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及诊断

合集下载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疾病,其中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
病例二: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
总结词
手术治疗的优势与风险
详细描述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治疗通常需要在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创伤较大,但可以根治疾病。手术方式包括导管 封闭术和开胸手术,具体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的优势在于可以彻底治愈疾病,避免 长期并发症的发生,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手术创伤、感染等。
病例三:复杂动脉导管未闭的介入治疗
总结词
介入治疗的应用与局限性
详细描述
对于复杂动脉导管未闭,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尤其适用于老 年人和身体虚弱的患者。常见的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导管封堵术和弹簧圈栓塞术。然而,介入治疗也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较高,对于复杂病变可能需要多次治疗。
免加重心脏负担。
病例分享与讨论
06
病例一:儿童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
总结词
早期诊断与治疗
详细描述
儿童期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和改 善预后至关重要。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 用于控制症状和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但无法根治疾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可以根治
哭闹时。
喂养困难
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导致患儿食 欲不振,出现喂养困难的情况 ,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 。
生长发育迟缓
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导致患儿生 长发育迟缓,身高和体重均低 于同龄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动脉导管未闭可能导致患儿免 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呼吸道疾
病,如感冒、支气管炎等。
体征
01
胸骨左缘上方有一连续 性“机器”样杂音,可 触及震颤。

动脉导管未闭鉴别诊断要点

动脉导管未闭鉴别诊断要点

动脉导管未闭鉴别诊断要点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先天畸形。

在胎儿期,由于胎儿体内的肺功能不发达,导致血液不能通过肺循环流入左心室,而是通过动脉导管直接进入主动脉。

然而,出生后,肺功能逐渐发达,动脉导管未闭会导致左右心室的血液混合,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和影响身体健康。

正确的鉴别诊断对于PDA的治疗至关重要。

1.心脏杂音:PDA患者心脏可出现连续性喀喇音,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持续性的舒张期杂音。

如果是轻度的PDA,杂音的音量也会比较低,甚至不能听到。

因此,注意分辨不同类型的心脏杂音,可以为PDA 的诊断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

2.血流动力学检查:通过心血管超声、MRI等检查来确定PDA的位置、大小、血流速度和血流量等。

PDA可以发生在左/右主动脉弓与降主动脉交汇处上方,在左侧第4肋间、第5肋间等。

PDA的大小和血流速度的大小有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病情的严重程度。

3.患者的症状:PDA患者通常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疲劳、体重下降、呼吸时哭闹、离心性肝大、肺部感染等症状。

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PDA。

4.年龄和生理状态:PDA通常出现在婴儿期或儿童期,其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考虑年龄和生理状态。

同时,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的鉴别也是很重要的。

5.根据家族病史:家族病史对于PDA的鉴别也是很有指导意义。

有些先天性心脏病有家族病史,如果PDA患者有家族病史,应该考虑到其他相关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以上这些方面,对于PDA鉴别诊断,还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史、身体状况、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等多个方面。

当然,最终诊断还要基于综合分析结果进行。

准确的鉴别诊断可为PDA患者的治疗、康复提供有力保障,这要求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要严谨、细致、科学,避免误诊或延误治疗。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心脏先天性疾病,容易导致心功能异常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在临床表现方面,患儿常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诊断方法主要包括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检查;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研究进展部分介绍了最新的诊断技术及治疗手段,如介入治疗等;风险评估将有助于指导临床决策。

未来面临的挑战包括复杂性治疗及术后管理,为此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及进一步研究。

该研究有望提升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为患儿带来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治疗、研究进展、风险评估、挑战、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展望1. 引言1.1 疾病背景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约为气管导管未闭的1/3。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存在的一种胎儿循环通道,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起到维持足生胎循环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在胎儿出生后几天至2周内,动脉导管会自行闭合。

有些新生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未能及时闭合,导致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

这种情况会导致部分氧合血流由主动脉倒流至肺动脉,增加肺动脉和左心室的负荷,严重时可导致心衰、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不仅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还可能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

对于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及早诊断和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新生儿心血管疾病认识的加深,对于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治疗也有了新的认识和方法,为患儿的康复提供了更好的希望。

1.2 研究意义未闭动脉导管是新生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临床上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研究动脉导管未闭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从而提高对患儿的诊疗水平。

对未闭动脉导管的研究也有助于优化治疗方案,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标准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标准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生率约为1/500至1/2000。

导管未闭会导致左至右分流,从而导致肺血管床血容量增多,肺动脉扩张及高压,最终发展为永久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循环压力增高,肺动脉内压力大于25mmHg。

其病变包括肺动脉收缩、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内皮皱弓的缺失,内皮细胞受损从而释放大量的内皮素,促进心肌重构。

动脉导管未闭伴随肺动脉高压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死亡率。

及时准确的超声诊断对于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1. 超声检查的重要性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至关重要。

超声可以辨认出动脉导管未闭及其合并的肺动脉高压。

动脉导管未闭在肺动脉血管床内可以看到由左向右的血流。

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肺动脉压力是否升高,有无肺动脉扩张等表现,而且还能够评估心功能及结构,有助于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2. 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标准(1)超声检查中,可见肺动脉内腔狭窄,血流流速较快,心脏负荷明显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要与闭塞肺血栓动脉高压鉴别,后者肺栓塞可致梗死,各部位可见线状影,压迹征,肺动脉闪辉。

在B超检查中尚可见肺梗死的斑索状影,常位于野角。

若心前后壁出现的压脊交浅感不压倒胃下垂,常见于心前后壁,向心动脉后脉侧部。

(2)通过心导管造影检查发现超声心动图中主动脉瓣反流。

病变可使左心室迴放处压力更加增加,并由室间隔前偏右冲径。

同时期患者纵隔见肺动脉隆起,间隔不清,心尖后移。

CT检查可见2室间隔前偏向心右,与前壁形成平面。

(3)根据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瓣背后有局限性牵拉点,间中亚段变窄并转角伸展不良,发射成液血形成潴留。

肺动脉根部而肺动脉式饥荒性低信自参干辐射背后伸展及心术右角,肺动脉可能是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标准。

3. 超声诊断的优势超声检查是非侵入性、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尤为适用。

超声可以重复性强,有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指南与操作规范【动脉导管的诊断】1.病史:可有反复呼吸道感染、乏力、发育迟缓、发现心脏杂音等,轻者可无症状。

病程早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中期可有心悸、气短,晚期可有紫绀、杵状指(趾)等表现。

2.体征:听诊可有胸骨左缘第1-2肋间连续性机械性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婴幼儿期或晚期病例常仅有收缩期杂音。

可伴有周围血管征。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 线平片、超声心动图等。

(1)心电图:正常或左室肥厚表现,大分流量时双心室肥厚表现,晚期右室肥厚心电图表现。

(2)胸部X 线平片:肺血增多,左室或左、右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增宽。

(3)超声心动图:主肺动脉分叉与降主动脉之间异常通道分流即可确诊。

4.鉴别诊断:注意与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冠状动静脉瘘、主动脉窦瘤破裂进行鉴别。

【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方案一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堵闭术一、适应证(一)Amplatzer法1.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2 0mm;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提示:≥14mm的PDA,其操作困难,成功率低,并发症多,应慎重。

(二)弹簧栓子法1.左向右分流不合并需外科手术的心脏畸形的PDA;PDA最窄直径(单个Cook栓子≤2 0mm;单个pfm栓子≤3mm)。

年龄:通常≥6个月,体重≥4kg。

2.外科术后残余分流。

二、禁忌证(一) Amplatze法1.依赖PDA存在的心脏畸形。

2.严重肺动脉高压并已导致右向左分流。

3.败血症,封堵术前1个月内患有严重感染。

(二)弹簧栓子法1.窗型PDA。

2.余同上。

三、操作方法(一)术前准备1.心电图、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

2.相关化验检查。

(二)诊断性心导管术局麻或全麻下穿刺股静脉行右心导管检查;穿刺股动脉行降主动脉左侧位造影,测量PDA直径,了解其形态及位置。

(三)操作步骤1. Amplatze法:选择比所测PDA最窄直径大2~4mm的封堵器(小儿可达6mm),将其安装于输送钢丝的顶端,透视下沿输送鞘管将其送至降主动脉。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一概述动脉导管原本系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由于此时肺呼吸功能障碍,来自右心室的肺动脉血经导管进入降主动脉,而左心室的血液则进入升主动脉,故动脉导管为胚胎时期特殊循环方式所必需。

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不久导管因废用即自选闭合。

如持续不闭合而形成动脉导管未闭。

应施行手术,中断其血流。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总数的12%~15%,女性约两倍于男性。

约10%的病例并存其他心血管畸形。

二病因遗传是主要的内因。

在胎儿期任何影响心脏胚胎发育的因素均可能造成心脏畸形,如孕母患风疹、流行性感冒、腮腺炎、柯萨奇病毒感染、糖尿病、高钙血症等,孕母接触放射线;孕母服用抗癌药物或甲糖宁等药物。

三临床表现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主动脉至肺动脉分流血量的多少以及是否产生继发肺动脉高压和其程度。

轻者可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

常见的症状有劳累后心悸、气急、乏力,易患呼吸道感染和生长发育迟缓。

晚期肺动脉高压严重,产生逆向分流时可出现下半身发绀。

动脉导管未闭体检时,典型的体征是胸骨左缘第2肋间听到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伴有震颤。

肺动脉第2音亢进,但常被响亮的杂音所掩盖。

分流量较大者,在心尖区尚可听到因二尖瓣相对性狭窄产生的舒张期杂音。

测血压示收缩压多在正常范围,而舒张压降低,因而脉压增宽,四肢血管有水冲脉和枪击声。

婴幼儿可仅听到收缩期杂音。

晚期出现肺动脉高压时,杂音变异较大,可仅有收缩期杂音,或收缩期杂音亦消失而代之以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

四检查1.心电图检查轻者可无明显异常变化,典型表现示电轴左偏、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大。

肺动脉高压明显者,示左、右心室均肥大。

晚期则以右心室肥大为主,并有心肌损害表现。

2.胸部X线检查心影增大,早期为左心室增大,晚期时右心室亦增大,分流量较多者左心房亦扩大。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标准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标准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标准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是一种常见的先
天性心脏病,其发病率约为1/2000。

该病的主要特征是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动脉导管未闭,导致氧合血与脱氧血混合,从而导致心脏负
荷增加,引起心脏肥大、肺动脉高压等症状。

因此,及早诊断和治疗PDA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PDA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PDA患者常常出现呼吸急促、心悸、乏力、发绀等症状。

此外,由于心脏负荷增加,患者的心脏可能会出现肥大,甚至出现心
力衰竭等症状。

2. 体征检查:PDA患者的体征检查主要包括听诊和触诊。

听诊时,医生可以听到连续性杂音,该杂音通常在左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最响亮。

触诊时,医生可以触及左心室搏动增强、左心室扩大等体征。

3. 影像学检查:PDA患者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心动图和胸部X
线片。

超声心动图可以直接观察到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包括导管的
位置、大小、形态等。

胸部X线片可以观察到心脏的大小、形态等情况,以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表现。

4. 心电图检查:PDA患者的心电图检查可以观察到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包括心房、心室的电活动情况、心律等。

总之,PDA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体征检查、影像学检查和
心电图检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PDA。

对于确诊
的PDA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或介入治疗,以减轻心脏负荷,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要点

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要点

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要点
动脉导管未闭(PDA)和室间隔缺损(VSD)是两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易于混淆,但在临床上需要明确区分。

本文将从病因、临床表现、体征和诊断方法等方面,对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进行鉴别诊断要点的详细介绍。

一、病因
动脉导管未闭是胎儿时期大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连接未闭,导致氧合血液在体循环中回流至肺循环,引起左至右分流。

而室间隔缺损则是心脏室间隔部分或全部缺损,导致左右心室之间的血流混合,引起左至右分流。

二、临床表现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活动耐力下降、呼吸困难、心前区隆起等。

而室间隔缺损患者则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发育迟缓、容易疲劳等症状。

三、体征
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体征常见的包括连续性杂音、肺动脉区第二心音亢进等。

而室间隔缺损患者体征则包括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等。

四、诊断方法
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来确认,显示左至右分流
和肺动脉扩张等特征。

而室间隔缺损的诊断同样可以通过超声心动图来明确,显示左右心室之间的血流混合等特征。

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在病因、临床表现、体征和诊断方法等方面有明显的区别,临床医生在进行鉴别诊断时应该注意综合分析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结果,以确保准确诊断并制定合理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对于动脉导管未闭与室间隔缺损的鉴别诊断有所帮助。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病情说明指导书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病情说明指导书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概述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之一,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0%。

胎儿期动脉导管开放是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出生后动脉导管逐渐关闭,若持续开放即称动脉导管未闭。

临床主要表现为气急、呛咳、多汗、体重不增,甚至心力衰竭。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有并发亚急性感染性动脉内膜炎、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的风险。

因此,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一旦确诊,宜及早治疗。

英文名称: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

其它名称:动脉导管开放。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

发病部位:心脏。

常见症状:气急、呛咳、咳嗽、喂养困难、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落后、声音嘶哑。

主要病因:可能与遗传、母体、环境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检查。

重要提醒: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可能会导致患儿心力衰竭,一旦确诊,宜及早治疗。

但在某些先天性心脏病中,如肺动脉闭锁,未闭的动脉导管是患儿生存的必需血流通道,一旦关闭可致死亡。

临床分类:基于未闭的动脉导管的大小、长短、形态分类:1、管型导管连接主动脉和主动脉两端,粗细一致。

2、漏斗型近主动脉端粗大,向肺动脉端逐渐变窄,临床多见。

3、窗型导管很短,但直径往往较大。

二、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特点三、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的病因病因总述: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与遗传、母体和环境因素有关。

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85%以上可能是胎儿遗传因素与周围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基本病因:1、遗传因素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既有单基因的遗传缺陷,也可表现为染色体畸变,但是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基因的遗传缺陷。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新生儿出生后动脉导管未闭,导致氧合血流与非氧合血流的混合。

这种疾病严重影响了新生儿的生存和健康,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介绍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研究进展。

一、诊断1.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诊断方法之一。

通过仔细的观察和听诊可以发现患儿的心脏杂音、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有助于初步判断患儿是否患有动脉导管未闭。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动脉导管未闭的金标准。

通过检查动脉导管的直径、长度和血流速度等参数,可以准确地诊断动脉导管未闭,并且能够评估病变的严重程度。

3. 心导管检查:对于一些病情复杂的患儿,心导管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信息,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二、治疗1.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病情相对较轻的患儿,可以尝试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和盐酸氨溴特罗等,通过药物干预可以促进动脉导管的关闭,但疗效有限,不适用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导管介入手术将血管插入患儿体内,使用特殊的器械进行闭塞或者放置支架,能够有效地关闭动脉导管,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3.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或者介入治疗失败的患儿,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能够有效地关闭动脉导管,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周期较长,适用于特定的患儿。

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不俗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对于一些病情较为复杂的患儿,诊断和治疗难度较大,临床医生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术后的长期随访和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心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新生儿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其发病率是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15%,女性高于男性。

胎儿期动脉导管是血流生理通道,通常情况下出生后数日内自动闭合,少数保持开放到一岁左右。

若在二岁以后还未闭合则为病理状态,称动脉导管未闭。

(入院评估)(一)病史询问要点1 有无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史,活动后有无心慌,气急和紫绀。

2 有无细菌性心内膜炎史。

(二)体格检查1 一般情况注意脉压差的大小,有无水冲脉,注意有无紫绀。

2 胸部检查胸骨左缘2~3肋间能扪及振颤,局部有无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是否向颈部及背部传导,响度是否达到三级到四级。

(三)门诊资料的分析1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是否增高,血沉是否增快,要排除合并亚急性心内膜炎的可能。

2 X线的检查肺淤血,肺动脉园锥样隆起,主动脉结突出,左心室大。

3 心电图多数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和右心室大的心电图改变,少数可以正常。

(四)继续检查项目1 实验室检查作肝肾功能,电解质,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

2 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提示动脉导管的存在。

3 右心导管检查典型的动脉导管未闭合一般不做右心导管检查。

当诊断或治疗方案有困难时,则需要做右心导管检查。

以下有助于诊断:肺动脉血氧含量比右心室高0.5ml%;根据心导管的走向进行诊断,如心导管经肺动脉及未必的动脉导管进入降主动脉(不经升主动脉)。

4 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根据病情可以做升主动脉造影和左心室造影,通过造影剂的充盈顺序可以显示未闭合的动脉导管,并可以排除其他的心脏血管的畸形。

(病情分析)(一)诊断依据根据病史和结合典型的杂音,心电图和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既可以确诊。

(二)临床类型动脉导管未闭分五型:1管状型,导管两端直径相等。

在成年病人中常见;2 漏斗形,导管的主动脉端直径较粗,肺动脉端较细,呈漏斗状;3 窗型,主动脉和肺动脉紧贴,没有导管存在;4 哑铃型,导管两端粗,中间细,是哑铃;5 动脉瘤型,导管的本身像动脉样扩大,或伴随肺动脉端瘤状改变。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主要特征是在胎儿期引血管通过动脉导管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开放状态没有在出生后关闭。

动脉导管未闭导致了血液在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异常流动,从而引起肺动脉高压,严重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内压力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动脉导管未闭患者中,由于动脉导管的存在,大量的高压氧合血会回流到肺动脉,导致肺循环的血流量增加和肺动脉内压力升高,最终导致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还会导致肺动脉壁的改变和肺血管阻力的增加,加重肺血管的受力情况。

超声诊断是一种无创、简便、准确的检查手段,常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评估。

在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中,超声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动脉导管的开放情况、血流的方向和速度等信息,从而判断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此外,超声诊断还可以评估肺动脉的大小、右心室的功能和肺动脉收缩压等指标,帮助医生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的定义、病理特征以及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超声诊断标准及其应用,解析超声诊断在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最后,我们还将讨论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其他原因的排除,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提高医务人员对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的认识和理解,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内容安排,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本文。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动脉导管未闭和肺动脉高压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同时明确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包括三个小节。

首先,将介绍动脉导管未闭的定义和病理特征,详细探讨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

儿科动脉导管未闭ppt课件

儿科动脉导管未闭ppt课件
通过介入技术将球囊送至动脉导管处 ,扩张球囊后封堵动脉导管,从而达 到治疗目的。
弹簧圈封堵术
其他介入技术
如Amplatzer封堵器等,也可以用于 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将弹簧圈送至动脉导管处,通过弹簧 圈的收缩和膨胀来封堵动脉导管。
手术治疗
结扎术:通过手术将动脉导管结扎,从而达到治 疗目的。
其他手术方法:如肺动脉环缩术等,也可以用于 治疗动脉导管未闭。
内容特点
本课件内容丰富,涵盖了动脉导 管未闭的各个方面。
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使内容 更加生动形象。
提供了多种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 ,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适用对象
儿科医生、心血管内科医生及其他相关医务人员。 医学院校师生及研究人员。
THANKS
感谢观看
心力衰竭
PDA可能导致心力衰竭 ,表现为呼吸困难、水
肿等症状。
其他并发症
如脑卒中、心肌梗死等 。
02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
诊断方法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患儿的出生史、喂养 史、生长发育情况等,以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脏杂 音的疾病。
体格检查
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听诊心脏杂音,判断杂 音的性质和部位。
切断缝合术:将动脉导管切断后缝合,适用于导 管较细的患者。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患 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 法。同时,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 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04
动脉导管未闭护理与预防
护理要点
01
02
03
04
保持患儿安静
避免剧烈哭闹,减少氧耗。
儿科动脉导管未 闭ppt课件

健康知识之动脉导管未闭

健康知识之动脉导管未闭

健康知识之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连接主动脉弓的降部与肺总动脉或左肺动脉之间,若出生后1年此导管未闭,则称动脉导管未闭。

可分导管型、窗型和漏斗型。

它使主动脉血经未闭的导管进入肺动脉,造成肺血流量增加,可发生肺动脉高压。

临床表现1.症状与分流量有关,较轻者无症状,重者症状与上述的先心病一样,可并发肺部感染与感染性心内膜炎。

2.体征在胸骨左缘第2肋间左锁骨下方有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多半有震颤,当肺血流量超过体循环1倍以上时,在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脉压增宽。

3.特殊检查(1)心电图:可正常,也可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室肥厚,左心房肥大。

(2)超声心动图:可探见未闭的动脉导管,多普勒超声可见动脉导管与肺动脉内有连续性高速湍流(左至右分流),左室左房扩大,肺动脉增宽。

(3)胸片:肺血增多,肺门血管影搏动明显,肺动脉段凸起,左室增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根据上述杂音与超声心动图所见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1)主肺动脉隔缺损:杂音最响部位位于第1肋间且向右。

超声心动图可见肺总动脉主动脉增宽,其间有缺损。

(2)主动脉窦瘤破入右心室:杂音与动脉导管未闭相似,但病人发病突然,常伴有心悸、胸痛症状。

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应本病易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故应争取尽早手术。

一般首选非手术介入封堵治疗。

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介入封堵手术的安全性成功率较高。

经典手术可采用结扎或切断缝合导管。

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者禁忌手术。

2.内科治疗同上述,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

预后除少数患者未闭的导管分流量大且已失去手术机会者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外,一般预后均较好。

小结:主动脉血---进入肺动脉(连续性杂音)。

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诊断

动脉导管未闭的超声诊断

文/ 彭玲(天津市胸科医院超声科) 【指导老师】关欣(天津市胸科医院超声科主任医师)
动脉导管是胎儿期维持血液循环的重要通道,一端连于肺动脉主干分叉处或左肺动脉近端的后侧壁,另一端连于降主动脉,一般出生后15~20小时发生功能性闭合,出生后2~10周发生解剖闭合。

95%~99%的新生儿动脉导管会在出生后1年内闭合,如1年后仍未闭合者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这是一种常见的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约占先天性心脏病发病总数的15%~20%,女性多于男,常见于早产儿,在妊娠满28周前出生的婴儿中发生率可占80%。

表现
动脉导管直径的差异很大,大多数为0.5~1.0cm,长度可以在0.5~3.0cm之间,以0.6~1.0cm多见。

根据未闭导管的直径、长度及形态可以分为五型:状,分流量大者可表现为乏力、消瘦、发育落后、反复发作的肺炎及心衰等,有显著肺动脉高压者可表现为发绀、头晕、气
一般动脉导管未闭在超声上可以显示肺动脉与降主动脉之间的异常交通,彩色多普勒可显示二者之间的异常分流,连续多普勒将取样容积置于动脉导管开口处可以记录到全心动周期的连续性分流信号。

图1图2图3图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 , 图 为 左 室 长
未 闭 :
69mm 23mm
心轴
室切
。内面
径,


, 左
全 心
显著图 窗
扩扩为 型
张张主 动
。,动 脉
实脉 导
测根 管
值部 未
48mm
短闭
轴:
。 左 、 右 肺 动 脉 亦 明
切 面 , 显 示 主 肺 动 脉 显
较与图 窗
短主为 型
,肺主 动
箭动动 脉
头脉脉 导
所间根 管
胎儿时期:肺末张开,肺循环没有氧合 作用,主要是通过胎盘,因此,肺静脉 回左房血流量少,大部分是来自右房经 卵圆孔的动脉血,肺动脉压力高,来自 右心室肺动脉的血通过动脉导管流入降 主动脉达全身。 胎儿时期和循环特点:正常时右向左分 流。如在胎儿时期动脉导管提前关闭, 会引起右心衰竭等。 胎儿时期母体胎盘能分泌前列腺素,前 列腺素E的作用能维持动脉导管开放。 在生后早期因胎盘分泌前列腺素减少, 动脉导管遇氧而收缩关闭。
动脉导管未闭血流动力学
• 分流大小与方向取决于PDA大小及大 动脉间的压差。
• 左向右分流 左室容量负荷增加 左 心扩大 动力性肺动脉高压 右室壁 增厚、肺动脉增宽 肺动脉压继续升 高 右扩大、左心缩小 梗阻型肺动脉 高压 右向左分流(差异性紫绀) 艾 森蔓格综合征。
动脉导管未闭常用超声切面
• 三腿裤切面 • 调整的大动脉短轴切面 • 胸骨旁导管弓长轴切面 •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短轴切
动脉导管未闭及诊断
概述
• 动脉导管末闭是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 病,其发病率仅低于房间隔缺损。本病多 见于女性,女男之比为2-3∶1。
• 胎儿期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将经历功能闭 锁和解剖闭锁两个阶段。前者时间较短, 一般在出生后持续15-20小时。后者时间 较长,约2-10周。出生后一年内95%一99 %的导管闭锁。如一年后导管仍未闭锁, 称为动脉导管未闭。

,
肺切长三 动面轴腿 脉基切裤 及础面切 左上胸面 右稍骨: 肺转旁即 动动主主 脉探动肺 长头脉动 轴,根脉 。显部分
示短叉 主轴部
调整的大动脉短轴切面:在大动脉短轴基础上,稍 调整探头闪掉左肺动脉,重点显示主动脉短轴,主 肺动脉、右肺动脉长轴,降主动脉和导管。
胸骨旁导管弓长轴切面: 是在大动脉短轴切面的 基础上调整探头,使显 示的降主动脉短轴逐渐 拉长形成长轴切面观。
叉处及降主动脉。在多数病人中能在此切面上显示出主肺动脉分叉处偏 左至降主动脉处的管状无声区,又称管状沟通。主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 的导管回声形态取决于导管的类型。管状沟通是动脉导管未闭在切面图 上的直接征象。
• 在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可显示主动脉峡部小弯侧或其下方的管壁 有回声失落,有管状沟记连至肺动脉。
个 月 前 有 高 烧 史 。 在 主 动 脉 根
未 闭 伴 赘 生 物 形 成 的 切 面 图 像 :
两图
侧为
多显
发示
赘舒
生张
物期
()
附 着 , 箭 头 示 。
右 图
和 收 缩 期


()
肺 动 脉 瓣
心增病 窗
房大人 型
内,为 动
45 48mm
径以

左岁 导
心女 管
, 右 心 室 内 径
为 主 , 实 测 值 左
的同之部病图
团时间短人为
块显的轴为管
28
样示管切 型
附舒状面岁动
加张沟上女脉
回期通显性导
声肺,示,管
4
, 垂 直 向 下 箭 头 和 斜 箭 头 示 。
动 脉 瓣 及 导 管 沟 通 处 有 大 小 不 同
8mm
实 测 值
, 垂 直 向 上 箭 头 示 。
降 主 动 脉 与 主 肺 动 脉 分 叉 处 偏 左
示导部 未
。管非 闭
沟标 :
通准
,短
导轴
管切
较面
宽,
,显
约示
18mm



动 脉
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间接征象: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 左室腔扩大,左室壁运动增强。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肺动脉高压:右室显度扩大并 肥厚,左室腔缩小,说明有梗阻型肺动脉高压。
频谱多普勒超声图像
• 在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图或胸骨上窝 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图上进行脉冲波及连续波 多普勒取样,脉冲波多普勒的取样容积设置 在管状沟通的肺动脉端开口处,连续波取样 线与管状沟通平行,如无明确管状沟通,可 将取样线设置在主肺动脉分叉处偏左肺动脉 侧或在彩色血流图像引导下设置取样容积或 取样线。
• 动脉导管未闭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取决于动脉导管的粗细和 肺血管阻力的大小。如果导管细,肺动脉压正常,整个心动周期内 均有明显的主动脉-肺动脉间的压差,因而有持续的左向右分流,但 分流量不大,短期内血流动力学改变不明显。在中等粗细的动脉导 管,左向右的分流量增加,左心负荷过重,肺血管阻力正常或接近 正常,到成人以后可出现左心衰竭,肺静脉压升高,之后肺动脉压 力增高。在较粗的动脉导管、主动脉腔内压力可直接传向主肺动脉, 导致肺动脉压升高,右心负荷加重。在有肺动脉高压的情况下,分 流的方向、大小取决于主、肺动脉间的压差。如果主动脉压力仍明 显高于肺动脉压,呈左向右分流。如果肺动脉的压力超过了主动脉 压,则出现右向左分流。
动脉导管未闭解剖示意图:AO主动脉、LPA左肺动脉、RPA右肺动脉、 SCV上腔静脉、*动脉导管。
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
• 一般动脉导管的肺动脉端开口于肺动脉干分叉处左侧,紧靠左肺动 脉起始部,主动脉端开口位于主动脉前侧壁,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 远侧部。导管可以长而细,短而粗,也可能呈弯曲状。从形态上常 将动脉导管分为四型:①管型,导管的内径均匀一致,长约3-30mm, 宽约5-15mm;②漏斗型,主动脉端导管的内径大干肺动脉端,状似 漏斗;②窗型,导管短而宽;④瘤型,导管扩张成瘤型。
• 左室容量负荷过重和肺动脉扩张是动脉导管末闭在切面图上的主要间 接指征。其程度取决于导管的粗细或左向右分流量的多少。分流量较少 的导管仅引起轻度的左心增大和肺动脉扩张。分流量多的导管可引起明 显的左室、左房扩大,二尖瓣环扩张,肺动脉显著扩张。
• 当伴有继发感染时,肺动脉辩及肺动脉内腹习有赘生物形成和附着。
胸骨上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探头标志点朝向患者左肩。
胸骨上窝主动脉弓短轴切面: 在胸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的基础上作垂直90°旋转, 在旋转过程中可显示:主肺 动脉及左肺动脉长轴,降主 动脉、弓降起始部短轴与开 放的动脉导管,箭头所示。
切面及M型超声图像
• 一般选择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及胸骨上窝主动脉弓长轴切面。 • 在胸骨旁主动脉根部短轴切ຫໍສະໝຸດ 充分显示主肺动脉长径,左、右肺动脉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