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工业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石油工业产生并迅速发展(巴库地区的油田),成为 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生产国。
③这一阶段工业化的不足之处
尽管工业取得巨大成就,但工业发展的诸多要件,如大量
资本、熟练工人、商业和信贷组织,以及建立新工业部门的
组织经验等尚不具备,致使俄国工业发展很不稳定。经济狂 热和经济萧条交替出现,大批小手工业和中小企业破产,加 速了生产集中和机器大工业战胜小手工业的过程。
• 19世纪60-80年代的工业化
①发展的三个阶段 A.第一阶段:小商品生产阶段 农奴制改革→自然经济式微→小商品生产迅速而广泛地 发展 B.第二阶段: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
竞争→小商品生产者分化→较大的手工工场出现→农奴 制改革→封建工场手工业没落→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大发展 →企业内分工发展→为机器制造和应用准备了条件
b.改革的意义 有助于俄罗斯民族国家的形成 使俄国逐步摆脱极端落后状况
c.改革的局限性 局限一:注重引进技术,忽视制度移入(如:彼得参观 了英国的造船工厂,但对后者的议会制度不感兴趣)。 局限二:引进西方技术的目的不是为了改造俄国的社会, 而是为了保护它,即彼得的改革未经过“土地革命”,与其 说是现代化改革,不如说是欧化改革。
第8章 俄国的工业化
• 工业化的准备 • 工业化的起步
• 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化高潮
• 俄国工业化的特点
第一节 工业化的准备
• 一个准西方化的国家
①领土的扩张(俄国历史上占支配地位的主题)——奉 行“双头鹰”战略的欧洲国家 ※沙俄扩张的过程: 公元4、5世纪,游牧民族俄罗斯人建立了初期的农业社 会; 公元9世纪,第一个俄罗斯国家以基辅公国(创建者为来 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华郎根武装移民集团)为中心发展起来; 公元990年前后,基辅公国的大公弗拉基米尔接受拜占庭 的东正教,基辅公国逐渐成为东正教的主要堡垒(政教共生
• 工业化高潮的特点
①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在规模上都是空前的, 表现在企业数目、工人数目和生产总值的大幅增长。 ②就绝对生产额而言,纺织业仍占优势,但其增长率低 于全部工业产值的增长率。 ③重工业得到迅猛发展,特别是煤炭、石油和钢产量的 增长表现抢眼。 ④政府的铁路国有化政策、向铁路的大量投资,以及外 资的大量涌入,推进了铁路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时期(1762-1796):实行西进、南 下和东侵战略。 “西进战略”:1772、1793、1795年三次瓜分波兰,灭 亡了波兰贵族共和国;并吞了全部立陶宛、白俄罗斯和西乌 克兰大部分土地。俄西部边界从第聂伯河推进到涅曼河和布 格河一线。 “南下战略”:1768-1774年、1787-1791年两次发动对 土耳其的战争,将西南边界从第聂伯河推进到德涅斯特河, 把黑海北岸大片土地包括克里米亚并入沙俄版图,改称新俄 罗斯,俄罗斯商船获得了进出地中海的权力。 “东侵战略”:蚕食高加索,将格鲁吉亚变为保护国; 侵入中亚北部的哈萨克草原;18世纪80年代最终占领西伯利 亚北部;越过太平洋,占领阿拉斯加;在加利福尼亚建立了 一块殖民地;甚至企图在夏威夷建立一个立足点。 到1796年,沙俄已成为一个地跨欧亚、人口近3900万的 大殖民帝国。
• 工业化高潮时期取得的成就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完全排挤了 手工业,以钢铁、煤炭和石油为主的重工业得以建立起来。
• 工业化高潮时期的政治经济特征
①(私营)经济体制的变化 第一,垄断组织主要是卡特尔的发展引人注目,也出现 了垄断联合组织,主要是辛迪加形式。
第二,垄断程度并不很高,金融寡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未形成,经济垄 断并未成为社会生活的基础。
B.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
a.效仿法国:宫廷生活、语言、服饰 b.特别重视教育:成立商业学校和矿业学校;请伏尔泰 拟定教育计划;颁布第一个全国性教育法令;设立高中低三 级学校,将科技知识列入课程;设立农工商等专科学校。 c.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国力有所增强。
③准备阶段的工业发展
经过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沙俄的工场手工业有了很大 发展,机器在个别部门特别是最早在棉纺织业得到使用。 但是,其工场手工业的形式,还是以使用农奴劳动的官营手工工场、 特许手工工场和地主经营的手工工场为主,使用雇佣劳动的商人手工工 场很少(进入19世纪,资本主义类型的手工工场开始发展,特别是在棉 纺织业);此外,直到1861年前,手工作坊仍在沙俄经济生活中起决定 性作用。 ④明显的二元结构
第三,在经济改革方面,具有欧洲重商主义的特点,具 体包括:鼓励发展国内工业,兴办工场手工业;热衷于引进 外国技术,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发展交通运输(运河和公 路);统一度量衡制度。 第四,在教育和生活方式的改革方面,基本上是一场 “全盘欧化”的运动。 创办科学院;建立医学校、海军学校和炮兵学校;简化 俄文字母;采用儒略历法;奖励翻译西欧著作;提倡西方上 层社会的礼仪和服饰。
②欧化(西化)改革
A.彼得大帝的欧化改革
a.改革的内容
第一,变沙俄一直以来对外扩张的“地域性的蚕食体制” 为争夺欧洲进而称霸世界的现代争霸体制。
瑞典
波兰、德意志
沙俄 中亚 土耳其 印度
中国
第二,在政治改革方面,调整和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的统 治机构,建成了一个高度集权、全国服从和在各级进行有效 治理的国家。 政权的两极化:一边是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另一边是 高度地方化的农奴制和村社制。 封建世袭贵族→军功贵族(严格恢复国家服役的义务, 在没有中间阶层的情况下,服役阶层成为统治上层与社会变 革的执行人——拉伊夫:《独裁下的嬗变与危机》,第31页)
第二,失败之处:未能撼动俄国专制制度及其基础—— 村社制度和土地问题。
②铁路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标志性事件:1891(2)-1904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的修 筑 成就:到1908年,俄国铁路网总里程达59,000公里,仅 次于美国,但其铁路网的密度远低于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 ③外国资本和技术的大量输入 ④政府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政策
第一,沙俄的领土扩张是一种纯粹封建性质的土地占领, 是用一种封建的农奴制经济代替或破坏被占领地区的任何一 种经济生活,缺乏西方殖民扩张中的那种资本主义的、工业 的背景。 第二,俄国贵族和皇家商人在新占领地区掠取的大量金 银财宝,很少被用于资本的原始积累,大部分被用于掠取其 他新土地的“投资”和享乐。 第三,土地的廉价开发和农业的粗放经营,不需要投入 或引进新科技。 第四,缺乏城市,已有的城市本身也不过是以土地财产 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 第五,农奴制度和村社制度在新扩占的土地上蔓延开来, 这些地区成为维护或强化农奴制和沙皇制的大后方,延迟了 沙俄的工业化道路,一个“巨大的村庄”出现了。
第三节 19世纪90年代的工业化高潮
• 工业化出现高潮的原因
①维特改革 谢尔盖•维特(1849-1915)出生于波罗的海沿岸的俄罗 斯化的德国贵族家庭,其理想是实行以资产阶级化的官僚为 支柱的专制制度,主张走普鲁士式道路,在农业中发展资本 主义。他是尼古拉二世时期(1894-1917)的第一个改革先锋。 其改革举措包括: A.扩大修建铁路 负责修建了西伯利亚大铁路。“在修建铁路时,战略性 的社会政治考虑,较之财贸和经济的考虑,占有绝对优势。”
亚历山大二世时期(1855-1881):血腥征服中亚;侵占中国东北地 区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强行割占中国西部50多万平方公里 的领土(1864);始终不忘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和君士坦丁 堡。 到一战前,沙俄已成为一个拥有228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庞大殖民帝国。
※沙俄扩张的后果:
B.财政改革
其出发点是造就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和投资环境,吸引 外资和向外国借款,以保证俄国的工商业建设和铁路建造。 ※维特改革的成效:
第一,成功之处:维特任沙俄财政大臣期间(1892-1903) 十年的工业化改革,使俄国在工业意义上第一次进入西方工 业世界体系;另一方面,显示了政府突出的直接作用,切合 俄国经济在国家领导下增长的总格局。
C.第三阶段: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阶段
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建立的两条道路: 第一条道路:家庭手工业→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的 演进式道路 第二条道路:政府、外资或股份公司通过大规模投资和 引进先进技术,直接建立大工厂,其特点是: a.它们一建立就是规模巨大的企业,日后成为生产集中 和垄断的骨干。 b.这些企业大部分是在新兴的重工业部门中建立的,如 钢铁、石油、煤炭等,并开辟了一些有生产远景的大工业区。
亚历山大一世时期(1801-1825):打败拿破仑,成为欧洲大陆的霸 主;在北方,从瑞典手中夺取了芬兰(1809);在南方,割取比萨拉比 亚(1812);在高加索兼并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大部;在维也纳分赃会 议上取得华沙公国的大部分土地,改称“波兰王国”。 尼古拉一世时期(1825-1855):50年代初开始,加强对普鲁士和奥 地利的控制;开始夺取中东和独占巴尔干的行动——东方战争/克里米亚 战争(沙俄为一方,英法土撒丁为另一方),俄国战败签订巴黎和约, 沙俄被迫放弃1812年吞并的比萨拉比亚南部,不得在黑海保有舰队、设 立兵工厂等,沙俄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丧失。
B.农奴缴纳的“赎金”成为沙俄工业化的重要资金来源。
C.为资本主义大农场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D.农奴制的废除,驱使贵族和农民更加彻底地卷入货币 经济中,为资本主义在这个帝国内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帕 尔默,第454页)。 E.欧洲的法治、自由和博爱的思想以一种尝试性的方式, 嵌入了专制制度和革命主义——同样的顽固不化——这两堵 狭窄的墙的间隙之中(帕尔默,第454页)。 ④改革的局限性 A.“改良”道路遗留了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地主土地所有 制。 B.废除农奴制未能引发一场真正的“土地革命”或“农 业革命”,也未能使农业生产过渡到工业化的基础上去,也 就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
B.文化思潮上的废奴宣传,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赫尔岑、别林斯基 等人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宣传运动 C.俄国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市场交换的形成 D.导火索:东方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②改革的实质
A.与其说是农奴得到了“自由”,不如说是地主得到了 自由:地主成为自由的所有者,对其私有土地拥有完整的产 权;农奴依然依附于村社,份地更多地是一种义务的表现。 B.普鲁士式的农业革命道路:农奴制地主经济缓慢地转 化为地主贵族式的资本主义经济;这次改革也是沙俄从封建 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关键一步。 ③改革的进步性 A.解决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所需的自由的、雇佣的劳 动力问题。
到15世纪末之前,受到蒙古人将近2个世纪的统治(金帐 汗国); 15世纪末,蒙古突厥统治衰落,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 集权国家再度兴起; 到16世纪中期,莫斯科大公国的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并 试图向外扩张; 彼得大帝时期(1682-1725):把夺取出海口放在对外政 策的首位。1689年,同康熙大帝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1712年,沙俄首都由莫斯科迁往彼得堡。1700-1721年,通过 俄瑞北方战争,沙俄从后者手中夺取了波罗的海东南岸地区 和出海口,沙俄由此从一个内陆国变为一个濒海帝国。(到 1721年时,俄国才正式称为俄罗斯帝国,以前的名称是莫斯 科公国)
政治上 西方启蒙思想传播 封建主义的集权专制统治 经济上 较发达的工场手工业 农奴制和原始农业生产方式 文化上 表面西方化 东方斯拉夫派对西方化的抵制
第二节 工业化的起步
• 1861年的农奴制改革——普鲁士式的土地革命
①改革的背景
改革前的社会体制:强大的沙皇专制 发达的农奴制 A.农奴的频繁暴动 农村公社(村社)
②起步阶段工业化的表现
A.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占有重要地位。
B.开始出现修建铁路的第一次高潮(1866-1880),初步 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铁路网。
C.在铁路建设的推动下,煤炭和制铁业成为更显著的工 业部门(顿巴斯的煤和乌克兰的铁)。 D.蒸汽机的使用在各工业生产部门得到扩展。 E.机械制造业开始迅速发展,内河航运的船只和铁路机 车主要由国内提供,农业机械的产值有较大幅度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