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用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光动力学疗法课件

光动力学疗法课件
金属配合物类光敏剂
这类光敏剂具有较高的光敏活性和较低的光毒性,因此被认为是较为理 想的光敏剂。但是,其合成难度较大,成本较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 改进。
光敏剂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治疗疾病的类型和部位选 择合适的光敏剂,以确保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
在选择光敏剂时,需要考虑其 光敏活性、光毒性、稳定性、 溶解性、合成成本等多个因素 。
激光照射与剂量控制
激光照射
使用特定波长的激光照射病变部位,确保光束均匀覆盖,避免过度照射或遗漏。
剂量控制
根据病变部位和病情,控制激光照射的剂量和时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 时避免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
治疗效果的评估与后续处理
治疗效果评估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了解光动力学 疗法的效果,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改善情况、病变 部位变化等。
原理
光敏剂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吸收 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引发一系列光 化学反应,产生具有杀伤力的活性氧 物质,从而破坏病变组织。
发展历程与现状
发展历程
光动力学疗法自20世纪80年代初 开始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治疗方法, 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现状
目前,光动力学疗法已经成为治 疗肿瘤、血管病变、皮肤疾病等 领域的重要手段,尤其在肿瘤治 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VS
疗效比较
比较光动力学疗法与其他传统治疗方法的 疗效,有助于评估其优势和局限性,促进 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与降低副作用的策略
优化光照参数
光照参数如光剂量、波长、脉冲方式等对光 动力学疗法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通过 优化光照参数,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对 正常组织的损伤。
精准靶向治疗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一、引言癌症,这个让人闻之色变的词汇,长久以来一直是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抗肿瘤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其中,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低的副作用,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那么,光动力疗法是如何工作的呢?它又是如何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中的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

二、光动力疗法的作用机制1. 光敏剂的选择与定位光敏剂的种类:光动力疗法的核心在于光敏剂。

目前,常用的光敏剂包括卟啉类、酞菁类等。

这些光敏剂在体内有特定的分布规律,能够优先聚集在肿瘤组织中。

定位机制:光敏剂能够通过被动靶向或主动靶向的方式聚集在肿瘤细胞中。

被动靶向主要依赖于肿瘤组织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EPR效应),而主动靶向则通过光敏剂与特定抗体或配体的结合实现。

2. 光照激活光敏剂光源选择:通常使用激光作为光源,其波长需与光敏剂的吸收峰相匹配,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激活光敏剂。

光照剂量:光照剂量需要精确控制,既要保证治疗效果,又要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3. 活性氧的产生与杀伤作用单线态氧:光敏剂在光照下会产生单线态氧等活性氧物质。

这些活性氧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能够迅速与周围的生物大分子发生反应。

细胞损伤:活性氧会破坏肿瘤细胞的细胞膜、蛋白质和DNA等结构,导致细胞死亡。

活性氧还能引发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进一步增强抗肿瘤效果。

三、光动力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1.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光动力疗法适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如皮肤癌、食管癌、肺癌等。

对于早期肿瘤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尤为适用。

禁忌症:对光敏剂过敏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不宜使用光动力疗法。

2. 治疗过程与注意事项治疗前准备:患者需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

还需进行光敏剂皮试和肝肾功能检查。

肿瘤光动力疗法

肿瘤光动力疗法
处理并发症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皮肤过敏、光敏反应等),采取 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患者安全康复。
03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优势与限 制
优势
高度选择性
光动力疗法能够精确地针对肿 瘤组织,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 ,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副
作用。
微创性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 治疗方法,不需要手术或化疗 ,患者耐受性好。
肿瘤光动力疗法
目录
• 肿瘤光动力疗法简介 •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过程 •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优势与限制 • 肿瘤光动力疗法的临床应用 • 光动力疗法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

01
肿瘤光动力疗法简介
定义与原理
定义
肿瘤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利用光敏 剂和特定波长的光来治疗肿瘤的 方法。
原理
光动力疗法利用光敏剂在特定波 长光的照射下产生化学反应,从 而破坏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 的目的。
提高治疗的效率和安全性。
联合治疗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 方向,将光动力疗法与其他治疗 方法(如化疗、放疗等)相结合,
有望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社会经济影响与政策建议
光动力疗法的推广应用将为患者 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减轻医疗负 担,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政府应加大对光动力疗法研究的 支持力度,鼓励创新和研发,促 进相关技术的进步和临床应用。
使用特定波长的光线和适 当的光照剂量,确保足够 的光能量到达肿瘤组织。
光照方式
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和 性质,选择适当的照射方 式(如表面照射、腔内照 射等)。
治疗过程
在光照治疗过程中,需密 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光照 剂量,确保治疗安全有效。
后续处理与观察
后续观察
治疗后需定期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评估治疗效果和有无复 发迹象。

光动力学ppt课件

光动力学ppt课件
12
THANKS
光源:PDT光源要满足光强度能达到一定的组织穿透性;波长为光敏剂所能吸收的频谱 例如:波长为630nm和532nm的激光都能有效的激活血卟啉衍生物,红色激光(630nm)对大多数组织的 穿透深度大于绿色激光(532nm)。532nm激光对于治疗浅表性的、多中心的肿瘤,如膀胱肿瘤取得明显疗 效。叶绿素a的最大吸收峰位于630~650nm,叶绿素b位于650~680nm,细菌叶绿素位于750~800nm。
目前, 用于临床的激光器有氩燃料、磷酸钛钾染料、金属蒸汽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等
2
PDT激光光源
光动力学治疗所需求的光的波长一般在 600~800nm 范围。其原因是长波可以提供所 谓治疗窗口,即其光谱介于血红蛋白吸收和水吸收之间的区域,从而使光在组织结构中的 穿透距离更长。这里并不一定要求相干激光光源,但近年来,随着高可靠性的红光激光器 和柔性的光纤的发展,激光成为主要光源,用于光动力治疗的激光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 脉冲的。
Nd:YAG 激光器,通过倍频可以获得 532nm 和 660nm 波长的激光,固体激光器相对于 He-Ne 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高,相对于染料激光器价格便宜、体积小,具有独特的优点。
4
实验:光动力疗法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光敏剂:叶绿素衍生品——脱镁叶绿素a(Phe a)、脱镁叶绿素b(Phe b)
脱镁叶绿酸a(Pho a)、脱镁叶绿酸b(Pho b)
7
实验结果68Fra bibliotek实验结果
9
光动力疗法优点
•(1)创伤很小:借助光纤、内窥镜和其他介入技术,可将激光引导到体内深部进行治疗,避免了开胸、 开腹等手术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2)毒性低微:进入组织的光敏药物,只有达到一定浓度并受到足量光照射,才会引发光动力学反应而 杀伤靶向细胞,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人体未受到光照射的部分,并不产生这种反应,人体其他部位的 器官和组织都不受损伤,也不影响造血功能,因此光动力疗法的毒副作用是很低微的。 •(3)选择性好:光动力疗法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光照区的病变组织,对病灶周边的正常组织损伤轻微,这 种选择性的杀伤作用是许多其他治疗手段难以实现的。 •(4)适用性好:光动力疗法对不同细胞类型的病灶组织都有效,适用范围广;而不同细胞类型的病灶组织 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可有较大的差异,应用受到限制。 •(5)可重复治疗:靶向细胞对光敏药物无耐药性,病人也不会因多次光动力治疗而增加毒性反应,所以 可以重复治疗。 •(7)可协同手术提高疗效:对于尖锐湿疣患者,疣体过大时,需要使用激光、冷冻等方法去除大疣体之 后,在进行光动力治疗。由此临床医生总结出三阶段疗法。 •(8)可消灭隐性病灶:临床上有些疾病如尖锐湿疣,在主病灶外可能有散在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亚临床 和潜伏感染,常规治疗手段只能去除显性病灶,对隐性病灶无能为力,但用光动力疗法后表面照射的方法, 消灭可能存在的所有微小病变,从而大大减少复发的机会。 •(9)可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对于颜面部的皮肤癌、口腔癌、宫颈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应用光 动力疗法有可能在有效杀伤癌组织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发病器官上皮结构和胶原支架的损伤,使创面 愈合后容貌少受影响、保持器官外形完整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的护理PPT课件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的 护理ppt课件
目录
•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简介 •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护理的重要性 •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护理流程 •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目录
•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患者的心理护理 •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护理的未来展望
01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简介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定义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它结合了光 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光化学反应选择性破坏肿瘤组织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心理护理方法
01
02
03
04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
的心理支持。
健康教育
向患者详细介绍光动力治疗的 原理、效果及注意事项,消除
其疑虑和误解。
积极沟通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 法,耐心倾听并给予积极回应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冥想等 放松训练,缓解其紧张和焦虑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的先兆 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 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提供心理支持,缓解患者的焦虑 和恐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生活习 惯调整,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
量。
关注患者的营养和休息状况,提 供合理的饮食和生活建议,改善
生活质量。
03
修肿瘤光动力治疗护理流 程
护理前准备
01
02
03
了解患者病情
详细了解患者的肿瘤类型、 病情状况、治疗过程等, 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 轻其紧张、焦虑等情绪, 提高治疗依从性。

《肿瘤光动力疗法》PPT课件

《肿瘤光动力疗法》PPT课件

精选ppt
5
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食管癌
早期食管癌, 手术治疗是主要根治手段, 但相当 一部分病例或因部位特殊, 或因全身状态, 不适宜手 术治疗。PDT 为不宜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根治机 会。Sibille 等应用PDT 治疗123 例 T1 和 T2 期食管 腺癌和鳞癌,6 个月时完全应答率87%, 总5 年生存率 25%,5 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高达74%。
精选ppt
7
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胃癌
PDT 对早期胃癌有效。Kato 等报告19 例患者 接受PDT, 完全应答率达60%, 治疗失败可能与胃蠕 动或胃皱壁遮盖, 激光不能透入有关。spinelli 等用 PDT 和Nd : YAG 治疗13 例早期胃癌, 在3~58 个月 随访期内,11 例( 85 %) 无疾病证据。Ell 等报告22例 早期胃癌 DPT 治疗的结果, 随访期12 ~20 个月, 完 全应答率73%, 其中在肠型胃癌为80%,
精选ppt
8
• 在弥漫Lauren 型为50%。Nakamura 等报告8 例 早期胃癌, 由于拒绝手术或因有禁忌证未作手术切 除。接受DPT 治疗后,7 例癌肿全部消除。有1 例 在PDT 治疗后1 个月接受手术切除, 病理学检查显 示DPT 的效应深至粘膜固有层。
• PDT 对进展期胃癌也有一定价值。Jin 等治疗39 例不能手术切除或复发性胃癌, 完全应答率和部分 应答率各为23.1%,轻度应答率25.6%。
精选ppt
12
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妇科肿瘤
ward 等应用即PDT治疗12 例妇科癌肿病人, 将多根石英
纤维直接插入肿瘤内。1 例在治疗12 个月时未见复发,8 例在

呼吸道肿瘤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呼吸道肿瘤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㊃专家共识㊃呼吸道肿瘤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DOI:10.3877/cma.j.issn.1674⁃6902.2019.04.002作者单位:100028北京,应急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信作者:王洪武,Email:wanghongwu2015@126.comʌ关键词ɔ㊀呼吸道肿瘤;㊀光动力治疗;㊀临床诊疗共识中图法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㊀㊀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一项既古老又现代的技术,4000多年前(古埃及时代)已记载有人用植物补骨脂治疗皮肤病[1]㊂但有关PDT的科学探索始于19世纪中叶㊂20世纪70年代末PDT逐渐成为一项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并被美国㊁英国㊁法国㊁德国㊁日本等不少国家批准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㊂1998年美国FDA批准将Photofrin 用于早期支气管癌和阻塞性支气管肺癌的治疗[2]㊂国产的癌卟啉(喜泊分 )在2001年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用于肿瘤治疗㊂随着介入肺脏医学的发展,PDT因其创伤小,特异性高,与传统或常用疗法有很好地兼容性,已被逐渐应用于呼吸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3⁃6]㊂但目前PDT用于中央型气道肿瘤的临床循证医学数据非常有限,主要来自个案报道或系列病例研究,缺乏临床诊疗共识㊂2010年,顾瑛院士曾组织国内专家发表了光动力治疗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为推动PDT在临床的应用做出了卓越贡献[7]㊂为进一步推广中国的经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世界内镜协会所属呼吸内镜协会特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通过检索PubMed㊁Embase㊁CochraneLibrary㊁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㊁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全文数据库等,并根据国际研究进展㊁中国实际经验和研究积累等制定了专家共识草案,经专家委员会多轮讨论修改与投票后达成共识意见,供我国呼吸科㊁肿瘤科医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医师在进行肿瘤光动力治疗实践时参考㊂一㊁PDT的原理PDT是一种药械联合技术,它是通过病灶局部的选择性光敏化作用来破坏肿瘤和其他病理性增生组织㊂光敏剂注入患者体内后,其与肿瘤组织具有高亲和力,会在肿瘤组织中形成相对较高的蓄积,此时给予适当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光敏剂吸收光子的能量跃迁到激发态,受激发的光敏剂将能量传递给氧,产生一些氧化活性分子(radicaloxygenspecies,ROS),是靶体损伤的主要杀手,通过自由基(Ⅰ型机制)和单重态氧(Ⅱ型机制)两种机制发挥作用,引起肿瘤细胞凋亡或死亡㊂同时光敏剂在肿瘤组织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有较高浓度,因而光照后还可引起肿瘤组织的血管损伤及由此导致的病变组织局部的缺血缺氧,在PDT的临床治疗机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决定着PDT的选择性杀伤特性㊂这种光敏剂选择性在肿瘤组织蓄积和选择性针对病变组织的激光照射共同构成了光动力治疗的双靶向性作用(药物靶向性富集和光照靶向性激活)[8]㊂PDT还可诱导抗肿瘤免疫效应,增强机体的各种免疫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引起局部炎症反应㊁趋化细胞因子㊁活化补体等多种免疫分子,从而有效清除肿瘤细胞,对肿瘤的复发有很好的控制作用㊂二㊁光动力治疗所需的药物和设备1.光敏剂[9]目前常用于治疗肺癌的光敏剂如下㊂第一代光敏剂:为血卟啉的衍生物,疗效确切,成分复杂,但该类药物杀伤深度较浅,且在皮肤中的存留时间长达数周,容易引起皮肤光敏反应㊂需较长的避光时间㊂代表药物:喜泊分 (中国)㊁Photofrin (加拿大);Photosan (德国);Photogem (俄罗斯)㊂第二代光敏剂大多是卟啉类化合物的衍生物,包括卟啉㊁卟吩㊁红紫素㊁内源性卟啉,以及金属酚菁,稠环醌类化合物等,它们在光动力活性㊁吸收光谱和对组织的选择性方面均有所改善,与肿瘤细胞亲和力更强,体内存留时间短,清除快,几乎不引起皮肤光敏反应㊂代表药物:Laserphyrin (日本),目前中国市场尚未引进㊂其它如福大赛因(酞菁类)㊁竹红菌素等,都在国内临床试验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都会上市㊂2.光动力治疗仪的种类:氧㊁光敏剂和可见光是光动力反应发生的基本条件㊂其中光敏剂和与之相匹配的特定波长的光是光动力反应的两个关键因素㊂目前用于临床的光动力激光治疗仪主要是半导体激光器(功率在0.1 2W),因其小巧㊁功率稳定备受人们喜爱;还有高功率氦氖激光肿瘤治疗仪,相对费用低廉㊂用于治疗的光纤主要有二种,一种是平切光纤,用于病变范围小于0.5cm,对准病变直接照射㊂另一种是柱状光纤,最为常用的,弥散段长度为2 6cm,应用中可根据病变的长度选择合适弥散段长度的光纤㊂目前国外还有带球囊导管的光纤,向球囊内注射生理盐水,球囊膨胀撑开,位于球囊中央部位的柱状光纤发出的光,经扩张后的球囊可均匀的照射到病变部位㊂三㊁光动力治疗的适应证1.早期气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此类患者经过光动力治疗后,有望达到根治[2,10⁃11]㊂(1)早期中央型肺癌;(2)原发性气管恶性肿瘤;(3)气管㊁支气管重度不典型增生,需满足如下条件: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或癌前病变,经CT㊁超声支气管镜(endobronchailultrasound,EBUS)或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㊁窄波光支气管镜(narrowbandimaging,NBI)或是荧光支气管镜(fluorescencebronchoscope,AFB)确认,病变累及黏膜㊁黏膜下层,未累及软骨和外膜层,长度<1cm且在支气管镜可视范围内,浸润深度<1cm,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接受手术治疗㊂2.姑息性治疗[10⁃19]:(1)原发或转移性气管支气管恶性肿瘤;(2)多原发中央型肺癌;(3)肺癌手术后残端局部复发;(4)中央型肺癌放疗后局部复发㊂需满足如下条件:存在气管㊁支气管堵塞,且肿瘤呈管内型或是管内+管壁型㊂四㊁光动力治疗的禁忌证(1)血卟啉症及其它因光而恶化的疾病;(2)已知对卟啉类或对任何赋形剂过敏者;(3)现在正在用光敏剂进行治疗;(4)计划在30d内行外科手术治疗者;(5)存在眼科疾病需在30d内需要灯光检查者;(6)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㊁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支气管镜下治疗;(7)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8)肿瘤已侵犯大血管㊁气管食管肿瘤贯通性浸润;(9)食管气管瘘㊁气管纵隔瘘㊁支气管胸膜瘘㊁支气管管壁结构被破坏;(10)气管肿瘤致管腔重度狭窄者(>75%),严禁直接行光动力治疗[20⁃21];(11)以管外型为主的混合性病变;(12)孕妇慎用:photofrin被认为是对怀孕具有风险的C级(毒性,无致畸)药物,具有非透析性[22]㊂喜泊分对孕妇的风险尚不明确,应慎用㊂五㊁术前准备1.术前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㊁肝肾功能㊁凝血功能㊁乙肝五项㊁抗HCV㊁性病组合;(2)肺功能检查㊁心电图㊁UCG;(3)胸部CT平扫+增强+气管树三维重建:明确管壁厚度㊁是否侵透全层㊁与邻近器官有无浸润㊁与邻近血管有无浸润㊁有无邻近淋巴结转移;(4)气管镜检查:观察病变的部位㊁数目㊁厚度,管腔堵塞程度㊂如有条件建议同时行超声支气管镜㊁荧光支气管镜检查,明确病变的范围及厚度㊂2.知情同意及告知:告知患者及其家属PDT治疗的过程㊁术中及术后的风险及并发症㊁预后及随访情况㊂告知该项治疗的优缺点及其他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㊂3.病房要求:病房的门窗必须用避光窗帘,采用乳白色灯光照明(<60瓦)㊂4.患者注射光敏剂后需及时戴墨镜㊁入住暗房,医生应密切注意观察病情变化㊂六㊁操作过程及技巧1.药物配制和用量(1)光敏剂皮试:将光敏剂(喜泊分 )稀释至0.01mg/ml,0.1ml皮内注射,注射区避强光㊂结果判断:15min后观察局部反应,阴性者方可使用该药物㊂(2)光敏剂给药方式:从恒温冰箱中取出药品放置于太阳光不可照射到的地方,静置复温至药品从冰水混合物状态恢复至液体状态,抽取药品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使用避光输液器输注,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药液外渗㊂(3)药品的使用剂量:喜泊分 2 3mg/kg体重㊂2.光源选择:用于喜泊分⁃PDT的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630ʃ3)nm,功率0.1 2W,照射多采用柱状光纤,根据病变长度选择不同长度弥散段的光纤(2 6cm)㊂3.照光参数:临床应用时,照光参数是极为重要的㊂能量密度㊁功率密度㊁照光时间是照光的三大参数,三者关系为照光时间(s)=能量密度(J/cm2)ː功率密度(W/cm2)[23]㊂照光时间和功率密度是临床应用时可供调节的两个照光参数㊂照光时间越长㊁功率密度越大即能量密度越大,疗效越好,但不良反应也越重㊂4.推荐治疗步骤[20⁃26]:(1)制定治疗计划:通过可弯曲支气管镜评估需治疗的肿瘤长度㊁确定照射范围,计算功率密度㊁照光时间㊂常规应用波长为630nm㊁功率密度100mW/cm2,总能量密度为150 200J/cm2的照光可缓解支气管肺癌的梗阻症状,并对支气管黏膜病变进行治疗㊂(2)PDT第一次照射:静脉注射光敏剂(血卟啉钠),40h后(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中药物浓度差最佳时)可使用点光谱学进行血药浓度水平检测,也可直接进行光纤照射㊂间断照光(照射3 5min,间隔1 3min)疗效明显优于持续照光,因为间断照光有利于组织氧浓度的恢复,所以能提高疗效㊂(3)PDT第二次照射:给药第3天照射前,需先清理治疗部位表面的坏死物,切忌过度清理,避免出血,如果出血量较多,则说明清理范围大大超出光动力治疗的深度,需立即停止㊂第2次照射能量以有效的肿瘤治疗为准,不超过首次照射的能量密度㊂如在注射药物后的72 96h内重复照射,则无需再注射光敏剂㊂实际上多数患者治疗期间会接受二次照射,必要时可进行第三次照射,但需认真评估残余肿瘤厚度和长度,以补充照射为佳,切勿照射过量㊂照射前仍需清理坏死物㊂(4)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表浅肿瘤,无明显管腔狭窄的可在局麻下或安定镇痛下应用可弯曲支气管镜引导直接进行照射㊂对于气管及主支气管处有较大的肿瘤,堵塞管腔,建议在全麻下进行㊂(5)治疗方式的选择:对于气管支气管堵塞明显者建议在全麻下经口插入硬质气管镜,经硬镜进可弯曲支气管镜,采用硬镜铲切㊁二氧化碳冷冻冻取㊁激光/氩气刀烧灼消融㊁电圈套器套扎肿瘤等技术行减瘤治疗,再针对肿瘤的残根进行光动力治疗,可获得更优的疗效[27]㊂(6)坏死物的清理:治疗期间每次照射前先清理坏死物,治疗期间如有呼吸道症状随时清理,光动力照射1周后需再次清理治疗部位表面的坏死物,避免管腔堵塞㊂3.操作技巧: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将柱状光纤送入需要照射的病变区㊂当肿瘤相对平整时可将光纤放置于肿瘤的一侧,对于瘤体巨大及腔内型的可将光纤插入瘤体内㊂柱状光纤通常用于中央型气道梗阻的患者,一般根据所需治疗肿瘤的长度选择不同治疗长度的光纤,使光纤超过病变两端各0.5cm,既要完全包括肿瘤组织,又要避免过多照射非肿瘤组织,当病变范围较广时,需分段照射,要注意避免肿瘤组织过多重复照射㊂在肺和肿瘤组织中,630nm波长的光线穿透深度约5 10mm,主要取决于功率密度和照射时间㊂目前常用的光源为半导体激光器㊂它所发射的激光,是一种非热能的激光,不会引起气道内着火㊂血卟啉衍生物的光活化作用主要通过总的照射剂量所控制㊂在支气管肿瘤治疗时,设定好激光治疗器的功率后,根据公式计算照射时间,进行相应的照射㊂柱状光纤照射面积(cm2)=2πrh(h为柱状光纤发光部分长度,r为发光部分距离病灶的距离),照射时间(秒)=总能量密度/输出端功率=2πrhˑ120J/输出端功率(W)㊂七㊁光动力治疗的注意事项1.光照问题:输注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40 48h后给予照射,常规照射2次,功率密度100mW/cm2,每次的能量密度为100 150J/cm2[28⁃30]㊂2.治疗方式的选择:(1)中央气道Ⅰ⁃Ⅳ区肿瘤管腔堵塞<50%,可直接行光动力治疗[31];(2)中央气道Ⅰ⁃Ⅳ区肿瘤管腔堵塞ȡ50%,进行支气管镜下减瘤治疗,处理后管腔狭窄<50%,再行光动力治疗,必要时PDT后立即置入气管支架,第二次照射前需将支架取出;支气管(中央气道Ⅴ⁃Ⅷ区)肿瘤致管腔狭窄,无论狭窄程度如何,均可直接行光动力治疗[31]㊂原则是:①如支气管管腔狭窄<50%,可直接行光动力治疗;②如支气管管腔狭窄>50%,可减瘤后使管腔狭窄<50%,再行光动力治疗;③如支气管管腔狭窄>50%,亦可将光纤直接插入瘤体内,行间质光动力治疗,或与表面光动力治疗联合,事后再减瘤,可减少术中出血;④如支气管管腔狭窄>50%,亦可行光动力治疗后立即放置支气管支架㊂第二次照射前,再将支架取出㊂3.鳞癌的患者照射后坏死物形成时间早,而腺样囊性癌照射后坏死物形成时间相对晚,可出现在照射一周后㊂光动力治疗后需密切关注呼吸道症状,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行支气管镜,镜下清理坏死物,可能会一天内多次行支气管镜下清除坏死物㊂八㊁避光教育目前国内上市的光敏剂仅有第一代的喜泊分 ,需着重对患者进行避光宣教:告知其避光的时间及程度[32⁃33]㊂给药第1周时患者的皮肤和眼睛对光线十分敏感,此时需严格避光,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㊂需留在暗室内,暗室内可使用一个60瓦以下的黄帜灯泡的台灯,可以观看电视,安全距离至少2米以上,并戴黑色眼镜㊂最好不要使用电脑或手机㊂第2周仍需继续佩戴墨镜,但本周光敏药物处于代谢过程中,应逐渐增加室内的光线照射的亮度,直至恢复至正常的室内照明状态㊂本周仍需避免使用手机或电脑,观看电视需保持安全距离㊂第3 4周患者皮肤对光线还有一定的敏感性,需避免阳光直射和室内强光照明㊂可在夜晚及阴天出行,白天出行需佩戴墨镜(<4%透光率),手套,宽边帽,穿长袖衬衫,长裤,和袜子㊂此期间仍需避免阳光直射和明亮的光线如阅读灯的照射㊂30d后,建议患者进行光敏感试验,把患者的手放在一个有直径2cm的洞的纸袋内,暴露在阳光下照射10min;如果在24h内出现肿胀,发红,或水泡,则患者应继续避光直到2周之后,再进行重新测试;如果在24h之内没有任何反应发生,患者可逐渐恢复接触阳光㊂可尝试第1天暴露于光照下15min,如没问题,可逐步增加暴露时间㊂初期建议避开阳光最强时段(10:00 14:00)㊂至少3个月不要进行日光浴或使用太阳灯或日光浴床㊂还需避免眼科灯光检查㊂九㊁疗效评价呼吸道肿瘤光动力治疗疗效评价标准(2019年版)我们在详细研究国内外光动力治疗疗效评价标准和RECIST标准㊁WHO标准的基础上,达成如下共识㊂1.近期疗效(PDT治疗后1个月)(1)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气管支气管腔内癌变完全消除,黏膜活检病理未见肿瘤细胞;(2)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气管支气管腔内癌变的长度ˑ厚度的乘积较治疗前缩小ȡ30%,黏膜活检病理仍有肿瘤细胞;(3)疾病稳定(stabledisease,SD):既没缓解,也没进展,黏膜活检病理仍有肿瘤细胞;(4)疾病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癌变范围超过原病灶区>10%,活检有肿瘤细胞㊂2.远期疗效(1)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从治疗开始到因任何原因引起死亡的时间;(2)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freesurviral,PFS):从入组开始到肿瘤进展或死亡的时间㊂(3)疾病控制时间(durationofcontrollingdisease)从治疗开始到疾病进展时的这段时间治疗前后应定期评估,每次评估都需要行胸部CT平扫+增强㊁支气管镜检查㊁取组织活检作为客观评价依据㊂十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1.常见并发症(1)光敏反应:发生率5% 28%㊂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过度晒伤样改变,如充血㊁红肿㊁辣痛,少数出现皮疹,多为红斑㊁丘疹,伴瘙痒或灼痛,重者可能出现脱皮㊁水疱[34⁃36]㊂后期可能出现色素沉着㊂对患者进行避光教育是整个治疗的一部分,告知患者使用保护性的服装及注意事项是十分重要的㊂一旦发生,在皮肤最初出现麻刺感或红斑时,应立即躲避阳光,用冷水湿敷发热红肿的部位,此后需避免阳光直射2周㊂对于出现皮疹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局部涂抹含激素类的药膏㊂对于明显肿胀㊁出现水疱者,为严重的光毒性反应,需静脉使用激素类药物㊁口服抗过敏药,避免接触阳光㊂(2)咳嗽:发生率15% 34%㊂以刺激性咳嗽为主,常伴有咳痰费力,为少量白色粘痰㊂进行照射后可以常规给予口服止咳祛痰药物[37⁃38]㊂(3)呼吸困难:发生率18% 32%㊂表现为胸闷㊁活动后气短㊂常为照射后坏死物形成堵塞管腔,形成急性全肺不张时,可有胸痛㊂常规在光动力治疗后第1 2天行支气管镜检清除气道内坏死物㊂在治疗中一旦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行支气管镜下治疗,清理坏死物,必要时放置临时性气管支架,维持管腔通畅㊂(4)发热:一般体温在37 38ħ㊂可为肿瘤坏死的吸收热或肿瘤治疗后形成坏死物堵塞管腔导致阻塞性肺炎所致㊂可对症退热㊁抗感染等治疗,必要时行支气管镜下清理坏死物㊂(5)咯血:以血丝痰为主,可能是清理坏死物时损伤到正常组织,或对结构较为疏松的肿瘤组织照射后组织坏死脱落,创面过大,渗血所致㊂可对症给予止血药或行支气管镜下止血㊂常见并发症相对比较轻微,患者可耐受,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可消失㊂2.严重并发症[20,24](1)急性黏膜水肿:光照后炎性因子释放,使得血管收缩㊁血细胞滞留凝集㊁血流停滞造成组织水肿㊂临床可为突发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喉鸣,大汗,不能平卧,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㊂严重时可出现窒息死亡㊂多发生于病变位于中央气道Ⅰ区邻近声门处的,光照后声门水肿所致㊂对于此类患者术后可予甲泼尼龙40mgivQdˑ3d㊂术后气管切开包备于床旁㊂一旦出现呼吸困难㊁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立即行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插管困难时需立即行气管切开㊂(2)穿孔:当存在气管食管贯通性病变时,进行PDT后,因肿瘤组织坏死形成,随坏死物脱落,较易形成穿孔㊂如食管气管/支气管瘘㊁气管支气管纵隔瘘等㊂常表现为咳嗽㊁咳痰突然加重,痰中带血量明显增多㊂如有进食饮水呛咳时,需高度警惕食管气管瘘的可能㊂尽快行胸部CT㊁上消化道造影及支气管镜检查明确㊂根据瘘口的部位选择合适形状的支架(金属覆膜支架或硅酮支架均可)封堵瘘口㊂在瘘口封堵未成功前禁止经口进食水,建议放置肠内营养管或是空肠造瘘,营养支持治疗㊂(3)瘢痕狭窄:治疗后肿瘤坏死,局部黏膜纤维化形成瘢痕,瘢痕收缩导致管腔狭窄㊂早期可无症状,后期随管腔狭窄的加重,逐步出现咳嗽,咳痰费力,活动后气短㊂行支气管镜检查可见PDT治疗后肿瘤组织消失,局部黏膜形成瘢痕,管腔狭窄㊂可选用球囊扩张㊁气管内支架置入等治疗,维持管腔通畅,(4)致死性大咯血:常因肿瘤累及邻近大血管,当治疗后肿瘤坏死脱落,形成支气管⁃动脉瘘,引起致命性大咯血的发生㊂一旦出现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进行抢救㊂详见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预防和救治专家共识[39]㊂十一㊁光动力联合治疗1.PDT联合支气管镜下介入减瘤术[27]:对于中心气道内较大肿瘤堵塞管腔,可应用硬镜铲切㊁电圈套器套扎㊁电切针切割㊁APC㊁激光烧灼㊁二氧化碳冻切等介入治疗技术相结合,快速将气管支气管腔内病变清除,再应用PDT照射病变的残端,可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㊂2.PDT联合放疗:放疗与卟啉类光敏剂⁃PDT联用后既表现出叠加治疗作用,又表现出协同治疗作用,PDT联合放疗是安全有效的㊂一般主张先做PDT后放疗,如先做放疗,需待1个月后放疗的急性炎性反应期过后,方可行PDT[40⁃43]3.PDT联合化疗:PDT联合化疗是有效㊁安全的㊂可通过两种方法同步或序贯联合治疗,达到降期,必要时可行外科手术切除[44⁃45]㊂4.PDT联合分子靶向药物:目前研究表明厄洛替尼联合PDT能够增强PDT的疗效,同时PDT可改善TKI类药物的耐药性,或可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46]㊂5.PDT联合免疫治疗:光动力免疫疗法(photodynamicimmunotherapy,PDIT)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㊂PDIT是将光动力治疗和免疫疗法联合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使两种疗法协同发挥疗效的治疗方法㊂但目前这些研究均在实验室阶段,尚无大规模临床应用证据[47⁃49]㊂免责声明:本共识基于现有研究结果制定,临床遇有特殊情况时可不必完全参照㊂主要执笔者王洪武(应急总医院)金发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邹㊀珩(应急总医院)参与共识起草专家名单(以姓氏笔画为序)王昌惠(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王秀丽(上海市皮肤病医院)牛洪欣(山东省肿瘤医院)白㊀冲(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龙㊀发(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张华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㊀楠(应急总医院)吕莉萍(安徽省胸科医院)孙加源(上海市胸科医院)陈良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李㊀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李长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李王平(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李黎波(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冬妹(应急总医院)宋小莲(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周云芝(应急总医院)周红梅(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林存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林殿杰(山东省立医院)杨华平(湖南湘雅医院)胡成平(湖南湘雅医院)胡韶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顾㊀兴(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顾㊀瑛(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高社干(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徐㊀锋(沧州市人民医院)郭述良(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曾奕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陶梅梅(应急总医院)赖国祥(联勤保障部队第九ʻʻ医院)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VonTappeinerH,JodlbauerA.Diesensibilisierendewirkungfluorescierendersubstanzen[M].GesammetteUntersuchungenUberPhotodynamischeErscheinung,1907:1⁃5.2㊀DoughertyTJ,GomerCJ,HendersonBW,etal.Photodynamictherapy[J].JNatlCancerInst,1998,90:889⁃905.3㊀AgostinisP,BergK,CengelKA,etal.Photodynamictherapyofcancer:Anupdate[J].CACancerJClin,2011,61:250⁃281.4㊀KatoH,FurukawaK,SatoM,etal.PhaseⅡclinicalstudyofphotodynamictherapyusingmono⁃L⁃aspartylchlorine6anddiodelaserforearlysuperficialsquamouscellcarcinomaofthelung[J].LungCancer,2003,42(1):103⁃111.5㊀KawaguchiT,YamamotoS,NakaN,etal.ImmunohistochemicalanalysisofBcl⁃2proteininearlysquamouscellcarcinomaofthebronchustreatedwithphotodynamictherapy[J].BrJCancer,2000,82(2):418⁃428.6㊀KimuraM,MiyajimaK,KojikaM,etal.PhotodynamicTherapy(PDT)withChemotherapyforAdvancedLungCancerwithAirwayStenosis[J].IntJMolSci,2015,16(10):25466⁃25475.7㊀中华医学会.临床操作技术规范[M]//激光医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23⁃133.8㊀EvansS,MatthewsRP,FrakerJN,etal.Effectofphotodynamictherapyontumornecrosisproductionbymurinemacrophages[J].JNCJ,1990,82:34⁃39.9㊀RengarajanBaskaran,JunghanLee,Su⁃GeunYang.Clinicaldevelopmentofphotodynamicagentsandtherapeuticapplications[J].BiomaterRes,2018,22:25.10㊀AliAH,TakizawaH,KondoK,etal.Follow⁃upusingfluorescencebronchoscopyforthepatientswithphotodynamictherapytreatedearlylungcancer[J].JMedInvest,2011,58(1⁃2):46⁃55.11㊀DougheayTJ,GomerCJ,HendersonBW,etal.Photodynamictherapy[J].JNatlCancerInst,1998,90:889⁃905.12㊀UsudaJ,lchinoseS,IshizumiT,etal.Moleculardeterminantsofphotodynamietherapyforlungcancers[J].LasersSurgMed,2011,43:591⁃599.13㊀SimoneCB2nd,FriedbergJS,GlatsteinE,etal.Photodynamictherapyforthetreatmentofnon⁃smallcelllungcancer[J].JThoracDis,2012,4:63⁃75.14㊀OkunakaT,KatoH,TsutsuiH,etal.Photodynamictherapyforperipherallungcancer[J].LungCancer,2004,43:77⁃82.15㊀FriedbergJS,MickR,StevensonJP,etal.PhaseⅡtrialofpleuralphotodynamictherapyandsurgeryforpatientswithnon⁃smallcelllungcancerwithpleuralspread[J].JClinOncol,2004,22:2192⁃2201.16㊀FreitagL,ErnstA,ThomasM,etal.Sequentialphotodynamictherapy(PDT)andhighdosebrachytherapyforendobronchialtumourcontrolinpatientswithlimitedbronchogeniccarcinoma[J].Thorax,2004,59:790⁃793.17㊀WeinbergBD,AllisonRR,SibataC,etal.Resultsofcombinedphotodynamietherapy(PDT)andhighdoseratebrachytherapy(HDR)intreatmentofobstructiveendobronehial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J].PhotodiagnosisPhotodynTher,2010,7(1):50⁃58.18㊀RossPJr,GreculaJ,Bekaii⁃SaabT,etal.Incorporationofphotodynanfictherapyasaninductionmodalityinnon⁃smallcelllungcancer[J].LasersSurgMed,2006,38(10):881⁃889.19㊀JheonS,KimT,KimJK.Photodynamictherapyasanadjuncttosurgeryorothertreatmentsforsquamouscelllungcancers[J].LaserTher,2011,20(2):107⁃16.20㊀王洪武,邹㊀珩,周云芝,等.光动力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5):211⁃213.21㊀黄㊀真,黄卓正,刘建仑.肿瘤光动力学疗法的并发症及其防治[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16(6):386⁃389.22㊀BazakR,HouriM,AchySE,etal.Canceractivetargetingbynanoparticles:acomprehensivereviewofliterature[J].JCancerResClinOncol,2015,141(5):769⁃784.23㊀李黎波,许德余,等.肿瘤光动力治疗学[M].科学出版社,2018:44⁃48.24㊀丁晓倩,林存智,邵明菊,等.光动力治疗晚期气管内肺癌4例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2(6):1147⁃1148.25㊀邬盛昌,李㊀强.光动力疗法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40):2875⁃2877.26㊀李黎波,李文敏,项蕾红,等.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2,21(5):278⁃307.27㊀王洪武.晚期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气管镜微创治疗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6):3⁃5.28㊀ManotoSL,HoureldNN,AbrahamseH.Resistanceoflungcancercellsgrownasmulticellulartumourspheroidstozincsulfophthalocyaninephotosensitization[J].IntJMolSci,2015,16(5):10185⁃10200.29㊀OniszczukA,Wojtunik⁃KuleszaKA,OniszczukT,etal.Thepotentialofphotodynamictherapy(PDT).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sandclinicaluse[J].BiomedPharmacother,2016,83:912⁃929.30㊀冯笑山,高社干,陈书昌,等.食管/贲门癌内镜下光动力治疗光照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21⁃1127.31㊀王洪武.中央型气道新的八分区方法和恶性气道肿瘤的治疗策略[J].临床荟萃,2016,31(11):1167⁃1169.32㊀SadanalaKC,ChaturvediPK,SeoYM,etal.(2014).Sono⁃photodynamiccombinationtherapy:Areviewonsensitizers[J].AnticancerRes,34(9):4657⁃4664.33㊀ManotoSL,HoureldNN,AbrahamseH.Resistanceoflungcancercellsgrownasmulticellulartumourspheroidstozincsulfophthalocyaninephotosensitization[J].IntJMolSci,2015,16(5):10185⁃10200.34㊀KaoHW,LinYY,ChenCC,etal.Biologicalcharacterizationofcetuximab⁃conjugatedgoldnanoparticlesinatumouranimalmodel[J].Nanotechnology,2014,25(29):295102.35㊀ShafirsteinG,BattooA,HarrisK,etal.PhotodynamicTherapyofNon⁃SmallCellLungCancerNarrativeReviewandFutureDirections[J].FocusedRev,2016,13(2):265⁃275.36㊀CalixtoGMF,BernegossiJ,DeFreitasLM,etal.Nanotechnology⁃BasedDrugDeliverySystemsforPhotodynamicTherapyofCancer:AReview[J].Molecules,2016,21(3):342.37㊀ChengH,ZhuJ,LiS,etal.AnO2Self⁃SufficientBiomimeticNanoplatformforHighlySpecificandEfficientPhotodynamicTherapy[J].AdvancedFunctionalizedMaterials,2016,7847⁃7860.38㊀KimJ,SantosOA,ParkJH.(2014).Selectivephotosensitizerdeliveryintoplasmamembraneforeffectivephotodynamictherapy[J].JControlledRelease,2014,191:98⁃104.39㊀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镜诊疗操作相关大出血的预防和救治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8):588⁃591.40㊀任浙平,杨雁飞,崔守仁.体外放疗加腔内光动力疗法治疗肺癌[J].黑龙江医学,1996,9:19⁃20.41㊀ImamuraS,KusunokiY,TakifujiN,etal.Photodynamictherapyand/orexternalbeamradiationtherapyforrnentgenologicallyoccultlungcancer[J].Cancer,1994,73(6):1608⁃1614.42㊀FreitagL,ErnstA,ThomasM,etal.Sequentialphotodynamictherapy(PDT)andhighdosebrachytherapyforendobronchialtumourcontrolinpatientswithlimitedbronchogeniccarcinoma[J].Thorax,2004,59(9):790⁃793.43㊀CortiL,TonioloL,BosoC,etal.Long⁃termsurvivalofpatientstreatedwithphotodynamictherapyforcarcinomainsituandearly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J].LasersSurgMed,2007,39(5):394⁃402.44㊀ZhangW,ShenJ,SuH,etal.Co⁃DeliveryofCisplatinProdrugandChlorine6by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sforChemo⁃PhotodynamicCombinationTherapytoCombatDrugResistance[J].ACSApplMaterInterfaces,2016,8(21):13332⁃13340.45㊀AkopovA,RusanovA,GerasinA,etal.Preoperativeendobronchialphotodynamictherapyimprovesresectabilityininitiallyirresectable(inoperable)locallyadvancednonsmallcelllungcancer[J].PhotodiagnosisPhotodynTher,2014,11(3):259⁃264.46㊀Gallagher⁃ColomboSM,MillerJ,CengelKA,etal.Erlotinibpretreatmentimprovesphotodynamictherapyof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Xenograftsviamultiplemechanisms[J].CancerRes,2015,75(15):3118⁃3126.47㊀樊㊀帆,朱敦皖,张琳华.肿瘤化疗协同光动力疗法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J].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7,40(4):262⁃268.48㊀WangM,SongJ,ZhouF,etal.NIR⁃triggeredphototherapyandimmunotherapyviaanantigen⁃capturingnanoplatformformetastaticcancertreatment[J].AdvSci(Weinh),2019,6(10):1802157.49㊀徐㊀静,张南征.光动力学疗法对免疫系统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4):373⁃376.(收稿日期:2019⁃05⁃17)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呼吸道肿瘤光动力治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CD].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9,12(4):409⁃4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6年Kelly 和Snell应用HPD作为光敏剂治疗了1例复发 的膀胱癌。
1982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首次将PDT专题列入第十 三届代表大会议程,扩大了这项新技术的影响。同年,美 国人创立了激光医学研究基金(LMRF),重点资助PDT的 临床试验和医生培训。
1986年,在日本成立了国际光动力学会(IPA),诞生了 一门新兴学科,每2年举办一次会议。2007年3月,第11届 IPA在上海召开
避光时间长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10
第二代光敏剂 血卟啉:海姆泊芬(中国)、5-氨基酮戊酸
特点:成分明确,光敏化作用强、排泄快
叶绿素:他拉泊芬(NPe6)、罗他泊芬、替莫泊芬
特点:组织穿透深度增加,可提高肿瘤消 融的深度和体积,排泄快
染料:酞菁和萘酞菁(福大赛因) 其他:竹红菌素、金丝桃素
复旦张江生物 医药股份公司
福大赛因(磺 Ⅰ期 酸金属酞菁类) (肿瘤)
福州大学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9
光敏剂分为血卟啉类、叶绿素和染料三 大类。
第一代光敏剂:
血卟啉:Photofrin(卟吩姆钠)、喜泊分、Photosan、
Photogem 特点:疗效肯定,成分复杂,皮肤中排泄缓慢,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2
光动力诊断
波长为408nm蓝光照射,肿瘤处发出红色荧光。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3
PDT治疗肿瘤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4
光动力学治疗在肿瘤领域的发展史
1948年,Figge发现注射血卟啉可使肿瘤及淋巴结内荧光 增强
1968年,Gregorie报道226例肿瘤患者在静脉注射HPD后, 鳞癌和腺癌活检标本内75%~85%荧光阳性,而53份良性标 本中仅23%荧光阳性,为肿瘤的PDT奠定了理论基础
1981年同仁医院应用国光动产力光治疗敏在气剂道肿治瘤疗中的皮临床肤应癌。

5
生物作用机制
光敏剂可较多地潴留于肿瘤组织内 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肿瘤部位,激活光敏剂 再与分子氧起反应,产生激发态反应性单态氧,再
与邻近的分子(如氨基酸、脂肪酸或核酸)相互反 应,产生毒性光化学产物,引起细胞毒性和局部微 血管损伤、诱发和调节免疫反应。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 的临床应用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包括光动力诊断和光动力治疗
光动力诊断:光敏药物在肿瘤部位高浓 度积聚,应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肿瘤部 位,恶性肿瘤即产生荧光,可用于肿瘤 的诊断及定位。
光动力治疗:利用光敏剂和光产生的光 动力学反应治疗肿瘤的一种保守疗法。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11
第三代光敏剂上交联特殊物质,如单抗 、脂质体、脂蛋白等, 进一步提高靶向
性和选择性。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12
光动力激光光源
氪激光(413nm) 氮离子泵浦染料激光器(630nm) 铜蒸气泵浦染料激光器(510.6,578.2nm) 金蒸气泵浦染料激光器(627.8nm) 氩激光泵浦的染料激光器(630nm) 半导体激光仪(330-1660nm) 高功率氦氖激光治疗仪(632.8nm) 全固态激光(177-5000nm)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17
PDT前
PDT后
光动食道癌
胃癌
皮肤癌
胆管
鼻咽癌
光 动 喉癌 力 治 气管癌 疗 的 范 围 胸膜间皮瘤
支气管癌
膀胱癌
大肠癌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19
(一)肺癌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20
适应证
早期肺癌:病变表浅,直径<1cm;内窥镜下能

21
禁忌证
(1)血卟啉症及其它因光而恶化的疾病。 (2)已知对卟啉类或对任何赋形剂过敏者。 (3)肿瘤已侵犯大血管及邻近主要血管。 (4)计划在30天内行手术治疗者。 (5)存在眼科疾病需在30天内需要灯光检查者。 (6)现在正在用光敏剂进行治疗。 (7)光纤无法到达部位的肿瘤。 (8)气管肿瘤致重度狭窄者。
看到病灶,且肿瘤所在部位能被光纤对准。无 远位血行或淋巴结转移; 患者无法耐受手术或不接受手术治疗。 晚期肺癌:姑息性治疗,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伴有或
即将出现相关症状;手术、放疗后的局部残留或复发之 小病灶;先做PDT治疗,为后期手术创造条件。
患者身体状况尚可(KPS>50或PS≤3分)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H-ALA(Hexvix) 替莫泊芬(Foscan) 他拉泊芬(NPe6) 血卟啉(喜泊分)
批准上市的国家(适应证)
美国(食管癌、肺癌) 美国(眼底黄斑病变) 美国(光化性角化病)
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基底细胞癌、光化性角化病) 美国、欧盟(膀胱癌的光动力诊断)
欧盟(头颈部癌) 日本(早期肺癌)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6
PDT的三大元素
(对靶细胞有选择性的光敏剂)
光敏剂
结合
光源

(发射合适波长的光照)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用
单重激发态 三重激发态
7
光敏剂
国内外已上市的光敏剂
名称(商品名)
卟非姆钠(photofrin) 维替泊芬(BPD-MA) δ-ALA(Levulan ) M-ALA(Metvix)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13








德国、英国
中国
• 高功率氦氖激光-
光动力治疗仪 (南京) 光动力治疗在气6用道3肿0瘤砷中化的临镓床应半导体激光仪
14
专用于PDT的光纤系统
带弥散端光纤
带球状发射端光纤
带微透镜光纤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15
氧合作用
照光时组织细胞中的分子氧含量、血氧饱和度 和靶组织的微环境等对疗效有直接影响;
光动力反应是耗氧过程,靶组织的氧分压是维 持光动力反应的必要条件
直接测定(氧敏感探针法)、间接测定(PET 、MRI)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16
PDT后病灶的病理变化
光照1天后,病变组织开始变性坏死
病变小而薄的,照光后1~2周内就可完全愈合 ;病变大而深的,往往需要1~2个月的时间方 能逐渐愈合
中国(口腔、膀胱和表浅部位肿瘤)
氨酮戊酸及氨酮戊酸散 中国(尖锐湿疣)
光动力治疗在气道肿瘤中的临床应

8
光敏剂 国内处于临床阶段的光敏剂
名称(商品名)
海姆泊芬及注 射用海姆泊芬
多替泊芬及注 射用多替泊芬
临床试验情况(适应 开发者 证)
Ⅲ期(已完成) 复旦张江生物 (鲜红斑痣) 医药股份公司
Ⅰ期 (肿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