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寿山石分布及其特点
寿山石和其他主要石种的特性
寿山石和其他主要石种的特性寿山石产于福州市晋安区的寿山地区,质地脂润通灵,柔而易攻,彩色丰富,品类繁多,有田坑、水坑、山坑等165个品种,其中以田黄石和白芙蓉石最为珍贵,分别被称为“石王”和“石后”。
福清石产于福建省福清市,有坡蓝、磨石、联华、东际、东张等5个矿区,其中以坡蓝石产量最大。
石质稍细,适于雕刻,但不透明,质地硬,近似寿山石中的柳坪石。
莆田石产于福建省莆田市的松阳山、洋尾山及田后里。
石质较坚硬,不透明或微透明,多裂纹,有黄、灰、白等色,白者如瓷器,近似寿山石中的粗质高山石。
闽清石产于福建省闽清县白中镇,质稍松,不透明,各色俱备,其中绿色半透明者,近似寿山石中的猴柴磹石,可制印章。
但多含杂质。
罗源石产于福建省罗源县飞竹乡安后村,质微坚,不透明,多有红、黄、灰等色交错,肌理常含灰色半透明斑块,近似寿山石中的峨嵋石。
连江石产于福建省连江县丹阳乡,石松脆,多裂纹,不透明,有白、灰、紫等色,但色泽灰暗,隐有细点。
松政石产于福建省政和县杨源乡,石质细润坚实,多砂、半透明,有红、黄、灰、白等色,质佳者似寿山石中的都成坑石,但少其莹澈通灵。
长乐石产于福建省长乐市玉田镇,质细,微透明,含有层纹状裂纹和砂块。
有绿、青、灰等色,其绿色者近似寿山石中的猴柴磹石,但较为松脆,色泽灰。
仙游石产于福建省仙游县龙山寺一带,质细,但不透明,多灰色。
南安石产于福建省南安县卓厝等地,质坚多砂,有裂纹,肌理含有细小色点,有粉黄、灰绿、灰蓝等色。
安溪石产于福建省安溪县下坂等地,质微脆,不透明,含有色纹及裂痕,有黄、红、灰、蓝等色。
长泰石产于福建省长泰县经伦等地,质细,微透明,有光泽。
有黄、绿等色,质优者似寿山石中的老岭石。
大田石产于福建省大田县谢洋等地,质细色白,微透明,肌理隐有粗纹,似寿山石中粗质的白高山石。
霞浦石产于福建省霞浦县溪西乡,质粗劣,含砂粒,有灰、蓝、白等色混杂。
福鼎石产于福建省福鼎县管阳乡,质细微松,含有细砂,偶有小孔洞,有粉绿、赭黄等色,并密布白色细点。
寿山石——女娲补天时散落的五彩瑰宝
寿山石——女娲补天时散落的五彩瑰宝寿山石主要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是属于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都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
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主要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
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赞为“中华瑰宝”。
过去的两年,大多数板块欲振乏力的同时,寿山石却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业内人士认为,在艺术品市场整体萧条的情况下,寿山石价格将保持向上走势。
一条坑头溪带来的宝藏从祖父辈就开始做寿山石开采,直到自己经营寿山石高端收藏的陈真云,三代人几乎见证了中国建国后寿山石市场发展的整个变迁。
陈真云说,其实寿山石开采自明代以来就有了,当时由于没有很好的工具,只能对矿山的表面进行开采。
上世纪80年代,很多港台商人来福建购买寿山石,当地人惊喜地发现原来家门口的石头竟然能卖出好价钱,于是开始了近10年的疯狂开采。
“那时候寿山石原石很丰富,价格也比今天便宜得多,现在大约100万元人民币的石头,当时也就一万多元,而且还有的挑。
”陈真云的家就在福建出产田黄石的那条“坑头溪”的附近。
据文字记载,“福建省福州市北部山区的寿山乡,有一条约1公里长,200多米宽的山溪,是田黄石的出产地。
田黄石分上坂、中坂和下坂三个地段,上坂是靠溪水上游地区,这儿出产的田黄石透明度高,有通灵感,以颜色略显微黄的白色调为主。
中坂位于溪河的中间部分,所产之石大多标准而规范,而且石质洁净湿润,色泽浓重。
下坂因处坑头一带,缺乏水冲性,故石质透明度较差,多为桐油色、暗赭色,纹理较粗。
”“种地不如挖石头”陈真云回忆说,“坑头溪”沿线的村民知道田黄的丰厚回报后,地也不种了,纷纷在自家田中挖起了石头。
在他自己现在还保存的一张照片上,一块地上每隔一米左右就有人蹲在那儿挖地。
“田黄石有时很奇怪,相邻人家的几块地,有的人家就能挖出好几块田黄,有的一块都没有。
寿山石鉴别知识
寿山石鉴别知识寿山石(Agalmatolite)以发源于福建省福州市北约40公里的寿山乡(原属闽侯县管辖)而得名,为中国生产印章和其它石雕艺术品的最佳材料之一。
矿区所在地寿山一带海拔高度约1000米,其东临连江、西接闽侯、北近罗源,寿山、九峰、芙蓉三山鼎足虎踞其间,群山环抱,风景秀丽。
基本特征:寿山石具珍珠光泽、油脂光泽、玻璃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
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光洁、具滑腻感。
其中透明度高,质地致密、细腻、坚韧如玉,如脂肪冻者称为“冻石”,最为珍贵,如著名的田黄冻、水晶冻、高山冻等。
折射率1.55-1.60。
硬度2.5;密度2.65-2.90克/厘米3,一般为2.80克/厘米3。
可雕性良好。
熔点高达1700℃。
砂/砂块/砂丁/砂线砂是指寿山石的围岩,石质属花岗岩之类,是十分粗糙坚硬的部分,无法用刻刀雕琢,磨光后作品有砂的部分也会形成凸块。
相对砂而言的另一部分为肉,就是拿来雕刻的那部分寿山石,一般成份为地开石、叶腊石及高岭石,石质较软而细腻。
上佳的寿山石经常出现在围岩的周围,如有大面积的围岩的石头称为沾岩石,沾岩石一般石质都极好但体量较小,如高山晶石就几乎都是在围岩边的。
面积较小的岩石称为砂块,更细微的称为砂丁,长条状为砂线,嵌于寿山石中,属石病之一。
砂的形态随寿山石石种不同也不同,所以可以作为鉴别石种的依据之一,无砂的另当别论。
裂/格/色格裂纹在寿山石中是常见的石病,工业化的采矿方式和保养不力都可能造成裂纹,一些吃油的石头裂隙的两侧因油渗入而更透明些。
格就是裂,只是裂了之后又在矿脉中经过长时间的地质演变,缝隙中被其它物质填充,形成了有色的线条,称为色格,有的格是无缝的,但多数的格还存有裂纹。
一般色格有黄色、红色、褐色、黑色等颜色。
格裂皆是石病。
蚤白点石头肌理中有淡黄或白色细点,称蚤白点,俗称蚤母卵。
可以做为鉴别石种的依据之一。
冻石/晶石质地凝结、半透明质纯无杂、细腻的称为“冻石”;比冻石透明度更高的,肌理十分莹澈者称为“晶石”。
寿山石
高山石
石质细而微松、光而通灵
红、黄、白、灰、红色斑点、偶见金沙、单一或双色相间、多色相间
因产于寿山最高峰得名
《海的女儿》《东方朔献桃》,《太白醉酒》《指日高升》
善伯洞石
石质温腻脂润、半透明、性微坚
红如桃花、黄如蜜蜡、灰如秋梨、白如水晶、赤如鸡冠、紫如茄皮
肌理多含金沙和粉白色、色彩艳丽
《踏青》
寿山石雕刻技巧多样齐全,主要有镂雕、圆雕、透雕、薄意、浮雕、高浮雕、镶嵌活链、钮雕等
作品造型一般包含古朴、善取巧色、将中国画融入薄意雕刻、精巧华丽、精妙绝伦、雅俗共赏
荔枝冻
晶莹通透,性坚者,两石相铿锵作响
白色为多,尚有黄、红、灰及各色相间者
因石洞口曾有株野荔枝树,且石材呈白色,极似新鲜的荔枝肉而得名,肌理隐现细密萝卜纹
旗降石
石质结实、湿润、坚细、凝腻
红、黄、紫、白等两色及多色相间者常见
微透明或不透明,实有光泽,色彩丰富
《虎溪三笑》《节节高》
大红袍石
石质结实,多藏于地表深层
大红为主调,除外有橙色、黄、绿、青、蓝、紫、灰等
浑厚古雅、纹理自然、神采飘飘、七彩斑斓
坑头石
石质颇坚
白、黄、红、灰、蓝及黄白相相间
湿润可爱、纯洁灵通、透明或半透明
都成坑石
石质结实,晶莹
白、红、黄、黑、花、晶
色泽丰富、表里如一
《桃园三结义》《前程似锦》《竹报平安》《丝绸之路》
芙蓉石
石质湿润、凝脂、细腻不甚透明
红、白、黄、青、红花乐
有着“似玉而非玉”的特质,雍雅尽在其中,被称为中国的“印石三宝”(田黄、芙蓉、鸡血)
《一生忘忧》、《龙腾盛世》、《皆大欢喜》、《双龙戏珠》
寿山石分哪几类
寿山地处福州北郊山区,峰高一千多米,山中蕴藏着珍奇宝石名“寿山石”,为雕刻艺术家的珍藏。
寿山石属于石英斑岩、火山角砾岩、砂质砂岩为主。
寿山石按特性主要分为山坑、水坑、田坑。
山坑石来源于寿山、月洋两地区十多公里范围内的寿山诸峰,石色艳丽缤纷。
山坑,是穿山凿洞,随山脉流向而采掘。
石之名称,往往因地名、山名而定坑名。
水坑,寿山溪一带,产石有水晶洞、坑头洞、溪中洞等。
水坑石为寿山石中的一大类,离寿山村东南面约两公里有一矿床,由于矿床位于“坑头占”山麓,是寿山溪的发源地,矿脉垂直倾斜,洞深如井,凿采困难,且坑洞深入溪涧底,坑底不断有地下水涌出,故名“水坑”。
凡坑头所产的石头,统称为“水坑石”,产石有水晶洞、坑头洞、溪中洞等。
田坑,数里绵长寿山溪,两旁水田下淹藏着稀宝──田黄石。
零星散落,无脉可寻,无图可索,只凭翻田搜掘,纯属偶得。
田坑石极其温润可爱,显透明半透明状,肌理现萝卜纹、颜色外重而内淡,石表时有裹黄色、灰或黑之石皮,间有红格纹。
萝卜纹、石皮与格纹是田石之特征,正所谓“无纹不成田”、“无皮不成田”、“无格不成田”。
雕工高手将纹、皮、格化为图形,自然天成,妙不可言。
田石分:黄田、白田、红田、黑田、硬田、搁溜田石及溪管独石。
总之,山坑资源最为丰富,层出不穷,石农争相采掘。
水坑蓄量虽不如山坑,然加强勘探,定有新获。
独田黄石,无固定之坑位,掘剔茫然,唯天赐机缘。
寿山石简介
寿山石简介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被誉为“中华瑰宝”。
寿山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
寿山石的形成寿山石矿床分布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周围群峦、溪野之间,西自旗山,东至连江县隔界,北起墩洋,南达月洋,约有十几公里方圆。
寿山石属火山热液交代(充填)型叶腊石矿床,根据地质研究,距今 1.4亿万年的侏罗纪,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其后,在火山喷发的间隙或喷发结束之后,伴有大量的酸性气、热液活动,交代分解围岩中的长石类矿物,将K、Na、Ca、Mg和Fe等杂质淋失,而残留下来的较稳定的Al、Si等元素,在一定的物理条件下,或重新结晶成矿或由岩石中溶脱出来的Al、Si质溶胶体,沿着周围岩石的裂隙沉淀晶化而成矿。
矿石的矿物成份以叶腊石为主,其次为石英,水铝石和高岭石,少量黄铁矿。
寿山石的成分寿山石是以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的单矿物或多矿物非均质集合体,含少量石英、绢云母、水铝石、绿泥石、红柱石、绿帘石和黄铁矿等。
化学成分主要为:、、O等。
主要矿物化学组成:叶蜡石为[],高岭石族为[],伊利石为(KO)SiAl。
寿山石按其主要组成矿物分叶蜡石型、高岭石族型、伊利石型三种,叶蜡石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高岭石族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地开石和珍珠陶石;伊利石型的主要矿物成分为伊利石。
据地质调查资料,寿山石主要微量元素有:Sn、Mo、Pb、Zn、Cu、Cr、Ni、Co、V、Ba、Ga、Sc、Nb、Y、Be等。
其中至少有七种(Mo、Zn、Cu、Cr、Ni、Co、V)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一种(Sn)为侯选的必需微量元素。
寿山石的特征寿山石质地晶莹、凝腻、温润、通透、色彩斑斓、刚柔适中,“细、凝、腻、润、灵、透”六德齐俱;其结晶状态属隐晶质集合体,呈细粒结构、显微鳞片变晶结构、变余凝灰结构等。
补天遗珍“寿山石”!
补天遗珍“寿山石”!福州的民间工艺久负盛名,尤其是寿山石雕,与脱胎漆器、软木画名扬中外,被誉为“榕城三绝”。
寿山石雕,因选材于福州市北郊寿山乡的寿山石而得名。
寿山石,以其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天雕神化、意境深遂、妙境入禅,在中国石文化历史上的分量和重要性是无须多言的,它是中国博大精深石文化宝库中一颗无比神奇的明珠。
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是我国独有的名贵彩石,因出产于距福州40公里的北郊寿山村而得名。
自开发以来,经过1500多年的文化历史积淀,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寿山石文化”,成为闽都“四大文化”之一。
原产地福州也被国家授予“寿山石文化之都”荣誉称号。
寿山石雕更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各朝代的民间传说中都有着一些动人的寿山石传奇神话故事。
“娲皇混沌补青冥,遗石瑰琦映紫庭”。
女娲炼石补天是我国最绚丽、最扣人心弦的古代神话之一。
相传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的时候,女娲驾着祥云遨游在苍穹之东,见到苍苍三山峰,泱泱寿溪水,竟打动了这位仙子之心,将补天用的斑斓彩石,飘洒在寿山的田野山恋之间。
这天上的彩石,洒在寿山溪一带,就变成了金光闪闪的石中之王——田黄石;飘洒在水涧、溪底的就化成百年稀珍的水坑石;更多的彩石飘洒在连绵不断的山岗上,便成了千年采之不绝的山坑石。
这就成了“天遣瑰宝生闽中,剖之斑斓具五彩。
”之佳话传奇故事。
关于“女娲遗石在人间”另有一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上古时代天塌地陷,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曾经炼石补天,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许多大小不一的灵石,于是她在神州大地上空巡视,最后发现福州寿山细林清幽,景致绝美,就把这些曾经用于补天的灵石撒向了寿山的大地,这就是寿山水田中的田黄石。
寿山石田黄石传说更令人神往,因为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甚至在整个地球上,只有寿山的水田里才会有这种珍贵宝石的存在呢?这是或许是女娲对寿山特别眷顾的结果。
二、寿山石的历史民间相传寿山石始于两汉,未有足证,现存的福建省博物馆,由福州闽江南岸桃花山南朝墓葬出土的老岭石“卧猪”(圆雕)刻工简朴,形态逼真,证明远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南朝,寿山石雕就已问世。
科普寿山石
科普寿山石寿山石因主要产于福州北郊 30 余千米的寿山而得名。
相传女娲补天余彩石,途经寿山、芙蓉、九峰三山,见这里的山苍郁滴翠、水故滟清澈,激动之余,遂将补天余石尽撒在这山山水水之间,于是便有了闻名遐迩的寿山石。
寿山石印章历史文献记载和宋墓出土的寿山石俑证实了寿山石的开采至少有1500 年以上的历史。
南宋时,寿山石矿已大规模开采,经元、明、清发展形成了独立的寿山石雕刻生产行业。
寿山石质地晶莹、凝脂如玉、色彩斑斓,享有“细、结、温、润、凝、腻”六德之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
以寿山石制作的印玺在古代就是权力的象征,明清时期的帝、后对寿山石情有独钟,使用寿山石制作印玺,其中田黄自古就有“石中之王”的美誉,寓有“福寿田丰”之意,乃石中极品,乾隆皇帝的田黄“三链章”更是无价之宝。
伴随寿山石的不断开采,寿山石雕艺术的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明清开始文人雅士的介入,寿山石雕融合历史、文学、书画艺术,吸收了佛、道、儒诸家思想,蕴涵着博大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了独具中华特色的寿山石文化。
一、寿山石的基本性质(一) 寿山石的矿物组成寿山石(Larderite)的主要矿物为迪开石、叶蜡石、高岭石、伊利石、珍珠陶土,次要矿物有石英、黄铁矿、硬水铝石、红柱石、绿帘石、绢云母等。
寿山石的矿物组成多样化,所以在印石中寿山石的品种最为繁多。
寿山石的质地与其矿物成分有一定的关系。
当寿山石完全由迪开石组成时,呈无色或白色,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当寿山石完全由叶蜡石组成时,呈白色、淡青色或浅米白色,质地温润、蜡质感很强,当寿山石主要由伊利石组成时,石性不稳定,易脆裂,工艺价值变低;当寿山石中含微晶质石英时,硬度增高,光泽增强,倘若含变余石英斑晶、黄铁矿或红柱石颗粒时,由于它们的硬度远远高于黏土矿物的硬度,不利于雕琢,工艺上称之为“砂钉”,它们的含量越多,工艺价值越低。
(二) 寿山石的化学成分寿山石主要化学成分有:SiO2,A12O3、FeO、Fe2O3 、TiO2,还有少量 CaO、MgO、K2ONa2O,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如 Mo、Zn、Cu、Cr、Ni、Co、V、Sn、Pb、Sc 等。
福建寿山石分布及其特点
福建寿山石分布及其特点欧阳恒【摘要】寿山石因产自福州寿山而得名,开采历史悠久.寿山石一般分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因品种与产出地域不同,矿物成分也存在差异,保养方法也有区别.【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年(卷),期】2010(031)004【总页数】5页(P90-94)【关键词】寿山石;分布特点;观赏石【作者】欧阳恒【作者单位】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89.2“寿山石”系专指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的寿山村及其周边山峦、田野所开采、挖掘的可供雕刻艺术的矿石,因产地而得名[1]。
寿山石属于观赏石中的文房石,是一种特殊的工艺性矿产资源,有别于在寿山矿区产出的工业叶腊石。
按照目前国际通用的“宝石、彩石”分类,寿山石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
寿山石色彩斑斓瑰丽,质地通灵温润,开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深受国人和海外侨胞所喜爱,在国石候选中位居榜首。
寿山石中的田黄石、芙蓉石与昌化的鸡血石被国人誉为“印石三宝”。
寿山石矿脉是1.35亿~1.5亿年前晚侏罗纪火山地质运动的产物。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9年)毛奇龄书写的《后观石录》中第一次提出了“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寿山石分类方法。
这也是目前在寿山石行业内首肯的分类方法。
“田坑石”又名田石,属次生矿产。
寿山溪上方的高山矿脉部分矿石在地壳运动及外力地质作用下崩裂,滚入溪涧,经过流水的搬运及长期的冲刷,磨圆度逐渐提高,形成了卵形的田石胚胎,被埋于寿山溪两旁水田的古砂层中,历经数百万年而形成。
因此,田石显得特别温润细腻,与“山坑石”中高山矿洞所开采的高山石有极大的区别。
田石从坑头寿山溪随溪而降,属掘性零散独石,呈块状构造,隐晶质结构。
当地人将产田石的沿溪水田分为上、中、下三个地段,俗称以“坂”。
前人将坑头溪与大段溪交汇的大段以上的水田,称为上坂;大段到大洋溪交汇处这一段的水田称为中坂;此后至碓下的水田称为下坂;从碓下到结门潭称碓下坂。
寿山石矿脉
寿山石矿脉被称为“中华瑰宝”的寿山石,是指蕴藏在福建省福州市寿山地区可供雕刻的、以地开石和叶蜡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矿石。
寿山石蕴藏区包括晋安区的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和连江县的小沧乡。
寿山石矿床(点)的分布,北起墩洋,南达月洋,西自汶洋,东至连江溪岸,可以粗略地分为高山——金山顶矿带、老岭——松柏岭矿带、虎口——金狮公山矿带、旗山——加良山矿带、黄巢山环形矿带,此外还有寿山溪田黄石。
每个矿带都有三四个矿段或矿点,总蕴藏量约2500万吨(含工业叶蜡石矿)。
寿山石颜色基调是灰色和黄色,显得纯正、透澈、典雅、朴素。
由于所含化学成分不同而颜色各异,含铁多的呈红色,含铜多的呈绿色……又因为形成的方式和环境等差异,构成千差万别的质地、纹理、颜色。
品种可分为165种:按地点命名的有田黄石、芙蓉石、高山石、旗降石、都成坑石、老岭石等;按人名命名的有善伯洞石、琪源洞石、元和洞石、嫩嫩洞石、世元洞石、大健洞石等;按颜色命名的有天蓝冻石、红花冻石、豆叶青石等;按质地和形态命名的有水晶冻石、水莲花石、牛角冻石、鱼脑冻石等。
还有按其他方法命名的,如二号矿石、煨乌石、四股四石。
按产地和生成的地理条件综合分为“三系、五类”,即高山系、月洋系、旗山系;田石类、水坑石类、山坑石类、月洋石类、旗山石类。
福建省技术监督局曾经公布《寿山石三坑主要品种表》,基本上是按石头生成地理条件而分的,共分为:田坑石类、山坑石类和水坑石类。
不管寿山石的种类如何繁杂,它们都具有共同的属性,即质地脂润、光彩照人和可雕刻性。
其硬度一般都在2.32~3.05之间,密度在2.71~3.1之间,放射性在20~30γ之间,对人体不构成伤害。
寿山石的热能性好,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优质的寿山石耐火度可高达1800℃。
寿山石原产地寿山村寿山石原产地寿山寿山石原产地寿山村。
寿山石及分类
寿山石及分类福建的寿山石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之一,它质地凝腻柔美、通灵温润,纹理婀娜多姿、气象万千,色泽五颜六色、精彩纷呈,在石间世界里,算是国色天香、倾国倾城,是历代文人墨客赋诗赞美的对象。
寿山石主要分布在福州北部与连江、罗源交界的“金三角”地带,以寿山村为中心,北至党洋,南至月洋,东至连江,西至旗山,方圆不过二三十里。
从福州寿山石的分布可以测清楚地看出,该区域按寿山石出产地点名称划分,可分为两大产区:一个是寿山产区,另一个是月洋产区。
寿山产区是寿山石的主要产区,从地形上看是一个盆地,主要山峰有高山、旗山、老岭、猴柴山、金狮公山。
北面和东面海拔700米以上的,还有黄巢山、柳坪和金山顶等。
东面是一条流动的玉带——寿山溪。
这里的田间、水际、山头、坑洞,纵横交错地分布着寿山石矿藏。
寿山石的分类有以下三种:一、三坑分类法即田坑石、水坑石、山坑石三种。
田坑石因其产于溪流两旁的稻田底层而得名。
从地质成因上分析,它是内生成矿作用后又经历外生成矿作用而形成的矿石,也就说它是原生成矿经区域构造而支离破碎,从水坑石和山坑石中剥离出来,经过风吹、水流、重力作用,最终掩埋在溪田深层的古砂砾中,故称为“田石”,又因其“无根而璞”,无脉可寻,所以又称“独石”。
这里凝聚着寿山石中的珍品,如黄色的田坑石称田黄,其中透明似胶冻者称田黄冻,又有“熟透”与“未熟悉透”之别。
“熟透”之田黄冻为寿山石中极品;白色的称“田白,如外表还裹一层黄色的叫金裹银,外表白色,内裹田黄石的称银裹金,均为高稀有品种。
红色的田坑石称田红,其中呈橘皮红色的叫红田石,呈橙红色的叫煨红田。
黑色的田坑石称黑田,分黑田石、乌鸦皮、灰黑田三种。
田黄石简称“田黄”或“田石”。
因产于福州闽侯县寿山乡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而得名,为寿山石中最优良品种之一,其矿物成分与寿山石基本相同,系由寿山石经风化剥落、冲刷搬运及交代蚀变而成,故变得质地晶莹、温润,色彩转淡,隐约地显现出萝卜状细纹或橘瓤纹,其外包裹着黄或灰黑色石皮状如虾蟆皮,或具红色格纹,这是判别真正田黄石的特征。
福建寿山石石质特色
福建寿山石石质特色福建寿山石石质特色及雕刻艺术种类寿山石是福州特有的石头,深受广大收藏家喜欢。
寿山石的种类五花八门,。
张祖仁说一、鲎其石,出于高山石大洞前面,山脚夹谷中。
1986年由芹石村潘家挖掘发现石头,以地名命名“鲎箕石”。
鲎箕石以块状埋在山里,经过悠久的土壤滋养,有的形成皮,质地细嫩,粗纹萝卜丝。
白色和白田极为相似,俗称“鲎箕田”。
颜色也有金黄色、暗红色。
二、荔枝洞石,1986年出于高山半山腰的北面,洞口有株野荔枝树,故得名。
寿山石农潘家祥等合股开采,石质通灵,艳丽无比,红、黄、白、黑各色俱有,性老质坚,并含细纹萝卜丝,可为寿山石中上品。
1993年又开出新荔枝洞石,但与旧荔枝洞石相比,在色泽上偏差很多。
三、大山石,由于工业用老岭石大量开采,开出较多的大山石,是以地名之。
大山石中有大山通、大山黄、大山绿、大山红、大山白。
质地硬,大部分有圆形斑纹,体现其自然美。
大山通,具有特别通灵结晶体,有红、黄二种。
绿、白色两种多数含砂,难于手工雕刻。
四、鸡母窝石,位于荔枝洞石矿后背。
以地名取名。
其石质相似荔枝洞石,大部分薄性,并含有石皮,少见萝卜丝,石料偏小,多裂痕,质坚,白色有的含有蓝地,相似天蓝冻,石多有黑点,有红、黄、白、黑、蓝色。
五、月尾仙(善伯尾)石,由善伯山脉向月尾方向开采的石头为月尾仙。
其石质相似于老善伯,有红、黄、白、黑色,但含有月尾绿色地,虽然石量很大,但多出现花生糕杂质,好坏石质各占一半。
六、松坪岭石,位于大山隔壁山脉,地名为松坂岭,历史上就有开采的记载并以松坪命名,所以现在仍命名为松坪岭石。
当地石农又开采出石头,石量不大,大部分偏粗,质坚,有红、黄、白、黑、绿色。
俱有细裂纹,有小部分质地通灵,相似于高山石,绿色好的如艾叶绿。
七、马背石,在寿山马鞍山背山开采,取名为马背石,由于和都成坑同一山脉,其石质与都成坑相似,料大、偏粗、石实,少裂痕,有红、黄、白、黑,有的有通灵结晶,薄线相似于都成坑。
寿山石种类图鉴
寿山石品种图典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
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中华瑰宝“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一、田坑石种:田坑产地: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特征:质地温润、细腻、绵密,蕴含宝气田坑主要出产“田石”。
矿石呈块状,埋藏在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
外表润滑无明显棱角,“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只能靠人工在田中挖坑至一至二米的深层搜掘,偶然而得,故极稀有,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备受藏家所珍宝,被尊为“石中之王”。
其价值与金玉相埒,甚至易金数倍,世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
清毛奇龄《后观石录》记:“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
田石质地温润、细腻、绵密,蕴含宝气。
在微透明或半透明的肌体中,隐约可见纤细纹理,状似剥皮后的新鲜白萝卜,故称“萝卜纹”。
色以纯黄为主,亦有少数呈红、白、黑等色调。
色泽往往外浓而向内渐淡,表层常裹淡黄或灰、黑色皮,间有红色格纹。
埋藏田石的地域,仅限于傍溪得到坑头水灌溉滋养的田地,即民间所云:“吸坑头之水,出石中之王”。
田石产地可分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四个坂段。
上坂又称“溪坂”,是坑头溪发源地的一段田地;中坂紧接上坂,与大段溪会合后,下至铁头岭;下坂自铁头岭至碓下;从碓下到结门潭瀑布一段称为碓下坂。
旧时挖掘田石较集中于上、中坂,色正质嫩,其中精华列为“贡品”进献宫廷。
在清代曾出现过“掘田田尽废”的情景,历经数百年的不断翻掘,几至绝产。
近年以来石农多在下坂乃至碓下坂搜掘,时有佳石出土。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
寿山石(芙蓉石)研究寿山石出产于福州市北部约30公里的寿山村,分田坑、水坑、山坑三大类,计有100多个品种。
芙蓉石属于山坑石的一个种类,出产于寿山村南面约8公里的加良山矿脉,这个矿脉还出产峨嵋石和溪蛋石等,这些石种另文介绍于后。
在介绍芙蓉石之前,请先了解山坑石的概况。
山坑石产区的范围很广,矿区的中心是位于寿山村南面的高山峰,从这里延绵而去的山峦岩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山坑石。
山坑的矿脉、石种繁多,是寿山石最大的家庭。
高山峰的东面是都成坑矿脉;与高山、都成坊隔溪相望的有虎岗、善伯旗、善伯洞矿脉;再往东有金狮公矿脉、吊笕矿脉。
高山、都成坑山的南面是加良山矿脉,又称月洋矿脉;寿山村的西面有旗山、马头岗矿脉;五显公庙周围出产寺坪石;寿山村的北南还有旗降矿脉、柳岭矿脉、猴柴磹矿脉、山仔濑矿脉、黄巢矿脉等。
每个矿脉都有诸多石种,每个石种的质地、色泽、纹理也都有不同的特征,奥妙无穷。
每一种石都有丰富的内涵,都有自己的性格:芙蓉石的雍容,都成坑石的灵捷,善伯洞石的朴实,旗降石的刚健,荔枝洞石的妩媚,各种坑石,五色相映,光彩四射,红如鞨,黄如蒸粟,白如珂雪。
近年新发现的汶洋石发及罗源、连江、长乐、福清等地所出产的雕刻石也属于寿山石的山坑石种。
有人曾为山坑石写了一首颂歌,点了几个著名的品种:山坑诸洞多宝石,晶莹脂润自古夸。
荔枝娇艳当第一,琪源称霸都成坑。
人面桃花谁更美,艾叶何曾翠袖遮。
善伯旗降真君子,难为独石放奇葩。
大山花坑纹理驳,月洋紫气贵人家。
玛太极晚霞醉,时竟尚之价天涯。
芙蓉石与清朝皇室清朝初期的几位皇帝,都深为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所吸引,要求满族人接受并努力学习汉文化。
他们也十分喜欢寿山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坐像,就是寿山石雕。
康熙、雍正、乾隆各朝,喜爱寿山石之风更盛,先石也更加讲究。
名贵的芙蓉石自然得到清朝皇族的宠爱。
康熙帝御宝“御赐朗吟阁宝”即为白芙蓉石所制;雍正帝用的“壶中元”、“和硕怡亲王宝”、“膺天庆”印玺皆为芙蓉石章;乾隆皇帝一生所用的寿山石印章,竟多达百余枚,其中不少是芙蓉石章。
什么是寿山石的三系五类
什么是寿山石的三系五类
福州的寿山石,分布在福州市的北郊寿山乡。
这一带东至连江,西到旗山,北自党洋,南到月洋,方圆l0多千米,山峦起伏,百里连亘,众峰巍峙,可以划分为寿山和月洋两大产区。
如果根据矿脉的走向来划分的话,又可以分为旗山、高山、月洋三系。
因为寿山矿区很早就已经开采了,旧时所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这个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涧开采的矿石。
经过1500年的采掘之后,现在出现的品种已经有百数十种之多。
品种的名称,繁杂雅俗并存,有的是采掘者自号的,有的是文人起名的,但其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可循,就是从一个品名中,可以说出该矿石的采掘洞,或可以得知该矿石的出产地,或可以揣摹出该矿石的色相等。
以福州市寿山乡为中心,周围山峦起伏,万山屹立,众峰巍峙,其间寿山矿藏纵横交错,新旧矿洞迭出无穷。
以寿山村为中心的“百里连亘”、“万山村立”的群峰里,寿山矿藏纵横交错,新老矿洞迭出无穷。
根据矿山的走势,可分为三大系:高山系、旗山系、月洋系。
根据矿石的品类,又可分为五大类:田石、水坑石、山坑石、旗山石、月洋石。
中华瑰宝之寿山石鉴赏
中华瑰宝之寿山石鉴赏
藏友晒出的图片
藏友留言:请专家鉴定材质,年代,价格,高11公分,谢谢!
张秉坚:寿山石长眉罗汉俏色雕件!色调借用比较灵活,色调符合造型需要!总体观察应属出口换汇时期大师级刻工!属于文雅的可以赏玩之物!估价:8000-10000元。
中华瑰宝——寿山石(Shoushan 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
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
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
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
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
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图文为【极速鉴宝】app里藏友整理提供,特此声明。
抢先收看更多精美藏品,请先关注本号。
中国福建寿山石
中国福建寿山石中国福建寿山石胡经国一、命名由来寿山石学名叶蜡石岩。
在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有一处储量丰富的叶蜡石矿床。
人们把这里的叶蜡石矿石命名为福建寿山石,因独产于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而得名。
1999年,福建省技术监督局制定和发布的《寿山石雕石种名称标识规定》指出:寿山石特指在福建省境内寿山村周围山脉中自然形成的无机矿物集合体,其主要矿物成分为地开石、高岭石、叶蜡石、珍珠陶石、伊利石,其次为绢云母。
名贵石种田黄石即产于其中。
福建寿山石是世界上独有的珍贵,是中国最著名的雕刻玉石和印章玉石之一。
福建寿山石与浙江青田石、浙江昌化鸡血石和内蒙古巴林鸡血石齐名于世,同为中国四大著名印石。
田黄石是寿山石中的精品,有“石帝”的美称,价贵黄金。
寿山石雕闻名中外。
福建寿山石位居中国十大候选国石排名第三。
二、矿床地质特征㈠、矿床成因寿山石矿床形成的地质年代可追溯到中生代。
寿山石中的田黄石,是由原生寿山石经长期外力地质作用而形成的。
寿山村有一条寿山溪。
寿山溪上的高山原生寿山石矿脉,因地壳运动以及风化和剥蚀作用,其中的部分矿石脱离母体,滚落于溪涧之中。
这些矿石在溪涧中经过数万年的流水冲刷,其颜色逐渐变黄,零星地埋藏于溪谷沙石泥土的底层,最终形成珍稀名贵的田黄石。
可见,田黄石是一种次生寿山石。
至今,田黄石仅见于第四纪沉积砂矿中。
㈡、矿物成分寿山石是以叶蜡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叶蜡石岩。
田黄石属地开石的一种,由高铝、低硅含水铝硅酸盐矿物集合体组成。
据地质学家研究,田黄冻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珍珠石,有时可见少量的伊利石。
普通田黄石为珍珠石与地开石的、不同比例的混合物。
“银裹金”是纯白色、半透明的地开石包裹着金黄色的冻状珍珠石。
㈢、产出情况自然界产出的寿山石品种繁多,有129种。
每个品种的石质、颜色、形态和纹理都各不相同。
据《石雅》记载,寿山冻、白芙蓉、田黄石三种为寿山石之极品,其中尤以色泽杏黄的田黄石最为名贵。
按产出情况,寿山石可分为田坑石、水坑石和山坑石三大类。
中国四大名石
中国四大名石中国的四大名石为: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
一、寿山石福建省福州市北郊40公里有一个名叫“寿山”的小山村,寿山石矿脉分布在小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间,明朝以后,寿山石开始应用于印章材料。
寿山石的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
寿山石是以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的单矿物或多矿物非均质集合体,含少量石英、绢云母、水铝石、绿泥石、红柱石、绿帘石和黄铁矿等。
寿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称,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之六德,其石质、石色、石形,石纹丰富多彩,晶莹滋润,储藏品种丰富,硬度为摩尔2.5 -2.7 之间,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贵石而贱玉”之说。
二、青田石青田石是一种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叫流纹岩质凝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还有石英、绢云母、硅线石、绿帘石等。
颜色很杂,红、黄、蓝、白、黑都有,岩石的色彩与岩石的化学成分有关,当三氧化铁含量高时,呈红色,低时呈黄色,更低时为青白色。
岩石硬度中等,玉石含叶蜡石、绢云母、硬铝石等矿物,所以岩石有滑腻感。
青田石种类繁多,先按石性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质地纯,色彩艳,石体透,照灯有辉,有灵气。
第二类:质地温如玉,石体半透明,软硬适中,刀刻尽意,大多生在硬岩中。
第三类:质地细致,石体不透明,色润不鲜,照灯无辉,硬质刻不尽意。
再按石色分为灯光冻(红晶、白晶)、青类、绿类、兰类、白类、黄类、红类、紫类、黑类、彩类,每个种类还有若干命名,恕不赘述。
青田奇石最大特点是一块石头有多种颜色,甚至多达十几种颜色,天然色彩十分丰富。
细青田奇石具有“六相”:即纯──是指石质分子结构细密,具有温润之感;净──是指无杂质,具有清静之感;正──是指不邪气,具有正雅之感;鲜──是指光泽鲜艳,具有恒丽之感;透──是指照?透明,具有冰质之感;灵──是质有生命,气脉内蕴,光彩四射之感。
三、昌化石昌化石产浙江省临安昌化镇。
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
寿山石简介
寿山石简介第一章矿藏寿山石矿藏(是指含有地开石和叶蜡石等为主要矿物成分的石矿。
)主要分布在福州晋安区的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与日溪乡毗邻的连江县小沧乡的寿山村、芹石村、芙蓉村、汶洋村、党洋村、南峰村、山秀园村、东坪村、瓦坪村、峨嵋村、湖垱村和山仔濑村等。
矿区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其间高山耸拔,总称为北岭。
该山自屏南、古田南趋而来,再由西南转向东北,曲折蛇行百余里至寿山村南境。
它分为三支:第一支向西北而行,分别为旗山,贝坑山、旗降山、鸡冠山、牛角山、连江黄山、九茶山、月尾山等;第二支由西南向东北,分别为大高山、小高山、水晶岩山,都成坑山;第三支由大小高山再分岐而东南行,蜿蜒数十里,入宦溪镇湖垱村,再折东北为月洋高山顶,至连江县而止。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渐次平缓。
寿山山系和月洋山系的岩石皆为花岗岩,伴以石英斑岩,寿山石矿则胎育其间,成为矿脉。
部分矿石受风雨侵蚀,崩裂移动或散于溪床、或散于水田、或散于低山之坳,成为掘性独石(坡石),虽不再成矿,但习惯亦以矿藏视之。
第一节寿山石形成的地质构造在大约距今150~135百万年前的晚侏罗纪时期,浙、闽、粤的东部处于板块边缘地带,受到来自南东方向另一板块挤压、碰撞、俯冲、下插的岩石板块被地壳深部炽热岩浆所熔融,沿上复板块内北东向断裂上涌、侵入或喷发,形成闽东沿海北东向的火山—侵入岩浆岩带。
在大规模火山喷发间歇期,形成寿山—峨嵋火山喷发盆地。
盆地基底地层为流纹质凝灰熔岩。
盆地内火山喷发岩系,分为两个岩段:下段以沉积的火山碎屑岩为主,包括晶屑凝灰岩、粉砂岩、角砾熔结凝灰岩等;上段由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等组成。
在太平洋西岸板块碰撞环境下,北东、北西两组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
在两组构造线上,特别是交汇部位,控制火山通道的分布。
这种线形构造,表现在旗山—老岭—松柏岭和高山—善伯洞—金山顶线上发育两条北东向断裂构造;虎口—金狮公山和高山—加良山发育两条北西向断裂构造,其分布具有等距性和网格性特点,控制叶蜡石、寿山石成带状分布。
寿山石-山坑石-鹿目格石
寿山石-山坑石-鹿目格石
鹿目格石福州寿山石的一种产在都成坑山坳中,有洞产和掘性两种。
洞产鹿目格石,多黄、红相间,亦有石皮,质地通明,惟肌理有黑点和粉黄点相杂其间。
掘性鹿目格石系久埋于砂土中的块形独石,质较通灵温润,石表有黄或枇杷黄色的微透明的石皮。
肌理则为浓黄,偶有牛毛状纹,俗称“鹿目田”石。
惟黄中多泛块状红晕,质逊于田石。
另有红鹿目格石,色如丹砂浮于清水中,俗称“鸽眼砂”。
《观石录》称其为神品,罕见。
三十年代曾开采一批鹿目格间有萝卜纹,但为牛毛状纹,与田石各种萝卜纹都不似,不难辨。
藏家购买鹿目保值者,多与雕工联系起来,如有林清卿、周宝庭、林文举等名师雕刻者,上等的鹿目将比值于中等田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寿山石分布及其特点
欧阳恒【摘要】寿山石因产自福州寿山而得名,开采历史悠久。
寿山石一般分田坑石、
水坑石、山坑石,因品种与产出地域不同,矿物成分也存在差异,保养方法也有区别。
【期刊名称】上海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0(031)004
【总页数】5
【关键词】寿山石;分布特点;观赏石
0 引言
“寿山石”系专指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的寿山村及其周边山峦、田野所开采、挖掘的可供雕刻艺术的矿石,因产地而得名[1] 。
寿山石属于观赏石中的文房石,是一种特殊的工艺性矿产资源,有别于在寿山矿区产出的工业叶腊石。
按照目前国际通用的“宝石、彩石”分类,寿山石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
寿山石色彩斑斓瑰丽,质地通灵温润,开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深受国
人和海外侨胞所喜爱,在国石候选中位居榜首。
寿山石中的田黄石、芙蓉石与昌化的鸡血石被国人誉为“印石三宝”。
1 寿山石分类及其分布
寿山石矿脉是 1.35 亿~ 1.5 亿年前晚侏罗纪火山地质运动的产物。
康熙二十年(公元1689 年)毛奇龄书写的《后观石录》中第一次提出了“田坑第一,水坑次之,山坑又次之”的寿山石分类方法。
这也是目前在寿山石行业内首肯的分类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