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教学课件
第二单元金秋的阳光,洒在树叶上,洒在花瓣上,也洒在我们的心上。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学习写日记。
Ø说到秋天,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秋天是美丽的,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赞美秋天、描绘秋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古人眼中的秋天吧!有人说秋是美的,秋高气爽,晴空万里;有人说秋是萧瑟的,秋风吹起,落叶飘零。
不同的人、不同的心情对相同的景物有不同的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跟随着古代诗人一起去品味晚秋的景致吧!赠刘景文[宋]苏轼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水调歌头》《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写作背景苏轼有一个好朋友叫刘景文,刘景文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
当时刘景文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
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于是,便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希望刘景文能找回自信,取得成功。
这首诗的题目就叫《赠刘景文》。
赠 刘 残 犹zènɡliúcán yóu àojūn chénɡjú我会认 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呢?傲 君 橙 橘赠送姓刘残余犹如骄傲君子橙子橘子赠刘盖菊残君橙我会写赠刘景文[宋]苏 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zènɡliúsònɡsū shìqínɡcán yóu ào jūn chénɡjúØ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赠刘景文[宋]苏 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读准节奏哦!赠刘景文[宋] 苏 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掌握诗歌的韵律和章法。
2.认识赠人诗的特点,理解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3.熟悉《赠刘景文》这首唐诗,了解其背景和意义。
4.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他们欣赏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熟悉《赠刘景文》这首唐诗的韵律和章法。
2.精读诗歌,理解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
三、教学步骤
1. 音乐律动
播放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
2. 导入课程
教师介绍诗歌的韵律和章法,并阐述赠人诗的表达方式和情感,引导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欣赏。
3. 诗歌欣赏和解析
教师朗读《赠刘景文》,并指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内涵。
4. 诗歌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赠刘景文》的情感表达和诗歌技巧,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5. 课堂讨论
学生就《赠刘景文》的内容展开讨论,探讨诗歌的主旨和意义。
6. 课堂作业
让学生翻译《赠刘景文》的内容,并简要阐述诗歌的主题。
四、教学资源
1.课件:《赠刘景文》诗歌解析
2.录音:教师朗读《赠刘景文》
3.赠人诗的例子及背景介绍
五、课后延伸
1.学生自选一首赠人诗,进行赏析和解析。
2.带领学生去国家图书馆或其他文化场所,让学生深入感受文化氛围,培养学生鉴赏古诗的兴趣和能力。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PPT课件下载【龟仙岛】
我会写
课文讲解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准节奏。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课文讲解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要求:读诗歌,想象画面。 思考:诗中写出哪些景物?
课后作业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菊有菊不可替代的风韵,荷有荷无法言说的 魅力,苏轼赞美了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激励 着人们乐观向上。请你为这首诗配幅画吧。
同学们:下节课再见!
武天老师
我会认
zèng
送
liú
cán
景文 缺
yóu
有
ào
jūn
chén
jú
霜枝头 子 黄 绿
理解词语
【刘景文】 【擎】 【傲霜】 【君】 【正】 【橙黄橘绿】
举,向上托。 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诗人的好朋友。刘景文名季孙,原籍开封,是 北宋名将刘平的小儿子。 最 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表面意思“橙子将黄,橘子犹绿”,指秋季景物。
课文讲解
思考:后两句有什么用意?
勉励好友要珍惜大好时光,昂扬向上, 不可意志消沉。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 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 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 的景是在这橙黄橘绿的时节啊!
课文讲解
赠刘景文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情相关的主题,例如“如何表达对朋友的感谢”。
2.诗词创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尝试仿写一首表达友情的古诗。这个创作活动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古诗。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首诗的具体内容。诗中“橙黄橘绿”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也寓意着友情的丰富多彩。通过分析诗句,我们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艺术表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理解和诗歌意境的体会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最是”一词的用法,我会通过对比其他诗句来帮助大家理解。
5.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句朗读与理解: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赠刘景文》,并理解诗句的基本意思。
-关键词语的解析:掌握诗句中的“橙黄橘绿”、“最是”等词语的含义,理解其在诗句中的作用。
-诗歌意境的体会:通过分析诗句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在诗词创作实践方面,难点在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可以提供一定的模板和提示,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难度。
-在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上,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不仅停留在对诗词表面的欣赏,而是能够从文化、情感、艺术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引导性问题来实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友情在生活中的意义”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提出一些问题,如“你如何向朋友表达你的关心?”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赠刘景文》(导学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4古诗三首第二课时《赠刘景文》(导学案)引言《赠刘景文》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白居易是唐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创作才华和成就在整个唐代诗歌史上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首诗句清新简洁,感情真挚,是白居易思考感情与人生的一篇优秀佳作。
本文将分析《赠刘景文》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特点,以及对学生学习古诗的启示,为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学生导学。
内容分析第一联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边丝雨细如渐,川原东畔谁家子,独自莫凭栏,第一联主要描绘了一个晚秋的景象,作者运用了描写手法,把草色、烟光、残照、丝雨等词语融入其中,使读者感受到了秋日的清冷和萧瑟。
在这个景色中,似乎只有一个孤独的人在黯然思索着什么,无人相陪。
第二联算思明月胧,心事静深,深独藏,今宵好向郎说,未卜先知难,第二联表现了诗人的内心情感和情思。
此联开头“算思明月胧”,象征思考者的内心迷茫不定。
紧接着“心事静深,深独藏”,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沉重。
最后一句“今宵好向郎说,未卜先知难”,表示诗人想向心仪的人倾诉,但是却又感到犹豫、难以启齿。
借问此情谁为主,何如薄倖同此山,渐行渐远身何在,天涯海角横峰断,第三联从作者对爱情的态度出发,诗人抛出了一个问题:此情谁为主?借以反映出诗人对情感的迷茫和不确定。
接着,“何如薄倖同此山”,表明诗人宁愿和情人一起薄命而不愿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最后一句“渐行渐远身何在,天涯海角横峰断”,表示两个心灵默契的人已经隔着千山万水,越走越遥远,难以相见。
结构分析《赠刘景文》全诗八句四联,每联四字上下,除第五联为五字上下。
全诗情感含蓄,善于把感情寄托在景物之中。
作者先是通过描写周围景色,引出关于孤独思考的人物形象,再在第二联中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无奈与向往,最终在第三联中表达诗人对于爱情的迷惑和不确定。
形式特点首先,《赠刘景文》采用了四字上下的结构,形式统一而又简洁明了,每一个字都格外凝练,极大地提高了艺术感染力和韵味。
整首诗花边少,但平淡中透露出浓郁的思想气息,让读者在时空之外感同身受。
第4课《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课件-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一年好景君须记, 奇之语言给人以出乎意料之感受;至于收
最是橙黄橘绿时。 句,倘无力回天,则全诗必成虎头蛇尾,
强驾之末。
三、四两句对刘歇勉有加,给以支持,使
荷尽已无擎雨盖, 刘认识到前景还是大有可为的。"橙黄橘绿
菊残犹有傲霜枝。 "才是人生最成熟的收缘结果之期,这使刘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不仅看到荷枯叶尽的一面,还有傲霜雪抗
严寒和收成果实的一面,希望他能振作起
最是橙黄橘绿时。 来,坚持下去。只是诗人纯用比兴手法,
没有把本意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罢了
诗意
提问?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中最好的光景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 初的时节啊。
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
擎:举,向上托。
荷尽已无擎雨盖, 雨盖: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 菊残犹有傲霜枝。 子。
一年好景君须记, 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
最是橙黄橘绿时。 傲霜:不怕霜冻寒冷,坚强不屈。
第一句写枯荷。荷出污泥而不染,本为高
荷尽已无擎雨盖, 洁品质之象征,惟到秋末,池荷只剩残茎,
情感
《赠刘景文》中心思想:诗的 前两句用"荷尽菊残"告诉友人 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两 句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 困难只是一时的,做人应该乐 观向上,努力不懈,切莫意志 消沉。
谢谢观看
入了,也提高了。
荷尽已无擎雨盖, 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
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之《赠刘景文》教学课件
字词乐园
会写字
cán
残
jūn
君
chénɡ
橙
zènɡ liú ɡài jú
赠刘盖菊
字词乐园
会认字
zènɡ
赠 组词:赠送 赠与 馈赠
字词乐园
会认字
liú
刘 组词:姓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án
残 组词:残酷 残余 残羹剩饭
yóu
犹 组词:犹如 犹豫
字词乐园
会认字
ào
傲 组词:骄傲 傲人 引以为傲
jūn
君 组词:君子 君子兰
词语听写
学完课文, 一起来听写吧。
点我,点我!
重难点解析
橙黄橘绿
拓展延伸 描写秋天的古诗
山居秋暝
唐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课堂演练
填空。 《赠刘景文》是描写 秋 季的景色,作
者是抓住 败荷 、 残菊 、 橙黄 、 橘绿 四种 景物来描写的。
课文朗读
边听边想: 课文主要写了什 么?
小喇叭朗读 开始了,点一点 音箱,一起听。
初步感知
这首诗写的都是什么季节?
秋天
重难点解析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重难点解析
题解
赠刘景文:送给刘景文。
此诗是苏轼于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任 杭州太守时所作。苏轼在杭州见刘时,刘已五十 八岁。经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才得到小小升 迁。不想只过了两年,景文就死去了。苏轼感刘 人生坎坷遭遇,应当时景色作此诗作。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1.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诗人的情感以及古诗的韵律和格式。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朗诵、表演等形式,亲身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古诗的背景图片、诗人的画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古诗的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知识点梳理
《赠刘景文》是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首古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赠予好友刘景文的诗作。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菊花、荷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教材选取这首诗,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同时,通过学习这首诗,也能让学生初步了解古诗的韵律和格式,为后续的古诗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进行古诗的朗读、平仄标注等,提高学生对古诗韵律和格式的掌握。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古诗文网、诗词赏析等,提供更多的古诗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互相分享对诗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古诗的韵律和格式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方法改进。
(2)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指导,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
部编《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说课稿(附教案)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赠刘景文》。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赠刘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这首古诗是写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败、菊残,写出了秋末的特征。
接下来诗人以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把深秋的景色点缀得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气。
诗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调子,突出了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擎雨盖”指荷叶。
第二行诗赞颂了菊花的残枝有傲霜凌寒的气概。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本课生字,重点理解诗句中“尽,擎,残”的意思。
了解诗句的含义。
②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和背诵古诗。
③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2)过程与方法目标《赠刘景文》是《古诗三首》这课中的一首诗,也是学生理解较难的一首诗,因此,应重视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既培养能力,又为以后学习古诗的教学打下基础。
所以本课打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通过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3)情感与价值目标①通过理解与朗读去感受浓浓的秋色,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②通过学习课文,唤起学生面对生活要乐观向上,不泄气,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3、教学重、难点:①通过“欣赏意境”的训练和利用画面再现,从词义理解到理解全句、全篇,来帮助学生领悟、感受全文。
②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二、学情分析有了第一单元的适应,学生已经基本上进入了常态化学习轨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生字识写经验,能够识记、书写汉字的过程中,借助已有的认知进行自主学习,因而教师在生字教学时不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
《赠刘景文》_精品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结构梳理
赠
荷尽无叶 秋末的特征
刘
菊残傲霜 色彩明丽
景
橙子金黄 富有生气
文
收获的季节 橘子青绿
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
1.这 场 世 界 上 苦难 最深重 的经历 告诉世 人:在 困境中 ,我们 可以把 好处和 坏处对 照起来 看,并 且从中 找到一 些东西 来宽慰 自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相关资料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 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Hale Waihona Puke •7.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欣赏 古今中 外的名 家作品 ,并熟 悉我国 的民族 音乐, 培养学 生对音 乐的爱 好和欣 赏的习 惯,发 展听觉 ,记忆 力,想 象力, 并了解 祖国悠 久的音 乐历史 文化, 激发爱 国主义 热情和 民族自 豪美感 。
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
赠 刘 景 文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苏轼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荷尽已无擎雨盖,
凋谢。
遮雨的盖子,这 里指荷叶。擎: 举,向上托。
赠刘景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5篇
赠刘景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5篇《赠刘景文》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词抒发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这里是人美心善的小编首席帮大家整编的5篇赠刘景文的相关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二年级语文《赠刘景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
2、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感受秋天的美丽,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
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
关于“秋天”,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
按句式说话:“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
2、读准、读通诗句。
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当学生说不清时,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
)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
你体会到了什么?4、“菊残犹有傲霜枝”,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
(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是橙黄橘绿时)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还有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
……”)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1、学生自由吟诵,配乐朗读、背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备课资料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学备课资料一、《赠刘景文》教学朗读指导:荷尽/已无//擎雨/盖,读此句时要语调平直舒缓,声音稍低,表现冬景的萧瑟凄清。
“已无”要适度强调,与下句的“犹有”形成对比。
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一句的声音稍高,注意强调“犹有”。
重读“傲霜”,表现出菊花高傲不屈的精神。
一年/好景//君须/记,语调高亢、热烈,重读“好”和“须”,表现出殷勤嘱咐、热烈期望的意思。
最是/橙黄//橘绿/时。
重读“最”和“橙黄橘绿”,读“橙黄橘绿”时速度要慢,四个字之间要保持一定的间歇,留下让人回旋想像的余地,表现对成熟丰收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二、苏轼简介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
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
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
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
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
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
徽宗初遇赦召还。
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
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
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
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fu2]、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教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赠刘景文》,使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结构,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激发爱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内容1. 作者背景: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2. 古诗解析:详细解读《赠刘景文》的诗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3. 文学鉴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如音韵、意象、修辞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背诵《赠刘景文》,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
2. 难点:深入理解诗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或讲故事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授: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详细解读《赠刘景文》的诗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3. 互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讨论、分享等活动,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5.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赠刘景文》2. 作者:王之涣3. 诗句解析:对诗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解析,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4. 文学鉴赏:从不同角度进行文学鉴赏,如音韵、意象、修辞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背诵《赠刘景文》,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诗句的意思。
2. 选做题:写一篇关于《赠刘景文》的鉴赏文章,或创作一首自己的古诗。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2篇】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古诗三首》学问点篇二一、我会写寒hán(寒冷、严寒、寒来暑往)径jìng(径直、途径、大相径庭)斜xié(斜线、斜坡、目不斜视)霜shuāng(霜冻、风霜、霜期)赠zèng(赠言、赠送、回赠)刘liú(姓刘、刘海儿)盖gài(盖楼、盖章、掩盖)菊jú(菊花、赏菊、春兰秋菊)残cán(残缺、残害、残酷)君jūn(君子、君臣、国君)橙chéng(橙红、橙色、鲜橙)送sòng(欢迎、送来、送别)挑tiǎo(挑逗、挑动、挑拨)二、我会认犹yóu(如同、犹有、记忆犹新)傲ào(傲慢、傲骨、高傲无礼)橘jú(橘子、橘红色、橙黄橘绿)三、多音字行háng(银行)xíng(不行)挑tiǎo(挑灯)tiāo(选择)四、古诗诗意山行诗意: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曲折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
停下来观赏这枫林的风光,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赠刘景文诗意: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立的菊枝在寒风中依旧显得生气勃勃。
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需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季节啊!夜书所见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的叶子,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猜测是孩子们在捉蟋蟀,由于夜深了,他突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五、问题归纳1、《山行》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物?从哪些地方发觉的?《山行》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物。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夜书所见》第二课时(课件)
单元主题:金秋时节
语文要素:运用多种 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
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
借助注释
借助图片
联络生活
联络上下文
梧叶、寒声、秋风
秋末冬初的景色 荷尽、菊残、橙黄橘绿 秋风瑟瑟,梧叶飘飞的 凄凉的秋天之景。
赠刘景文
赠/刘景文 [宋] 苏 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注释
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弄。 促织:蟋蟀,也叫蛐蛐。 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风光? 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
这三首诗写的都是秋季的风光。 ?山行?中,从“霜叶红于二月花〞可以看出; ?赠刘景文?中,从“荷尽、菊残、橙红橘绿〞可以看出; ?夜书所见?中,从“萧萧梧叶〞“秋风〞可以看出。
秋天的景物 荷尽 菊残 梧叶 寒声 秋风
秋天的景物+抒情
小练笔:写一写你眼中秋天的风Leabharlann 吧。评一评〔总分值:五颗☆〕
〔1〕书写工整标准,语句通顺, 标点符号正确。☆☆ 〔2〕能抓住秋天的风光进展描写。 ☆☆☆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到达极端。诗中指凋谢; 荷尽指荷花枯萎。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举,向 上拖。
不怕霜冻, 坚强不屈。
菊残犹有傲霜枝。
惨败; 枯萎。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对对方的尊称, 相当于“您〞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乐,心情很不好。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
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
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1)自己读,自主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我会认
zènɡ liú cán yóu赠Βιβλιοθήκη ào刘jūn残
chénɡ
犹
jú
傲
君
橙
橘
赠刘景文
{宋}苏轼
4 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课件说明
1.呕心原创。本人上传之课件,乃新部编之版本,所有课件
皆根据本人教学实践精心制作,并且有与之配套的教学设计可 以参照下载个人以任何形式转载!请勿侵权, 侵权必究。 3.可以修改。课件均经过本人仔细检查后上传,但某些课件 可能仍有个别错误之处,可修改,可调整。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我觉得( )小朋友读得好,因为( )。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荷花凋谢。
举,向上托。 qínɡ
指叶子。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花枯萎。 还有。
不怕霜冻, 坚强不屈。
菊残犹有傲霜枝。
jú
赠 刘 盖 菊
cán jūn
chãnɡ
残 君 橙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突出了秋季的什么特点?表现了 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赠刘景文》通过对“荷尽”“菊残”
“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花傲
霜凌寒的气概,间接表达了对好朋友的敬佩
之情。
我会写
zâng liú gài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 没有了,菊花虽然开败了,但是花枝仍然 在寒霜中挺立着。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指橙子黄、橘子绿的时候。
[诗意]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秋天真是一个(
)的季节。
圈一圈:这首诗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什么地方发现的?
尊重他人的劳动是一种美德。
范范 2018年秋天
背诵《山行》
在我的印象中,秋天_________________。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 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属四川)人。“唐宋八大家” 之一。 主要作品:《水调歌头》《题 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 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 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