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散文化笔法改写的词的上片。
深秋傍晚,江天茫茫,漫天雨幕处处浸润。 雨住,一阵阵瘦长的清风掠过耳旁。 大地阒寂冷落,诉说着秋的凄凉。 一抹夕阳的余辉,无力地斜卧楼上。 花叶匆匆作最后的谢幕,飘零成一季的忧伤。 惟有江水,阅尽沧桑,忧郁地流浪。 它默默轻拍,拍痛了乡愁,拍湿了诗行。
所以,作者在既没有取得“名”,也没有取得 “利”的情况下,近年来还是落拓江湖,东飘西荡, 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困惑。对于归乡,更是有一种千 回百转、四顾茫然的矛盾心态。个中酸甜苦辣,大 概只有作者自己才能体会了。
词作结尾为何而愁?
想着自己漂零多年,时至今日依然不 知明日将要何去何从;更不知道,在流变天 涯之时,还会有多少沦落不遇的悲凉在等待 着他。伤心人做伤心语,作为下层士人的柳 永,多年在外,却功名未就。时光已经流逝、 青春渐致凋零,而他依然前路茫茫、孑然他 乡。失意、失神的词人,哪能不伤怀,哪能 不辛酸,哪能不倚栏而愁呢?
人生一世谁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光热? 有 职才能有权,才能施展抱负,改造世界,名垂后世。 那时没有像现在这样成就多元化,要成名只有一条 路——去当官。所以就出现了各种各样在从政大路上 跋涉着的而被扭曲了的人。像李白、陶渊明那样求政 不得而求山水;像苏轼、白居易那样政心不顺而求文 心;像王维那样躲在终南山里而窥京城;像诸葛亮那 样虽说不求闻达,布衣躬耕,却又暗暗积聚内力,一 遇明主就出来建功立业。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 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 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转向市井深处,扎到市民堆里, 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 地位,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一 个特殊的代表。 ——梁衡《读柳永》
拓展延伸: 比较《八声甘州》与《玉蝴蝶》的异 同
玉蝴蝶 柳永 望处雨收云断,凭栏悄悄,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蘋花 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 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 霜。海阔山遥,未知何处是潇湘?念双燕、 难凭音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 断鸿声里,立尽斜阳。
柳词内容有三类: 1、描写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生活风 尚,《望海潮》最为有名。这是一首最早 出现的,由文人创作的长调慢词,它形象 地描绘出钱塘江的秀美景色和繁华富庶。 2、描写男女情爱。这类词中有表现下层 人民不幸以及作者对他们的深切同情的, 如《定风波》,有写妓女悲苦和她们对轻 薄男子怨恨的,如《少年游》,有写妓女 渴望自由、渴望真正爱情生活的,如《迷 仙引》。
柳永,与整个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其他文 人一样,内心世界都有着许多的缠绵不展的愁 情与羁旅的沉重足迹、曲折延婉的心灵之 旅……当他还没有入世扬名之时,词人不得不 告别自己的亲人,踏上漫漫的求宦之路,在转 徙于各地的漂泊生活中,似蓬草一般的听凭命 运的拔弄。千山万水间,印下了他许多疲惫不 堪的足迹,同时也留下了他无数沉重的诗行。 羁旅行役,是人生的一部大书,它给人以磨难 与痛苦,也给人以阅历和深沉。在漫漫的旅途 中,悠悠的乡梦中,在沉沉的压抑中,才会有 《八声甘州》,也才会有《八声甘州》的寥廓 冷落与凄美怅惘。
写什么
}
为什么写
思想内容——意境
语言特色 怎样写——艺术特色{
艺术技巧
思考:
1 、词的上片、下片各写了什么? 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2 、打通上片、下片的是哪一句? 3 、能揭示主旨的是哪一句? 4 、能揭示全词感情的是哪个字?
分析上片:
▲说说它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时间、天气、作者
所见所感入手) 时间——暮秋、傍晚(“暮雨”、“清秋残照”) 天气——雨、风(潇潇、霜风凄惨) 所感——霜风凄惨 所见——关河冷落、残照当楼、红衰翠减、 物华已休、江水东流
著名学者叶嘉莹认为:“紧”比“惨”字好。因为 柳永在这里是把悲慨结合在景象之中,并没正面写感 情。不同李易安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戚戚”,全是正面写感情。柳永是把深剧的感情,融 在所写的景物里。“惨”字是写感情的字词,而且太 重,用在这里情调不调合。“紧”是写风,指强劲的 风,与前面的“潇潇暮雨”相呼应,写秋天的雨雨风 风的交相侵袭。
000341.wmv
满文军的《望乡》
八 声 柳 甘 永 州
柳永简介 柳永(?-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 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崇安(今属福建)人。景佑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 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 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 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 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 响。《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 等颇有名。 (《辞海》1989年版)
八声甘州
柳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惨,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 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 无 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 收。 叹年来踪迹, 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 楼颙望, 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鉴赏诗词的方法
• 下片是望中所思,从自已的望乡想到意中人的望 归:她不但“妆楼颙望”,甚至还“误几回天际 识归舟”,望穿秋水之际,对自已的迟迟不归已 生怨恨。如此着笔,便把本来的独望变成了双方 关山远隔的千里相望,见出两地同心,俱为情苦。 虽然这是想象之辞,却反映了作者对独守空闺的 意中人的关切之情,似乎在遥遥相望中互通款曲, 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暗示读者:其人未归而 其心已归,这就更见出归思之切。 另外,此词多用双声叠韵词,以声为情,声 情并茂。双声如“清秋”、“冷落”、“渺邈” 等,叠韵如“长江”、“无语”、“阑干”等。 它们间见错出,相互配合,时而嘹亮,时而幽咽。 这自然有助于增强声调的亢坠抑扬,更好地表现 心潮的起伏不平。
后人对柳词的评价:
“柳词格固不高,而音律谐婉,语意妥帖,承平气象,形 容曲尽,尤工于羁旅行役。”——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学诗应学老杜,学词应学老柳。”——清· 纪晓岚 “耆卿为世訾謷久矣,然其铺叙委婉,言近意远,森秀悠 淡之趣在骨。”——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 “耆卿词系密而妥贴,明白而家常,善于蓄势,有过前 人。” ——清· 刘熙载《艺概》 “脱去了轻薄的调子,俚俗的词句, 而以美丽而深刻的感情、严肃的人 生观,衬托了一个在天涯流浪者的 影子与心境。”——刘大杰的《中 国文学发达史》
“望处雨收云断”,是写即目所见之景,可以看出远处 天边风云变幻的痕迹,使清秋之景,显得更加疏朗。 “凭阑悄悄”四字,写出了独自倚阑远望时的忧思。 这种情怀,又落脚到“目送秋光”上。“悄悄”,忧 愁的样子。面对向晚黄昏的萧疏秋景,很自然地会引 起悲秋的感慨,想起千古悲秋之祖的诗人宋玉来。 “晚景萧疏,堪动宋玉悲凉”,紧接上文,概括了这 种感受。宋玉的悲秋情怀和身世感慨,这时都涌向柳 永的心头,引起他的共鸣。他将万千的思绪按捺住, 将视线由远及近,选取了最能表现秋天景物特征的东 西,作精细的描写
。“水风轻、苹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两句,似乎是用特 写镜头摄下的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只见秋风轻轻地吹拂着水面, 白苹花渐渐老了,秋天月寒露冷的时节,梧桐叶变黄了,正一叶 叶地轻轻飘下。萧疏衰飒的秋夜,自然使人产生凄清沉寂之感。 “轻”、“冷”二字,正写出了清秋季节的这种感受。“苹花渐 老”,既是写眼前所见景物,也寄寓着词人寄迹江湖、华发渐增 的感慨。“梧叶飘黄”的“黄”字用得好,突出了梧叶飘落的形 象。“飘”者有声,“黄”者有色,“飘黄”二字,写得有声有 色,“黄”字渲染了气氛,点缀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 风、苹花、月露、梧叶等秋日景物,用“轻”、“老”、“冷”、 “黄”四字烘托,交织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图,为下文抒 情作了充分的铺垫。“遣情伤”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写中来, 由景及情,词中是一转折。景物描写之后,词人引出“故人何, 烟水茫茫”两句,既承上启下,又统摄全篇,为全词的主旨。 “烟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尽见的景色,阔大而浑厚,同时也是 因思念故人而产生的茫茫然的感情,这里情与景是交织一起的。 这几句短促凝重,大笔濡染,声情跌宕,苍莽横绝,为全篇之精 华。
柳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到民间去的词作家。也许 我们可以责备柳永没有大志,同为词人不像辛弃疾那 样:“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不像陆 游那样:“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 死。”时势不同,柳永所处的时代正当北宋开国不久, 国家统一,天下太平,经济文化正复苏繁荣。京城汴 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新兴市民阶层迅速形成, 都市通俗文艺相应发展,恩格斯论欧洲文艺复兴时说, 这是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市民文化呼唤 着自己的文化巨人。这时柳永出现了,他是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专业的市民文学作家。他在市井这块沃土里 酣畅淋漓地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梁衡《读柳永》
【简析】
• 柳永这首写别情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脉络清 楚,词句洗练,又大气磅礴。为柳永的代表作之一。 • 潇潇暮雨,洒遍江天,直洗出一片清秋天地。雨过后。 渐觉霜风凄紧,秋意一阵紧似一阵。词人独立高楼, 极目远望,关河冷落,夕阳残照。风雨过后,到处红 衰翠减,韶光休矣。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似与词 人默默相对。 • 不忍登高临远,因故乡邈渺不可见,而望乡又总使人 归心难收。更遥想佳人,此刻亦独立妆楼举首凝亡命 望,多少次天际识归舟,总是一场空!美人迟暮之悲, 和红衰翠减之悲,亦打成一片。佳人又怎知道,此时 此刻,我与你正一样凝愁相望!
认为“唐人佳处,不过如此”。“是处”二 句描状衰残之景以烘托人之离愁。“惟有长 江水,无语东流”用拟人法衬游子之忧伤, 又暗转下片。只见江水东流,而游子不能东 归,只能眺望而已。下片抒写对佳人的思念 之情。共有三个画面,游子登楼怅望,忧思 百端;“想佳人”三句则是设想对方盼望自 己之景,结尾再回到自己一方来。这样,由 此及彼,再由彼回此,回环往复,抑扬顿挫, 抒情效果极佳。这首词气象辽阔、声律雄浑, 在凄清苍凉之中蕴含着高远悲壮之音。
散文化笔法改写的词的下片:
怕登高极目远望,乡关何方? 披着残霞的归雁,载着缕缕思念向天边飞翔。 叹息多年来的漂泊之舟,为何苦苦长期停泊在异乡。 远方的知己红颜,或许正在妆楼举首凝望。 多次把天边驶来的帆船,误认为是我的归航。 她怎么知道,我也凭栏沉思冥想。 像你一样,我的愁绪在整个秋季里无尽的蔓延飘荡。
柳词内容有三类: 3、江湖落拓的感慨是他词作的另一重要内 容。《雨霖铃》、《八声甘州》、《夜半乐》 是这部分词的代表作。“叹年来踪迹,何事苦 淹留”(《八声甘州》)、“今宵酒醒何处?杨柳 岸晓风残月”(《雨霖铃》),道出了居无定处, 四海漂泊的乡思愁怀;“念去去千里烟波,暮 霭沉沉楚天阔”(《雨霖铃》)、“败荷零落,衰 杨掩映”(《夜半乐》)和“是处红衰翠减,冉冉 物华休”(《八声甘州》)中主人公颓唐的心情将 秋日景象涂抹上浓重的阴影。词人的离愁别绪 与冷落清秋的景物相互交融,达到了高度的艺 术境界。
Baidu Nhomakorabea 总
结
全词情景相生,笔致阔大而婉曲,特别是 “想佳人”一段从对方着想,为柳永慢词惯用 的技法,世称“柳七家数”,或“屯田家法,” 此词堪称典范。这首词是柳永的名作,写羁旅 行役、思乡怀人。上片写登楼所见之秋景,凄 清寥廓。下片写对家乡亲人的眷恋之情,抒情 婉曲。本词抒写羁旅行役之苦,是柳永的代表 作。开篇单字领起,“对”字用得精当有神, 振醒全篇。即全词均是作者的所见所感。暮雨 是大背景,“霜风凄紧”三句由远及近,视野 开阔,意境高远雄浑,苏东坡盛赞此三句,
苏轼一向看不起柳永,然而对这三句,却 大加赞赏,认为“此语于诗句不减唐人高 处。”为什么?
▲由此,能否给这幅图片起个名字?
秋江雨景图
一个“渐”字,领起三句十二字,便被
苏 东坡叹为“不减唐人高处”,你怎么理解他 的赞语 ? “渐霜风凄紧”中的“凄紧”,一作“凄 惨”, 你认为用哪个词语好?请说明理由。
• 这首望乡词通篇贯串一个“望”字, 作者的羁旅 之愁, 飘泊之恨,尽从“望”中透出。 上片是登楼凝望中所见,无论风光、景物、 气氛,都笼罩着悲凉的秋意,触动着抒情主人公 的归思。“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三句,在深秋萧瑟廖廓的景象中表现游子的客中 情怀,连鄙薄柳词的苏轼也以为“此语于诗句不 减唐人高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引。《能改 齐漫录》作晁补之语)。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蛩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分析下片:
作者抒发了自己思乡怀人之情,那他为什么不回 去呢?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念 利名、憔悴长萦绊。” ——柳永《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