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特殊精馏

合集下载

2-特殊精馏-1

2-特殊精馏-1

馏段各自的顶与底处 Sn 的几何均值。一般塔顶 x2 0 ,由式 (2-17)得
Sn D 1 1S
在塔底 x1 0 ,故
(2-19a)
Sn B 1 2S
(2-19b)
2.1.5 萃取精馏理论板数计算
由于精馏段和提馏段中溶剂浓度均为常数,溶剂只改变了
料液中两个组分(或关键组分)的相对挥发度,因此,可 将三组分的萃取精馏按拟二元萃取精馏计算。假定恒摩尔 流和相对挥发度 12/S 为常数,则可以采用普通精馏的简捷 计算法。
溶剂选择依据主要取决于被选溶剂对待分离物中
A、B组分的选择性大小,使A、B间的相对挥发 度按所希望的方向改变,并尽可能大。
(1) 尤厄尔分类法原则 通常有机化合物的极性减弱顺序依次为:水>二醇>
醇>酯>酮>醛>醚>烃,以此来选择待分离组分的溶剂
是较常用的方法。
尤厄尔等提出依据液体能否生成氢键的特性来推出
p1 1 12 p 2 2
由此看出,相对挥发度不仅与物系的操作条件有关, 而且与物系性质有关,即活度系数有关。
2.1.4 萃取精馏的分离因子
尽管萃取精馏所处理的物料非理想性较强,汽液 两相流率变化较大,萃取过程中的塔温变化较大,但 仍可采用普通精馏过程的数学模型来算出溶剂量及其 加入位置、回流比、理论塔板数及适宜的进料位置等 操作参数,其中溶剂用量及其与塔内溶剂浓度的关系、 理论塔板数的简化算法较为重要。
第二章 特殊精馏
2.1 萃取与恒沸精馏 2.2 反应精馏 2.3 分子蒸馏
在化工生产中常常会遇到欲分离组分之间的相对 挥发度接近于1或形成共沸物的系统。
一般认为对于相对挥发度小于1.05的物系,或者沸

特殊精馏方法介绍

特殊精馏方法介绍

(2-162) ln 12 p1s (1 2 x1 ) ln( s ) Ts A12 p2 (2-161)
讨论溶剂S对 1, 2 的影响:
第三项: x ( A A ) 反映了溶剂S对组分1,2不同作用效果.
s 1S 2S
使 1, 2 / s 1 A1s 0
3)当三元系中有二对二元最低恒沸物,而另一对是二元最 高恒沸物时,压力曲面上就可能出现“谷”;温度曲面 上 就可能出现“脊”; 当三元系中有二对二元最高恒沸物,而另一对是二元最 低恒沸物时,温度曲面上就可能出现“沟”;压力曲面 上 就可能出现“脊”;
2.恒沸点的预测
12
恒沸点时: 12 1 ki ˆV i P
sn x s
结合(2-164)和(2-167) 精:
xs S D sn (1 sn ) L 1 xs
(2-168)
S
RDxs (1 sn )
D sn x s
(1 x s )
1 (1 sn ) x s
(2-169)
提:
xs
其中:
S (1 sn ) L
xs [A 1s A s2 2x1(A s1 A 1s ) xs (A 2s A s2 ) C(x2 x1)]
若 r~X 曲线近似对称,即 Ai,j=Aj,i , C=0
A1, 2 A2,1 A12
A12 A1, 2 A2,1 2
S A1, S AS ,1 A1
V i
0
ˆ P
0
1, 2
V 0 ˆ K1 2 1 f1 V ˆ f0 K2 1 2 2
一般萃取精馏操作压力不高,所以

第二章特殊精馏

第二章特殊精馏

系统有一对两元共沸物
2.2 共沸精馏
2.2 共沸精馏

3.共沸精馏流程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
2.2 共沸精馏

3.共沸精馏流程
2.2 共沸精馏

4.共沸精馏的计算


共沸精馏的物料非理想性很强,如给出恰当 的相平衡与焓关联式,需采用温度和液相组 成同时迭代逼近的方法。对于非均相共沸物 的共沸精馏塔,还需同时计算液液平衡。 对共沸精馏塔进行简捷计算,其正确性尚需 考虑。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原理和溶剂的选择

溶剂的选择

尤厄尔的液体分类法 同系物中选择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的计算

溶剂用量S与塔内溶剂 浓度的关系

假设


精馏段中xs为常数,提馏 段中xs’为常数 恒摩尔流 各板中溢流中溶剂量相 等,塔顶产品中溶剂量 xDs=0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的计算
2.2共沸精馏

4.共沸精馏的计算

共沸精馏的极限条件的确定


共沸精馏的极限条件是指最少理论板Nmin和最小 回流比Rmin 以y=x为操作线进行逐板计算得出 确定最小回流比可用试算法 共沸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常用的是逐板 法
2.2 共沸精馏

5.共沸精馏与萃沸精馏比较

共性:


差别:



2.3加盐精馏

对于加盐精馏分离来说,盐效应引起气 液平衡的变化是最重要的。绝大多数含 水有机物质,当加人第三组分盐后,可 以增大有机物质的相对挥发度。而对于 具有共沸性质的含有机组分的水溶液加 盐后会使共沸点移动,甚至消失。加盐 精馏就是利用盐效应实现过程强化的特 殊精馏过程,而加盐萃取精馏是以含盐 混合溶剂代替单纯溶剂的萃取精馏过程。

特殊精馏(

特殊精馏(

按萃取剂的萃取原理,通常希望所选的萃取
剂应与塔釜产品形成理想溶液或具有负偏差的非 理想溶液。与塔釜产品形成理想溶液的萃取剂容
易选择,一般可由同系物或性质接近的物料中选
取。对萃取精馏希望萃取剂与塔顶组分1形成具
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且正偏差越大越好。

例如甲醇-丙酮(甲醇沸点64.7℃,丙酮沸点56.4℃)溶液 具有最低共沸点,t恒=55.7℃、x(CH3OH)=0.2的非理想溶 液,如用萃取精馏分离时,萃取剂可有两种类型




(1)挟带剂应能与被分离组分形成新的恒沸液, 其恒沸点要比纯组分的沸点低,一般两者沸点差 不小于10℃; (2)新恒沸液所含挟带剂的量愈少愈好,以便减 少挟带剂用量及气化、回收时所需的能量; (3)新恒沸液最好为非均相混合物,便于用分层 法分离; (4)无毒性、无腐蚀性,热稳定性好; (5)来源容易,价格低廉。

由于加入的萃取剂是大量的(一般要求xs>0.6), 因此塔内下降液量远大于上升蒸汽量,造成汽液 接触不佳,设计时要考虑塔板及流体动力情况。 由于组分间相对挥发度是借助萃取剂的加入量来 调节,当塔顶产品不合格时,不能采用加大回流 的办法调节,一般调节方法:①加大萃取剂用量; ②减少进料量,同时减少塔顶产品的采出量;
精馏是化工过程中重要的分离单元操作,其 基本原理是根据被分离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挥发 度(或沸点)的差异,通过一精馏塔经多次汽化 和多次冷凝将其分离。在精馏塔底获得沸点较高 (挥发度较小)产品,在精馏塔顶获得沸点较低 (挥发度较大)产品。但实际生产中也常会遇到 各组分沸点相差很小或者具有恒沸点的混合物, 用普通精馏的方法难以完全分离。此时需采用其 他精馏方法,如恒沸精馏、萃取精馏、溶盐精馏 或加盐萃取精馏等。

蒸馏定义及特点(精)

蒸馏定义及特点(精)

2、按操作压力分为加压、常压和真空蒸馏
常压下为气态(如空气、石油气)或常压下泡点为室温 的混合物,常采用加压蒸馏;常压下,泡点为室温至 150℃左右的混合液,一般采用常压蒸馏;对于常压下泡 点较高(一般高于150℃)或热敏性混合物(高温下易发生分 解,聚合等变质现象),宜采用真空蒸馏,以降低操作温 度。
精馏是利用混合液中各组分间挥发度 的差异以实现高纯度分离的一种操作。平 衡蒸馏仅通过一次部分汽化和冷凝,只能 部分地分离混合液中的组分,若进行多次 的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便可使混合液中 各组分几乎完全分离。
一、精馏原理
工业上是将上图的每个分离器做成一块;或在一个圆形的塔内 装有一定高度的填料。板上液层或填料表面是汽液两相进行传热和 传质的场所。
所谓泡点是指液体在恒定的外压下,加热至开始出 现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露点是指气体冷却时,开始凝 聚出第一个液滴时的温度
3、按被分离混合物中组分的数目可分为两组分 精馏和多组分精馏
工业生产中,绝大多数为多组分精馏,但两 组分精馏的原理及计算原则同样适用于多组分精 馏,只是在处理多组分精馏过程时更为复杂些, 因此常以两组分精馏为基础。
4.按操作流程分为间歇蒸馏和连续蒸馏 间歇蒸馏主要应用于小规模、多品种或某些
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工业中以连续蒸馏为主。间 歇蒸馏为非稳态操作,连续蒸馏一般为稳态操作。
三、精馏操作流程
精馏分离过程可连续操作,也可间歇操作。 精馏装置系统一般都应由精馏塔、塔顶冷凝器、 塔底再沸器等相关设备组成,有时还要配原料预 热器、产品冷却器、回流泵等辅助设备。
2.2 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
对于组分挥发度相差较大、分离要求 不高的场合(如原料液的组分或多组分的初 步分离),可采用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

2012分离工程习题解答及思考题

2012分离工程习题解答及思考题
组分 CH4 C2H4 C2H6 C3H6 di 0.52 24.9 8.83 8.70 bi 0.0 0.0 0.0 0.0
xD ,i = d i / D
xB ,i = bi / B
0.0113 0.5412 0.1919 0.1891
0.00 0.00 0.00 0.00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4-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5-
第二部分: 1) 组分 Xf i Xd i Xb i 丙烯 0.7811 0.997 0.05 丙烷 0.2105 0.003 0.914 异丁烷 0.0084 / 0.037
对丙烯物料衡算: FXf i = DXd i + BXbi 100×0.7811 = 0.997×D + (100-D) ×0.05 解得:D = 77.2 mol B = F – D =22.8 mol
=
lg(
0.997 0.914 × ) 0.003 0.05 = 76块 lg1.12184
4)求实际回流比(R)
理论板数不变:N = 96 块
吉利兰关联式(2 −140) 已知:Rm , N , N m ⎯⎯⎯⎯⎯⎯⎯ → R = 25
5)能耗
V2 ( R2 + 1) D2 (24.53 + 1) × 77.2 = = = 1.195 V1 ( R1 + 1) D1 (20.3 + 1) × 77.4
分离工程习题及解答
-1-
第一章 多组分精馏
1、欲分离苯(1) 、甲苯(2)和二甲苯(3)的三元混合物,精馏塔的进料、塔顶产品和塔 底产品的组成如下: 组分 塔顶产品 塔底产品 进料 塔于常压下操作。试求: (1)塔顶分凝器和塔釜温度。 (2)若进料温度为 92oC,确定进料相态。 假设液相服从拉乌尔定律,汽相可作为理想气体。三个组分的蒸汽压分别用下列各式计算: 苯 0.995 0.005 0.600 甲苯 0.005 0.744 0.300 二甲苯 0 0.251 0.100

3.2特殊精馏

3.2特殊精馏
醇、水 二元共沸物 进料 X111 X11 丁 水 醇 塔 塔 直接蒸汽 水
2 2 2
25
S
若互溶度很小:
1 11 1 11 x1 1, x2 1则: 1 1, 2 1 S 1 P1 x2 E S 11 1 ( 3 54) P2 x 2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特征
可用(3 54)定性分析:
★ 若E 1,形成非均相共沸物。 ★ P S 相差小,且互溶度小,形成 i
a.提高板上溶剂浓度的主要手段是增加溶剂的进料流率, 但增加了溶剂回收段的负荷和回收溶剂的难度; b. 增大回流比并不总是提高萃取精馏分离程度,对于一定 的溶剂/进料,通常有一个最佳回流比; c.溶剂浓度在再沸器中发生跃升,不能以塔釜液溶剂浓度 当作塔板上溶剂的浓度。
新教材117-120,旧教材76-78页
共沸物的可能性大。
26
3、共沸剂的选择
一般原则: 1.分离负偏差共沸物或沸点相近的混合物 a.共沸剂仅与一个组分形成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b.分别与两组分形成二元正偏差共沸物,且共沸 点有明显差别。(>10℃) c.与两组分形成三元正偏差共沸物,共沸点温度 显著低。 2.分离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a.共沸剂与一个组分形成二元正偏差共沸物,共 沸温度明显低。 b.形成三元正偏差共沸物,共沸点温度显著低。
某板: y醇 x醇 0.894 o t 78 . 15 C 呈共沸现象 12 1, 普通精馏得不到高 含量的醇。
沸点:丁烯: 273.9 K 丁烷: 272.5 K 12 1 若x F 0.5;x D烷 0.95 需N 300块 — 生产上难采用。
不用试差!
i P
23
B:二元非均相共沸物(都为正偏差共沸物)

特殊精馏的原理

特殊精馏的原理

特殊精馏的原理特殊精馏是一种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方法,它利用了组分的物理性质在蒸发和冷凝过程中的差异。

特殊精馏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提取纯净的化学品,去除杂质,以及分离可变组分的溶剂,等等。

特殊精馏的原理主要基于液体的沸点和蒸汽压之间的关系。

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因此在加热过程中,组分的蒸汽压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适当的控制温度和压力,可以使特定的组分蒸发并在冷凝器中重新变为液体。

这种过程可以重复进行,从而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

特殊精馏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特殊精馏方法:1. 水蒸气蒸馏:水蒸气蒸馏是一种常用的特殊精馏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沸点较高的溶剂。

在水蒸气蒸馏中,混合物首先与水接触,然后加热。

水蒸气将溶剂带至冷凝器中,并在那里冷凝为液体,从而实现了与其他组分的分离。

2.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通过将混合物分子逐一地通过柱状填充物层来分离组分。

填充物通常是一种不溶于混合物的固体,可以选择根据组分沸点和亲和性来设计填充物。

通过控制载气的流速和温度,可以使不同的组分在柱中以不同的速度通过,从而实现分离。

3. 分馏塔:分馏塔是一种常用的特殊精馏设备,特别适用于分离混合物中沸点相差较小的组分。

分馏塔通常由许多平面或圆柱体的平口塔板组成,这些塔板上有孔,材料可以通过这些孔进入下一个塔板。

在分馏塔内,混合物从底部进入,然后通过不同的塔板,然后在最顶部冷凝为纯净的液体。

不同组分的分离是通过不同的沸点和蒸汽压来实现的。

特殊精馏的原理主要涉及到沸点和蒸汽压的关系,以及控制温度和压力的重要性。

通过调整这些变量,可以根据组分之间的差异实现分离。

特殊精馏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混合物中的组分种类、沸点范围和分离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能需要结合多种特殊精馏方法,以达到更高的分离效果。

总的来说,特殊精馏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分离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方法,它利用了组分的物理性质差异。

通过适当的控制温度、压力和其他条件,可以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式在一定的盐含量范围内有效,当盐 的含量增加时,盐效应的趋势下降,偏 差较大。
加盐精馏过程

溶盐精馏

工业上生产无水乙醇 的主要方法是共沸精 馏和萃取精馏。其缺 点是回流比大,塔板 数较多。而采用CaCl2 溶盐精馏则可使塔板 数节省4 / 5 ,回流比 的降低使能耗减少 20%~25 % ,盐含 量只是混合溶液的 1.0%~1.5% ,显示
盐类的选择

所加入的盐在某组分中溶解度教大,则 使该组分的蒸气压下降也比较大。盐对 某物系中不同组分(溶剂)的溶解度差 别愈大,则对气液平衡的影响愈大。
气液平衡数据的关联和预测

Johnson 和Furter 第一个提出定量关联 二元物系气液平衡盐效应的经验式
s ln Kszs
2 2
2 ln x 1 . 42 1 . 66 x 2 1 2
1163 . 0 lg P 6 . 02818 227 t
s 1
1652 . 05 lg P 7 . 33827 231 . 48 t
s 2
2.2 共沸精馏

1.共沸点的预测

二元均相共沸物
y i 1, K i x i 1




仅与原溶剂中一个组分形成二元正偏差共沸 物; 分别与两组分形成二元正偏差共沸物; 与原溶液中二组分生成三元正偏差共沸物, 其共沸点温度与任何二元共沸物都显著地低。 形成共沸物中,夹带剂的含量尽可能少,以 减少共沸剂的用量,节省能量; 一般溶剂的基本要求。
2.2 共沸精馏

3.共沸精馏流程
2.2共沸精馏

4.共沸精馏的计算

共沸精馏的极限条件的确定


共沸精馏的极限条件是指最少理论板Nmin和最小 回流比Rmin 以y=x为操作线进行逐板计算得出 确定最小回流比可用试算法 共沸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的计算,常用的是逐板 法
2.2 共沸精馏

5.共沸精馏与萃沸精馏比较

共性:

加盐精馏过程

加盐萃取精馏

在乙醇、丙醇、丁 醇等与水的混合液 中,大多数存在着 共沸物,采用加盐 萃取精馏可实现预 期的分离效果。
加盐精馏过程

加盐萃取精馏


醋-水物系的分离:醋-水物系也是形成共沸 物的系统。传统的分离方法是共沸精馏。近 年来利用加盐萃取精馏提纯乙酸乙醋的研究 已取得进展。 加盐反应萃取精馏:将加盐萃取精馏和反应 萃取精馏结合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与加盐 萃取精馏的区别在于,加入溶剂中的盐能与 某一被分离组分发生可逆的化学反应,大大 提高被分离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使分离更
/ F1 e

2.4分子蒸馏

1.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分子蒸馏分离因子
s p1 1 m s p2 2
M2 M1
2.4分子蒸馏

1.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分子蒸馏抽馏曲线
2.4分子蒸馏

1.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分子蒸馏抽馏曲线
2.4分子蒸馏

1.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P P x P (1 x )
s I 2 2 I 1
2.2 共沸精馏

1.共沸点的预测

三元共沸物 1 P2s s 2 P1
1 P3s s 3 P1
P P1 s 1 x1 P2s 2 x 2 P3s 3 x 3
2.2 共沸精馏

2.共沸剂的选择
12 / s 1 2 s 1 2 12
衡量溶剂效果的一项重要标志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原理和溶剂的选择

萃取精馏的原理
由三元体系的 Marg ules 方程,可以得到 ' ' ' ' 12 /s ln x A A A 1 2 x s 1 s 2 s 12 1 12
2.2 共沸精馏

4.共沸精馏的计算

挟带剂的加入量
2.2共沸精馏

4.共沸精馏的计算

挟带剂加入塔的位置

挟带剂的适宜加入位置,应使精馏塔内有尽量少 的塔板,其液相中挟带剂的浓度接近它在共沸组 成时的浓度,以充分发挥挟带剂的作用,但在釜 液中又应尽可能使挟带剂的含量少。因此,一般 挟带剂是随原料液一起从加料板加入塔内,或随 回流液一起从塔顶加入塔内。
1 P1 s x 1 2 P2s x 2 1 P P 1 P2s s 2 P1
2.2 共沸精馏

1.共沸点的预测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
x x
I I 1 1 I 2 I 1 s I I 1 1 1
II II 1 1 II 2 II 1
(1 x ) (1 x )

系统有一对两元共沸物
2.2 共沸精馏
2.2 共沸精馏

3.共沸精馏流程

二元非均相共沸物
2.2 共沸精馏

3.共沸精馏流程
2.2 共沸精馏

4.共沸精馏的计算


共沸精馏的物料非理想性很强,如给出恰当 的相平衡与焓关联式,需采用温度和液相组 成同时迭代逼近的方法。对于非均相共沸物 的共沸精馏塔,还需同时计算液液平衡。 对共沸精馏塔进行简捷计算,其正确性尚需 考虑。
1-无盐;2-含盐量5.9%(摩尔分数);3-含盐量7.0%(摩尔 分数);4-含盐量12.5%(摩尔分数);5-饱和溶液
加盐精馏原理


盐对气液平衡的影响从宏观上可解释为,将盐 类溶解在水中,水溶液蒸气压就会下降,沸点 上升 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微观现象分析,盐的加入 有两种作用。


一种是静电作用,由于盐是极性很强的电解质,在 水溶液中分解为离子,产生电场,溶液中水分子和 乙醇分子有不同的极性和介电常数,它们在盐离子 的电场作用下,极性较强、介电常数较大的水分子 会聚集在离子的周围,而把极性较弱、介电常数较 小的乙醇分子排斥出离子区,使非电介质与“自由 水”的比增大,相对挥发度增加。 另一种作用是盐加入到溶液中,会与某一组分生成

差别:



2.3加盐精馏

对于加盐精馏分离来说,盐效应引起气 液平衡的变化是最重要的。绝大多数含 水有机物质,当加人第三组分盐后,可 以增大有机物质的相对挥发度。而对于 具有共沸性质的含有机组分的水溶液加 盐后会使共沸点移动,甚至消失。加盐 精馏就是利用盐效应实现过程强化的特 殊精馏过程,而加盐萃取精馏是以含盐 混合溶剂代替单纯溶剂的萃取精馏过程。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的计算

溶剂用量S与塔内溶剂浓度的关系
xs S (1sn)L D sn 1 xs
当S和sn一定时,L增大,使xs下降。所以精馏 塔和萃取精馏塔不同,增大回流比,并不总是 提高分离程度。 对一定的溶剂/进料比,通常有一个最佳的回流 比。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的计算
2.2 共沸精馏

1.共沸点的预测
气相和液相组成相等时,称为共沸点,即 y=x s 1p1 共沸点时,1 2 1 s

2p2
P P x P x
s 1 11
s 2 22

[例题]试求总压为86.659kPa时,氯仿(1)- 乙醇的共沸组成与共沸温度。已知:
ln x 0 . 59 1 . 66 x 1 1

分子蒸馏过程及特点 分子蒸馏过程



分子从液体主体向蒸发表面扩散; 分子在液相表面上的自由蒸发; 分子从蒸发表面向冷凝面飞射; 分子在冷凝面上冷凝。
2.4分子蒸馏

1.分子蒸馏的基本原理

分子蒸馏过程及特点

特点




普通蒸馏在沸点温度下进行分离,分子蒸馏可以在任何温度 下进行。 普通蒸馏是液相蒸发和气相冷凝的过程,液相和气相间可以 形成相平衡状态,而分子蒸馏过程中,从蒸发表面逸出的分 子直接飞射到冷凝面上,中间不与其它分子发生碰撞。 普通蒸馏有鼓泡、沸腾现象,分子蒸馏是液层表面上的自由 蒸发,没有鼓泡现象。 普通蒸馏分离能力与组分的蒸气压有关,而分子蒸馏能力与 组分的蒸气压和分子量取精馏原理和溶剂的选择

溶剂的选择

尤厄尔的液体分类法 同系物中选择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的计算

溶剂用量S与塔内溶剂 浓度的关系

假设


精馏段中xs为常数,提馏 段中xs’为常数 恒摩尔流 各板中溢流中溶剂量相 等,塔顶产品中溶剂量 xDs=0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的计算
2.4分子蒸馏


分子蒸馏是一类目前尚未广泛应用于工 业化生产的分离技术,能解决大量常规 蒸馏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种特殊的分离技术,分子蒸馏在 极高真空下操作,它依据分子运动平均 自由程的差别,使液体在远低于其沸点 的温度下实现分离。
2.4分子蒸馏

1.分子蒸馏的基本 原理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 程 2 d p f 2 f kT 分子运动平均自由 程的分布规律
1P2s 12 s 2P 1
2.1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原理和溶剂的选择

萃取精馏的原理
当加入溶剂 S 后,组分 1对 2的相对挥发度 12 / s 则为
12 / s
P1 s 1 s P2 T s 2 s 以认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