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 1

合集下载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17篇)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17篇)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17篇)《鸟的天堂》教案设计(通用1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鸟的天堂》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教案设计篇1一、教材说明《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选入课文时有修改。

文章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茂盛,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文章表达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与动态的描写;第二,借景物描写表达感情与直接表达感情相结合。

选编本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机活力的美,增强环保意识;二是使学生领悟作者描写景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本文的重点是写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

作者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没有看到鸟,重点写了大榕树的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先写它占地面积大,并通过争论榕树的多少,说明这株榕树是孤木成林,表现榕树之大;接着写近看榕树,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大榕树的勃勃生机。

在饱含情感的描写之后,作者发出由衷的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作者着重写了众鸟活动的热闹场面。

从作者的描写中,我们不仅知道了这儿鸟的数量多、种类多,而且分明感受到了它们生活的自由、快乐。

对小学生来说,本课的难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另一处是文中四处提到“鸟的天堂”,为什么有的地方加引号,有的地方没有加引号。

二、学习目标1、学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鸟的天堂》课文原文

《鸟的天堂》课文原文

小学语文《鸟的天堂》课文原文我们吃过晚饭,热气已经退了。

太阳落下了山坡,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在天边。

我们走过一段石子路,很快就到了河边。

在河边大树下,我们发现了几只小船。

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

一个朋友解开了绳,拿起竹竿一拨,船缓缓地动了,向河中心移去。

河面很宽,白茫茫的水上没有一点波浪。

船*静地在水面移动。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树叶真绿得可爱。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

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

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岸上很湿,我们没有上去。

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

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儿。

只有无数的树根立在地上,像许多根木桩。

土地是湿的,大概涨潮的时候河水会冲上岸去。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我不禁这样想。

于是船开了,一个朋友拨着桨,船缓缓地移向河中心。

第二天,我们划着船到一个朋友的家乡去。

那是个有山有塔的地方。

从学校出发,我们又经过那“鸟的天堂”。

这一次是在早晨。

阳光照耀在水面,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

我们又把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3.鸟的天堂1

3.鸟的天堂1

天宝中心小学语文科教学设计
6.教师追问:
(1)从这句话中,你发现了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
没有。


(2)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有什么不同的含义吗?
(第一个鸟的天堂指的是这棵大榕树,第二个鸟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鸟的天
堂。

鸟儿在这里栖息繁衍,过着幸福的生活。


7.再读课文这一部分,体会热闹欢快的场面。

三、了解榕树成为鸟的天堂的原因。

1.什么原因使这棵大榕树成为了“鸟的天堂”呢?
2.学生根据查找的课外资料或其它知识加以介绍分析。

3.小结:榕树的枝繁叶茂为鸟类提供了生存空间、食物、水分,当地的居民
爱鸟、护鸟,同时鸟的粪便成为榕树生长的有机养料。

使这棵榕树长得愈加的
繁茂。

四、思维拓展,深化主题。

出示思考题:
请你以导游或小鸟儿的身份,向游人介绍这里的景象。

介绍的形式可以自由选
择。

如写导游词、写诗,顺溜……。

1.学生分头准备。

2.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学习的感受。

汇报交流。

五、总结全文。

大榕树被大自然赋予了旺盛的生命力,成为了鸟的天堂。

作为人类也要保护动
物。

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背诵自己的喜欢的部分4、《创新》3课板书
教学反思。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2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2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2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下面是分享的《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2篇(鸟的天堂教学设计一等奖),欢迎参阅。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1、认读1字。

2、能说出“我们”两次去“鸟大天堂”看到的景象。

能力:懂得大榕树为什么是鸟的天堂,并能把理由简要地写出来。

思品:感受大榕树的奇特美丽,是鸟的天堂;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鸟的天堂的特美丽,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教学难点:大榕树成为鸟大天堂的主要原因。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天堂”是什么意思?“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这节课我们就随巴金爷爷一起去鸟的天堂、二、读课文,理请文章脉络。

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写了哪些景或物?2、按游览的顺序给课文分部分?说一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三、质疑激趣,变序导入1、作者2次去鸟的天堂,不同时间看到的景物有什么不同?(第一次:一棵大榕树。

第二次:众鸟欢闹)2、两次去鸟的天堂的'感受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作者经过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叹?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一说。

3、质疑:读一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出示: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

“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4、存疑:这些问题通过读书去解决。

四、感受榕树特点,体会静态的美1、读一读描写大榕树的段落,说一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大、茂盛)2、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读、画、思、议3、交流中教师适时点拨。

(重点理解课文7、8自然段)4、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大榕树的静态美。

五、释疑,感受众鸟欢闹的动态美。

1、释疑: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朋友说这就是鸟的天堂,我看到的是大榕树,没看到一只鸟。

2、所以第二次经过时作者说我的眼睛骗了我。

3、引入:为什么说“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4、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11、12自然段体会鸟儿欢乐的场面。

5、有感情的朗读。

6、释疑,你怎样来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

2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当代名作家巴金在1933年欣赏了天马河沙洲上一棵古榕树后写下的经典散文。

文章清新流畅,意境悠远,真实勾画了鸟的天堂宁静又生机勃发的景象,感人至深,令人心驰神往。

文章选取了傍晩和早晨这两个相对时间内的同一幅画面,摄取到截然不同的两组镜头:一个幽静安宁、生机无限,一个百鸟纷飞、欢腾雀跃。

作者由远及近对大榕树进行了有序的描写。

而后又细致描写了鸟在美好环境中的活动,让人如入其境,如见其形。

作者描写榕树时,用“许多株”“看不出主干”“枝干不可计数”来体现榕树的大;用“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来赞美榕树蓬勃的生命力;用感叹句“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让榕树的生机激荡起读者的心。

在写第二次经过榕树时,作者用了排比、短句等,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百鸟飞鸣的动人场面,,读来朗朗上口,气韵贯通。

无论是对榕树还是对鸟儿活动的描写,都让人感到作者内心深处迸发出的对生命的赞叹。

本文描写了鸟的天堂在不同的时间里静态、动态的变化,是用来学习“初步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典型材料。

学生通过学习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充分感受榕树的茂盛无比、鸟儿和榕树的幸福相依以及人鸟相处的和谐奇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积累文中鲜活生动的语言文字,并能迁移运用。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曾是四年级人教版中的一篇经典课文,通过四年级的教学,学生对此课文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统编教材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跟以往不一样,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是不一样。

针对学生已有的旧知上学习新知,在教学中重点关注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的落实。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积累优美词句。

2..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和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大榕树生机无限和鸟儿欢腾雀跃的特点,感受静态和动态的美,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赞叹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3.模仿文段写一段话,初步学习动静变化的写法。

【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和抓住关键词句,感受大榕树生机无限和鸟儿欢腾雀跃的特点,感受静态和动态的美,体会作者对生命的赞叹和对大自然的赞美。

《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2篇)

《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2篇)

《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2篇)《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鸟的天堂》教案(精选12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鸟的天堂》教案篇1【教材内容】《鸟的天堂》人教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需两课时)。

【教材分析】《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本课语言优美,层次清晰,无疑是一篇有利于训练学生朗读和熏陶情感的好文章。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理念】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读为基础,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迁移运用。

2、根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教学组织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获取基本的语文素养,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⑴通过两次去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物的对比,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⑵通过朗读课文,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

2、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理解重点句子,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质疑1、板书:天堂提问:“天堂”用来比喻什么?2、板书:鸟的提问:“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3、(出示鸟的天堂的图片)看,鸟儿们飞啊,叫啊,它们生活得多么自由,多么快活啊!这里就是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在哪里

鸟的天堂在哪里

鸟的天堂在哪里
1、“鸟的天堂”在广东省。

在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江门市新会区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

2、“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

岛上有一株500多年历史的奇特的大榕树。

这棵树的树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为新的树干。

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棵大榕树竟独木成林。

林中栖息着成千上万只鸟雀。

3、1933年,著名作家巴金来到这里游览后,有感而发,写出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

如今,“鸟的天堂”已成为一个著名的风景点,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客。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灿烂、竹竿、白茫茫、规律、缝隙、照耀、树梢、静寂”等词语,积累文中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南国的美丽风光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场景,体会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由衷赞美,感受人与自然、动物的和谐之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象,体会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大榕树特点的词句。

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走近“天堂”1、师板书“天堂”。

2、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什么样的地方是天堂?3、是呀,天堂就是神话故事中人们想象的幽美、舒适、快乐的生活环境。

4、师补充课题,简介作者巴金。

生读题。

5、读了这个课题,你获取到了哪些信息?又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也许会问:为什么说这是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是怎么样的?)二、整体感知走进“天堂”过渡:带着你的这些疑惑,让我们走进“天堂”2、把你认为易读错、写错的字词给你的同桌提个醒。

3、反馈: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你从文章中感受到了什么?三、研读体悟品味“天堂”1、我们能从文章中感受到大榕树的高大和美,感受到鸟儿的快活和欢腾,你是具体从哪些句子中品味到的?把这样的句子去读一读、划一划、品一品、再在边上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最后再去美美地读一读。

2、交流,把你认为自己最喜欢的、读得最精彩的句子读给同学听。

四、引导实践创造“天堂”《鸟的天堂》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精品佳作,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在人类保护下充满生命活力之美。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同学们,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环保办点实事,为动物们,更为我们人类创造一个“天堂”吧!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茫、桨、律、榕、隙、耀、暇、抛,会写14个生字。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23《鸟的天堂(第一课时)》课件

写一写
桨榕纠耀桩涨 塔梢暇眉抛
按结构给上面的生字分类。
划船工具,多为木制,因此是木字底。 要写得上窄下宽,“木”横要长,竖出头 要短。
借助日字旁,理解“暇”与时间有关, 并在“应接不暇”中理解字义,不要写成 目字旁。
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几次经过鸟的天堂,
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 是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许多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请再默读描写榕树的句段,说说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
• 这是一株_____枝__繁__叶__茂______的榕树。 • 这是一株_____生__机__勃__勃______的榕树。 • 这是一株____生__命__力__旺__盛_____的榕树。 • 这是一株_______巨__大________的榕树。
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划分层次。
课文写了作者等人 两 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 (1-9)
时间
傍晚
第二次 (10-14)
早晨
所见
茂盛的榕树
鸟飞鸟鸣
感觉
遗憾
留恋
写法
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默读课文,并按照一定顺序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 1-4 )作者和朋友_划__船__出去玩。 第二部分:( 5-9 )_第__一__次__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三部分:(10-13)_第__二__次__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 第四部分:( 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_留__恋__和__赞__美___。
第1课时
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23 鸟的天堂
作者简介
巴金 (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祖籍浙 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现代 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主 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爱情三部 曲”(《雾》《雨》《电》)等。

语文课文《鸟的天堂》原文

语文课文《鸟的天堂》原文

语文课文《鸟的天堂》原文作者:巴金我们乘船在一个初夏的早晨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航行,船在一个小码头靠岸。

我们走上码头,沿着一条小路向里走去。

“鸟的天堂”就在眼前了。

那是一个小岛,岛上长满了树,树木茂盛,绿意盎然。

岛上的树,有高大的榕树,也有低矮的灌木,它们错落有致,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鸟巢。

岛上,鸟儿们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仿佛是大自然中最美的乐章。

我们走在小路上,不时可以看到鸟儿在树枝间跳跃,它们的羽毛五彩斑斓,如同绚丽的彩虹。

我们来到了岛上的一个观鸟台,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岛屿。

只见岛上鸟儿成群结队,它们或飞翔在空中,或栖息在树枝上,或嬉戏在草地上。

鸟儿们的生活是自由而快乐的,它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

观鸟台上的游客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瞬间。

我们也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下这难得的景象。

鸟儿们似乎并不怕我们,它们在镜头前自由自在地飞翔,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它们的生活。

在“鸟的天堂”里,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这里的鸟儿们是幸运的,它们找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

而我们,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和喜悦。

语文课文《鸟的天堂》原文(续)随着夜幕的降临,岛上的鸟儿们开始归巢。

它们排成整齐的队伍,从四面八方飞来,落在树上。

鸟儿们的归巢场面壮观而有序,仿佛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我们坐在观鸟台上,静静地欣赏着这美丽的画面。

夜色中,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感激。

夜深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鸟的天堂”。

但我们的心却留在了这里,留在了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

我们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再次来到这里,再次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和鸟儿们的欢乐。

“鸟的天堂”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伟大。

我们深深地被这里的一切所感动,也被这里的一切所感染。

回到家中,我们依然无法忘记“鸟的天堂”。

我们常常会想起那里的鸟儿,想起那里的树木,想起那里的夜色。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精美版课件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精美版课件
g桨 g榕 n桩g 暇
识字方 法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家。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 无暇 闲暇 暇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跟随我们熟悉的巴金爷爷来领略一下当地的风光吧! 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 )。
《新生》《萌芽》和著名的《激 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傍晚,看到的是大榕树,第二次是在早晨,看到了许多鸟。
组词 无暇 闲暇 暇时
造句
爸爸一天到晚埋头工作,
没有一点儿闲暇时间。
此处为一横
词语解 释
缝隙: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的空处。 造句:一些可怜的小草,在那卵石的缝隙里 吐着淡淡的绿。
词语解 释
天堂:宗教上指神所居 住以及人死后灵魂归寓 或享乐的场所。与“地 狱”相对。 造句:这里山清水秀鸟 语花香,美丽的景色赛 过天堂。
陆续 :表示前后连续不断。 造句 多年来他们都把这个树桩当作砧板。 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流三部曲》(《家》《春》《秋 会认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造句 多年来他们都把这个树桩当作砧板。
》),爱情三部曲(《雾》《雨
》《电》)。
我会认
jiǎn rón zhuā xiá
孩子们在找一枚硬币,在水中来回拨水。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合集4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合集4篇)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合集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总结、合同协议、管理制度、演讲致辞、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好词好句、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plan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management systems, speeches, insights, evidence letter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合集4篇)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作者:俞小平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鸟的天堂》教学1精品PPT课件

《鸟的天堂》教学1精品PPT课件
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新的生命在颤动”这是作 者的感觉,也就是大榕树静 态的美,给作者带来的美的
感觉
作者最深的感受: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
我,那“鸟的天堂”的 确是鸟的天堂啊。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缝 féng 缝补
梢பைடு நூலகம்shāo 树梢
桨 jiǎng 船桨 榕 róng 榕树 耀 yào 照耀 抛 pāo 抛弃 烂 làn 破烂 规 guī 规矩 株 zhū 株连
缝 fèng 缝隙
寂 jì 寂静
鸟的天堂
树:大 茂盛 奇特美丽 鸟:多 欢快 壮观
赞美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
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
鸟的天堂
巴金(1904~)原名李尧棠、字 芾甘。四川成都人。 1923年从 封建家庭出走,1927年赴法国留 学,写成了处女作出了长篇小说 《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 名。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 三部曲》:《雾》、《雨》、 《电》;《激流三部曲》、: 《家》、《春》、 《秋》;
巴金的代表作,在几代读者中最具影响的作品 是《家》、《春》、《秋》。1933年,巴金到 广东新会访友时,途经新会天马河,看到一株 500年树龄的大榕树,于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 《鸟的天堂》(一说是《小鸟的天堂》)

鸟的天堂 教案优秀10篇

鸟的天堂 教案优秀10篇

鸟的天堂教案优秀10篇《鸟的天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理解“做巢、树梢、应接不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题、创设情境。

1、(播放群鸟齐鸣的声音)听一听,你想到了什么?2、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多么令人向往的鸟的乐园啊!如果大家读了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板书)一定会有更多的体会的!2、自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标出自然段序号。

③想一想,课文描写了什么景象?3、检查。

①标出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读一读。

②组成小组、轮读课文,互相检查读音。

③课文写了什么景象?(相机板书:榕树鸟)三、再读课文,细细体会,把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1、“榕树”、“鸟”这两部分,喜欢哪部分就认真读读直接描写它的段落。

2、你特别喜欢的语句用“——”画出,想一想你为什么喜欢它?3、自读相关段落、语句,圈圈画画。

四、按照学生意见,选择学习内容,随机学下任一方面:重点学习第七、八自然段,体会榕树静态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找出作者描写榕树的句子勾画体会,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发表自己的见解。

①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板书让学生了解“绿叶的多”、“枝上生根”等特点。

②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平时的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重点体会:“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教师对学生各自的见解均给予肯定。

③通过教师参与的反复朗读,表达自己对课文重点部分的理解、感受。

④通过自己对这段描写的体会和感悟,由衷地赞叹“这美丽的南园的树。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共25张PPT)

《鸟的天堂》教学课件(共25张PPT)
第二部分(第10-14段):第二天早晨, “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 看到的情景,以及对 “鸟的天堂”的赞 美和留恋。Biblioteka 从划线部分,你体会到什么?
☆ 1、 我有机会看清它 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 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一株”对大家关于榕树的 争论给出了答案,说榕树只 有“一株”,而不是“我” 说的“许多株”,也不是 “另一个朋友”说的“两 株”。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 在颤动”作者把大榕树写活了,写动了, 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 赞美榕树充满活力的蓬勃生机。这是作 者看到大榕树产生的美好幻景。
你说我说,大家一起说!
“鸟的天堂”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课文里几次提到了鸟的天 堂,有的加了引号,有的没有加 呢?
* “鸟的天堂”是说那株大榕树是鸟儿 们生活的乐园。
缝 féng 缝补 缝 fèng 缝隙
梢 shāo 树梢 寂 jì 寂静
灿烂 竹竿 规 律 榕树 照 耀 树梢 应接不暇
白茫茫 船桨 一株 缝隙 抛球 寂静
边读边想
思考: •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全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第1-9段):“我”和朋友们 划船出去游玩,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 时看到的情景。
这一次是在早晨。阳光照耀在水面,
在树梢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了。我们又把 船在树下泊了片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
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 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 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 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 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前四次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作者引 用别人的话,表示一种特定的称谓,是 对大榕树的一种夸张的形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 1以下是关于鸟的天堂 1,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生字:梢暇恋。

2.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3.理解重点句:(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2.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二)难点文中有些句子含义较深。

详见“素质教育目标3”。

(三)教学时通过重点读,反复读,品析、勾划重点词句来解决。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投影片上的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二)整体感知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三)重点、难点及目标完成过程1.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1)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①读准字音:“颤”ch4n“应接不暇”中“应”读y@ng“一簇”中“簇”读c“隙”读x@②理解词语:留恋:不忍舍弃或离开。

不禁:不由自主地。

展示:明显地表现出来。

南国:指我国的南部。

颤动:本课指微风吹动树叶一闪一闪的样子。

应接不暇:本课指由于鸟儿太多,作者的眼睛看不过来。

·(2)用“”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

(3)自由读课文,质疑问难。

2.揭题弓赎,学生自悟:(1)板书课题。

“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2)默读全文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

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

)3.小组讨论: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第一段(1~4自然段):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

第二段(5~9自然段):写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大榕树。

第三段(10~13自然):写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了“鸟的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的活动情景。

第四段(14自然段):.写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

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目标完成过程1.学习第一段。

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1)(作者吃过晚饭,黄昏时,在河边与朋友乘船出游。

从“吃过晚饭”、“我们陆续跳上一只船”、“向河中心移去”可以体会到,当时环境十分幽静。

从“没有波浪”、“平静地移动”、“听见了水声”体会到的。

)(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

2.学习第二段:(1)出示投影片(文中插图)。

·着图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

(独木成林,枝繁叶茂,充满生机与活力,郁郁葱葱……)(2)默读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用线划出来。

(3)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这一段描写了榕树“大”“美”的特点。

描写“大”的语句:①“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

”②“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③“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④“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⑤“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描写“美”的语句:①“一簇簇树叶……真绿得可爱”。

②“有许多根垂到地上……卧在水面上。

”③“那么多的绿叶……新的生命在颤动。

”)(4)图文对照“学生交流、教师点拨、理解重点句:出示投影片1:(这两句话写出了这株大榕树的真面目。

树木的特点是“枝上又生根”。

枝上生的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之后就成了树干,这就是这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的原因。

(5)指导朗读,培养学生体验“美”、欣赏“美”的能力。

(6)小结: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这是静态描写。

3.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这一段主要写了作者和朋友们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

)(2)再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再读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①作者用排比句“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写出了鸟形、鸟色及鸟的姿态。

用这样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来写,读起来节奏感强,非常上口。

②作者用了拟人句“树上就变得热闹了。

”“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写出了鸟儿们在“天堂”里活泼、自由的生活,反映了作者的美好情趣和愉快的心情。

)(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

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

4.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第四段。

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

(由“回头看”、“我感到一点儿留恋”、“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到留恋。

)(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要读出留恋、赞美之情。

)(三)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背诵课文(从“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到“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第三课时(一)明确目标围绕重点,学习表达(二)目标完成过程1.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有别。

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2.投影出示自学提纲:默读思考集中交流、整理(1)时间不同:第一次去是在傍晚,第二次去是在早晨。

第一次去没有看到鸟,因为天晚了,鸟儿们已经在树上栖息了;第二次去看到了很多很多的鸟儿,因为早晨,鸟儿开始活动了。

(2)因为这棵榕树很大,而且枝繁叶茂、土地湿润、环境安宁,正适合鸟儿做巢生活、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鸟儿得到了保护,便于鸟类的繁殖,因此它成了鸟儿生活的“天堂”。

3.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①大榕树是静止不动的,文中作者从根、干、枝、叶等部位逐项来写,这就是对榕树的静态描写。

如“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②作者第二次到鸟的天堂看到的景象,主要写了鸟的活动,是动态描写。

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③写文章时,注意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动静结合,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4.朗读课文,深化理解。

(三).总结扩展: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

(本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及被称作“鸟的天堂”是名不虚传的。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不是唯一的,可让学生畅所欲言。

可以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或热爱鸟类,保护环境等某一方面来谈。

如:学了这篇课文,我懂了观察事物不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