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王尚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摆脱“ 精英主义” 我国基础教育必须摆脱 “ 精英主义 ” 的价 值观及其“ 生产模式” 面向每一个人、 值观及其 “ 生产模式 ” , 面向每一个人 、 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每一个独特的心灵 。 这正是素质教育课程 体系的内在性格。 可以说, 抛弃“ 体系的内在性格 。 可以说 , 抛弃 “ 精英主 的教育生产模式, 乃是我国从“ 义 ” 的教育生产模式 , 乃是我国从 “ 人口 大国” 迈向“ 人力资源大国” 大国 ” 迈向 “ 人力资源大国 ” 的新世纪发 展战略所需要的。 展战略所需要的。
课程总是在传递一定的价值, 课程总是在传递一定的价值,代表了一定 的价值选择。 的价值选择。课程负载着当今及未来主流 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可能价值中立。 文化的价值取向,不可能价值中立。学校 课程的终极价值就是学生作为“整体的人” 课程的终极价值就是学生作为“整体的人” 的发展。因为, 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 个体。 个体。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新课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 程实施
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超越二元论的: 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超越二元论的: 它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 它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接受与 发现、知识的结构与建构、 发现、知识的结构与建构、知识的抽象性 与具体性、 与具体性、知识的明确与默会等诸多关系 的统一。 的统一。我们正在寻求课堂教学的这种革 命性的转变——从 传递中心” 命性的转变——从“传递中心”的教学转 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 变为“对话中心”的教学;从“记忆型教 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 学文化”转变为“思维型教学文化”。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新课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 程实施。 程实施。
课堂教学总是存在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学生 课堂教学总是存在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 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 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 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因此,重要的问题在于, 教师应当创造怎样一种“课堂文化” 教师应当创造怎样一种“课堂文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 式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 在这种文化中, 式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教师的作 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储存信息, 用是向学生传递信息,学生的作用是接受、储存信息,并 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教师的教的活动, 且按照这些信息行动。教师的教的活动,替代了学生的学 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是统治者、操纵者, 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是统治者、操纵者,学生是被统 治者、被操纵者。 治者、被操纵者。这样的课堂教学简直就是没有生命活力 和灵性的“心智屠宰场” 和灵性的“心智屠宰场”,我们再不能束缚于教学活动的 僵化、机械和被动的运作。 僵化、机械和被动的运作。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衡量教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育民主化进程的基本标志和尺度
国际理解——旨在寻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 国际理解——旨在寻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 内在统一。 日等国把培养“ 内在统一。美、日等国把培养“具有世界 意识的美国人” 意识的美国人”、“活跃于国际社会的日 本公民”视为丰富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公民”视为丰富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典型的例证。 就是典型的例证。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确立“课程资源”的概念,是创造“优质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确立“课程资源”的概念,是创造“ 教育” 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 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和利用 的程度。教师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特点, 的程度。教师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学生特点, 善于鉴别、积累、开发和利用, 善于鉴别、积累、开发和利用,在教学实 践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 践中不断增强课程资源意识,提高课程开 发技能。 发技能。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衡量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基本标志和尺度
个性发展——旨在寻求个性与社会的内在 个性发展——旨在寻求个性与社会的内在 统一, 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 统一,“为一个新世界培养新人”。 上述这些基本价值追求是衡量教育民 主化进程的基本尺度,因此, 主化进程的基本尺度,因此,也是我国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关注的基本价值取向。 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当关注的基本价值取向。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新课 没有课堂教学层面的改革, 程实施。 程实施。 这次课程改革强调摧毁“灌输式” 这次课程改革强调摧毁“灌输式”的“反对话文 倡导“对话文化” 化”,倡导“对话文化”。 因为,正如保罗•弗莱雷(P.Freire)指出的, 因为,正如保罗•弗莱雷(P.Freire)指出的,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 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 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 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 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 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 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 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的、合作性的、反 思性的学习,亦即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 思性的学习,亦即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 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
漫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都师大课程中心 王尚志
2004.8
一、课程发展的趋 势
目前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可 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来自百度文库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衡量教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育民主化进程的基本标志和尺度
教育民主——旨在谋求平等与优质兼得。 教育民主——旨在谋求平等与优质兼得。 旨在谋求平等与优质兼得 教育民主是衡量教育进步的基本尺度。 教育民主是衡量教育进步的基本尺度。以 全民教育”为标志的教育民主新概念, “全民教育”为标志的教育民主新概念, 其基本内涵是所有公民平等地享受优质的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基于大众主义教育思想的新课程追求的是,让课 基于大众主义教育思想的新课程追求的是, 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 程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课程。
它的基本特色是: 它的基本特色是: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衡量教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育民主化进程的基本标志和尺度
回归生活——旨在寻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 回归生活——旨在寻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 界的整合。UNESCO的一系列研究报告集中 界的整合。UNESCO的一系列研究报告集中 体现了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今世界课程发展 的重要趋势。 的重要趋势。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意味着 突破学校课程的边界,秉持一种“ 突破学校课程的边界,秉持一种“课程生 态学”的视野。 态学”的视野。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 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是从“精英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走向“大众主义”
“精英主义”教育以少数所谓“优等生”为核心, 精英主义”教育以少数所谓“优等生”为核心, 大多数学生退居边缘进而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大多数学生退居边缘进而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 生产模式”则追求整齐划一,追求所谓“ “ 生产模式 ” 则追求整齐划一 , 追求所谓 “ 规模 效益” 从而培养出了机械、 苍白、 效益 ” , 从而培养出了机械 、 苍白 、 无个性的 标准件” “标准件”。 大众主义”教育不是扼杀学生人性的教育, “ 大众主义 ” 教育不是扼杀学生人性的教育 , 而 是丰富人性的教育;不是少数人取胜、 是丰富人性的教育 ; 不是少数人取胜 、 多数人惨 败的教育,而是寻求人人发展、人人成功的教育。 败的教育 , 而是寻求人人发展 、 人人成功的教育 。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确立“课程资源”的概念,是创造“优质 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确立“课程资源”的概念,是创造“ 教育” 教育”的前提条件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我们在认识上要打破教材作为 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 唯一课程资源的神话,合理建构课程资源 的机构与功能,形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 的机构与功能,形成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 条件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即便是教材开发, 条件等方面的有机整合。即便是教材开发, 也在寻求体现时代发展的多元化。 也在寻求体现时代发展的多元化。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它需要在课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 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 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
课程并不是也不能为学生的未来而设计, 课程并不是也不能为学生的未来而设计, 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课程本身就是师生共同 的生活; 的生活;课程改革也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教 材或是教科书的改革, 材或是教科书的改革,它是牵涉课程观念 和体制同步变革的课题。课程改革的目的, 和体制同步变革的课题。课程改革的目的, 就是如何关心他们,呵护他们, 就是如何关心他们,呵护他们,全心全意 帮助他们成为有政治头脑、有文化基础、 帮助他们成为有政治头脑、有文化基础、 有实践能力、有创新精神的、 有实践能力、有创新精神的、身心健全发 展的一代新人
(1)关注传统文化和基本道德的熏陶。 (2)掌握世界普遍通用的知识,培养沟通能力、 技术应用能力,强化全球意识。 (3)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4)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 的弹性化。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它需要在课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 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 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它需要在课 课程改革决不仅仅是单纯的教科书的改朝换代, 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 程观念与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实现同步的变革。
事实上,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驱动的国 事实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家规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从《纲要》生成了“ 家规模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从《纲要》生成了“课程 标准” 课程标准”生成了一纲多本的“教科书” 标准”,由“课程标准”生成了一纲多本的“教科书”。 但新型教科书的生成仅仅是课程改革的开始,而不是终结。 但新型教科书的生成仅仅是课程改革的开始,而不是终结。 这种课程创生的机制把我国的基础教育带入了一个崭新的 时代―― 课程改革”的时代。这次改革秉持“ ――“ 时代――“课程改革”的时代。这次改革秉持“为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改革理念, 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改革理念,关注学 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旨在建构对话、 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成长,旨在建构对话、合作与探究 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 的课程文化,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奉 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从本质上说来,这是一种“ 献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从本质上说来,这是一种“课程 文化”的再造。 文化”的再造。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是衡量教 世界各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追求, 育民主化进程的基本标志和尺度
关爱自然——旨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关爱自然——旨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旨在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关爱自然, 关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 当今课程发展的重要价值观。 当今课程发展的重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 摆脱了人类主宰自然的思维方式, 摆脱了人类主宰自然的思维方式,基于 整体主义”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整体主义”视野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护者。 人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看护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