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和伊利的企业广告战略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本文将从品牌形象、产品品质、市场份额、营销策略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
正文内容:1. 品牌形象1.1 蒙牛的品牌形象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品牌,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打造健康、高品质的形象。
其标志性的“蒙牛牧场”形象和“真牛真奶”口号深入人心,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喜爱。
1.2 伊利的品牌形象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老牌企业,一直以来注重品牌形象的塑造。
通过大力推广“伊利好牛奶”的概念,强调产品的安全、营养和健康,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2. 产品品质2.1 蒙牛的产品品质蒙牛注重产品的品质控制,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同时,蒙牛还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2.2 伊利的产品品质伊利同样注重产品的品质,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伊利也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不同口味和功能需求的追求。
3. 市场份额3.1 蒙牛的市场份额蒙牛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泛的产品线,占据了中国乳制品市场的一席之地。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蒙牛在市场份额方面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3.2 伊利的市场份额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老牌企业,也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
凭借多年的品牌积累和产品质量的保证,伊利在市场上一直保持稳定的竞争地位。
4. 营销策略4.1 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市场推广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蒙牛还与体育明星合作,进行品牌代言和赞助活动,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4.2 伊利的营销策略伊利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和参与公益事业,树立企业形象。
同时,伊利还与知名电视节目进行合作,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创新能力5.1 蒙牛的创新能力蒙牛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本文将从品牌形象、产品质量、市场渗透度、营销策略和创新能力五个大点来分析蒙牛与伊利之间的市场竞争。
正文内容:1. 品牌形象1.1 蒙牛的品牌形象:蒙牛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蒙牛注重品牌塑造,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
1.2 伊利的品牌形象:伊利也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知名品牌之一,其品牌形象以“健康、高品质、安全”为核心理念,通过多年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2. 产品质量2.1 蒙牛的产品质量:蒙牛一直以来都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安全和营养价值。
2.2 伊利的产品质量:伊利也非常重视产品质量,通过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生产流程,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和安全性。
3. 市场渗透度3.1 蒙牛的市场渗透度:蒙牛在中国市场的渗透度非常高,产品覆盖面广,销售网络完善,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和消费群体的需求。
3.2 伊利的市场渗透度:伊利也在中国市场具有广泛的渗透度,通过多年的市场拓展和渠道建设,产品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
4. 营销策略4.1 蒙牛的营销策略:蒙牛注重品牌营销,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明星代言和赞助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蒙牛也注重渠道建设和产品创新,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2 伊利的营销策略:伊利也采取了类似的营销策略,通过广告宣传、赞助活动和明星代言,提升品牌形象和认可度。
伊利也注重产品创新和渠道建设,不断开拓市场。
5. 创新能力5.1 蒙牛的创新能力:蒙牛一直以来都注重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5.2 伊利的创新能力:伊利也非常重视创新能力,通过自主研发和与国内外合作伙伴的合作,推出了许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伊利和蒙牛虽说是都是的乳制品公司,但它们的品牌策略也有着不同,各自占领的消费群体也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品牌策略方案都是根据自己的公司的发展情况,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利用好广告,在人们心中树立一个美好形象的品牌。
伊利和蒙牛在竞争中也有自己的一套品牌传播方式。伊利长期坚持“天然”的品牌诉求,天然成为品牌的特质。来自牧场、品质天然,是消费者的第一品牌联想,后来发展到以草原为主要视觉和诉求,到以事件传播为主,实现了品牌的跳跃,形成了自然纯厚健康向上的品牌形象。再考虑到购买液态奶的消费者大多是已婚女性,以“新鲜、健康”为核心品牌诉求点,建立了新鲜、健康、具有现代都市感和家庭感的品牌形象。“好牛好奶100%好奶100%无抗奶有健康有光明分享光明分享家的味道好奶来自牛爸爸”等这些口号也在大多数消费人形成了深刻的印象。一开始伊利以天然为主打口号,再到天然融入我们的生活,再发展到天然形成了伊利品牌的烙印,这也的赞助,提高了自己品牌的影响力度,2008年伊利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这不仅巩固了国内的市场,而且也向国外宣传了自己的品牌。而蒙牛的传播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蒙牛是一个舍得花钱在广告上的企业,而且每次做广告都有时效性强,影响力大的特点。为快速树立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蒙牛2004年以3.1亿的投放一举成为当时央视的广告标王。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大会上,蒙牛以2亿元,获得了2010年上半年电视剧特约剧场标的。同时,蒙牛又注重地方卫视、户外和终端售点广告的投放。讲究点面结合。除此之外,2004,2005年蒙牛也把广告瞄准了明星,利用超级女声的平台,接住了明星,营造人气。
通过广告看伊利和蒙牛的市场策略

通过广告看伊利和蒙牛的市场策略熟悉奶制品的人应该知道伊利,这是来自内蒙的全国性品牌产品,而知道蒙牛的可能相对就少一些。
同是来自内蒙的品牌,二者在北京投放广告的内容却不同,因此给人的直观感受也不一样,通过这些广告的活动,大体能反映出两家企业针对市场的不同策略。
伊利伊利作为乳业的龙头老大,资本雄厚,市场运作比较成熟,有着完善的策略,因此广告内容也比较成熟。
伊利在北京的液态奶广告主要是公交广告,其中大部分为车体和候车亭广告。
这些广告遍布北京的街头,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我个人的观点看,这些广告本身做的非常到位,而且媒介的选择非常准确。
先说说广告的内容,画面主角是一位白领女士,背靠着大厦,表情优雅自然,正在全身心的品尝伊利牛奶,脸上充满幸福感(同样广告内容还有男主角的一版),可以说看了这副广告,给人的感受是非常美好,让你充满渴望,渴望自己也成为画面中的主角,过上优雅的白领生活。
它的文案“感受心灵的天然牧场”表述的是诗情画意,与画面配合的很默契。
从这副广告中,能够感受到伊利的品牌定位比较高,它把消费群体直接指向了都市中的时尚青年,包括白领和蓝领阶层。
媒介的选择也是很恰当的,公交候车亭这种户外广告的价格及其制作成本相对电视来说比较便宜,而且面对的人群广、持续时间长。
(一)从与受众接触机会点的因素考虑,公交候车亭作为大众,尤其是上班青年的必经之地,在这里做广告与目标对象接触的机会是最多的,毕竟大部分上班族还是以公交车为出行的工具,而且公交车流动性强,接触的范围会更广,这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
(二)从公交车亭的客观环境讲,公交广告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欣赏余地,由于每辆公交车平均要十分钟才发一趟车,在等车的十分钟里,广告内容正好可以弥补这个空白,满足了人的眼睛的渴望。
如果做电视广告,那效果就明显不如公交广告了,因为电视广告时间短,几秒钟就一闪而过,而上班族大部分人都很忙,很少有机会坐在电视前看你的广告,即使看电视也不一定恰巧的看到它,这还有个机会相遇的问题,再加上人们对电视广告的一贯反感,很容易排斥它。
蒙牛和伊利的企业广告战略分析

主要事实:蒙牛和伊利作为国内乳业的两大巨头,自从蒙牛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们之间的竞争便十分激烈。
在今天,乳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牛奶作为一种技术含量并不明显的产品,进入的门槛也相对来说比较低。
很多多元化的集团公司都有乳业投资,可是越是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行业,竞争压力也越大。
国内从事乳业生产的公司很多,但是真正称得上是乳业品牌的也就只有蒙牛,伊利和光明三家。
比较这三家乳业公司,如果单从企业规模和市场知名度上说,光明已经失去了与蒙牛、伊利的可比性。
蒙牛和伊利是两家有着特殊关系的企业,他们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这单单从他们的对外广告便可看出,甚至可以用针锋相对来形容。
有人说蒙牛和伊利的关系相当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关系,这时很有道理的。
他们都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都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但是他们谁也没有绝对的实力将对方打败,所以彼此只能进行跷跷板似的你争我斗。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各自有着不同的广告诉求和目标消费者,而且他们似乎也在默认对方存在的合理性。
即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只有一家如也巨头。
相应的,拿这种观点来说蒙牛和伊利的关系时,也可以说中国不应该也不会只有一家乳业巨头。
他们的共同存在将是长久的事实。
在广告的诉求方面,蒙牛和伊利也采取定位和适应自己企业的方式。
蒙牛和伊利的广告策略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通过分析他们的不同和相同,我们便可以知晓这两家乳业公司的不同特征以及形成这些不同特征的原因。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对这两家公司的比较分析,将会帮助我们对整个乳产行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具体分析如下:一、不同点。
1、广告诉求的目标消费者不同伊利作为一家比蒙牛历史更悠久的乳业公司,他有着先进入行业的优势。
即公司有着广泛的社会信誉度,在普通消费者的心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所以他的广告诉求力求争取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
他通常将广告的诉求与普通民众关心的话题相联接,这一点单从他的奥运宣传上便可看出。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

蒙牛和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近些年来,我国的乳制品业飞速发展。
伴随快速增长的乳业需求,伊利、蒙牛、光明和三元等乳品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乳业市场的巨头。
但是经过08年的震惊社会各界的三聚氰胺乳业行业危机事件,乳业市场经历了新的一轮洗牌,乳业市场的竞争更加规范更加激烈。
而纵观现在整个中国乳业市场,品牌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是蒙牛和伊利了,他们都来自内蒙古大草原,有着相似的产品系列及供销渠道,无可避免的要发生激烈的碰撞。
下面是我在资料收集作出对这连个品牌的策略分析。
一、品牌定位策略伊利集团以生产“纯天然、无污染”的系列优质奶制品而闻名全国,事实上,伊利现在能稳坐国内乳业市场的龙头位置,在很大的程度上与其一贯的品牌主张是密不可分的。
伊利集团在很早以前就喊出的一句口号是:打造乳业第一品牌。
经历了20多年的苦心经营,目前,伊利也已经成功的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了“中国乳业第一品牌”的地位,在2005年度,伊利品牌经过权威机构专业数据、资深专家严格评估验证,名列中国食品行业榜首。
而在几次权威调查中,伊利的无与伦比的品牌价值与影响力都体现其作为中国食品行业龙头大哥地位的无可争议性。
蒙牛也非常聪明,自成立起,蒙牛就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现状,懂得运用品牌比附定位的策略来壮大自己的品牌,这也是蒙牛能创造今天的奇迹的主要原因之一。
蒙牛从产品的推广宣传开始就把自己和伊利联系在一起。
没有第二的情况下,绑定第一就是第二。
为此,蒙牛的第一块广告牌写的是“做内蒙古第二品牌”,利用伊利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自身品牌的影响。
二、品牌传播策略伊利:“政府”营销与“公益”营销伊利深谙“政府”营销之道,在这方面长期投入巨大,无论是对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做得比较出色。
2005年年末伊利投资3000万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还与团中央发起“中国青少年发展伊利梦想基金”,与全国妇联等部门长期主办相关哺乳知识普及教育。
另外,伊利的高利税是其政府营销最有利、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其纳税总额已近50亿元,接近蒙牛的两倍。
蒙牛与伊利营销策略

1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经营理念,这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这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将以健康的产品为先导,将消费者健康作为一贯追求的目标,这便使得两家企业能够在1999年因出现多起劣质奶粉事件而日益不受信任的中国奶粉市场中脱异而出,成为中国人相信的放心品牌。
2永远不忘产品的核心优势和品牌的核心价值,两家出自茫茫蒙古草原的企业,在远离污染、贴近自然,其液态奶尤其鲜奶自然让人放心。
对于奶源的优势这点上,两家企业毫无保留的进行宣传,给以消费者良好映像,。
3始终警惕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社会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的、体育的、文卫的、社会的、经济的等等,都是企业可以利用的机会。
在这点上,蒙牛在抓住机遇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眼光,蒙牛的神舟5号公关活动,抓住了中国人五千年来飞天梦实现的一瞬,在关键时刻的写上这一笔,最为绝妙的,还带上了全民强身的色彩。
不得不让对手屈服。
4要清醒认识执行是保证公关成功的关键,确保执行的及时性与层次性,蒙牛在神五成功返航之时及时地进行了广告攻势,这攻势渗透到了每一个可以覆盖的角落,具有深层次性,起到了深入人心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当年奥运会期间的伊利火炬冰淇淋,那也是这条原则的体现,只是当时蒙牛依然是个小工厂,这些是题外话了。
5针尖对麦芒式的成长之路,这未尝不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刚启动市场时,蒙牛只有区区1300多万元的资金,与伊利、草原兴发这些大企业相比不过是个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小厂,为此,蒙牛将做出了“为别人做广告”的决定,将“为民族争气、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等广告打在产品包装上,事实上,这些广告看似是对伊利的赞赏,同时也使蒙牛和乳业第一巨头伊利并驾齐驱,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而蒙牛这种“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同样令人感到尊敬,获得了业界的口碑。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一、引言蒙牛与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格业的两大巨头,长期以来向来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本文旨在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品牌竞争、产品竞争、市场份额、营销策略等方面,以期了解两家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
二、品牌竞争1. 蒙牛品牌分析蒙牛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乳制品市场的领导者之一。
蒙牛以“健康、科技、品质”为品牌核心价值,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和赞助活动,成功打造了强大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蒙牛在产品包装上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蒙牛还与多个明星签约代言,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2. 伊利品牌分析伊利成立于1951年,是中国乳制品格业的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以“健康、科技、绿色、责任”为品牌核心价值,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
伊利在品牌建设方面注重体验营销,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赞助体育赛事等方式与消费者互动,增强品牌认知度和好感度。
伊利也与多位明星签约代言,提升品牌形象。
3. 品牌竞争分析蒙牛和伊利在品牌建设方面都投入了大量资源,形成为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两家企业都注重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通过不断创新和推出新品种来满足市场需求。
蒙牛在品牌宣传方面更加激进,投入更多的广告费用,而伊利则注重与消费者的互动和体验营销。
在品牌竞争中,蒙牛和伊利的竞争势均力敌,双方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三、产品竞争1. 蒙牛产品分析蒙牛的产品线涵盖了液态乳、乳制品、奶粉、酸奶、冰淇淋等多个品类。
蒙牛注重产品的研发和创新,不断推出新品种和新口味,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蒙牛的产品质量得到了泛博消费者的认可,特别是其酸奶和奶粉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
2. 伊利产品分析伊利的产品线也非常丰富,包括液态乳、乳制品、奶粉、酸奶、冰淇淋等多个品类。
伊利注重产品的安全和质量,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生产标准,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伊利的酸奶产品在市场上占领了较大的份额,特别是其常温酸奶系列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爱慕。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分析引言概述:蒙牛和伊利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一直以来都在市场竞争中展开激烈的较量。
本文将从品牌定位、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营销策略等方面对蒙牛与伊利的市场竞争进行分析。
一、品牌定位1.1 蒙牛的品牌定位蒙牛以“健康、营养、高品质”为品牌定位,强调产品的健康与营养特性,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
蒙牛通过与体育赛事合作、签约明星代言等方式,塑造出健康、积极、年轻的品牌形象。
1.2 伊利的品牌定位伊利以“科技、创新、品质”为品牌定位,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乳制品。
伊利通过与奥运会合作、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开展合作研究等方式,打造出科技、专业、可信赖的品牌形象。
1.3 品牌定位的差异与竞争优势蒙牛注重品牌形象的年轻化和活力感,通过与体育赛事合作等方式吸引年轻消费者,建立起较强的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
伊利则注重科技创新和专业形象,通过与奥运会合作等方式提升品牌的科技含量和品质感。
两家公司在品牌定位上的差异化为其带来了不同的竞争优势。
二、产品创新2.1 蒙牛的产品创新蒙牛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乳制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蒙牛在产品创新上注重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2.2 伊利的产品创新伊利注重产品的科技创新和研发,不断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乳制品。
伊利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前沿科研,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
2.3 产品创新的竞争优势蒙牛和伊利在产品创新上都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蒙牛通过不断推出新品种、新口味的乳制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升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伊利则通过科技创新和研发,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
三、市场拓展3.1 蒙牛的市场拓展蒙牛通过加大产品推广力度和渠道拓展,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蒙牛与大型超市、便利店等渠道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样化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销售覆盖率。
企业战略管理--伊利蒙牛的比较

企业战略管理--伊利蒙牛的比较
伊利和蒙牛都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它们在企业战略管
理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伊利的企业战略主要集中在创新、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方面。
首先,伊利注重科技创新,大力投入研发,不断推出高品质、高附加
值的乳制品新品种,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
其次,伊利注重品牌建设,通过营销活动和广告包装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提升品牌价值和美誉度。
最后,伊
利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不断扩大海外市场份额,积极开拓全球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
蒙牛的企业战略主要侧重于品牌建设、多元化经营和制度创新。
首先,蒙牛也注重品牌建设,强调品牌内涵的塑造和传递,致力于
打造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
其次,蒙牛推行多元化经营战略,
逐步扩大产品线,进行跨界合作和多元化品牌经营,希望通过多元
化业务的发展来增强竞争力。
最后,蒙牛在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很
多成就,特别是在营销到店、供应链管理、新品规划等方面进行了
制度创新,提高了企业运营效率。
总体来说,伊利和蒙牛都注重创新和品牌营销,但在重点领域
上存在一些差异。
伊利注重国际化战略,而蒙牛则注重多元化经营
和制度创新。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

从蒙牛vs伊利看企业跟随战略蒙牛和伊利是中国最知名的乳制品公司之一。
这两家公司在中国乳制品市场上一直竞争激烈。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企业跟随战略的角度分析蒙牛和伊利的竞争策略和成果。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蒙牛。
蒙牛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之一。
蒙牛以"中国的蒙牛,世界的牛奶"作为品牌口号,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乳制品。
蒙牛采取了一种跟随战略,即通过分析竞争对手的策略和行动,然后进行类似的操作来获取竞争优势。
蒙牛在产品品质和品牌推广上投入大量资源,并致力于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蒙牛还注重创新,在产品开发和营销方面保持领先地位。
这种跟随策略使蒙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与此同时,伊利也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之一。
伊利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最早的乳制品企业之一。
伊利以"健康中国,伊利我爱"作为品牌口号,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乳制品。
伊利同样采取了跟随战略,通过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和战略,不断推陈出新,保持市场竞争力。
伊利在产品质量上强调安全和健康,并进行了大量的品牌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
此外,伊利还注重创新,并加大在研发和生产方面的投入。
伊利以其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体而言,蒙牛和伊利都采取了跟随战略,通过学习竞争对手的经验和策略来保持市场竞争力。
这种战略既能抓住市场机会,又可以避免犯错,从而确保企业的成功。
然而,从战略的角度来看,蒙牛和伊利也存在一些差异。
首先,在产品开发上,蒙牛注重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蒙牛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而伊利则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伊利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在品牌推广上,蒙牛更加注重营销和品牌推广活动。
蒙牛与伊利的广告营销策略分析

伊利与蒙牛的品牌名称及优劣点
• 蒙牛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其前景发展广阔, 然而同伊利相比它又具有明显的不足。 • 首先“蒙牛”这个企业名称就有局限,乍 一听“蒙牛”这个词,感觉就是内蒙来的 内蒙来的 牛,有点粗鲁,土气,不会给人积极的, 有点粗鲁,土气,不会给人积极的, 美好的心理感受。 美好的心理感受。 • 而“伊利”这个名称顺口响亮,又很含蓄 顺口响亮, 顺口响亮 又很含蓄, 没有明确的含义,在人们的第一反应中不 会因名而义,人们反而会通过其产品和企 业形象来反记住它的品牌名,一提伊利人 们想到的就是牛奶大王,是那种时尚男女 时尚男女 及白领阶层喝得牛奶。 及白领阶层喝得牛奶。
伊利集团的奥运推广模式
• 在通过消费者调研报告,以及对现有运动 员和运动队的分析、排序之后,伊利最终 筛选出了刘翔、郭晶晶、易建联、乒乓球 运动队、羽毛球运动队、花样游泳运动队 等代言人和代言团队。 • 伊利在 伊利在奥运会开、闭幕式前后购得的累计 60秒钟的广告“第一位置”,成为了奥运 会开幕式上,除了点火仪式外让人印象最 深刻的民族符号之一。无论是在人们对奥 运会开幕式屏息翘首的那一瞬期待中,还 是在开幕式结束后观众难以自己的激情里, 伊利“有我中国强”的话语符号和背后所 代表着的民族精神,不仅被13亿中国人牢 牢记忆,更被全世界逾1/3的人口了解和欣 赏。
蒙牛与伊利的广告 营销策略分析
制作人:11805陶文彬
蒙牛之道
蒙牛利用公益事业打造企业形象, 吸引公众注意力
• 2003 年率先捐款、捐奶 1200 万元抗击非典; • 2004 年为全国教师捐奶 3000 多万元; • 2005 年出资 1000 万元参与呼和浩特市奶牛风险基金的 设立; • 2006 年积极响应温家宝总理号召,率先向全国贫困地区 500 所小学捐赠牛奶一年,受益小学生达到 6 万多人, 总价值达 1.1 亿元。 • 2007 年,蒙牛乳业集团再度选择 500 所小学,继续开 展免费送奶活动。 • 2008 年,率先向遭遇严重雨雪冰冻灾害的南方地区捐助 1000 万元,向遭受重大地震灾害的四川地区捐赠超过 1200 万元。 • 董事长牛根生更是捐出全部个人股份设立“老牛专项基 金”,用于开展各类公益事业。
对蒙牛与伊利的营销策略比较

1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经营理念,这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这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
将以健康的产品为先导,将消费者健康作为一贯追求的目标,这便使得两家企业能够在1999年因出现多起劣质奶粉事件而日益不受信任的中国奶粉市场中脱异而出,成为中国人相信的放心品牌。
2永远不忘产品的核心优势和品牌的核心价值,两家出自茫茫蒙古草原的企业,在远离污染、贴近自然,其液态奶尤其鲜奶自然让人放心。
对于奶源的优势这点上,两家企业毫无保留的进行宣传,给以消费者良好映像,。
3始终警惕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社会重大事件,包括政治的、体育的、文卫的、社会的、经济的等等,都是企业可以利用的机会。
在这点上,蒙牛在抓住机遇方面,有着极其敏锐的眼光,蒙牛的神舟5号公关活动,抓住了中国人五千年来飞天梦实现的一瞬,在关键时刻的写上这一笔,最为绝妙的,还带上了全民强身的色彩。
不得不让对手屈服。
4要清醒认识执行是保证公关成功的关键,确保执行的及时性与层次性,蒙牛在神五成功返航之时及时地进行了广告攻势,这攻势渗透到了每一个可以覆盖的角落,具有深层次性,起到了深入人心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当年奥运会期间的伊利火炬冰淇淋,那也是这条原则的体现,只是当时蒙牛依然是个小工厂,这些是题外话了。
5针尖对麦芒式的成长之路,这未尝不是一种良好的选择,在刚启动市场时,蒙牛只有区区1300多万元的资金,与伊利、草原兴发这些大企业相比不过是个相当于“指甲盖”大小的小厂,为此,蒙牛将做出了“为别人做广告”的决定,将“为民族争气、向伊利学习”、“争创内蒙乳业第二品牌”、“千里草原腾起伊利集团、蒙牛乳业——我们为内蒙古喝彩”等广告打在产品包装上,事实上,这些广告看似是对伊利的赞赏,同时也使蒙牛和乳业第一巨头伊利并驾齐驱,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深刻印象。
而蒙牛这种“谦虚、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宽广的胸襟,同样令人感到尊敬,获得了业界的口碑。
伊利与蒙牛的品牌策略比较

伊利与蒙牛的品牌策略比较在中国所有的奶业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蒙牛与伊利了,伊利一直是中国奶业的老大哥,而蒙牛作为后起之秀,近几年大有扶摇直上之势,动摇着伊利第一奶业的地位。
二者都是成功的,然而二者在品牌策略上却不尽相同。
在此将对二者的品牌策略做出比较,亦可从中借鉴宝贵的经验。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蒙牛与伊利都能够很好的利用了先天的优势,那便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蒙古大草原土地肥沃,芳草鲜美,最重要的是没有污染,因此这里生产的奶源品质自然是比其他奶业要更胜一筹。
而蒙牛与伊利也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做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宣传,从包装上来看,不管是蒙牛还是伊利,都画上了大草原的图案。
这是很能打动消费者的,因为消费者都喜欢健康的食品,而大草原的图案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自然的气息,在无形之中,建立起了对品牌的好感。
而在广告策略这方面,蒙牛和伊利却各有特色。
可以说,蒙牛几乎是随着“超级女声”一炮而红。
当年看“超级女声”的人都知道,蒙牛在期间做了大量的广告,最有名的莫过于蒙牛酸酸乳,一句“酸酸甜甜就是我”几乎成了每个年轻人得口头禅。
而且当时蒙牛请来在超级女声具有很高人气的张含韵代言,张含韵可爱的形象和蒙牛酸酸乳可爱的包装相得映彰,迅速使得这一产品收到年轻人的青睐。
反观伊利,最成功的莫过于抓住了北京奥运会这个平台,期间提出的全民健身的口号在民众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体育明星的代言也更进一步提高了伊利的知名度。
伊利成了奥运会指定的专用奶,如此殊荣,使得伊利花开四处,收益丰厚。
不过真要说到在品牌定位这方面,蒙牛真是更让人佩服。
蒙牛在开业初期,当时的蒙牛,资金缺,名气小,势力薄,想做牛奶连起码的奶源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工厂设备,还有市场!更恐怖的是蒙牛当时正在伊利的势力之下,同城而居。
正所谓,一山不可有二虎,做为从伊利走出来的一员老将——牛根生——知道自己的路不好。
,伊利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经营管理正规,市场稳定,无论如何与他竞争都是不明智的。
蒙牛与伊利策略分析

• 战略目标PK: 2010年进入世 界乳业前二十 强。 • 这是伊利和 蒙牛两个中国 乳业巨头2010 相同的战略目 标。
伊利、蒙牛双方斗法最精彩的看 点:营销创新
• 蒙牛在营销方面是绝 顶的高手,他们的“ 神舟”事件营销、“ 超女”娱乐营销、“ 送奶工程”公益营销 ,以及近日的 “NBA”体育营销, 极大的提高了蒙牛品 牌的知名度,为业界 所称道。 • 伊利在这方面也积极 追随蒙牛,他们的“ 政府”营销、“奥运 ”营销、“明星”营 销也搛足了消费者的 眼球。在这里,我想 点评的是伊利的“政 府”营销和“蒙牛的 “公益”营销。
蒙牛PK伊利
• 奶源地之战: • 先是伊利发难,使“长富乳业”抛弃蒙 牛,转投伊利,从而占有了长富乳业在 华南乃至全国最大的奶源基地。蒙牛也 积极展开对当地奶源的收购工作,并马 鞍山投巨资建奶源基地。 • 技术之争: • 为避免低层次的价格战,伊利和蒙牛都 在酸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投入,以 提高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差异化竞争 。
• 冷饮产品PK: • 相比较液态奶品,冷饮 产品的成长性和利润空 间更大,伊利和蒙牛为 争夺这一市场投入巨大 。 • 伊利因为在产品创新、 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持续 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战绩 ,在2006年上半年,伊 利冷饮就实现了44.66% 的增度,销售收入达到 13.36亿元,全年预计收 入将达30亿,将坐稳冷 饮市场的头把交椅。
蒙牛集团简介
• • 1999年成立,至2005年时已成为中国奶制品营业额第二大的 公司,其中液态奶和冰激凌的产量都居全中国第一。 到目前为止,包括和林基地在内,蒙牛乳业集团已经在全国16 个省区市建立生产基地20多个,拥有液态奶、酸奶、冰淇淋、 奶品、奶酪五大系列400多个品项,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荣获 “中国名牌”、“民族品牌”、“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 检”和消费者综合满意度第一等荣誉称号。 在社会公益事业上,2003年,率先捐款、捐奶1200万元抗击 非典;2004年,为全国教师捐奶3000多万元; 2005由蒙牛乳业集团与湖南卫视联合打造的“蒙牛酸酸乳超 级女声”青春女孩秀,全国震撼; 2006年,积极响应总理号召,率先向全国贫困地区500所小学 捐赠牛奶一年,预计受益小学生在7-10万人,总价值达1.1亿 元。 2008年9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撤销内蒙古蒙牛 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液态奶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蒙牛与伊利的广告分析

蒙牛与伊利的广告分析国内从事乳业生产的公司很多,但是真正称得上是乳业品牌的也就只有蒙牛,伊利和光明三家。
比较这三家乳业公司,如果单从企业规模和市场知名度上说,光明已经失去了与蒙牛、伊利的可比性。
蒙牛和伊利是两家有着特殊关系的企业,他们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所以我们重点分析的竞争对手是伊利乳业广告活动。
1.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广告活动的概况2.企业与竞争对手以往广告的目标市场策略●广告活动的目标市场:均以全国为其主要市场●市场细分策略:➢蒙牛:蒙牛的目标顾客主要为家庭收入较高的城市居民,创业之初蒙牛集中开发一级城市的目标顾客,现在逐渐扩张渗透到二三级城市。
不过,为了更好地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蒙牛还利用更为细化的市场细分变量对目标顾客再次进行细分。
具体如蒙牛选择年龄作为市场细分变量,把目标顾客区分为老年、成年、青少年和儿童四种不同的消费群体;以牛奶食用时间为细分变量,把市场划分为早餐、晚餐、休闲和正餐四个细分市场;以产品口味差别为细分变量,按消费者偏好的不同,开发出草莓、香橙、葡萄、水蜜桃等多口味产品。
➢伊利:伊利作为一家比蒙牛历史更悠久的乳业公司,他有着先进入行业的优势。
即公司有着广泛的社会信誉度,在普通消费者的心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所以他的广告诉求力求争取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
3.企业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策略●蒙牛:蒙牛的广告定位从“欢迎来到大草原”到“自然给你更多”再到目前的“只为优质生活”蒙牛不仅要提供自然,绿色,营养丰富的产品,更要为消费者营造优质的生活。
●伊利:伊利的广告定位从“青青大草原,自然你好牛奶”到“心灵的天然牧场”再到目前的“天然天地,共享伊利”伊利始终围绕诚信,天然,健康,纯正来进行产品定位。
4.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广告诉求策略●诉求对象➢蒙牛:从超女开始,蒙牛便将酸酸乳定性为年轻人的产品,特别是年轻女性,如广大中学生,大学生和白领。
以至于蒙牛的酸酸乳与伊利的优酸乳在争取广大年轻消费者的竞争中取得了绝对的领先地位➢伊利:伊利的广告诉求力对象是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
蒙牛伊利广告对比

蒙牛采取了打奥运擦边球的方式,将自己的广告和奥运联 系起来。所以他所赞助的城市之间秉持了这样一种理念, 即运动的宽泛化。奥运会只是带给了国人一个运动的概念, 而蒙牛将运动概念进行延伸,拓展,具体化。不是单纯的 就运动而说运动,而是强调普通民众的参与。这无疑体现 了蒙牛企业领导人的高明之处。
形象代言人的选择不同
蒙牛酸酸乳广告(张含韵、李宇春)
几年先后成为奥运会、世博的赞助商,就连亚运 会也借机进行了大量广告宣传,传播其品牌形象。 他的形象代言人也多为体育运动员,如之前的刘翔、易 建联到现在的郭晶晶等,从而通过广大民众对奥运、亚运 的关注,而推销自己的产品。 在世博期间,伊利作为其赞助商,进行了大量铺天盖地 的广告宣传,为伊利的形象进行了传播。
伊利巧乐滋广告
代言人:张韶涵、罗志祥(2010) 广告词:“喜欢你,没道理” 广告特点: 以梦幻。甜美的公主梦想作为广告的风格,向受众传递一种,巧乐兹会给你带 来梦幻的美梦。 同时结合情感营销、明星营销的全方位娱乐行销策略,是巧乐兹具有强大生命 力的关键。 多年来,一直是外表甜美的张韶涵作为其代言人。“喜欢你,没道理”——随着坐 在旋转木马上公主造型的张韶涵频频出镜,这句话成了年轻一族的口头禅,也显 示出伊利巧乐兹的品牌之战已逐渐深入人心。
伊利优酸乳广告
代言人:刘亦菲、易建联、潘玮柏、周杰伦、林依晨 广告词:“我要我的滋味” 广告特点: 清爽的广告风格,选取故事性较强的情节来表达年轻男女的心情和滋 味广告内容故事性强。 引人入胜,广告情节环环相扣,吸引受众,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对新 的广告内容和新推出的产品口味予以期待。
广告对比分析
从超女开始,蒙牛便将酸酸乳定性为年轻人的产品,特别是年轻女性,如广 大中学生,大学生和白领。早期的广告口号“酸酸甜甜就是我”,高度体现了产 品女性化的特点。使酸乳这种本来没有性别区分含义的产品变成了具有性别区 分的一种产品,与蒙牛合作的娱乐节目超女以及他的品牌代言人张含韵都是具 有高度女性化的形象。后期启用SHE和飞轮海做代言,则在一定程度上尽量弱 化这一点,但早期给人的形象感还是根深蒂固的。 而蒙牛的竞争对手伊利将酸乳定名为优酸乳,品牌代言人有易建联,潘玮柏, 刘亦菲,男女搭配的选择,让优酸乳成为一个很中性的产品。扩大了目标消费 者,但是同时也弱化了具体的消费者的概念需求。所谓利弊的抉择,在这一点 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蒙牛伊利的战略比较优势分析

草原乳业巨头:蒙牛伊利的战略比较优势分析情况介绍:近年来,我国乳制品业快速发展。
伴随着快速发展的乳业需求,伊利、蒙牛、光明和三元乳品等企业迅速崛起,成为中国乳业市场的巨头。
其中,伊利与蒙牛皆地处内蒙古,有着相似的产品系列及供销渠道,加之他们之间的恩怨纠葛,使得两者在乳业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与其他品牌逐鹿中国乳业市场。
如何积极拓展市场,创造新的消费点打造过硬品牌,增强技术含量,在中国乳业市场独占鳌头成为其竞争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对伊利和蒙牛现状作具体分析,分别为其制定发展战略,对双方的战略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预测。
比较优势分析:1:蒙牛的比较优势分析: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 年,在短短六年的时间,主营业收入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由第1116 位上升至第二位,液态奶销量全国第一。
利乐枕包装产品全球销量第一。
资源优。
立于1983 年,经过20多年的奋斗,伊利雪糕、冰激淋连续七年产销量具全国第一,超高温灭菌奶产销量名列榜首,奶粉、奶茶产销量排名前三位。
资源优势:伊利拥有全国最大的奶源优势,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大草原和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优质奶源和成本低廉是其制胜法宝。
品牌优势:伊利乳业率先抓住了中国人对大草原的美好向往,推出了“青青大草原,伊利好牛奶”的品牌口号,为了使大草原的概念深入人心,伊利开展了一系列以大草原为主题的推广活动。
正是这一系列概念的深化,推动了伊利品牌的发展,使伊利品牌与其他品牌拉开了距离,使伊利从一个区域品牌发展成为全国性品牌。
技术优势:与法国国立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建立乳品生产工艺联合研发实验室,公司通过该实验室从事乳品基础性分析和生产工艺研究,以全面提升科研开发能力、新产品开发能力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公司还引进了国内外的乳品科研人才、营养学专家、生物工程专家,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乳品技术。
公司致力于液态奶、奶粉、冷饮三大系统产品的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成果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蒙牛伊利品牌定位

蒙牛伊利品牌定位第一篇:蒙牛伊利品牌定位蒙牛与伊利品牌策略比较分析纵观现在中国的乳业市场,看得见的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莫过蒙牛与伊利了,同是内蒙古大草原走出来的牛奶无论是其经营还是发展都不可避免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乳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食品企业本来就是微利经营,加之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的乳业市场的巨大影响,能从此次危机中存活下来的才是真正的实力之将。
蒙牛与伊利两大乳业巨头一其强大的实力与活力终于走出了危机的影响。
企业对于市场的运作,定位,分析每一步都是关键,两企业的成功与壮大,品牌策划功不可没。
现就两品牌在品牌策略——品牌定位策略,品牌传播策略,品牌延伸策略,品牌创新策略等方面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一,品牌定位1999年蒙牛开业之年危机四伏,当时的蒙牛,资金缺,名气小,势力薄,想做牛奶连起码的奶源都没有,更别说什么工厂设备,还有市场!更恐怖的是蒙牛当时正在伊利的势力之下,同城而居。
正所谓,一山不可有二虎,做为从伊利走出来的一员老将——牛根生——知道自己的路不好。
,伊利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经营管理正规,市场稳定,无论如何与他竞争都是不明智的。
适者生存,不适者亡!求其次,甘为其次。
虚心学,认真听,不会就问!敏而好学!蒙牛给自己定的位就是——做内蒙古第二大乳业品牌,内蒙古乳业第一品牌当然非伊利莫属,那么第二大呢?不知道,蒙牛语出惊人,“第二大”如此定位即将对手甩在了脑后,又将名不见经传的蒙牛一举提到了乳业的巅峰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的气魄。
其实,蒙牛不承认赶不上伊利是绝对的自欺欺人,伊利的地位毋庸置疑,蒙牛是何许人也,敢与之竞争?但是意识到不一定能做的到,现在社会,每个人都强调我最,我第一,虽然明知实力不行,但非得争口气不可,谁知这样却把自己推向竞争之巅,上不去下不来。
牛根生,就出其不意,踏实,虚心的做他的第二,向伊利学习,伊利看到如此诚恳又顺从的竞争对手,防范之心全无,反正蒙牛只做第二,我是第一,不关我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事实:
蒙牛和伊利作为国内乳业的两大巨头,自从蒙牛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们之间的竞争便十分激烈。
在今天,乳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牛奶作为一种技术含量并不明显的产品,进入的门槛也相对来说比较低。
很多多元化的集团公司都有乳业投资,可是越是进入门槛比较低的行业,竞争压力也越大。
国内从事乳业生产的公司很多,但是真正称得上是乳业品牌的也就只有蒙牛,伊利和光明三家。
比较这三家乳业公司,如果单从企业规模和市场知名度上说,光明已经失去了与蒙牛、伊利的可比性。
蒙牛和伊利是两家有着特殊关系的企业,他们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这单单从他们的对外广告便可看出,甚至可以用针锋相对来形容。
有人说蒙牛和伊利的关系相当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关系,这时很有道理的。
他们都作为行业的龙头老大,都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但是他们谁也没有绝对的实力将对方打败,所以彼此只能进行跷跷板似的你争我斗。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各自有着不同的广告诉求和目标消费者,而且他们似乎也在默认对方存在的合理性。
即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只有一家如也巨头。
相应的,拿这种观点来说蒙牛和伊利的关系时,也可以说中国不应该也不会只有一家乳业巨头。
他们的共同存在将是长久的事实。
在广告的诉求方面,蒙牛和伊利也采取定位和适应自己企业的方式。
蒙牛和伊利的广告策略虽然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通过分析他们的不同和相同,我们便可以知晓这两家乳业公司的不同特征以及形成这些不同特征的原因。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对这两家公司的比较分析,将会帮助我们对整个乳产行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具体分析如下:
一、不同点。
1、广告诉求的目标消费者不同
伊利作为一家比蒙牛历史更悠久的乳业公司,他有着先进入行业的优势。
即公司有着广泛的社会信誉度,在普通消费者的心中有着绝对的权威。
所以他的广告诉求力求争取最广大的普通消费者。
他通常将广告的诉求与普通民众关心的话题相联接,这一点单从他的奥运宣传上便可看出。
通过某一位有巨大影响力的运动员的代言,而进行狂轰滥炸式的宣传,力求在短期内受到巨大的效果。
蒙牛则采取了细分消费者的战略,这是蒙牛一直坚持的广告战略。
从超女开始,蒙牛便将酸酸乳定性为年轻人的产品,特别是年轻女性,如广大中学生,大学生和白领。
以至于蒙牛的酸酸乳与伊利的优酸乳在争取广大年轻消费者的竞争中取得了绝对的领先地位。
当然蒙牛的这一广告定位也给自己的产品带来了反面的影响。
这可能是蒙牛酸酸乳的营销策划者也没有意识到的,那就是他们无意当中将蒙牛定位成了一个具有高度女性化的产品,无论是产品的名字“酸酸乳”,还是他的广告口号“酸酸甜甜就是我”,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使酸乳这种本来没有性别区分含义的产品变成了具有性别区分的一种产品,与蒙牛合作的娱乐节目超女以及他的品牌代言人张涵韵都是具有高度女性化的形象。
而蒙牛的竞争对手伊利将酸乳定名为优酸乳,品牌代言人有易建联,潘玮柏,刘亦菲,男女搭配的选择,让优酸乳成为一个很中性的产品。
扩大了目标消费者,但是同时也弱化了具体的消费者的概念需求。
所谓利弊的抉择,在这一点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
2、对奥运商机的不同利用
不能否认的是,奥运会是这几年全体中国人关注的焦点,取得奥运赞助商的地位,无疑在抢夺奥运商机的激烈竞争中拔得头筹。
伊利很顺利地取得奥运会的赞助商,所以他这些年的广告活动都紧紧围绕奥运会展开。
但是个人的感觉是,伊利并没有很好地在广告宣传上体现自己作为奥运赞助商的地位。
只在电视广告中印上赞助商的标志,而没有深入去开拓奥运会赞助商这样一种特殊的地位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他的形象代言人也多为体育运动员,如刘翔,易建联,通过广大民众对奥运和运动员的关注,而推销自己的产品。
这是很多奥运赞助商都会采取的广告方式。
相反的,蒙牛针对自己不是奥运赞助商的劣势,避开与伊利的正面碰撞,而采取迂回战术,尽最大能力运用奥运会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首先,他不是奥运赞助商,失去了奥运会这样绝佳的推销平台,对蒙牛的影响应该是相当大的。
但是,所谓有利也有弊,弊处也是利处。
没成为奥运赞助商,使得蒙牛节省了一大批广告费,他可以将这批广告费用于其它的广告支出方面。
这在蒙牛所赞助的“蒙牛城市之间”便可知道。
毫不吝啬地说,蒙牛的这一个举动,可以说是蒙牛一直所进行的赞助大型活动广告理念的延续。
从最初超女的辉煌,到“城市之间”的全民参与,蒙牛所进行的每一个广告赞助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与伊利单纯的传统广告方式不同的是,蒙牛的采取了新型的赞助大型活动的广告方式,鼓励消费者的亲自参与,试图通过广告赞助的活动给消费者一种亲近的
感觉。
伴随着整个广告行业的发展,蒙牛这种赞助大型活动的方式,力求企业的广告以一种隐性的方式与观众互动,将是未来广告的发展方向。
其次,蒙牛采取了打奥运擦边球的方式,将自己的广告和奥运联系起来。
蒙牛苦于自己不是奥运赞助商,不能将自己的产品与奥运紧密地相连。
但是又不甘心失去奥运这块大蛋糕,只能采取擦边球的方式运营自己的广告。
他所赞助的城市之间也秉持了这样一种理念,即运动的宽泛化。
奥运会只是带给了国人一个运动的概念,而蒙牛将运动概念进行延伸,拓展,具体化。
不是单纯的就运动而说运动,而是强调普通民众的参与。
这无疑体现了蒙牛企业领导人的高明之处。
3、形象代言人的不同选择
伊利形象代言人的选择紧紧围绕奥运这一理念而展开,即多为又巨大影响力的运动员。
如刘翔,易建联。
在奥运会这样一种氛围下,形象代言人的运动气息,无疑与奥运会所倡导的理念合拍。
对于观众也更有吸引力,广告的效果无疑也会得到最大的体现。
但是,其实这是一种相对简单也相对保守的广告方式。
以运动员作为自己的形象代言人,奥运赞助商可以使用,非奥运赞助商也可以使用。
况且,在奥运会氛围的推动下,运动员的代言费无疑地也会水涨船高。
为了合上奥运的节拍,蒙牛对自己的形象代言人也进行了调整,与超女时代超女独行天下不同的是,蒙牛在代言人的选择上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如徐静蕾代言的蒙牛真果粒,强调的是知性和白领人士的生活方式。
而SHE的代言,则是对青春女性目标消费者的进一步巩固。
可能是为了更加注重男性消费者,蒙牛起用了吴克群代言巧克力。
稍微仔细的分析一下,便会发现,这些代言人多为影视明星和歌星。
更能体现蒙牛的独特的是,与伊利单纯的启用运动员做广告不同的是,蒙牛塑造了一个运动小奶人的形象,这样一个生动活泼的奶人形象,无疑会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更多深刻和新鲜的感觉。
这无疑是蒙牛打奥运擦边球的又一体现。
二、相同点
产品的多元化,是蒙牛和伊利都在不遗余力进行的一个企业战略。
牛奶作为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产品,要想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只能从产品的概念上下手。
即很多广告人说的“不要卖产品,而要卖概念”。
两家乳业公司都深知概念的重要性,对产品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开展。
具体说就是产品的多元化,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开发同一品牌下的若干小品牌。
其实这一战略,并不新鲜。
宝洁公司是这一企业战略运行的领先者,不同的产品,强调不同的诉
求点。
针对消费者有早上和晚上喝牛奶的习惯,蒙牛和消费者都开发出了早餐奶和晚餐奶。
早餐奶和晚餐奶究竟有多大的区别,恐怕只有两家公司的高管才知道。
消费者只是针对产品包装上的早餐和晚餐两个字,而简单地认为早上宜喝早餐奶,晚上宜喝晚餐奶。
认为其他没有把早餐奶和晚餐奶区分的乳业公司,意味着产品质量的落后。
这多少是因为心理的因素在作怪罢了,可是这心理因素的力量确实也大得吓人。
而这心理因素的力量却来自于企业策划人员的概念而已,说企业的产品营销进入到概念阶段,并不夸张。
针对高收入者对高品质牛奶的需求,蒙牛和伊利采取了差异化的策略,分别开发了特伦苏和金典两个优质品牌。
家电和汽车的营销方式,已经悄然地进入了乳产品这样一种日常性的商品。
总结:
乳产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企业对产品推销的诉求点往往很大一部分在于企业的营销策略,竞争的焦点自然集中于各自的营销手段。
蒙牛的历史,虽然无法与伊利相比,但是通过两者的广告分析,我们看到了后起者所拥有的巨大潜力以及对竞争对手的冲击力。
乳酸企业的广告战略对公司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