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前苏联工业化模式

合集下载

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

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期末论文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姓名:学号专业:院系:2013年12月28日苏联模式及形成原因、特点及评价作者:专业:年级:摘要:本文首先对苏联模式背景及其形成进行了简单阐述,其次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分析了其内涵。

最后,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综合分析了苏联模式的利弊,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苏联模式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展望未来。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原因、特点、评价一、什么是苏联模式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

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代时代的特点。

这种对苏联模式的定义是科学的而且是符合实际的,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去了解和评价它。

苏联模式也可以称作斯大林模式或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就是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它的要害关键则在于树立个人崇拜。

它无情践踏了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以长官意志取代民主集中制,形成了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式的个人崇拜网,高踞塔顶的则是斯大林及其后任们,同时它也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条件下的特定产物,它在一定历史时期显示出一定的生命力,对苏联社会发展发挥了促进作用,对世界许多国家起到了示范效应。

二、苏联模式的形成及原因(一)苏联模式的形成。

1924年1月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他在苏联共产党内的领导地位,进行了对苏联人民长达30年的领导,建立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其大致的历史过程是: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在这一段时期内,苏联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所有的剥削阶级得以消灭,留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一个工业——农业国。

述评苏联模式

述评苏联模式

述评苏联模式1917年10月革命的一声炮响,俄国取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使俄国的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把俄国引向了社会主义道路,并由此开始了社会主义的建设的艰苦探索。

在这个艰苦探索的过程中,使苏联从一个贫穷落后、民不聊生的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成一个可以与美国对阵的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掀起了社会主义国家从一国到多国流行的狂潮。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内部的矛盾也渐渐突显出来。

“左倾主义”、“右倾主义”、“官僚主义”“个人崇拜”的盛行造成党内矛盾的逐渐加深,最终导致苏联逐渐在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阵中败下阵来,是什么导致这个强盛一时的社会主义发生急剧变化,形成了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变?其根本原因是积弊太深的社会模式-苏联模式所造成的。

一、苏联模式产生的历史根源在建国之初,苏联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和措施。

其主要是采用经济以外的、带有某种军事性的手段,在市场以外来建立城乡之间的直接产品交换,实质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军事政治联盟。

它虽然暂时缓和了在沙俄统治下民不聊生的状况,但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其最终以失败告终。

1921年以后俄共又做出了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定。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通过商品交换这一经济形式来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同农民小商品经济的联系,以便在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巩固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最初探索。

1928年以后,苏联终止了新经济政策,进入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完成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时期。

国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国民经济计划化是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过程实践中苏联模式应运而生。

二、苏联模式的主要内容:苏联模式是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结果和产物,其核心内容是计划经济。

其首先要实施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在当时那个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背景下,工业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提,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工业化的任务是建立具有高度劳动生产率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强大工业,保证苏联技术经济的独立,为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巩固奠定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生活水平。

浅评苏联模式

浅评苏联模式

浅评苏联模式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当时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

1991年底,苏联解体,世界为之震惊。

苏联的解体同它的建立一样都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件大事,都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为什么这样一个看似坚不可摧的超级大国会在一瞬之间土崩瓦解呢?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堡垒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苏联解体的最根本因素在于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苏联模式。

本文主要分析了苏联模式形成的历史背景,表现形式以及对这一模式的认识和评价。

苏联的解体留给后人太多值得沉思的地方,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牢牢记住这次惨痛的教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继续为实现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理想而奋斗。

关键词:苏联解体,原因,苏联模式二十世纪初期,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十月革命的成功使社会主义从一种社会思潮变成了一种社会制度、从一种社会运动变为一种政治实体,马克思主义学说得到实现。

十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国家苏联的建立,打破了帝国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改变了时代的面貌和世界的格局。

二十世纪20至30年代,苏联开展了工业化运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

在二战中,苏联成为打败法西斯的主力军,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战后,在苏联的帮助下,欧亚先后有十一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连成一片,形成了与资本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苏联正是这个阵营的核心。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创造了无数辉煌的国家,却在1991年底发生了剧变,并最终解体。

一个具有90多年历史和拥有1900多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旦夕间丧失了执政地位并陷于瓦解;一个拥有2.8亿人口的统一的苏维埃联盟大厦,顷刻间倒塌,分裂为15个国家;飘扬了74年的苏维埃社会主义旗帜转瞬间落地,不少新独立国家选择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无疑苏联的解体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一次重大的挫折,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社会主义也失败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恩格斯说过:“有无数互相交叉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

苏联模式评析

苏联模式评析

“苏联模式”评析摘要:本文探讨了“苏联模式”的形成和演化,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探讨它的基本特征与内在缺陷,由于“苏联模式”的局限和缺陷,对它僵化的执行使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蒙受重大损失,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克服“苏联模式”统制政治经济体制的局限和缺陷,这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极强的启示性。

关键词:苏联模式形成演化成因经验教训“苏联模式”是20世纪人类政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它的兴衰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所应当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苏联模式”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包含着丰富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参考提供了充实的素材。

“苏联模式”的形成、发展和终结的原因是什么,其理论价值何在,都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

一、“苏联模式”的形成和演化“苏联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十月革命后一蹴而就,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探索和准备时期,才最终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得以确立和巩固。

俄国无产阶级通过十月革命,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但是,究竟建立什么样的政治经济体制并没有先例可循。

在列宁执政时期,“苏联模式”尚未形成,还处于探索阶段,如列宁所说:“我们不能一下子就制定出新的制度形式。

”①。

在政治体制上,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初期实行的是人民管理制、“巴黎公社”式的直接民主制。

在国内战争开始后,为了支援战争,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了直接过渡的尝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的战争环境下的产物,它的实行,确实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但是它在内容上和实施的时间上,都超出了支援战争所必需的限度。

列宁于1921年推行“新经济政策”,但遗憾的是,列宁逝世以后,“新经济政策”并没有从体制上固定下来。

1924年1月,列宁去世,斯大林开始执政,“苏联模式”进人了形成阶段。

①《列宁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二版,第570页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24—1929年为“苏联模式”的准备阶段。

宋才发: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

宋才发: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

宋才发: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对前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回溯与评析宋才发*在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国有化和工业化,是建成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先决条件。

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联共产党,不仅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路线,而且率领千百万劳动群众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开展社会主义竞赛,曾使苏联社会主义工业的发展速度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水平。

这段辉煌的历史,既有经验,也有教训,本文予以回溯评析之。

一、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国有化工人监督是实行工业国有化的准备。

工人监督生产对于刚刚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措施。

十月革命胜利后,摆在苏俄国家和人民面前的一个极其严肃而艰巨的任务,就是在经济领域中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如果苏俄国家不组织工人监督资本家的行动,参与生产的管理、规划、编制报告等工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会失去基础。

为此,在十月革命的第一个文件即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以及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由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农民书》中,都把工人监督列为重要的革命措施。

根据1917年11月15日由列宁签署的《工人监督条例》,工人监督机关有权监督生产和规定企业的最低生产量,以及采取措施查明所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工人监督机关的决定,企业主必须服从。

在工人监督机关的领导下,粉碎了俄国和外国资本家的阻挠,挽救了上千个企业,不让工厂停工和遭受破坏,不准破坏设备和浪费原材料;许多被资本家关闭的企业恢复了生产,保证了企业的定货和成品的销售。

工人监督也因之而在全国普遍实行,工厂委员会逐步变成国家机关。

工人监督又是工人学习管理的学校。

列宁在1918年11月6日《关于革命一周年的演说》中指出,苏维埃俄国已经从工人监督进入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工人管理。

到这时他已认识到,工人监督是一个矛盾的、不彻底的步骤,但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

即是说,工人监督只有过渡到工人管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才有可能。

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

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

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一、知识分析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是历史考查的重点。

学生对于知识的整合总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抓基础。

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内容详尽的掌握,才能从容地进行知识整合。

下面就针对这三次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从最基本的知识体系中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苏联经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三个发展阶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

2.从现代化进程看,苏联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其探索和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

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以最终解决学生在知识组合方面的困惑。

五、教学方法:史料分析、历史比较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一、导入。

思考:在20世纪对社会主义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哪个国家?答:有很多人曾经用“刻骨铭心”四个字来形容苏联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确定,不仅对苏联,而且对其它一些国家也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产生背景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国情,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条件。

如果离开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开始时的国情,离开苏联当时的特定历史条件来谈这个问题,就不容易把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弄清楚。

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产品只占国家全部产品的l/3,农业产品则占国家全部产品的2/3。

1914年沙俄的工业产品只占世界工业产量的2.46%。

如果按人口平均计算,当时俄国的工业产品产量和落后的西班牙不相上下。

俄国不仅在经济技术上要依赖于工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且还要从国外输入大量的机械设备等。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接踵而来的外国武装干涉及国内反革命叛乱,使已属落后的国民经济,濒于崩溃的边缘。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给苏维埃国民经济带来的损失,总数达390亿金卢布,超过战前整个国家财富的1/4。

1920年,工业产品只有战前的14%,农业状况更加严重,其产量只及战前的60%。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

工厂停产和粮食奇缺,引起了失业和饥荒。

1920—1921年,全国就约有3300万人面临饥饿和死亡。

显而易见,在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被粉碎后,苏维埃俄国党和政府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被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然而恢复国民经济,只意味着要达到1913年的水平,达到一个仍然是落后国家的水平。

要使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彻底“摆脱资本桎梏的整个解放事业的成功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就必须“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

列宁曾指出:“要挽救俄国,单靠农民经济收成丰盛还不够,而且单靠供给农民消费品的轻工业情况兴旺也还不够,——我们还要有重工业……不挽救重工业,不恢复重工业,我们就不能建成任何工业,而没有工业,我们就根本不能维持我们成为独立国家的地位……”。

要挽救俄国”就要“挽救”和“恢复”重工业,这是列宁从分析苏俄的国情,分析苏俄所处的历史条件所得出的结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贡献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贡献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贡献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在20世纪实施的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贡献。

以下将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历史贡献进行讨论。

1.快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20世纪初期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

苏联建立了重工业基地,发展了军事工业和科技工业。

这使得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在航天、物理学等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2.公有制经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倡公有制经济,通过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控制,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社会化。

这种经济体制使得苏联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公有制经济也使得苏联能够实施计划经济,并在国民经济各个方面实现了规模化的优势。

3.农业集体化: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施了农业集体化政策,将农民组织成集体农庄和农业合作社,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

这使得苏联的农业生产从传统农民经济向现代化大规模农业转变。

农业集体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解决了农产品供应的问题。

4.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苏联社会主义模式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实施了以科学为导向的计划经济。

苏联在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化学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学突破。

例如,苏联科学家们发明了核能、电子计算机、太空船等重要的技术和工具,对人类科技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抗击纳粹侵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二战期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苏联在战争中丧失了近3000万人的生命,但他们坚决抵抗了纳粹德国的入侵,并最终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苏联军队的抗战精神和战斗力对于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6.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还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运动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苏联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供军事援助和经济援助,帮助第三世界国家争取独立和自主。

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前苏联的工业化道路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探索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这不仅对前苏联甚至是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因此, 在我们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 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再来认识这一历史问题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前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和国家解体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在相当程度上与斯大林确立的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模式有关。

文章主要分析了前苏联工业化道路选择的过程及其争论, 这一道路的弊端, 以及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启示。

关键词: 前苏联; 工业化道路; 选择; 失误; 原因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前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有丰富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方面的经验教训, 尤其是探索工业化道路的理论与实践, 这不仅对前苏联甚至是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严重而深刻的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思考。

前苏联社会主义运动失败和国家解体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 但在相当程度上与斯大林确立的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模式有关。

因此, 在我们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今天, 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再来认识这一历史问题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前苏联探索工业化道路的任务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时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以上。

要改变这一状况, 巩固政权和奠定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 在列宁看来, 就必须实现工业化。

列宁曾用一个公式表达了他的这一认识: 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 电气化[ 1 ]电气化就是工业化。

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 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 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

而要实现工业化, 首要的前提便是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

那么, 怎样解决资金问题呢?当时正处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围困中的苏俄, 不可能依赖外部资金的流入, 只能主要依靠国内解决。

简析前苏联工业化模式

简析前苏联工业化模式

简析前苏联工业化模式根据发动工业化的主体,世界大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民间发动的工业化,以美国为典型的,以市场经济为主,渐进式的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再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以电子、核子、化工、航天等组成的新兴工业。

经历的时间较长,比较协调,效益较好。

第二种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以前苏联为典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有领导有计划地以高速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其特点是:速度快,对巩固国防有利,但投入多,又忽视农业、轻工业,使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提高和改善。

第三种是民间和政府共同发动的工业化,以德国和日本为代表,其特点是民间和政府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一、前苏联模式的特点所谓前苏联模式,即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就是由政府指定规定,运用行政力量筹措资金和兴办企业而推动的工业化。

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表现为一种突变性或革命性,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较迅速地建立了国内的现代工业化体系,而这种突变特征,是由这些国家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前苏联开始工业化时,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大批国家先行完成了工业化。

这样,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的存在给后起国造成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性,后起国为了追赶先进国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的力量。

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又为后起国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业化经验提供了可能性。

后起国可以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学习、引进和模仿先进国的生产技术和工业组织。

二、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中的经验和教训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和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使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前苏联存亡的问题。

经过激烈的辩论和斗争,他们最终选择了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历史的实践证明,前苏联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许多牺牲,但毕竟在短时期内,实现了工业化,赶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步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

1913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仅占40%。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知道五年计划吗?中学历史学过,苏联是通过五年计划强大起来的战前的苏联经济发展所谓战前苏联,在此指的是1941年卫国战争前的苏联,而它的开始则应该从1920年末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时算起。

一、1920年的苏联 1920年末,国内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苏联这个新兴社会主义国家终于在战火中平静了下来,可此时俄罗斯的大地已是满目创痍。

国内经济已濒临崩溃,工厂倒闭,土地荒芜,饥饿、疾病伴随着不稳定的政治局面。

1920年苏联的经济情况非常恶劣,总的来说生产力倒退了几十年工业情况是钢: 19万吨生铁: 11万吨石油: 920万吨煤炭: 870万吨砂糖: 5.1万吨纺织工业产值: 2.71亿卢布纸:几乎为零电力:几乎为零而在一战前的1913年的情况为钢: 420万吨生铁: 420万吨石油:920万吨煤炭: 2910万吨砂糖: 134.6万吨纺织工业产值: 28.86亿卢布纸:19.7万吨电力: 19.4亿千瓦时总的来说苏联的工业生产能力只相当于1913年的12.8%,可见一战对俄罗斯经济的打击和苏联接手时的窘迫情况。

二、1920年-1925‘年的苏联经济恢复时期面对1920年的烂摊子,当时的总书记列宁同志寝食难安,怎样恢复俄罗斯经济成了燃眉之急。

从1920年底,列宁同志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以挽救脆弱的苏联经济。

在经过大量的实际调查和开会讨论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以用来恢复苏联经济和缓解社会压力。

主要的经济政策有1、粮食税制在1920年的内战时期苏维埃为了筹备军粮曾经大规模的组织“争粮委员会”对农民进行粮食征收。

由于是非常时期,为了凑齐争粮指标很多地方不顾老百姓死活使用了极端手段强制征收走所能找到的所有粮食,有农民写信给列宁反映情况“粮食被收集得象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

这种极端的做法自然的引起的地层农民的不满,甚至导致1921年2月的“喀琅施塔得兵变”,虽然此次兵变很快便被平息,但是也给了苏维埃政府一个信息,这个情况必须改变。

【初中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初中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

【初中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的阵痛──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探析工业化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国民经济中,工业生产活动取得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

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前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第一次吃葡萄──前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尝试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俄在经济上仍然是落后的农业国, 工业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以上。

在列宁看来, 共产主义= 苏维埃政权+ 电气化,电气化就是工业化。

列宁把实现工业化形象地比喻为:从农民的、庄稼汉的、穷苦的马上,跨到大机器的、工业的、电气化的马上。

但这一战略的推行很快就因为农业生产的迅速萎缩和农民的激烈对抗而宣告失败。

列宁意识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基础。

发展整个经济,首先是发展农业,才能为工业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积累,这是苏俄实现工业化的唯一出路。

但作为列宁后继者的斯大林则强调苏联的工业化必须从重工业开始,而且采取了以牺牲农民的利益和农业的发展为代价,走高速度、高积累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道路。

斯大林式工业化道路最终成为了前苏联实施工业化战略的指导思想。

其结果使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工业经济在量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农业生产大幅度滑坡,导致了30 年代发生大饥荒,农业和轻工业和人民生活水平甚至低于十月革命前的俄国。

战争的爆发使前苏联工业化进程中断。

战后,前苏联继续实行这一工业化发展战略直至国家解体。

达摩克利斯剑之双刃──前苏联工业化道路探索失误的辩证评价首先,苏联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是当时形势下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面对当时严峻的形势,以牺牲农业、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以牺牲人民群众的暂时利益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巩固政权和保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且对于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而言,往往在工业化初期也很难避免,但在二战结束后,前苏联继续推行这一战略已经失去了这一前提及这一合理性。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与农业集体化运动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与农业集体化运动

苏联的工业化进程与农业集体化运动苏联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其经历了独特而具有挑战性的工业化进程与农业集体化运动。

本文将探讨苏联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和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对苏联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一、工业化进程1.工业化的背景和意义苏联在20世纪初期,面临着农业经济落后和工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经济实力的提升,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

工业化意味着国家经济的现代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人阶级的壮大。

2.工业化的挑战在工业化进程中,苏联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资金和技术的不足,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苏联需要大量的外援和投资来发展工业。

其次是劳动力的问题,苏联需要大规模动员和培养工人,以满足工业化的需求。

最后是市场和管理的问题,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工业生产,以及如何寻找和拓展市场,都是苏联工业化的难题。

3.工业化的措施和成果为了克服这些挑战,苏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苏联实行计划经济,通过中央计划来组织和调控整个国民经济。

其次,苏联积极引进外国技术和资本,加速了工业化进程。

再次,苏联大力发展重工业,如钢铁、机械、煤炭等,以提高国家工业的基础设施。

最后,苏联在建设工业城市和发展交通运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二、农业集体化运动1.农业集体化的背景和意义苏联在20世纪初期,在农业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民贫困等问题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

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苏联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

2.农业集体化的挑战农业集体化运动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是农民的抵制,由于集体化需要农民放弃个体土地所有权,参与农业合作社或集体农场,因此遭到了部分农民的抵制和反抗。

其次是农业资源和技术的不充分,国家需要为集体化提供足够的投入和支持。

最后是组织和管理的问题,集体化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利弊、启示和毛的探索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利弊、启示和毛的探索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利弊?斯大林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确立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前苏联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用的、并且延续约70余年的一种经济体制特点。

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

表现: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1. 经济方面的特点:斯大林模式是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计划管理体制,它限制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粗暴的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生活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并片面发展重工业,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实行高积累,多投资。

片面发展重工业。

2.政治方面的特点: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共产党管理一切,直接发布命令;管理一切国家事务,民主法制不健全,领导的终身制,基本不受群众的监督,最后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

(积极影响)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斯大林通过这种建设模式,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斯大林模式”创立是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苏联迅速赶上和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过程中起积极作用。

(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消极影响)但是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充分发挥,表明苏联在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误区。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苏联出现了党政不分、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与家长制作风盛行的现象,他们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正常展开: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第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苏联模式和经济改革

苏联模式和经济改革

苏联模式和经济改革王洛林2012-1-10 11:25:16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3期所谓苏联模式,是苏联在30年代工业化时期逐步形成的发展模式。

这一模式在苏联的工业化以致于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进程中起过巨大的作用。

二次大战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曾经在一段时期里、在不同程度上依照苏联模式进行经济建设。

50年代以来,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迷步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缺陷和弊病,先后着手进行经济改革。

由于经济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是针对苏联模式的缺陷和弊病进行的,因此必然涉及对于苏联模式的问题,可以说,对于苏联模式的评价是否全面、是否准确、是否恰如其分,直接影响到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从而影响经济改革的进展和成败。

一、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局限性为了对苏联模式作全面的,历史的评价,首先要弄清苏联模式的含义,苏联模式作为—种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什么基本特征。

我认为,苏联模式包括一整套互相联系的战略思想、所布制结构、经济结构、管理体制和经营方针,它的基本特征布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力争以尽量高的速度实现工业化,特别是以尽量高的速度发展重工业。

第二,在所有制结构上力求单一化。

第三,在管理体制上高度集中化、高度行政化。

限制商品经济发展,排斥市场机制。

第四,在经济结构上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落后甚至停滞,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例严重失调。

第五,在经营方式上以粗放经营为主。

第六,对外封闭,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基本隔绝。

这样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不是按照哪一个人的设计塑造出来的,而是在一系列主、客观原因的作用下逐步形成的。

从客观上说,由于十月革命后的苏联是一个工业落后、四面受敌、时刻面临战争威胁的、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能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壮大国防力量,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为了实现高速度发展工业,特别是高速度发展重工业的目标,不得不高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突击式地完成一批大项目的建设,在资金不足、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不得不使用卡农业、压消费的办法来积累资金,用这种方法发展工业和积累资金,必然要借助于行政手段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形成过程:工业化建设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 形成标志: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颁布 特征:
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 缺乏民主,党政不分。 经济:高度集中、单一公有制 计划经济。否定价值规律, 排斥商品和市场。 思想: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 制,个人崇拜盛行。
总特点
高度集中的国家
指令性计划模式
“斯大林模式”和西方、中国的比较:
西方模式(英) 斯大林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 所有制成分并存。 农、轻、重协调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
所有制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工业化 先轻工业后重 道路 工业 农业 制度 经济 体制 优先发展重工业
在否定中迷失
国际背景 中苏两党分歧演变成中苏两国间的矛盾,并最终决裂,形成武力对 抗。“以苏为鉴”变成“以苏为敌”。 美国联合我国周边国家形成“反华联盟”,极度影响我国安全。
国内背景
对国际形势的错误判断
“左”倾错误 “反对修正主义”
“反修防修”(“四清”“五反”) “夺权斗争”
最终与八大制定的方针背道而驰: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以苏为师” 1949~1956 “以苏为鉴” 1956~1957 斯大林模式在中国极端化发展 1958~1976 斯大林模式的扬弃与中国特色的形成 1976~1992
为什么选择斯大林模式
历史前提 我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人民得到解放 相近的成功的革命历史 因此选择了和苏联相同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战后苏联在经济建设上远远赶超了欧美 榜样的力量
经济:盲目追求“一大二公”“高速度” 政治:权利向党组织集中、民主法治受挫 文化:“双百”方针被背弃

苏联在工业方面实行的具体措施

苏联在工业方面实行的具体措施

苏联在工业方面实行的具体措施
苏联在工业方面实行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改革苏联的工业体制。

苏联采取了混合经济体制,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相结合,以实现经济发展。

二是实施工业技术改造。

苏联将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引进,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新技术,不断提高生产力。

三是实施大规模的工业投资。

苏联大量投资于工业,建设了许多新的工厂,改善了生产设备,提高了工业生产力。

四是改革人力资源分配。

苏联实施了更加公平的人力资源分配制度,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生产中来,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苏联在工业方面实施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前苏联工业化模式
根据发动工业化的主体,世界大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
第一种就是民间发动的工业化,以美国为典型的,以市场经济为主,渐进式的从轻纺工业到重工业、机器制造业,再发展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以电子、核子、化工、航天等组成的新兴工业。

经历的时间较长,比较协调,效益较好。

第二种就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以前苏联为典型的,以计划经济为主,
有领导有计划地以高速发展重工业
为中心,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其特点就是:速度快,对巩固国防有利,但投入多,又忽视农业、轻工业,使经济发展不够协调,影响了人民生活的提高与改善。

第三种就是民间与政府共同发动的工业化,以德国与日本为代表,其特
点就是民间与政府各取所长,优势互补。

一、前苏联模式的特点
所谓前苏联模式,即就是政府发动的工业化,就就是由政府指定规定,
运用行政力量筹措资金与兴办企业而推动的工业化。

它的一个显著特征就就是表现为一种突变性或革命性,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较迅速地建立了国内的现代工业化体系,而这种突变特征,就是由这些国家所处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前苏联开始工业化时,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大批国家先行完成了工业化。

这样,一方面,工业化国家的存在给后起国造成了迅速实现工业化的迫切性,后起国为了追赶先进国而不得不求助于政府的力量。

另一方面,工业化国家又为后起国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业化经验提供了可能性。

后起国可以借助政府的力
量来学习、引进与模仿先进国的生产技术与工业组织。

二、前苏联工业化道路中的经验与教训
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所面临的经济困境与恶劣的国际政治环境,使工业化道路的选择,成为关系到前苏联存亡的问题。

经过激烈的辩论与斗争,她们最终选择了高速优先发展重工
业的指导方针。

历史的实践证明,前苏联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做出了许多牺牲,但毕竟在短时期内,实现
了工业化,赶上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步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俄国,基本上还就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业国。

1913年,工业产值在工农业产值中仅占40%。

国内战争结束时的1920年,前苏联的工业产值仅为1913年的13、8%,重工业被破坏得最为严重。

前苏联从1928年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到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德国法西斯进攻前苏联,时间只不过就是短短的13年多一点。

就在这个短短时期内,前苏联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建立起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工业化开始的1926年到1940年,前苏联整个工业增长了10、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8%,
其中重工业增长了18、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9%。

前苏联一跃为当时世界第二位工业强国。

应该说,前苏联这种高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就是在特殊条件下,适应特殊需要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

其显著缺点就是,农业、轻工业的相对落后,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

为了高速发展重工业,长期以来从农业拿得多,给得少,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整个工业从1926年到1940年增长了10倍多,而农业从1926年到1953年,仅增长了21、5%。

如果
考虑到耕地面积的增加及其她因素,实际上农业比过去更差,1953年的粮食总产量还低于1913年。

农业的落后,不能不影响到轻工业的发展,因为许多轻工业的原料就是来自农业。

再加上,前苏联对轻工业的投资也很少,长期以来,轻工业的投资只占总投资的5%左右,最高也没有超过7%。

而对重工业的投资占投资总额的比重均在30%左右,有时甚至高到40%。

战后长时期内没有扭转这种重重、轻农、轻轻的局面,就是一个极大的失误。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前苏联
除了继续发展其重工业以外,在采掘工业方面,特别就是在石油工业、天然气工业的发展中及航天工业中,取得显著的成就。

喷气式飞机与人造卫星就是前苏联首先发明创造的。

70年代,由于西方经济危机及其苏联石油、天然气工业的大发展,前苏联曾从出口燃料中获得巨大利益及外汇,但就是仍然把大量投资投向重工业、军事工业,形成了前苏联工业中军事工业与之有关的重工业的产值,几乎占了工业总产值的2/3。

但就是,人民并没有得到应得的实惠。

前苏联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局面,人造卫星可以上天,航天站可以长期停留在太空,但
就是人们得不到丰富多彩的各种吃穿用的农产品与工业品,还要从外国进口大批的粮食与轻工业品。

由此可见,前苏联的工业化的新发展,有两个显著的问题,一就是仍然优先发展重工业,没有使轻工业与农业与之协调发展。

二就是在先进科技的运用上显著地落后于美国及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