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饰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外服装史--明代服饰

中外服装史--明代服饰

❖ b.常服
❖ 职官常服由乌纱帽、团领衫、革带三部分组成,是明代官吏一年四季 最常用的服装为常朝视事(常朝视事指职官在官署内处理公务)所用。
明代常服
明代补子
二、民服
❖ 明代一般男子服饰主要有直身、罩甲、 襴衫裤褶、曳撒等。多承袭前代,仅在色 泽、长短上有所变异。
❖ 1.直身 是一种长衣,闲居、礼见均可穿着。以纱罗苎丝制作才,大襟宽袖,
下长过膝,腰部以下有细裥。
❖ 2.罩甲 罩甲分两种:一,对襟,仅骑马者可用;二,不对襟,士大夫等可服。
较比甲稍长,无袖。
❖ 3.褶子 不分尊卑,均可穿着。其式或用交领,或用圆领,两袖宽大,下长
盖膝,腰部以下折有细裥,状如女裙。
❖ 4.曳撒 一般用纱罗苎丝制成,大襟、长袖。衣身前后形制不一,后为整片,
服装,形似僧人所穿的袈裟。
复原图——张亚绘
1:5复原衣——李瑞制
是直领,对襟、小袖,为普通妇女穿着
2.比甲 比甲是一种无袖、无领的对襟衣,通常采用直领对襟,其样式类 似后来的马甲,但比马甲长,下摆过膝,所用衣料以彩锦为多,有时还纳 以棉絮,多用于乍暖还寒之季。
3.裙 明代妇女下裳多穿裙,穿裤者甚少。时兴“凤尾裙”、“百褶裙”。
4.水田衣 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
第一节 概述 明朝——服饰的回归
明朝立国不久,就下令禁 穿胡服,根据汉族的传统习俗, 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明代将 古代服装从多方面给予了巩固 和完善,使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得以保留和发展。

第二节 男子官服与民服
一、官服 明代文武官员服饰主要有朝服、祭服、
公 服、常服赐服等。麒麟袍为官吏的朝服。 其服装特点是大襟、斜领、袖子宽松,前襟 的腰际横有一下打满裥。所绣纹样,除胸前、 后背两组之外,还分布在肩袖的上端及腰下 (一横条)。另在左右肋下,各缝一条本色 制成的宽边,当时称“摆”。

明代服饰.ppt2

明代服饰.ppt2
· · · ·
1368 1368



明 代 服 饰
一·明代服饰特点 明代服饰特点
禁胡服 胡语 胡姓 废元服制 上采周汉 下取唐宋 公服和常服等, 明代文武官的冠服有朝服 祭服 公服和常服等, 明代文武官员的服饰完全受制度与规章的严格约 束,通过他们不同的服饰与配饰来显示他们的地 位和级别。文官一般为禽类, 武官一般为兽类。 位和级别。文官一般为禽类, 武官一般为兽类。
直裰: 直裰:右衽 大袖的宽敞袍式 继承了宋代样式 背间中缝直通到底 。 罩甲: 罩甲:则是超短袖对襟或大襟 长度在膝下或足背 衣身紧窄样式, 之间 衣身紧窄样式,当时罩甲穿得极为广泛 ,黄 色的罩女子服饰主要有: 明代女子服饰主要有: 衫 袄 霞 帔 褙子 比甲 裙子等 衣服基本样式仿唐宋 ,一般为右衽 ,恢复汉 族的习惯。 命妇朝见皇后是的礼服, 命妇朝见皇后是的礼服,就由凤冠 霞帔 大袖衫 及褙 子组成。 子组成。 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 凤冠: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 的礼冠。 的礼冠。 霞帔:是一种帔子,其形象两条彩练, 霞帔 是一种帔子,其形象两条彩练,绕过头颈 ,披挂在胸 是一种帔子 前,下坠金玉坠子。
褙子:褙子样式继承宋代,到明代更流行, 褙子:褙子样式继承宋代,到明代更流行,一般有 合领和对襟两种,贵族和庶民都用。 合领和对襟两种,贵族和庶民都用。对襟大袖为贵 族妇女使用,凡对襟小袖都为普通妇女使用, 族妇女使用,凡对襟小袖都为普通妇女使用,纹样 与霞帔上的基本相同。 与霞帔上的基本相同。 比甲:即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比甲形似褙子,而无袖 比甲:即无袖无领的对襟马甲,比甲形似褙子, 比后来的马甲,坎肩要长。 比后来的马甲,坎肩要长。
水田衣:是一种以各色零碎织锦拼合缝制成的服装, 水田衣:是一种以各色零碎织锦拼合缝制成的服装, 因拼凑的布为水田型而得名。 因拼凑的布为水田型而得名。 与唐代不同,明代女装风格修长,窈窕, 与唐代不同,明代女装风格修长,窈窕,同样有着变化及 为丰富的衣服样式

07明代服饰PPT课件

07明代服饰PPT课件
(一)、祭服 皇帝:祭天地、宗庙,服用衮冕。社稷等祭祀活动,服
用通天冠,绛纱袍。 官员:青罗衣、白纱中单,俱用黑色缘。赤罗裳用皂缘,
蔽膝,方心曲领。冠带、佩绶同朝服。
明代岐阳王李文忠冕服像









寿




鲁王九旒冕
(二)、朝服 戴梁冠,穿赤罗衣裳,着云头履。 以冠、革带、配绶、笏板来区别官 品高下。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因朱即赤色,自 认为以火德王天下,即以赤色为国 家政权的标志,色仿周汉而尚赤, 是以有赤袍为朝服之制。
3.罩甲
形似现在的坎肩。下摆长至膝下,臀下开衩。衣襟有两 式,一种对襟,一种不对襟。
4.曳撒
源自蒙古人的质孙服,明初作为内廷侍卫服饰,永乐后 窄袖也逐渐变为汉服琵琶袖。
短袖或无袖者称袴褶,长袖者称曳撒。前身分裁,打马 面褶子,后身通裁,无褶,身侧有摆。
• 程子衣
SUCCESS
THANK YOU
无花
腰带
玉带 履带 金荔枝 金荔枝 乌角 乌角 乌角
(四)、常服 初时与公服相同,乌纱帽、团领衫、 束带,洪武二十六年后,在袍服上增 加区别品级的补子。
(五)、补子
职官常服用补子,即将不同的图案纹样绣于袍上.以别 官级品位。公、侯、驸马、伯用麒麟、白泽,其余文 官绣禽,武官绣兽。
体现了中华民族象征文化的丰富内涵。希望文臣品行、文采俱佳, 并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主人)治理国家尽力。希望武官勇 猛,能令敌人胆寒。这是明时官服的一大特点。
2019/8/8
(三)、足服 明时男子足上所穿形制仍以履、靴、鞋为主。 官员一律穿皂靴,儒生也允许穿靴。 普通百姓可穿履或鞋,南方庶民穿蒲鞋。岭南庶民,不

中国明代服饰 ppt课件

中国明代服饰  ppt课件

1.朝服
朝服以袍衫为代表,戴梁冠,着云头履。朝廷的服制对佩绶、笏(hù)板也做了规定 (如表1-1所示)。
朝服为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颂诏开读、进表、传制时百官穿服,实际上是 一种庆典礼仪服,以冠和革带来区别官品高下。袍服俱为赤罗衣,白纱中单,青饰领缘, 赤罗裳青缘,赤罗蔽膝,赤白二色大带,革带,佩绶,白袜黑履。这种一律赤色的袍衫, 齐聚于盛会之中,十分耀眼,喜气洋洋,对比唐代的五色交映的场面,又是一种气派。 明代取法先秦的服色按五德之说,夏尚黑、殷尚白、周尚赤、秦尚黑、汉尚赤、唐尚黄, 明自认为以火德王天下,色仿周汉而尚赤,是以有赤袍为朝服之制。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因朱即赤色,即以赤色为国家政权的标志。这种以色彩象征某种政治和思想的观念,远 承周秦,近取唐宋而由明代再次表现出来。其中也掺入了民间对红色表示喜庆的习俗观 念,二者巧妙地糅合在朝服之中。
戴儒巾,穿大袖衫的士人
ppt课件
15
•四方巾
四方平定巾是以黑色纱罗制成,可以折叠,呈倒梯形造型, 展开时四角皆方,也称“方巾”,或称“四角方巾”。四 方平定巾初兴时,高矮大小适中,其后总在变化,到明末 则变得十分高大,故民间常用“头顶一个书橱”来形容。
•六合帽
前面讲了四方巾,明代也出现了六合帽,是清代瓜皮帽 的原型。有六合一统帽,平定四方巾之说。 六合一统帽,也称六合巾、“小帽”、“圆帽”,是以 罗缎、马尾或人发做的,裁为六瓣,缝合一体,下缀一 道帽檐,以“六合一统”为名,取意安定和睦,天下归 一。因为在政治上有一定象征意义,故也是由政府规定 令全国通行的帽式,通常多用于市民百姓,而官吏家居 时也常戴。
吉祥图案早在商周时期便已出现,用于玉雕和青铜器物之上, 春秋战国的铜镜、秦汉瓦当与画像石、魏晋南北朝的石窟壁 画、隋唐碑刻石雕、宋代陶瓷织锦都多有出现,至元代吉祥 图案广泛流行,除建筑、车舆和日用器物之上出现外,在服 装中饰以吉祥图案也成为一时风尚。这一习俗至明代已趋向 成熟中,形成很多搭配模式,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其符号功 能较为系统,因此某些动物飞禽花卉草虫都赋有了相对吉祥 的意义。吉祥图案在社会广泛的使用,使官服中的图案设计 在继承前代唐宋服制的基础上,创意出补子的形式,带进了 人们的审美心理和祈福愿望。如一品文官补子为仙鹤和水浪 构成,浪寓潮意,潮谐朝字音,取意为”一品当朝“。明补 子皆为红底金线无边饰,其喜庆之情与民间用于喜庆的颜色 颇为相似。文官鸟禽图案多为双鸟,与民间成双成对的祝愿 不谋而合。这些都表现了补子图案融入了民间吉祥的祈福心 理和审美意识。

第七节 明代服装

第七节  明代服装
第七节
明清服装
明朝服装
上采周、汉,下取唐、宋,使汉民族底服装得以 保留传承。 “吉祥图案”-多种纹样的组合 服装堂皇华贵
皇帝服
大典穿衮服,其形制上基本承袭古制
常服为盘领窄袖袍,玉带、皮靴、乌纱折上巾 (善翼冠)
古制冕服
皇帝常服
善翼冠
官服
职官礼服-冠冕衣裳 戴梁冠,穿赤罗衣裳 职官公服-盘领右衽 乌纱帽、团领衫、束带、粉底革靴 四品以上为绯色、七品以上为青色,九品 以上为绿色
云肩
凤尾裙
在色缎上绣出花 鸟纹饰 以各种彩条拼合 在腰带上,成为 彩条飞舞的裙子 形似凤尾
“抹额”与“卧兔” 抹额” 卧兔”
梁冠
戴 梁 冠, 穿 赤 罗 衣 裳
蟒衣 明代宦官、重 臣及贵戚所穿 的一种盛服。 蟒形-形似龙 而少一爪
职官公服
乌纱帽 团领衫(上缀 “补子”) 束带 粉底革靴
乌纱帽
由唐代璞头演变而来的 一种圆顶官帽。
缀于前胸及后 背 文官用禽,武 官用兽 纹饰因身份而 异
文官补子
武官补子
束带- 束带-腰带
命 官 与 命 妇
命妇的服饰
翟冠 霞帔 圆领团衫 缠足
翟冠
霞帔
凤冠- 凤冠-后妃的 礼冠
三龙九凤冠
皇后- 十二龙九凤
女子服饰- 女子服饰-背子
女子服饰- 女子服饰-比甲
明代女装的典型样式 -水田衣
以各色碎布拼接而 成
襦裙、围裳、 襦裙、围裳、披帛

《中国古代服饰》图文并茂公开课PPT课件(附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服饰》图文并茂公开课PPT课件(附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服饰》图文并茂公开课PPT课件(附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服饰图文并茂公开课PPT课件(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引言- 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阐述本次公开课的目的和结构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发展- 探讨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 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分类与特点- 介绍中国古代服饰的分类- 详细解析中国古代服饰的特点第四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材质与工艺- 探讨中国古代服饰的材质- 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工艺技术第五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与社会身份- 探讨中国古代服饰与社会身份的关系- 分析不同社会身份在服饰上的体现第六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观念- 探讨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观念- 分析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趋势第七部分:案例分析- 分析具体古代服饰案例,加深对古代服饰的理解第八部分:总结与展望- 总结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内容- 展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未来方向PPT课件内容第一部分:引言- 封面:中国古代服饰图文并茂公开课PPT课件- 简介:介绍课件的创作者、制作时间等基本信息- 目录:展示各部分内容的简要概述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起源与发展- 服饰起源:介绍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发展历程:分析各个朝代的服饰特点和演变趋势第三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介绍古代服饰的分类,如上衣、裙子、裤子等- 特点:分析古代服饰的特点,如绣花、镶边、束腰等第四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材质与工艺- 材质:探讨古代服饰所使用的材质,如丝绸、棉布、皮毛等- 工艺:分析古代服饰的工艺技术,如织造、印染、刺绣等第五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与社会身份- 关系:探讨古代服饰与社会身份的关系- 体现:分析不同社会身份在服饰上的体现,如皇帝、官员、百姓等第六部分:中国古代服饰的审美观念- 观念:探讨古代服饰的审美观念- 趋势:分析古代服饰的审美趋势,如华丽、简约、对称等第七部分: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服饰案例进行分析- 解析:深入解析案例中的服饰特点、文化内涵等第八部分:总结与展望- 总结:回顾本次公开课的主要内容- 展望:展望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的未来方向附录- 参考文献:列出制作课件所参考的文献资料- 致谢:感谢参与制作和支持本次公开课的人员。

《中国古代服饰》课件

《中国古代服饰》课件

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不仅体 现在图案和纹样上,还体现在 服饰的颜色、款式等方面。
宗教信仰对服饰的影响也反映 了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念的 传递。
服饰与民间传说和文学艺术
古代服饰常常与民间传说和文学艺术相结合,如《红楼梦》、《西厢记 》等文学作品中对服饰的描述。
服饰的款式、颜色、图案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代人们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染色与图案设计
染色
古代中国染料种类繁多,通过不同的染色工艺和方法,可以将面料染成各种颜色和图案,增加服饰的美观度和视 觉效果。
图案设计
中国古代服饰的图案设计丰富多彩,包括动物、植物、山水、人物等多种题材,通过不同的组合和构图方式,形 成具有象征意义和吉祥寓意的图案。
04
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与礼仪制度
道士服饰
道士的服饰有道袍、法衣等,颜色和 图案也有其独特的特点。
03
中国古代服饰的材料与工 艺
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丝绸
毛皮
丝绸是中国古代服饰的主要材料之一 ,具有轻盈、柔软、光泽度好等特点 ,常用于制作礼服和华丽的服饰。
毛皮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材料 ,具有保暖、防风、防水等特点,常 用于制作冬季服饰和狩猎服装。
《中国古代服饰》ppt课件
目录
• 中国古代服饰概述 • 中国古代服饰的种类 • 中国古代服饰的材料与工艺 • 中国古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 中国古代服饰的影响与传承
01
中国古代服饰概述
起源与演变
起源
中国古代服饰起源于远古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逐渐形成了 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体系。
演变
丰富多彩。
02
中国古代服饰的种类

八章明代服饰课件

八章明代服饰课件

明代斗牛纹织锦袍
麒麟服为官吏的朝服,所绣纹样 以麒麟纹为主,将头绘成龙首并 有两角,尾绘成狮尾。麒麟是古 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形状象鹿, 全身有鳞甲,后人将它作为吉祥 的象征广泛用于各类器物的装饰。 明代官服绣麒麟,不限四、五品, 职位特殊的锦衣卫指挥侍卫等也 可服用。
麒麟袍展示图
男子的便服,多用大襟、 右衽、宽袖袍衫,下长过膝。 贵族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绸 缎为主,上绘有纹样。袍 衫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 之意,比较常见的团云和 蝙蝠中间,嵌一团型“寿” 字,意为“五蝠捧寿”。
二、女子服饰
明代妇女衣裳的基本样式 一般为右衽,主要有衫、 袄、霞帔、背子、比甲及 裙子等。服饰形制多仿自 唐宋。女服服色,规定贵 族妇女用大红、鸦青、黄 色;士庶妇女只能用紫、 绿、桃红等浅淡的颜色, 不许用金绣。礼服也只能 穿紫色粗布,凡命妇所穿 的服装,都有严格的规定, 大体分礼服及常服。
公服是文武百官每日早晚 上朝奏事及侍班、谢恩、 见辞及在外官员每日处理 事务时服公服。其服制为 身穿盘领右衽袍,袖宽三 尺;头戴漆纱展角幞头, 展角长一尺二寸;足登皂 靴。以服色、花纹、衣服 长短和革带来区分官职等 级。
戴展角幞头、穿织金蟒袍、 系玉带的官吏
明代文武百官常朝视事 均穿常服。常服与公服 都是头戴乌纱帽,身穿 团领衫,束带。
第一节 社会背景与服饰制度
一、社会背景 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都南京,国号
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明朝。
二、服饰制度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了明朝
以后,恢复汉制,禁止穿胡服,姓胡姓, 讲胡语。根据汉族的习俗,上采周汉,下 取唐宋,对服饰制度作了重新规定。
明代的服饰体现岀等级制度的严格。明朝 官吏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袍服在胸背缀有补 子,并以所绣图案的不同来表示官级的不同, 文绣禽武绣兽;官员的腰带也因品级的不同而 在质地上有所不同。明代男装儒生所着大袖衫, 其特点是宽袖、皂色缘边,青圆领、皂绦软巾 垂带。百姓则着青布衫裤,青布巾,上衣沿宽 边,足着草鞋。

明朝服饰 优质课件

明朝服饰 优质课件

水田衣
明代水田衣是一般妇女服饰,是一种以 各色零碎锦料拼合缝制成的服装,形似 僧人所穿的袈裟,因整件服装织料色彩 互相交错形如水田而得名。它具有其它 服饰所无法具备的特殊效果,简单而别 致,所以在明清妇女中间赢得普遍喜爱。 据说在唐代就有人用这种方法拼制衣服, 王维诗中就有“裁衣学水田”的描述。 水田衣的制作,在开始时还比较注意匀 称,各种锦缎料都事先裁成长方形,然 后再有规律地编排缝制成衣。到了后来 就不再那样拘泥,织锦料子大小不一, 参差不齐,形状也各不相同,与戏台上 的“百衲衣”(又称富贵衣)十分相似。
服饰回归
平明这民朝个则立时穿国候短不出衣久现,,了戴就一小下种帽令六或禁瓣网穿、巾胡八。服明,朝 女恢瓣子复布髻了片式唐缝也朝合颇衣的多冠小,制帽且度,常,看在法起额服来上与很系常兜服子, 名又像“得剖遮以成眉并半勒行边”了的。。西衣法瓜裙服。近大本似体来宋同是元於仆两唐朝朝,, 但祗役内是所衣进戴有贤的小冠,圆改但领成是,了因颈梁为部冠戴加,起纽并来扣增很。加衣了身 较忠方长静便,冠,缀、所有保以金和就玉冠普坠等遍子冠流,式行外。起加官来云吏。肩戴、乌比 甲纱这(帽就大,是背穿清心圆代)领「等袍瓜。。皮袍小服帽除」了的品前色规 朱定身元外。璋,统还一在天胸下背,缀明有代补开子始,整并体以上其大 致所明恢绣代复图的汉案贵人的妇衣不多冠同是,来穿从表红唐示色代官大吸阶袖收的的了不胡同人, 习不袍惯独子以唯,后此一,,般发官妇展员女出的只的腰能汉带穿人也桃衣因红冠品、。级的 明不紫代同绿的而及男在一装质些,地浅大上淡人有的多所颜穿不色青同。布。平直故日身有的明宽 大一常长代穿衣的的,服是头饰短上特衫戴点长四主裙方要,平体腰定现上巾岀系,等着一级般限平 民制绸穿的带短严,衣格裙,。子裹书宽头生大巾多,。穿样直式裰很或多曳,撒,

《中国古代服装》PPT课件

《中国古代服装》PPT课件

.
6
二 秦汉服饰
.
7
汉代妇女的曲裾
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 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 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为曲裾深衣,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 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 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 里衣。另外,汉代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 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
4
楚国贵妇服饰
楚国贵妇的直裾单衣 绣罗 单衣及刺绣纹样(湖北江陵马 砖一号楚墓出土实物)。楚墓 出土的战国中期服饰实物,有 绢、罗、锦、纱、绦等各种衣 着十余件,为目前所见的最早 的实物。从实物来看,锦袍和 禅衣样式基本相同,即前身、 后身及两袖各为一片,每片宽 度与衣料本身的幅度大体相等。 右衽、交领、直裾。衣身、袖 子及下摆等部位均平直。领、 袖、襟、裾均有一道缘边,袖 端缘边较为奇特,通常用两种 颜色的彩条纹锦镶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的衫 裙 魏晋时期的妇女服装,都以宽 博为主,其特点为:对襟,束腰, 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 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 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 还有其它裙式。本图为宽袖对襟 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穿对襟 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陶 俑)
种服饰,在汉乐府诗中就有不少描写。这个时期
的襦裙样式,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
很长,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
墓中发现了襦裙实物,襦以浅蓝色绢为面,中纳
丝棉,袖端接一段白色丝绢。裙子也纳有丝棉,
质料用黄绢。可惜由于年代久远,这套服饰在出
土时已经粉化。本图展示的襦裙样式,即根据该

明朝服饰简介教案资料47页PPT

明朝服饰简介教案资料47页PPT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明朝服饰简介教案资料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中国服装史唐宋元明清近代 ppt课件

中国服装史唐宋元明清近代 ppt课件
鲜艳颜色 2幅巾 a 文人、儒生以裹巾为时尚 b 幅巾形式变化很大,名目繁多 因样式而定:圆顶巾、方顶巾、琴顶巾 因材料而定:纱巾、绸巾 因人名而定:东坡巾、程子巾
3 公服:古代官吏在衙役处理公务时所穿的服装,形 制相对简单,无挂佩及蔽膝,后来以颜色区分等级, 礼节上轻于朝服
4 常服(宴服):即生活服
(1)圆领袍衫:圆领右衽,领、袖、襟 处有缘边,衣长及足踝或及地,足登乌 皮靴
(2)缺胯袍:两侧开衩,便于行动,多 为军装
(3)裙:麻织或毛织,上着短衣,下着 长裤
(3)软角幞头:用柔软的质料制成,两角插在脑后
硬角幞头:幞头两角硬挺,内有金属丝,使其有弹 性
(二)鞋:普遍穿皮靴,居家穿丝履
第二节女子服饰
一 首饰
1 幂篱:初唐时期,一种大幅方巾,由轻薄透明的纱 制成,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身
2帷帽:(席帽)高顶宽沿的笠帽,周围有面纱,下垂 至颈
3胡帽:较厚的锦缎或乌羊毛
(2)中晚唐至五代:传统的宽袍大袖,长裙、丝履开 始流行,此时女子以肥胖为美,服饰趋向宽大、袒露 ,材料日趋轻薄
(3)五代时期宽衣大袖渐为窄衣合体,裙腰基本落于 腰间
四 女服样式
1 襦、袄、衫、袍、裙是女子的日常服饰
特点:a有织纹或绣纹
b领口样式较多,圆领、方领、斜领、鸡心领、
双弧领、翻领等
后有铭纹,根据品级高低和文武官级不同,具有不同
纹饰
4 袍的颜色:天子黄袍
文武官:
三品以上服紫 四品深绯
五品浅绯
六品深绿
七品浅绿
八品深青
九品浅青
四 首服与鞋
(一)幞头
1幞头与幞巾的区别: 幞头四角有带
幞巾四角无带
2唐代不同时期幞头形制不同:

明朝服饰简介教案资料PPT文档47页

明朝服饰简介教案资料PPT文档47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明朝服饰简介教案资料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七品用小朵花,径一寸;八品以下,
无花纹。
13
蟒服
蟒服是一种皇 帝的赐服,穿 蟒服要戴玉带。 而是明朝内使 监宦官、宰辅 蒙恩特赏的赐 服。获得这类 赐服被认为是 极大的荣宠。
14
戴展角幞 头、穿织 金蟒袍、 系白玉腰 带的官吏
15
3.盘领衣
盘领衣是继承唐宋以来的圆领袍衫 发展而来的。明代官员服装大多为 高圆领、缺胯的样式,官服的衣袖 多宽袖或大袖,有的在衣裙两侧有 插摆;平民的衣服无插摆,袖为窄 袖,但60岁以上老者可以穿大袖。
补服文官用禽、武官用兽缀以一方 补子装饰,都带乌纱帽或幞头。官 服的颜色、质地、式样、花纹图案 以及尺寸因级别而异,都有明确的 规定。
9
10
11
12
一至四品——用绯色
五至七品——用青色
八至九品——用绿色
大朵花,径五寸;二品用小朵花,径
三寸;三品用散花,无枝叶,径二寸;
四品五品用小朵花,径一寸五分;六
27
28
29
7.士人服装
明代的读书人一般都穿蓝色或 黑色袍子,四周镶有宽边,也 有穿浅色衫子的,衣长一般到 脚面,袖子比较宽肥,袖长也 一律过手。通常会与儒巾和四 方平定巾相配,风格清静儒雅。
30
31
32
8.四方平定巾
四方平定巾是以黑色纱罗制成 的便帽,因其造型四角都呈方 形,所以也叫“四角方巾”, 明代以此来寓意“政治安定”。 这种巾帽多为官员和读书人所 戴,平民百姓戴的比较少,服 装一般是配染色蓝领衣。
明代服饰(1368年─1644年)
1
整体 概述
一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 叙述内容
三 请在这里输入您的主要叙述内容
2
背景
1.上承周汉下取唐宋的治国方针, 对整顿和恢复礼仪极其重视,并根 据汉族传统重新规定了服饰制度。 禁胡服、胡姓、胡语。
2.在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发展的 前提之下,明代的服饰面貌仪态端 庄,气度宏美,成为中国近世纪服 饰艺术的典范。
44
45
46
4.背子
明代的背子多为合领或直领对襟的, 衣长与裙齐,左右腋下开禊,衣襟 敞开,两边不用钮扣,有时以绳带 系连,是女子的日常服装。一般情 况下,贵族女子穿合领对襟大袖的 款式,而平民女子则穿直领对襟小 袖的款式。
47
48
49
5.比甲
比甲的前身是隋唐时 期的半臂,到了明代 它演变成一种无领无 袖的对襟式半长上衣, 并成为青年女子日常 穿着的外衣。后来到 了清代又缩短衣身, 称为坎肩、背心、马 甲。
50
51
6.水田衣
“裁衣学水田”——水田衣是用许 许多多零星的织锦缎料拼合而成的。 这些缎料色彩不同,图案不同,大 小不同,形状也各异,所以拼制起 来的服装色彩斑斓,形如水田,具 有一种极其特殊的装饰效果,受到 明代女子的普遍喜爱。
52
53
54
7.裙子
开始流行浅淡的色彩,以素白居多,在裙摆 处绣以花边,作为压脚。裙幅开始采用六幅、 八幅,腰间细褶数十,行动辄如水纹。裙上 的纹样,也更讲究。据说有种浅色画裙,名 叫“月华裙”,裙幅共有十幅,腰间每褶各 用一色,轻描淡绘,色彩非常淡雅,风动色 如月华,因此得名。此外,还有的裙子用绸 缎裁剪成大小规则的条子,每条绣以花鸟图 纹,另在两畔镶以金线,称“凤尾裙”。更 有以整缎折以细缱,做成“百褶裙”的。
乌纱帽是用乌纱制成的圆顶官
帽。它的式样和晚唐五代的幞
头基本相同,以漆纱做成,两
边展角,角长40厘米左右。皇
帝日常所戴的乌纱折上巾,其
样式与乌纱帽基本相同,只是
将左右二角向上折,竖于纱帽
之后而已。
25
26
6.程子衣
这种形式与元代以来的辫线袄近似, 明朝起初称为“曳(yè)撒”,是君 臣外出乘马时所穿的袍式,后来明代 士大夫日常也穿这种形式的服装,称 其为“程子衣”。它的特点是大襟、 右衽、斜领、袖子宽松,前襟的腰部 有接缝,下面打满褶裥。
55
56
57
58
凤 尾 裙
59
60
61
62
明代凤冠以金、银、铜等金属丝网 为胎,衬以罗纱,并挂有珠宝流苏, 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后妃所戴 的礼冠,上缀点翠凤凰、龙等装饰, 龙凤嘴中常衔着珠花,下垂至肩;另 一种是普通命妇所戴的彩冠,上面不 缀龙凤,仅缀珠翟、花钗等,但习惯 上也称它为凤冠。
39
凤冠
40
41
42
43
3.霞帔
霞帔是一种帔子,因为被人们比喻成 美丽的彩霞,所以有了“霞帔”之称。 它的形状象两条彩练,绕过头颈,披 挂在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霞帔 的纹样随品级的差别而有不同的装饰: 一品、二品命妇霞帔,用蹙金绣云霞 翟鸟纹。三品、四品霞帔,绣云霞孔 雀纹。五品霞帔,绣云霞鸳鸯纹等。
3
一 男子服饰
4
1.皇帝服饰
龙袍——绣着龙纹、翟纹 和十二章纹,一般以黄色 纱罗制成,配金冠。
皇帝——由玄衣、纁裳、 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 中单、赤舄等组成。
5
乌 纱 折 上 巾、 穿 盘 领、 窄 袖、 绣 龙 袍
6
7
8
2.文武官服
盘领右衽、袖宽三尺的袍衫,都 戴梁冠,穿赤罗衣裳,以冠上梁数 及所佩绶带分别等差。
33
儒 巾
34
二 女பைடு நூலகம்服饰
35
1.皇后服饰
皇后礼服由凤冠、霞帔、翟(dí)衣、 背子和大袖衫组成。
皇后的常服是穿金绣龙纹的红色大袖 衫、霞帔、红色长裙、红背子,配凤 冠。
皇后、皇妃、命妇,皆有冠服,一般 为真红色大袖衫、深青色背子、加彩 绣帔子、珠玉金凤冠、金绣花纹履。
36
37
38
2.凤 冠
四品——云雁 四品——虎——象牙--金银
五品——白鹇五品——熊罴——象牙--银
六品——鹭鸶 六品——彪——槐木--银
七品——鸂鶒 七品——彪——槐木--银
八品——黄鹂 八品——犀牛——槐木--乌角
九品——鹌鹑 九品——海马——槐木--乌角
杂职——练鹊
19
20
21
22
23
24
5.乌纱帽
16
17
4.补 子
明代官服上最有特色的装饰 就是补子。所谓补子,就是 在官服的胸前和后背补上一 块表示职别和官阶的标志性 图案,补子一般长34厘米, 宽36.5厘米,上面织有禽兽 两种图案
18
一品——仙鹤 一品——狮子——象牙--玉
二品——锦鸡 二品——狮子——象牙--犀
三品——孔雀 三品——虎——象牙--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