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制度产生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

合集下载

简述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简述科举制度发展历程

简述科举制度发展历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

科举制度发展历程如下: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士族想要控制选官的野心,所以从创立以来选官比较注重门第,形成了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所以不利于选拔真正有学识的见解的人做官,所以后期隋朝为改变这样的弊端,就创立了一种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在创立之处,隋文帝只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分成秀才和明经两科。

这时科举制还未成一种严密的考试制度,只是科举的雏形和基础。

而隋炀帝时期“始置进士之科”,按照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形成了一层级分明的完整的科举考试体系,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在唐朝,科举考试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在唐太宗时期,增加考试科目,分成常科和制科,每年都进行的称为常科,科目包含50多种,大大增加了考试的科目,但后期常考的主要是明经和进士两科,唐朝大多数宰相也进士出身。

到了武则天时期,大大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考试内容。

在整个唐朝比较重视进士科。

明朝科举制进入了鼎盛时期。

明代的历代统治者对科举都非常重视,科举的方法也非常严密。

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四书五经成为了出题的唯一来源,考生只能机械作答,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有了一定的弊端。

所以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逐渐显露。

最终在清朝末年持续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彻底废除。

察举制中科举制的萌芽

察举制中科举制的萌芽

察举制中科举制的萌芽作者:赵晨曦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3期【摘要】在中国古代政治和行政制度的发展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贵族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不同样式的选官制度,它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察举制度便是文官制度变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制度大约在西汉文帝、景帝和武帝之时确立。

它与征辟制度一起共同构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主体。

魏晋以降,由于九品中正制度的出现并成为选官的主导,察举入仕之途的地位和作用颇有下降,但在这一时期它依然发挥着作用,其程式制度也仍然在依照某种规律向更高形态发展。

九品中正制衰落之后,察举制在隋唐之际发展为科举制度。

换言之,察举制便是科举制的前身与母体。

【关键词】选举;察举制;科举制;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举制度,作为古代领导者培养、选拔、任用、考核和晋升制度,是从尧、舜二帝开始,经过夏、商、周三代曲折发展,经过秦朝到清朝不断演进而形成的制度体系,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

[1]在古代社会,通过选举产生“天下共主”并逐渐形成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远大理想。

在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的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多种不同样式的选官制度,但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系统完整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的察举制度开始的,其后察举制发展演变出科举制,影响了后世中国长达一千三百多年。

一、研究缘起关于科举制的起源,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曾经引起了一场大讨论。

邓嗣禹在燕京大学《史学年报》第2卷第1期上发表了《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一文,文中对于隋之进士科做了考析,结论是“然则进士科起于隋也明矣”;同时进而提出了他对科举制成立标准的看法,认为“科举之制,肇基于隋,确定于唐”。

[2]在同期的《史学年报》上,还刊载了张尔田、俞大纲的评述意见。

在20世纪30年代,大多数中外学者,无论是中国老一辈的史学家如范文澜、翦伯赞、钱穆、陈寅恪、陈东原、吕思勉等人,或者是国外著名的中国史研究者如日本的宫崎市定、美国的柯睿格、费正清等人,大都主张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

011唐代科举制度

011唐代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一、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作为官吏选拔的一种考试制度,是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尽管它的很多因素在此之前就已经产生并且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但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制度只有在条件成熟之后才能够实现。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产生了察举制度。

汉朝初年只有二千石以上大官的子弟和拥有十万钱家产而又不是商人的富人可以送子弟到朝廷为“郎”。

这就是“任子”和“赀选”制度。

高级官吏多由这些二千石子弟担任。

郡县主要官吏由朝廷任命,一般官吏则由长官辟召。

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度。

汉文帝十五年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汉文帝亲自策试。

1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汉武帝亲自策问以古今治道及天人关系问题。

由皇帝临时下诏察举贤良的特科正式形成。

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2岁举孝廉的察举常科也初步建立。

汉武帝还在京师建立了太学,置博士弟子五十人,学成考试合格可授予官职。

这样,一般平民的子弟就可以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

这是一个由贵族世袭任官到一般平民按才能任官的过程。

东汉顺帝阳嘉元年(公元132年),“初令郡国举孝亷各一人,限年四十以上。

诸生通章句,文吏课箋奏,乃得应选。

”3岁举孝廉也建立了考试制度。

阳嘉之制实行后,儒生、文吏被郡守举为孝廉后,如果不能通过中央的考试,便不能获得官职。

而郡守的举荐,又是到中央人参加考试的前提。

随着豪强大族经济力量的发展,豪强大族也逐步操纵了本州郡的政治。

因此,东汉中叶以后,察举和辟召就为豪强大族所垄断。

最后发展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

虽然出身授职还要通过两汉以来的察举和辟召等选官的程序,但是被察举和辟召的条件首先是门第。

门第成为做官的先决条件。

南北朝以来,随着豪强士族的衰落,在官吏选拔问题上出现了几个新的情况。

一是按照才能选任官吏的问题,重新被提了出来。

萧衍在南齐末年上表中就1《汉书》卷四《文帝纪》。

2《汉书》卷六《武帝纪》。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内容简介编辑《察举制度变迁史稿》以成立于汉,并最终在隋唐演变为科举制的察举选官制度的七八百年变迁历程,作为研究对象,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书中把官僚制理性行政、帝国政体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以及作为帝国官僚来源的知识群体的动态,作为制约察举制变迁的三个主要动因。

由此出发,对大量相关史料进行了考订梳理,在此基础之上,对察举制中的“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及“以名取人”、“以族取人”因素的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及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精到阐述。

从而对这一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向科举制的演变,提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解释。

作者简介编辑阎步克,954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主要专业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

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译著《官僚制》、《帝国的政治体系》,及论文90余,论文集种。

目录编辑引言第一部分两汉时期第一章儒生、文吏与“四科”一、察举诸科的渊源推测二、儒生参政、“以德取人”与察举制之成立三、“四科”之考析四、察举与任子附录察举诸科杂考一、尤异与高第t二、文无害三、察廉、廉吏与孝廉四、西汉秀才岁举的推测第二章“授试以职”与“必累功劳”一、“授试以职”考述二、“以能取人”三、儒生与文吏的冲突与融合第三章阳嘉新制一、阳嘉新制考述二、阳嘉新制的来源三、等第与黜落四、黄琼“四科五、“以文取人”第四章汉末的选官危机一、选官的腐-败二、“以名取人”三、“以族取人”第二部分曹魏时期第五章曹魏察举之变迁一、特科与岁科二、“贡士以经学为先”三、“四科”与“明法”四、郎吏试经与学校课试第六章“名实”问题与“清途”的兴起,一、名实本末的对立二、崇本责实之对策三、从“黄散”看“清途”的兴起四、“清途”与选官格局的变迁第三部分两晋时期第七章晋代察举之变迁一、察举特科二、秀才对策制度三、察举考试之等第和任用四、其他科目五、学校试经人仕制度附录魏晋的散郎第八章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一、九品中正制与“清途”的配合二、两种选官倾向的冲突三、察举科目与乡品评定附录甲午制始末第九章察举的低落一、察举人仕者的社会成分二、应察举者之仕途发展三、察举的低落第四部分南朝时期第十章南朝察举之复兴及其士族化一、察举与学校的复兴二、察举学校入仕之途的士族化三、“主威独运”与“安流平进”的新平衡四、突破门第限制的努力及其局限附录南朝“二学”考第十一章南朝策试制度及科举制的萌芽一、南朝策试制度二、“以文取人”的进一步强化三、与举主关系的松弛四、自由投考的萌芽第五部分北朝时期第十二章北方政权对察举制的采用一、十六国与北魏对察举制的采用二、“门尽州郡之高三、魏、齐策试制度第十三章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察举制的关系一、官僚政治的复兴与士族政治的衰落二、考试制度对门第限制的突破三、“有秀才之科而无求才之意四、武功、吏能与文学、经术第十四章科举的前夜一、北朝察举中科举制的萌芽二、北朝学校中科举制的萌芽三、科举制成立标准的讨论之评述四、科举的成立第十五章结语一、理性行政因素二、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三、知识群体因素四、必然性与合理性上一:明清科举考试制度下一:新刑诉法刑事和解制度第英国选举制度选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编辑英国的选举制度源于中世纪英国国会中下院即平民院议员的选举。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pdf篇一: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姓名:周昱含院系:新闻传播学院10级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重要的选官制度,是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一般的说法是其萌芽于南北朝的九流常选,定型于隋代的进士科,而到唐代随其鼎盛而发展达到顶峰。

1在建国过程中,“卜祝庸保,量能使用”2,在建国后,“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

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州府及诏使多以赤牒补官。

”3 即以空白告身就地任命官吏,以补充官员,适应唐初统治不稳的政治形势。

随着唐朝统治的稳定,官吏选拔的途径也发生了变化。

“有唐已来,出身入仕者,著令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书算。

其次以流外入流。

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翊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

又有斋郎,品子,勋官及五等封爵,屯官之属,亦有番第,许同拣选。

”4这也就说明了唐代入仕的三种途径,科举,杂色入流,门荫入仕,而科举制不过是其中一种。

唐代科举分察举和制举。

常举即“常贡之科”5,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谈论的科举。

制举则是由皇帝亲自下诏而举行的,“试之日,或在殿廷,天子亲临观之。

”6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众多。

常举中主要有六科:明经,进士,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明算(算学科)。

此外,还有道举(玄学科),童子(童子科,十岁以下能通一经,一史(考《史记》),三史(考《史记》和前后《汉书》),开元礼(通习开元时代的礼仪),三礼(通习《礼记》《仪礼》《周礼》),三传(考《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等特设的科目。

在此,科举制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控制的作用有所体现。

无论是进士科或是明经科都要考“帖经,”即从经书中抽出一句默写上下句,“专帖孤章,绝句,疑似参互者以惑之,甚或上抵其注,下余一二字,使寻之难知,谓之1《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吴宗国, 辽宁大学出版社2《旧唐书》卷75,《张玄素传》3《资治通鉴》卷1924 《旧唐书职官制一》5 《通典》卷15《选举三历代制下》6 《通典选举典》7 《通典选举三》‘倒拔’。

唐代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

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

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

依照血缘世袭。

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

提拔民间人才。

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

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世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2]起源编辑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3-4][5][6]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

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

应为开皇七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2]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

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臵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对于科举的开创,史学界有异议。

俞大纲、唐长孺、何忠礼、金铮等学者认为唐朝开创了科举。

[4][5]何忠礼《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他的理由亦有二:一是遍考《隋书》和隋代文献,虽然记载了开皇和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却未见进士科之名,也未见进士科考试之实;二是在唐、五代文献中所载隋进士有房玄龄、温彦博、侯君素、孙伏伽、张损之、杨纂等6人,可是经过考证、除杨纂的进士身份,因文献阙如,无从查考外,其余5人不是查无实据,就是以时制比附古制,将隋代以秀才、明经科察举为官,比附成进士科登第,唐代虽有进士科开创于隋的记载,但也有进士科开创于唐的记载,所以他认为隋代实行的仍是察举制,进士科也起源于唐。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课时作业含解析

通史版2021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1讲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课时作业含解析

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四川眉山一诊)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替如下。

据此可以推知,当时( )A.南北地区交流减少B.北方行政区划变化频繁C.南方秩序相对稳定D.专制政体遭到严重破坏答案 C解析图片内容无法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的交流情况,排除A项;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北方地区是政权变化频繁而不是行政区划变化频繁,排除B项;图片中南方地区的政权更迭和区域变化相较北方来说较少,说明南方秩序相对稳定,故选C项;图片内容无法体现专制政体是否遭到破坏,排除D项。

2.(2019·山西省高三考前适应性测试)下表是两晋南朝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与世家大族在官僚体系中的占比变化情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西晋东晋南朝宗室外戚19%-38% 7% 19%-38%世家大族49%-64% 78% 49%-64%B.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C.皇权势力逐渐走向衰微D.社会发展出现了严重倒退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西晋到东晋时期,代表皇权的宗室外戚在官僚体系中占比降低,而世家大族占比在增大,说明这一阶段皇权弱于世族;从东晋到南朝时期,宗室外戚比重占比逐步增大,而世家大族占比缩小,说明这一阶段皇权有所增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皇权与门阀势力斗争激烈,故选B项。

材料无法体现官僚体系遭到破坏,排除A项;图表主要反映的是皇权势力与门阀势力斗争的反复性,并非皇权一直走向衰落,排除C项;D项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3.(2019·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成书于三国时期的《人物志》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评定理论体系。

《人物志》的出现( )A.与政治制度密切相关B.促使科举制形成并发展C.标志着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D.为三国争雄奠定了人才基础答案 A解析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是唯一流传至今的中国古代人才学理论著作,该书详细介绍了如何从形貌神态、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等方面鉴别人才。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夏商周时期——世卿世禄制:在原始社会末期,尧实行禅让制,即“天下为公,选贤举能”。

然而,随着大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启,家天下的局面开始形成,选官制度也转变为世卿世禄制。

在世卿世禄制下,“世卿”即是指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他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地担任高官。

这种制度意味着子孙可以世世代代沿袭继承祖辈的官爵和财物。

2.秦代——按功授爵: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废除了旧有的世卿世禄制,开始实行“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的制度。

这意味着个人的官职和爵位是基于其军功来决定的。

3.两汉时期——察举制与征辟制:察举制: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后再任命官职。

征辟制:这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并再向朝廷推荐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主要用于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

4.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根据家世和个人品行来定品级的选官制度。

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但由于士族势力的影响,后来这一制度逐渐演变为仅凭门第出身来选拔官员,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5.隋至清时期——科举制:隋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建立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形成。

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增加了考试科目,并首创了武举和殿试。

之后的朝代,如明清时期,继续沿用科举制,但形式和内容有所变化,如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科技和思想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经历了从世袭到军功、从地方推荐到中央统一考试等多个阶段,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变化。

这些制度不仅影响了古代官僚体系的构成,也对当时的社会流动和阶层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作者:鄢彬华黄俊来源:《江西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01期摘要: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经过历史演变,从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最后到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士制。

考试制度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是逐步走向科学化的适应历史发展的制度,为我国古代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古代考试制度选士制察举制科举制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起源——周代“选士制”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实行“选士”制度,这种选士有明确的要求,有简单的程序,有主持考选的各级官员。

在文化教育上,西周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

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

西周社会这种状况造成了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教育。

西周的考核制度,在《学记》中有所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在大学期间,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定期考核,既要考核德行一面,也要考核道艺一面,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

[1](二)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兴起——汉代“察举制”两汉时代,我国的考试制度正式建立。

汉代的“察举制”,是一承先启后的任官制度,并奠定了后来科举取士的基础。

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联之不逮”①。

所谓“察举”,是察其贤能,举以授官。

汉代的“察举”,实开后世任官考试制度化的先河。

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到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34年,即元光元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当时就设计了众多的察举科目,其中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廉、秀才、明经、博士等。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

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评价

□鄢彬华黄俊摘要: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经过历史演变,从周代选士制、汉代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最后到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士制。

考试制度刺激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是逐步走向科学化的适应历史发展的制度,为我国古代文明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古代考试制度选士制察举制科举制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演变(一)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历史起源———周代“选士制”我国考试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

西周是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实行“选士”制度,这种选士有明确的要求,有简单的程序,有主持考选的各级官员。

在文化教育上,西周历史特征就是:“学在官府”。

奴隶主贵族建立国家机构,设官分职,从事管理。

为了管理的需要,制定法纪规章,有文字记录,汇集成专书,由当官者来掌握。

这种现象,历史上称之为“学术官守”,并由此造成“学在官府”。

西周社会这种状况造成了只有少数符合资格的人才能享受教育。

西周的考核制度,在《学记》中有所记载:“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在大学期间,第一、三、五、七、九学年定期考核,既要考核德行一面,也要考核道艺一面,达到“大成”,才算合格,结束学业。

[1](二)中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兴起———汉代“察举制”两汉时代,我国的考试制度正式建立。

汉代的“察举制”,是一承先启后的任官制度,并奠定了后来科举取士的基础。

察举制是从汉文帝时开始的。

文帝二年(前178年)诏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联之不逮”①。

所谓“察举”,是察其贤能,举以授官。

汉代的“察举”,实开后世任官考试制度化的先河。

察举制作为一种比较完备的入仕途径,并得到真正确立其主体地位,是在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134年,即元光元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当时就设计了众多的察举科目,其中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孝廉、秀才、明经、博士等。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冲刺复习:中国古代选官任官制度的演变

2021届全国新高考历史冲刺复习:中国古代选官任官制度的演变
——摘编自游彪《宋史》
宋朝科举制的严密与开放
宋朝统治者进一步加强了对科举考试的监管和国家权力部门 的防弊能力,限制了权贵子弟徇私舞弊、朝中权臣把持科场的特 权......庶族与平民子弟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的人数日益增多,从 而扩大了科举考试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统治集团内部也逐渐形成 了一个庞大的科举官僚群体,为宋代社会和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 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
05 隋唐以降:科举制的形成与发展
科举制的内涵与特点
科举(贡举)制是隋唐以来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 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
特点: 1、分科招考,取士权归于中央; 2、不限财产、门第,允许“投牒自举”; 3、定期定点分层考试,主要以成绩定取舍。
——摘编自杜家骥《清代政治制度》 贵族制向官僚制转变; 官僚制下选官权不断向中央集中,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官员选任系统经历了血缘世袭、举荐到考试的变化。
科举制对世界政治文明的贡献
16世纪至19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记载有关中国科举考试的文献至少在120 种以上,通过这些书刊的介绍,中国科举公开考试、平等竞争的选才方法已 为西方知识阶层所熟知,并对西方考试制度的建立产生间接和直接的影响。
——摘编自王小甫等编著《创新与再造:隋唐至明中叶的政治文拟题。且以经文言之,初场试所习本经义四道,而 本经之中,场屋可出之题,不过数十。富家巨族,延请名士,馆于家塾,将此 数十题,各撰一篇,计篇酬价,令其子弟及僮奴之俊慧者记诵熟习,入场命题, 十符八九......成于剿袭,得于假倩。卒而问其所读之经,有茫然不知为何书 者。故愚以为,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者,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 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科举制—搜狗百科

科举制—搜狗百科

3张科举制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科举制由隋代创立,完备兴盛于唐朝,衰落于明、清。

1905年,开始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彻底被废除。

汉代选拔人才的制度称为“ 察举制 ”。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 察举制度的先河。

把 察举 作为选官的一项制度是从文帝开始的。

公元前178年 , 汉文帝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后又下诏“ 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

汉武帝进一步把察举发展为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

察孝廉的对象是地方 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通晓 儒家经书 的 儒生 ,由郡国每年向中央推举。

察举制在西汉到东汉初曾起过重要作用,为封建国家选拔了大批有用之才。

以后随着政治日益腐败,察举不实的现象渐趋严重。

到东汉晚期,已成为豪强或官吏安插亲信的工具,完全失去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 时期,政府选拔人才的制度是 九品中正制 。

公元220年 , 曹丕 采用吏部尚书 陈群 的建议,立九品官人之法。

它的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有识见、有名望、善识别人才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

曹芳时,司马懿 当国,在各州加置大中正,因此有大小中正的分别。

但是这种制度执行到后来就演变成只从 名门望族 中选拔官吏,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 士族 ”的状况。

隋代为了加强 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因此开始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 尚书省 吏部提名,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地方一级的征聘制度)和九品中正制。

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 明经科 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 除试 策外还试经。

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

由此,就算是一般 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

历史解密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

历史解密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
导语: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皇上为选拔官员而设立的一种人才选拔方式,最初设立是在隋朝时期,隋文帝设立进士科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科举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源阶段,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阶段,第三个阶段是衰退阶段。

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科举制度在隋朝时建立,为了能够加强皇权的统治,执政者用科举制度代替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且开设进士科运用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官员。

但是当时的体制并不完善,到了唐朝的时候科举制度逐渐完善,被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种类别,武则天时期还曾经出现过武举,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出现改革,这个时期明确了考试时间,建立了防止徇私舞弊的系统,在考试内容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时期科举制度进入鼎盛时期,明朝时期科举考试被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

乡试举办的时间是每三年一次,会试在乡试的第二年举行,第一名的称呼叫做会元,这一阶段的监考官一般由忠臣担任,通过会试之后贡士要参加殿试,也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在这一过程中没有落榜与不落榜之分,只有名次之分。

科举制发展到清朝的时候弊端越来越凸显,八股文取士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也越来越僵化,最终科举制度被统治者废除。

科举制度开始于历史哪个朝代
众所周知,现如今的考试制度是沿袭了古代的科举制,科举制度始生活常识分享。

(完整word版)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代意义研究

(完整word版)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代意义研究

唐代科举制度的历史功用与现实意义研究摘要:科举制度是封建社会官员选任制度的典范,隋唐时期产生并发展,它不仅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近、现代各国的官员选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也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

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精英遴选机制,科举制度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意义。

唐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定型发展时期,本身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和积极作用。

通过对唐代科举制度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历史功用和现实意义,辩证看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健全完善我国当代公务员制度。

关键词:科举制度历史功用现实意义公务员制度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唐代科举制度的产生科举制度作为隋唐以后历朝历代沿用的一种官员选任制度,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

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

[1]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封建时期的官员选任制度各有千秋。

春秋时期大都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官员完全由世族垄断。

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虽然朝廷要职仍由宗室贵族等担任,但是官员改成了领取实物俸禄,与此同时,随着“士”的壮大和活跃,荐举制度也逐渐成为普遍的官员选任制度。

西汉时期正式建立察举制度,另外也建立了太学,也因此,一般的平民子弟可通过察举和学校获得官职,这一制度的建立是封建时期官员选任制度的一个新的突破。

魏晋时期产生了九品中正制,虽然还是沿用了汉代的察举、征辟等入仕途径,但是将门第作为做官的首要条件。

南北朝以来,察举制度仍作为官员选任的基本制度,但是通过考试按照才能选官的制度被提了出来,学校的开放和自举制度的兴起,都为朝廷从一般平民中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道路。

隋朝建立后,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官吏选任不再受到门第限制,各级官员统一由中央选任。

在保留秀才、明经科的同时还新设立了进士科,并继续察举孝廉。

进士科的设立,使得朝廷形成了通过考试纯粹按照才学选任官员的制度,也正由此,科举制度产生,并逐步成长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选任官员的一种重要制度。

察举制考察什么:察举制后发展成什么

察举制考察什么:察举制后发展成什么

[键入文字]
察举制考察什么:察举制后发展成什么
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对于人才的种类不拘一格,但在选拔的过程中,国家对其具体实施过程是很严苛的。

四科取士
常见的选官标准有:四科取士与光禄四行。

四科取士即第一科德行高妙,志杰清白; 二科为学通修行,经中博士;三科则为明达法令,足以决疑,案能覆问,文中御史。

四科为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

如此才得以出任三辅令,以上四科取士是汉代察举选官的基本标准。

从中不难发现,德行高妙,志杰清白是察举人才的首要标准,西汉诸帝频繁诏举“贤良方正之士”,方正之士就是具备高尚品德的人,优良的道德修养是察举过程中反复强调的。

其次才是对被选拔之人文化素养的要求,具体就是明习经学,通晓法令,而官吏文化素养的要求就是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熟悉诏令,同时具备“能书合计”的能力,所为“能书”即不仅能够熟练的制作公文,写作文章,而且包括书法要求,这一点汉简所出土的大量文书档案中有相当一部分出自史职官吏之手,“合计”即一定的计算统计能力。

官吏的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到行政机构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管理效果,是直接体现管理价值的载体,因此这也是一条不可或缺的标准。

察举制选拔的重点
汉代实行以孝治天下,极力提倡孝道观念,这一点从其推行的政令中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其中最为重要的官员选拔就是秉承了这一特点。

以孝治天下
察举制中以察举孝廉为主,在众多科目中占据主流,这也是士人踏入仕途的必经之
1。

汉朝察举制的发展介绍

汉朝察举制的发展介绍

汉朝察举制的发展介绍察举制度在选官制度的演变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等级门阀制度和血缘关系的传统封建选拔制度,相比较世袭制而言是一次巨大的历史进步。

随着朝廷中央集权的强化,与民风的开化,察举制已经不能满足于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察举制中被掩盖的弊病越发明显,已成为朝堂政局中难以弥补的疏漏。

官吏选拔制度的完善与重建迫在眉睫。

科举制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真正成型则在唐朝。

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更加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面临着历史的淘汰。

隋文帝即位之后,正式废除九品中正制,并下诏“举贤良”,到了隋殇帝时期,设置了十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第”取士。

到了唐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创立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为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为制科。

这一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盛行了一千多年,直至近代晚清时期,慈禧宣布废除科举制度,才真正意义上的退出历史舞台。

科举制度虽然是封建中央集权的产物,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思想开放,但其给中国封建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可置否的。

汉朝察举制是我国官制发展中的一个创造性成果,与汉朝以前各朝的官吏选拔中的世袭制度相比是一大进步。

实行了300多年的两汉察举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从实际情况观察,察举制度确实为汉朝选出了许多人才。

究竟什么原因令察举制度能如此成功呢?总括而言,有以下几点:一、察举科目多,涵盖了国家所需的各种人才,选拔的范围也较广,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较多晋身仕途的机会;二、相对而言,察举制度执行严格,对举主和被举者均有赏罚,特别是举主,不得不谨慎行事,因而减少了滥竽充数的情况发生;三、最重要的是选拔与考试相结合,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此外,汉代察举之得人,还要归功汉武帝。

在此之前,有汉初的文景之治,加上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求贤若渴,于是大力推行察举制度,呈现出“群士慕向,异人并出”的勃勃生机,造就了汉王朝成为当时的文明大国。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读后感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读后感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读后感作者:赵晓梅来源:《读书文摘(下半月)》2017年第06期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自隋之清共存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对历朝历代的政治等皆有重要的影响。

其中,唐朝的科举制度又是处在科举制度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唐朝的科举制度对了解唐朝社会和后世科举的演变具有重要的作用。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对唐代的科举制度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是研究唐代科举制度具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该书从科举制的产生、各项基本制度、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科举与唐代社会的关系和科举发展的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总结。

阅读此书可以看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本书布局合理,条理清晰。

本书共分为十五章,按照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

其中,第一部分为第一章,论述了科举制度的产生,它是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发展而来的。

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大抵萌于南北朝,始于隋而成于唐。

第二部分是自第二章一直到第十四章,就唐代科举制度中一些主要问题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主要包括科举在唐代选官制度中的地位,常科,制举,科目选,学校与科举,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请托行卷的盛行,科举中的权贵子弟问题,门荫的衰落和进士家族,唐后期应举及第范围的扩大,科举与社会等级再编制等问题。

其中作者对常科,制举,科目选,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进行了重点的论述,其它诸如学校与科举,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等与科举相关的部分也进行了相关论述。

在这一部分,论述的问题有主有次,详略得宜。

第三部分为本书的最后一章,作者论述了科举发展的总趋势:诸科逐步衰落,逐步集中到进士科;录取标准逐步集中到经义;分等录取,起家越来越高;分层录取,扩大录取名额。

可以看出其内容涉及面广,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

2.对过去一些薄弱环节进行了探讨。

尤其是本书第五章对于科目选的研究论述。

唐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改革

唐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改革

唐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改革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而唐代科举制度的演变与改革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科举制度是中国特有的选拔官员的制度,在唐代经历了数次的变革与改革。

本文将从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演变及改革等方面进行探析。

唐代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的齐国就有了一个募举制度。

到了汉代,科举制度得到了更为完善的发展。

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将募举制度改为举孝廉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制度在唐代进一步得到了完善与发展,成为唐代重要的选官制度。

唐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唐代科举制度的演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初唐时期、盛唐时期和晚唐时期。

初唐时期(唐太宗时期):在初唐时期,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

唐太宗时期,设立了明经、明法、明史三个科目,但只是一种补充方式,并不是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盛唐时期(唐玄宗时期):唐玄宗时期,科举制度开始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公元702年,第一次正式制定科举制度,设置了明经、进士两科。

明经科主要考察文化底蕴及学术能力,进士科则主要考察文化素养及文笔能力。

科举制度从此开始奠定了根基。

晚唐时期:晚唐时期,科举制度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唐末官僚集团的阶级斗争,导致科举制度被大量削弱,状元制度被废除。

唐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唐代科举制度经历了几次重要的改革。

唐高宗时期的改革:唐高宗时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

公元702年,首次正式制定科举制度,这为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唐高宗时期还规定了科举制度的考试地点、考试标准,确立了规范化的科举制度。

唐文宗时期的改革:唐文宗时期,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

公元788年,唐文宗颁布了一种新的科目的制度,即进士、明经、明法、明史四科,并规定了严格的考试标准,以确保官员的素质和能力。

此次改革大大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能力,增强了官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唐末时期的改革:唐末时期,进行了一次有益的探索。

从察举到科举——两汉至隋唐的取士制度

从察举到科举——两汉至隋唐的取士制度

作者: 秦慰俭
出版物刊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34-43页
主题词: 门阀士族;察举制度;地主阶级;选官制度;汉至隋;科举;社会经济;中国封建社会;九品中正制;政治统治
摘要: <正>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宠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取士选官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有所变革的。

大体说来,两汉是我国封建让会经济的初步繁荣时期,为了确保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采取“察举”的办法,即由地方上推举人才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朝科举制度产生于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制度,始于隋而成于唐。

唐朝建立以后继承了隋朝的制度,实行的是“门荫制度”,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门荫制度”渐渐衰落。

唐代入仕的另一个重要的方式是“流外入流”与“杂色入流”,这种方式后来逐渐成为中下级官吏的一种主要来源。

唐代科举制度共分为两种:常科与制举,这也是《唐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中吴氏所着笔墨最多的一个地方。

吴氏书在论述常科制度时,从科目、举格,乡贡,考试,录取和放榜这五部分入手,深入系统的将常科制度的历史轮廓勾勒出来,而其在记述制举时,也是从制科的设置,科目制举之制,荐举和自举,考试录取和出路这六大部分来逐一论述的。

吴氏此书史料翔实,举证确凿,依照常科部分的章节设置对比分析制举制度,使其脉络源流更加具体而详尽,常科共分为五部分常科的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六科,秀才科为最高科等。

吴氏书同样也对常科部分的另一部分内容——贡举的举做了系统介绍,此外还记述了乡贡及常科的考试部分以及最后的录取和放榜。

制举部分主要分为六节来介绍。

第一节是制举的设置,具体论述了制举的发展过程以及最后的确立。

第二节科目论述了制举的具体科目及几个值得注意的相关问题,十分具有深入思考的价值。

第三节,制举之制,开篇即阐明了制举和常举的区别,藉此来记述制举的体制。

第四节介绍了制举的两个途径——荐举和自举,本章最后与前一章类似,记述的也是制举的考试、录取和出路。

第五章科目选主要论述唐朝除科举制之外另一种选官方式。

科目选按
类别分为拔萃、宏词和平判入等,按时间则可以贞元年间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科目选同科举制一样在唐朝选官制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六章学校与科举,本章是本书之中又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

第一节论述了唐以前学校的“初步”历史。

“学校自汉以来,各朝都有设立,东晋和南朝各朝,均有国学。

北魏初定中原后,亦设立太学,北齐有国子寺,隶太常,北周有太学,隶春官府。

”112 第二节主要论述隋代的学校,隋代对学校的价值观念源自“南北朝以来,对于教育的各种看法以及各种类型的学习方式”118三、四、五节主要以时间和方式两条线索为主要脉络论述唐代的学校,包括其与科举的关系,还有唐代私学在其中的特殊地位。

唐代私学最后“完全纳入科举的轨道,并在实际上取代了国子监的教学而成为当时教育的主流”137唐代学校若以时间为限,则以安史之乱为一个大的划分界限,前后分为两个时代。

综合来看,唐前期的学校对于科举而言极少裨益,已近多余。

134后期也并无多大改观,比如唐代后期的国子监,“完全沦为科举的附属物”142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唐代学校的衰落。

第七章进士科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

本章在全书中所占比重并不多,本章共分为三节,分别是“唐前期进士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变化”、“从文学取士到诗赋取士”、“唐后期进士录取的变化”这三部分。

其主要内容也是围绕科目与录取标准这两大问题来论述的。

第八章科举在选举中地位的变化。

其中第一节进士科与高级官吏的选拔分为:进士科在高级官吏中比重的逐步提高,开元、天宝之际这种形式被逆转,进士科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科举在唐初,只是士大夫获
得出身资格即做官资格的几种途径之一。

”164后来随着科举考试的逐步深入,科举渐渐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而且已经成为一般地主子弟通向高官的主要途径,经历了开元天宝之后的逐步变化,进士科最终成为高级官吏的主要来源。

后两节则主要论述了明经,制科的逐渐衰弱以及其衰弱的原因。

第九章座主门生关系的形成,本章与第十章请托行卷的盛行都属于唐代科举问题的分支问题论述。

随着科举制度的逐渐发展,座主与门生之间的关系也达到了一个小高峰。

这个形成的过程“大致是从开元二十四年前后开始的”211,而“请托之风”始于武则天时。

222在这之后,随着官僚子弟应举的增加,请托者更多的是官僚贵族子弟。

这其实也是唐代应考者为了能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一种途径,是唐代科举制度发展的表现之一。

“行卷”等名词正是出现在这一时期。

第十一章主要论述科举中的权贵子弟问题。

本章是本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一节“子弟问题的提出”源自于元和以后,“公卿大臣子弟应举的越来越多,及第名额为他们所占的情况不断发展”237这严重损害了中下级官吏和一般士的利益,于是他们一致要求改变这种现状,“不放子弟及第”的呼声越来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