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联锁设计
计算机联锁及软件设计-12212065-蒋司琪
![计算机联锁及软件设计-12212065-蒋司琪](https://img.taocdn.com/s3/m/3899ad50fad6195f312ba6b9.png)
实验名称:计算机联锁及软件设计实验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信号)1201小组成员:蒋司琪黄涛孙昊天孟琦任课教师:张文静2015 年 6 月 10 日实验二:典型小站的联锁系统总体设计实验要求:根据所给站场设计一套计算机联锁系统,要求完成以下工作:1、分析站场的基本作业需求2、设计一套符合当前主流技术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要求采用双机热备模式,上下位机分离,采用继电器接口,确定接口组合及其数量。
3、说明各组成部分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功能。
实验设计:一、站场的基本作业需求:站场作业分为:列车作业、调车作业和转场作业三种。
1.列车作业包括列车发车作业、列车接车作业和列车通过作业。
①列车发车作业:办理列车由股道向区间发车。
②列车接车作业:将列车由区间接入股道。
分为正线接车和侧线接车。
因设备故障不能办理正常的接车作业或由非接车线路接车时,应该办理引导接车作业。
③列车经由股道不停车通过车站。
2.调车作业:在车站站场内进行的机车出入库、转线、车列解体、列车编组、摘挂以及取送车等作业。
3.转场作业:包括列车转场作业和机车车辆转场作业。
在所给站场中:接车作业:下行方向接车至1股道、至Ⅱ股道、至3股道;上行方向接车至1股道、至Ⅱ股道、至3股道。
共6条接车进路。
发车作业:由1股道、Ⅱ股道、3股道分别发车上行或者下行,共6条发车进路。
调车进路:由D1至D4、由D1分别至1股道、至Ⅱ股道、至3股道、由D2分别至1股道、至Ⅱ股道、至3股道,共7条调车进路。
二、联锁系统的设计:纳入《维规》的9种计算机联锁系统,TYJL-Ⅱ(铁科研)、DS6-11(北京通号公司)、VPI(卡斯柯)CIS-1(卡斯柯)、JD-1A(北京交大)五种为双机热备结构,TYJL-ECC、TYJL-TR9两种为三取二容错结构,DS6-K5B、EI32-JD两种为二乘二取二结构,以及《维规》公布实施后,取得“行政许可”的TYJL-ADX、TYJL-Ⅲ两种也为二乘二取二计算机联锁系统。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应用案例探讨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应用案例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2fddd9b0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2.png)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创新设计与应用案例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的安全性、便捷性和效率,在轨道交通领域引入了计算机联锁系统。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创新设计和应用案例。
一、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概念和原理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对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进行联锁控制的系统。
其主要作用是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顺畅性,防止事故和碰撞的发生。
在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中,使用计算机对信号、道岔、红绿灯等交通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测。
系统通过联锁逻辑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和调度,确保列车按照规定的信号和道岔状态进行行驶,同时监测列车的位置和状态,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措施,以确保列车的安全。
二、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创新设计1. 高度可靠性设计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需要具备高度可靠性,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设计者可以采用冗余设计和故障监测技术,确保系统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自动屏蔽故障、切换备份,避免对列车运行造成影响。
2. 数据安全和信息保护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涉及大量的列车运行数据和乘客信息,因此必须注重数据的安全性和信息的保护。
系统设计者可以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机制以及防火墙等措施,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到非法访问和篡改。
3. 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设计者可以引入智能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
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行车计划进行优化,使列车能够按照最短路径和最佳速度行驶;采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和风险。
三、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应用案例探讨1. 上海地铁计算机联锁系统上海地铁是全球最大的地铁网络之一,其计算机联锁系统采用了多项创新设计。
通过引入智能化算法和自动驾驶技术,上海地铁实现了列车的自动调度和自动驾驶,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计算机联锁》课件
![《计算机联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a74e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1.png)
2
展望
结语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展望计算机联锁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探索计算机联锁在工业自动化、安全保障和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联锁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计算机联锁在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计算机联锁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
第五部分:计算机联锁的优势和未来发 展方向
综合分析计算机联锁的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
计算机联锁的优势和局限性分
析
计算机联锁的发展趋势和未来
计算机联锁的基本原理
计算机联锁的技术特点
计算机联锁的相关技术
第三部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习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流程、软硬件配置和实现方法,掌握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可靠的计算机联锁系 统。
1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流程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硬件配置
2
3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实现方法
第四部分:计算机联锁在工业控制中 的应用
《计算机联锁》PPT课件
计算机联锁PPT课Biblioteka 大纲第一部分:计算机联锁的概述
计算机联锁通过结合计算机技术和信号系统,实现自动化与安全性的双重保障。了解计算机联锁 是什么以及其发展历史和应用场景。
什么是计算机联锁?
计算机联锁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联锁的应用场景
第二部分:计算机联锁的原理与技术
深入了解计算机联锁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和相关技术,探索计算机联锁的内在机制。
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毕业设计
![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2f854f4650e52ea541898a6.png)
摘要计算机联锁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信号基础设备,必须保证工作可靠,并符合“故障—安全”原则。
实现联锁的基本功能,完成列车进路建立、锁闭、解锁、道岔控制、信号机控制,完成轨道电路和信号设备状态的监督,实现铁路系统特殊的联锁功能,确保列车进路正确和列车运行的安全。
本工程设计所选站场为一个虚拟车站—酒泉站的上行咽喉,设计内容包括:信号平面布置图,该图能正确反映计算机联锁系统室外主要设备的布置情况,主要完成道岔、警冲标、信号机坐标的计算并确定其位置;双线轨道电路图,站内采用25Hz轨道电路,完成轨道电路的极性配置、扼流变压器的设置以及送受电端的布置;联锁表,包括基本进路的选择、敌对信号的确定、轨道区段侵限检查等;电缆径路和电缆网络图,根据公式计算电缆长度,选择电缆径路以及计算所需芯线数;系统结构图,可以了解所采用的的系统硬件构成以及其工作原理;接口柜排列表,可以反映出各个设备所属的组合以及驱动电路和采集电路所需的继电器类型;室内布置图,即室内各种设备的布置情况。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极性交叉;联锁表I / 20I / 20AbstractComputer interlocking system ensure the safety of traffic operation signal infrastructure so it must ensure working reliably and according to the “fail-safe”principle. The basic function of the interlocking is to create, lock, release, switch control, signal control the completion of the train route, to complet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state of track circuits and signaling equipment, and use special interlocking rail system to ensure the correct of the train route and the safety of the train operation.The design selected for a virtual train station—Jiuquan station up direction throat, the design elements includes. The signal layout map, which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etting circs of the main outdoor facilities, the main task to complete are the switch, police marked red and the calculation of the coordinates of the signal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ir locations. Double rail track circuit map, the station uses 25Hz track circuit, to complete are the track circuit polarity configuration settings, impedance transformer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nd of sending or receiving power console. Disk map, including the cell types of selection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various buttons. Cable pathways and cable network, according to formula to calculate the length of cables, select cable pathways and calculate the required number of cored wire. We can understand the system hardware as well as its working principle by using system structure picture. The interface cabinet row of the list can reflect each device belongs to the portfolio and the drive circuit or the relay type which acquisition circuits required for. The layout variety of indoor equipment constitute the indoor layout map.Key Words: Computer interlocking, Polar transposition, Interlocking table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 绪论 (4)1.1 设计的主要设计技术标准 (4)1.2 设计的研究现状 (5)1.3 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 (5)2 车站信号平面布置图 (6)2.1 设计部分 (6)2.1.1 信号机的设置 (6)2.1.2 转辙机的设置 (7)2.1.3 轨道电路区段的设置 (7)2.2 坐标计算 (8)3 双线轨道电路图 (8)3.1 轨道电路极性交叉 (8)3.2 轨道电路送受电端的布置 (8)3.3 扼流变压器的设置 (9)4 联锁表的编制 (10)4.1 方向栏 (10)4.2 进路号码栏 (10)4.3 进路栏 (10)4.3.1 列车进路 (10)4.3.2 调车进路 (10)4.4 排列进路按下的按钮栏 (11)4.5 确定运行方向道岔栏 (11)4.6 道岔栏 (11)4.7 敌对信号栏 (11)4.8 轨道区段栏 (11)4.9 其他联锁栏 (11)5 电缆径路图和电缆网络图 (12)5.1 电缆径路图的设计 (12)5.1.1 电缆网络的构成 (12)5.1.2 电缆类型选择 (12)III / 20III / 205.1.3 电缆的芯数规定 (12)5.1.4 电缆网络连接设备 (13)5.1.5 电缆径路的选择 (13)5.1.6 电缆长度的计算 (13)5.1.7 各种电缆芯数的确定 (14)5.2 电缆网络图的设计 (14)6 系统结构图 (15)6.1 硬件系统构成 (15)6.2 设备安装 (16)7 接口柜排列表 (16)7.1 信号柜 (17)7.2 道岔柜 (17)7.3 轨道柜 (17)8 室内设备布置图 (17)8.1 控制室 (17)8.2 机械室 (17)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1 绪论1.1 设计的主要设计技术标准(1) 本设计为兰新线双线改造兰州至嘉峪关段酒泉站上行咽喉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
计算机联锁毕业设计ppt
![计算机联锁毕业设计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eff8ee19e8b8f67c1cb96b.png)
采集驱动电路
1.进站信号机采集驱动电路 (1) 进站信号机采集电路主要采集的是列车信号继电器 LXJ,正线继电器ZXJ,通过信号继电器TXJ,引导信号继 电器YXJ,点灯继电器DDJ,灯丝继电器DJ、2DJ前接点的 采集,对LXJ、ZXJ还采集后接点状态。 (2) 进站信号机驱动电路驱动的继电器有列车信号继电器 LXJ、正线继电器ZXJ、通过信号继电器TXJ、引导信号继 电器YXJ、点灯继电器DDJ。设计时,在表格中填入信号机 所在组合的位置,各驱动点至接口架的端子号,具体采集 驱动电路见图册进站信号机采集驱动电路。
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 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概述
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组成 K5B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组成: 型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组成
1.控制台 控制台由控显双机和车站值班员办理行车作业的操作、表 示设备组成。每一台控显机内安装了两个采用光缆连接的 串行通信接口板INIO卡,用于同联锁机的2重系通信。控 显双机互为备用。通过控显机转换箱实现控显双机之间的 转换。操作设备可以选择按钮操纵盘、鼠标和数字化仪。 显示设备可选用图形显示器和单元式表示盘。 2.电务维护台 电务维护设备包括:监测机、键盘、显示器、打印机。监 测机内安装两个采用光缆连接串行通信接口板INIO卡,用 于与联锁2重系的通信,从联锁双机取得联锁系统维护信 息。监测机通过串行通信接口从微机监测前置机XX XXX XXX
概述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实现铁路现代化与自动化的基 础设备之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车站联锁设备 ,是提高车站通过能力的基础。同时计算机联锁 系统还具有故障—安全性能,与电气联锁系统相 比,其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更为便捷,且便 于改造和增加新功能,为铁路信号向智能化和网 络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计算机联锁系统是目前最 先进的车站信号控制系统,计算机联锁技术已经 成熟,在我国铁路迅速推广应用,新建铁路和既 有线改造已不再采用6502电气集中联锁,而采用 计算机联锁,而且主要干线、客运专线、高速铁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与优化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与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e9c2c44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1.png)
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与优化发布时间:2021-01-07T15:03:32.493Z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作者:隋超[导读] 随着铁路运输行业迅猛发展,原先的车站铁路信号联锁装置已无法适应铁路信号对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更高要求。
隋超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随着铁路运输行业迅猛发展,原先的车站铁路信号联锁装置已无法适应铁路信号对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更高要求。
就技术方面而言,铁路信号系统经历了机械联锁和电气联锁等两个阶段,目前铁路干线上所使用的联锁系统绝大多数以计算机为核心构成了计算机联锁系统。
一、铁路信号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性能要求分析1、根据铁路干线特点设计联锁系统由于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综合性能远远超过继电联锁系统,因此车站联锁系统由继电装置向计算机联锁系统转化已成为一种不可扭转的趋势。
具体来说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适时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维护性及性价比等若干方面。
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利用目前已有的工业控制计算机,研制一套专用的硬件与软件系统实现信号、进路与道岔间的联锁关系,因此它实质上是一个满足故障--安全信号原则的联锁逻辑运算系统,计算机在系统中的作用是将操作命令与现场各种输入的表示信息读入,再根据计算机内部状态等条件进行逻辑运算,判断后输出控制信息至执行机构,实现多变量数字输入和多变量数字输出这样一个复杂传递函数的变换。
2、联锁系统的优化策略联锁系统必须不失时机地采集到输入变量的变化情况,及时刷新站场各类表示信息,及时输出道岔和信号的控制命令,而且对涉及安全(危险侧)的控制命令必须以具有故障——安全特征的形式输出。
(1)确保可靠性与故障——安全性信号联锁系统是一种实时控制系统,它必须是高可靠的,具体来说,对计算机联锁系统而言必须解决二个主要问题。
一个是系统内信息传递的可靠性与安全性:鉴于工业计算机自身不具备故障——安全特性,因此系统内传递的信息也不具备安全性,受各种干扰、辐射以及各类故障的影响,信息畸变在所难免,从而造成逻辑运算错误而可能引发危险侧输出。
计算机联锁标准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
![计算机联锁标准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5bf73b186bd97f192379e907.png)
计算机联锁标准站信号平面布置图设计说明一、 计算机联锁标准站规模和基本联锁锁功能设联锁道岔75组,含客站、到达场、编发场三个车场。
客站到发线为6条,到达场推送线为4条。
与到发场设有L1G、L2G两条联络线,编发场设两条编发线。
基本联锁功能按技术条件要求设计。
二、 区间结合X、XF、 S、 SF口按四显示设计,设四线制改方电路,列车正向运行时为自动闭塞,反向运行时为自动站间闭塞,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
XD口按单线双方向三显示自动闭塞设计,设四线制改方电路,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
SX口按64D单线半自动闭塞设计,列车最高运行速度为120km/h。
全站统一按四显示设计。
三、接近锁闭区段对于列车运行速度为200km/h区段,正线进站信号机的接近锁闭区段暂按三个闭塞分区设计,为与继电联锁统一,可不区分信号显示,引导接车时,只设一个闭塞分区作为接近区段。
通过进路时,出站信号机按三个闭塞分区设计,发车时,只设股道为接近区段。
对于列车运行速度为120km/h区段,按原技术条件设计。
四、到达场与驼峰联系TF1G、TF2G、TF3G、TF4G设推送进路,可向两条推送线T1G、T2G 办理推送进路,两条推送线可同时办理推送进路,并具有预推功能,设驼峰联系电路,推送进路为列车进路,与驼峰的结合电路执行继电联锁的技术条件。
五、编发线与驼峰联系电路B1G、B2G为编发线,办理向到发场发车时,与驼峰设联系电路,结合电路执行继电联锁的技术条件。
六、两场间有列车进路,但无列车信号机防护,进路分段办理编发线及XL、X5办理向到发场(经L2G)的发车进路时,由于到发场入口只设D101调车信号机,无列车信号机防护,发车进路需分段的方式由两场分别办理。
到发场的D101信号机设虚拟列车信号,两场的进路可单独办理,但XB1、XB2、XL、X5开放信号时,需检查到发场D101的虚拟列车信号条件,并将本站的进路锁闭条件送至到发场,在进路建立起来后,若本站的进路未取消、解锁,邻站只能关闭信号,进路不能解锁。
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的分析
![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1c55533b3567ec102d8a63.png)
计算机联锁系统工程设计的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就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二者在软件设计与硬件设计方面的区别分别进行了分析,随后主要针对计算机联锁软件的特殊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纷纷开始了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制。
计算机联锁系统大有取代继电联锁之势。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并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发展作了展望。
目前,电气联锁系统和机械联锁系统也逐步被计算机联锁系统取代,在其工程设计过程中的内容也相应的做了改变。
其中主要的设计任务有联锁逻辑、车站操作方式、信号机显示联系、进路选排和特殊电路的处理等, 已逐步纳入计算机联锁设备研制中。
为此,对于计算机联锁整体设计质量的提高, 主要取决于联锁设备生产厂家与设计单位的互相配合、共同努力。
文章中主要就设计内容的转变, 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比较, 旨在不断提高计算机联锁的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
一、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在软件设计方面的不同分析现有的电气集中联锁设计, 一般模式为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 其中软件设计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 1 设计单位电路设计内容比较表设计任务6502 电气集中设计计算机联锁设计运输作业配置设计定义软件设计故障-安全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电路配线图设计承担/在传统的工程设计中, 表 1 中的运输作业配置、故障-安全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基本出于大站6502、6504 电路的设计思想, 特殊部分需要设计工程师进行现场调查单独设计电路, 并在设计说明书中指出。
但是, 计算机联锁的设计则有所不同。
目前, 国铁车站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核心设备是由四大研制厂家提供, 原来由设计单位单独承担的工程设计, 逐渐分解为设计单位更多地关注接口电路、场间联系、电码化电路以及室外部分等硬件电路和配线设计工作。
二、计算机联锁与电气集中联锁在硬件设计方面的不同(一)设计单位的工程师通常对于6502的设计已经非常熟悉, 若是初次接触计算机联锁系统,在和联锁厂家的设计配合中, 往往可能漏做图纸或是漏提条件。
计算机联锁及软件设计实验
![计算机联锁及软件设计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60f010b52d380eb62946d7b.png)
设计实验2:典型小站的联锁系统总体设计
实验要求:
根据所给站场设计一套计算机联锁系统,要求完成以下工作:
1、分析站场的基本作业需求
2、设计一套符合当前主流技术的计算机联锁系统,要求采用双机
热备模式,上下位机分离,采用继电器接口,确定接口组合及其数量。
3、说明各组成部分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功能。
设计实验3: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
实验要求:
根据所给站场分析并设计软件的功能流程
要求:根据所给站场,分析站场的联锁功能。
设计功能流程,设计相关联锁数据及数据结构。
用流程图的方式描述联锁基本功能。
以实验报告的方式提交。
实验2:实验时间:3月23日(星期四)上午10:00~12:00
实验3:实验时间:3月28日(星期二)上午8:00~10:00
答疑地点:土木工程楼411实验室。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
![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9b3ece89eb172ded63b7be.png)
目 嚣 道 嚣 勘
机 及执 行机 系统 电源 。
3电子执行单元模块 的工程设计
31 . 信号 机模 块
信 号模块 分 为列车信 号模 块 L A一 调车信 X 2和
号模块 D 2 控 制各种 信 号机 、 示器 的灯 光 , X. , 表 在 失去命 令时模 块会 自动点禁 止灯光 , 闭其它信 号 关
本站 设 计 采 用 Z W-0 0系列 电码 化 ,每 台 P 20
发送 盒 配 备 一个 DD 2型 电码 化 执 行单 元 ( M. 含 N+ I发送 盒 ) 电码 化 叠加 预 发码 传输 及 隔 离 电路 , 与继 电器 电路 和 器材 相 同 。 电路 设计 除 F 切 换 BJ
电路 , 个轨 道模 块具 有 四组轨道 电路单 元 。本 站 每 设 计采 用 了 G 02交 流连续 轨 道 电路模 块 。 D5 .
34零散 电路 模块 . 零 散 电路 模块 用于 个别零 散 电路 的状 态采 集 、 命 令执 行 。完 成各 种零 散 电路 的要求 , 主副 电源 如
全 电 子计 算 机 联 锁 工 程 设 计
邹海平
全 电子 计 算 机 联 锁 工 程 设 计
邹 海 平
( 中铁第 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通号处 武汉 4 06 ) 3 0 3
【 摘
要】 介绍 了全电子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 中系统的结构 , 通过具体车站的工 计算机 模块 设计
程设 计方 法 , 总结 了全 电子模 块 的特 点和 工作原 理 。
【 关键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全 电子
铁路局 包( - 云鄂 博) 西斗铺 车站进 行 了全 电 头)白( 线
1 概
述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践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9b3b411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1b.png)
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原理与实践随着城市交通日益拥堵和人们对出行安全性的要求提高,轨道交通成为了现代城市中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
为了保障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和高效,计算机联锁系统在轨道交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实践过程,并介绍其在轨道交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一、设计原理1. 系统架构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分布式系统架构。
该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车站子系统、区间子系统、运行控制中心子系统等。
每个子系统都可以独立工作,同时又能够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共享,从而实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协调运行。
2. 数据传输与处理计算机联锁系统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来实现安全控制。
数据传输通常采用分布式网络,如以太网等。
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运行状态、指令等信息,并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判断。
3. 安全逻辑与算法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原理依赖于一系列安全逻辑和算法来实现安全控制。
其中,最基本的安全逻辑是确保车站、区间以及列车之间的相互排斥。
通过判断各个位置上的信号状态、道岔状态等信息,联锁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轨道交通的运行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度和控制。
二、实践过程1. 系统规划与设计轨道交通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实践过程从系统规划与设计开始。
在规划阶段,需要确定系统的功能需求、架构设计和实施方案等,并制定相应的设计方案和技术要求。
在设计阶段,需要进行子系统的详细设计和接口设计等工作,确保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符合需求。
2. 软硬件部署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实践过程中,软硬件部署是一个关键步骤。
软件部署包括系统软件的安装和配置,以及子系统软件的部署和调试等。
硬件部署包括安装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和传感器等,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联锁逻辑编程联锁逻辑编程是计算机联锁系统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任务。
通过编写联锁逻辑程序,可以实现对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控制。
程序编写需要考虑各个位置上的联锁关系、运行条件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等,确保系统可以正确地判断和控制。
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与设计
![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65fe66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4.png)
计算机联锁系统介绍与设计发布时间:2022-09-19T06:17:44.03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月)4期作者:安禹学徐华祥[导读] 计算机联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采用了通信技术、可靠性技术与容错技术以及“安禹学徐华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青岛 266111摘要计算机联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采用了通信技术、可靠性技术与容错技术以及“故障—安全”技术实现车站联锁要求,自动实现车站内的道岔、信号机和进路之间的控制的技术,它是确保铁路系统安全、高效行车所必需的一种重要保障设施。
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上位机用于人机交互,用来接收工作人员输入的操作指令,经过联锁机的逻辑运算控制车站信号设备工作,并将信号设备的工作状态通过上位机表示出来,实时监控信号设备运行。
第一章绪论1.1 计算机联锁的背景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密性以及快捷性都成为其主要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许多联锁设备无法满足对安全方面越来越高的要求。
从技术上来看,电气式联锁和机械式联锁是我国铁路信号控制技术发展的两个阶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理论的完善,发展出了计算机联锁。
目前我国现有的主要干线铁路均采用计算机联锁系统国内外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978年世界上第一套新型的微机联锁设备在瑞典哥德保市诞生以来,各个地区的新型计算机联锁设备和系统技术都发展得相当迅速。
瑞典作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自主开发且通过自主创新设计成功研制广泛应用于国际的计算机联锁的技术国家之一,其生产技术上的发展周期可以大致划分表现为两个主要时期,第一代微机产品主要就是采用了传动继电器技术来进行控制供电信号及道岔,并且还首次具备了控制轨道传动的专用继电器。
第二代系列产品的道岔和信号系统设计采用了更为安全的一种无接点控制电路。
1985年前在哈尔斯堡站首次投入使用了该产品系列。
西德国铁1979年决定自主研制第一套微机联锁,自1983年起就开始由西门子、劳伦茨、 AGE 公司联合研制,1985年12月,联锁铁路首套微机联锁设备在慕尼黑地区正式交付投入运营。
业论文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业论文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2fbcfe9e31433239689362.png)
4.2软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分析
总结
致 谢
参考文献
摘 要
摘要:计算机联锁系统是应用在铁路信号控制领域,用以保障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效率的车站信号控制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信号基础设备,必须保证工作可靠,并符合“故障——安全”原则。实现联锁的基本功能,完成列车进路建立、锁闭、解锁、道岔控制、信号机控制,完成轨道电路和信号设备状态的监督,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特殊的联锁功能,也可完成ATP速度信息的编码功能,确保列车进路正确和列车运行的安全。而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是研究、开发、生产计算机联锁设备必须遵循的永恒的主题,也是验证计算机联锁系统性能的主要依据。计算机联锁设备是一种连续工作的实时系统,它必须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才能适应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高效和安全的运营要求。论文重点阐述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的设计与分析。
a) 接收联锁机发出的执行命令和向联锁机发送采集信息。
b) 采集现场信号设备状态。
c) 驱动动态继电器。
? 控制监视机的主要功能
a) 与联锁机通讯
b) 根据控制台发送的按钮命令初选进路。
c) 屏幕图象显示。
? 电务维修机的主要功能
a) 屏幕显示
b) 记录功能
c) 与其它系统通信
关键词:计算机联锁系统 安全可靠性 结合电路
第一章 绪论
由于铁路一直处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的显赫位置,铁路长期以来实行半军事化的管理,比较封闭,因此技术发展也受到制约,另外保证铁路的行车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铁路的专用器材,有比较谨慎的保护,先路内后路外,先局内后局外,先国营后集体的方式根深蒂固,近十年外围的技术进步,以及工厂与铁路剥离,铁路工业市场开始发生转变,打破已经形成的产供销的既有模式,需要企业拿出技术创新的产品,才能进入铁路市场。
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毕业设计
![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毕业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13fd35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6.png)
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联锁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的工作。
联锁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列车运行的安全设施,它确保了列车在铁路上安全、顺畅地运行。
传统的联锁系统依靠人工操作和机械元件来完成列车运行的控制,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联锁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铁路交通管理中。
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的目标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优化联锁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效率,提高铁路交通管理的安全性和效能。
计算机联锁系统设计需要完成以下几个主要任务:首先,需要对铁路交通流量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铁路交通的运行规律和瓶颈;然后,需要对联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并根据铁路交通的特点和需求确定系统设计的目标和要求;接下来,需要进行联锁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确定系统的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并编写相应的程序代码;最后,需要进行联锁系统的仿真和测试,并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在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时性。
系统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对硬件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和故障处理。
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系统在被攻击或出现意外情况下的保护能力,需要对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和监控。
系统的实时性是指系统对于铁路交通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需要对系统的通信和计算性能进行优化。
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的实施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需要对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方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此外,还需要对铁路交通运行和管理有一定的了解和研究,以便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总之,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密集型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实时性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铁路交通管理的效能和安全性。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特点及主要设计原则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特点及主要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e19f5a0f14791711cc7917a2.png)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特点及主要设计原则系统构成计算机联锁系统由联锁计算机、接口部分、防雷设备、UPS电源、监控工作站、联锁专用控制台、电务维护终端、打印机等组成,不设置应急后备盘。
联锁计算机在工作机出现故障时可自动转换到备用机,倒换过程不影响联锁系统的正常工作。
电务维护终端设备用以监督、记录系统工作的状态,当系统故障时可提供诊断结果。
维护终端应配置远程诊断接口(Modem)和软件,可实现通过远程拨号方式对系统进行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
系统应提供客户端监控诊断软件。
监控工作站采用双机热备方式,两台监控计算机之间切换可自动切换,也可人工切换。
联锁输出应采用板级动态驱动技术(输出为静态,不设外置动态驱动盒),输入采用动态采集技术。
应在电源、计算机、数据通讯线路、输入输出接口、机架结构及地线设置等方面采取电磁兼容和防雷设计,包括元器件的选用和印刷电路板的设计制作。
系统设备应具有防雷电能力。
(一)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特点1.最大限度地利用软、硬件资源,对直接危及行车安全的联锁逻辑处理和执表机提出更高的故障---安全要求,采用联锁软件冗余及其他容错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计算机联锁容量不受限制(通过增设执表机柜满足容量要求)。
3.采用分离式的控制台和大屏幕显示,操作简便、舒适,显示清晰。
4.大屏幕彩色监视器能显示6502电气集中所有的表示,还增加了时间、音响和汉字提示,如“始端……x x x,终端……x x x”、“按钮有误”、“有要点”、“道岔x x 扳不动”等等,此外,还给出设备错误号,供维修人员诊断故障用。
5.采用双套互为备用(热备)的微机系统,系统有人工、自动切换两种方式,备用系统有脱机、联机、联机同步三种工作状念。
6.设备维修简便,微机设备均采用模块插接件结构,便于更换;在机房内可通过电务维修机的监视器监视现场设备和列车运行情况;设于机柜上的测试孔和指示灯,供维修人员分析和判断故障。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联锁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计算机联锁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e0f7a9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7.png)
电气集中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1第一章电气集中计算机联锁工程设计概述工程设计是国家基本建设的重要环节,铁路工程设计应在技术先进、方案合理、充分发挥投资效益的原则下实现铁道部、铁路局和建设单位对提高运能的要求。
开展工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铁道部铁路局和建设单位根据基建、大修计划及投资安排而下达或委托的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书一般包括设计范围、设计类型、投资数额、建设年限、牵引类型、站场及线路现状、利旧原则、设计分工、施工单位及新技术要求等内容。
实施工程设计需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按工程规模、技术难度大小进行工程设计。
在上述设计程序中,收集资料、勘测调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为工程设计部门的主要工作环节。
试验验收、开通使用,为工程设计部门配合施工单位的工作环节,也是全部工程设计的最终结果。
计算机联锁替代6502电气集中联锁已经成为铁路信号发展的趋向,计算机联锁比6502电气集中联锁具有设备结构简单,兼容性强的特点,以下将以举例站场为例,对电气集中计算机联锁(JD-1A型)工程设计作简要介绍。
第二章施工调查在接到经过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取得车站线路平面图后首先要进行勘测调查工作。
勘测调查包括收集资料和现场勘测调查两项内容。
2.1 收集资料工程设计的质量好坏与设计者掌握的现场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直接有关,因而收集资料是项非常重要的设计前期工作。
在以后的现场调查中要进一步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核查校对,因此资料收集过程必须认真、仔细。
其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2.1.1 站场线路及土建地质。
这包括车站、区间及线路坡道、电缆路径、地下管线、钢轨、枕木和道碴状况等。
2.1.2 行车组织,运量及作业。
这包括行车组织、定员、运量、流向、业务联系、站场布置,列车、调车、站管细则等。
2.1.3 现有信号设备资料。
这包括设备类型、质量,联锁关系,信号图纸等。
2.1.4 现有电务工区数量和定员。
2.2 现场勘测调查勘测调查也是工程设计的前期工作,除需要核对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外,还要进一步收集相关资料。
计算机联锁车站联锁图表设计的研究
![计算机联锁车站联锁图表设计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cc8da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8.png)
计算机联锁车站联锁图表设计的研究一、引言计算机联锁系统在现代铁路运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使用图表来表示列车运行的逻辑关系和控制方式。
因此,联锁图表的设计对于确保铁路交通的安全和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研究计算机联锁车站联锁图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以提高联锁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二、联锁图表设计的原则1. 可读性和可理解性联锁图表应具备良好的可读性和可理解性,以确保操作员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图表中表示的信息。
为此,设计人员应尽量使用直观明了的符号和标记,并注重图表的布局和排版,使得信息层次清晰、易于理解。
2. 完备性和准确性联锁图表的设计必须准确无误地反映运行规则和控制逻辑,确保所有可能的操作和状态都能得到正确的处理。
设计人员应该深入了解列车运行的各种情况和需求,并将其准确地融入到图表设计之中,确保每一个步骤和条件都得以细致考虑。
3. 简洁性和一致性联锁图表的设计应尽可能简洁明了,避免冗余和重复的信息。
设计人员应该运用合适的符号和标识,用尽量少的步骤和条件来达到所需的控制目标。
同时,图表中的表示方法和规范应保持一致,以便于操作员的理解和应用。
4. 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联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升级。
因此,联锁图表的设计应考虑到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设计人员应使用模块化和可重用的设计方法,以方便后续的修改和升级,并确保新的需求和功能能够方便地添加到现有的设计中。
三、联锁图表设计的方法1. 开展需求分析在进行联锁图表设计之前,首先需要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分析。
设计人员应与相关的运行部门和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整体的系统需求和功能要求。
通过详细的需求分析,可以为图表设计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指导。
2. 采用层次化的设计方法联锁图表可以采用层次化的结构进行设计。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将整个联锁系统划分为多个功能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一定数量的图表。
通过分层设计,可以降低设计的复杂性,提高设计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并且有助于模块化的实现。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9b6809c8762caaedd33d45d.png)
计算机联锁接口设计规范编写—审核—___________版本—___________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一、总则 (3)二、采集、驱动信息说明 (4)(一)、基本采集信息: (4)(二)、特殊采集信息: (8)(三)、基本驱动信息: (10)(四)、防护用特殊驱动信息: (11)三、设计院需告知的内容说明 (14)(一)、轨道停电 (14)(二)、引导总锁闭 (14)(三)、发车方向继电器 (14)(四)、接近延长 (14)(五)、点灯电路 (15)四、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说明。
(17)(一)、64D半自动闭塞 (17)(二)、四线制自动闭塞 (19)(三)、场间联系 (21)(四)、站间联系 (22)(五)、道口通知 (24)(六)、机务段联系 (25)(七)、推峰进路 (27)(八)、编发线与驼峰照查电路 (29)(九)、非进路调车 (29)(十)、溜放 (30)(十一)、坡道延续进路 (30)(十二)、到发线出岔 (31)(十三)、局控道岔 (31)(十四)、跨场进路 (32)(十五)、与编组场衔接道岔照查电路 (33)一、总则为适应铁路运输生产安全的需要,提高计算机联锁厂家与设计院沟通、配合的效率,并减少因沟通不充分而产生的人为错误,因此,需要统一计算机联锁系统接口设计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与继电电路结合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接口设计,不适用于全电子联锁系统。
由于不同的联锁厂家对各自联锁系统会有一些特殊要求,所以本规范中所列举的采集、驱动信息可能不能做到全部体现,故还需设计院与相应联锁厂家进行必要的沟通。
不同型号的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时,对继电器的驱动时机可能会有不同,本规范中所述为铁科院联锁系统的情况,其他联锁系统的具体情况还需设计院与相应联锁厂家沟通。
本规范分为以下几个具体部分:(一)、采集、驱动信息说明;(二)、设计院需告知的内容说明;(三)、计算机联锁系统与站内各种电路结合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希望从计算机联锁研制单位的角度看待设计过程,分析联锁二次设计的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研究和探讨诸如控制界面、联锁逻辑、显示联系、操作方式、进路选排等软件设计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谨供计算机联锁设计结合时参考。
2.3.5区间通道
1.场间敷设电缆及护槽路径。
2.光缆通信施工可行性。
2.3.6 计算机联锁系统集成及工程内容和技术标准
1、计算机联锁机柜系统生产、组装、集成(材料、元器件、配线、安装、点对点调试)。
2、机柜所需的驱动板、采集板、电源模块、网络集线器的安装调试。
3、组合架、柜、插接件、组合间与微机机柜的全部配线及测试。
涉及到机务段出入口、机走线的信号机,车列跨压前后区段时,哪些调车信号显示应该关闭,设计说明书中也应提出明确要求。
4.3 站内道口通知时间和距离
根据中国铁道部的技术政策,站内铁路道口将逐步取消。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现有的道口通知大部分维持使用。一般的处理方法,设计单位继续使用原有电路独自进行硬件电气设计或者可以根据站场变化或提速等特殊要求,对既有道口进行维持性的改造。这样对设计单位而言是简单的,只要设计道口通知继电器DTJ的采集和驱动电路即可,其余的软件实现由计算机联锁研制单位负责。但是需要设计单位在设计说明书中,提供详细的道口通知的定制参数,如通知时间,踩点距离,道口恢复机制等限制条件,同时应该详细区分上下行正线停车、侧线停车、正线通过、正线发车、侧线发车等通知时间和通知距离。例如,距离股道较近的站内道口,应注明列车进路锁闭后延时驱动列车信号继电器LXJ的时间要求。当使用进站和出站信号机代替遮断信号机时,应该详细说明。当然,也可以由设计单位提供道口通知电路原理图,交由计算机联锁研制单位负责完成软件驱动,设计说明书中仅注明依图行事即可。
2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硬件设计
2.1 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联锁系统硬件设计质量的提高,依赖于设计单位对系统设备的详细了解,尤其是对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体系结构的了解。设计过程中,需要设计者了解主要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站场的特殊需求、用户的特殊要求、配线方式等因素。
2.2 技术建议书
设计单位的工程师,如果初次接触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设计,应该首先阅读设备投标单位编制的《技术建议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设备数量、主要技术条件、主要限制条件、主要技术参数等内容。其中,主要功能包括设备所能实现的功能,各个设备之间的联系关系,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方式是双机热备还是三取二,是否有单钩溜放或连续溜放等;主要设备数量包括设备配置、数据通道配置等;主要技术条件包括采集驱动电路原理,防雷设备工作原理、采集、驱动实现方式,接口电路设计等;主要限制条件包括房间、空调、故障-安全保证措施的处理、电源线径的选用等。
? 室内布置、组合架、分线盘数量、排架方式、空位数量、架间距离。
? 道岔组数、类型、控制方式
? 电源、轨道、信号机防雷型号
? 熔丝报警设备型号
? 特殊电路控制方式:如坡道、中岔、驼峰、站联、场联、道口、轨道衡、机务段、工务段,局控等
? 特殊继电器的名称
? 既有地线配置及阻值
1. 信号平面 ○ ○
2. 联锁表 ○ ○
3. 道岔控制电路面 ○ ○
4. 轨道电路面 ○ ○
5. 信号机点灯电路 ○ ○
6. 信号显示联系 ○ ○
7. 控制台盘面布置 ○ △
8. 道岔带动/防护设计 ○ △
其中,最主要的是需要了解既有设备在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需求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寻求设计单位、电务维护单位、车站操作人员的共识,给出尽可能合理的控制模式。
2.3.2房屋配置
1.行车室、机械室、电源屏室、微机室的长、宽、高尺寸、信号设备摆放位置。
2.微机柜、微机控制台、空调安装位置及微机室的装修标准。
2.3 设计资料搜集
计算机联锁研制单位一般希望从信号设计中了解的技术资料包括以下方面:
2.3.1既有设备情况
? 既有信号平面布置图
? 特殊显示方式
? 既有信号设备制式、 电源屏型号
? 轨道电路制式、测试方式、是否电气化区段
? 区间闭塞方式
? 控制台及特殊操作方式
4.4电码化的编码处理
目前电码化设计很难实现标准设计,微电子、移频制式,正线电码化、侧线电码化、闭环电码化等等,根据不同的站场,不同的线路,不同的设计单位处理都不尽相同。二次设计一般采用的方式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技术条件,由联锁软件完成FMJ、JMJ的驱动, 这些技术条件可以是技术说明书或电路原理方图。
分析我们现有的电气集中联锁设计,一般模式为设计单位编制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①运输作业配置、②设备配置、③故障安全设计、④电路原理图设计、⑤电路配线图设计、⑥房屋/环境配置等,其中①③④包含软件的概念,基本出于大站6502、6504电路的设计思想,特殊部分需要设计工程师进行现场调查,特别之处在设计说明书中指出。但是,计算机联锁的设计则有所不同。目前,国铁车站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核心设备是由四大研制厂家提供,原来由设计院单独承担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逐渐分解为,设计单位更多地关注接口电路、场间联系、电码化电路以及室外部分等硬件电路和配线设计工作,而对涉及①③④包含软件的概念内容,如控制界面、联锁逻辑、信号机显示联系、车站操作方式、进路选排等软件设计细节,逐渐转移到计算机联锁设备研制单位。因此设计质量的提高,转换为依赖上述两部分设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配合。而完美的设计配合,能够提高设计质量,避免设计错误、防止返工等问题,从而保证系统安全运用。
4.2 显示和显示联系
计算机联锁依靠丰富的信息和随意组合的表现形式,提供了丰富显示条件,以进站信号机为例:
类型 电气集中联锁 计算机联锁
进站信号 L/H/HB L/LU
为此,大型复杂车站,需要设计单位提供详细的显示联系图,特别是前后有显示联系的信号机之间的接近区段是否延长,延长后的控制点等,都应该在显示联系图或者是设计说明书中提出明确要求。这在电气集中联锁的设计中,体现在设计图纸的网络电路中。同理,特殊信号机其接近锁闭后,人工解锁时间应该注明30秒或180秒。
17. 电路原理图设计 ○ ○
18. 设备配置 ○ ○
19. 房屋/环境配置 ○ ○
20. 电路配线图设计 ○ ○
注释:○表示设计单位完成,△表示系统研制单位完成。
4 车站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软件设计
4.1 控制界面和进路表的处理
在电气集中联锁系统的设计中,控制台由设计单位设计完成,包括盘面布置、零层配线等。而在计算机联锁系统中,这些工作由计算机联锁研制单位根据进路表、具体车站、结合电路和设计说明书的特殊要求完成,被归属到软件范围,设计单位不再参与。因此,就要求设计单位一定要详细编制好进路表和设计说明书。例如,设计单位应该在设计说明书或进路表中特别指出控制台应该增加的变更按钮,终端按钮的设置等,并根据具体车站的特殊设计要求,增加报警表示灯、控制按钮等。同时应该注意计算机联锁和电气集中联锁的设计应该有所区别,有所进步,比如计算机联锁中的通过按钮就应该取消,只要依次按下两端的进站按钮,就可以选出通过进路,既优化了设计也简化了值班人员的操作。
2.3.4施工准备
1.计算机联锁设备配线与室外分线盘的倒接。
2.计算机联锁设备配线与室内既有继电设备的倒接。
3.计算机联锁设备配线更新室内既有继电设备。
4.电源及新旧电源屏配线倒接。
5.组合柜更新倒接方ຫໍສະໝຸດ 。 6.控制台配线倒接方案。
7.施工安全准备。
8.各施工单位协调配合草案。
9.分包单位的技术标准、工程内容。
9. 到发线出岔设计 ○ △
10. 6‰下坡道防护设计 ○ △
11. 基本/变更进路选排设计 ○ △
12. 非进路设计 ○ △
13. 单钩溜放设计 ○ △
14. 连续溜放设计 ○ △
15. 道口通知设计 ○ △
16. 运输作业配置 ○ ○
3.新走线架位置、是否与旧架冲突。
4.设备倒接方案、控制台安装方案、能否入户。
2.3.3技术标准
1.收集技术资料、信号站场平面图、控制台盘面图、分线盘配线图、特殊另散电路图。防雷配线图、轨道测试配线图、组合侧面配线图、联锁表。
2.校核信号站场平面图、控制台盘面图与现场是否有出入,操作方式是否一致。
关于进路表的处理。设计单位编制的进路表确实无法列出所有变更进路,尤其对相对复杂的站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车站在实际运用中不需要这些变更进路,在电气集中联锁系统的设计中能够实现的路路通,在计算机联锁设计中也应该享有同样的待遇。同理,对于不能走行列车的小八字进路,长调车进路中的变更进路等限制性处理,这些都应该在设计单位编制的设计说明书中提出明确要求,以此做为计算机联锁研制单位的软件编制依据,同时也是联锁验收单位的验收依据和车站编制站细的依据。根据实际运用的情况看,由于设计文件中没有特殊说明,经常出现软件编制单位、验收的电务段、车站技术管理者之间由于理解的不同产生的分歧,最终返回到设计单位,涉及到图纸修改或变更说明等问题,处理就被动了。
4、计算机联锁系统与室外分线盘的对接及测试。
5、旧组合柜的拆除、新组合柜的安装及倒接。
6、电源、电源屏、电源防雷箱的安装及倒接。
7、室内设备的生产、材料、元器件、电缆、电线、继电器等的购置。
8、计算机联锁系统的额定功率。
3 电气集中联锁与计算机联锁软件设计的区别
N 设计内容 电气集中联锁设计 计算机联锁设计
对于特殊要求的调车通知,亦应详细说明通知机制和恢复机制。一般是调车进路接近锁闭后,软件停止驱动道口通知继电器DTJ,当车列出清道口所属区段,进路解锁后,软件恢复驱动DTJ。
在设计中需要遵循的原则--凡是涉及到安全的控制对象,必须采用始终励磁机制;凡是涉及到安全的电路,必须采用平时热检查机制,以实现故障-安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