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塑料的应用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用塑料的应用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塑料的功能也在不断冲击着人们旧有的观念,而在我国日益被重视的环境问题,也在要求着我国汽车工业对环保的重视,因此,车用塑料在汽车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对塑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一、塑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情况
球有14.3%的温室气体来自汽车工业,因此汽车行业面临着环保和节能两大难题。在汽车上使用塑料则可实现减轻重量和可循环再利用,进而使得汽车的燃油的燃烧效率增加,并减少汽车的排放。据统计,汽车每减少十分之一的自重,燃油消耗最多可降低四分之三,二氧化碳排放量则可降低约一半,如果我国平均车重减轻一半,每年可减少一百万吨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在国外,到2008年塑料工业在每辆汽车上使用塑料的比重达到18%而在国内,每辆汽车上使用塑料的比重为7%-10%,国内轿车每辆车塑料用量约为80kg 左右,国产轻型和中型载货车则达到45kg左右,重型载货车的可以达140kg。
二、工程塑料的分类
因塑料的种类繁多,其特性也有所不同,故塑料的分类方法也不相同,常见的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
(1)按照塑料不同的理化特性可以把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大类
热塑性塑料是指加热后会融化,冷却后变硬;当再次加热时又会软化,冷却后又再次变硬,多次循环。这类塑料的有点事加工成形方便,生产周期比较短,可回收利用。
热固性塑料指的是在受热时或别的条件下能固化不再表现塑性的塑料。这类塑料的优点是耐热性和刚度较高,受热不会发生形变
(2)按塑料各类不同的使用特点,又可将塑料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和特种塑料三种类型
通用塑料是指产量较大、用处较广、生产成本较低的日用和农用塑料。
工程塑料是工程结构或设备中使用的塑料。工程塑料力学性能较好,具备耐高温和低温的性能,综合性能优良,是能够用作工程结构的塑料。
特种塑料是指具备特种功能,可用于航空工业、军事工业等特殊领域的塑料,
例如玻璃纤维增强的聚苯硫醚能作为防腐和耐高温的涂料使得涂层能长期在180度以下使用,氟塑料则能耐高温。
车用塑料的零部件可以分为三类:内饰件,外饰件和功能部件,大部分常用的车用塑料情况见表1所示
三、工程塑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1)聚氨酯塑料
聚氨酯塑料具备重量轻、强度高、导热系数低、耐寒、降低噪音和减震的特点,成为汽车内饰的主要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用的聚氨酯塑料材料制品包括,低发泡、中发泡、高发泡泡沫塑料,聚氨酯弹性体,胶黏剂、密封胶和涂料等,一般用于制造汽车坐垫、汽车仪表板、扶手、枕头等。
RIM产品应属于在汽车上最有前途的聚氨酯材料。RIM是把多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液体原料经过混合器分别注射到封闭的模具中发生反应成型而得到制品的工艺方法,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结构反注射成型和增强反应注射成型,近几年来,国外对RRIM聚氨酯又做了较大改善,使其刚性和强度赶上钢材,但质量却只有钢材的55%。
(2) 聚酰胺(尼龙)
尼龙可用于制造风扇叶片,贮油容器,机油滤清器,齿轮,凸轮,以及转速表驱动齿轮,水泵壳,发动机机油盘,和用尼龙11制造的汽车燃料管,刹车管,螺旋管等。
汽车如今使用了由玻璃加固30%左右的尼龙6制作的进气孔而取代了原来由金属制作的进气孔,根据国外的一份调查显示,将尼龙作为金属的替代品使用,使生产成本降低了30%,尼龙在部分车型中的应用详见表2
聚酰胺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部件名称车型
发动机装饰盖奥迪A6
发动机气缸盖罩盖一汽大宇
油门脚踏板捷达
散热水器奥迪、捷达、桑塔纳
导流盖板各种车型
(3) SMC
SMC复合材料是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的缩写。由增稠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添加剂,无机填充剂以及其他助剂构成。SMC具有优异的电气性能,耐冲击,不仅有耐腐蚀性,质量轻,而且易于加工,它的力学性能可以与某些金属材料相比。
我国于1975年制造出了自己的SMC材料,SMC机组和相关工生产技术,到2004年我国SMC产值达到2亿元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国内SMC产量为60,000吨,并且每年增速为10%,而以SMC部件占纤维强化塑料10%的比例计算,未来5年中国供汽车使用的塑料和复合材料的消费量可能将增加13.4%,达到600多万吨,而SMC的用量可以达到6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正在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SMC复合材料在汽车保险杠、扰流板、发动机罩盖等外饰件以及各种部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而且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档SMC材料应用到轿车零部件上面去。
总之,随着对新材料研发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汽车工业对成本控制,环境保护的等的需要,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比重将会不断上升,地位也将不断加重。
参考文献
[1]Klein G:Nachhaltige Innovationen .Kunststoffe 91(2001)8 S.72
[2]安胜鑫.浅析车用塑料材料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35)
[3]王军,刘亚萍.汽车车身新材料的应用现状[J].商情,2012(28)
[4]朱骏.车用复合材料新技术及在汽车上的应用[J].汽车工程师,2009(3)
[5]苏铁熊,吕彩.车辆工程材料[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6]Rudolf StauberLudwing V ollrath 汽车工程用塑料[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7]张颜如.汽车材料[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8]张蕾.汽车材料[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