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特发性骨质疏松伴有病理性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不良生活习惯
病理生理
01
骨吸收增加:破骨细胞活性增强,导致骨量减少
02
骨形成减少: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导致骨形成减少
03
骨微结构破坏:骨小梁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
04
骨脆性增加:骨脆性增加,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05
骨代谢失衡:骨代谢失衡,导致骨量减少和骨折风险增加
临床表现
1 疼痛:腰背痛、关节痛、肌肉痛等 2 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折、腕部骨折等 3 身高缩短: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身高缩短 4 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后凸畸形 5 呼吸功能下降:胸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肺活量下降 6 神经功能障碍:椎体骨折压迫神经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等
01
04
康复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 康复评估,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效果
03
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 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
02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骨折情 况、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康复目标:恢复患者骨折部 位的功能,减轻疼痛,提高 生活质量
预防跌倒
01 保持环境整洁,避免
地面湿滑
目录
01. 特发性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 02. 病理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 03. 护理措施 04. 健康教育
病因
01 遗传因素:家族遗
传病史
02
激素水平:雌激素 水平下降,导致骨
密度降低
03
营养因素:钙、磷、 维生素D等营养素
摄入不足
05
疾病因素:甲状腺 功能减退、糖尿病
等疾病影响骨代谢
04
生活方式:缺乏运 动,吸烟、酗酒等
05
预防措施:合理饮食、适当运动、
折等
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非药物和非手术治疗PPT课件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联合后凸成形术
结合两种技术的优点,既恢复椎体高度和生理曲度,又降低骨水泥渗漏风险。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疼痛管理
药物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片类药物等缓解疼痛。
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按摩、针灸等,可减轻疼痛。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缓解因疼痛产生的焦 虑、抑郁情绪。
04 非手术治疗
椎体成形术
原理
通过在骨折的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等材料,恢复椎体高度和稳定性 ,缓解疼痛。
优点
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可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缺点
存在骨水泥渗漏、相邻椎体骨折等风险。
椎体后凸成形术
原理
01
在椎体成形术的基础上,通过球囊扩张等技术进一步恢复椎体
高度和生理曲度。
优点
向患者解释骨质疏松症的定义、原因、症状、诊 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预防措施
教育患者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包括合理 饮食、适量运动、避免不良生活习惯等。
3
骨折风险评估
指导患者进行骨折风险评估,了解自身骨折风险 ,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康复期生活指导
疼痛管理
教育患者如何正确评估和管理疼痛,包括使用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缓 解疼痛。
02 03
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可表现为腰背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限,但患者常有低热、盗 汗等结核中毒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需与骨质疏 松性椎体骨折相鉴别。
脊柱化脓性感染
脊柱化脓性感染也可表现为腰背痛和活动受限,但患者常有高热、寒战 等感染症状,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和椎间隙狭窄,需与骨质疏松性椎 体骨折相鉴别。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ppt课件

OVCF的鉴别诊断
• ④老年性驼背:多见长期承重、蹲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 老年人;常累及胸椎中下段椎体;多个受累椎体呈楔形, 但整个脊柱保持完整;椎体前缘硬化,纤维变性,前缘 骨质融合。 • 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致骨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致破骨细胞增加,加快骨吸收,引起纤维性骨炎,造成 椎体楔合。
2.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好发于髋骨及脊柱的胸、腰段;
3. 在OP骨折中,以脊柱压缩性骨折发病率最高;北京50 岁 以上妇女脊柱骨折的患病率是15%,而到80 岁以后增加 至37 %。发生在L1的最多,其次是T12,再依次是L2、 T11和L3。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正常人的椎体主要由小梁骨
构成,它们纵横交错形成椎体的
初级结构。当外力作用于脊柱时,产生压缩力通过椎间盘传导
到椎体终板,由小梁骨中心向四
周扩散,在椎体内部形成应力, 一旦应力超过小梁骨能承受的强度,小梁骨的结构就会破坏, 失去稳定性,局部的裂隙进一步发展就会发生椎体骨折。
三、OVCF 的发生机制
小梁骨的机械强度与椎体表面密度的平方成正相关。 另外,小梁骨的强度也与其组织形态结构有关,包括小梁
骨的排列方向、连接方式、粗细、数量以及小梁骨的间隙。
随着衰老和骨质疏松的发生,小梁骨的表面密度逐步下降, 小梁骨的形态结构也受到影响。在一定的压缩力作用下, 小梁骨结构失稳,出现局部碎裂继而发生骨折。
四、OVCF 的临床表现
腰背部疼痛为OVCF 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就诊 的主要原因。 (1) 急性期:骨折后,大部分患者腰背部出现急性疼 痛,疼痛部位即伤椎处,翻身时疼痛明显加重,以至不能 翻身,不敢下床。大多数患者腰背痛在翻身及起床时疼痛 加重,可能为脊柱屈伸时骨折处不稳定,组织水肿造成的 疼痛。 (2) 慢性期:部分患者早期短暂卧床休息后疼痛减轻, 即下床负重活动,易导致骨折不愈合,假关节形成。还有 部分患者骨质疏松严重,虽长期卧床,但骨强度及密度难 以迅速提高,骨质疏松存在,骨折不断发生,此类患者多 长期存在慢性腰背痛。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ppt课件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稳定性↓ 松动、脱出 愈合慢→ 延迟愈合/不愈合 老年人并发症 ↑ 致残率↑ 致死率↑ 卧床、制动、加重骨丢失
骨折本身治疗 重视治疗骨质疏松
12
椎体骨折的形态和分类
正常(0度)
轻度骨折 (I度)
中度骨折 (II度)
重度骨折 (III度)
显微电镜下的60岁男性的肋骨微裂纹
3
骨质疏松骨骼病变
骨骼的力学和机械性能
骨骼切片上在显微镜下的裂缝称为“微裂缝”,随着年龄的 增加这些微裂缝越来越多(微损伤增加)
骨骼的抗变形能力(硬度),吸收能量(抵抗力),抗重 复荷载(疲劳抵抗),抑制损伤进展(抗断裂)等多性能受损 孔隙性增加(主要负重轴方向的骨小梁数量),因而增加异 常负载下的骨折风险(跌倒)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WHO: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 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
NIH: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 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 量2
正常骨结构
骨质疏松症骨结构
T值 =
Osteoporosis. Osteoporos Int. 1999;10(4):259-64.
2.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2
Osteoporosis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therapy. JAMA. 2001;285(6):785-95.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 ppt课件-精品文档

《上海医学》2019年3月 曾炳芳 李晓林 章振林 2019-2019年卫生部科教司全国10大省会城市10大医院调查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可出现疼痛 压痛 肿胀和功能障碍
特有表现
畸形 骨擦感和反常活动
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身高变矮,脊柱侧凸或驼背畸形
65%左右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易造成漏诊
中国骨质疏松骨折发病率极高
70 62.5
髋骨骨折发病率(%)
60 50 40 30 20 10 0
40岁 50岁 60岁 70岁
35 22.6 14.9 7.9 0.4 1 2.8
Li NH et al, Chin Med J 2019;115(5):773-5
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流行病学报告
-4.0
-3.5
-3.0
-2.5
-2.0
-1.5
-1.0
-0.5
0
+0.5
+1.0
T-值
分类
预防 骨松 药物 治疗
T-值
-1.0 和以上 -1.0 到 -2.5
正常 骨量低下
骨质疏松 严重的骨质疏松
-2.5 和以下 -2.5 和以下并伴有一处或 多处骨折
受检者的骨密度-青年人峰值骨密度的均值 青年人骨峰值测量的标准差
.Trombetti A, et al. Survival and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after hip fracture in men and age-matched women. Osteoporos Int. 2019;13(9):7317.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9年9月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心理支持与关爱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减轻 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共同参与康复计划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功能恢复。
31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 认知和管理意识。
遵医嘱用药
强调按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 疗效果。
2024/2/3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4/2/3
17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2024/2/3
18
药物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增加骨量、预防骨折
适应症
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
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运 动疗法、物理疗法等。
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如椎体成形术等。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2024/2/3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16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7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2024/2/3
8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2024/2/3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 质疏松,这与女性的生理 特点有关。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 松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骨质疏松性骨折ppt课件

骨胶原的转换、成熟 骨盐的含量 骨质疏松
1,25(OH)2D3
肠Ca吸收
负钙平衡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
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减少
维生素D摄入减少
肝肾功能减退,羟化酶减少
转化生长因子下降
血钙浓度下降
肌力下降,神经肌肉协调下降
骨基质形成减少
骨矿化减少
骨形成减少
甲状旁腺激素上升 骨吸收增加
骨质疏松
骨量测定法
➢ X线摄片测量 ➢ 光子吸收仪 ➢ 双能量X线骨密度吸收仪 ➢ Q-CT(定量CT)测量法 ➢ 定量超声测量法 ➢ 骨形态计量学测量法 ➢ Micro-CT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生化诊断方法
1)骨的合成代谢指标:PICP(I型原胶原羟基端延长 肽),PINP(I型原胶原氨基端延长肽),bALP(骨碱 性磷酸酶),BGP(血清骨钙素)等 2)骨的分解代谢指标:HOP(尿羟脯氨酸),PYD, DPYD(I型胶原吡啶交联物),TRAP(抗酒石酸酸性磷 酸梅),以及空腹尿钙/肌肝比值等
骨质疏松疼痛的原因主要
• 骨骼变形所致的肌肉疼痛;这种疼痛与体位关 系密切,最典型的是翻身痛、起坐痛和某种体 位的静息痛
• 低骨量全身衰竭,多见于重症患者,表现为长 期卧床出现的全身疼痛
双重镇痛作用机理使降钙素对多种类型的代谢性 骨病疼痛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折的情况
20.2%
骨折 无骨折
老年人髋部骨折的主要原因
➢ 骨质疏松症 ➢外伤
骨折损伤的主要因素
➢ 伤力大小 ➢ 跌倒或外伤机率 ➢ 保护性发射能力-综合反应能力
✓ 神经系平衡协调功能力 ✓ 骨胳肌肉的稳定性及功能 ✓ 视觉、听觉功能
骨折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0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
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手术又分 为微创或开放手术。医生会根据骨折部位、骨折类型、骨质疏松程 度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权衡手术与保守治疗的利弊,做出合理选 择。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保守治疗 卧床休息 药物止痛 理疗、中药熏药治疗(缓解腰背部肌肉紧张、痉挛,进而减轻疼痛) 佩戴支具 早期下地行走时佩戴支具可以增加脊柱的稳定性。注意不能长期佩戴, 避免引起腰背肌肉无力。
压时,肢体的运动、感觉,以及关 节的反射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03 感觉功能:医生会用针、棉签等轻
触患者的皮肤,检查有无感觉异常。
02
运动功能:医生会让患者活动四肢 关节,做屈伸、收缩等动作,来检
查患者的肌力和锤 轻轻叩击膝盖、跟腱等部位,来观
察不同部位的反射功能是否正常。
骨密度检查:骨密度检查是医生测量骨骼强度 的一种方法。对于早期诊断骨质疏松,评估再 发骨折风险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常用于测 量骨密度的检查是一种特殊的X线检查,称为 “双能X线吸收法(DXA)”检查。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查
其他检查
患者可能还需要做一些其他的检查来辅助诊断病情,比如血液检查、 全身骨扫描(ECT)、超声检查等。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诊断与治疗
演讲人:小刺猬知识库
目录
01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 02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检查
03 骨质疏松症的长期治疗
04 小结
01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性骨折的检查
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检查
01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ppt课件

物品准备
手术包, 剖腹外加, 手外伤器械, 手术盘, 手术 贴膜, 10ml(抽局麻药),20ml注射器, 长 针头,纱布,铅衣,吸引器,角针,椎体成 形工具包, 球囊专用骨水泥,造影剂(欧乃 派克), C臂,X线透视机。
11
〈KMC椎体球囊扩张导管〉
椎体成型的工具包
穿刺针 扩张器(15cm和20cm两种型号) 外翘 钻头 引导丝 骨水泥 填充器
显著减轻或消失。 可明显增加椎体强度。使病人在术后不久就可以提前
下床活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第2—3天) 可以部分甚至完全将骨折造成的后凸畸形,恢复脊柱
正常力线,避免了脊柱畸形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手术出血少,操作时间短,并发症低。避免了开放手
术的诸多危险。
14
优缺点
缺点: 操作者需要对脊柱解剖相当熟练。 开展此类手术需要一定的设备。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条件。 操作者放射线辐射较多,长期操作此类手术对
医护人员健康影响较大。
15
16
12
简单的手术步骤
穿刺点定位(消毒铺巾前电透下做定
位标记手术椎体的双侧椎弓根)→消
毒→铺巾→建立工作通道→穿刺针穿
刺→移除穿刺针的针心→在穿刺针的
外管置入引导丝→并移除穿刺针外管
→插入扩张器和外翘→取出扩张器→
用钻头钻孔→拔出钻头→把球囊导管
通道外翘插入椎体内部→打开阀门→
逐步扩张球囊(压力不超过16大气压,
濒死性白细胞增多 脊柱侧突超过40度 骨水泥或填充物敏感
6
临床正确术前诊断
明确疼痛的程度 了解骨折的形状 骨折发生的时间
是否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
X线、CT及MR检查
7
术前准备
患者准备:
骨质疏松骨折诊疗PPT课件

功能锻炼
营养支持
心理关怀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 的功能锻炼计划,逐步恢复 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
提供均衡的营养支持,特 别是钙、维生素D等骨骼 健康相关营养素的补充。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随访策略制定
定期随访
建立规范的随访制度,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了解康复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骨折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回流缓慢,血 液在静脉内淤积,容易形成血栓。
预防措施建议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维 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预防骨质疏 松及其并发症。
适量运动
进行适量的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 拳等,有助于提高骨密度和肌肉力量, 减少骨折风险。
避免摔倒
骨质疏松患者容易摔倒,应注意家居 安全,保持地面干燥,避免穿拖鞋等 易滑倒的鞋子。
手术治疗方法
内固定术
通过手术将钢板、螺钉等内固定物置于骨折端,达到稳定骨折、 促进愈合的目的。
外固定术
使用外固定架对骨折进行固定,适用于某些无法行内固定术的骨折 类型。
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骨质疏松导致的关节内骨折,可考虑行关节置换术,以恢 复关节功能。
方案选择依据
骨折类型
不同类型的骨折适用不同的治疗方 法,如稳定性骨折可采用非手术治 疗,不稳定性骨折则需手术治疗。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和身体检查,及 时发现并治疗骨质疏松和并发症。
处理方法指导
药物治疗
针对骨质疏松及其并发症,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方案 ,如钙剂、维生素D、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患者应按时服 药,并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主要包括骨骼本身的因素和外在因素。骨骼本身的因素主要 是由于骨质疏松导致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 。外在因素主要是由于跌倒、撞击等低能量或轻微创伤。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随 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个体化诊疗
随着精准医学的发展,未来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将更加 注重个体化,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 的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未来多学科协 作将成为重要趋势,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协作,为患者 提供更加全面和专业的诊疗服务。
远程医疗应用
药物治疗推荐
根据最新的临床证据和药物研究进展,指南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药物治 疗方案进行了更新和推荐,包括抗骨质疏松药物、止痛药物等的使用时 机和剂量调整。
国内外研究动态关注
发病机制研究
国内外学者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机制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多种因素如遗传、 环境、生活习惯等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关系。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 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29
目录
Contents
• 骨质疏松性骨折概述 •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 • 诊断方法与标准 •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 并发症处理及预后评估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骨质疏松性骨折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骨质疏松性骨折,又称脆性骨折,是指由骨质疏松症导致骨 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强度减低,在日常活动中受到轻微暴 力即可发生的骨折。
04 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X线平片是首选检查方法,可显 示骨折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CT和MRI可提供更详细的骨骼和软组织信息,有 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03
中医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认识
Chapter
中医理论与骨质疏松性骨折关系
肾主骨生髓
中医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肾精充 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坚固有力。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肾精亏虚、骨髓失 养密切相关。
。
功能锻炼与康复训练指导
早期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早期康 复锻炼,包括关节活动度 训练、肌力训练等,以促 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物理治疗
如热敷、冷敷、电疗等, 可缓解疼痛、促进局部血 液循环和组织修复。
中医特色治疗
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使用,以缓解症状和促进 康复。
心理调适与家庭关怀支持
05
患者日常生活调养与康复建议
Chapter
饮食起居注意事项
保持均衡饮食
01
摄入足够的钙、磷、蛋白质和维生素D等营养素,适量增加奶制
品、豆制品、海产品等富含钙质的食品。
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
02
过量饮酒和吸烟会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折风险。
注意安全
03
避免摔倒和碰撞等意外事故,保持家居环境整洁,减少障碍物
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导致骨骼强度降低,在外力作用下易于发 生骨折。同时,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骼修复能力减弱 ,骨折愈合缓慢。
临床表现和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肿胀、功能障碍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表现。脊柱压缩性骨折可导致身 高变矮、驼背等脊柱畸形;髋部骨折可导致下肢外旋、短缩等畸形;桡骨远端骨 折可导致“银叉”样畸形;肱骨近端骨折可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
2024版《骨质疏松》PPT课件

《骨质疏松》PPT课件contents •骨质疏松概述•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评估•诊断方法与标准•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总结与展望目录01骨质疏松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易导致骨折风险增加。
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导致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衡,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
发病率地域分布危险因素不同地域和种族间存在差异,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
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低钙摄入、缺乏运动等。
0302 01流行病学特点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高于男性。
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
分型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02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评估不可控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的风险逐渐增加。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骨质疏松,尤其是在绝经后。
某些种族,如白人和亚洲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患骨质疏松。
有骨质疏松家族史的人患病风险增加。
年龄性别种族家族史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和饮酒药物使用可控因素01020304钙和维生素D 摄入不足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因素。
长期缺乏运动会导致骨密度降低。
吸烟和过度饮酒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药物,如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通过X 射线或超声波等方法测量骨密度,评估骨质疏松风险。
骨密度检测FRAX 工具QFracture 工具风险评估问卷FRAX 是一种基于临床危险因素的算法,用于预测10年内髋部骨折及任何重要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概率。
QFracture 是一种基于临床数据和统计模型的算法,用于预测未来骨折的风险。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信息,评估个体骨质疏松的风险。
风险评估工具及方法03诊断方法与标准03超声骨密度仪通过测量骨骼对超声波的传导速度和振幅衰减来评估骨密度,具有无创、便携的优点。
01双能X 线吸收法(DXA )通过测量骨骼对两种不同能量X 线的吸收程度来计算骨密度,具有精度高、辐射量低的优点。
骨质疏松性骨折护理课件

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分为脊柱骨折、 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病因是骨质疏松症,骨组织的内部结 构发生变化,骨小梁数量减少,骨组织的微结构破坏,导致 骨的脆性增加。其他病因包括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酗酒、 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组织微观结构退化,骨小梁数量减少、 变细,甚至消失,骨皮质变薄,骨的脆性增加,在外力作用 下容易发生骨折。
CHAPTER
02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和乐观的心态,避免 长期精神压抑。
戒烟限酒,避免过度 依赖药物和不良嗜好 。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 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合理饮食与营养
均衡摄入蛋白质、钙、磷、维生 素D等骨骼健康所需的营养素。
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 豆腐、海带、坚果等。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 炼,以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
的恢复。
物理疗法
如超声、电刺激等物理疗法,可促 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缓解疼痛 和肿胀。
康复训练
针对不同部位的骨折,进行针对性 的康复训练,如肌力训练、关节活 动度训练等。
CHAPTER
04骨Biblioteka 疏松性骨折的护理疼痛护理疼痛评估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典型表现为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而 异,可伴随有局部压痛和纵向叩击痛。骨折部位出现肿胀,并因疼痛而致功能 障碍。
诊断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是常用的影像 学检查方法,可以观察到骨折部位和类型。骨密度检测有助于评估骨质疏松的 程度。
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的处理PPT课件

康复指导
运动康复
物理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 的运动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 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采用物理治疗方法,如电疗、按摩等,缓 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
日常生活指导
定期复查
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姿势正确,避 免长时间久坐或久站,保持适当的体重。
发病机制
胸腰椎骨折通常是由于脊柱在受到垂直压缩、弯曲或旋转外力时,超过其承受能 力而发生。外力作用导致脊柱的屈曲和压缩,使椎体受到破坏,进而引发骨折。
流行病学特点
发病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 松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胸腰椎骨 质疏松骨折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低骨量、长期使用激素 类药物、遗传因素等是胸腰椎骨质 疏松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长期监测
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 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4
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的 预防
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控制危险因素
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 持心理健康。
控制体重、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 因素,预防骨质疏松。
增加骨密度
通过负重运动、跳跃运动等增加骨密 度,预防骨质疏松。
3
定期复查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复发或 加重。
05
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的 护理与康复指导
护理要点
疼痛管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适 当的止痛药,并观察止痛效果。
保持体位
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避免剧烈 运动和扭曲身体。
预防并发症
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和肺部感 染等并发症。
《骨质疏松性骨折》课件

药物治疗方法
包括使用抗骨吸收药物、 促进骨形成药物以及双重 作用药物等。
药物治疗效果
大量临床研究证明,药物 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骨质疏 松性骨折的发生率,提高 患者的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非药物治疗原则
以改善生活方式、增强骨骼健康 为主要目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
。
非药物治疗方法
包括合理的饮食结构、规律的运 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健康等
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鉴别诊断
软组织损伤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软组织损伤进行鉴别。软组织损伤通 常表现为局部肿胀和疼痛,但不会出现畸形或功能障碍。
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骨折进行鉴别。如创 伤、肿瘤等引起的骨折,其症状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
03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由于骨量减少 、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 增加而引起的骨折。
分类
按部位可分为髋部骨折、椎体骨 折、桡骨远端骨折等。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症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 原因,其他因素包括外伤、长期卧床 、激素治疗等。
病理机制
骨质疏松导致骨小梁变薄、断裂,骨 皮质变薄,从而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 骨折。
包括电刺激、超声、温泉疗法等,有 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职业治疗
针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训练,如行 走、穿衣、洗澡等。
心理支持
骨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因此心理支持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 部分。
营养指导
合理的营养摄入对骨折愈合至关重要 ,因此营养指导也是康复治疗的一部 分。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PPT课件

对于严重的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或合并其他脊柱疾病的情况,可能需 要进行开放手术治疗,如椎弓根螺钉固定、脊柱融合等。
康复治疗
手术后需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促进术后恢 复。
预防复发
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同时,应积极治疗骨质疏松症,采取综合 措施预防骨折的复发。
04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 复与预后
特点
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 于男性。骨折常发生在胸腰段, 表现为疼痛、脊柱畸形和活动受 限。
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骨质疏松是主要病因,其他因素包括 外伤、长期卧床、内分泌失调等。
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在轻微外 力或自发性骨折的情况下即可发生骨 折。
流行病学与预防
流行病学
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康复计划
01
02
03
物理治疗
包括按摩、电刺激、温热 疗法等,以缓解疼痛、促 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
运动疗法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增 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
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需要,给予适当 的药物,如钙剂、维生素 D等,以补充骨骼营养。
康复效果评估
疼痛评估
通过疼痛评分量表等工具, 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和治疗 效果。
THANKS
度,减少骨折风险。
物理治疗
包括康复锻炼、按摩、针灸等 ,以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力量
和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度。
支具治疗
对于稳定性骨折,可采用支具 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骨折
进一步加重。
生活方式调整
调整饮食结构,增加钙和维生 素D的摄入,戒烟限酒,保持
骨质疏松PPT课件(2024)

2024/1/29
27
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
骨密度检测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了解自身骨骼状况。
2024/1/29
早期干预
一旦发现骨质疏松迹象,应及时就医并遵医 嘱进行治疗和干预。
28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1/29
29
注意事项
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其他影响骨密度的疾病或因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功能不全等。同时,对于不同年 龄段和性别的人群,诊断标准可能有所不同,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2024/1/29
19
2024/1/29
05
治疗原则与药物选择
20
基础治疗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增加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适量运动,提高骨密度和肌肉力量;避免吸烟、酗酒 等不良生活习惯。
止行 对症治疗。
22
非药物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等物 理治疗方法,可促进骨形成、增
加骨密度。
康复训练
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提高患者 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柔韧性
,降低跌倒风险。
心理干预
骨质疏松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帮助患
17
实验室检查及辅助诊断技术
血液检查
检测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 ,了解骨骼代谢状况。
尿液检查
骨代谢标志物检测
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I型 胶原羧基端肽(CTX)等,反映骨形 成和骨吸收情况。
检测尿钙、尿磷等指标,评估钙磷代 谢情况。
2024/1/29
18
诊断流程与注意事项
诊断流程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上述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骨质疏松。对于疑似病例,可进一步进行骨活检或基 因检测等确诊。
骨质疏松与骨折ppt课件

Ann Intern Med. 1991 Jun 1;114(11):919-23.
完整版课件
18
骨密度测量方法
定量超声法(QUS) 不能直接测量骨矿的含量 不能做为诊断骨质疏松症使用,只能用于筛
查和疗效监测 准确性低,误差大
完整版课件
19
骨密度测量方法
完整版课件
20
完整版课件
21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
中国人的BMD诊断分类:
骨密度通常用T-Score(T值)表示,T值=(测定值-骨 峰值)/正常成人骨密度标准差。
完整版课件
35
完整版课件
36
完整版课件
37
骨质疏松性骨折历程
完整版课件
38
死亡主要原因:呼吸道感染、褥疮、血栓、肾衰、痴呆、慢 性衰竭等
外科手术只能让少数人能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
25%恢复到伤前生活质量 55%残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
完整版课件
39
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次骨折风险高
既往有单次椎骨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5倍 既往有2次以上骨折的患者再次骨折的风险增加12倍 既往有2次以上骨折合并骨量减低的患者再次骨折的 风险增加75倍
完整版课件
31
椎体骨折——最常见的脆性骨折
中国大陆椎体骨折患病人数: 2006年: 2600万 (新发椎体骨折180万) 2020年预计将达到3670万;
北京地区基于影像学的流行病学 调查显示椎体骨折患病率: 50岁以上妇女为15% 80岁以上妇女为37%
Xu L et.al Vertebral Fractures in Beijing,China: The Beijin Osteoporosis Project. J Bone Miner Res,2000,15:2019-20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椎体成形器械或材料过敏者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禁忌症
1
手术 2 相对 禁忌 3 症
4
椎体严重压缩性骨折, 椎管内有骨块
有出血倾向者
身体其他部位 存在活动性感染者
与椎体压缩骨折无关的 神经压迫引起的根性痛
1、椎体成形术(PVP)
2、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
微创
止痛效果明显
CT:常用于判断骨折的程度 和粉碎情况、椎体压缩程度、 椎体周壁是否完整、椎管内 的压迫情况。
MRI:常用于判断椎体压 缩骨折是否愈合、疼痛 责任椎及发现隐匿性骨 折,并进行鉴别诊断等。
实验室检查
基本 检查项目
选择性 检查项目
骨转换 生化标志物
血尿常规,肝肾功 能,血钙、磷、碱 性磷酸酶等
血沉、性腺激素、血 清25羟基维生素D、 甲状旁腺激素、24h 尿钙和磷、甲状腺功 能、皮质醇、血气分 析、肿瘤标志物、放 射性核素骨扫描、骨 髓穿刺或骨活检等
“通常不会引起骨折外力”指人体从站立高 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产生的作用力。
1
2
流行病学及
3
其特点
4
5
6
全球每 3 秒钟发生 1 例
约50%的女性和20%的男性在50岁之后 会遭遇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50%初次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会发 生再次骨质疏松性骨折
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再骨折风险 是未发生椎体骨折的4倍 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造成疼痛和重度伤残,髋部和 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降低患者预期寿命 长期卧床者的致死率可达20%以上、永 久性致残率可达50%
显著减轻了陪 护人员的护理 重建骨骼的生物 负担 结构和机械强度, 可早期下床
局麻
手术时间短
术后恢复快 住院时间短
极大地减少手术风险, 避免了卧床、制动、固 定所导致的并发症,明 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经皮微创 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
• 适应症:
• 不稳定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 椎体压缩变形需要复位固定者; • 年轻患者,不适合做椎体成形手术者
髋部骨折特点
• 致畸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恢复缓 慢;
• 骨折后第1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0%~25%;
• 存活者中,超过50%的患者会留有不同程度 的残疾,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5%~25%的 人需要长期看护。
• 治疗目的是尽快恢复负重功能,减少卧床 时间。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分型(按骨折部位)
多见于老年人群,常 有合并症,全身状况 差,并发症多,治疗 复杂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常见部位
胸腰段 椎体
髋部
腕部
(股骨近端) (桡骨远端)
肱骨近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
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畸形
骨擦感(音)
反常活动
骨密测度定(BMD)双能X线吸收法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像学诊断
X线:可确定骨折的部位、类 型、移位方向和程度,对骨 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X线片除具有骨折的表现外, 还有骨质疏松的表现。
• 治疗方法: 卧床、支具及药物等方法 需要定期拍片检查,以了解椎体压缩是
否进行性加重。
1. 椎体强化手术---目前最常用的微创手术
椎体成形术(PVP) 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 (PKP)
2. 微创经皮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手术
3. 开放手术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适应症
适应症一
非手术治疗无效,疼痛剧烈
IOF推荐Ⅰ型骨胶 原氨基末端肽 (P1NP)和Ⅰ型胶原 羧基末端肽 (S⁃CTX),有条件 的单位可检测
诊疗原则及流程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原则
骨折处理
复位、固定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
药物干预
基础治疗、 抗骨质疏松治疗
治疗 原则
康复治疗
功能锻炼、 并发症的预防
骨 折 处 理
• 适用症: 轻度椎体压缩骨折或不能耐受手术者
L3椎体压缩性骨折
L2椎体压缩性骨折
L1椎体压缩性骨折
4、开放手术
• 对有明显神经压迫症状和体征、严重后凸畸形、 不适合行微创手术的不稳定椎体骨折,需行截骨 矫形手术
• 术中可采用在椎弓根螺钉周围局部注射骨水泥、 骨水泥螺钉、加长和加粗椎弓根钉或适当延长固 定节段来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
髋 部 骨 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
山东省中医院华佗楼二楼 微创骨科医生办公室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OP)概念
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 骼系统疾病。
骨强度反映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密 度和骨质量。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本篇主要针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VS
骨质疏松性骨折
为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 ,指在日常生活中 未受到明显外力或受到“通常不会引起骨折 外力”而发生的骨折,亦称脆性骨折 (fragility fracture)。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
特点一
骨折患者卧床制动后,将发生快 速骨丢失,会加重骨质疏松症
特点二
骨重建异常、骨折愈合过程缓慢,恢
复时间长,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
不愈合
特点三
再骨折发生的风险高
特点四 特点五 特点六
骨折部位骨量低,骨 质量差,且多为粉碎 性骨折,复位困难, 不易达到满意效果
内固定治疗稳定性 差,内固定物易松 动、脱 闭合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选择人工股骨头
置换还是人工全
髋关节置换,主 要根据年龄、全
2 人工关节置换术等
身状况、预期寿
命 等 因 素 来 决 定3。
对于骨折移位不明显的 稳定型骨折或合并内科 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 可以酌情采用外固定架 或非手术治疗
空心钉内固定
动力髋(DHS)内固定术
适应症四 椎体骨坏死
适应症二
不稳定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适应症三
椎体骨折不愈合或椎体 内部囊性变
适应症五 部分椎体肿瘤
适应症六
高龄患者、不能耐受 长时间卧床患者应早 期手术,可有效缩短 卧床时间,减少骨折 并发症的发生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手术禁忌症
1
手术 2 绝对 禁忌 3 症
4
不能耐受手术者
无痛、陈旧的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股方肌带蒂骨瓣移植内固定术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转子间骨折
• 主要治疗手段手术复位内固定
• 手术方式:闭合或切开 • 内固定方式:髓内和髓外
• 从生物力学角度,髓内固定更具优势。
• 人工髋关节置换不作为转子间骨折的常规治疗方 法,仅当作一种补充手段。
PFNA内固定术 (髓内、闭合)
髓内钉、重建钉(髓内)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髓外、切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