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哈利英语学校TPR全身反应教学法

哈利英语学校TPR全身反应教学法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
优势:强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在玩中学,使英语生活化,进一步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TPR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一让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右半脑
二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三教授的语言形式以祈使句为主,带动其它句型
四对学生的态度采取宽容的态度
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及建议
一演示教学法
二卡片教学法
三图画教学法
四游戏教学法
五比赛教学法
TPR教学法的步骤
一教师说且做动作,学生听,看
二教师重复说,带领学生做动作
三教师学生一起重复说并做动作
四教师说,学生做动作
五教师做动作,学生说
六教师混合所学的内容,检验学生
教师与学生扮演的角色:教师--speaker,commander. 学生---listener, performer
教学要求:
一表达动作简单明了,动作大方,干脆利落
二动作始终保持一致
三动作可适度夸大
哈利师训:
You are the best , you are the one.
You can do it , I must do it.
Believe me, believe yourself.
Today is not today , today is future.
We can do it , we must do it.
You are the one , you are the best.。
对外汉语教学法之全身反应法

需要多样化教学资源
全身反应法需要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如教学游戏、歌曲、视频等,以保持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未来发展方向
结合其他教学法
未来可以将全身反应法与其他教 学法相结合,如任务型教学法、 交际型教学法等,以发挥各自的
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开发更多教学资源
随着技术的发展,可以开发更多数 字化、互动性的全身反应法教学资 源,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体验。
全身反应法由美国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在20 世纪60年代提出,最初应用于成人二语教学。
02 应用扩展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兴起,全身反应法逐渐被引 入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尤其在儿童和初级水平学 习者中得到广泛应用。
03 实践研究
近年来,全身反应法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得到了 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研究,证实其在提高学习者兴 趣和参与度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全身反应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而传统教学法则更注重教师的讲授。
02
与交际教学法比较
全身反应法强调通过肢体语言进行沟通,适用于 初学者,而交际教学法更注重实际交流能力的培
养。
适用范围与限制
适用范围
全身反应法适用于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特别是针对零基础的学生。
限制
全身反应法对于中高级阶段的教学效果有限,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能不够实用。此外,该方法 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02
改进二
加强与其他教学方法的结合。例如,在运用全身反应法进行词和句型
教学的同时,可以结合交际法进行口语实践和任务法进行项目式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03
改进三
注重教学评估和反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评估学生的
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一、简介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是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
目的是在开口之前培养听力理解能力,言行协调一致,减少语言学习中的心理压力。
全身反应法他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
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
根据学语言本身的规律,从小孩学语言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要学习听的能力,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发展成说的能力,再发展成读和写的能力。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就强调首先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要大量听一段时间以后,听到一定的基础了,到小孩子愿意说了,就水到渠成地开始说了。
这样学生说的不紧张,说的很自然,是要在熟了的基础上再来输出(production)。
二、产生背景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pproach)是美国加州San Jose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盛行于20世纪70年代。
美国移民的子女是早期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应用的主要对象,并在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理论基础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心理学和语言学两大部分。
一、1、从心理学角度而言,全身反应法吸取了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
该理论认为,记忆越经常和强烈,则联想和回忆越容易。
回忆可以通过口头完成,也可以和肢体活动联系起来。
结合痕迹活动, 例如伴随着肢体活动的动词练习,可以提高成功回忆的可能性。
2、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Asher认为成年人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和小孩习得母语的过程相似。
针对小孩的语言多是命令句,小孩一般先是用身体反应,而后再学会用语言进行反应。
所以,成年人应该学习小孩习得母语的方式。
3、 Asher还吸取了人文主义心理学关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的观点,认为一种对学生的言语输出不做严格要求并带有游戏性质的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愉快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tpr教学法幼儿园教案

TPR教学法幼儿园教案前言动作反应法,又称为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TPR),是由James Asher教授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语言教学法。
TPR教学法的重点在于通过动作体现语言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听说能力。
在幼儿园教学中,采用TPR教学法,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还可以用轻松有趣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如何采用TPR教学法进行幼儿园的语言教学。
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幼儿将能够:•听懂并模仿基本的英文口语•用英文简单地表达需求和行动•在游戏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活动流程本次课程的教学流程如下:1. 热身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我们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来唤起他们的兴趣。
首先,我们可以播放一些有趣的英文歌曲,例如《Old MacDonald Had a Farm》等,让幼儿们听一听并跟唱一下。
这样既可以开阔幼儿的听觉能力,也可以为后续的教学奠定音乐基础。
接着,我们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动作游戏,例如“Simon says”(西蒙说)等,通过模仿老师的动作来增强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
2. 语言输入在TPR教学法中,语言输入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语言输入:一种是模仿老师的动作;一种是使用简短的口语句子搭配相应的动作。
例如,我们可以先让幼儿们看见一只毛茸茸的熊玩具,并向他们介绍一下熊的外貌和习性。
然后,我们可以让幼儿们模仿老师的动作,例如张嘴叫“roar”的声音,比划熊抓鱼的动作等。
另外,我们也可以使用简短的英文句子来配合相应的动作,例如:“I jump.(我跳)”、“I run.(我跑)”、“I clap my hands.(我拍手)”等。
让幼儿在模仿动作的同时,也能学到相应的英文表达。
3. 语言输出在幼儿的语言输出方面,我们可以采用游戏和角色扮演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模拟“去商店买东西”的情境,让幼儿充当顾客和店员,通过英文句子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行动,例如:“I want a carrot.(我需要一根胡萝卜)”、“Give me a banana.(给我一个香蕉)”等。
全身反应法教学案例

全身反应法教学案例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
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
全身反应法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思维较活跃,感知较敏锐,记忆较牢固,想象较丰富。
是充分利用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愉快因素,把快乐引进课堂,使英语教学活动化,交际化、娱乐化。
让孩子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乐起来、动起来,让他们亲身体验、直接感受,让愉快的情感体验伴随学习过程,让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情境中,强化其思维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一.身反应法的概述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
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姆士.阿歇尔(james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这种方法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
全身反应法主要是根据大脑两半球的不同的功能,右脑主要是形象思维,左脑主要是逻辑思维,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的发展。
asher分析研究母语实现的过程,倡导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左右脑的共同协调训练建立语言思维,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
具体实现方式是:通过语言学习者听到一个外语指令,用身体动作对它做出对应的反应,从而使听者逐渐自然建立语言能力。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当听到“stand up”就从坐位上站起来,听到“touchyour nose”就去摸自己的鼻子。
应用更多的手势和简单实物教具,tpr完全可以展示动词的不同时态以及复杂的句子形式。
二.全身反应法的特点1)它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验体验中学习英语。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身反应法教案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身反应法教案》摘要:(Do the action at the same time.) wave your arms. (do the action) …,good job. Then I will give you the orders, all of you can do the actions.,the teacher and gives orders, the other act according to the orders.)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全身反应法教案1. 教师动作示范,学生边听边观察Teacher does the actions, for example clap your hands, wave your arms, touch your head, shake your body and so on. Students just listen and watch.T: Look at me. clap your hands. (Do the action at the same time.) wave your arms. (do the action) …T: Are you clear? I will do it again. Look carefully.T : clap your hands. (Do the action at the same time.) wave your arms. (do the action) …2. 教师动作示范,学生模仿Teacher does the actions, for example clap your hands, wave your arms, touch your head, shake your body and so on. Students imitate teacher’s actions.T: Now, please do the actions together with me.T Ss: clap your hands. (Say and do the action together.) wave your arms.(Say and do the action together.) . …T: Now, please boys do the actions together with me.T boys: clap your hands. (Say and do the action together.) wave your arms.(Say and do the action together.) . …T: Now, please do the actions together with me.T girls: clap your hands. (Say and do the action together.) wave your arms.(Say and do the action together.) . …3.教师发指令,学生做动作。
小学英语教育毕业设计之全身反应法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一、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全身反应法是一种把言语与行为联系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的教学方法。
首先,TPR吸取了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的观点,该理论认为,记忆越经常和强烈,则联想和回忆越容易。
会意可以通过口头完成,也可以和肢体动作相联系,结合痕迹活动。
例如伴随着肢体活动的联系,可以提高成功会意的可能性。
其次,TPR还基于语言习得理论而创,借鉴了儿童习得母语的特征,推出了三条原则,即:“习得”是一种潜意识过程;遵循此时此地原则;学习者执行命令完成语言学习。
也就是分别强调了语言要自然、真实、且指令性强。
另外,语言习得理论还与教育学理论的三种假设有关,即:有个人内在的语言程序。
有特定的语言学习生理蓝图,决定了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大脑的右分工规定了不同的学习作用;情感过滤影响学习行为和学习内容,压力越小,学习效果越好。
TPR就是基于这三个理论而创立的。
二、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原则和特点(一)全身反应法的教学原则使用全身反应法进行课堂教学需遵循以下三个基本原则:1、让第二语言进入学生的右半脑。
右脑是非语言性的,但它可以通过指令做出适应动作来表达自己。
2、以“听——做动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待学生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然后边说边做。
3、教授的语言形式以祈使句为主,带动其它句型。
(二)全身反应法的特点为充分应用全身反应法进行课堂教学需抓住以下四大特点:1、听力理解领先。
教授外语之前先建立听的理解技巧,符合儿童母语习得顺序。
2、通过学生身体对命令的应答来学习外语。
符合儿童好动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中都能学到知识。
3、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
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
4、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三、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应用的重要性全身反应法对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我国教育学者发表了对其应用进行研究的文章,更体现在它的优点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 TPR

Alphabet
• • • • • • J-jellyfish K-kangaroo L-lion M-monkey P-panda R应教学法.教 师通过自身的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 句型及儿歌、游戏等表达出来,使 学生不通过母语翻译便能够理解教 师的语言。从而完全实施了母语教 学法。
TPR教学法的特点
• 直接反映母语教学,取代母语翻译过程,有助于学生 进行所学语言的思维。 • 符合儿童天性:儿童天性好动,教师运用肢体语言带 领学生边做边学,使学生释放部分体力,增加学生兴 趣。另外儿童一般来说属于形象思维,TPR教学很 直观的表现了所学的语言内容,使学生容易记住。 • 有助于发展儿童运动智能: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同时通 过TPR教学充分锻炼和开发了儿童的运动智能。 • 轻松自然,没有压力:学生在已经理解并学会的基础 上加以动作练习。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紧张感。并且人 在动作的的时候本身就会感觉比较轻松,在身心愉快的 同时自然学会了知识.
TPR教学要求
• 表达动作简单、明了。动作大方、干脆 利落,动作准确到位。 • 表达内容的动作始终保持一致。 • 表达动作可视学生年龄适度夸张、幽默。
教学误区
• TPR是教学中唯一的方法 • TPR教学里被局限于老师零碎的指令,学 生完成简单的动作 • 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肢体表达
Alphabet
教学流程
听的输入 (辨别符号的音 辨别符号的音) 辨别符号的音 意义的理解 (动作上的 动作上的) 动作上的
动作的表达 (语言的表达、让孩子表达出来) 语言的表达、 语言的表达 让孩子表达出来)
TPR教学法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定稿)

TPR教学法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定稿)第一篇:TPR教学法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定稿)TPR教学法: 即全身肢体反应教学法。
教师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句型及儿歌、游戏等表达出来,使学生不通过母语翻译便能够理解教师的语言,从而完全实施了母语教学法。
语言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阿歇尔创立的一种独特语言教学法。
他发现,从生理上说,人类学习语言有一定顺序,即理解在先,开口说在后。
对语言的理解应该和身体的动作相结合。
当理解尚未达到一定程度时,决不强迫学生开口说,但当理解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会出现爆发式的飞跃。
英文全称是T otal Physical Response教学法的具体实施(一)热身活动Warming up 相当于英语课堂中的热身和启动,它是一节课的序幕,是教师讲授每一节课时给予学生的第一感知,是优化学生心境和语言学习环境的重要手段。
其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注意、调控学生情绪,为开展新语言学习作好知识、技能、心理和环境上的准备。
而意识到这以前,我经常让学生唱一首歌,再读一下chant就草草了事,结果是学生唱歌不会唱,东张西望,chant不会读,东瞅西瞧,可见学生的注意力十分分散,那又如何开始一堂新课!一次偶然的尝试,在热身活动中也可以应用TPR教学法。
最初的常识就是我读一些单词或短语,让学生边做动作边玩,或者我做动作,让学生说等,学生的兴趣极高,参与性很强。
有了这次经验,我以后常常自编一些歌谣并配上相应的动作作为热身活动,大受学生欢迎。
如:clap、clap、clap your hands(拍手)shake、shake、shake your head(摇头)wave、wave、wave your arms(挥手)…再如:cat、cat、cat give me your hatdog、dog、dog give me your dollduck、duck、duck give me your cake…学生既能说又能动,不亦乐乎,从而起到了酝酿情绪、渗透主题和带入清净的作用,保证学生课始就能积极主动并始终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
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教案设计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全身教学法(TPR)介绍: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 TPR),是加州心理学家 James J.Asher(詹姆士J.艾谢,1988)提出来的。
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
Asher援引父母教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例子来诠释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原理。
他认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
紧张、急躁的情绪对学习英语是不利的。
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
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
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外国人学汉语也一样,也要有放松的环境学习才有好的效果。
那么这种放松,不紧张、急躁的环境从哪里来的呢?教室里都是一样的环境,怎么改变呢?这要看老师的灵动调整了。
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大小、学生年龄大小、学生汉语程度的高低和所教科目的特点,创造不同形式的系列指令,然后加以灵活运用。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首先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的理解程度;允许学生在预先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
总之,全身反应教学法的整个过程具体如下:(包括五个大步骤)1)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学生边听边观察。
2)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请学生跟着做。
3)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请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4)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要求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5)请一位学生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执行指令。
一、教学对象+ 越南初中二年级学生。
二、学生数量+ 一个班20个人。
三、教学课时+ 两节课(90分钟)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基础汉语40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册)第九课《我的一天》。
讲解全身反应法教案

讲解全身反应法教案教案标题:全身反应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全身反应法的定义和原理。
2. 掌握全身反应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全身反应能力和反应速度。
4. 提高学生对于不同情境下的全身反应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全身反应法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其与日常生活和运动中的关联。
知识讲解:2. 解释全身反应法的原理:全身反应法是指在面对特定刺激时,通过身体的快速反应来做出相应动作,以达到应对和适应的目的。
3. 介绍全身反应法的基本步骤和技巧:a. 观察:学会仔细观察周围环境和刺激源。
b. 分析:快速分析刺激源的性质和可能的危险或要求。
c. 反应: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动作,以保护自己或完成特定任务。
d. 评估:反应后,及时评估自己的反应效果和结果。
实践训练:4. 设计一系列全身反应训练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 反应速度练习:通过使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源进行反应速度测试,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
b. 情境模拟训练:创建一些情境,如火灾逃生、突发事故等,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动作。
c. 反应协调性练习:进行一些需要身体协调的活动,如跳绳、击剑等,培养学生的全身协调能力。
巩固与评估:5. 与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全身反应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6. 给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实践全身反应法的技巧。
7. 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协调性等方面。
教案扩展:8. 鼓励学生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游泳等,以进一步提高全身反应能力。
9. 引导学生了解其他相关的训练方法和技巧,如心理训练、反应训练等。
教案注意事项:1. 确保训练活动的安全性,避免可能的伤害风险。
2.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训练和指导。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活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4.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全身反应能力。
教案结束后,可以通过实际的训练活动和学生的反馈来评估教案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浅谈TPR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

浅谈TPR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全身反应法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TPR全称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响法,是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心理学教授James Asher于20世纪六十年头提出的。
这种方法注意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倡议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外语。
全身反响法强调要在形象思维的根底上开展抽象思维,因此它强调要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展教学。
年前笔者参与区级英语教学竞赛,教材内容定为《Join In》StarterUnit 4 《Colours》。
谨慎分析教材内容后,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第一,学问目标:①驾驭本课新单词green,red,pink,blue,yellow,brown;②学会用句子表达Look at the butterfly. The lovely butterfly. It’s(green and red). My little butterfly;③学会唱英文歌曲。
其次,实力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敢于表现自己,乐于展示自己;开展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实力;造就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实力。
第三,情感目标:造就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观赏美,感受美,乐意用英语表达自己对美妙事物的宠爱之情。
现结合本课教案详细分析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及教学效果。
一、TPR全身反响法有利于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在一节课起先时,如何快速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学习气氛,使学生轻松开心地听懂英语,会说英语,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这一节课的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PR全身反响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可操作性强,效果也很好。
在Step 1: Warming up阶段,笔者首先与学生用简洁的日常交际用语相互问候,接着请学生齐唱英文歌曲Hello!What′syourname ?这首歌曲学生之前学过,旋律欢快,简单上口,学生都很喜爱唱,并且在唱歌的同时主动地作出相应的动作来,边唱边跳,特别活泼。
最新Total-Physical-Response-全身反应教学法

ability to speak. At the early stages of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y can understand complex utterances that they cannot spontaneously produce or imitate B. Children's ability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s acquired because children are required to respond physically to spoken language in the form of parental commands. C. Once a foundation in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has been established , speech evolves naturally and effortlessly out of it.
So Asher thinks that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should first internalize a "cognitive map"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rough listening exercises accompanied by phycical movement.
The adult should proceed to language mastery through right-hemisphere motor activities, while the left hemisphere watches and learns. When a sufficient amount of right-hemisphere learning has taken place, the left hemisphere will be triggered to produce language and to initiate other, more abstract language processes.
TPR教学法

这是TPR教学法最明显的特征。 在学习过程 中,教师用目标语发出指令,先自己做,等 学生能理解后,让学生完成动作, 然后边说边 做。
开始,教师通过说跟我做游戏,让学生一起 做动作,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指令与被期望 的动作之间的关系,并准确作出相应的动作 。然后,学生两人一组,先由一名学生模仿 教师发布指令,另一名学生根据他的指令做 出相应的动作。之后,两人调换角色,继续 做练习。
教学法 之 TPR
1. 什么是TPR?
▪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全身反应法) TPR“全身反应法”是上世纪60年代由美国心理 学教授James Asher(詹姆士.阿歇尔)提出的。
TPR是一种把言语与行为联系 在一起的,通过身体动作教授 外语的教学方法,也叫领悟 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
如在教学拼音时,教师可准备好字母和相关卡 片:如a o e ,让孩子们看一看,读一读,做 一做。很快就能记住。
(三)图画教学法
孩子对直观的图画很感兴趣,对于黑板上的图 画比板书更感兴趣,教师要能兴之所至,画出 所授内容。完成的图画或夸张,或逼真,学生 据此展开联想,发挥想象力。教师要充分利用 图画来讲授内容。出示图画,让学生说出字词 ,或让学生说出字词,并出示相应的图画。可 以把图画制成卡片的形式,这样可以结合很多 游戏来进行教学活动。
主要优点
TPR教学法适合孩子天性,符合乐学原则,强 调身体的互动性、教学的生动性,以便让孩子 更直观地了解在游戏中学习、学习生活化,同 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能使孩子们易学、会学、多学和快学,感到英 语学习中的快乐,把“要我学”变为“我要 学”。
5. TPR教学法在教学中的 应用及其建议
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TPR)(5篇)

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TPR)(5篇)第一篇: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TPR)儿童英语教学方法---全身反应法(TPR, total physical response)全身反应法提倡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英语。
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并不要求学生记住指令中所使用的词汇,相反教师要求学生用身体对激发想象力的指令做出反应,从而领略到自我创造身体动作的乐趣。
全身反应教学法顺序安排:一·教师说出指令做示范动作,学生一边听一边观察。
二·教师说出指令做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跟着做。
三·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
四·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让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五·让一位学生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做动作。
全身反应法的主要特点:一·听力理解领先,首先要培养的是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
二·学生应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动作来提高理解力。
这种身体反应由老师用有计划的指令来控制。
学生根据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感知并理解掌握语言。
三·允许学生在预先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发言。
教师不强迫学生发言。
四·教学应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
这样可以降低学生的紧张情绪。
全身反应教学法主要优点:一·它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实际体验中学习英语。
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英语,用英语交流,不在于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二·它能够提供一个参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在循环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英语。
三·协调学生左右脑,有助于学生的左脑发展以及语言学习的成效。
四·主张以句子为教学单位,整句学,整句用,重视语言内容和意义。
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教案设计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教案设计全身反应教学法tpr一、教学目标1. 学习汉语拼音的发音。
2. 学习30个中文生活单词。
3. 学习用中文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
二、教学内容三、教学重点五、教学方法采用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TPR)。
六、教学准备3. CD或mp3音频设备。
七、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卡片和配音,让学生猜测、认识图片和词汇,帮助学生进入课程状态。
2. 发音跟读教师通过汉语拼音表格及CD或mp3音频设备,读出每个学生所需学习的单词汉语拼音,学生听后跟读。
3. 图片指令教师根据所猜测出图片上的单词指令,如:“Touch the books.” 学生根据指令做出动作。
4. 模仿输入教师读出一段简单的句子,学生模仿后跟随学生一同读。
5. 意义理解教师再读一遍这个句子,要求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通过动作呈现出来。
6. 句型创造让学生自由发挥,根据自己身边所见所想,创造出符合自己实际生活的句子,并进行模仿输入。
7. 表演交流学生将自己所创造出的句子,展示给其它同学,并进行交流,让学生互相了解,彼此交流学习。
八、教学反思全身反应教学法强调的是情境语言教学,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语言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并学习语言。
其有效的体验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同时,该教学法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自信心、语言自由度和语言流畅度,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尝试自己的成果,并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
因此,全身反应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好语言,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TPR开放课程教案

TPR开放课程教案
TPR教学法强调身体的互动性和英语教学的生动性,让
孩子在游戏和英语生活中更直观的了解学习,同时,更好的理解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就TPR教学法而言,人们童年时期的英语学习旨在实现
听说读写,促进演讲,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我是说。
TPR教学法的相关特点
1.以听力为先导,首先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然后
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
2、学生应该通过身体对语言的反应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
这种身体反应应该由老师有计划地控制。
学生要按照老师的指示做出相应的动作,从而去感知和理解。
语。
3、学生在事先准备好的情况下可以发言,教师不强迫学
生发言。
4、教学要强调教学的意义而不是形式,这样可以减轻学
生的紧张情绪。
浅谈TPR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PR教学法与小学英语教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和在老师的指导和合作等下参与,实现任务目标并感到成功。
“TPR”是“TotalPhysicalResponse”
的缩写,指的是全身反应教学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_全身反应教学法

TPR was developed by James Asher,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California, it draws on several traditions, includ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theory, humanistic pedagogy, and language teaching procedures.
a. There exists a specific innate bio-program for language learning, which defines an optimal path for first and second language development.
b. Brain lateralization defines different learning functions in the left- and right-brain hemispheres.
1. Background
• In a developmental sense, Asher sees successful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s parallel process to child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He claims that speech directed to young children consists primarily of commands, which children respond to physically before they begin to produce verbal responses.
tpr幼儿园教案

TPR幼儿园教案什么是TPR?TPR,全名为Total Physical Response(意为全身反应),是一种基于动作反应的教学方法。
它通过模仿动作来帮助学生掌握新的语言、概念和技能。
TPR的理论基础来自心理学中的“行为主义学派”,该学派认为人类学习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反应和反馈。
TPR强调学生应该通过动作来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单纯地通过被动地听、阅读或写来学习。
TPR的教学方法通常会围绕着教师的指令和学生的动作反应来展开。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会给出明确、简单、直观的指令,而学生则要尽可能地快速、准确地进行相应的动作反应。
TPR的优点包括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加快学习速度、提高记忆力、提高口语流利度和促进创造力的产生。
为什么适合用于幼儿园教学?TPR教学方法非常适合幼儿园阶段的学生。
因为幼儿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还在发展中,他们的学习方式更加依赖于动作和声音。
TPR教学方法可以活跃幼儿园学生的学习状态,迅速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
此外,幼儿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精力都比较短暂和有限。
TPR教学方法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大量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TPR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语音教学幼儿园学生在初步的语音学习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模仿。
TPR教学方法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模仿教师的口型和发音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语音。
在教授元音和辅音时,教师可以给出相应的口型示范,并让学生跟随进行模仿。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揣摩到正确的语音位置并加以记忆。
词汇学习TPR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幼儿园学生轻松掌握新的词汇。
教师可以使用生动、形象的动作与单词相联结来帮助学生记忆。
在课程中,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基础的动作来帮助学生学习动物、交通工具、水果等日常生活领域的东西。
句子构造TPR教学方法可以有助于幼儿园学生理解和掌握句子构造。
教师可以使用肢体语言来展示句子中的主谓宾、教学对象、形容词,以及其他相关的语法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设计
全身反应教学法TPR
* 全身教学法(TPR)介绍:
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缩写为 TPR),是加州心理学家 James J.Asher(詹姆士J.艾谢,1988)提出来的。
全身反应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
Asher援引父母教幼儿学习第一语言的例子来诠释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原理。
他认为,学生在一个比较放松的环境中学习效果最佳。
紧张、急躁的情绪对学习英语是不利的。
教师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机会多听英语。
同时,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
每个学生从本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出自己学习英语的真正原因和切实动机。
进而,启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尽快掌握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外国人学汉语也一样,也要有放松的环境学习才有好的效果。
那么这种放松,不紧张、急躁的环境从哪里来的呢?教室里都是一样的环境,怎么改变呢?这要看老师的灵动调整了。
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根据班级的大小、学生年龄大小、学生汉语程度的高低和所教科目的特点,创造不同形式的系列指令,然后加以灵活运用。
全身反应教学法的基本特点是:首先发展学生的听力理解,然后再要求学生用口语表达;教师在发出指令、请学生执行指令的过程中,介绍新词汇;让学生用动作说明他们的理解程度;允许学生在预先作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口发言。
总之,全身反应教学法的整个过程具体如下:(包括五个大步骤)
1)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学生边听边观察。
2)教师说出指令并做示范动作,然后请学生跟着做。
3)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请学生按照老师的指令去做
4)教师说出指令,不示范动作,要求学生复述指令,完成动作。
5)请一位学生说出指令,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执行指令。
一、教学对象
+ 越南初中二年级学生。
二、学生数量
+ 一个班20个人。
三、教学课时
+ 两节课(90分钟)
四、教学内容分析
+ 本课选自基础汉语40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册)第九课《我的一天》。
+ 重点句型:主语 + 动词 + 什么?(动词:吃、做、喝、打等)
+ 新单词有:复习、练习、跑步、打、篮球、游泳、看、电视、电影、听、音乐、聊天、睡觉、做、稀饭、吃、牛奶、鸡蛋、面包。
+ 新单词不是很多,主要围绕日常生活经常用的。
本科想利用时钟,让学生来说自己一天在不同的时间的的活动,这些日常生活的一些单词,跟学生比较接近的,也比较容易说的,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也很有感兴趣。
五、学情分析
该节课,学生基本能运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或他人的一天内的活动。
只要灵动替换时间、地点、发生的事情就可以完成一个最完整的句子。
不难说又可以经常用来使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六、教学目标
+ 能理解听懂会说时间词、新的单词:复习、练习、跑步、打、篮球、游泳、看、电视、电影、听、音乐、聊天、睡觉、做、稀饭、吃、牛奶、鸡蛋、面包。
+ 能理解听懂会说情境中的句型:- 我吃鸡蛋,你吃什么?
-晚上你做什么?
-中午我做练习,你做什么?
-你几点去跑步?
-我每天起床做什么?……
+ 能理解,看懂、听懂、会运用一些词组:做(做饭、做稀饭、做午饭、做晚饭、做练习、做作业…),打(打篮球),看(看电影、看报纸、看电视),听(听歌、听音乐),喝(喝水、喝牛奶、喝饮料)。
+ 能用单词和时间词描述自己在一天的活动。
如,早上做什么,中午几点做什么,晚上吃完饭后做什么…
+ 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熟练运用功能句型和词组的能力,在情境中灵活运用交际用语的能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七、教具准备
+ 学生打开书(87页)看图,加上教师展示的PPT和图片,教师的指令动作,学生的手势动作。
八、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 进教室跟学生打个招呼后,老师就开始做出有声音“太阳升起→起来刷牙、洗脸→吃早上、喝牛奶→到教室”这样的动作。
- 然后问学生:
+ 你们知道刚才老师干什么吗?(可能全班同学都回答…)
+ (也许有的回答不完全对,那么老师重复做一次)然后再问:再说一遍老师是做什么呢?
+ 第三次,叫一个学生重复做一次,全班同学跟着他的动作说出他在做什么?
+ 老师解释刚才的整个动作的内容,然后介绍那是老师一天开始要做的事情。
引入今天我们学的是《我的一天》。
(二)、解释生词
1)解释生词的顺序
- 让学生跟着老师先读一遍生词。
- 用图片、手势和声音解释新生词。
- 老师边用手势做动作,加上声音,边解释生词的意义。
最后,给学生看图片,这样更明确(因为有些东西用手势和声音还是说不准的)。
- 老师把所有的生词讲完之后,再重复一遍做动作,就一个词一个词做,让学生跟着做,跟着说。
- 接着,老师只做动作不说话,让学生跟着边做边说出这个生词是什么意思?
- 接下来,老师指定学生自己做然后说出来是什么意思。
2)教师具体的动作
* 老师的每个手势动作都要学生跟着做。
- 早上: 老师在黑板上挂一个钟表,调到6点。
手势画一个圆圆的表示太阳升山的动作。
- 起床:也是在同时间,用双手插插眼睛,然后把双手伸起来表示起床的动作。
- 刷牙:用手势做刷牙的动作。
- 早饭:把表调到7点,用手势做吃饭的动作,学生就知道这个时候吃饭就是吃饭了。
- 中午、下午、晚上等,和其他的一些动作,老师也是这样做让学生模仿着。
如:复习、作业、练习、跑步、打篮球、游泳、回家、吃晚饭、看电视、听音乐、聊天、睡觉等。
(三)、课文内容展示
1)分小组
- 把全班20个人分成5个小组。
- 按小组单位安排座位,坐对称的位置。
- 全班同学先跟着老师读课文。
- 听老师讲解课文里边的基本的句型。
讲解一些语法重点如:
+ 我每天早上七点起床,七点半吃饭。
+ 上午八点三刻上课,十二点下课。
十二点半吃饭。
→只要把时间名词后边加上一个动兵词组就可以造成一个句子。
2)小组活动
- 第一组:说早上的活动
- 第二组:上午的活动
- 第三组:中午的活动
- 第四组:下午的活动
- 第五组:晚上的活动
* 每小组都要练好自己负责的一段课文内容。
组内的成员轮流一个表演动作另一个猜测是什么意思。
* 五个小组都完成这个任务之后,五个小组互相提问,比如;
+ 第一小组问第三小组:中午你干什么?
+ 第二小组可以问第四小组:下午你干什么?你几点复习?几点去跑步?几点去打篮球?游泳?
* 五个小组完成互相提问之后,老师教一个小组上讲台上,边指时钟边做手势表示自己的小组的一天所做的事让其他小组猜测是做什么的?然后让他们用整个句子说出来那个动作是几点做什么?这样也轮流至少三个小组上讲台表演。
(可以利用老师的PPT和黑板上的一些图片)
(四)、句型模仿
- 请同学把书打开,翻到91页,“句型”部分。
- 学生先跟着老师读一遍书里面的句型例子。
- 老师再重复解释一下,这些句型的用法。
+ “我吃牛奶和鸡蛋,你吃什么?”和“我吃牛奶和鸡蛋,你呢?”。
给学生复习一下“你呢?”的用法,在这里问“你吃什么?”和“你呢”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问你吃什么的意思。
可以灵动运用到相同的句子里,如:“我在看电影,你看什么?”─“我在看电影,你呢?”,让学生主动灵用声词造句。
+ “晚上你做什么?”→前边的时间名词可以主动替换别的时间名词如:早上,下午,中午,明天,后天等。
- 接着,老师主动用时间词造句问全班的每一个学生:(叫学生的名字,给学生比较亲切、不陌生的感觉)
+ 小兰,你早上几点起来?起床后吃什么?
+ 黄莺,中午吃什么?
+ 忠诚,你几点上课?……
- 问完之后,老师就让学生互相提问,有老师来指定。
运用刚学到的新生词来造句,问同学的一天要做什么?吃什么?玩什么?看什么?几点上课?下课?几点吃饭、复习等。
(五)、课堂练习
- 请学生把书翻到93页,看第四作业部分,看表说话。
- 叫一个一个学生站起来,看表然后用手势做动作说自己的一天做什么让同学才出来,同学才出来之后该学生还要重复说一边自己刚才说的是做什么的,看同学猜的是否对了。
- 老师可以走到教室中间或后面给学生一个启示,如果需要。
(六)、安排作业
- 回家的作业:
+ 复习生词。
+ 完成(一),(二),(三),(五),(六)/92、93的作业部分。
- 写一篇文章:《我的一天》。
利用学会的生词写一篇文章陈述自己的一天的活动。
然后背下来,下次课上来给同学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