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公共必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是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
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质,学习计算机的相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现代文明必须具备的一种文化。
为了学生适应将来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本课程从应用出发,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介绍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办公自动化套件,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知识。
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熟练使用办公自动化软件,编排图文并茂的文档,学会制作实用高效的电子报表和制作幻灯片,具备在网上获取信息和交流的能力,具有熟练地在网络环境下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2.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并具有使用微机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4.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掌握字处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种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能力5.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具有使用电子表格的基本能力。
6.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7.掌握计算机安全使用知识三、本课程的重点、难点以及深度和广度本课程重点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过程。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和DOS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基本操作。
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法,能够编排图文并茂的文档。
具有使用电子表格的能力。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安全使用的知识。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分工2.教材皆秀玲《计算机应用基础》出版社:电子出版社2002年版3.参考书曾秀玲《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与实验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05月第八、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包括: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典型材料,考试改革,用于以CA1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含五年制)二、教学时数:56学时/68学时,一年级(上学期或下学期)开设;周学时:4三、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四、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大学各专业计算机教育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五、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大纲,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掌握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及Internet的基本操作,了解多媒体的应用和网络的基本知识,以及数据库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具体要求是:(一)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二)掌握计算机中的数制与编码。
(三)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四)熟练掌握Word文档的建立、编辑和排版等基本操作。
(五)熟练掌握Excel工作簿的创建、工作表的编辑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操作。
(六)熟练掌握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
(七)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
(八)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熟练掌握Internet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操作。
(九)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十)了解程序设计的思想和基本方法。
六、教学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的概念、历史、发展、应用;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中的数制转换、数据表示与信息编码。
学时分配:4学时(理论)第2章计算机系统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各部件功能及主要性能指标;计算机软件系统中系统软件的概念(操作系统、实用工具程序、语言处理程序),应用软件的概念。
学时分配:第一学期2学时(理论)/第二学期4学时(理论)第3章操作系统概述主要内容:Windows界面及基本操作;利用Windows进行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磁盘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管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大学计算机基础》是计算机公共教学的第一层次,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程。
它既能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了解计算机应用的特点,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为日后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2.理解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原理;3.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4.了解网络基础知识,掌握网络应用;5.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的使用;6.掌握文字处理软件Word的使用;7.掌握表格处理软件Excel的使用;8.掌握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的使用;9.了解信息安全与多媒体技术;10.掌握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
三、教学学时分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与特点、计算机的基本应用以及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理解计算机的定义,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计算机1.计算机的定义2.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3.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4.计算机的分类和计算机的特点5.计算机的应用第二节计算机操作与文化1.计算机的启动2.Windows的界面3.计算机的关闭4.计算机文化的概念5.计算机的道德规范本章习题要点:主要涉及计算机基础概念、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特点与应用、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等知识点。
第二章计算机系统及信息表示(4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的表示、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微型机中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理解进位制的含义和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各自用途,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字符编码、计算机的硬件及软件组成等。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xxxx学院《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纲适用专业:高职所有专业编制单位: xxxxxxx年xx月xx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教学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专科层次学习二、学分与学时总学时:32,其中理论学时:16,实践学时:16。
平均周学时2。
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课程属性: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大学各专业计算机教育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能,以满足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
课程属性:必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大学计算机基础》是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基础性课程,是当代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属于计算机基础教育中的第一层次的课程。
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印、、不仅要让学习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素养,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目的: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扩展视野,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的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
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本课程无先修课程六.考试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试考核方式为:上机考试成绩评定为:平时成绩40%(平时作业20%+平时出勤20%)+上级考试成绩60%(理论知识成绩30%+实际操作成绩30%)七、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第一章计算机系统知识【目的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超级计算机发展现状及应用介绍(重点))、与数据的概念、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代信息技术数字化、多媒体化、高速度、网络化、宽频带、智能化特点、维的概念、内涵、应用介绍2、熟悉计算机应用领域(重点介绍典型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电子商务等)3、了解计算机发展史(第一台计算机出现的历史时刻及特征、计算机发展史上的3次飞跃及其特征、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4、掌握进制转换的方法,包括其他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十进制转换成其他进制,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内容与结构
计算机基础知识
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系统 的组成和结构、数制与编码等基础知
识。
网络基础及应用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协 议和网络安全等知识,以及常用网络
工具的使用方法。
操作系统及应用
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操 作方法,以及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技 巧。
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 数据库设计方法,以及常用数据库管 理系统的使用方法。
错误排查方法
介绍常见的错误类型和排查方法,如语法错误、逻辑错误、运行时错误等。
软件开发流程和团队协作模式
软件开发流程
介绍瀑布模型、敏捷开发等常见的软件开发流程,帮助 程序员了解项目开发的整体过程。
团队协作模式
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团队协作模式,如分 工协作、对等协作等,提高团队协作效率。
06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大纲
汇报人:XX
20XX-02-07
目录
• 课程概述与目标 • 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 • 计算机网络与互联网应用 • 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技术 • 编程思想与算法设计初步 • 实验环节与创新能力培养
01
课程概述与目标
计算机基础课程重要性
01 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素养
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 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 计算机应用能力。
数据处理方法
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和数据呈现等 。
数据处理步骤
明确处理目的、收集原始 数据、选择合适处理方法 、进行数据处理、检查与 处理结果等。
数据库系统组成及关系型数据库介绍
数据库系统组成
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使用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操作。
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
具备一定的网络应用能力,如网络搜索、邮件收发等。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及应用领域。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数制与编码,如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 ASCII 码、汉字编码等。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磁盘管理、控制面板的使用等。
3、办公软件Word 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档排版、表格制作、图片插入等。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涵盖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数据图表的制作等。
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如幻灯片的设计、动画效果的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等。
4、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网络协议,重点介绍 TCP/IP 协议。
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设置。
网络应用,如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文件的上传与下载等。
5、多媒体技术基础多媒体的概念、类型(音频、视频、图像等)。
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及处理软件。
6、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治信息安全的概念、重要性及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特点及防治方法。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传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实践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英文名称: UniversityComputerFoundation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总学时: 72学时学分: 3学分适用对象: 各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先修课程:无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除计算机专业外的各专业的公共必修课,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教育课程,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知识应用为中心,以服务社会为价值取向,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引导学生认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熟练地运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基本操作。
使学生掌握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搜索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获取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将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分为基本技能培养和综合技能培养两部分,基本技能培养主要解决基本操作问题,综合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理论课时36学时;课堂实践36学时。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讲授时间为一学期,内容有: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第三章操作系统Windows 7,第四章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第五章常用工具介绍、第六章文字处理软件、第七章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第八章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整个教学内容根据能力结构按模块进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并要求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对各部分软件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以便学生直观的学习,更好的掌握所学课程内容。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
内容涉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办公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和信息安全基础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和Office 办公自动化软件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好地使用电子邮件和浏览器的能力;了解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模型;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职业道德规范。
从应用计算机的角度扩展学生的视野,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达到: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发展趋势以及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作用2.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软硬件基本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法3. 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基本功能;熟练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4. 熟练掌握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的使用方法.。
5. 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相关概念以及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应用三.教学内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2. 了解信息与数据的关系和含义3. 掌握计算机的运算基础,熟练掌握数制间的转换运算4. 理解计算机中的数据与编码。
【教学内容】1. 计算机概述2. 信息与信息技术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进位计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各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数据的单位;数值和文本信息在计算机中的标识;编码:信息与数据的联系和区别,ASCII码、BCD码、汉字编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进制及各数制之间的转换运算难点:编码第2章计算机系统【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以及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概念2.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3.了解微机系统硬件的基本配置与主要性能指标以及常用外设的功能。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英文名称:University Computer Foundation课程性质:公共必修基础课课程属性: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书学时学分:总学时54 实验学时27 实验学分3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第一学期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一年级制订时间:2014年8月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它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学习计算机学科的入门性课程;是后继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为非计算机专业的本科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理论及计算机应用的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使用各种常用现成软件的能力,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主要仪器设备主流配置的学生机、教师机以及局域网必须的网络设备四.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所有实验均需上机进行,每个实验都明确规定了实验目的,并配有若干个与实验内容相关操作题来练习。
为提高上机的效率,达到实验目的,应注意以下事项:(1)学生按照实验要求,上机前做好预习。
(2)每次上机按照学时要求完成实验内容。
(3)完成的实验文档或数据按老师要求提交或由老师检查评分。
五.考核与报告学生应根据实验指导书按老师的要求进行上机操作,完成的实验文档或数据按老师要求提交或由老师检查评分。
六.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七.说明第一部分计算机基本操作实验时数:6学时实验目的:1、掌握计算机的启动和关闭;2、了解键盘的布局以及各种键的功能;3、掌握键盘操作的基本指法;4、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5、掌握计算机的硬件组成以及计算机各种接口的功能与用途。
(完整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性质:公共必修2.课程学时与学分:48学时,2学分3.适用专业:全校各院、系各专业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公共必修课程,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继续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而设置。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Internet基本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及应用。
课程内容以计算机基本操作为基础,重点介绍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够熟练地应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并初步具备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机课程和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技能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一)熟悉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组成部分的功能,熟悉计算机的典型应用领域。
(二)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三)熟练掌握中文、英文(键盘)输入方法。
(四)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等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
(五)熟悉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基础知识,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基本应用。
(六)了解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及其基本应用。
四、教学主要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内容】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性能及其应用领域2.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和数据的基本单位3.计算机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基础4.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5.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构成和各部件的功能6.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分类和软件层次关系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教学内容】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Windows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3.利用Windows进行文件和文件夹管理4.程序管理、磁盘管理和控制面板第三章Word字处理软件【教学内容】1.Word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2.文档的编辑和排版3.表格的制作和修改4.文档的图文混排5.页面设置与打印第四章Excel电子表格软件【教学内容】1.Excel工作界面和相关基本概念2.工作簿、工作表的基本操作3.数据的输入和编辑4.工作表的格式化5.公式与函数的使用6.数据的图表化7.数据管理与分析8.工作表的打印第五章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教学内容】1.PowerPoint工作界面和基本操作2.演示文稿外观的设计3.幻灯片的制作4.演示文稿动画效果的设置5.演示文稿的放映、打包与打印第六章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2.计算机局域网的基础知识3.Internet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4.网络安全基本常识5.计算机病毒的基础知识第七章多媒体技术基础【教学内容】1.多媒体的基础知识2.数字图像技术3.数字音频技术4.数字视频技术5.数据压缩技术五、学习过程设计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设计“学前操作水平摸底测试—因材施教,课堂理论与实践结合—夯实基础、典型应用案例驱动—实践并解决问题,课后自主完成综合设计—提高能力”的学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公共必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 of Computer课程编号111012003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计算机专业除外)课程模块通识课程(通识教育)课程类别公共必修开课单位计算机科学系教研室大学计算机基础开课学期 1 考核方式通过性考试学时16 理论学时8实验学时8 学分 1先修课程无教材选用姜永生.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201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二、课程简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全校公共必修课,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通识课。
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研究对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性很强的课程。
其特点是实践性强、涉及面广。
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常用办公软件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的主要操作技能、应用网络的基本技能,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从应用角度出发,主要介绍: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础、文字编辑与排版、数据统计与分析、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初步运用计算机解决日常工作中的信息化办公问题的学习目标。
三、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对应的专业培养目标1.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2.掌握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
3.掌握文字编辑与排版的基本操作方法。
4.掌握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本技能。
5.掌握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基本设计与制作方法。
6.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的基本方法。
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兴趣。
2.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系统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的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文字编辑与排版工具WORG的实践操作能力。
4.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统计与分析EXCEL的实践操作能力。
5.培养学生运用POWERPOINT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的实践操作能力。
6.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的能力。
四、课程重难点课程重点课程难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成、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信息安全。
2.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特征、Windows7/10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磁盘管理与设备管理、常见应用软件。
3.Word2010/2013文档编辑、文档格式化、文档插入元素、文档高级编辑。
4.PowerPoint2010/2013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给幻灯片添加对象、设置幻灯片放映。
5.算机网络概述、Internet基础、Internet应用。
1.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
2. Windows7/10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磁盘管理与设备管理、常见应用软件。
3. 数据的输入、数据的编辑、数据统计与分析、插入图表。
4. 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给幻灯片添加对象、设置幻灯片放映。
5. Internet基础、Internet应用。
五、教学方式与方法教学方式与方法学时占比教学方式与方法学时占比教学方式与方法学时占比讲授法与网络自主学习法8 50% 上机实践8 50%六、考核形式及成绩评定评价方式占比评价方式占比评价方式占比平时考核平时实践操作表现30%期末考核通过性考试70%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七、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课次学时章目名称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评价方式1 1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数据与信息、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数据与信息、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初步形成对计算机系统及其应用的认识。
讲授出勤、课堂参与度2 1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教学内容:计算机系统组成--主板、CPU、内存、外部存储器、微机中的其它设备;信息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组成主板、CPU、内存、外部存储器、微机中的其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它设备。
理解信息安全的概念、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3 1 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特征;Windows7/10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特征;掌握Windows7/10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4 1 第2章操作系统基础教学内容: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磁盘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掌握文件管理、程序管理、磁盘管理与设备管理的基本操作。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5 1 第3章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内容:Word文档编辑基本编辑方法---对象的选择复制移动、查找与替换、拼写检查与字符统计、批注与修订。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Word文档编辑基本编辑方法---对象的选择复制移动、查找与替换、拼写检查与字符统计、批注与修订。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6 1 第3章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内容:熟练掌握文档格式化的基本操作---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页面格式化、格式的复制。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文档格式化的基本操作---字符格式化、段落格式化、页面格式化、格式的复制。
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7 1 第3章文字编辑与排版教学内容:文档插入元素的基本操作方法---插入文本框、插入图片、插入SmartArt、插入自选图形与特殊符号、插入图表、插入艺术字、插入超链接、插入表格、插入书签、插入页眉页脚、插入脚注和尾注、插入公式、插入封面。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文档插入元素的基本操作方法---插入文本框、插入图片、插入SmartArt、插入自选图形与特殊符号、插入图表、插入艺术字、插入超链接、插入表格、插入书签、插入页眉页脚、插入脚注和尾注、插入公式、插入封面。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8 1 第4章数据统计教学内容:目录与索引、邮件合并、讲授、示范、出勤、操作实与分析打印与预览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目录与索引、邮件合并、打印与预览的基本操作。
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践情况9 1 第4章数据统计与分析教学内容:Excel数据的输入的基本操作---文本输入、数值输入、日期时间输入、设置单元格数据类型、公式与函数输入、数据的快速输入。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Excel数据的输入的基本操作---文本输入、数值输入、日期时间输入、设置单元格数据类型、公式与函数输入、数据的快速输入。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10 1 第4章数据统计与分析教学内容:数据的编辑、插入图表的基本操作---数据的编辑、拆分或冻结窗格;插入迷你图、插入图表。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数据的编辑、拆分或冻结窗格基本操作;熟练掌握插入迷你图、插入图表的基本操作。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11 1 第4章数据统计与分析教学内容: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本操作---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常用函数的使用。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数据统计与分析的基本操作---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常用函数的使用。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12 1 第5章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的基本操作---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编辑演示文稿、格式化幻灯片。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编辑演示文稿、格式化幻灯片的基本操作。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13 1 第5章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演示文稿的创建与编辑的基本操作---格式化幻灯片。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格式化幻灯片基本操作。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14 1 第5章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幻灯片添加对象的基本操作---插入图片音频与视频、插入SmartArt图形、插入超链接、插入图表、插入flash动画、插入页眉页脚。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给幻灯片添加对象的基本操作---插入图片音频与视频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插入SmartArt图形、插入超链接、插入图表、插入flash动画、插入页眉页脚。
15 1 第5章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设置幻灯片放映的基本操作---为幻灯片上的对象设置动画、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放映方式、演示文稿打印与打包。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设置幻灯片放映的基本操作---为幻灯片上的对象设置动画、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设置放映方式、演示文稿打印与打包。
讲授、示范、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16 1 第6章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Internet基础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Internet应用的基本操作。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Internet基础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熟练掌握Internet应用的基本操作。
上机操作、网络自主学习出勤、操作实践情况17总学时16,其中讲授法与网络自主学习法8学时,上机实践8学时。
八、参考资料1.参考书目(1)姜永生.大学计算机基础(windows10+office2013)[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2)姜永生.大学计算机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3)姜永生.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82.网络资源(1)http://210.38.64.193制定者签名:姜永生审定者签名:陈强批准者签名:牟来彦校对者签名:周如旗制定日期:2014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