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待当前的就业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待当前的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马克思关于劳动与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分析是在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而建立和形成的科学理论。从劳动和就业的角度看,马克思关于就业的理论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和劳动力理论。马克思科学地区分了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商品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创立了劳动二重性学说;二是资本有机构成原理。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就业问题的论述是在其对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中展开的,而分析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所采用的分析根据的就是资本有机构成原理。马克思把由资本技术构成所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称作资本的有机构成。在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家不断改善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用更新、更先进的机器设备代替原有的机器。机器设备越是先进,它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就越少,资本的有机构成就越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必然引起资本有机构成发生相应的变化。就是说,总资本中不变资本的数目相应增加,可变资本的相对量就日益减少,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三是产业后备军理论。马克思在阐述了资本有机构成原理之后,进行了关于产业后备军理论分析,这可以称作是马克思就业理论的核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趋势,即一方面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日益相对地甚至绝对地减少,另一方面劳动力的供给却迅速地增加,这必然客观上造成大量的工人失业,即出现资本主义制度相对过剩人口现象,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称为产业后备军。
今天,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有关经济理论,并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就业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 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想比,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总体上讲,从国际范围来看,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后工业化社会和信息社

会,技术创新和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从国内来看,社会主义经济时间超出了马克思当年对于社会主义的预测和设想,目前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马克思的关于资本积累与劳动力就业的理论面临着新的形势。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就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二者同时并存的局面,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中还是第一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以科技信息为主要发动机的美国新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在向知识经济时代前进的过程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面临着不同的就业政策选择。就发达国家而言,由于市场机制比较健全,政策的重点往往集中于如何促进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领域。而像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很大的发展中国家,既存在着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又面临着全球信息化背景。因此在增进劳动力就业方面将存在更多的压力。
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户籍改革以实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强化市场就业保障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而马克思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着一系列的特点: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观点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擦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是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新事物的发展是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必然会战胜旧事物,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再现代化进程中创新、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阶段;同时,要有创新精神。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观念要求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事情。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迈过了61个年头,党和

人民为这新新的国家,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我们倡导和谐社会,倡导科学发展观,我们发展着国家的经济和保护着环境。我们尽我们所能地为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但是,有社会的地方就会出现社会问题,而随着当今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了社会的一大问题,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的前景。
首先,我们应该以联系的观点看分析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一)联系是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时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从大学生教育方面来看,高校普遍扩大招生,扩招后优质办学资源被快速稀释。各校的办学定位被快速模糊,加上培养模式的僵化,学校责任心的下滑,致使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过快的教育规模扩张速度影响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这也是大学生在社会上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从大学生本身来说,大学生本身的就业观念出现错误,一大部分认为,大学生的工作应该是比普通的工人的工资、待遇还要好才符合他们的学历,他们把自己的学历看成了是高人一等的门槛,不愿意去从事那些本身是劳力的工作。
(二)联系是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社会的大背景来分析,这几年来雪灾、地震、全球金融的次贷危机等一系列的重大事件交织发生,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格局,并构成了当前就业面临着紧张、急剧的局面。
现在我国是处于经济的转型期间,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市场竞争产生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再加上,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更是冲击着整个市场的容纳能力。接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异;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的发展部充分,相当限制了就业的机会。
以上的原因可以说是分别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其次,我们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对待事物就必须将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对待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的问题,我们也应如此就会发现大学生就业困难只是个过程,经历之后会有新的不同的转机。
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从一方面来讲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但是,目前大学生会出现擦皮鞋、卖肉、卖鸡蛋、当搓澡工的打工现象,这是在现今大学生出现就业问题后产生的连带反应,我们看待这些的工作是否应该大惊小怪呢?其实,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的话,会发现:这是大学生利用自

己的优势为自己在当今的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创新的一条出路,我们可以长久观察发现,大学生做的这些工作并不只是单纯的一份生计,而是利用自己的知识,创新能力发展了一家一家的连锁,实现自己的理想。
再从我国的教育发展来看,当今的教育已经不是以前的“精英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教育”,从以前的就业分配到现在的自己找工作,这就是时代发展的变化,所以,大学生已经不可能一毕业就进大机关、大企业、大单位,而是要从基础做起,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而这对于大学生也是一种挑战,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应该是什么工作共可以做的,而且什么工作还都能够做好。
所以,用马克思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会发现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存在的原因以及发展的因素。
那么,在我们认识到当今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的原因后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也是有着重大的意义的。
由联系的观点我们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是由时代的客观性以及影响的普遍性造成的,再次在发展观点的指导下,大学生就业困难另辟蹊径更是具有对社会的发展的创新。因此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应该从联系、发展的层次出发。
时代是发展的,当今的时代产业是第三产业,而由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足限制了就业机会,可以扩大第三产业发展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这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是有重大的影响的。
改变学生、家长的观念,大学生应该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正视现实,增强危机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社会的竞争中创出属于自己的前途。
由一系列的因素引发了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但是,也由于大学生的就业困难的现实让大学生创造出了属于自己风格的可以在社会上生存的途径。
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是在永恒发展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是我们的现实问题,但是,不会永远是社会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