然兴起12. (2分)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
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
由此最能说明()A .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 .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 .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D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13. (2分) (2017高二上·成都开学考) 据统计,1961年7月1日到1962年6月30日.我国共进口粮食117亿斤。
同期,征购粮食减少了158亿斤。
上述做法旨在()A . 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B . 纠正“大跃进”的弊端C .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D . 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14. (2分)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它反映了()A . 当时渔业高产丰收B . 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高指标、高速度C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D . 当时的经济发展的繁荣影响15. (2分) (2017高三下·河西模拟) 据统计,我国内地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比重,由1952年的29.2%上升到1957年的32.1%。
由此可知()A . “一五”计划加速了工业化B . 国民经济重心转向了内地C . 工业“大跃进”局面已形成D . 沿海工业仍占据主导地位16. (2分)黑格尔曾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一句伟大的话。
”下面对黑格尔的话评价正确的是()A . 有道理,因为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 . 没一点道理,因为它没有看到道德对人的约束作用C . 有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神和宗教的作用D . 没一点道理,因为它否定了绝对权威和传统17. (2分) (2018高三上·武威期末) 古代罗马法规定:如果主人的严酷看起来是无法忍受的,将强迫主人出卖他们的奴隶。
此项规定主要反映了罗马法旨在()A . 稳定统治秩序B . 强调人人生而平等C . 保障公民权利D . 彰显法律的公平性18. (2分) (2017高一上·南宁期中) 19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内阁只等于下院的一个工作委员会,不能算独立机关,因为只有得到下院的信任它才能够存在。
此言论的依据是()A . 如果国王不信任内阁,内阁只能集体辞职B . 国王与首相拥有行政权,首相对国王负责C . 内阁是由下院大选中获胜的政党组成的,内阁阁员除极少数外必须是下院议员D . 议会拥有立法权,总统拥有行政权19. (2分) (2017高三上·呼图壁开学考)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
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
1609年,詹姆士一世向东印度公司发出了一张不设期限的特许状。
随时间的变迁东印度公司从一个商业贸易企业变成印度的实际主宰者。
”东印度公司与当今跨国公司的不同是()A . 利用殖民扩张进行资本积累B . 推动资本主义发展C . 拉大世界经济发展的差距D . 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20. (2分) (2017高一下·阳东月考) “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其先进的科技、股份制公司制度、金融中心地位、遍布全球的殖民地,以及强盛的海军,建立了一个以英伦三岛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
”这实际上说明了英国()A . 成为了“世界工厂”B . 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C . 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 . 最先完成了科技革命21. (2分)(2017·阳信模拟) 19世纪中叶,新名词在中国被不断创生出来,诸如:“商务”“商战”“商业”“招商”“商办”“商局”“商会”“商部”“商学”“商政”“商校”“商法”“商报”等。
这一时期“商+”思维反映出()A . 中国的现代化问题受到关注B . 实业救国思想已经蔚然成风C .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否定D .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诉求22. (2分) (2020高二上·天水开学考) 下表为罗斯福炉边谈话(节选) ,该表主要说明当时美国()A . 干预型政府职能模式逐步形成B . 新政理念已被各阶层广泛接受C . 摆脱危机赢得战争是当务之急D . 总统权力扩大破坏了三权分立23. (2分) (2017高二上·湖南期中) 1922年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
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
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
”这反映出()A . 列宁高度重视诗歌的宣传功能B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危害C . 莫斯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D . 人们对新经济政策有不同看法24. (2分) (2019高一下·丽水期中)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中谈到二战后联邦德国较好地兼顾了“效率”和“公平”两大困扰人类发展的难题,它同其他各种因素一起,推动联邦德国经济较快地发展。
下列不符合该国经济模式特征的是()A . 让市场充分发挥调节作用B . 介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C .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大于市场调节D . 政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二、综合题 (共6题;共65分)25. (15分) (2019高一下·牡丹江期中)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首次世界博览会时,维多利亚女王就通过外交途径邀请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参展,但清政府并无兴趣,而在上海英商洋行任买办的徐荣村得知此事,立刻行动,将自己经营的“荣记湖丝”打包装船,紧急运往伦敦参展,并荣获优质奖牌。
——戴鞍钢《世博会与晚清江浙经济》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起步,以乡村为中心的传统农业社会逐渐解体,传统价值也开始被打破。
无情的市场竞争和无穷的欲望,打破了悠闲和“社会照顾个人”的传统观念。
到17、18世纪之交,经济繁荣所滋长的享乐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甚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
工人的处境最糟:工业革命中心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
纺织厂女工每天干活12—16小时,平均寿命17岁。
……工人居住在肮脏的棚户区和墙上流着水的地下室里,热病蔓延,贫困和缺乏教育使他们变得自暴自弃,愚昧粗野,酗酒成了唯一的精神安慰。
在不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白天乞丐成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黄正华《世界现代化进程十五讲》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英国在这次博览会上有可能极力展示的产品主要有哪些?(至少举两例,)(2)说明当时中英两国在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上的巨大差异。
(3)对于工业化有人认为是福,有人认为是祸,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工业革命影响)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