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弯曲
第三章 弯曲

第三章弯曲及弯曲模具设计一、目的与要求宽板立体纯塑性弯曲时的应力分布情况和应力应变中性层位置的确定,板料的最小弯曲半径及其影响因素,如何防止或减少弯曲件的回弹;掌握弯曲件的工艺性好坏及如何改进。
熟悉弯曲模的典型结构,管料的弯曲加工方法,能安排弯曲件的工艺。
其它内容作一般性了解。
二、主要内容弯曲模基础弯曲模实例分析三、难点与重点弯曲件回弹的控制方法四、授课方式多媒体授课。
五、思考题3-1 弯曲的概念。
333333弯曲:将板料及棒料、管料、型材弯曲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弯曲制件的冷冲压工序称为弯曲。
弯曲的方法有压弯、折弯、滚弯和拉弯等。
其中,在压力机上利用模具对板料进行压弯加工在生产中用得最多。
本章主要介绍在压力机上进行板料压弯加工的工艺和模具设计问题。
弯曲工艺及模具设计就是搞清弯曲过程及特点及工艺性、确定弯曲工艺方案、设计相应3.1 弯曲变形过程及特点aabbαaabb(a)(b)3、宽度变化:当板料较窄(B<3t)时,宽度断面成内宽外窄,如图3-4(a)所示。
当板料较宽(B>3t)时基本保持原状,如图3-4(b)所示。
当板料的宽度很大,厚度又较薄,宽度方向的刚性较差时,板料弯曲的弯曲线容易产生纵向弯曲。
4、回弹:当凸模完成弯曲回程后,由于弹性变形的回复,弯曲件的弯曲半径r、弯曲角α与凸模圆角半径r p、中心角αp并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回弹。
5、弯裂:若弯曲变形程度太大,变形区外层材料所受拉应力达到材料的强度极限时,材料表面将被撕裂,这种现象称为弯裂。
3.2 弯曲件的工艺性3.2.1 弯曲件的工艺性弯曲件的工艺性:指弯曲件的材料、形状、尺寸、精度要求和技术要求等对弯曲工艺的适应程度。
一、弯曲件的材料弯曲件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塑性,较低的屈服极限和较高的弹性模量。
最适宜于弯曲的材料:有钢(含碳量不超过0.2%))、紫铜、黄铜、软铝等。
脆性较大的材料,如磷青铜、铍青铜、弹簧钢等,要求弯曲时有较大的相对弯曲半径。
第三章弯曲

弹性弯曲、自由弯曲 增大,减小
三点接触后就反向弯曲 完全吻合
图3-1 V形件的弯曲过程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三页,共三十四页。
2.变形特点
图3-2 变形特点
应力中性层 应变中性层:用于计算毛坯展开长度。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材料弯曲应力状态:
弹性变形部分存在有两种方图式3-3:材料弯曲应力状态
(3) 弯曲角α
α越大,表示变形区长, 积累回弹大。
(4)弯曲方式 自由弯曲回弹大; 校正弯曲回弹小。
(5)弯曲件形状
形状越复杂,一次弯成的角度多,由图于3-各13方面的相互牵制,
回弹困难,故回弹小。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
3.减少回弹的措施*
(1)改进弯曲件局部结构和选用合适的材料(工厂产品实物图)
三、弯曲力计算和 设备选择
弯曲有三个阶段: ① 弹性弯曲阶段 ② 自由弯曲阶段
③ 校正弯曲阶段
h
图3-5 弯曲三个阶段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八页,共三十四页。
1.t
b
U形件
F自
0.7kbt2 r t
b
K——安全系数 k=1.3
b——弯曲件宽度
图3-6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如图3-24 压加强筋 加工硬化作用
选 s↓, E↑的材料或退火处理
(2)补偿法
根据回弹趋势修正凸模或凹模。工厂用的最多。 图3-13a、b适合回弹角小于5o直接在模具上制造差值; 如回弹较大的U形件,可采用图3-15。
现在你正浏览到当前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
(3)校正法 适合 t >0.8, r 又不大时,可在变形区整形。如图3-14形状
第3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3.2.2、影响回弹的因素 材料的机械性能 相对弯曲半径 弯曲中心角 模具间隙 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力
3.2.3、回弹值的确定 目的:作为修正模具工作部分参数的 依据。 经验公式: 1.小半径弯曲的回弹( r / t 5 ~ 8 )
0 t
rt r 1 3
90
90
6)弹性材料的准确回弹值需要通过试模对凸、 凹模进行修正确定,因此模具结构设计要便于拆 卸。 7)由于U形弯曲件校正力大时会贴附凸模,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弯曲模需设计卸料装置。 8)结构设计应考虑当压力机滑块到达下极点时, 使工件弯曲部分在与模具相接触的工作部分间得 到校正。 9)设计制造弯曲模具时,可以先将凸模圆角半 径做成最小允许尺寸,以便试模后根据需要修整 放大。
当工件局部边缘部分需弯曲时,为防 止弯曲部分受力不均而产生变形和裂纹, 应预先切槽或冲工艺孔(如图所示) 5.弯曲件的几何形状 如果弯曲件的形状不对称或者左右弯 曲半径不一致,弯曲时板料将会因摩擦阻 力不均匀而产生滑动偏移(如图所示), 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应在模具上设 置压料装置,或利用弯曲件上的工艺孔采用 定位销定位(如图所示)
第 3 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3.1
3.2
弯曲的基本原理 应变中性层位置、最小弯曲半径的确定及回弹现象 弯曲力和弯曲件的毛坯尺寸计算 弯曲件的工艺性 弯曲模具的设计
3.3 3.4
3.5
3.1 弯曲的基本原理
弯曲是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 定曲率和角度零件的冲压工序(如图所示) 弯曲材料:板料、棒料、型材、管材 弯曲方法:压弯、折弯、拉弯、滚弯、 辊弯
3.1.1 弯曲变形过程 (图3.1.1) 1、变形毛坯的受力情况 从力学角度,弯曲分为: 弹性弯曲 弹塑性弯曲 纯塑性弯曲 无硬化弯曲
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ρ
ρ'
2.弯曲中心角减小 ∆α = α − α ' 或弯曲角增大 ∆β = β '− β
第一节 弯曲变形分析
二、塑性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
弯曲后坐标网格变化 内区 中性层 外区
弯曲变形区的 横截面变化
窄板(B/t<3):内区宽度增加,外区宽度减 小,原矩形截面变成了扇形 宽板(B/t>3):横截面几乎不变,仍为矩形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一节 弯曲变形分析
二、塑性弯曲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续)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内容简介:
弯曲是冲压基本工序。 本章在分析弯曲变形过程及弯曲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基 础上,介绍弯曲工艺计算、工艺方案制定和弯曲模设计。 涉及弯曲变形过程分析、弯曲半径及最小弯曲半径影响因 素、弯曲卸载后的回弹及影响因素、减少回弹的措施、坯 料尺寸计算、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确定、弯曲模典型结 构、弯曲模工作零件设计等。
∆α =
α
90
∆α 90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六节 弯曲回弹
三、回弹值的确定(续)
3.校正弯曲时的回弹值 校正弯曲的回弹可用 试验所得的公式计算,符 号如右图所示。
V形件校正弯曲的回弹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六节 弯曲回弹
四、减少回弹的措施
1.改进弯曲件的设计 (1)尽量避免选用过大的r/t 。 如有可能,在弯曲区压制加强筋, 以提高零件的刚度,抑制回弹。 (2)尽量选用σ s / E 小、力学 性能稳定和板料厚度波动小 的材料。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总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生物需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更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在胚芽鞘中:(1)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3)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2、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1)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2)纵向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3)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温特,琼脂实验):吲哚乙酸(IAA)3、植物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4、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在植物体中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分布: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5、植物体各个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茎>芽>根6、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7、生长素的应用:无籽蕃茄:花蕊期去掉雄蕊(未授粉),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柱头。
顶端优势:顶端产生的生长素大量运输给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
去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
用低浓度生长素浸泡扦插的枝条下部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麦田除草是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8、。
高等数学 第3章 第九节 曲率

曲线的弯曲程度与下列两个量有关:
(1)切线转过的角度; (2)弧段的长度。 曲率:单位弧长上切线所转过的角度。
M1M2 N1N2
1 2
3
设 MM'的长度为
切线转过的角度为
平均曲率:
s , .
s
MM '的平均弯曲程度
K
s
y
M
•
s
M
M0
•
•
O
x
曲线在点M处的曲率:
K lim s0 s
x,
y
相应的有向弧段的值
s有增量 s,
s M 0 M M 0 M MM
s ?
x
y f x
M •
M0
y
• M•
x
s s MM MM MM o
x x x MM x
MM
MM
xs2与x2x总y是2 同号MM的MM
1 y 2 x
ds
lim
s
lim
MM
1
y
2
dx x0 x x0 MM
ds y
dx
3
1 y2 2
ds 1 y2 dx
d ?
dx
6
设曲线的参数方程为
x (t)
y
(t
)
't "t "t 't
K
'2 t '2 t 3/ 2
例1 计算 xy 1 在点 1,1 处的曲率。
解
y 1, x
y
1 x2
,
y
2 x3
.
y 1, y 2.
平均曲率的极限
若 lim 存在,则
第4章 弯曲

周占霞
第4章 弯 曲
4.1 平面弯曲的概念和梁的计算简图 4.1.1 平面弯曲的概念 4.1.2 梁的计算简图 4.2 梁的内力——剪力与弯矩 4.2.1 用截面法分析计算梁的内力 4.2.2 剪力与弯矩正负号的规定 4.3 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与弯矩图 4.4 纯弯曲正应力 4.4.1 纯弯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4.4.2 常见截面的惯性矩、抗弯截面系数及平行移轴定理 4.4.3 横力弯曲时梁的正应力计算
弯 曲 4.1 平面弯曲的概念和梁的计算简图
4.1.2 梁的计算简图
(3)实际约束(支座)的简化: ① 固定端 这种支座使梁的端截面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因此它有三个约束,相应
有三个支反力:水平支反力 FX ,铅垂支反力 FY和矩 M 。如跳水板支座。
A
FAx
A
MA FAy
弯 曲 4.1 平面弯曲的概念和梁的计算简图
l
点的集中力。
Fs
Fb/l
如下图所示。
x
Fa/l x
M
Fab/l
若将集中力F看为Δx区间上均匀的分布荷载,如左图所示,则在Δx梁段内,剪力从 Fb/l沿斜直线过度到- Fa/l,不存在突变现象。
F
Fb/l
Fa/l
习题例4
简支梁如图所示。试作该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解:先求支座约束力
∑MB(F)=0, FA×0.6+10×0.4×0.2- 2 = 0 FA= 2 kN
M(x)
FA
Fs(x)
AC段 Fs(x)= -2 (0<x≤0.2 m) M(x)= -2x (0 ≤ x < 0.2 m)
CB段 Fs(x)= -10x (0.2 m≤ x < 0.6m)
第3章弯曲工艺与弯曲模

1.V形件弯曲模
图4-39 无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 1—模柄 4 、7 —定位板 2 —上模座 5 —下模座 3 —导柱导套 6 —凹模 8 —凸模
1—顶杆 4 —凸模
有压料装置的V形件弯曲模(avi4-3) 2 —定位钉 3 —模柄 5 —凹模 6 —下模座
图4-40 防止毛坯偏移的措施
图4-41 带顶料及定料销的弯曲模 1—凹模 2 —顶板 3 —定料销 4 —凸凹模 5 —反侧压块
第五节 弯曲力计算
一.校正弯曲时弯曲力计算
F=qA
式中: F—校正弯曲力(N); A— 校正部分投影面积(mm2); q—单位面积上的校正力(MPa), 值可按表3-4选取。 图3-35 校正弯曲示意图
四.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 对于自由弯曲
F压机≥ 1.3(F自+Q)
式中 F压机—选用的压力机公称压力(kN); F自—自由弯曲力(kN); Q—有压料或顶件装置的压力(kN).
式中:δ — 伸长率; r — 弯曲件内表面圆角半径(mm); η— 变薄系数; t — 材料厚度(mm); ρ—应变中性层曲率半径(mm) 。
则弯曲半径 r= ρ(1+δ)- ηt 若以断面收缩率Ψ表示变形程度,则Ψ与δ有如下关系: δ= Ψ/(1- Ψ) 根据式(4-15), ρ=(r/t+ η/2)ηβt,当板料宽度大于板料厚度3 倍时,则 ρ=(r/t+ η/2)ηt 将上式与式(4-19)代入式(4-18),化简后得:
3.弯曲件上孔的位置
t < 2mm, l ≥ t; t ≥ 2mm, l ≥ 2t.
图4-33 弯曲件上的孔边距离
4.弯曲件上增添工艺孔和工艺槽
图4-34 防止尖角处撕裂的措施
第三章+物态变化++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 图中各温度计(温度单位都是摄氏度) 的示数分别是多少?
解析
甲图中液面位置在0℃以下,温度低于0℃,示数为-5 ℃ ; 乙图中液面位置在0℃以上,温度高于0℃,示数为9℃ ; 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 ,示数为12℃ 。
3.在教室里挂一支寒署表,在每节课前测出教室的温度,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以 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在图上描点并分别画出晴天及阴天两种天气的温度-时间 图像。通过比较,你能发现这两种天气温度变化的规律吗?
解析
水蒸发的快慢与其表面积大小、温度、表 面空气的流速有关。坎儿井在地下,可以 降低水的温度、减慢水上方空气流动的速 度,同时井口很小,也减小了水的蒸发面 积,从而减少水的蒸发。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1. 观察碘的升华时,为什么利用浇热水或浇凉水的方式而不用酒精灯直接 加热含有碘颗粒的玻璃容器呢?请你查阅碘的熔点和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说明原因。
解析
【解析】此题是一道实际操作题,可先分别读出一天当中不同时刻教室内的温度,描绘 出温度一时间变化曲线。然后比较阴天和晴天的温度变化,得出规律。
4. 不同物质在升高同样温度时,膨胀的多少通常是不同的。如 果把铜片和铁片铆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这样的双金属片就会 弯曲。市场上有一种指针式寒暑表,就是用双金属片做感温元 件的。怎样用上述原理制成一做下面的实验,并思 考形成霜的条件。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 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 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 度低于0°C。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 白霜。
解析
美丽的树挂、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在盛有冰的易拉罐里面放入盐后,会使冰的凝固点降低,所以会有大量的冰 熔化成水,冰熔化成水时要吸热,因此易拉罐的表面温度也会变低(低于 0°),所以易拉罐表面会让空气里的水蒸汽凝华,从而形成了白霜。
模具设计基础-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ppt课件

自由弯曲 弹性弯曲
校正弯曲 塑性弯曲
弯曲效果:表现为弯曲半径和弯曲中心角的变化(具设计
3.弯曲变形分析 研究材料的变形,常采用网格法。根据坐标网格的变
化情况来分析弯曲变形时毛坯的变形特点。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1)弯曲变形区的位置 通过对网格的观察,可见弯曲圆角部分的网格发生了显 著的变化,原来的正方形网格变成了扇形。靠近圆角部分的 直边有少量变形,而其余直边部分的网格仍保持原状,没有 变形。说明弯曲变形的区域主要发生在弯曲圆角区,即弯曲 带中心角α 范围内。
模具设计基础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了解弯曲工艺及弯曲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理解弯 曲变形过程分析,理解弯曲件的质量问题及防止措施, 掌握弯曲工艺设计和弯曲模具典型结构组成及工作过程 分析。
应该具备的能力:具备弯曲件的工艺性分析、工艺 计算和典型结构选择的基本能力,初步具备根据弯曲件 质量问题正确分析原因并给出防止措施的能力。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二、弯曲件回弹
材料在弯曲过程中,伴随着塑性变形总存在着弹性变形, 弯曲力消失后,塑性变形部分保留下来,而弹性变形部分要恢 复,从而使弯曲件与弯曲模的形状并不完全一致,这种现象称 为弯曲件的回弹。回弹是所有弯曲件都存在的问题,只不过是 回弹量大小而已。回弹量的大小通常用角度回弹量 Δθ 和曲率 回弹量 Δ r 来表示。
模具设计基础 第三章 弯曲工艺与弯曲模具设计
弯曲件在生产生活中经常见到,如下图所示的电器元 件和弯管均为弯曲件。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不管是板 类件还是管形件,都有一定的弯曲角度。另外,很多弯曲 件上有孔,是先冲孔还是先弯曲,如何判断并制定加工的 先后顺序呢?
第三章 弯曲

坯料弯曲变形区内切向应为的分布
a)弹性弯曲b)弹 塑性弯曲c)纯塑性弯曲 a)弹性弯曲b)弹-塑性弯曲c)纯塑性弯曲 弹性弯曲b) c)
8
2 弯曲变形的特点
弯曲前
弯 曲 前 坐 标 网 格 的 变 化
9
弯曲后
二、弯曲变形的特点
板料弯曲前后的网格变化 1、弯曲变形主要发生在弯曲带中 、 心角φ范围内 心角 范围内 2、变形区内,板料在长、宽、厚 、变形区内,板料在长、 三个方向都产生了变形。 三个方向都产生了变形。 长度方向: 中性层以内逐渐缩短,中性层以外逐渐伸长。 长度方向: 中性层以内逐渐缩短,中性层以外逐渐伸长。
22
4.直边高度与孔边距 (1)直边高度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应为h>2t 弯曲件的直边高度不宜过小,其值应为h>2t (2)孔边距
2mm时 当t < 2mm时,
l ≥t
2mm时 孔的位置处于变形区外。 孔的位置处于变形区外。 当t ≥ 2mm时, l ≥ 2t
23
5.形状与尺寸的对称性 弯曲件形状与尺寸应对称分布。 弯曲件形状与尺寸应对称分布。 防止弯曲时因圆角不同,摩擦阻力不同, 防止弯曲时因圆角不同,摩擦阻力不同,造成工件尺 寸精度不高,甚至弯曲失败。 寸精度不高,甚至弯曲失败。 工艺孔、 6.工艺孔、槽及缺口 为防止交接处因受力不均或应力集中而造成开裂、圆 为防止交接处因受力不均或应力集中而造成开裂、 角部位畸变等缺陷, 角部位畸变等缺陷,应预先在弯曲件上设置工艺上必 须的工艺孔、槽和缺口。 须的工艺孔、槽和缺口。
3.弯曲半径
在保证坯料外表面纤维布发生破坏的前提下, 在保证坯料外表面纤维布发生破坏的前提下,弯曲件能够弯曲的内 表面最小圆角尺寸,成为最小弯曲半径, 表面最小圆角尺寸,成为最小弯曲半径,相应的与板料厚度的比值 成为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影响因素: 成为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影响因素: 材料的力学性能。 (1)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塑性越好,塑性指标数值越高,相应的相对弯曲半径越小。 材料塑性越好,塑性指标数值越高,相应的相对弯曲半径越小。 (2) 弯曲中心角 弯曲只发生在圆角部分,直边不参与变形, 弯曲只发生在圆角部分,直边不参与变形,并非如此 圆角的直边参与变形,使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减小。 圆角的直边参与变形,使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减小。
第三章 第7节 曲率分析

( 1 y2 )2 15
四、小结
1.弧长微分 ds 1 y2 d x 或 ds (d x )2 (d y )2
2.曲率公式
3.曲率圆 曲率半径
K
d
ds
y
(1
y2
)3 2
R
1
(1
y2
)3 2
K
y
16
思考题
椭圆 x 2cos t, y 3sin t上哪
些点处曲率最大?
17
思考题解答
k | y | 3
几何意义: ds MT
dx cos ; dy sin
ds
ds
T
M dy
dx
o x x dx x
5
二、曲率及其计算公式
1.曲率的定义
曲率是描述曲线局部性质(弯曲程度)的量。
1
2
M2 S2 M3S1Leabharlann M1S1M
M
N
S2 N
(1)当弧长相同时, 转角越大曲线弯曲程 度越大。
(2)转角相同 时弧段越短弯曲 程度越大
k
2a 3.
[1 ( 2ax b )2 ] 2
显然,
当x
b 2a
时,
k最大.
k
y 3 .
( 1 y2 )2
又 ( b , b2 4ac )为抛物线的顶点, 2a 4a
抛物线在顶点处的曲率最大.
12
三、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设 M为曲线C上任一点,在点
y
D( , )
M处作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在曲线
证明: 隐函数求导
2x 2 y 2xy 16 yy 2 14 y 0
y x y 1 8y x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1 弯曲件的结构
3、弯曲件孔边距 对于带孔的弯曲件,若先冲孔后再弯曲,则孔的位置应处于弯曲变形区 外,见图3-16,否则孔要发生变形。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与材 料厚度有关: 当t<2mm L>t 当t≥2mm L≥2t 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且孔的公差等级要求较高时,必须弯曲成形后再 冲孔,或采取其它工艺措施,防止孔的变形。
3.6.1 弯曲件的结构
1、圆角半径 弯曲件的圆角半径不宜小于最小许可弯曲半径,否则弯曲时会产生 裂纹,也不宜过大,过大时,受到回弹的影响,弯曲件的角度和弯曲半 径都不易保证。 2、弯曲件的形状 弯曲件的形状应尽可能对称,弯曲圆角半径应尽可能左右一致, 这样,弯曲时毛坯受力平衡而无滑动现象(图3-15a),如果弯曲件不 对称,由于摩擦阻力不均匀,毛坯在弯曲过程中会产生滑动偏移(图315b),影响零件精度。
校正弯曲时压力机公称压力:
F机 1.2F校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7
3.5 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3.5.1 弯曲件中性层位置的确定
由于弯曲中性层在弯曲前后长度不变,因此,可以用中性层长度作为计 算弯曲件的展开长度。中性层位置以曲率半径ρ表示(图3-12),通常 用下列经验公式确定:
3.4.1
自由弯曲时的弯曲力
0.6 KBt 2σ b F自 Rt
V形件弯曲力:
U形件弯曲力:
0.7 KBt 2σ b F自 Rt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6
3.4 弯曲力的计算
3.4.2 校正弯曲时的弯曲力
F校 AP
3.4.3 压力机公称压力的确定
F 自由弯曲时压力机公称压力: 机 1.2F 自
E 1max s R 1 2 t R 1 E ( 1) t 2 s
图3-4 弯曲变形程度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6
3.2 最小弯曲半径
从上一节弯曲应力、应变分析可知,相对弯曲半径 R/t越小,弯曲时的切向变形程度越大。当R/t减小到一 定值后,则板料的外表面将超过材料的最大许可变形程 度而产生裂纹。在板料不发生破坏的条件下,所能弯成 零件内表面的最小圆角半径,称为最小弯曲半径,用它
图3-6 弯曲时的回弹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0
3.3.2 影响回弹的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 回弹量与屈服强度成正比,与弹性模量成反比 。 2、相对弯曲半径R/t 相对弯曲半径越小,变形程度越大,回弹值越小。 3、弯曲件角度 弯曲件角度越小,表示弯曲变形区域越大,回弹的积累越大,回弹角也越大。 4、弯曲方式 自由弯曲时回弹大,校正弯曲回弹小,在生产中应尽可能采用校正弯曲。 5、凸、凹模之间间隙 弯曲U形件时,间隙越大,回弹越大。 6、工件的形状 工件的形状复杂,一次弯曲成形的角的数量越多,则弯曲时各部分相互牵制作 用越大,故回弹小。
3.2.2 最小弯曲半径的数值(表3-2为最小弯曲半径数值)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9
3.3 弯曲件的回弹
3.3.1 回弹现象
塑性弯曲和所有塑性变形一样,伴有弹性变形,当弯曲变形结束,工 件不受外力作用时,由于弹性回复,使弯曲件的角度、弯曲圆角半径与 模具的形状和尺寸不一致,这种现象称为回弹,如图3-6。 弯曲件的回弹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图3-6) 1、弯曲圆角半径增大 2、弯曲件角度增大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9
3.5 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表3-5 r<0.5t的弯曲件毛坯展开长度计算公式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20
3.5 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3、铰链式弯曲件
铰链通常采用推圆的方法,在卷圆过程中板料增厚,中性层外移,见图 3-14。
R x1t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1
3.3.3 回弹值的确定
回弹值的确定有理论计算法与经验数值两种。 当R/t<5时,弯曲圆角半径的回弹值不大,因此,只考虑角度的回弹, 其值可按有关手册查出经验数据进行修正。 当R/t>10时,因相对弯曲半径较大,这时,工件不仅角度有回弹,弯曲 圆角半径也有较大的变化。这时,回弹值可按下式进行计算,然后在生 产中再进行修正,见图3-9。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3章 弯 曲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唐秀兰编制
目 录
3.1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p3) 3.2 最小弯曲半径(P7) 3.3 弯曲件的回弹(P10) 3.4 弯曲力的计算(P16) 3.5 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P18) 3.6 弯曲件的工艺性(P22) 3.7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P26) 3.8 弯曲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的确定(P30) 3.9 弯曲模(P39)
Ll
180
l
180
R x1t
式中:R--铰链内圆角半径 t--材料厚度 图3-14 铰链式弯曲件 x1 --中性层系数,见表3-6
4、简化计算法,即查表法,见表3-7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21
3.6 弯曲件的工艺性
弯曲件的工艺性是指弯曲件的形状、尺寸、精度、材料以及技术要求等 是否符合弯曲加工工艺要求。具有良好工艺性的弯曲件,能简化模具结 构,提高工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1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将毛坯或半成品制件沿弯曲线弯成一定角度和形状的工艺方法称为弯 曲。弯曲属于成形工序。弯曲可以利用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来进行,也可 在其它专用的弯曲机、弯管机等专用设备上进行。本章主要介绍毛坯或半 成品通过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来进行弯曲。
3.1.1 弯曲变形过程
最基本的弯曲变形是板 料的V形与U形弯曲,其
R xt
式中:R—弯曲件的内弯曲半径 t—材料厚度
x —中性层系数,见表3-4
图3-12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8
3.5 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3.5.2 弯曲件毛坯展开尺寸的计算
1、R>0.5t的弯曲件 一般将R>0.5t的弯曲件称为有圆角半径的弯曲件,如图3-13。毛坯展 开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的长度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
图3-16 弯曲件的孔边距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23
3.6.1 弯曲件的结构
4、弯曲件直边高度
在工件弯曲成90°时为了保证弯曲件的直边平直,弯曲件的直边高 h≥2t(图3-17)。若h<2t,在弯曲成形过程中,不能产生足够的弯矩, 很难得到形状准确的零件,若h<2t ,厚材料可在圆角处压槽弯曲,薄材 料或厚材料亦可加高直边高度,弯曲后再切除。
受力情况如图3-1所示
图3-1 弯曲过程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3
3.1.2 塑性弯曲变形特点
图3-2 弯曲后工件侧面坐标 Ⅰ 弯曲前 Ⅱ 弯曲后
图3-3 弯曲区域的横截面变化 a—窄板(B/t<3) b—宽板(B/t>3)
4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3.1.2 塑性弯曲变形特点
1、圆角部分的正方形变成了扇形,而板料的直边部分,除靠近圆角处略有 微小变化外,其余仍保持原来的正方形方格,因此,弯曲变形区主要是弯曲 的圆角部分。 2、在变形区内,从网格变化看,板料在长度、宽度、厚度三个方面都产生 了变形。 (1)长度方向 弯曲变形后内缘的纤维切向受压而缩短,外缘的纤维切向受拉而伸长。 其间必有一层金属,它的长度在变形前后保持不变,此层称为中性层。 (2)厚度方向 由于内缘长度方向的缩短,因而厚度应增大,但由于凸模紧紧压住板料, 厚度方向增加不易。外缘长度伸长,厚度要变薄,因增厚量小于变薄量,因 此,板料厚度在弯曲变形区内有变薄现象,中性层发生内移。 (3)宽度方向 内缘材料受压缩宽度应增加。外缘材料受拉伸,宽度要减小。这种变形情况 根据板料的宽度不同分为两种情况:在宽板(B/t>3)弯曲时,材料在宽度方 向的变形会受到相邻材料的限制,横断面几乎不变,基本保持为矩形。大多 数零件属于宽板弯曲。而窄板(B/t<3)弯曲时,宽度方向变形不受约束,断 面变成了内宽外窄的扇形,如图3-3。
2、工艺上采取措施 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对回弹值较大的材料,采用先退火再弯曲 以减小回弹,然后再淬火。
图3-10 在弯曲区域压制加强肋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13
3.3.4 减小回弹的措施
3、模具设计上采取措施 (1)对于较硬和硬材料(如45、50、65Mn、T8A等),可根据公式34和公式3-5计算出回弹值,对凸、凹模工作部分形状和尺寸进行修正, 试模合格后,确定正确的凸凹模工作部分形状和尺寸。 (2)对于软材料(08、10、Q195、Q215等),可采用图3-11措施减 小回弹。 图3-11a、b、c、d,一般用于材料厚度1毫米以上的材料,在变形区采 取镦压法,加大变形区的变形程度,以减小回弹。 图3-11e为对回弹值不太大的,可在凸模上作出补偿角α和采用凸、凹模 之间小间隙的方法来减小回弹。
图3-5 材料纤维方向对 弯曲半径的影响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8
3.2.1 影响最小弯曲半径的因素
3、板料表面质量与冲切断面质量 弯曲件毛坯断面因剪切而产生冷作硬化层,使其塑性降低,最小弯 曲半径增大。其次弯曲件的断面是由塌角、光亮带、断裂带、毛刺 四部分组成,毛刺和断裂带在弯曲时都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致使 弯曲件从断面外层开始产生裂纹。弯曲时,必须尽可能将毛刺一面 处于弯曲时的受压内缘,以免应力集中而破裂。 4、弯曲件角度 理论上弯曲变形区变形程度只与R/t有关,与弯曲件角度无关。实 际上由于材料的相互牵连,接近圆角的直边也参与了变形,即扩大 了弯曲变形区的范围。分散了集中在圆角部分的弯曲应变,这对于 圆角外表面受拉状态有缓解作用,因而有利降低最小弯曲半径的数 值。弯曲件角度越大,变形分散效应越显著,所以,最小弯曲半径 也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