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加工行业进料检验规范(电镀品类)
电镀件检验规范

文件制修订记录1、抽样方案按GB/T2828.1-2012 (AQL:主0.65 次1.0)抽样标准进行随机抽检(在容器中取不同部位取样)。
2、检验依据检验卡、电镀品检验规范。
3、检验流程仓库开立送检单至IQC,IQC接送检单后应对产品标识单品名,型号及判定状态进行初步核对,若出现品名,型号或不合格产品直接做退货处理(外购产品除外),并如实对检验状况进行记录,开立品质异常通知单至上级部门进行确认并交送各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4、环保检查若有需要,供方应提供具有权威性检测机构出示的有效期内的环保资料证书。
5、外观检验目视检查是否有如下不良现象:A、主要缺点:镀种错误、混料、裂纹、附着物、变形、脱层、掉针、黑斑、黄斑、白斑白雾、烧焦、起皮、麻点、起泡、表面蜂孔、底材外漏、局部无镀层、颜色不符、表面不光洁等不良现象(盲孔、通孔深处及工艺文件规定处除外)。
B、次要缺点:轻微水迹、稍不均匀的颜色及光泽。
6、尺寸检验参照检验卡抽取数量对来料厚度尺寸进行测量,检查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镀后产品厚度应与原本体材料厚度一致,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IQC检验记录表(尺寸测量结果记录不得低于8PCS)。
7、接触电阻测试抽取试件使用低电阻测试仪对试件两端点进行接触电阻测试,本体接触电阻应小于5mΩ、将试件进行组装、组装后成品各相互接触电阻有小于30mΩ。
8、附著性试验将试件用钳子作90°弯曲3次,检查试件是否出现脱皮、脱落等不良现象(沾锡前后各测4PCS)9、可焊性测试将试件垂直置于锡液深度为2-4㎜中在温度为260℃±5℃、时间为5秒±1秒,快速取出检查表面焊锡面需达到浸入面积的90﹪以上,且表面平滑。
10、影象仪器检查以10倍率镜头对焊锡正反两面进行观察,视浸锡部位是否有峰孔状、块状、虚焊、浸锡不均匀、未上锡及试件是否出现严重变色等不良现象。
11、高温试验取试件数量为5PCS放置于烤箱测板中部,温度为280℃±5℃、时间为180秒,试验后目视检查试件是否有表面严重发黑、发紫,镀层脱落,麻点、等外观不良现象(高温箱和回流焊各测试5 只、按照操作规范条件进行测试)。
五金类制品进料检验标准

11.有毛边、锋利的刺,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
12.有毛边,用手能感觉到,但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观较明显
√
13.轻微变形,包装时可纠正过来
√
14.有破洞、破损、龟裂、缺料
√
15.正面脏污30~45cm距离目视2S明显但不可擦除
√
16.正面脏污30~45cm距离目视2S明显但可擦除
√
可焊性
1.浸入锡炉中10S后,焊脚上锡面积在80~95%之间
√
放大镜
(每批检验2PCS)
2.浸入锡炉中10S后,焊脚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积在80%以下
√
3.浸入锡炉中10S后有功能不良
√
盐雾试验
1.弹簧类浸入5%浓度的盐水12小时后观外观及可焊性严重不良
√
(每批检验5PCS)
2.弹片浸入5%浓度的盐水8小时后观外观及可焊性严重不良
√
实配
1.与PCBA或底壳组装不良
√
(每批检验2PCS)
制订日期
2017年12月1日
核准
审
核
制定
修订日期
外
观
1.来料与样品不符
√
目
视
样品
2.变形无法修复影响使用
√
3.变形可修复使用
√
4.未喷涂/电镀
√
5.喷涂/电镀层与要求或样品不一致
√
6.喷涂/电镀层脱落
√
7.喷涂/电镀层被刮伤30~45cm距离目视2S明显
√
8.喷涂/电镀层被刮伤30~45cm距离目视2S不明显
√
9.不光亮、发黑、影响其电性功能
√
10.有轻微氧化、发黑、生锈
进料检验标准
电镀品检验规范

文件名稱電鍍品檢驗規範文件編號1.適用範圍適用於本公司電鍍品之檢驗。
包括:鍍銀、錫銅、五彩鋅、白鋅、鎳等。
2.抽樣規定2.1.膠箱裝料,從膠箱中四角及中間取樣作外觀檢視(依AQL MIL-STD-105E Ⅱ 0.40)。
2.2.膠袋裝料,從膠袋中(上.中.下)外觀檢視(依AQL MIL-STD-105E Ⅱ 0.40)。
2.3.從外觀合格品中取樣8PCS作尺寸檢測(依圖面及標準書)。
2.4.尺寸檢測依圖面及標準書檢測,最大值、最小值記錄於【成品檢驗報告】上。
2.5.電鍍厚度,依圖面規定,由供應商提供膜厚檢測報告,IQC檢驗人員將檢測值記錄于【成品檢驗報告】上。
2.6.功能性檢驗,依本檢驗規範檢驗,并將檢驗結果記錄于【成品檢驗報告】上。
2.7.如客戶有特殊要求者,按客戶指示方式抽樣或測試。
2.8.主管可根據品質異常狀況,臨時決定改變抽樣數量。
3.檢驗標準:檢驗項目檢驗內容允收標準使用量具備注外觀1. 實物與交貨單名稱及電鍍種類是否一致必須一致目視、交貨單、標準書2. 表面干燥、潔淨、無沾水、受潮不可發生目視3.變形、連體、剝離、腐蝕1%以下目視允收標準因特殊規定者除外4. 露底材、生銹、斑點、霧狀1%以下目視允收標準因特殊規定者除外5. 光澤、顆粒1%以下目視允收標準因特殊規定者除外6. 異物、雜質、坑狀不可發生目視允收標準因特殊規定者除外尺寸1. 長度,孔距依標準書標準書,指示量具每批8PCS2. 寬度依標準書標準書,指示量具每批8PCS3. 厚度依標準書標準書,指示量具每批8PCS4. 高度依標準書標準書,指示量具每批8PCS5. 孔徑依標準書標準書,指示量具每批8PCS功能性1.焊錫性(鍍銀,左,右,E端及鍍錫銅類) 250℃±5℃ 3-5秒錫附著良好錫爐、鑷子每批抽測8PCS2.抗氧化性(鍍銀類) 3%硫化鉀70秒不變色鑷子、膠盒容器每批抽測8PCS3.附著力(鍍鋅外殼類) 900兩次折彎無剝离鉗子每袋3PCS4.耐腐蝕性(鍍銀、錫銅、鍍鋅、鎳) 外觀無明顯鏽斑水+氯化鈉杯子新供應商确認,隨機8PCS 5.厚度及成份(各類電鍍品) 依標準書膜厚測試儀檢測報告廠商提供文件名稱電鍍品檢驗規範版次頁次 2文件編號4. 缺點判定:4.1.4.1.1. 嚴重缺點(MA): 電鍍種類與要求不一致及電鍍厚度超差或電鍍厚度不足。
五金件电镀检验标准

五金件电镀检验标准
1、检验条件及环境
1、在自然光或60W-100W(照度达600~800Lux)冷白荧光灯照明条件下检验;
2、观察距离:300-350mm;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550mm ;
3、观察角度:水平方位45°±15°;
4、检验时按正常要求的距离和角度扫描整个被检测面:10S±5S;
5、检验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不能有色盲、色弱者。
2、检验条件及环境
抽样检验依GB2828-2003标准,取一般检验水平Ⅱ
AQL:A类缺陷为0
B类缺陷为0.65
C类缺陷为1.5
特殊项目(尺寸、可靠性)抽样方案为:S-1或具体规定数量,Ac = 0,Re = 1。
3、电镀件外观检验标准
3.1外观点、线、面标准
3.2电镀件外观其它缺陷判定
4、电镀件特殊检验标准。
Q3-QC-003电镀件来料检验规范

1.适用范围适用于捷豪公司所有电镀类产品的来料检验。
2.抽样办法:外观检查采用GB/T 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II级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在来料批量中随机抽取样本。
个别项目的抽样数量,依本文件后附录之规定。
3.检查条件:3.1照明:500-1000Lux。
3.2目视距离:距离对象20-50cm(检查者与待检测零件距离)。
3.3时间:每一个产品5-15秒(根据待检测零件每一面大小而定)。
3.4角度:检查视线与视观表面成45度角。
4.外观等级定义:产品表面外观等级是根据产品最终组装面来定义。
A级面:组装后外露面。
B级面:除A级面以外的所有非外露面。
5.词汇定义:5.1压痕:金属废料或异物压陷在模具表面与金属板间造成的凹痕。
5.2刮伤:零件与尖锐异物接触在表面留下的沟槽,其长度大于其相对的深度及宽度。
5.3磨损:长度及宽度相对大于其深度之擦伤或磨擦痕迹的表面缺失。
5.4水渍:表面形状不规则的白色或模糊部分。
5.5针孔:从镀层表面贯穿到镀层底部或基体金属的微小孔道。
5.6麻点:在电镀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而在电镀表面形成的小坑。
5.7起皮:镀层呈片状脱落基底镀层或基体之现象。
5.8起泡:在电镀过程中由于镀层与基体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一种凸起状缺陷。
5.9阴阳面:镀层表面局部亮度不一或色泽不均匀之缺陷,多数情况下在同类产品中表现出一定规律。
5.10斑点:镀层表面的一类色斑,暗斑等缺陷,是由于电镀过程中沉淀不良,异物粘附或钝化液清洗不干净等原因造成。
5.11烧焦镀层:在过高电流的情况下形成的黑暗色,粗糙松散,品质差的沉积物,其中含有氧化物或其它杂质。
5.12雾状:镀层表面存在程度不同的雾状覆盖物,多数产生于光亮度层表面。
5.13树枝状结晶:电镀时在阴极上(特别是边缘和其它高电流密度区)形成的粗糙/松散的树技状或不规则凸起的沉淀物。
5.14海绵状镀层:与基体金属结合不牢固的疏松多孔的沉积物。
6.镀膜层的质量要求6.1镀层厚度检测仪器:膜厚仪,厚度参6.4电镀测试要求附表对应各镀件膜厚编制:审核:核准6.2附着力采用GB/T5270-2005的测试方法,镀锌的用百格测试,镀铬的用挫刀测试。
五金进料检验规范

10.重量
10.1取样10-30pcs取平均重量
10.2产品平均重量不可超出标准重量2%(参照半成品重量限制表),超出视为不合格
11.判定标准
序号
检验项目
不合格内容
缺陷分类
严重
主要
次要
1
外观
1)表层有明显污渍(不可擦)、毛刺、划痕、麻点,轻微镀层浮起,氧化,饰层与工艺文件要求不符
a)在检验时,如发现不良品其数量在允收范围内,应将不良品隔离贴上黄色不合格标示,注明料号不良原因,置于不合格区并在验收单上扣除不良数量。
b).在检验时,如发现不良品其数量超过允收范围内时,应整批批退并贴上黄色不合格标示,并将不良品集中,并在外箱上注明不良品并送至不合格区(依据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编制:
审批:
批准:
版本
制/修订内容
日期
备注
A
新制定
2016.01.08
五金进料作业指导
1.目的:
为确保供货商交货之品质,合乎本公司之规格需求,降低制程品质之不良率,特拟定本检验规范作为检验之标准依据对零件、半制程品之进料品质,予以稽核检查,以确保品质要求
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公司产品用五金加工件、冲压件(以下简称五金件)进货验收的要求、试验方法和验收规则
a)包括工程图纸/文件中有平面度要求的平面。有平面度要求的平面应符合工程图纸/文件要求。
b)检查方法:用百分表或千分表进行检查。
8.2粗糙度(粗糙度要求检验时)
a)包括工艺图纸/文件中有粗糙度要求的平面。有粗糙度要求的平面应符合工艺图纸/文件要求。
备注:外观检查如有争议时,以客户协商同意之限度样品为基准,尺寸如有争议时,以实际组装为准。加工尺寸应保留电镀余量
五金电镀件检验标准

五金电镀件检验标准五金电镀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工艺,通过电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非金属的薄层,以改善其外观和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五金电镀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机械设备等领域。
为了确保五金电镀件的质量,制定了一系列的检验标准,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首先,五金电镀件的外观检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外观检验主要包括表面光洁度、镀层附着力、镀层厚度等指标。
表面光洁度是指镀件表面的光泽度和平整度,应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
镀层附着力是指镀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力,通常采用划格法或剥离试验来进行检验。
镀层厚度是指镀层的厚度,通常采用磁感应法或X射线荧光法来进行测量。
这些外观检验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五金电镀件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其次,五金电镀件的耐蚀性检验也是至关重要的。
耐蚀性是指五金电镀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抗腐蚀能力,通常包括盐雾试验、湿热试验、酸碱盐溶液腐蚀试验等。
盐雾试验是模拟海洋气候条件下的腐蚀环境,通过在盐雾箱中进行连续喷雾测试,来评定五金电镀件的耐蚀性能。
湿热试验是模拟高温高湿条件下的腐蚀环境,通过在恒温恒湿箱中进行连续测试,来评定五金电镀件在潮湿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酸碱盐溶液腐蚀试验是模拟酸碱盐溶液中的腐蚀环境,通过浸泡试验来评定五金电镀件在不同化学介质中的耐蚀性。
这些耐蚀性检验指标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五金电镀件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性能。
最后,五金电镀件的尺寸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
尺寸检验主要包括外径、内径、长度、厚度等尺寸参数的测量。
通过量具测量或三坐标测量仪进行尺寸检验,来确保五金电镀件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尺寸检验的合格与否直接影响着五金电镀件在装配和使用过程中的匹配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五金电镀件的检验标准涵盖了外观、耐蚀性和尺寸等多个方面,通过严格执行检验标准,可以有效保证五金电镀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确保五金电镀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性能,为各行业的生产和应用提供可靠的保障。
电镀件进料检验规范

视 目 ●
受 接可不㎡ m 2 . 0≥ S 受接可㎡ m 1 . 0≤ S 受接可 面级 C m m 5 1≥ S D,处 2≤ N , ㎡ m 2. 0 ≤ S ≤ ㎡ m 1 . 0 准标 受接可面级 B m m 5 1≥ S D,处 1≤ N , ㎡ m 2. 0 ≤ S ≤ ㎡ m 1 . 0 准标 受接可面级 A
核 审
m m 5 1≥ S D,处 2≤ N , ㎡ m 2. 0 ≤ S ≤ ㎡ m 1 . 0 准标 受接可面级 B m m 5 1≥ S D,处 1≤ N , ㎡ m 5 1. 0 ≤ S ≤ ㎡ m 1 . 0 准标 受接可面级 A
舜 吴 制 编
准标 眼沙 孔针 眼沙 孔针
受 接可不㎡ m 2 . 0≥ S 受接可㎡ m 1 . 0≤ S 觉感 手刮微 轻有, 材底露不 觉感手 刮显 明有得 不,材 底露得不 m m 5 1≥ S D,处 2≤ N , ㎡ m 2. 0 ≤ S ≤ ㎡ m 1 . 0 准标 受接可面级 B m m 5 1≥ S D,处 1≤ N , ㎡ m 2. 0 ≤ S ≤ ㎡ m 1 . 0 准标 受接可面级 A 准标 质杂
GSOU
®
东莞市优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优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Yousu Electronic co.,Ltd.
电镀产品进料检验标准书
准 批
核 审
舜 吴 制 编
● ● ● ●
● 视目 视目 视目 视目 机验试 擦摩耐 、精酒 、码法
视目 纸胶 M 3 刀格百
●
次 告报 查检 一年每 料资)供提时要必(HCAER、SDSM、SHoR 供提 验检 它其 次批每 品样验试及告报货出商应供带附需 高过积堆可不,护防好做需品产 式方 查检 次批每 期日\号单订\码编料物)等(整工迹字,晰清识标 装包 装包 括包 齐整范规放摆,求要格规合符式方装包 mm2.0<H 差段,mm2.0 次批每 查检 ,松过或紧过得不,中适度力装组 /scp01 <W 隙间,求要纸图程工合符寸尺装组要重 件部与 装组 构结 色变 次批每 、材底露得不次 51 共,种分/次 52 为度速,mm02-01 试测 ,直垂层 /scp5 镀为离距,次一为动移返往置位一同5在为度浓沾布 精酒 与码法将,宜为滴下不以,精酒% 9 棉白将再,布棉白层 4-2 包外码法,码法 g005 用 象现落脱有得不面表 次批每 层涂,次三复重置位一同在法方此,纸胶离剥间瞬 试测 查 /scp5 上向向方度 09 以手用,准为泡汽有没带胶以,面表 检性 涂喷的格小有划贴紧纸胶 M3 准标用)mm0.1*mm0.1 格百 靠可 :为积面格每(格小个 01 刀格百用面表层涂在 象现色变、蚀锈有得不面表层涂,H2 燥干温常 再,净干洗清水净纯用后 H21, ℃1±54 为度温( 试测 ) 内机验实雾盐的液溶水盐%5 为度浓于置斜品产将 雾盐 象现落脱无面表层涂,试测格百做,出取品样将后 试测 niM01,起始开开烧水从,开烧水将,中水入放品样 煮水 别类 验检 目项 准标验检与法方验检 0A 次 版 部质品 门部订制 号编件文
五金杂件电镀件检验标准

五金杂件电镀件检验标准五金杂件电镀件检验标准适应本公司金属物五金车件铜套、弹簧、弹片、螺钉及其它五金电镀件物料检验的需要。
2 适用范围本公司IQC所有金属五金车件、铜套、弹簧、弹片、螺钉及其它五金电镀件来料。
3 引用文件《物料认可书》、BOM、ECO。
4 定义4.1 CRI(致命缺陷):违反相关安规标准,对安全有影响者。
4.2 MAJ(主要缺陷):属功能性缺陷,影响使用或装配。
4.3 MIN(次要缺陷):属外观、包装轻微缺陷,不影响使用或装配。
5 抽样方案5.1依据MIL-STD-105E II 一般检查,从不同的包装箱(包)内随机抽取来料,其中外观项6.2.3.4和功能测试项抽样数、判定按测试项说明。
5.2 AQL取值(抽样有特殊规定的除外): CRI(致命缺陷)=0; MAJ(主要缺陷)=0.65; MIN(次要缺陷)=2.5。
5.3 检验抽样方案转换原则(针对同一供应商同一型号的部品):5.3.1 正常检查到加严检查的条件:①连续5批中有2批(包括检验不到5批已发现2批)检验不合格;②主管者认为有必要。
以上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5.3.2 加严检查到正常检查的条件:连续5批合格。
5.3.3 正常检查到放宽检查的条件:①连续10批检验合格;②10批中不合格品(或缺陷)总数在界限个数以下;③生产正常;④主管者认为有必要。
以上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5.3.4 放宽检查到正常检查的条件:①1批检验不合格;②生产不正常;③主管者认为有必要。
只要满足以上三条件之一。
5.3.5 加严检查到暂停检查的条件:具体依质量预警处理。
5.4 抽样开箱(包)率要求:当同种物料来料>5箱(包)时检验开箱(包)率必须达到80%且不能小于5箱(包);当同种物料来料≤5箱(包)时检验开箱(包)率必须达到100%。
6 检验步骤:6.1 外包装检验:6.1.1 货品检验单:要求货品检验单上的供应商、送检单号、来货数量、物料编码、物料名称等与实物6.1.2 物料的包装:要求箱(包)内、外无异物、水、灰尘、破裂等情况。
IQC五金检验规范流程

表面有严重的脏污或有不可擦拭的脏
污 表面无明显脏污、变形、镀层脱落
、生锈、变黄等现象
表面有明显的凸凹现象
有明显的镀层脱落、生锈、发黄
物件外表或 A、B级面,在加工后不 能有薄漆或露底现象
物件外表面不能有薄漆露底现象
物件内部薄漆在组装后可遮盖或看不 明显,可接受
C级面薄漆,面积≦10 m㎡。孔边薄 漆在组装后能被遮盖,可接受
文件名称Βιβλιοθήκη 五金类进料检验规范文件编号:WI-QU-029
版本:B 版次:00 页码:第 页 ,共 3 页 制订部门:品质部
制订/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明确五金件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能达到一致性
2. 范围:
适用于我司所有五金制品来料检验。
3.检验条件:
3.1 照明条件:日光灯600~800LUX;
用3M胶平整粘帖在样品表面,用手指来回按压2-4
涂层附着力 次,使胶纸与样品表面紧贴1分钟后,用手拉住胶纸 测试 一端,使之与测试面成45度角,迅速往上提拉胶
超过15%的涂层脱落
√
纸,使其离开测试样品,测试后样品表面处理脱落
面积不得大于15%
用5%NaCL溶液,PH值在6.5-7.2之间,喷雾气压为1±
五金类进料检验规范
检验 项目
A面 装配间隙 B面
规格要求
T≤0.5mm 可接收 T≤0.7mm 可接收
C面
T≤1.0mm 可接收
牙纹 孔径 合格
能顺畅通过通规 止规可以止住
牙纹
牙锋 符合 要求
牙锋高度与牙规相吻合 无滑牙、烂牙 (牙纹总数在5个以内) 滑牙、烂牙 <2个牙纹(牙纹总数大于5个)
电镀件进料检验标准

电镀件进料检验标准
1目的:对进料电镀件进行规定的检验和试验,保证未经检验和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投入使用。
2范围:适用于所有电镀件的检验和试验。
3作业说明:
3.1检验方式:按MIL-STD-105E AQL一般抽样水准Ⅱ标准抽样。
3.2检验项目:
3.2.1外观
3.2.1.1标准要求
a. 表面无批锋,无变形、锈斑;
b. 表面划痕≤0.5mm、凹痕≤0.5mm
c. 表面镀层有光泽、颜色一致;
d. 表面镀层用粘胶粘取时镀层不脱落
3.2.1.2检验方法:目测、卡尺测量。
3.2.2性能:
3.2.2.1标准要求:
a.电镀层厚度应不小于0.015mm;
b.电镀表面有抗腐蚀性能。
3.2.2.2检验方法:
a.用镀层测厚仪测量镀层厚度,其结果应满足标准要求。
b.取样品少许或零件一部浸入5%NaCl溶液中浸泡8小时,取出清水洗干净,在空气中晾干,表面无发红或锈斑。
4相关文件:
4.1相关工程设计图纸
5使用表单:
5.1 IQC检查材料品质报表。
五金烤漆检验规范

组装产品 目视
组装产品
③滑牙、烂牙≥2个牙纹
目视
用百格刀或介刀在样品表面划1mm×1mm方
格,然后用3M胶平整粘帖在样品表面,用
涂层附着力 测试
涂层附着力测 试
手指来回按压2-4次,使胶纸与样品表面紧 贴1分钟后,用手拉住胶纸一端,使之与测 试面成45度角,迅速往上提拉胶纸,使其
1-3PCS 1-3PCS
√ √
√ √ √
烤箱
恒温恒湿试 验
喷涂表面有起 泡、生锈、变
色等现象
将样品放入恒温恒湿机,设定温度65℃, 相对湿度95% ,测试时间48H,要求样品 表面无氧化、生锈、处理层脱落等现象
恒温恒湿 箱
包裝
1.料号(包装标 ①包装袋上应标明数量、品号、品名、规
示)
格、型号、生产日期及生产厂家;②与承
认样品比较厂商所交实物的料号以及外箱
③C级面薄漆,面积≦10 m㎡。孔边薄漆在 组装后能被遮盖。
目视 目视 目视 目视
五金
、烤 外观(烤漆
漆
件)
流漆
物件表面及级面边口处,不能有流漆现 象:①物件A面不能有明显的流漆现象(在 25cm处观察,无明显流漆印痕)
②B面的流漆面积≦3m㎡,且在10 m㎡内, 只允许有3pcs ,间距≥25cm,在30cm处观 察不明显
2.品名(包装标 示)
标识的品名料号与检验验收单中的品名和 实物及料号应一致;③任何有误,均不可接 受。
目视 目视
包装外观 不可有破损及脏污
目视
其它
混料/错料 不可混料﹑错料 出货检验报告 检查是否有出货检验报告
目视 目视
版本
A0 核准:
电镀件来料检验规范

电镀件来料检验规范
SFC-QA-001-38
外协外购件进料检验规范
版本号:第二版修订人:
作业文件
电镀件检验规范
修订日期:
第1页共1页
批准审核制订日期
日期
日期
1.目的:规范本公司外购外协零部件的检验,使其满足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电镀件的检验。
3.检验依据:GB/T 2828.1-2003 GB4706.1-2005
4.职责:品保部检验和试验人员负责按标准执行检验和试验。
5.检验项目检验项目
缺陷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外观 MI 无锈蚀、变形,电镀层色泽均匀、无脱落。
目视
尺寸 MA 按封样、图纸或实装进行检验。
游标卡尺实装
防锈测试
MA 用10%NaCl 盐水测试24h 不可以生锈。
10%NaCl
6.抽样检验标准------依据GB/T 2828.1-2003 一般Ⅱ级水平抽检
其AQL 值为 ------- 严重缺陷(CR ): 0/1
一般缺陷(MA ): 0.65 轻微缺陷 (MI): 2.5。
五金电镀件的检验标准

五金电镀件的检验标准
1.外观检测:在60W的日光灯下,距离350MM成45°角观察.外观平整,
光滑,同批次产品色泽一致,无裂纹,无明显杂质及气泡.目测镀层均匀,无局部镀层缺陷,表面完整,无翘曲,划伤,锈蚀,无起泡,露铜,发黄,麻点,烧焦等缺陷.滚铬,挂铬,滚镍区分按样板.
2.附着力测试:(详见百格测试方法要求4B)
3.盐雾实验:按GB/T2423.17
盐溶液采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其浓度为5±0.1%,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雾化前的盐溶液的PH值在6.5-7.2(35°±2)之间。
A.初始检测实验前样品必须进行外观检查,表面必须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的防护层。
B.安装细节样品不得相互接触,平板实验样品需使受试面与垂直方向成30°角。
C.持续时间 24小时。
D.恢复实验结朿后,用流动水洗掉样品表面的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干净。
E.最后检测实验24H后,每100C㎡不超过2个锈迹锈点,每个锈迹锈点的面积不大于1M㎡,实验面积小于100C㎡时,不允许出现锈
迹锈点,不得出现缺陷面积大于0.2-0.25CM的锈蚀斑点。
4.镀层最小厚度为8UM。
5.盐水实验3%的盐水煮2小时不生锈。
批准:品管部。
五金件电镀检验标准

五金件电镀检验标准五金件电镀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通过电化学方法在五金件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以增加其耐腐蚀性、美观性和耐磨性。
为了确保五金件电镀质量,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本文将介绍五金件电镀检验的标准要求,以便生产和质检人员能够准确进行检验工作。
1.外观检验。
首先,对五金件电镀的外观进行检验。
应该检查其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无气泡、皱纹、污渍和凹凸不平等缺陷。
同时,还需检查电镀层的厚度是否均匀,是否存在脱落、起泡和开裂等问题。
外观检验是五金件电镀质量的第一道关口,也是最直观的检验方法之一。
2.厚度检验。
其次,对五金件电镀层的厚度进行检验。
通常采用金相显微镜、厚度计等仪器进行测量,以确保电镀层的厚度符合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电镀层的厚度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过薄或过厚都会影响其质量和性能。
3.粘附力检验。
五金件电镀层的粘附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检验指标。
通过拉力试验、划格试验等方法,可以测试电镀层与基材的结合情况,以确保其粘附力符合标准要求。
粘附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电镀层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4.耐腐蚀性检验。
五金件电镀层的耐腐蚀性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
可以采用盐雾试验、硫化试验等方法,测试电镀层在不同腐蚀介质下的耐蚀性能,以确保其能够在实际使用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5.其他检验。
除了上述几项主要的检验指标外,还应该对五金件电镀层的其他性能进行检验,如硬度、光泽度、抗磨性等。
这些性能指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镀层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总之,五金件电镀的质量检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对其外观、厚度、粘附力、耐腐蚀性和其他性能进行全面的检验。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才能保证五金件电镀的质量稳定、可靠,满足用户的需求。
希望生产和质检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工作,确保五金件电镀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电镀件进料检验标准

样板,目视
《零件图纸》
《进料检验抽样方案》
《缺陷分级作业指导书》
《进料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附着力测试作业指导书》
《耐磨擦试验作业指导书》
验产品的长度、外径、内径等相关尺寸。
5.如有装配要求的电镀件应目视和实配,不允许有变形的现象;
6.如有螺纹的电镀件,应使用相应的标准件或OK样板进行实装试验。
卡尺螺纹规丝锥
试验(必要时)
镀层附着力和耐磨试验
7.电镀件放置于120℃的燃炉中半小时后拿出检查,电镀件不应有起泡现象;
8.根据附着力和耐磨擦试验作业指导书进行试验和判定。
塌炉橡皮擦界刀思高牌胶
电镀件进料检验标准
一、目的
完善公司质量作业标准,规范物料的进料检验方式,确保进料质量满足公司及客户质量要求。
二、适用范围
凡供货商交货进厂之物料需执行检验的工作均适用。
三、检验内容及方法
检验项目
检验内容
检验方法及要求
检验工具
参考文件
外观检验
物料的颜色,外观,
1.来料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2.比对样板,电镀颜色应与样板相符;
-H¼
四,抽样方案及结果判定:
4.1依照《进料检验抽样方案》和来料数量抽取相应的样本进行检验。试验属于破坏性检验,可根据需要抽取3~5pcs进行。
4.2结果判定参照《缺陷分级作业指导书》和《进料抽样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镀类零件外观检验标准

12镀层雾状---镀铬、镀镍表面上的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4.2.4外观检验项目补充
产品外观应美观,单独一零/部件的整体视觉效果不能受到破坏,不会给人以劣质产品的印象。如果发现某一缺陷具有批量性或大面积,即便此缺陷属于“可接受”范围,也可以对该产品不予验收。
6镀层起泡---在电镀中由于镀层与底金属之间失去结合力而引起的一种凸起状缺陷。
7镀层黑点---电镀或其他原因导致电镀表面出现的点状锈迹。
8镀层手印---电镀前或电镀后因未按要求拿取工件导致手指印在工件上。
9镀层水印---电镀后因清洗水未及时干燥或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10油/脏污---电镀层表面呈现出可擦拭的黑色与液体重故障
MA
0.65
轻微故障
MI
1.5
3.3检验方法:
A:光度--正常40W日光灯照明状态下。
B:距离--A级面是450mm,C级面是600mm(人眼至物料的距离)。
C:角度--目视方向与光源成45度角。
D:时间--A级面观察5秒,C级面观察3秒。
E:视力--检验人员视力较正后1.0以上,无色盲。
2电镀挂印---电镀表面处理过程中,因装挂辅助工具的遮挡使其与零件相接触部位无膜层现象。
3镀前凹坑---由于基体材料缺陷,或在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所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4镀前划伤---电镀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材料缺陷进行粗打磨等人为造成的基体材料上的划痕或局部磨擦痕迹;一般呈细线型。
5镀后划伤---电镀后因操作不当的碰撞和磨擦或包装不完善在运输过程中碰伤及划伤的痕迹。
4.2.5其他外观检验项目未在本标准明确的,由世融通公司相关管理人员按实际情况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