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蛋白-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活化蛋白-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活化蛋白-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7年2月第43卷第1期

现代临床医学JOURNALOFMODERNCLINICALMEDICINE

Feb. 2017

Vol. 43 No. 1

活化蛋白L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益梅,李经伦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活化蛋白-1(AP-1)是一类二聚体的反式调节因子,其作用十分广泛,对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许多体内外实验均证实,A P-1与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和脑胶质瘤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有密切联系。本文就AP-1的组成、调节及其与以上疾病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活化蛋白L ( AP-1 )$c-Jun$ JNK$信号传导

【中图分类号】R741.0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11851/j. issn. 1673-1557. 2017. 01. 002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 cnki. net/kcmKdetail/51. 1688. R. 20170111.1123.004. html

活化蛋白-1(activated protein-1,AP-1)是一*类重要 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是诸多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在细 胞核内的交汇点,有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第三信使之称,是基因转录调控的分子开关,能与许多基因上的AP-1位点结合,启动多种与细胞分裂和增殖相关基因的转 录,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1AP-1的组成

AP-1是一个集体名词,主要由Jun蛋白卜-(<、^ Jun、Jun-B、Jun-D)、Fos 蛋白(v-fos、c-fos、Fos-B、F r1、Fra2 )、激活转录因子(activatingtranscription factor, ATF;包括 ATF2、ATF3//RF1、B-ATF)、Jun 二聚化伴 侣(JDP1、JDP2 )*1]、Maf蛋白(v-Maf、c-Maf、NT)家族 组成的同源或异源二聚体[2]。在不同细胞中AP-1的组成不同。这些蛋白都属于亮氨酸拉链蛋白,它们的 一级结构都具有一个保守的亮氨酸拉链(leucine ip p e T结构,即蛋白质分子肽链上每7个氨基酸重复 出现一个亮氨酸残基,这些亮氨酸残基都在!螺旋同 一个方向上出现,两个相同结构的两排亮氨酸残基能 以疏水键结合成二聚体,通过这一特殊结构家族间或 不同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二聚体。Jun蛋 白和ATF蛋白可形成同源二聚体,Jun蛋白的结构高 度同源,其除了可形成同源二聚体外,还可与AP-1家 族的其他蛋白ATF和FoS蛋白结合形成更稳定的异源 二聚体。Jun同源和Jun-Fos异源二聚体识别相同的 DNA结合位点,B L!TPA反应元件(其序列为TGAG/ CTCA),Jun-ATF异源二聚体和A T F同源二聚体识别 称为CR E的序列(TGACGTCA)[3],Fos蛋白、Maf蛋 白则不能形成同源二聚体,Maf蛋白只与c-fos形成异 源二聚体,而不能结合c-un。在哺乳动物体内,AP-1的主要成分是Jun和Fos。单独的c-Jun和c-fos是没有生物学功能的。Jun蛋白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亦 可与Fos或Fras形成更加稳定的异源二聚体,而Fos 则只能与Jun形成异源二聚体,故可以用C-Jun蛋白的 表达量来反映AP-1的表达[4]。不同的二聚体形式,其 稳定性及与DNA的结合能力不同,在静息状态下,AP-1的分子结构以c-Jun同源二聚体为主,当细胞受到佛 波醋(TPA)、血清、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和紫 外线等刺激时,c-u n和C-fo s的表达水平增高,此时 AP-1以c-Jun、c-fos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此形式较 c-Jun同源二聚体稳定,且与DNA连接和诱导转录能 力也大大增强。

2 AP-1的调节

AP-1的活性调节十分复杂,包括自身组分的差异 表达、转录水平调节、翻译后调节及与其他癌蛋白和辅 助蛋白相互作用的调节,其中翻译后调节是AP-1的主 要调节方式[5]。自身组分的差异表达是对其功能最基 本的调节。AP-1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或拮抗作 用。c-Jun是AP-1的主要成分,如前所述,它可通过亮 氨酸拉链与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如Jun-B、Jun-D、ATF家族成员,不同的组合其作用不尽相同。在某些 情况下,Jun-B可与Jun、Fos或Fos-B形成非活化的异 源二聚体,通过竞争与AP-1位点的结合来抑制AP-1的活化,Jun-B表现出抑制c-Jun的活性效应,而Jun-D 对c-un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许多细胞外信号主要 通过控制构成AP-1成分蛋白的转录,从而调控AP-1白的 量 及转 录 因性。AP-1 的 调

主要是磷酸化调控。转录因子在磷酸化水平的调控主 要有3类:一是调控胞核移位。这类转录因子包括 NF-B、NF-A T等;二是调控其DNA结合能力,转录因 子被磷酸化后其DNA的结合能力可表现为增强(如

通信作者:李经伦,ljl031611@163. com

7

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资料

第五节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 一、颅脑先天发育异常 【病理基础】颅脑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是由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所致。分类方法很多,本节从诊断和鉴别诊断出发,按病变的解剖部位进行分类可分为中线部位的病变、神经皮肤综合征、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 中线部位的病变:脑膜和脑膜脑膨出、胼胝体发育不良、chiari畸形、Dondy-Walker综合征、透明隔囊肿、透明隔缺如、胼胝体脂肪瘤等。神经皮肤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 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等。 神经元和脑回形成异常:无脑回畸形、小脑回畸形、脑裂畸形、脑灰质异位。 【临床表现】轻者无明显临床表现。重者可有智力障碍、癫痫、瘫痪及各种神经症状体征,容易伴有其他器官和组织发育异常和疾病。【影像学表现】 1、脑膜和脑膜脑膨出:CT和MRI表现颅骨缺损、脑脊液囊性肿物或软组织肿物、脑室牵拉变形并移向病侧。 2、胼胝体发育不良:CT和MRI表现两侧侧脑室明显分离,侧脑室后角扩张,第三脑室上移,插入两侧脑室之间。可伴有其他发育畸形如胼胝体脂肪瘤、多小脑畸形等。 3、chiari畸形:小脑扁桃体向下延伸至枕骨大孔平面以下5mm以上,邻近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及脑干位置形态可正常或异常,常伴有脊髓

空洞症和Dondy-Walker综合征。 4、Dondy-Walker综合征:在MRI矢状面后颅凹扩大,直窦和窦汇上移至人字缝以上,小脑发育不全等,并发脑积水。 5、无脑回畸形:CT和MRI均显示大脑半球表面光滑,脑沟缺如,侧裂增宽,蛛网膜下腔增宽,脑室扩大。 6、脑裂畸形:脑皮质表面与侧脑室体部之间存在宽度不等的裂隙,裂隙两旁有厚度不等灰质带。 7、脑灰质异位:CT和MRI均见白质区内异位灰质灶,多位于半卵圆中心,并发脑裂畸形。 8、结节性硬化:CT表现为两侧室管膜下或脑室周围多发小结节状钙化。 9、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CT和MRI表现病侧大脑半球顶枕区沿脑沟脑回弧条状钙化。伴有脑发育不全和颅板增厚。 10、神经纤维瘤病:CT和MRI表现颅神经肿瘤(听神经、三叉神经和颈静脉孔处),常并发脑脊髓肿瘤、脑发育异常和脑血管异常。二、颅脑损伤 (一)脑挫裂伤(contusion and laceration of brain) 【病理基础】脑外伤引起的局部脑水肿、坏死、液化和多发散在小出血灶等。可分为三期 1、早期:伤后数日内脑组织以出血、水肿、坏死为主要变化。 2、中期:伤后数日至数周,逐渐出现修复性病理变化(瘢痕组织和

内科护理测试题

A1题型 1.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时,不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A. 平卧并将下肢抬高 B. 使用吗啡 C. 使用洋地黄制剂 D. 鼻导管高流量给氧 E. 快速利尿 2.右心衰竭的主要表现有A. 心悸B. 发绀C. 胸闷、气促、呼吸困难D. 下肢水肿、颈静脉回流征呈阳性E. 咳嗽、咯血 3.下列心律失常中哪一项最严重A. 心室颤动B. 室上性心动过速C. 偶发室性期前收缩D. 窦性心动过速E. 心房颤动 4.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征不包括A.ST段呈弓背状向上明显抬高B.异常深而宽的Q波C.ST段下移D.T波倒置E. Q波大多永久存在 5.典型心绞痛发作的疼痛特点不包括 A. 心前区、胸骨后 B. 为压迫紧缩、堵塞、烧灼感 C. 刺痛感 D. 持续2-5分钟 E. 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 6.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不包括A. 高热、寒战B. 栓塞C. 腹痛D. 血培养阳性E. 周围血管栓塞 7.肝硬化代偿早期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 蜘蛛痣B. 乏力、食欲不振C. 牙龈出血明显D. 脾功能亢进E. 皮肤色素沉着 8.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因除外A. 常打喷嚏B. 剧烈咳嗽C. 用力排便D. 粗糙食物E. 经常腹泻 9.慢性胃炎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有规律的上腹部疼痛B.上腹部不适、反酸嗳气C.食欲不振D. 恶心、呕吐,贫血E.少数病人有呕血与黑便 10.易导致癌变的胃炎是A. 肥厚性胃炎B. 胃窦胃炎C. 胃体胃炎D. 萎缩性胃炎E. 浅表性胃炎 11.肝性脑病的用药护理,其错误的是 A. 降氨药物滴速不宜过快B. 乳果糖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C. 脑水肿时用甘露醇D. 对少尿者宜用谷氨酸钾E. 精氨酸不宜与碱性药物配伍 12.肝昏迷病人经治疗神志恢复后可逐渐给予蛋白质饮食,最适宜的选择是 A. 动物蛋白质 B. 蔬菜、水果 C. 碳水化合物 D. 植物蛋白质 E. 每日蛋白质在40g以上 1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能反映血容量变化的观察项目是A. 面色B. 神志C. 脉搏D. 呼吸E. 瞳孔 14.出血性休克早期的临床表现及体征除外A. 脉搏细速B. 脉压变小C. 皮肤湿冷D. 收缩压降至80mmHg E. 血压偏高 15.结核菌素皮内试验结果的观察应在注射后A. 20分钟~1小时B. 12小时C. 24小时D. 36小时E. 48~72小时 16.下列哪项不是HIV主要传播途径A. 异性不洁性行为B. 同性性行为C. 共餐共宿D. 静脉内吸毒E. 母婴传播 17.慢性肾小球肾炎不可有下列哪些表现 A. 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展慢B. 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镜下血尿、高血压等C. 男性多于女性,大多发生于20~40岁青壮年D. 大多数是急性肾炎发展所致 E. 患者常有贫血症状 18.关于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描述错误的是A. 高度水肿B. 大量蛋白尿C. 低蛋白血症D. 高脂血症E. 高血压 19.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清洗皮肤时首选的溶液A. 热水B. 肥皂水C. 乙醇D. 高锰酸钾溶液E. 温水 20.系统性红斑狼疮哪个脏器受损率最高A. 心脏B. 肝脏C. 肾脏D. 肺脏E. 大脑 21.下列哪项不是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征 A. 女性多见 B. 常从掌指关节及远侧指关节起病 C. 关节病变多为对称性,伴肿胀、压痛 D. 可见晨僵和梭状指 E. 晚期可见畸形 22.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A. 起病急、病程短B. 出血等症状严重C. 白细胞计数较高D. 血象原始早期幼稚细胞>30% E. 骨髓象原始细胞占非红系30%以上 23.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淋白血病)常以何症状为就诊的首发症状A. 疲乏B. 消瘦C. 低热D. 食欲减退E. 淋巴结肿大 24.确诊白血病及其类型的主要依据是A. 生化检查B. 免疫学检查C. 血常规D. 骨髓检查E. 染色体检查 2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具有特征性的心血管症状是A. 心悸B. 房颤C. 早搏多D. 心力衰竭E. 睡眠时心律仍快 26.下列哪种情况适宜用磺脲类降糖药治疗 A. 1型糖尿病患者 B.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C. 轻、中度2型糖尿病者 D. 合并妊娠者 E. 合并严重感染 27.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是A. 周围神经病变B. 神经根病变C. 自主神经病变D. 脊髓病变E. 颅神经病变 28.痛风的临床特点不包括A. 高尿酸血症B. 痛风性关节炎C. 痛风石沉积D. 关节畸形E. 肢端麻木 29.癫痫大发作具特征的表现是A.发作性肢体麻木B.发作性头痛C. 发作性意识障碍D.发作性强直阵挛抽搐及意识障碍E. 发作性偏瘫 30.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为A. 动脉硬化B. 风心病C. 高血压性动脉硬化D. 脑部血管畸形E. 糖尿病 31.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是指 A.细胞数增多,蛋白正常B. 细胞蛋白均增高,蛋白增高更明显C. 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D. 细胞蛋白均增高、细胞增高更明显E. 蛋白正常,细胞数降低 A2题型 32.患者男性,68岁。患高血压20余年,近半年来常于劳累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可以缓解,体力活动不受限制,诊断为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Ⅰ级,其分级的主要依据 A. 耐受体力活动情况B. 有无脏器淤血改变C. 有无尿量减少D. 有无神志改变E. 有无心律失常33.患者女性,35岁。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功能II~III级,心房颤动,口服地高辛控制心室率。今早突然心慌、心悸,心跳加快,选用利尿剂时宜选 A. 氨苯蝶啶B. 速尿C. 氢氯噻嗪D. 丁脲胺E. 环戊甲噻嗪 34.患者男性,70岁。突然意识丧失,血压测不清.颈动脉搏动消失。住院心电图监测为心室颤动,此时应采用最有效的治疗是 A. 人工呼吸 B. 心脏按压 C. 电击除颤 D.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 E. 心脏内注射肾上腺素 35.患者男性,74岁。高血压、冠心病9年,发生心力衰竭。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 置半卧位 B. 两腿下垂 C. 促进利尿 D. 低盐饮食 E. 输液加快 36.患者男性,49岁。自觉心悸l天,自测脉搏不齐,心电图示有室性期前收缩。下列属于其心电图特征是 A. 提前出现P波 B. P波消失 C. 提前出现形态正常的QRS波群 D. 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E. T波与主波方向相同 37.患者女性,85岁。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电图示:室性期前收缩。下列关于期前收缩治疗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偶发期前收缩必须应用镇静剂治疗 B. 偶发期前收缩必须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C. 症状明显、呈联律的期前收缩需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D. 频发房性、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常选用利多卡因治疗 E. 室性期前收缩常选用维拉帕米治疗 38.患者男性,55岁。诊断为心房颤动,其心电图特征是 A. 出现F波,频率250~350次/分 B. 出现f波,频率350~600次/分 C. 可见P波 D. 心室率常<100次/分 E. 心室率规则 39.患者,女性,45岁。下班后感到心慌,数脉搏发现每隔两个正常的搏动后出现一次过早的搏动。此脉搏是 A.二联律 B.三联律 C.脉律异常 D.间歇脉 E.脉搏短绌

神经系统疾病习题

1、周围性面瘫与中枢性面瘫鉴别的依据为: A.是否口角歪斜 B.是否鼻唇沟变浅 C.能否皱额、闭目 D.能否鼓腮 E.能否吹口哨 答案:C 2、患者右侧额纹消失,右侧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露齿时口角偏向左侧,可能是 A.左侧中枢性面瘫 B.右侧中枢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右侧周围性面瘫 E.双侧周围性面瘫 答案:D 3、患者鼻唇沟变浅,右侧口角下垂,闭眼、皱眉动作正常,两侧额纹正常 A.双侧周围性面瘫 B.右侧周围性面瘫 C.左侧周围性面瘫 D.右侧中枢性面瘫 E.左侧中枢性面瘫 答案:E 4、瘫痪是指: A.随意运动肌力减弱或消失 B.肌紧张力减弱或消失 C.不自主运动肌力减弱或消失 D.肌肉运动能力消失 E.肌肉与肌腱运动不协调 答案:A 5、根据哪项临床表现区别中枢性瘫痪和周围性瘫痪 A.肌力大小 B.有无感觉障碍 C.有无病理反射 D.有无大小便障碍 E.有无感觉过敏

答案:C 6、关于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的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瘫痪分布以整个肢体为主 肌张力减低B. C.腱反射增强 D.病理反射阳性 E.可有废用性肌萎缩 答案:B 7、眶上神经反应及各种反射均存在,属于哪种意识障碍? A.深昏迷 B.昏睡 C.浅昏迷 D.嗜睡 E.中度昏迷 答案:C 8、整日处于睡眠状态,但呼之能应属于哪种意识障碍? A.深昏迷 B.昏睡 C.浅昏迷 D.嗜睡 E.中度昏迷 答案:D 9、鉴别深浅昏迷程度的可靠指征是 A.生命体征 B.瞳孔对光反射 C.肌力 D.腱反射 E.对疼痛的反应 答案:E 10、某患者突起昏迷,四肢瘫痪,双侧瞳孔“针尖样”缩小。最可能是: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基底节出血 C.小脑出血 D.额叶出血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九)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属于病理反射的检查是( ) A.角膜反射 B.膝腱反射 C.巴宾斯基征√ D.凯尔尼格征 E.布鲁辛斯基征 解析: 2.对瘫痪患者的护理,下列错误的是( ) A.保持肢体功能位 B.观察呼吸肌有无麻痹 C.鼓励患者自主运动 D.穿脱衣服时,先穿健侧,并先脱患侧√ E.鼓励患者适度患肢功能锻炼 解析: 3.原发性癫痫原因不明,最可能的相关因素是( ) A.脑膜炎 B.恶性脑肿瘤 C.遗传因素√ D.脑外伤 E.尿毒症 解析: 4.对昏迷患者的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A.患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 B.吸痰严格无菌操作,每次吸痰不超过25秒√ C.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压疮 D.每日做口腔护理 E.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解析: 5.脑血栓形成的超早期治疗时间一般是指发病后的( ) A.1 h内 B.2 h内 C.3 h内 D.4 h内 E.6 h内√ 解析: 6.发现脑出血患者突然出现脑疝症状,在通知医师的同时首先应( ) A.给予吸氧 B.静脉滴注甘露醇√ C.静脉滴注5%葡萄糖 D.置于高枕位 E.尽快准备辅助呼吸 解析: 7.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 A.避免搬动 B.各项操作要轻柔 C.头部略低,防止脑缺血√ D.液体人量每日不超过1 500 ml

E.头部置冰袋 解析: 8.护理脑出血恢复期患者以下哪项不妥( ) A.帮助心理康复 B.病情稳定后开始锻炼 C.进食后保持卧位√ D.训练自行排尿 E.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 解析: 9.吉兰.巴雷综合征最早出现的表现是( ) A.下肢远端迟缓性瘫痪√ B.肌肉萎缩 C.四肢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 D.尿潴留 E.呼吸肌麻痹 解析: 10.诊断癫痫的主要依据是( ) A.体格检查 B.头部X线片 C.脑CT、MRI D.脑脊液检查 E.病史和脑电图√ 解析: 11.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是( ) A.苯巴比妥钠注射

活化蛋白-1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2017年2月第43卷第1期 现代临床医学JOURNALOFMODERNCLINICALMEDICINE Feb. 2017 Vol. 43 No. 1 活化蛋白L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张益梅,李经伦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活化蛋白-1(AP-1)是一类二聚体的反式调节因子,其作用十分广泛,对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具有调控作用。许多体内外实验均证实,A P-1与脑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癫痫和脑胶质瘤等神经系统常见疾病有密切联系。本文就AP-1的组成、调节及其与以上疾病的关系作简要综述。 【关键词】活化蛋白L ( AP-1 )$c-Jun$ JNK$信号传导 【中图分类号】R741.0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 11851/j. issn. 1673-1557. 2017. 01. 002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 cnki. net/kcmKdetail/51. 1688. R. 20170111.1123.004. html 活化蛋白-1(activated protein-1,AP-1)是一*类重要 的真核细胞转录因子,是诸多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在细 胞核内的交汇点,有细胞内信号传导的第三信使之称,是基因转录调控的分子开关,能与许多基因上的AP-1位点结合,启动多种与细胞分裂和增殖相关基因的转 录,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过程。 1AP-1的组成 AP-1是一个集体名词,主要由Jun蛋白卜-(<、^ Jun、Jun-B、Jun-D)、Fos 蛋白(v-fos、c-fos、Fos-B、F r1、Fra2 )、激活转录因子(activatingtranscription factor, ATF;包括 ATF2、ATF3//RF1、B-ATF)、Jun 二聚化伴 侣(JDP1、JDP2 )*1]、Maf蛋白(v-Maf、c-Maf、NT)家族 组成的同源或异源二聚体[2]。在不同细胞中AP-1的组成不同。这些蛋白都属于亮氨酸拉链蛋白,它们的 一级结构都具有一个保守的亮氨酸拉链(leucine ip p e T结构,即蛋白质分子肽链上每7个氨基酸重复 出现一个亮氨酸残基,这些亮氨酸残基都在!螺旋同 一个方向上出现,两个相同结构的两排亮氨酸残基能 以疏水键结合成二聚体,通过这一特殊结构家族间或 不同家族成员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二聚体。Jun蛋 白和ATF蛋白可形成同源二聚体,Jun蛋白的结构高 度同源,其除了可形成同源二聚体外,还可与AP-1家 族的其他蛋白ATF和FoS蛋白结合形成更稳定的异源 二聚体。Jun同源和Jun-Fos异源二聚体识别相同的 DNA结合位点,B L!TPA反应元件(其序列为TGAG/ CTCA),Jun-ATF异源二聚体和A T F同源二聚体识别 称为CR E的序列(TGACGTCA)[3],Fos蛋白、Maf蛋 白则不能形成同源二聚体,Maf蛋白只与c-fos形成异 源二聚体,而不能结合c-un。在哺乳动物体内,AP-1的主要成分是Jun和Fos。单独的c-Jun和c-fos是没有生物学功能的。Jun蛋白可以形成同源二聚体,亦 可与Fos或Fras形成更加稳定的异源二聚体,而Fos 则只能与Jun形成异源二聚体,故可以用C-Jun蛋白的 表达量来反映AP-1的表达[4]。不同的二聚体形式,其 稳定性及与DNA的结合能力不同,在静息状态下,AP-1的分子结构以c-Jun同源二聚体为主,当细胞受到佛 波醋(TPA)、血清、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神经递质和紫 外线等刺激时,c-u n和C-fo s的表达水平增高,此时 AP-1以c-Jun、c-fos异源二聚体的形式存在,此形式较 c-Jun同源二聚体稳定,且与DNA连接和诱导转录能 力也大大增强。 2 AP-1的调节 AP-1的活性调节十分复杂,包括自身组分的差异 表达、转录水平调节、翻译后调节及与其他癌蛋白和辅 助蛋白相互作用的调节,其中翻译后调节是AP-1的主 要调节方式[5]。自身组分的差异表达是对其功能最基 本的调节。AP-1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或拮抗作 用。c-Jun是AP-1的主要成分,如前所述,它可通过亮 氨酸拉链与其他蛋白形成复合物,如Jun-B、Jun-D、ATF家族成员,不同的组合其作用不尽相同。在某些 情况下,Jun-B可与Jun、Fos或Fos-B形成非活化的异 源二聚体,通过竞争与AP-1位点的结合来抑制AP-1的活化,Jun-B表现出抑制c-Jun的活性效应,而Jun-D 对c-un具有一定的增强作用。许多细胞外信号主要 通过控制构成AP-1成分蛋白的转录,从而调控AP-1白的 量 及转 录 因性。AP-1 的 调 主要是磷酸化调控。转录因子在磷酸化水平的调控主 要有3类:一是调控胞核移位。这类转录因子包括 NF-B、NF-A T等;二是调控其DNA结合能力,转录因 子被磷酸化后其DNA的结合能力可表现为增强(如 通信作者:李经伦,ljl031611@163. com 7

最新急诊护理常规试题

急诊护理常规 一、单选题 1、鼻腔后部及鼻咽部出血处理()A A.后鼻孔填塞 B.切开引流行鼻孔填塞 C. 切开引流不行鼻孔填塞 D.前鼻孔填塞 E. 前后鼻孔填塞 2、处理鼻出血的方法,错误的()C A.轻微出血可以采用局部止血法 B.找不出出血点可采用鼻孔填塞 C.凡有鼻孔出血都采用后 鼻孔填塞 D.明确出血可用冷冻、电灼 E. 药物止血 3、遇到大量鼻出血的急诊患者首先应做的是()A A.迅速判断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出血程度,观察有无休克征象 B.详细询问病史 C.仔细检查鼻腔 D.鼻腔纱条填塞 E.输血 4、与有机磷中毒无关的症状是()D A.肌肉颤动 B.多汗 C. 瞳孔缩小 D. 呕吐物有酸酵味 E 唾液多 5、病人突然昏迷、抽搐、瞳孔缩小、皮肤湿冷、多汗、呼吸困难,应考虑下列哪种疾病可能性大() D A.CO中毒 B. 巴比妥类药物中毒 C.中暑 D.阿托品中毒 E 有机磷农药中毒 6、有机磷农药生产或使用过程中,导致人体中毒的主要途径是( ) B A.消化道 B.皮肤 C.粘膜 D.呼吸道 E.消化道和粘膜 7、强阳光照射头部,大量紫外线进入颅内,引起颅内温度升高(可达41~42℃),出现脑及脑膜水肿、 充血。故发生剧烈的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眼花,烦躁不安,意识障碍,严重者发生抽搐昏迷。为中暑哪一类()D A. 中暑高热 B. 中暑痉挛 C. 中暑衰竭 D.日射病 E热射病 8、电击伤主要损害()A A.心脏 B.肝 C.呼吸 D.脑 E.肾 9、溺水患者救助首要措施()C A.观察意识状态 B.建立静脉通路 C.保持呼吸通畅 D.了解是淡水还是海水淹溺 E.触摸大动 脉 10、休克早期动脉血压变化的特点是()C A.升高 B.降低 C.正常或略降 D.先降后升 E.先升后降 11、休克早期血流量基本不变的器官是()A A.心脏 B.肝 C.肾 D.肺 E.脾 12、休克时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必然导致()B A.高碳酸血症 B.乳酸堆积 C.酮体堆积 D.呼碱 E.代碱 13.休克时易发生的酸碱失衡类型是()c A.代碱 B.呼酸 C.代酸 D.呼碱 E.以上都不是 14.心输出量减少、外周阻力升高不是下列哪型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特点()c A.心源性休克 B.感染性休克 C.过敏性休克 D.失血性休克 E.创伤性休克 15、休克病人治疗过程中中心静脉压为3cmH2O,血压90/60mmHg,处理原则为:()E A.适当补液 B.收缩血管 C.舒张血管 D.补液实验 E.充分补液 16、急性心肌梗死左心功能不全伴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用利多卡因无效,应优选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C A.普鲁卡因酰胺 B.普罗帕酮 C.胺碘酮 D.氨酰心安 E.维拉帕米 17、下列对多发伤描述错误的()E A.多发伤是指在同一伤因的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组织或器官受到严

神经病学题库(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内容参考)

第八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下列哪项不是脱髓鞘疾病常见的病理改变: A.神经纤维髓鞘破坏 B.病变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白质 C.小静脉周围炎性细胞浸润 D.神经轴索严重坏死 E.神经细胞相对完整 2.下列哪项与多发性硬化发病机制无关: A.病毒性感染 B.自身免疫反应 C.环境因素如高纬度地区 D.血管炎导致缺血 E.遗传易感性 3.多发性硬化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 A.复发-缓解型 B.继发进展型 C.原发进展型 D.进展复发型 E.良性型 4.女性,24岁,一年前疲劳后视力减退,未经治疗约20余日好转,近1周感冒后出现双下肢无力和麻木,2日前向右看时视物双影。最可能的诊断是:

A.球后视神经炎 B.重症肌无力 C.多发性硬化 D.脑干肿瘤 E.脊髓压迫症 5.一青年,7个月前因轻截瘫诊断急性脊髓炎住院治疗,2周后基本痊愈;近20天来感觉四肢发紧、阵发性强直伴剧烈疼痛,用芬必德无好转,入院时查头部MRI及BAEP、SEP和VEP均正常。对确诊多发性硬化最有价值的是: A.脑电图检查 B.CSF-IgG指数增高和寡克隆IgG带(+) C.检查发现有感觉障碍平面 D.Lhermitte征(+) E.脊髓MRI检查 6.男性,40岁,因感冒半月后出现性情改变如欣快、暴躁和猜疑,以及EEG弥漫性慢波,以脑炎诊断住院20天,经治疗病情明显好转,准备3日后出院。但患者病情反复,新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更应考虑MS: A.视力减退并排除眼科疾病 B.局灶性癫痫发作 C.查到感觉障碍 D.双侧Babinski征(+) E.头颅MRI检查有信号异常 7.一中年患者因感冒半月后出现眼球震颤、声音嘶哑、共济失调和平衡障碍。最不可能的疾病是: A.脱髓鞘脑炎 B.多发性硬化 C.Fisher综合征 D.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

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80132)。收稿日期:2009-09-10;修回日期:2009-11-09 作者简介:潘婕(1985-),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通讯作者:罗本燕(1962-),女,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心理学、脑血管病的研究。 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潘婕,汪敬业 综述 罗本燕 审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杭州市 310003 摘 要:自噬是细胞内降解/再循环系统,被称为II 型程序性细胞死亡。近年来研究表明自噬广泛参与神经系统发育以 及脑缺血、痴呆、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但在自噬对神经细胞死亡的作用上还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自噬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加以综述,从而有助于今后深入探索自噬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功能并开辟神经系统疾病新的治疗方向。 关键词:自噬;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死亡 自噬是40多年前学者在电镜下观察到的一种细胞结构,然而,直到最近几年科学家才逐渐认识到自噬的重要功能,尤其是2005年5Sc i ence 6杂志将细胞自噬评为该年度六大科技热点研究之首,自噬相关研究得以迅速进展。自噬通过降解细胞内小分子物质、细胞器或细胞膜,一方面帮助细胞清除受损伤或衰老的细胞器、不再需要的生物大分子以及细胞内异物;另一方面也为细胞内细胞器的构建提供原料,即细胞结构的再循环;同时在应激或饥饿时尚能为细胞提供生存必须的营养物质以帮助细胞度过难关。自噬的过度发生也可诱导细胞发生程序性死亡,被称为II 型程序性细胞死亡,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1] 。近年来自噬在神经 系统领域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使我们对其在某些重大疾病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但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自噬在神经细胞死亡上是起保护作用还是促进作用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图全面综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探索自噬在神经系统中的功能提供参考。1 自噬概况 真核生物中自噬根据待降解物被转运到溶酶体内的途径不同分为大自噬(m acroautopha gy)、小自噬(m icr oa utophagy )以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 ha peron 2mediate d autophagy,C MA )3种,通常所说的自噬即大自噬。自噬发生需要众多分子的参与,如自噬相关基因(aut ophagy 2rel ated gene ,Atg)、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 icrot ubule 2associate d protei n li ght c ha i n 3,LC3)等。 2 自噬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异常蛋白的聚集密切相关,而自噬参与细胞内大分子和细胞器的降解从而维持正常的细胞代谢和生理功能,在对Atg5[2] 以及A t g7 [3] 基因敲除的研究中均发现脑内 大量神经元出现退变而死亡,并产生行为学损害。从而提出自噬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可能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蛋白异常聚集的具体机制也得以逐渐阐明。2.1 帕金森病 A 2突触核蛋白(A 2synuclei n )是帕金森病(Par 2ki nson .s di sease ,PD )的重要致病蛋白。研究发现,a 2synuclein 与溶酶体相关膜蛋白2(l ysoso m e 2associ 2ated m e mbra ne pr ote i n 22,LA MP 22)有高度的亲合性,但a 2synuclei n 并不能通过C MA 途径转运至溶酶体内降解,这种高亲合性反而促进了a 2synuclein 以及其它蛋白的聚集 [4] 。除此之外,a 2synuclei n 修饰改 变也与PD 发生相关。M arti nez 2V icente 等[5] 研究发 现修饰抑制了a 2synuclei n 通过C MA 途径降解,但并不抑制其他蛋白的降解,而经多巴胺处理后的a 2synuclein 在抑制自身降解同时也促进了其他蛋白的异常聚集,这提示多巴胺抑制自噬可能造成多巴胺神经元选择性死亡而产生P D 。肌细胞增强因子2D (MEF 2D )通过与H sc70结合发挥正常功能是维持神经元存活的关键,Yang 等 [6] 研究发现A 2sy 2 nuclei n 转基因小鼠以及P D 患者神经元内MEF 2D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1.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 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该膜上的AchR受到损害后,受体数目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应用胆碱酯酶抑制治疗后明显减轻。 发病机制: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被自身抗体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a.发病年龄:两个高峰:20-40、40-60 b.无明显诱因,隐袭起病,呈进展性或缓解与复发交替性发展,部分严重者呈 持续性。发病后2-3年可自行缓解,仅表现为眼外肌麻痹者可持续3年左右,多数不发展至全身肌肉。 c.全身骨骼肌均可受累,但在发病早期可单独出现眼外肌、喉部肌肉无力或肢 体肌无力,颅神经支配的肌肉较脊神经支配的肌肉更容易受累,常从一组肌群无力开始,逐步累及到其他肌群。 d.骨骼肌易疲劳或肌无力呈波动性,肌肉持续收缩后出现肌无力甚至瘫痪,休 息后症状减轻或缓解,晨轻暮重现象。 一侧或双侧眼外肌麻痹:上睑下垂、斜视、复视、眼球固定 面部肌肉或口咽肌麻痹:表情淡漠、苦笑面容;连续咀嚼无力、进食时间长、说话带鼻音、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麻痹:颈软、抬头困难、转颈耸肩无力。 四肢肌受累以近端为重,表现为抬臂、梳头、上楼梯困难。 注意: 1.腱反射通常不受影响,感觉正常。 2.呼吸肌受累出现呼吸困难者为重症肌无力危象,是本病致死的直接原因。 3.首次采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都有明显的效果,这是本病的特点。 e.肌无力危象:早期迅速恶化或进展过程中突然加重,出现呼吸困难,以致不能维持正常的换气功能时,称重症肌无力危象。 1.肌无力危象:疾病发展严重的表现,注射新斯的明明显好转。 2.胆碱能危象:抗胆碱酯酶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困难,之外常伴有瞳孔缩小、汗多、唾液分泌增多等药物副作用现象。注射新斯的明后无效,症状反而更加重。 3.反拗性危象:在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期间,因感染、分泌、手术等因素导致患者突然对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无效,而出现呼吸困难;注射新斯的明后无效,也不加重症状. f辅助检查: 疲劳试验:适用于病情不严重者,尤其是症状不明显者,眨眼30次;两臂持续平举;持续起蹲10-20次。 新斯的明实验:1.5mg新斯的明,0.5mg阿托品; 神经肌肉电生理检查; 重复神经电刺激(RNES):典型改变为低频(2-5HZ)和高频(>10HZ)重复刺激运动神经时,若出现动作电位波幅的递减,且低频刺激递减在10%-15%以上,高频刺激递减在30%以上则为阳性,(检查前停服康胆碱酯酶药物12-18小时)否则可出现假阴性。

神经内科护理学试题

1、患者男性,52岁。有支气管扩张病史10年,咯血100m1后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张口瞪目、两手乱抓、抽搐、大汗淋漓、牙关紧闭。此时患者应取 A.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 B.去枕平卧位 C.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D.端坐位 E.患侧卧位 标准答案:a 解析:咯血100m1后突然出现胸闷气促、张口瞪目、两手乱抓、抽搐、大汗淋漓、牙关紧闭的临床表现,提示患者发生了窒息;咯血窒息的患者取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有利于窒息物的排出。 2、肝性脑病前驱期的主要表现为 A.意识模糊 B.精神失常 C.性格、行为改变 D.呼吸时有肝臭 E.腱反射亢进 标准答案:c 解析:肝性脑病临床表现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可分为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和昏迷期。前驱期的主要特征是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3, 肝硬化出现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出血 B.营养不良 C.肝肾综合征 D.并发感染 E.脾功能亢进 标准答案: e 解析:由于肝硬化时肝内大量结缔组织产生,致肝内血流不畅,形成门脉高压,致脾内滞留大量血液而肿大,一个巨大的脾可破坏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致周围血中血小板、红细胞、白细胞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 4、患者男性,56岁。肝硬化病史7年,此次因腹水入院治疗,某日大量利尿放腹水后出现肝性脑病。导致该患者肝性脑病最主要的诱因是 A.上消化道出血 B.高蛋白饮食 C.缺钾性碱中毒 D.感染 E.药物 标准答案:c 解析:大量利尿放腹水,可导致蛋白质、电解质的丢失,引起缺钾性碱中毒,促使氨透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进入脑细胞产生氨中毒,导致肝性脑病。 5、患者女性,68岁。有“慢性心力衰竭”病史多年,长期服用地高辛、异山梨酯、氢氯噻嗪、美托洛尔等药物治疗。今日诉乏力、腹胀、心悸,心电图示:U波增高。应考虑为A.高钾血症 B.低钾血症

血液系统护理常规试题1

血液科护理常规试题 一、单选题 1.成人的主要造血器官是:A. A.骨髓 B.肝 C.脾 D.淋巴结 E.胸腺 2.贫血的定义是指单位容积的外周血液中E. A.循环血容量低于正常低限 B.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 C.红细胞数和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D.红细胞数和网织红细胞数低于正常 E.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和/或红细胞比容低于正常 3.贫血时病人皮肤及粘膜苍白,检查较为可靠的部位是E. A面颊、皮肤及上腭粘膜B手背皮肤及鼻腔粘膜C耳轮皮肤及口腔粘膜 D颈部皮肤及舌面E手掌皮肤、睑结合膜、口唇及指甲 4.各种贫血首要的护理措施是 D. A.高热量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补铁 D.休息 E.补叶酸 5.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A. A.血小板减少 B.白血病细胞浸润 C.感染 D.免疫下降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 急性白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A. A.贫血,发热,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 B.贫血,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肾功能衰竭 C.贫血,发热,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蛋白尿 D.发热,出血,肝、牌和淋巴结肿大 E.贫血,乏力,出血,肾功能衰竭 7.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健康指导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A 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故应卧床休息,应使用软床垫; B 应注意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劳累、做剧烈运动; C 适度活动可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和血钙在骨骼的沉积,减轻骨骼的脱钙; D 注意预防感染,一旦出现发热或活动后出现剧烈疼痛,应及时就诊。 8. 护理白血病化疗病人的措施中,下列哪项不妥:D. A.化疗药液必须现用现配 B.呕吐后鼓励进食 C.严密观察血象变化 D.有明显脱发者应暂停化学治疗 E.定期作肝功能检查 9. 患者,女性,24岁,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年余。目前贫血、出血明显加重,脾迅速肿大. 护士为其提供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D. A.适当限制活动 B.预防各种创伤 C.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D.保持鼻黏膜湿润,清除鼻腔内血痂 E.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易消化饮食 10.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白血病的主要区别为: B A.全血细胞减少 B.有无肝脾肿大 C.网织红细胞缺乏 D.外周血中有无幼稚细胞 E.骨髓象特点 11.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预防性治疗,鞘内注射常用药物是: C. A.环磷酰胺 B.柔红霉素 C.甲氨蝶呤 D.长春新碱 E.泼尼松 12.下列哪种白血病易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E. A.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13.对于急性白血病护理最重要的措施是预防和观察: B. A.药物不良反应 B.颅脑出血 C.感染情况 D.贫血情况 E.口腔溃疡 14.白血病病人的健康指导不正确的是: E. A.指导病人加强营养 B.向病人说明坚持用药的重要性 C.向病人解释化疗的不良反应 D.指导病人定期复查血象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Word版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意识模糊、谵妄。 —意识内容变化—嗜睡、昏睡、昏迷。—意识觉醒度下降 一、 以觉醒度改变的意识障碍: A 、 嗜睡。 B 、 昏睡。 C 、 昏迷: a 、 浅昏迷。 b 、中昏迷。 c 、 深昏迷——瞳孔散大,生命征明显改变。 大脑和脑干功能丧失——脑死亡。标准: 1、对外界无反应,脊髓反射可存在。 2、脑干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固定。 3、自主呼吸停止。 4、脑电图显示无脑电活动,体感诱发电位示脑干功能丧失。 5、TCD ——无脑血流灌注。 6、经各种抢救无效,时间持续≥12小时。 7、 除外药源性、内分泌性、中毒性、低温的原因。 二、 以意识内容改变的意识障碍: 1、意识模糊:注意力下降、反应淡漠、定向力下降、活动下降、语言受损。 2、 谵妄(急性所致):对外界的认识和反应下降,伴幻觉,波动性症状。 三、 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 1、去皮质综合症: 双侧大脑皮质广泛受损——对外界无反应、眼球仅无意识活动、睡眠周 期存、脑干反射存。 2、无动性缄默症: 脑干上部丘脑网状激活系统障碍——肌张力下降、无锥体束征、睡眠周 期存、外界无反应。 3、植物状态: A 、 大脑半球严重受损+脑干功能保存:反射性睁眼、睡眠周期存、脑干 反射存、外界无反应。 B 、 持续植物状态:脑外伤——植物持续状态(≥12月),其它原因的则 为≥3月。 四、 鉴别诊断: 1、闭锁综合症: 脑桥基底部障碍:双侧锥体束、皮质脑干束障碍——意识清楚、仅能眨 眼、眼球垂直运动示意,不能水平运动。

2、意志缺乏症: 双侧额叶障碍——清醒状态,但无始动性、不语少动、额叶释放反射。 3、木僵: 精神障碍——伴有蜡样屈曲、违拗症、情感性自主神经改变。 五、伴发不同症状和体征意识障碍的病因诊断: 认知障碍 认知:外界信息——加工处理——心理活动——获取知识or应用知识。 认知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执行、计算、理解、推断。 一、记忆障碍: A、瞬时记忆≤2秒。 B、短时记忆≥1分钟。 C、长时记忆。 根据长时记忆分: A、遗忘:a、顺行性。b、逆行性。c、系统成分性。d、选择性。e、暂 时性。 B、记忆减退:指识记、保持、回忆、再认均减退。 C、记忆错误:a、记忆恍惚——似曾相识。b、错构——在时间顺序上 错构。c、虚构。 D、记忆增强:指对远事记忆异常性增加。 二、失语: 包括:自发说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书写。 根据解剖-临床来分类: (一)、外侧裂周围失语:共同特点均有复述障碍。 1、Broca失语: 优势额下回后部——自发性说话障碍为主,仅简单的句式or词,其 他各方面均有障碍。 2、Wernicke失语: 优势颞上回后部——听理解障碍,言语增多,词不达意,其它各方面 均有障碍。 3、传导性失语: 优势缘上回、Wernicke——外侧裂周围弓状束障碍——Wernike区与 Broca区联系障碍——言语流利、大量错词、句式完整、听理解障碍 较轻、其它各方面亦受损、复述障碍最重。 (二)、经皮质性失语综合症:共同特点:复述相对保留。 1、经皮质运动性失语: 优势额叶分水岭区障碍——优势Broca附近or优势额叶侧面——类 似于Broca失语,但较Broca失语轻。 2、经皮质感觉性失语: 优势颞顶叶分水岭区障碍——优势Wernike区附近——类似于 Wernike,较Wernike轻。

神经系统护理_常规试题

神经系统护理常规试题 一填空题 1 脑梗死是脑血管疾病的最常见类型,通常可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 2 抗凝药皮下注射在(腹部脐周5cm以外),注射时不排气,不回抽血液,注射后(多按压)。 3 壳核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可出现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 4 脑出血中,(小脑出血)发病突然,眩晕和共济失调明显,可伴有频繁的(呕吐)及(枕部)疼痛。 5脑水肿可以使颅内压增高和导致(脑疝),是脑出血的主要死因,内科通常采用20%甘露醇,甘油果糖和(速尿)等脱水降颅压。 6 (再出血)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急性并发症,,发病后(24小时)风险最大。 7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模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8重症肌无力的三种危象包括(肌无力危象)、(胆碱能危象)和反拗危象。 9帕金森病又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变性疾病,(震颤)常为首发症状。 10帕金森病的患者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多食蔬菜水果和粗纤维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11GBS脑脊液的检查中应注意有无(蛋白-细胞分离),即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出现于病后(2-3周)。 12 给予GBS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时,开始滴注速度为1.0ml/分,约(20滴/分),持续分钟后无头痛,心慌,恶心等不良反应,可逐渐加快速度,最快速度不超过(60滴/分)。 13病毒性脑炎的治疗中,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是更昔洛韦和(阿昔洛韦)。 14在观察病毒性脑炎的患者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忽大忽小或两侧不等大,,对光反应(迟钝),血压(升高),需警惕脑疝发生。

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HISTOCHEMISTRY AND CYTOCHEMISTRY 第27卷第6期2018年12月 V ol .27.No .6December .2018 〔收稿日期〕2018-10-10 〔修回日期〕2018-12-03 〔基金项目〕 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项目(CSTC2014j -cyjA10077) 〔作者简介〕牟长河,男(1977年),汉族,主治医师 *通讯作者(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Haolei1102@https://www.360docs.net/doc/62537256.html, 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牟长河1 ,郝磊 2* (1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958医院神经内科,重庆 400020;2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重庆仁济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400062) 〔摘要〕随着神经干细胞理论的提出,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希望。神经干细胞(NSCs )是指自我更新、且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退行性变时,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开始启动神经修复,但受到数量及微环境的影响,作用非常有限。近年,人们采用各种体外培养方法,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外源性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和脊髓损伤等方面做了很多动物及临床前研究。本文综述神经干细胞移植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缺血性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损伤 〔中图分类号〕R329.29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6705/ j. cnki. 1004-1850. 2018. 06. 013 The progress in applic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in neurological diseases Mu changhe 1, Hao lei 2* (1Department of neurology, No.958 hospital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hongqing 400020; 2Department of neurology, Renji hospital of Chongqing,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ongqing, 400062) 〔Abstract 〕The theory of neural stem cells has brought great hope for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Neural stem cells (NSCs) refer to multipotential cells that are capable of self-renew and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ons,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Whe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s damaged or degenerative,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begin to initiate repair. But their effect is very limited due to their quantity and the micro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in vitro culture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obtain a certain quantity of ex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There are many animal and preclinical studies on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arious neurological diseases including ischemic stroke, Parkinson’s disease, Alzheimer’s disease and spinal cord injury. Here the applic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logical diseases was reviewed. 〔Keywords 〕Neural stem cells; ischemic stroke; Parkinson’s disease; Alzheimer ’s disease; spinal cord injury 干细胞(Stem Cells ,SCs )是指具有无限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细胞。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退行性变时,受到数量及微环境的影响,内源性干细胞的修复作用非常有限,几乎不能进行有效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修复,此时干细胞移植治疗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为脑梗死、帕金森、阿尔茨海默病、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细胞移植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1 神经干细胞特性及来源 神经干细胞(NSCs )是指自我更新、且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其在神经系统中主要作为一种储备细胞,即当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时,如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这些干细胞便开始增殖、迁移及分化为相应的组织细胞,以便实现结构和功能的代偿。NSCs 不表达成熟细胞抗原,具有低免疫原性,因此在移植后相对较少发生异体排斥反应,有利于其存活。NSCs 来源于神经组织,从哺乳动物胚胎期的大部分脑区、成年期的脑室下区、海马齿状回的颗粒下层、纹状体、嗅球、皮质、脊髓等部位均可成功分离出NSCs ,并可以采用添加bFGF 和EGF 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扩增[1-8]。受到供体组织来源及伦理学限制,直接从神经组织分离培养NSCs 是不切实际的。近期研究发现,NSCs 尚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