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短教”几点思考
长文如何短教
长文如何短教小学语文有些课文篇幅很长,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对于这样的课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能使学生学有所得。
这样就需要做到长文短教,但是长文如何短教,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直入重点,敢于取舍一篇文章无论篇幅多长,总有其重点内容。
抓住重点内容,就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就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如果教师平均使用力量,每段必讲,一是时间不允许,二是教学显得平淡,学生会觉得乏味而产生厌倦情绪。
假如教师集中精力指导学生学习一段,交给学法,效果会大不一样。
如《再见了,亲人》前三段表现手法相似,都运用了感叹、事例、反问,教学重点可放在“告别大娘”这一段上。
首先组织阅读,弄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其次,讨论大娘为志愿军做了哪些感人的事,找出这些事例中最能突出大娘爱志愿军的词句,体会中朝人民间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最后指导学生怀着对朝鲜大娘深深的敬意,带着激动、悲壮的感情朗读。
在这一段精读的基础上归纳学法,指导学生自学“告别小金花”、“告别大嫂”这两段。
如此举一反三,既减少了重复劳动,又创造条件引导学生逐步从“学会”过渡到“会学”。
采用以上教法,较长的文章一般可以在两课时内授完,学生对课文内容能够消化、吸收,有效地提高了长课文的教学效率。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
小女孩擦火柴所看到的幻像这一段应确定为重点。
这一段小女孩四次擦燃火柴,借着火柴的亮光,她的眼前出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幻像呢?因为她太冷、太饿、太痛苦了,她想得到温暖、得到食物、得到欢乐、得到家人的疼爱。
然而这一切,她都没有。
在这个世界上,她只有寒冷、饥饿、痛苦。
幻想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抓住题眼,准确切入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透过文题可以窥探文章的主旨。
学生读文章,首先接触的是文题。
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长文短教”
语文文阅读教学中如何“长文短教”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细选的佳作,不仅蕴含丰富的知识,更在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的匠心独运。
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长篇的文章往往难以迅速把握其核心,教师在教学中也容易陷入繁琐的讲解之中。
因此,“长文短教”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将结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几篇文章,谈谈我在实践中如何运用“长文短教”的方法。
一、围绕核心,聚焦主题对于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文章,我会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核心和主题,然后围绕这些核心点展开教学。
例如,在教授《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文章中描述雨来英勇事迹的段落,然后引导他们分析雨来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文章所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情怀。
二、提纲挈领,理清脉络对于结构复杂、情节曲折的文章,我会采用提纲挈领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框架。
比如,在教授《草船借箭》这篇文章时,我先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绘制出思维导图,然后引导他们分析诸葛亮是如何巧妙利用草船借到箭的,从而理解文章中的智谋和策略。
三、对比阅读,深化理解对于具有对比性的文章或段落,我会引导学生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狼和小羊》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对比狼和小羊的对话和行为,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狼会找各种借口要吃掉小羊,从而理解文章中的道德寓意和人生哲理。
四、创意改编,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长篇文章的阅读兴趣,我还会尝试对文章进行创意改编。
比如,将《卖火柴的小女孩》改编成短剧,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或者将《龟兔赛跑》改编成现代版的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讲述。
这些创意改编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还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长文短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让长篇文章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
长文短教的思考与实践
长文短教的思考与实践一、何为长文短教?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内容丰富的课文;所谓“短教”,就是在对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凸显重点,选取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恰当地训练,把握本质,对教材做出艺术化的处理。
二、长文短教的目的和意义所谓“长文短教”,并不是简单地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由原来的两课时压缩为一课时,更不是不教,而是需要我们找到一种对“长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文虽长,却可短教。
我们要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凸显重点,尽可能地挖掘文本的魅力,深入浅出,更好地发挥课堂40分钟的效率,删繁就简,去粗取精。
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选取文章中最有价值的内容来教,以此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长文短教着重在一个“短”字上,教师如何短教,学生如何精学呢?(一)从信息论的角度看,阅读教学这个对话过程实际就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避免繁琐的分析”。
教师对教材进行面面俱到的、繁琐的分析,对学生来说,他所获得的信息是繁杂的,缺少秩序的,有用的与无用的、正确的与错误的、新的与旧的信息,信息论上称为噪音。
它们混在一起,就会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过程中,该学的学不到家,不用学的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真正获得的信息却很少。
对此,信息论认为,必须把有用的信息和噪音(无用的信息)隔绝开来,对噪音进行消除、过滤,把人真正需要的信息凸显出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长文短教,就可以做到突出重点,避免繁琐地分析,让学生紧紧抓住训练重点,学懂、学通、学透,学会学习。
(二)领悟叶圣陶教材观20世纪70年代末,叶圣陶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明确提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努力。
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
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也逐渐发展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长文短教”。
所谓“长文短教”即为在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理解题目,通过阅读理解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浅议。
“长文短教”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往往会以知识点为中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和讲解。
而“长文短教”倡导的是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理解题目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积累更多的词汇和知识,增强语感和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的效果。
“长文短教”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解答阅读理解题目,学生也需要进行创新性的思考和答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这种培养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长文短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材料和阅读理解题目,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动力。
与此学生在阅读中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其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长文短教”还能促进学生的整合性学习。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将知识点进行拆分和独立教学,学生容易陷入碎片化的学习状态,缺乏整体把握和理解。
而“长文短教”将各个知识点融入到阅读中,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点进行联系和整合,增加了学生的整体把握和理解。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
浅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的教学思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死记。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在这样的背景下,”合作学习、自主探究”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走进我们的课堂。
新课程的改革,就是要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搭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感悟语文科是丰富多彩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点”破全篇的长文短教思路来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一、紧扣课文选”点”理解“长文”,即在某学段内篇幅相对较长的课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疲倦。
立足课文信息,提取和理解”点”,是目前课堂上长文短教值得采用的方式:1、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语句,点燃理解的火花。
长文的长,一般在篇幅,而文中结构思维不一定长。
此类课文,抓住关键语句,就找到了理解课文的密码;点燃理解的火花,就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就活泼有趣了。
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藤野先生》,就可以抓住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的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作者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的写作特点,抓住了文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也因为理解了全文含义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深化了主题,使学生感悟到这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深刻,具有现实意义。
2、析题而解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容。
长文的标题,有时恰是解析文中内容的确切点。
此时采用”猜读”或同桌”交流”,会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变脸》(节选)时,抓住了剧本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思想,着重表现了狗娃作为一个流浪女孩的人生遭遇,塑造了不是男孩却胜过男孩的狗娃形象,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以及官场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状况,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旧时代的生活图景,以及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状态。
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
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作为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部分,“长文短教”是近年来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教学方式。
在这种教学方式中,一篇较长的文章被分割成若干个短片段,每个短片段都包含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
这种“长文短教”的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长文短教”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
传统的语文教材中,一篇较长的文章往往需要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阅读和理解,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一项相对困难的任务。
而通过将长文章分割成若干个短片段,每个片段都围绕一个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学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解和掌握。
这种方式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同时提高学习效果。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长文短教”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很少有机会进行自主思考和分析。
而通过“长文短教”的方式,学生需要在每个短片段中进行阅读和分析,找出关键信息和思想,为整篇文章的理解打下基础。
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判断和分析能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长文短教”的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每个短片段的篇幅较短,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时不能获得完整的上下文信息,容易造成对文章整体的理解不足。
一篇长文被分割成若干个短片段后,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丧失对文章脉络的感知,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思想。
部分学生可能只专注于短片段中的某个细节,而忽视了整篇文章中的其他重要内容。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在“长文短教”教学中适当引导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整篇文章的脉络和主旨。
学生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技巧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整合每个短片段的信息来理解整篇文章。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围绕文章展开讨论和解读,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长文短教”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阅读能力。
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
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其中一个重要的改变是“长文短教”的启用,即将原先的长篇小说改为短篇作品,并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教学。
下面就是我对于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的一些浅议。
长文短教的改变是积极的。
长篇小说由于篇幅较长,故事复杂,学生们在课堂上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理解力和阅读能力有限,无法深入掌握其中的重点知识和情感。
而短篇作品由于篇幅短小,故事精炼,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学生们可以在短暂的时间内将整个故事读完,从中获取知识和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长文短教的应用需要合理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来进行授课。
一方面,可以通过讲解和解读课文内容,并对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把握重点细节,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们在互动中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理解,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们亲身体验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长文短教的实施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现代化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可以使用课件展示课文的图片和音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故事情节。
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和作者介绍,进一步丰富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把握。
长文短教的实施需要与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
长文短教不应该成为孤立的教学环节,而应该与课外阅读、写作等其他环节相结合。
在长文短教中,可以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相关的阅读活动,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写作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们通过写读后感、写提纲、作文等形式,对课文进行再思考和再创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在推进语文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使用短篇作品,合理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与其他教学环节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于长文短教的几点困惑和意见
关于长文短教的几点困惑和意见乐民镇第二中学项成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篇幅比较长的文章,遇到这类文章,我在教学中经常会产生各种困惑,不知道如何给学生来教学这样长篇幅的文章。
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时为了赶进度,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有时因为面面俱到,也影响了教学的进度。
特别在农村中学,各种教学资源缺乏,要上好长篇课文更是有很大的难度。
为了共同探讨和研究长文短教的方法,我校于上学期举行了一次优质课评比,课文选择了大家非法熟悉的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共有五位老师上课,在这五位教师中,有两位选择了多媒体教学,有三位教师选择了传统形式教学。
从五位教师的教学中,我们更加感受到了长文短教的困难。
大家都想试图用一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最后,谁也没有完成。
纵观几个教师的教学过程,我认为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材的讲解难逃传统的说教程序我们对课文的分析往往遵循的是这样一条程序,即导入新课(一般包括情景导入、背景简介、作者简介、生字词检查)——教学新课(一般包括整体感知、内容分析、语言分析、主题探究)——归纳小结——布置作业这样这几个程序。
这当中的每一个程序如果教师和学生把握不住,都可能出现拖堂的现象,即教学任务不能完成。
其实,这样的教学就是传统的说教教学程序,即教师把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几个部分,然后再逐个完成。
这样对于一篇比较长的文章来说,是很难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的。
二、熟悉课文内容往往变成了走过场的程式化过程我们知道,在任何一篇课文的教学中,都应该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而熟悉课文内容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读课文,而且要不止读一遍。
这样学生才会熟悉课文内容。
但对于一篇长文章来说,想用较短的时间来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确实很难,而很多教师因为难就省掉了这一过程,在课堂上要么不安排学生读课文,要么就是让学生快速读课文。
对《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五个教师只有三个教师指导学生读了一遍课文,两位教师是范读,因为是教师自己读,为了赶时间,语速就比较快。
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
浅议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也在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革。
“长文短教”作为教材编写的一种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
那么,究竟什么是“长文短教”?它又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议一下部编版初中语文“长文短教”之法。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长文短教”的概念。
所谓“长文短教”,就是在教学中以长篇文本为主,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分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培养阅读能力和提高语文素养的教学模式。
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通常是以短篇文本和单个知识点为主,学生只需要简单地掌握知识点即可。
而“长文短教”则更注重文学素养和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也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长文短教”有着许多值得称道的特点和优势。
通过长篇文本的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和主题思想,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长篇文本多样的结构和复杂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想象能力。
长篇文本中常常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背景信息,通过深入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文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当时的社会风貌,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长篇文本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延展性,可以将多个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知识更加系统和完整。
“长文短教”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长篇文本的教学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分析,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理解。
长篇文本的语言难度和篇幅较大,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否则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情感抵触。
长篇文本的教学需要结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文本。
针对“长文短教”的优势和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更好地实施。
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养,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解读能力。
长文短教 难文浅教——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几点思考
◆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陈先云长文短教 难文浅教长文短——用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几点思考一、如何看待教科书选编的长课文、难课文课文是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核心构件,是教科书功能的重要载体。
课文在语文教科书中的核心地位,体现了教科书形式结构的共性,更体现了教科书形式结构的个性,全面影响着语文教科书多样功能的有效发挥。
它是主导语文教师规划教学的主要元素,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核心材料。
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将读书、作文、口语交际等规律在实践中运用,从而形成相应的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习惯。
这种能力与习惯不会凭空得来,课文正是学生获得知识、训练能力、学得方法、培养习惯的重要凭借。
课文的长短、难易程度以及是否适合教学,是学生能不能学得了、教师能不能教得好的先决条件。
文章长短一直困扰着教科书选文工作的进行。
多少字的文章适合选入小学低、中、高年级的语文教科书,一直没有科学的判断标准。
叶圣陶先生对此有过论述,他曾在《略谈学习国文》和《课文的选编》中分别指出:“国文教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于做细琢细磨的研讨工夫。
”“课本选用长篇,长至若干字为度,一册以几篇为度,今后必当限定矣。
”语文教科书选文另一个较难把握的是文章的难易度。
具体而言,如果文章表达的主旨远远超出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与阅读能力,学生读不懂,势必会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就不太适合选作课文。
而一些内容比较浅显的作品,学生一看就能明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语言发展、思维发展起不到什么作用,也不适合选作课文。
选入教科书中的文章应该有一定的思维价值,要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是学生经过思考或教师指导能够读得懂的。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选编长课文、难课文,体现了教科书选文的发展性。
它对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语言发展和思维发展,满足小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需要,以及帮助学生成长为符合新时代需要的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于长文短教的几点思考
5 30 ) 6 0 0
效 性 , 能很 好 地 应 对新 教材 的这 一 变 化 。 其 中 “ 文短 教 ” 才 而 长 是 提高 课 堂 实 效性 的一 个 很 有效 的方 面 。 “ 文 短 教 ” 教 师 的要 求 比 较 高 , 师 作 为 教 学 的 引 导 长 对 教 者. 必须 备好 课 , 好 课 是 上 好 课 的 前 提 , 是 备 好 长 文 短 教 备 但 的 课 较平 常 的课 难 度要 大些 ,因此 .教 师 对 长 文 应 有 一 个 高 度 、 面 、 入 的 认识 和理 解 , 有 当 教 师 站 在一 个 高度 上 , 全 深 只 深
找 到 “ 文 短 教 ” 突破 口 、 入点 。 长 的 切 如课 文 《 来 主 义 》 鲁 迅 拿 是 先 生 的一 篇 杂 文 , 幅 较 长 , 针 对 的 事 件 距 今 时 间 较 久 , 篇 所 加 之 鲁 迅 杂文 的语 言很 有 特 色 , 生 阅 读 文本 的难 度 很 大 。 教 学 在
一
终 得 不偿 失 教 学 需 要 做 到 的 是 让 学 生 “ 课 一 得 ” 不 必 面 一 , 面俱 到 。 因 此 在 深 入 探 究 该 文会 发 现 , 荷 塘 月 色 》 结 构 是 《 的
圆形的 , 结 构 、 外 内结 构 均 如 此 。 从 外 结 构 看 , 篇作 品 从 作 这
■
关 于 长 文 短 教 的 , 思 考
采 霞凤
( 义 市第 四 中学 , 州 遵 义 遵 贵
在 高 中语 文新 教 材 的 选 文 中 , 篇 幅 的文 章 不 在 少 数 。 长 面 对课 时未 变 . 量 增 大 的 现 状 , 线 教 师 常 常 束 手 无 策 。 教 师 容 一 若依照教参上的方案讲授 , 就会 感 觉 课 时 太少 , 果 不 好 , 效 教 完后 , 生对 课 文 印 象也 不 深 。 么 如 何 在 有 限 的时 间 里 完 成 学 那 教 学任 务 . 成 教 学 目标 . 是 每个 语 文 教 师 都 必 须 深 思 的 问 达 这 题 。笔 者 结 合 近 几年 的教 学 探 索 、 考 , 为 只 有 提 高 课 堂 实 思 认
长文短教心得体会
长文短教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篇幅较长,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教师教授这些文章时往往感到难度较大。
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做到长文短教、减负增效,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预,丰富感知。
学生应成为研究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研究的意识和惯。
预是学生主动性的研究行为,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查找等方式来查阅与课文有关的图像资料和文字资料,使学生课前对课文背景、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推敲题眼,引导探究。
在阅读时,应推敲题眼,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从而理解文章的意义。
三、找切入点,理清层次。
抓住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辐射全文,突破重难点,阅读教学就实现了“削枝强干”。
找到重点段落,详略得当进行阅读教学。
四、抓重点段,详略得当进行阅读教学。
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重点段落,进行详略得当的阅读教学,使学生在阅读时有时间去理解、欣赏,进而有效提高研究效率。
五、迁移写话,提高素养。
通过迁移写话,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几点方法可帮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长篇文章的教学,提高课堂阅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感受到研究语文的快乐和幸福。
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长文短教”
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长文短教”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推进。
然而,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高中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实现“长文短教”,即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深度的前提下,如何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真正掌握语文的核心素养?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长文短教”。
教学内容的设计语文的教学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文化、文学、语言、写作等方面。
如何在保证全面性的前提下使教学内容更加简洁明了呢?以下是几点思路:优化教学重点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往往与难点相关。
优化教学重点,可以帮助教师把握课程重心。
由此而产生的专题教学则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某个知识点。
教材的选择和使用教材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教材非常重要,同时要善于善用教材,使课程满足教学要求。
教材的删减对于不必要的内容或深度不够的内容如可以适当删减或减少。
这样可以使教材更加简洁明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实现“长文短教”,教学方法的选择也非常重要。
应该采用针对性强的灵活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
个性化教学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
例如,有些学生可能对文字理解能力更强,因此可以采用阅读课、文语课等强化练习方法,以此加强学生的文字理解力。
翻转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课件和知识点,而学生只有在自己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后才能弥补知识和技能的空缺。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会适当减少教材内容,在课下让学生完成阅读、网上搜索等工作,课上则增加实战演练、案例分享、研讨等环节。
这样,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得到大大优化,同时教学也更加灵活。
教学评价和创新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使用创新的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好地促进教务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快速课评快速课评是一种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快速反馈服务的教学评价方式。
“长文短教”的思考与实践
“长文短教”的思考与实践近些年,中学语文课本(包括读本)越来越厚,从课文与规定课时之间的关系看,根本不可能用多课时解决每一篇课文。
然而,从阅读能力培养的效果来看,教材中的课文还远远达不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还必须尽量让学生多接触一些文本。
这样一来,课时不够的矛盾就愈加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长文短教”这种教学策略作些探讨,无疑很有必要。
一、“长文短教”的关键是大胆“忽略”每一篇课文都可以说是语文的全息图像,从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到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无所不涉。
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可能通过一篇文章的教学把所有语文知识全部教给学生。
因此,长文短教需要形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一课一得”。
一篇课文的教学能让学生掌握一种知识与方法,训练一种能力,体验一种情感,领悟一种人生智慧,就是不小的成功。
经典的理解往往在一生,而非一时。
同时,“确定‘长文短教’作为一种方法,基于我们对母语学习规律的认识:作为母语学习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绝不是零起点,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前实际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了解课文的条件。
于是,教师可以集中精力解决学生最困惑的那些少数问题”[1]。
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忽略”一些内容是完全合理的,舍得修剪“枝叶”方能扶持“主干”。
怎样“忽略”?尝试用一个课时解决一篇无论多长的课文。
拿到文本后,首先从不同的维度归纳写作特点与中心意思,在此前提下考虑可行的教学目标;接着,分析学生最需要达到的是哪一组目标(一般“文”“道”目标各一个),将之确定为教学的凝聚点;然后围绕这组目标,选择文本的部分内容进行教学。
例如笔者曾用一课时教读长文《肖邦故园》,从文本的写作特点、中心意思出发,经筛选,将“理解题目中‘故园’的含义,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与“学习课文把人、物、景与‘乐’(音乐)交织在一起的写法,着重体会文本将四季美景与肖邦音乐融为一体的艺术魅力”设定为该课时的两个目标;然后,围绕这组目标进行以课时为整体的教学活动。
浅谈“长文短教”的几点方法
浅谈“长文短教”的几点方法
贾村学区 XXX
1、从整体入手。
对于“长文”我们没有必要处处教师引导,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能力,指导学生读文章,让他们对整体有了大致印象之后,再看一看,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深究的,对这个地方再进行仔细地阅读、分析、综合思考。
当然,总结梳理后需要深究的问题,作为教师是做到心中有数的,他应该是达成教学三维目标。
2、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教学,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
3、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
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很多教师都喜欢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其实,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长文短教”的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可以使内容复杂的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
总之,选好文章的“切入点”学习理解“长文”,不仅是教师在组织“长文”阅读教学时的一种重要手段,更应该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语文阅读能力,为他们以后独立阅读“长文”奠定基础。
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长文短教,是一种通过简单、直观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迅速理解和掌握的教学方法。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长文短教的策略,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等方面,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一、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至关重要的。
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要求内容简短、重点突出,能够让学生迅速掌握。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选取经典文学作品。
经典文学作品具有代表性和典范性,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长文短教的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通过提炼重点内容,让学生快速理解和领悟。
2. 选取语言矫捷、意义丰富的文章。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选择一些语言矫捷、意义丰富的文章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选取有教育价值的文章。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该注重文章的教育价值,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使他们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得到启迪和感悟。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采用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时,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多样化。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在教学长文短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授法,对文章的背景、结构、语言运用等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2. 分组讨论法。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文章的主题、结构和语言特点,通过集体讨论,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拓展思维和拓展视野。
3. 课外阅读法。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些相关的文章,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
4. 写作训练法。
在教学长文短教的过程中,可以布置一些写作训练任务,让学生通过总结文章的写作特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对中高年级 “长文”“难文”教学的思考
在教学中,“长文”“难文”如何教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很多教师。
而如何迎难而上,聚焦语文要素,巧教“长文”“难文”呢?下面我结合教材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当前“长文”“难文”教学的常见问题及成因分析1.长文长教,费时费力篇幅较长的课文往往从视觉上带给师生极大的冲击,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这些长文或是名家名篇,或是文学精品,其作者都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高手,篇篇都文质兼美,无论是内容、文字,还是写法、思想方面都有着很丰富的“营养”。
因此,有的教师往往习惯于对这些长文讲深讲透,才认为自己教会了学生,才觉得放心。
这样费时费力,累了自己,更累了学生,还让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打折扣。
2.长文短教,取舍失当部分教师为了在极短的时间内消化掉这些“大部头”,在没有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情的情况下,凭感觉对长文的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等做出不当的取舍,导致学生课堂上吃了“夹生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就得不到提升。
3.难文深教,无所适从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选取一些略超出学生阅读能力的文章,让他们偶尔“连滚带爬”“跌跌撞撞”地读一读未尝不可,想来编者的初衷应该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可是有的教师觉得只要是教材上有的,就一定要给学生讲懂,拼命地剖析、拆解、研磨,不讲细致不罢休,让学生囫囵吞枣地被动识记、积累,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水平,一味地“拔苗助长”。
4.难文浅教,无功而返有教师认为对于难文,部分学生跳一跳都未必够得着,反正现在“双减”了,干脆“就低不就高”,把教学目标设置得低一点,师生皆大欢喜,却不知道自己白白浪费了一些极好的文本和发展学生多种能力的机会。
以上种种问题,大体有几个原因:固守“师本位”的旧观念,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忽视对课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深度研读,导致错误剖析文本和处理教学。
受制于现有的评价方式,过于关注当下结果。
二、常做“加减法”,巧教“长文”“难文”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关于“长文短教”的几点思考
关于“长文短教”的几点思考作者:许天元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3年第04期所谓长文指的就是文字多,篇幅长的文章,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认为,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在新编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长文的篇幅有了明显的增加,当前广大教师在处理这些文章的时候往往会走向两个方向:一是对课文进行层层剥离,深入分析,力求教学目标的面面俱到,全面实现。
结果是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学生只是获得了一些知识上的积累和方法上的训练,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本就没有得到提升。
另一种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感觉糊里糊涂,学完之后更是毫无印象,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都大打折扣,学习目标的实现根本无从谈起。
很明显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
那么长文到底应当如何来教呢?《新课程标准》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行语文教材内容庞杂,所以怎么教,尤其是教什么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般说来,每一套教材的编排都有它的整体性、计划性,单元教学目标不可能机械地重复,我们必须吃透教材,不做重复工作,要做到长文短教就必须真正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
依据这一标准,我认为长文的处理应注重在“短”字上入手,具体的做法应当是多种多样的,现略举几例以作探讨:一、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教学目标,是长文短教的前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很明显,所谓“工具性”,即体现为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过程和方法”的改进;所谓“人文性”,则体现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
因而,从大处落脚,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并使两者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长文短教”的几点思考
所谓长文指的就是文字多,篇幅长的文章,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认为,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在新编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长文的篇幅有了明显的增加,当前广大教师在处理这些文章的时候往往会走向两个方向:一是对课文进行层层剥离,深入分析,力求教学目标的面面俱到,全面实现。
结果是文章被肢解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学生只是获得了一些知识上的积累和方法上的训练,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根本就没有得到提升。
另一种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就感觉糊里糊涂,学完之后更是毫无印象,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都大打折扣,学习目标的实现根本无从谈起。
很明显以上两种情况都是不可取的。
那么长文到底应当如何来教呢?《新课程标准》提出“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照‘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现行语文教材内容庞杂,所以怎么教,尤其是教什么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一般说来,每一套教材的编排都有它的整体性、计划性,单元教学目标不可能机械地重复,我们必须吃透教材,不做重复工作,要做到长文短教就必须真正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
依据这一标准,我认为长文的处理应注重在“短”字上入手,具体的做法应当是多种多样的,现略举几例以作探讨:一、突出重点,大胆取舍教学目标,是长文短教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很明显,所谓“工具性”,即体现为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过程和方法”的改进;所谓“人文性”,则体现为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把握。
因而,从大处落脚,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并使两者结合。
一篇长文,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需要探究的问题必然比短文要多得多,但是要做到长文短教我们就必须明白,一堂课要真正解决好的应当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两个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文本,初步制定几个教学目标,然后依据课堂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取舍、精心选择切实可行的单一的教学目标。
事实证明,合理、简洁的教学目标是长文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如: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我认为就可以重点落实这样的教学目标:1. 理解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 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我想就这篇文章来说,如果教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了解了“百草园”生活的精彩有趣,“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无味,并且通过体会这种强烈的对比,那么这篇文章的理解就应该是水道渠成的了。
至于其他教学目标,例如:领会课文按时、空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学习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创设情景,了解叙事结构,感悟作者的赤子情怀等,则可以在其他文章中来实现。
二、充分激趣、精心设计课前预习,是长文短教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依据这一标准,要真正实现长文短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认真预习,让学生自己对文本有原始体验,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提问、真正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诸如课文中的陌生字的字音、字形,课文的基本情节、人物、环境,表达的思想感情、明显的艺术特色,初读文章后获得的体会和启迪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课前组织学生作初步的了解。
例如,我在讲授《孔乙己》一文前就布置学生看课文思考了这些问题:1. 孔乙己的优点有哪些?2. 孔乙己的缺点有哪些?3. 不同的人是
怎样看待孔乙己的?4. 鲁迅写作本文的用意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可以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体会。
教师在上课时再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一定会大大提高效率,真正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对文章的理解,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
三、文本的重构是根本,教学方式的转变是途径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伽达默尔曾指出,文学作品是一种历史性存在,文学作品的历史性存在取决于读者的理解,所以读者的理解是作品历史性存在的关键。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不难领会对于文本的重构是解读文本的起点,也是我们进行长文短教的根本。
长文短教,其实就是教师在反复阅读文本、深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思想,对教材进行重新处理的过程。
例如:我在讲授《空山鸟语》一文时,对文本作了这样的重构:首先:我让学生思考“山是空的吗”,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文中写了哪些景,哪些物?
接着:让学生思考,“鸟语”,鸟儿怎么会说话,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在这部分处理时,我把课文的文字按诗歌的形式重新作了编排,这样一来,以新诗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指导学生抓诗歌意象,以及注意语气、语调等反复诵读等方式,特别有利于学生理解这部分的内容和主题。
最后:让学生体会“为什么作者说山是空的,鸟儿怎么会说话”,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精神内涵。
按照这样的思路,从几次授课的情况来看,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总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长文短教”的课堂必须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那种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使课堂松散、无序、虚假,表面上看着风风火火、热热闹闹,实际上是轻佻浮躁、毫无实效的。
“长文短教”的课堂必须是通过教师的聪明才智,使学生顺畅的走进并且走出大量的文字,真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挑战性、创造性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