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临床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对其预后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

7月-2015年9月1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72例)和对照组(年龄0.05),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镇痛、强心、稳定心率、抗血小板和抗凝的药物治疗,并给予循环支持。介入治疗组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所有的治疗方案均按照患者的意愿自行选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临床表现情况,如心率、血氧等,及时处理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如疼痛、低血容量、心律失常、低氧血症和酸中毒等,并对患者进行妥善护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组和对照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对比

老年组和对照组在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心力衰竭病史和心肌梗死病史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老年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

老年组患者肺部感染、心跳骤停和肾功能衰竭三种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病死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介入治疗组和非介入治疗组患者左主干或三支病变、肌钙蛋白和LVEF三种临床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介入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非介入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极高。近年来,针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手段取得很大进步,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造成的患者生存率并没有很大提升。心源性休克是心肌梗死引起的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心源性休克是否发生与心肌梗死患者身体基础情况密切相关。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冠心病因素和并发症较多,有研究表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以及心梗和心衰病史均是引起心源性休克的重要因素,若多种症状并存,则患者发生冠心病和心源性休克的概率更大,更易產生生命危险[6-8]。本研究发现,老年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大多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病史,其中老年患者中有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病史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年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心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与冠心病危险因素有关[9],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肺部感染、心跳骤停和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成年患者。高发的并发症使患者抵抗力降低,病情加重,病程延长,引起更多并发症的产生,极大影响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常用的改善心肌血流灌注的治疗方式,由于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复杂,且常伴发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使PCI技术运用于老年患者存在很大困难,治疗成功率比普通患者低[10-11]。PCI技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比例低,但PCI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12]。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心梗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病死率比未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低,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描述相符。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较多,且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死亡率。另外有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还与酸中毒、疼痛、低氧血症等因素有关,因而在治疗期间对患者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极其重要。

参考文献

[1]梁志忠,谭华清,杨志远,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599-600.

[2]刘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32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18):13-15.

[3]黄江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7):39.

[4]刘洋,刘恒亮,耿国英,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6):587-589.

[5]王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66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24):5740-5741.

[6] Mayich J,Cox J L,Buth K J,et al.Unequal access to interventional cardiac care in Nova Scotia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by cardiogenic shock[J].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6,22(4):331.

[7] Klein L W,Shaw R E,Krone R J,et al.Mortality after emergent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in cardiogenic shock secondary to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usefulness of a mortality prediction model[J].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05,96(1):35.

[8]杨琛,孙蕾,吴贵军,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1):2070-2073.

[9]蒋小伟,曾惠清.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16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7):66-67.

[10]李国贤.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98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85-86.

[11]胡倩.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56例[J].中國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00-4301.

[12]施文贺,谢阳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2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21):69-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