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改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
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用途
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用途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是一种降压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曲缬沙坦纳,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高血压是指动脉压力持续升高,超过正常值的一种疾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不治疗或者控制不当的高血压疾病会增加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具有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
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扩张血管,减轻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同时,它还具有抗水钠潴留作用,可以减少血管内液体的容量,降低血压。
此外,它还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脏负担,提高心脏的抗缺血和抗心肌再灌注损伤能力。
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还具有其他一些有益的效应。
例如,它可以改善内皮功能,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促进血管的舒张,减少血小板凝聚和血栓形成,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它还可以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胶原沉积,减轻动脉壁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保护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的用法和剂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为每天口服20毫克,可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逐渐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每天口服160毫克。
通常情况下,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需要长期坚持使用,以保证降压效果的持续稳定。
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疲劳、心动过速、低血压、肌肉酸痛等。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过敏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
因此,在服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和血清钾等指标,以及注意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
此外,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慎用或避免使用。
例如,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低血压患者、高钾血症患者等需要谨慎使用或避免使用。
总之,沙库巴曲缬沙坦纳片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重要药物,通过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可以有效地控制高血压病。
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作用
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作用作者:王敏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7期缬沙坦是高选择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的非肽类阻滞剂,通过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系统)特异性阻断来达到控制血压的效果。
缬沙坦的降血压疗效和耐受性已在多个临床试验中得到证明。
1原发性高血压病理改变原发性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对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产生较大影响,最终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而进一步研究它的发病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其发病机制常见于遗传、神经、内分泌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研究的最多,也更为重要。
重构是由Baumbach等于1989年首次提出的,是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病理改变。
高血压病心脏重构是指高血压时,因心脏前、后负荷或血液动力学变化及神经体液内分泌因素的代谢异常所致心脏或血管解剖结构及组织学发生相应的适应性改变,其与高血压的预后密切相关。
在心脏主要表现为心肌肥厚和/或心脏扩大,其相应组织学改变主要为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其中心室重构是引起心力衰竭不断加重的病理生理基础,心室肌及其间质为适应心脏负荷的增加,在细胞结构、功能、数量及遗传表型方面出现了适应性、增生性的变化。
2缬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缬沙坦通过与AT1跨膜区氨基酸作用,阻止AngⅡ与AT1受体结合,阻断AngⅡ诱导的生物学效应,包括平滑肌收缩,交感神经兴奋,醛固酮的释放等而引起降压作用,国外有资料显示缬沙坦单用降压有效率为48.00%~55.00%,合用双氢克尿噻的降压有效率为56.00%~70.00%,国内报道缬沙坦降压有效率为60.30%~86.80%不等。
缬沙坦除降压外,还能选择性改善肾小球通透性,使肾小球滤过膜孔的半径保持不变,持续地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尿蛋白,且该效应不依赖于肾小球血流动力变化。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意义
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汤宝鹏;曹桂秋;李晋新;马依彤;程祖亨;孙惠萍;张燕一【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3(026)005【摘要】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对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前后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进行检测.结果:缬沙坦治疗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t=2.422,P<0.05),3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服用缬沙坦12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分别为2.13、2.21,P均<0.05),同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较治疗前明显改善(t=2.371,P<0.05).结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缬沙坦在降压的同时可有效改善其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功能.【总页数】3页(P413-415)【作者】汤宝鹏;曹桂秋;李晋新;马依彤;程祖亨;孙惠萍;张燕一【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R541.3【相关文献】1.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梁瑞东2.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赵太阳3.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J], 苏晓东4.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华琦;李东宝;刘荣坤;杨峥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占坚;余黄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心肝肾保护作用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心肝肾保护作用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受体Ⅱ拮抗剂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肝、肾保护作用。
方法以我院收治的62例门诊及住院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口服缬沙坦80mg,对照组30例口服氨氯地平5mg,于清晨7时顿服,第5天如血压下降不明显,加用HCT12?5mg每日顿服。
服药前一天至药服第8周,清晨抽取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肝功能、肾功能(Cr、BUN)、心肌三酶、血糖、尿常规,对两组患者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缬沙坦组治疗后BuN5.2±0.3,Cr93±11, 尿蛋白(g/d)0.92±1.2, AST(u/L) 16.30±5.15 ,CK(u/L) 91.72±71.25 ,CK-MB(u/L) 12.20±6.32,LDH(u/L)133.40±50.6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治疗高血压(轻、中度)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心、肝、肾保护作用。
【关键词】缬沙坦;高血压病;糖尿病;肝功能;心肌酶;尿蛋白【中图分类号】R587.1;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6-449-02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均寿命延长,工作压力增加,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逐步上升。
据WHO预测,我国在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将占首位[1]。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果不早期给予治疗,容易并发众多的心脑血管疾病。
其发病因素主要为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IR)、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等。
治疗措施为药物治疗,降血压药物种类较多,作用机理不同,有的副作用大,对器官无保护作用,现就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应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情况进行分析。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血压,又称为动脉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特点是持续性的血压升高。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在本文中,将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药理作用、临床研究情况,以及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
对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全面了解这种联合用药方案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为了更好地治疗高血压患者,我们进行了本研究,旨在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通过对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安全性评估、副作用分析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讨论,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同时为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措施。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将能够全面评估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缬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中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建议。
2. 正文2.1 药理作用缬沙坦是一种高选择性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导致血管舒张和降低血压。
血管紧张素Ⅱ是一种强力的血管收缩剂,能够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增加管腔内皮素-1的合成,进而引起血管收缩和水盐潴留,导致高血压。
缬沙坦能够竞争性地结合于AT1受体,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生理作用,从而减轻血管痉挛,增加尿量和降低血容量,达到降压的效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二羟吡啶钙通道阻滞剂,作用于体循环和冠状动脉,减少心脏的前后负荷,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降低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担,从而降低血压。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观察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今后的用药提供思路。
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内科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
对照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治疗,5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缬沙坦80 mg/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空腹血糖(GLU)、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肌酐(Scr)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治疗前,两组的GLU、UAER与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GLU、UAER与Scr水平分别为(7.71±1.62)mmol/L、(6.87±1.46)μg/min、(87.65±12.04)μmol/L,对照组分别为(8.94±1.51)mmol/L、(9.56±1.68)μg/min、(90.14±11.72)μmol/L,两组的GLU、UAER与Scr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与血压水平,改善GLU、UAER与Scr水平,可以作为临床首先用药方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2型糖尿病;高血压;缬沙坦;氨氯地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等特点,不但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增加家庭与社会的负担,危害极为广泛,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
研究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研究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引言冠心病和糖尿病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变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功能不全导致的血糖异常。
研究表明,冠心病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相对较高,并且冠心病患者伴随糖尿病的情况常常更加严重。
研究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缬沙坦是一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近年来,有研究表明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缬沙坦的药理作用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衰。
它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从而起到保护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研究还发现缬沙坦对于肾脏和内分泌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些药理作用为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的治疗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的应用冠心病伴糖尿病的患者往往存在多种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心脏负荷增加、肾脏功能损害、炎症反应增加等。
治疗这类患者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病理生理变化,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研究显示,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具有以下应用价值:2. 肾脏保护作用:冠心病伴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的情况,而缬沙坦通过扩张肾小管和血管,减轻肾脏的负担,改善肾功能,降低尿蛋白和肌酐的水平,从而保护肾脏。
3. 抗炎作用:研究表明,缬沙坦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生成,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从而降低心脏病变的发生率。
4. 血糖调节作用:尽管缬沙坦并非专门用于降血糖的药物,但一些研究发现,缬沙坦可以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调节血糖水平,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病情。
以上种种作用表明,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综合治疗患者的多种并发症,改善预后。
临床研究证据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缬沙坦在冠心病伴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人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人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黄惠敏;谢志泉【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对高血压病人临床效果及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和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108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
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缬沙坦治疗。
两组疗程均为12周。
对比分析两组疗效、收缩压、心率、白介素6(IL 6)、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收缩压和心率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心率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 6和CRP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内皮素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SCr和BUN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缬沙坦对高血压病病人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病人炎症反应、内皮功能及肾功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14)007【总页数】3页(P743-745)【关键词】高血压病;缬沙坦;效果;炎症因子;内皮功能;肾功能【作者】黄惠敏;谢志泉【作者单位】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 510182;广州军区总医院广州 5101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R255高血压病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该病会致使多种心脑血管损害[1]。
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呈增加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身心健康[2-3]。
临床上采用合理有效治疗方法可明显改善病人症状,控制血压,减少对心脑血管的损害。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影响【摘要】目的探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对患者血压、血糖水平的影响。
方法于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选取87例就诊于我院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
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缬沙坦治疗。
统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压水平以及血糖水平。
结果两组治疗前舒张压(DBP)水平、收缩压(SB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DBP水平、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水平、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水平、2h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给予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可以有效调节其血压水平以及血糖水平。
【关键词】血压水平;缬沙坦;糖尿病;氨氯地平;血糖水平社会生活压力增高、饮食习惯改变等导致越来越多人群长期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过量饮酒吸烟、精神过度紧张等,继而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升高。
据相关[1]统计,我国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概率为28.4%~48.1%,是社区常见的慢性疾病。
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表现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心烦、心悸、失眠等症状,且随着病情发展,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变细或中断受阻、动脉狭窄或闭塞等情况,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控制患者血压、血糖水平稳定是目前临床控制病情发展的有效方法。
氨氯地平是可以应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二氢吡啶类降压药,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但单独使用该药物治疗时治疗效果不佳。
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临床常用于联合其他药物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
基于此,为进一步探究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本次研究于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从我院选取87例该病患者为对象展开随机分组研究,详情如下。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蔺利英【摘要】目的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尉氏中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1月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缬沙坦治疗.统计对比两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肾功能[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1)、醛固酮(ALD)、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DBP、SBP)、肾功能(SCr、UAER、BU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1、ALD、CRP等炎性因子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能显著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并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03【总页数】2页(P529-530)【关键词】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炎症因子;肾功能【作者】蔺利英【作者单位】尉氏中医院普内科河南开封 475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4.1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为慢性血糖增高。
因血糖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有效控制,引起微血管病变,从而会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生[1]。
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尿蛋白、肾功能衰竭等,且糖尿病肾病常合并有高血压[2]。
随着血压不断升高,将进一步引起肾功能减退,两者互为影响,使病情持续恶化,进而影响患者生活水平[3]。
本研究选取尉氏中医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6例,分组研究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对其炎症因子及肾功能的影响。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
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及其不良反应。
方法:门诊选取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服用缬沙坦80mg/d-160mg/d,测定服药前和服药2、4、6、8周后的血压和心率,并测定服药前和服药8周后的尿蛋白、尿糖、血肌酐、血电解质等。
结果:在治疗8周后患者的血压、蛋白尿,在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心率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在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
结论:缬沙坦降压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缬沙坦;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54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72-02引言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高效、特异地阻滞angⅱ亚型ⅰ受体介导的生理学效应,发挥抗高血压作用。
大规模的临床研究证实缬沙坦兼有长效、强效、平稳的降压、心肾保护及改善糖代谢等多重作用,不良反应少,目前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旨在观察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的6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并按1999 年w ho / 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标准入选,继发性高血压除外。
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42~84岁,平均(62 ±9)岁。
高血压病程 20 年8例。
按《指南》根据血压水平高血压分级标准,1级27例,2级27例,3级6例。
60例中合并心脏病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3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 2例;高脂血症4例;慢性支气管炎4 例。
蛋白尿8例。
1.2方法入选者测血压符合诊断标准,停用降压药1 周,作为观察对象进入缬沙坦服药观察期。
缬沙坦 80m g/qd 早餐后服。
每2 周随访1 次,共治疗8 周。
根据血压下降情况调整剂量,4 周内如血压> 160/90 mmhg 者,改为160 mg/qd,继续服4 周,总疗程为8 周。
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缬沙坦治疗肾性高血压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好君;曾皓琛
【期刊名称】《临床医药实践》
【年(卷),期】2003(012)007
【摘要】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肾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肾性高血压患者分别应用缬沙坦和非洛地平治疗,记录每日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变化,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浆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Ang Ⅱ)水平.结果:缬沙坦降压疗效明显,但与非洛地平相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缬沙坦组血浆NO、PGI2、AngⅡ增高,ET降低.结论:缬沙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同时可改善肾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总页数】2页(P536-537)
【作者】王好君;曾皓琛
【作者单位】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太原,030009;太原市中心医院,山西,太
原,03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4
【相关文献】
1.维生素D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及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赵晖
2.联用通心络胶囊和缬沙坦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患者左心室重构及血管内皮功
能的影响 [J], 陆郭春
3.哌唑嗪与缬沙坦治疗血液透析伴肾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J], 陈丹
4.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和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李娜;古丽孜热木·阿布都马那甫
5.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呼吸训练法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对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的影响 [J], 唐嘉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观察作者:林仿来源:《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年第06期[关键词]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复方制剂;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中图分类号:R544.1;R587;R9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_816X(2012)06_0498_02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2.06.28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根据中国糖尿病协会最新调查发现,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而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糖尿病与高血压病共存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危险性明显增加。
本文观察缬沙坦/氨氯地平复方制剂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血糖控制理想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的患者。
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1],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2]。
入组标准:①年龄38~70(50.64±7.21)岁,其中男51例,女29例。
②血糖控制理想:糖化血红蛋白<7%,空腹血糖<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
③8周内未应用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以及钙通道阻滞剂(CCB)等药物。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高血压病、心肌梗死、急性脑血管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合并严重感染或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②合并影响其他内分泌疾病的患者。
③正在服用避孕药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对研究药物有过敏反应史者、对研究药物有明确禁忌症者。
所有患者按年龄、性别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38~70(51.23±6.76)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8~70(50.05±8.32)岁。
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功能的影响
97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21年第5卷第6期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功能的影响卢 波,陈基武,廖雄文(东莞市光华医院内一科,广东 东莞 523416)摘要:目的 分析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血压与心功能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东莞市光华医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A 组(25例)与B 组(25例)。
A 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治疗,B 组患者在A 组的基础上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1个月。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与心功能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相较于A 组,B 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 )、左室后壁厚度(IVPWT )、左房前后径(LVDd )、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 )均显著下降,且B 组显著低于A 组(均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高血压 ; 缬沙坦 ; 血压 ; 心功能中图分类号:R541.4;R54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6.0097.03作者简介:卢波,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疾病的诊疗。
高血压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其主要由血压长期增高,导致血小板过度激活造成粥样病变,使得心肌缺血所引起,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绞痛等,若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将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
硝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但单一用药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其还可改善心房重构,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2]。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观察高血压是目前广泛存在的一种慢性病,据统计,全球超过10亿人口患有高血压。
而糖尿病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超过4亿人口患有糖尿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不仅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这部分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
缬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合成和释放,扩张血管,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硝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可通过抑制钙离子的进入细胞,扩张血管,减少心脏负荷,降低血压。
两种药物合并使用,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降低血压,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本文将通过对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对象选取符合高血压和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范围40~70岁。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如降压药物和降糖药物治疗。
三、研究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糖代谢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
四、观察指标1. 血压变化: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测量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2. 糖代谢指标:测量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胰岛素水平。
3. 心血管事件:观察患者在随访期间的心血管事件情况,如心梗、心绞痛、脑卒中等。
4. 不良反应: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胃肠道不适等。
五、研究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血压、糖代谢指标、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
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 5 ] 支向红, 高静 急 肌梗 死患者 的护理 体会[ J ] . 中国医药导报, 2 0 0 7 ,
4 ( 3 3 ) 3 5 .
[ 7 ] 高翔 骏. 心肌 梗 塞患者 的心 理 障碍 分析 与护理 干预 [ J ] . 医学信 息
( 中旬刊 ) , 2 0 1 1 , 2 4 ( 2 ) : 6 7 7 — 6 7 8 .
s 6 2 ・临床研究 ・
[ 4 】 纪婕 . 心理 护理 在预防I C U 综合 征中的应 用[ J ] . 实用 临床 医药杂 志,
2 0 0 8 , 9 ( 4 ) : 4 9 .
Ap r i l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1 2
[ 6 】 王 玉玲, 秦 力君, 林琳, 等. 急性 心肌梗 塞 患者早期 阶梯心理 康 复护 理程 序的研 究[ J 】 . 中华 护理杂 志, 2 0 0 0 , 3 5 ( 6 ) : 3 7 3 — 3 7 5 .
8 4 例 患者均 将试验 完成 ,口服8 周 缬沙坦治疗 末与对 照组患者 加 以 比较 ,治疗 前 后患者 的血 压 、H O MA— I R 、2 h P G 均 降低 ,治疗 前
近些年 以来 ,高血压的患病率 呈现出逐渐升高 的不 良趋势 , 对 人 们的身体健 康构成 了极大 的威 胁。通过医学研 究发现 ,高血压 发病 与
“ mo l / L 。结 论 缬 沙坦 有助 于 高血压 合并 糖耐 量异 常惠者 内皮功 能的改 善 ,有 助 于氧化应 激 的减 少。
【 关键 词】 缬 沙坦 ;高血 压 ;患者 ;糖耐 量异 常 ; 内皮功 能
中 图分类 号 :R 5 4 4 . 1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并糖尿病的效果观察王玲 (太仓市沙溪镇归庄卫生院门诊,江苏苏州 215425)摘要: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我卫生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
对照组予以缬沙坦进行治疗,研究组予以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水平、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压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饭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关键词:高血压伴糖尿病;缬沙坦;氨氯地平;社区老年;治疗效果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的压力高于正常值[1]。
高血压患者常常会出现头晕、头痛等表现。
同时,高血压是造成脑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威胁患者生命[2~3]。
一旦确诊,高血压患者终身都需要进行治疗。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症状是高血糖。
糖尿病也无法治愈,且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4]。
本研究旨在观察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3年5月我卫生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
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60~80岁,平均(72.96±1.82)岁。
研究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60~80岁,平均(73.52±1.12)岁。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应用缬沙坦的短期干预效果观察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应用缬沙坦的短期干预效果观察目的研究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的短期干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尿微量蛋白水平,给予患者缬沙坦80 mg/d,治疗8周后观察血压相关指标、尿白蛋白、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尿白蛋白排泄率、微量白蛋白分别为(141.31±8.94)mmHg、(87.03±8.51)mmHg、(53.31±3.84)mmHg、(22.64±9.26)μg/min、(15.68±4.67)mg/24 h;治疗前分别为(149.33±10.41)mmHg、(94.06±9.25)mmHg、(60.14±5.31)mmHg、(30.14±9.11)μg/min、(40.35±2.84)mg/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餐后2 h血糖治疗后为(6.64±1.27)mmol/L较治疗前(9.11±2.31)mmol/L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患者不良反应均可耐受,可自行缓解。
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大多存在明显肾损害,缬沙坦可显著改善机体糖代谢异常,提高血压控制率,并可降低微量蛋白尿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原发性高血压;糖调节受损;缬沙坦;短期干预高血压是临床最为常见非传染性慢性疾病之一,成年人群高血压发病率约为18.8%[1],且长期高血压可导致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引发血糖异常,同时可影响血管正常内皮功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全身性器官病变。
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作用
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作用
李凤英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学》
【年(卷),期】2009(033)005
【摘要】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不加以治疗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尽管目前有多种类型的抗高血压药物,但相当多的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不但要有效,而且副作用的发生率也要低.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I)拮抗剂的出现代表高血压病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使在受体水平拮抗循环和局部的Angn作用成为当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观念和新方法.缬沙坦(Valsartan),是口服非肽类高效、长效、低毒药物,具高度特异性的选择性AT:拮抗剂.
【总页数】2页(P352-353)
【作者】李凤英
【作者单位】大庆市爱心医院,黑龙江,大庆,1633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
【相关文献】
1.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观察 [J], 吕全强
2.缬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依从性观察 [J], 李勇
3.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作用 [J], 贾秀杰
4.缬沙坦对轻、中度高血压的药理作用 [J], 王敏
5.缬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疗效体会 [J], 沈敏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p e e in o e t : r v nt fd a h, my c r i li f r to o o a d a n a c i n, a d s r ke b n to y
Aniltlt ilt C l b rt n [ ] B , 1 9 , 3 8 t aee Tr i s ol oai p as a o J . MJ 9 4 0
(91 6 2 ): 1 4 . 5 0
[] 张 金彦 . 氯 吡 格 雷 致 血 液 系 统 异 常 及 防 治 措 施 [] 中 国 医 院 5 J.
I ( : 5 2— 5 4 6 5) 0 0.
[] 王 翠 珩 , 陈 7
颖 . 机 采 献 血 者 白 细 胞 计 数 低 于正 常 原 因 与 采 血
及 季节 的关 系 探 讨 [] 医药 世 界 ,2 0 , 1 () 2 — 2 3 J. 0 9 1 6 ,2 2 2 . ( 稿 日 期 :2 1 — 0 — 0 ) 收 O1 1 4
E] 张 6
英.氯 吡格雷 致粒细 胞缺 乏症 口] .药 物不 良反应 杂 志,
2 2 4 ( : 3 2 00 , 5) 5.
trmb s []S mi rmbHe s,0 5 3 ( ) 1 4 13 ho oi J . e nTho mot2 0 ,1 2 :7 — 8 . s [ ] 汪 凤 兰 ,侯 士 瑞 ,王 秋 芬 ,等 氯 吡 格 雷 治 疗 非 S 段 抬 高 性 3 T 急 性 冠 脉 综 合 征 l 观 察 [ ] 心 血 管 康 复 医 学 杂 志 , 20 , 临床 J 0 7
一
氧化 氮 ( ) NO 、内皮 素 ( T) 及 血 浆 炎 症 因 子 影 响 。方 法 :4 E 2例 E 合 并 I T 患 者 口服 缬 沙 坦 8 ,1次 /d H G 0mg ,
选 择 4 例 正 常人 作 为 正 常 对 照 组 。检 测 治 疗 前 后 血 糖 ,餐 后 2h血 糖 (h G) O 2 P ,胰 岛 素 抵 抗 指 数 ( H0MA— I , R)
5 3 5
பைடு நூலகம்
一
[] 刘 萍 ,徐 健 民 .氯 吡 格 雷 的抗 栓 作 用 [ ] 中 国新 药 与 临 床 4 J.
杂 志 ,2 0 ,2 ( ) 8 — 3 6 0 1 0 5 :3 4 8 .
p o o g d a tp a ee h r py i a i us c t g re f p te t . r l n e n i l t l t t e a n v ro a e o is o a in s
血 清 炎 症 因子 和 N 水 平 的变 化 。结 果 :与 正 常 对 照 组 比较 ,E O H+ I T 组 血 压 、2 P G h G、 H0MA—I 肿 瘤 坏 死 因 R、
子 a( TNF ) 白细 胞 介 素 6 (L一6 ,内 皮 素 水 平 明 显 升 高 ,NO 水 平 明 显 降 低 ( 0 0 ) —a 、 I ) P< . 1 ;与 治 疗 前 比 较 , 缬 沙 坦 治 疗 8周 末 血 压 [ ( 6. 5 . )/ (9 1 ± 1 . ) mmHg比 ( 3. 3 1. )/ (2 1 ± 9 5 1 3 9 ±8 0 9 .0 18 129 ± 07 8 . 4 . )mmHg] - 、 2 P [( . 0 1 1)mmo/ 比 ( . 5 1 1 )mmo/ ] 和 H0MA—I [( . 0 . I hG 91土 .0 lL 78 士 . 5 lL R 3 9 +2 I )比 ( . 3±1 7 ) 、血 27 .1] 浆 E [( 78 T 4 . 4±7 7 )n / 比 ( 18 . 9 gL 3 . 4±4 5 g L 、T —a [( 2 3 . )n / ] NF 3 . 0±5 4 )n / 比 (6 8 土4 8 )n / - .9 gL 2. 3 . 3 g L] 和 I 一6 [ ( 1. 0± 2 . 9 g L 比 ( 72 ± 1. 3 g L 水平 显 著 下 降 ,血 浆 N 显 著 上 升 [ (8 1 . 6 L 127 4 7 )n / 7 . 2 1 5 )n / ] O 3 . ±7 3 ) mo/ lL比 (3 3 ±7 5 ) mo/ ] 4 . 8 . 2 lL ,P 均 < O 0 。 结 论 :缬 沙 坦 可 降 低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合 并 糖 耐 量 异 常 患 者 血 压 、 .1
缬沙坦 改善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 内皮功能和 炎症 因子水平
姜 晓冬 ,孙 秀 兰 ,李凤 云 ,单红 英 ,武丽 丽 ,李海 涛。
摘 要 : 目 的 :观 察 血 管 紧 张 素 Ⅱ受 体 拮 抗 剂 缬 沙 坦 治 疗 对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 H) 合 并 糖 耐 量 异 常 (G E I T)人 群 血 浆
药 学 杂 志 , 0 8 8 ( ) 6 — 18 2 0 ,2 2 :1 7 6 .
E3 Sa iP, r e tJ . o io rla d tco iie: Y1 d n sn 2 v He b r M Clpd g e n ilpdn P2 2 a e o ie
d p o p a e r c p o n a o i t f r t p e e t o a h r - i h s h t — e e t r a t g n s s o he r v n i — on f t e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