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3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不包括()A. 纵容侵略势力最终害人害己B. 帝国主义非正义战争可演变成正义战争C.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密切合作D. 组成统一战线是防止局部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重要途径【答案】B【解析】2.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说“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再回头对付东方”希特勒付诸这一行动的标志是()A. 突袭波兰B. 突袭法国C. 吞并捷克斯洛伐克D. 空袭英国【答案】A【解析】3.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后……已成为反侵略之中心于是我国遂列为四强之一国家之声誉及地位实为有史以来空前未有之提高甚恐受虚名之害能不戒惧乎哉” 文中省略的是()A. 苏、美、英、法B. 中、美、英、法C. 中、美、英、苏D. 英、美、苏、意【答案】C【解析】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故选C.4.根据图表胡佛总统之所以没能把美国带出大危机的困境主要是因为()1929-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和美国的工业总产量指数(1929年=100)A. 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 危机的破坏性过大C.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D. 世界经济形势使然【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在面临大危机时美国总统胡佛坚持自由放任政策导致危机日益加重因此C项正确ABD项是美国在经济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大但不是无法克服危机的主要原因而罗斯福新政则在相同的背景下使美国逐渐摆脱困境故ABD排除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挽救了罗斯福和他的新政战争刺激了国内的生产从而结束了大萧条的噩梦据此可知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导致大萧条的重要因素是()A.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B. 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C. 生产力滞后于社会需求D. 世界各国的恶性竞争【答案】B【解析】6.下列对二战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 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B. 帝国主义在世界的殖民统治严重动摇C. 苏联国际地位大大提高D. 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包括导弹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ABC项说法均正确排除7.1942年10月麦克阿瑟认为日本威胁极为严重要求增援瓜达卡纳尔将美国的全部物力人力转到西南太平洋来但罗斯福认为倾全力对付日本所冒风险更大他需要英、俄同盟就只能采取大西洋第一的战略由此可以判断()A.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具有战略主动权B. 欧洲战场处于胶着态势C. 美国不愿支持中国对日作战D. 英苏急需美国物资援助【答案】B【解析】“倾全力对付日本所冒风险更大他需要英、俄同盟就只能采取大西洋第一的战略”表明欧洲战场处于胶着态势故B正确AD材料未体现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8.戴高乐将军在著名的“6月18日号召”中讲到“我戴高乐将军此刻在伦敦我请现在或即将在英国领土上的、带着武器或不带武器的法国军官和士兵……我请你们与我联系不论如何法国抵抗运动的烈火不应熄灭也不会熄灭”这一号召发表的时间最早应该是在()A. 1939年B. 1940年C. 1941年D. 1942年【答案】B【解析】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战场主要在北欧 A错误 1940年战场开始扩大波兰、法国相继沦陷欧洲大陆陷落法国流亡军队在英组织流亡政府 B正确 1941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国家卷入 C错误 1942年主要战场开始发生转折 D错误9.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借书人数新增了大约200到300万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 据此推断图书管理员可能听到借阅者说的是()A. “幸好有图书馆我中午可以打个瞌睡、晚点回公司”B. “幸好有图书馆我和全家不至于冻死在街头”C. “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每天守在壁炉边收听广播.”D. “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答案】D【解析】当时就业形势严峻故A项错误B项不符合题目中图书流通增长的信息故B错误“炉边谈话”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的一项内容故C项错误1929年美国发生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萧条和恐慌引发了种种矛盾人们从书籍中寻找安慰和寄托故D项正确故选D10.亲身参加了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充分肯定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价值认为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大创举这一“创举”中不包括()A. 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B. 追究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个人刑事责任C. 对法西斯国家的犯罪组织依法进行审判D. 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诉被告【答案】A【解析】二战后设立的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法律审判的方式严厉惩处了二战中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罪行而非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所以A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B\, C\, D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但与题意要求不符11.二战前夕反映帝国主义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强权政治的典型事件是()A. 《九国公约》的签订B.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C. 《洛迦诺公约》的签订D. 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答案】B【解析】《慕尼黑协定》是在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没有在场的情况下由英、法、德、意四国签订的该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给德国是对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强权政治的体现故选B12.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因此而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 材料意在说明()A. 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 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C.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 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答案】B【解析】材料中“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等方面进行立法”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胡佛对经济危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干预材料中“失业率而因此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说明胡佛政府的干预措施不但没有缓解危机反而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A项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自由放任政策”的说法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 20世纪20年代末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材料没有涉及国际合作的信息点排除故选B13.1942年10月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命令说“中华国陆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于1942年同盟国缅甸战场协同援英抗日时期作战英勇指挥卓越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实为我同盟国军人之优良楷模”材料表明()①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力量②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③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战果④国民政府坚持联合抗战A. ①②B. ①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力量、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缅甸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取得战果(圆满完成所负任务)、国民政府坚持联合抗战(盟国)均是和材料所反映的主旨是吻合的故①②③④四项都符合题意.故选D.14.1933年12月联共(布)决定苏联不反对在国际联盟范围内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除法国和波兰必须参加外其它欧洲国家可按意愿参加 1939年4月苏联向英法建议在英法苏之间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这反映了()A. 苏联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期待B.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C. 由于意识形态导致两大阵营的对抗D. 苏联是抵抗法西斯的中坚力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联有缔结抵御德国侵略的区域性共同防御协定的意愿也愿意在英法苏之间缔结包括军事援助在内的反侵略互助条约故A正确材料主旨是苏联加强欧洲防御的期待不能直接得出二战即将爆发的结论故排除B两大阵营的对抗是二战以后出现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C材料主旨是苏联加强欧洲防御的期待也不能直接得出苏联是抵抗法西斯的中坚力量 D 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D15.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A. 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 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C. 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 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答案】B【解析】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是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转嫁危机结果导致危机进一步加剧故选B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5分共计60分)16.(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美国对德政策的调整及其原因1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摩根索计划”【答案】(1)调整从惩罚到扶持原因二战后美苏两国合作关系破裂国家利益冲突激烈意识到德国将在未来的美苏权力政治博弈中起关键作用德国人民以解放者来看待美国的占领【解析】(1)从材料可以看出二战后美国对德政策进行了调整从处罚德国到扶持德国这主要是由于战后国际格局变化所带来的当然也和德国人对美国的认识有关【答案】(2)评论摩根索计划在美苏联合是对德作战的背景之下警示德国拉拢苏联但该计划违背了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低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紧密的经济依赖关系反映了美国对德国的控制野心【解析】(2)摩根索计划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要是在美苏联合是对德作战的背景之下警示德国拉拢苏联但该计划违背了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低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紧密的经济依赖关系反映了美国对德国的控制野心17.(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殖民扩张给印度带来的经济影响17.(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原因【答案】(1)影响促使印度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印度沦为世界经济的附庸(或者印度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阻碍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导致印度长期处于不发达国家的危急状态(每点2分任答3点6分)【解析】(1)影响促使印度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印度沦为世界经济的附庸(或者印度成为西方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阻碍了印度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导致印度长期处于不发达国家的危急状态(每点2分任答3点6分)【答案】(2)原因经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亚非国家民族意识高涨二战后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美苏忙于冷战无意攫取殖民地日本人的入侵破坏了原有殖民体系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第三世界的联合斗争联合国的推动作用等(每点2分任答4点8分)【解析】(2)原因经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洗礼亚非国家民族意识高涨二战后西方殖民列强的衰落西方国家内部反帝国主义情绪的发展美苏忙于冷战无意攫取殖民地日本人的入侵破坏了原有殖民体系促进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西方国家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想在殖民地的传播第三世界的联合斗争联合国的推动作用等(每点2分任答4点8分)18.(1)根据材料归纳二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经济赔偿的特点18.(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经济赔偿的影响【答案】伴之以贸易和劳务输出赔偿和借贷款支持控股和资源共享附加政治条件【解析】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的描述可知二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经济赔偿的特点有伴之以贸易和劳务输出赔偿和借贷款支持控股和资源共享附加政治条件【答案】通过经济赔偿、经济合作和援助等方式日本实现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也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呈现不平等的趋势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增强日本亚洲大国主义倾向滋长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解析】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描述的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经济赔偿的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可知通过经济赔偿、经济合作和援助等方式日本实现了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正常化也有利于东南亚国家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呈现不平等的趋势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影响力和控制力增强日本亚洲大国主义倾向滋长不利于地区和平与稳定19.(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9.(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19.(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干预经济”的结局【答案】趋势华商发展缓慢比重下降日商资本迅速增长比重提高原因华商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在华势力不断扩张【解析】关于趋势依据材料一表格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趋势归纳如下华商发展缓慢比重下降日商资本迅速增长比重提高关于原因结合一战后国际国内因素归纳如下一战结束后外国资本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到挤压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措施在华势力不断扩张【答案】二十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但由于农产税不断增强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工人收入不高消费不足最终导致农业经济危机爆发【解析】关于趋势依据材料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如下由二十年代的平稳发展到三十年代的发展出现下滑束后关于成因依据材料结合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归纳如下二十年代美国经济极度繁荣但由于农产税不断增强农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农业工人收入不高消费不足最终导致农业经济危机爆发【答案】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官僚资本产生、形成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解析】结合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大峡谷知识可知中国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官僚资本产生、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为了挽救经济危机建立法西斯专政成为亚洲战争策源地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摆脱了经济危机开创了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选修三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选修三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德国投降
波茨坦会议
日本投降
①德、意、日三国溃败,美、苏成为一流强国取代英、法。 化? ②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超出一国范围。 ③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④世界重心由西欧向太平洋地区转移。
(5)客观上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讨论总结——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从性质上看,二战是一场反法西斯的正义之战。

、(2010·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 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 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 在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 苏、中、法为序。 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 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 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 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 离庭长更远了。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 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 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 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 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 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 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21-22版: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步步高)

21-22版: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步步高)

主题二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史料一 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众议院集会于国会,决议如下……任何时候,总统 发现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外国中间,有战争状态存在,总统立即将该事实予以宣布, 宣布以后凡以军械、军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输出、图谋输出或主使输出, 而运至公告所列举之任何一个交战国,或运至中立国以备转运之任何交战国,或运 至任何供该交战国利用之中立国者,均为违法。
内容索引
壹贰叁
基深达 础化标 落探检 实究测

基础落实
一、德国入侵苏联
1.背景 (1)德国优势 ①1940年9月,德、意、日正式结成 三国军事同盟 。 ②希特勒先后占领和控制了欧洲14个国家和地区,占有了强大的军事资源。 (2)苏联不足 ①战争爆发前,苏军大规模的机械化部队没有组建起来,也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 ②建立了“ 东方战线 ”,但苏联对德国发动进攻的时间估计错误,战备迟缓。 2.概况 (1)1941年6月22日, 苏德战争 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战争初期,苏军英勇作战,但遭受了惨重损失。
②为了发挥经济优势,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 ③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英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 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4)作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反法西 斯国家在军事上相互配合,政治上相互协调,经济上相互支持,加速了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
返回

达标检测
1.二战时期,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一次演讲中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 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之间就已存在着 战争状态。”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美国总统对外宣战需与国会商议 B.这一演说表明美国放弃中立政策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 War II,简称二 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迄今 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 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战争最高峰 时期,全球有60%的国家参战,战火遍及五大 州和四大洋。二战交战双方是以美国、苏联、 中国、英国、法国等组成的反法西斯同盟与以 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组成的法西斯国家轴 心国集团 ( 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 为一方。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 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 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形成的标志是何时何地签订的什么?其主要 内容是什么? 3、该宣言的签署有何意义?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重大转折
斯 大 林 格 勒 保 卫 战 反 攻 激 战 场 面 每一座楼房都是一个 碉堡,苏军士兵顽强地 打击敌军 妇 女 们 也 拿 起 武 器 保 卫 城 市
世界主要矛盾变化,两国都面临法西斯的严重威胁
时间:1941、12、7
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事件:
美国军舰爆炸起火
珍珠港事件历史博物馆
12月8日上午,罗斯 福总统向国会紧急发表 了历史性的讲演: 昨天,1941年12月7 日——一个永远蒙受耻 辱的日子,美国遭到日 本帝国海军和空军的蓄 意进攻……不能否认这 样的事实:我们的领土、 我们的人民、我们的利 益,正面临着严重的危 险。 罗斯福在对日宣战书上签名
1.二战爆发的标志? 2.二战扩大的事件? 3.二战进一步扩大的事件?
时间: 1939.9.1 标志: 德国闪击波兰
闪电战的效果: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 概念:集中大量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队,发动闪电般的突 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 然袭击的一种战争样式。 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 战术:先用空军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略设施和通讯中心, 夺取战场制空权,同时集中使用装甲部队,迅速突破敌人 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 防线,在敌人后方实施合围,快速消灭敌方有生力量。 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练习题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题一、完成下列各题,掌握二战的基本线索1、英、法等西方大国推行的纵容法西斯侵略的政策:把这一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把这一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3、二战的规模扩大..的时间:二战的规模扩大..的标志性事件:4、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的时间: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5、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6、《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7、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8、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9、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灭亡的战役:10、促使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的战役:11、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标志:12、二战结束的时间:二战结束的标志:二、单项选择题1、中国人常用“饮鸩止渴”来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将来的祸患。

历史上英法把“饮鸩止渴”的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会议是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2、“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应该是哪国人A、德国B、捷克斯洛伐克C、法国D、波兰3、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这里的“决定”出自A、《九国公约》B、《凡尔赛和约》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4、德国入侵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指英国、法国)扔出了两个‘小孩’(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再扔出另一个‘小孩’(指波兰)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材料中的“政策”应是A、殖民扩张政策B、委任统治政策C、绥靖政策D、冷战政策5、1939年9月,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德国突袭波兰B、德国进攻苏联C、德国空袭英国D、德国进攻法国6、下列选项中,哪句话是丘吉尔说的A、“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睡觉去吧!”B、“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测试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测试题

第三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参加慕尼黑会议的英国首相是()A.达拉第B.张伯伦C.希特勒D.墨索里尼2.慕尼黑阴谋的直接受害国是()A.波兰 B.苏联 C.捷克斯洛伐克 D.德国3.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

这种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是()A.纵容德意干涉西班牙内战B.慕尼黑阴谋C.纵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D.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 慕尼黑阴谋B. 德军突袭波兰C. 日军偷袭珍珠港D. 德军突袭苏联5.二战中领导苏联军民英勇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是()A . 列宁 B. 丘吉尔 C. 罗斯福 D. 斯大林6.苏联卫国战争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A. 德军突袭苏联B. 不列颠之战C. 日本偷袭珍珠港D. 卢沟桥事变7.珍珠港事件发生于()A.1939年9月B.1940年5月C.1941年6月D.1941年12月8.德军在二战中惯用的战术首推()A.闪电战 B.持久战 C.运动战 D.阵地战9、1938年,捷克斯洛伐克外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这里的“决定”出自A.《九国公约》B.慕尼黑会议C.《凡尔赛和约》D.雅尔塔会议10、“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是下列哪国人?A.德国B.捷克斯洛伐克C.波兰D.奥地利11、“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遭遇同样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是指下列哪个国家A.捷克斯洛伐克 B.英国 C.波兰 D.法国12、在1938年9月底的慕尼黑会议后,丘吉尔曾说:“让你在战争与耻辱之间作一选择,你选择了耻辱,而你将来还得进行战争。

”丘吉尔所说的“你”指的是( )A.张伯伦B.达拉第c.希特勒D.墨索里尼13、右图中,张伯伦手中挥舞的文件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最大危害是() A. 导致捷克斯洛伐克亡国 B. 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C. 为德国闪击波兰创造了条件 D. 使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14、1938午9月21日,丘吉尔向伦敦新闻界发表声明说:“以为把一个小国投入虎口就可以得到安全,实在是致命的谬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测试题附答案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练习测试题一、选择题1.它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

“它”指的是()A.英国B.德国 C.日本 D.美国2.下图反映了二战前夕的欧洲形势,从中你能得到的信息是()A.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B.英法推行绥靖政策C.德、意、日法西斯集团形成 D.欧洲各国联合对抗苏联3.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的事件是()A.纵容德国吞并奥地利 B日本偷袭珍珠港 C纵容德国进攻波兰 D慕尼黑阴谋4.下列搭配中,存在因果关系的是()A.苏联解体——“冷战”正式开始B.慕尼黑会议——绥靖政策发展到顶峰C.《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国际联盟成立D.《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5.下列事件和法国有关的是()①《人权宣言》②滑铁卢战役③启蒙运动④慕尼黑阴谋⑤珍珠港事件A. ②④⑤B. ②③④⑤C. ①③⑤D. ①②③④6.下图为苏维埃宣传海报——《为家园而战,为斯大林而战》。

根据图文信息,请你推断该海报的出现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A.第一次世界大战 B.第二次世界大战C.俄国十月革命 D.俄国1861年改革7.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

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①德国突袭苏联②珍珠港事件③斯大林格勒战役④卢沟桥事变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8.下图所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战争宣传海报,主题是“全力以赴,摧毁日本”,它最早可能出现于()A.1941年 B.1942年 C.1943年 D.1944年9.70 年前的6月,德国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扩大;12 月,战争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其标志是()A.莫斯科保卫战B.日本偷袭珍珠港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10.正义照耀着人类历史前进的航程,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

从建立的背景分析,下列集团具有正义性质的是()A. “三国同盟”B. “三国协约”C. 反法西斯同盟D. 华沙条约组织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 开罗会议召开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 D.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12.同学们,我们如果要撰写有关“二战”历史的小论文,应该选择的内容是()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集团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A.珍珠港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14.雅尔塔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次重要会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议内容的是()A.决定分区占领德国B.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C.苏联答应对日作战D.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15.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标志是()A. 偷袭珍珠港B. 莫斯科战役C. 攻克柏林D. 诺曼底登陆16.1991年,德国重新统一。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世界现代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2025年中考历史总复习考点梳理世界现代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大单元架构
返回目录
二、基础知识梳理
返回目录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一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1. 意大利法西斯专政 1922年,以墨索里尼为首的法西斯党建立政权;1936年,吞并埃塞俄 比亚。
2. 德国法西斯专政 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1933年,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建立法 西斯专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欧洲 战争策源地形成;1935年,德国 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先后吞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等。
1945年5月8日, 德国 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80周年,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15日, 日本 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9月2日,正式签 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返回目录
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①这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 口卷入其中; ②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 心; ③战争的胜利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 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 影响。 胜利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战斗;世界人民的支持;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第六部分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1 单元要素概览

2 基础知识梳理

·考点一 ·考点二
3 山西真题再现
一、单元要素概览
单元要素概览
大线索梳理(1922—1945年)
返回目录
波兰
联合国家 宣言
珍珠港
诺曼底 雅尔塔
返回目录
中外联系:为转嫁经济危机,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中国 人民奋起抵抗,这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 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共同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机”“地 狱”“屠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共1课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三第三单元5《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教学设计(共1课时)
3.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要武器装备、军事战略及战术,分析这些因素对战争结果的影响。
4.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理解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将: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搜集、整理和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料,提高史料解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过程,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等重要战役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在战争中的作用。
2.难点: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理解战争性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教学手段,如历史纪录片、图片、地图等,增强学生对战争过程的理解和记忆。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3.选择一个视角(如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等),探讨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撰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1000字左右。
4.搜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制作一份关于战争扩大的主题展板,要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
5.结合所学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心得体会: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4.从战争扩大过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学习笔记+自我测评+学思之窗)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学习笔记+自我测评+学思之窗)
3.1945年2月,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在哪里召开会议,商讨战后对德国的处理问题
A.美国的华盛顿 B.英国的伦敦 C.苏联的雅尔塔 D.德国的柏林
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苏联人民取得之一战役的胜利)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攻克柏林战役
“英雄城市”名称的变迁
1589年,沙皇俄国在伏尔加河下游修建了察里津要塞。察里津 (Caricyn),来源于鞑靼语,意为“黄水”,因旁边一条注入伏尔加河的小河“察里察”而得名。
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斯大林在这里领导了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1918年7月—1919年2月),击溃了来势汹汹的哥萨克白军,对巩固十月革命成果,捍卫初建的苏维埃政权具有“巨大意义”,因此,1925年城市被易名为斯大林格勒 (Stalingrad) 。在斯大林执政时期,这里成了苏联重要的重工业中心,铁道、河运集散中心。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学习笔记+自我测评+学思之窗)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学习笔记(“哦,原来预习这么轻松呀!”
导学天地(静下心来看一看,茅塞顿开。)
1.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早已酝酿着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法西斯势力是战争的制造者。西方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而采取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了大战的爆发。
阅读小贴士:英法宣而不战,白白坐失良机,再次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最终自食苦果。这场“奇怪战争”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你是否也有自己的想法呢?不妨结合当前的世界局势谈一谈。
第7课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学习笔记(“哦,原来预习这么轻松呀!”)

世界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选择题

世界历史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选择题

世界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选择题1.二战前,首先被德国吞并的国家是A.西班牙 B.奥地利 C.波兰 D.匈牙利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使德意法西斯国家在地域上连成一片的军事行动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C.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D.意军侵占埃塞俄比亚3.德国法西斯吞并的第一个民族国家是A.波兰 B.捷克斯洛伐克C.西班牙 D.奥地利4.标志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事件是A.德国吞并奥地利B.慕尼黑协定签订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D.英法对德宣战后一年内没有对德军发动大的进攻5.慕尼黑协定的内容是A.同意德国吞并奥地利B.同意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C.同意苏台德地区自治D.同意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6.慕尼黑会议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7.英法同德意法西斯签订慕尼黑协定的目的是A.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B.为了赢得备战时间C.保护捷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D.同德意结成反苏同盟8.慕尼黑协定签订产生的最直接的消极影响是A.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B.加速了战争爆发的进程C.致使苏联与英法集团关系最终破裂D.使英法处于极其不利的战前形势中9.慕尼黑协定产生的后果不包括A.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C,加速了大战的爆发一D.英法赢得了备战时间10.与下图所示德国疆域相符的时间是A.1936年3月—1937年2月B.1937年3月—1938年9月C.1935年10月—1939年2月D.1939年3月—1939年9月11.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英国张伯伦对希特勒行动提出疑问:“这是老的冒险行动的终结呢,还是新的冒险行动的开端?……这是武力征服世界计划中的一个步骤吗?”这段材料A.表明张伯伦思想发生根本性的变化B.说明英国放弃了绥靖政策C.反映出英德矛盾趋于尖锐化D.表明张伯伦仍然顽固坚持绥靖政策12.凡尔赛和约和慕尼黑协定的共同之处是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②具有反共产主义的因素②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④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13.1939年,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目的是A.扩展势力 B.避免卷入战争C.对抗英法 D.赢得备战时间14.促使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A.慕尼黑阴谋对苏联造成威胁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C.苏联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15.德国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目的是A.寻求自己的安全保障B.共同对付英法的威胁C.放弃反共产主义立场D.解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16.下列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与评价,不正确的是A.它是英法纵容德国侵略苏联的必然产物B.是希特勒德国战略策略的产物C.为苏联备战赢得了时间D.与慕尼黑协定一样,纵容了德国侵略17.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B.世界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矛盾C. 法西斯势力与人类和平进步的矛盾D.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18.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阶段归纳整合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阶段归纳整合

阶段归纳整合
第三单元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阶段性特点 1.第一阶段:德国运用“闪电战”战术,横扫大半个欧洲大
陆,法国投降,意大利参战,德国入侵苏联,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法西斯势力达到顶峰。另一方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第二阶段:是战争的攻守格局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
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中途岛海战的胜利使反法西斯 国家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迫使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为 战略防御。
3.第三阶段:是反法西斯国家实施战略反攻并取得最后胜
利的时期。苏、美、英三大国为了协调军事行动并安排战后事务,先后举行了德黑兰会来自、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德日
法西斯投降。
二、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
1.原因比较
(1)相同点 ①都是由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②各种矛盾的激化,继而出现军事对峙集团。 (2)不同点 ①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使德、意、日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②英、法“绥靖政策”的纵容。
④两次世界大战的获利国家都是美国。
(2)不同点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垮了俄、德、奥、土四个大帝国;第
二次世界大战打倒了德、意、日三大帝国,削弱了英、法。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的阵营。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展,战后国 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迅猛发展。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潜伏着战
败国对战胜国的复仇心理。
2.性质不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整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
是反法西斯战争。 3.影响比较 (1)相同点 ①几乎使全世界陷入战争之中,给世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 灾难。 ②使世界经济发展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③都确立了新的国际体系和格局。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使这两次世界大战得以发生的因素是( )①少数大国争夺世界霸权②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发生变化③军国主义政策的推行④由于科技进步,制造出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现代交通、通讯工具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上迅速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凭借马奇诺防线采取消极防御方针B.对德国丧失了应有警惕C.敦刻尔克撤退过早转移了大批兵力D.卖国将领主动向德军投降3.20世纪30年代,德国法西斯侵略扩张吞并的第一个国家是( )A.西班牙 B.奥地利C.波兰 D.捷克斯洛伐克4.1939年8月下旬,苏德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及其附属的秘密协定书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使苏联免遭德军进攻,赢得备战时间B.使德国免于两线作战,解除后顾之忧C.使英法绥靖政策破产,只能卷入大战D.使波兰遭到德军进攻,加速大战爆发5.对1939~1940年苏联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东方战线”的正确评价是( )A.推迟了苏德战争的发生 B.使当地居民免遭德国奴役C.侵略了弱小国家和民族 D.加强了反法西斯东方战线6.德国军队在侵略战争中第一次受挫是在哪个战役中?A.不列颠战役 B.莫斯科战役C.阿拉曼战役 D.斯大林格勒战役7.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苏德战争发生后 B.太平洋战争发生后C.北非战争发生后 D.斯大林格勒战役后8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参与签署的反法西斯国际文件中没有( )A.《联合国家宣言》 B.《波茨坦公告》C.《开罗宣言》 D.《大西洋宪章》9成为太平洋战场和北非战场盟军由防御转为进攻转折点的战役是( )A.珍珠港事件和阿拉曼战役B.中途岛海战和西西里登陆C.中途岛海战和阿拉曼战役D.空袭广岛长崎和诺曼底登陆10.规定日本必须把从中国窃取的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全部归还中国的国际文件有( )①《开罗宣言》②《德黑兰宣言》③《联合国家宣言》④《波茨坦公告》⑤《雅尔塔协议》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⑤ D.②④⑤11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是( )A.大战制约了科技革命的发展B.科技革命制约了大战的发展C.大战客观上推动科技的发展D.科技革命推动了大战的发生12.第二次世界大战留给世人最重要的启迪是( )A.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B.把战争制止在萌芽状态C.各国应该互不干涉内政D.凡是反动势力必然会灭亡二、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材料一:1941年12月9日,国民政府对日宣战书中称:所有一切条约合同,有涉及中日之关系者,一律废止。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涉及的内容在世界现代史中承前启后,它前承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后启战后新格局的形成。

“二战”是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内容之一,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学习本单元内容,要从宏观上把握二战的基本线索,在教学中依据课程标准,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和渗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重视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新课开始,我利用诙谐的漫画导入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时间轴引领学生走进“二战”,构建二战的基本进程。

采用主题式教学,以“正义的胜利”为主题,分为三个篇章,分别为“敌势猖狂,疯狂扩张”“正义联盟,克敌制胜”“痛定思痛,畅想未来”。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使用地图、漫画及史料,串讲基础知识,使历史发展进程更具故事性、趣味性和全景化;辅以材料题史论结合探讨问题,提高知识技能,加强能力培养。

而后链接中考,深化重点、难点。

通过对二战原因的深层次分析,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

关于二战的性质及影响的教学,我主要采用讨论法教学,但因学生受生活局限及教材影响,对二战性质的变化把握不准及破坏性灾难认识不足,因而就影响了“人类该如何有效的避免战争,争取持久和平”的延伸。

总之,在教学中我以激情的教态,生动的语言,缓解了借班上课的陌生感,尽了最大的努力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通过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之间分组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等手段,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增强了新课程的教学效果。

但还是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如本课课堂容量大,是旧教材两个课时的内容,在材料的取舍方面还比较欠缺,还有课堂节奏的把控上不到位,造成前松后紧,教学任务未能完成。

今后我要深入研究“双减下”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大胆尝试新教法,提高课堂效率,分配更多时间用于当堂训练、当堂巩固只是,减少学生课后的作业负担,让减负成为可能。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知识总结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基础知识总结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结构】一、历史背景: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法西斯兴起原因:A、历史原因:(1)本国是通过改革的方式或者是王朝战争的形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的,缺乏民主传统,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2)三国对于新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存在不满情绪。

B、现实原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2、法西斯发展表现:3权统治;对外鼓吹民族优越论和进行侵略扩张,企图称霸世界。

同时,法西斯运动还蛊惑人心的提出一些限制资本家和地主、保护中下层劳动者的口号,以笼络普通群众。

3、法西斯政权建立,战争策源地形成:(1)意大利:1922年,建立起以墨索里尼为首相的法西斯政权。

(注意其特殊性:经济危机爆发前)(2)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36年,二二六政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法西斯体制的确立。

(3)德意志: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中的第一大党。

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了国家政权,标志着世界大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局部战争的发生:1、30年代的侵略战争:(1)非洲:1935年——1936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要求掌握原因:主要从埃塞俄比亚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和经济的落后回答)(2)欧洲:德国意大利干涉西班牙内战。

(要求掌握原因:主要从西班牙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来考虑,注意西班牙内战性质的转变:内战——反侵略战争)德国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3)亚洲:日本发动全面侵华。

2、局部反法西斯战争:(1)中国:最早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从防御阶段转入相持阶段。

(2)西班牙:在共产国际的倡导下,建立了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并且进行了积极的抵抗,其中还受到了世界进步人士的支持:国际纵队。

(3)意大利:坚强反抗。

3、大国的反应:绥靖政策(1)英法的绥靖政策:(表现)A、埃塞俄比亚战争发生后,英法操纵的国联不得不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对其进行经济制裁,但石油却不在制裁之内,而且,侵埃战争结束不久,制裁便被取消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慕尼黑阴谋1.慕尼黑会议背景:德国吞并奥地利,侵略野心膨胀,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参与国:1938年9月,德、意、英、法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会议内容: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称为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含义(或实质):英法等西方大国虽对法西斯侵略不满,但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对法西斯侵略不加严厉制裁,而是希望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

会议的影响: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绥靖政策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地削弱反法西斯力量,最终导致二战全面爆发。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也最先尝到了苦果,1940年四五月德军进攻英法,法国战败投降,英国首相丘吉尔带领英国人民坚决抵抗。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人民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时间:1942年1月1日国家: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内容: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26国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影响: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促进二战胜利。

2.开罗会议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1943年11月国家:中、美、英地点:开罗内容:发表《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3.雅尔塔会议目的: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时间:1945年2月人物: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召开雅尔塔会议内容:①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②决定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

(2)材料二中“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的进攻”指的 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中有何 重大影响?(4分)
日本偷袭珍珠港 使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3)依据材料三,你认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请你就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3分)
•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 、民族矛盾与领土纠纷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新 的一轮军备竞赛
3.二战规模的步步扩大 (1)西欧战场的开辟
1940年四五月,德国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占 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遭到轰炸 (不列颠之战)
2)苏德战场的开辟(二战扩大)
1941年6月,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战争,莫斯科保卫战。 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未能得逞。
3)太平洋战场的开辟(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12
★一、慕尼黑阴谋
1.背景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大肆扩军备战,吞并了奥 地利,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2.经过
1938年9月 时间 参加国 英、法、德、意 结果 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内容)
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 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这一事件 称为慕尼黑阴谋。
3.影响: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的顶峰
绥 靖 政 策
P35. 1。定义:英法等西方大国出于自身利益, 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纳粹侵略者, 以求得一时太平,并尽可能地把祸水引向 苏联的外交政策 。 (主观愿望) 2。实质:纵容法西斯侵略。(客观效果) 3。影响: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 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 量。
1.二战爆发的原因
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政府施加极大压力,要捷 克屈服,即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这里的“死亡证书”指 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D.《欧洲联盟条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6 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慕尼黑协定、德军闪击波兰、法国投降、德军闪击苏联、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珍珠港事件;绥靖政策的实质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

2.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讨论二战的战争性质,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复杂情况下分析战争性质的能力。

概括二战全面爆发和扩大的重大事件,提高归纳概括历史进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慕尼黑协定,认识到帝国主义国家以牺牲小国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是一种绥靖政策,最后只能自食其果、身受其害。

德、意、日法西斯进行的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其目的是瓜分和掠夺别国,法西斯的残暴本性得到充分暴露。

二战交战各国的人民是战争的受害者,各国人民为反对法西斯战争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慕尼黑阴谋,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莫斯科保卫战,太平洋战争的爆发,珍珠港事件。

教学难点:绥靖政策,德、日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连战连捷、不可一世的原因。

【史料导入】
“一天,罗斯福总统说他正在向公众征求意见,为这次战争取个名称。

我立即说:‘ 不必要的战争。

' 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避免的了。


——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然后教师设问:丘吉尔发出“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避免的了”的感叹是由于二战全面爆发前,英法对法西斯国家侵略推行什么政策?
学生回答:绥靖政策。

【教学过程】
一、慕尼黑阴谋教师提问:英法为什么要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这一政策造成了怎样恶劣的影响?让学生阅读教材第34 页至35 页内容。

等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总结英法为何在战前推行绥靖政策这一问题,并详细讲解如下:英法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是出于仇视社会主义苏联的原因,同时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根源。

首先,英法尽管是一战的战胜国,但其经济、军事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这种状况使得英法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不敢同德、意、日的侵略扩张针锋相对,而是试图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侵略者的部分贪欲来维持自己的既得利益。

其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和破坏性,使一部分人谈战色变,鼓吹不惜任何代价避免战争的和平主义思潮。

再次,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使英、法两国政局动荡;英、法资产阶级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对社会主义苏联的本能仇视,希特勒投其所好,竭力造成一种唯有共产国际、唯有苏联才是德国敌人的假象。

所有这些都是促成英、法两国推
行绥靖政策的因素, 但根本原因是英、 法两国要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等以上问题解决完后, 教师追问: 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是什么?请你简要介绍一下 该事件。

教师可以投影慕尼黑会议的相关内容加以详细讲解:
慕尼黑会议
背景: 希特勒上台以后, 德国大肆扩军备战, 吞并奥地利,但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有 效抵制和制裁。

德国的侵略野心进一步膨胀, 又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英法希望以牺牲 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时间、地点: 1938年 9 月、德国的慕尼黑。

参与国:德、意、英、法。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 10 日内把苏台德等地割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慕尼黑阴谋。

教师过渡: 慕尼黑阴谋将绥靖政策推向顶峰, 那么绥靖政策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投影以下史
料,让学生加以概括。

史料一 丘吉尔批评张伯伦说: 在战争与屈辱面前,你选择屈辱! 可是屈辱之后, 你仍 得面对战争! 史料二 丘吉尔对二战前绥靖势力的评价: “绥靖主义者是在喂鳄鱼 —— 可预计最后鳄 鱼也会把他给吃了。


史料三 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 惠勒 贝内特说:“慕尼黑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 德国的征服政
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他们将在一点交叉。


学生回答完后,教师整合答案:绥靖政策的影响极其恶劣,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 侵略野心膨胀,也极大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最终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争的爆发和扩大
教师设问: 绥靖政策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那么哪些因素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 界大战全面爆发呢?投影史料:
史料一 一战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的严惩和限制,依靠美国的扶植, 经济 再度超过了英、法;意大利在一战后经济衰落;日本侵略亚洲国家的同时,美、英等国禁止 向日本输送石油等战略物资,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严
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 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而英、 阶级民主
制度。

史料二 希特勒看到英、法等国对侵略的纵容,便得寸进尺,于 个捷克斯洛
伐克。

德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了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
利的地位,随即把侵略矛头指向波兰,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等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完成后,教师规范答案如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速; 经济危机引发国 内政治危机; 德国和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气焰; 德国突袭波兰, 引发全面战争;等等。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 理清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的相关史实, 让学生将下面 内容补充完
整。

(1) 全面爆发: ________ 年 9 月 1 日,德国军队对 ____________ 发动了突然进攻。

英法再也
无路可退,只得对德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 德国在欧洲的侵略: 1940 年四五月, 德军又向欧洲西部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很快占
领了包括 ___________ 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1940 年6月,法国投降。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国沦亡后,德国于 1940年7月 10日对 发动“空中闪电战”,历史上称 为“不列颠之战”。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空战。

(4) ______________ 苏德战争: 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德军直逼苏联首
都 _________ 。

苏联军民在 ___________ 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法、美继续坚持资产 1939 年 3 月吞并了整 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
___________ (注:
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的扩大)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一一二战进一步扩大:年12月7日,日本机群偷袭美
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______________ ,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等学生完成后,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校对,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即可。

该环节完成后教师投影以下史料,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积极讨论。

史料一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一一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

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决不投降。

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
辛劳、眼泪和汗水。

一一丘吉尔
史料二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
来保卫城镇和乡村。

一一斯大林
史料三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一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一一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海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

合众国当时同该国处于和平状态,而且,根据日本
的请求,当时仍同该国政府和该国天皇进行着对话……一一富兰克林罗斯福
史料四丘吉尔坦白地表示:一听见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他快乐地流出感激的眼
泪。

他说,美国参加战争,我们就有了绝对的信心。

探究1二战前英、德等国签订了慕尼黑协定,苏联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但二战全面爆发后丘吉尔和斯大林发表大意相同的演说(史料一、史料二),这是为什么?
英国和苏联利益受到法西斯的严重损害(即由原来绥靖政策变为坚决抵抗)。

探究2依据史料三、史料四,分析日本偷袭珍珠港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使二战达到全球规模,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设置问题:通过本题学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感悟与启示?
对法西斯势力不能姑息纵容;战争的根源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板书设计】
—I德国突袭波

【随堂演练】
1•“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
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这段话中的“我们”成为受害者,是因为英法推行()
A .绥靖政策B.侵略政策
C.法西斯政策D •不结盟政策
2.二战期间,希特勒吹嘘德军“不可战胜”,使德军这个“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的事件是( ) 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B •日军偷袭珍珠港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D •诺曼底登陆成功
3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的事件是()
A •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
B .德国侵略苏联和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C.斯大林格勒战役打响D •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答案] 1.A 2.C 3.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