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考评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基本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基本标准一、村级组织机构健全,并能有效发挥作用1、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配套。
按照《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国共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村党组织健全,并成为“五个好”的村党组织。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建立健全包括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及村民委员会的下属单位在内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
按照有关规定,共青团、妇女、民兵等组织健全。
2、各村级组织依法组成,其成员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3、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能自觉接受村党组织的领导,村民委员会依法开展村民自治工作,村经济合作社依法管理和发展村级经济工作。
4、村民委员会和村经济合作社能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各项职责,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指导下,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积极开展工作。
5、各村级组织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并能认真执行各项制度。
廉洁奉公,热心为村民服务。
二、有完善的民主选举程序,村级民主选举制度健全1、选举工作制度健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2、村民能充分行使法律法规和政策赋予的民主权利,不受非法干涉。
3、选举程序规范、合法、公开,并严格执行,选举秩序良好。
4、选举结果群众满意,真正做到了把那些坚持依法办事、廉洁奉公、公道正派、勤劳实干、热心为村民服务的人选进村级组织。
5、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按期进行换届选举,无未经批准自行提前或延期换届选举的行为。
6、村民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村民代表由村民推选产生。
设有村民小组的村,村民小组长由村民小组会议推选。
无任何组织或个人指定、委派或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代表和村民小组长的行为。
7、对村民委员会成员的罢免,依法定程序和条件实施。
三、有完善的民主议事程序,村级民主决策制度健全1、把坚持党的领导、依法办事、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起来。
建立健全村级事务,特别是村级重大事务民主决策制度。
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2、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依法组成,制度健全,并能较好地发挥决策作用。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6.25•【字号】甬政办发〔2023〕31号•【施行日期】2023.07.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的通知甬政办发〔2023〕3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6月25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三章申报和评审第四章授奖与监督第五章附则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浙江省标准化条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2022年修订)的通知》(浙政办发〔2022〕55号)等规定,为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高标准助力高技术创新、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大力营造鼓励标准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各类主体的标准创新贡献活力,褒扬激励在标准化活动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由宁波市人民政府设立。
第三条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分为重大贡献奖和优秀贡献奖。
(一)重大贡献奖评审标准为:在经济社会发展某一重要领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或为主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并取得重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优秀贡献奖评审标准为:在经济社会发展某一重要领域,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或为主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三)具体评审依据为: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评审实施细则。
第四条宁波市标准创新贡献奖是业务性质的绩效评价活动,每2年评定一次。
每次评定的重大贡献奖名额不超过5个、优秀贡献奖名额不超过5个。
每个获奖项目宁波市参与单位不超过5个、参与人员不超过10人。
示范村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十个基本标准1、村“两委”组织建设有力:村级自治组织健全,村委会及下属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工作制度健全,工作规范,村两委有综合办公楼,房屋结构为框架、砖混、砖木和木房等,建筑面积300㎡--500㎡,办公设施齐全,环境卫生比较好,落实有党建、政法、综治、调解室、法律书屋和普法宣传栏等,村委会能自觉接受党组织领导及乡镇(街道)人民政府的工作指导,依法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村“两委”班子团结协调,廉洁自律,奋发有为,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推动发展、共同致富的能力。
2、是民主选举规范有序。
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都能依法选举或推选产生,选举程序规范,选举秩序良好,选举结果群众满意。
村委会及其下属组织和村民小组及所有需要民主选举产生的群众性组织,产生程序合法,无非法剥夺村民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行为,无暴力、威胁、贿选、欺骗、伪造选票等严重破坏选举的行为。
农村无任何组织或个人指定、委派、撤换或变相撤换村委会成员的行为,无违法罢免村委会成员的现象。
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明确计生、安监、调解和普法等人员分工、职责。
3、民主决策切实落实。
有完善的村民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议事规则。
村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无侵犯民主权利行为的发生。
凡涉及全体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均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以上村民代表会议。
村民委员会依法办事,所作决定不与法律法规相抵触。
4、民主管理扎实细致。
村干部依法实行民主管理,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健全,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并得到严格执行。
村委会公章、财务账目、集体财产、用人制度等管理有序。
村规民约内容全面、合法,修改完善及时,没有与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不含有侵犯村民合法权利的内容。
村干部实行依法管理,能组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公共事务。
5、民主监督推进有力。
村干部依法接受村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建设有永久性村务财务公开栏,群众满意率达到80%以上,没有发生因村账目不清、村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治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强社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旨在制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的指导标准,以确保社区建设工作科学、规范、有序进行。
二、整体目标1. 社区建设的核心目标是以居民为中心,促进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并满足其基本需求和愿望。
2. 通过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提高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行动能力,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和法制观念。
三、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1. 成立社区委员会,由社区内居民自行选举产生。
2. 配备社区工作人员,包括社区主任、社区民主法治指导员等。
四、民主参与1. 举行居民代表大会,居民可以通过代表大会表达意愿、提出建议和批评。
2.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以促进居民的直接参与和管理。
五、权力运行1. 社区委员会应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的规定,履行管理职责,制定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 社区主任作为社区委员会的常务副主任,负责履行委员会的决策、协调和监督职责,同时向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情况。
六、法治建设1. 建立健全社区法治教育体系,加强对居民的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2. 加强法律援助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解决纠纷的帮助。
七、社区服务1.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2. 设立社区文化中心和青少年活动中心,丰富社区文化生活,促进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
八、安全保障1. 加强社区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社区安全监控系统,保护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 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加强社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
九、评估与考核1. 每年进行社区建设工作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社区自治能力、居民参与度、社区服务质量等。
民主 法治示范村 评审细则

项目
序号
考 评 内 容
分值
一、组织领导
20分
1
村(社区)“两委”班子健全,职责明确,工作协调,作用发挥好。
4
2
村民(居民)自治组织健全,各种制度完善,并能较好履行工作职责。
4
3
民主法治创建领导组织健全,每村有1名以上村干部主管民主法治创建工作,工作职责明确。
4
4
每个村民组有1名以上普法宣讲员。
4
5
建立普法经费保障机制。
4
二、法
治宣传
教育
30分
6
加强基层法治宣传教育:每村有一个法律图书室,设一个法治宣传栏,每户村民有法律知识读本。
6
7
村“两委”干部每年集中学法4次以上,参学率达90%以上;每年组织村民学法2次以上,参学率达80%以上。
4
8
每年开展法治文艺演出1次以上。
2.建设有法治文化公园、长廊、广场的有一项加5分,最多加10分。
3.创新开展法治创建工作,工作信息被市级以上媒体报道的每则加1分,最多加5分。
4
19
创建活动启动后无重大刑事案件、重大治安案件、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责任事故发生,无集体越级上访。
6
四、法
治建设25分
20
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党员议事会议等制度,在村务管理中发挥作用明显。
3
21
建立健全村务工作过失责任追究机制,村“两委”干部无受责任追究情形。
5
22
坚持民主选举,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村委成员,每年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不少于2次。
4
9
每年坚持集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专项法治宣传活动1次以上。
“民主法治示范村”申报材料

“民主法治示范村”申报材料自“五五”普法和“十一五”时期依法治理工作开展以来,我村紧紧围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扎实推进普法依法治村工作,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将全村各项事务纳入了法治化管理的轨道,民主法治建设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以普法依法治理为先导,营造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良好氛围近年来,我村在县、乡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总体要求,以制度建设为着力点,制定完善村务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扩大了基层民主,规范了村务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民主法治进程。
(一)坚持普法同制度建设相结合,规范村民自治工作秩序。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切实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法治管理水平。
我村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村重要议事日程,同本村经济建设、党建等工作一起安排部署,一起考核落实,形成了各项工作同步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坚持普法同人民调解相结合,为深化牧区法制宣传教育拓展新途径。
我村把普法与法律“大服务”有机结合起来,经常邀请县乡相关专业人员为群众解答有关法律知识,排忧解难,尤其是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热、难点问题,村调委会认真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调解处理,使各种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坚持普法同村民自治相结合,为推进村民自治发挥法制规范作用。
为了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使本村各项事务稳步开展。
二、以制度建设为根本,完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农村法治化管理水平一是建立健全村民选举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我村严格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青海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了村、社选举实施办法和实施方案,严格规范各项选举程序,认真组织好每一次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二是实行重大决策制度,推进民主决策。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方案

定期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
加强资金保障
建立创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将创建工作所需资金纳入村级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 时足额投入。
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更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民主法治示范 村”创建工作。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方 案
汇报人: 2023-11-17
目录
• 创建背景与目的 • 创建任务与要求 • 创建内容与重点 • 创建保障措施与机制 • 创建效果评估与反馈 • 创建展望与未来发展
01
创建背景与目的
背景介绍
我国农村治理的挑战与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治理面临许多挑战,如基层组 织建设薄弱、村民自治意识不强、法治建设滞后等。
示范村创建的背景
为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 治理水平,中央决定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
创建目的
推动村民自治和法治建设
通过创建示范村,可以加强村民自治意识和能力,推动基层民主 政治建设,提高农村治理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示范村的创建,可以引导和带动周边村庄的经济发展,促进农 村产业升级和农民增收。
重要事项如财务开支、土地承包等应通过村务公开栏及时向村民公 开,增强透明度。
完善村规民约
通过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的行 为,维护农村稳定。
加强基层民主管理
01
02
03
加强村委会建设
提高村委会成员的素质和 能力,加强其组织协调、 服务群众的能力。
推进村民自治
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基本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基本标准1.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民主和法治的需求逐渐增加。
为了推动民主法治的发展,许多地方纷纷提出建设“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目标。
本文将介绍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的基本标准,以指导各地区开展相关工作。
2. 民主建设标准民主建设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的核心。
基于此,以下是民主建设的基本标准:2.1 村民代表选举与参与制度•每个村庄应设立村民代表大会,通过选举产生代表。
•村民代表选举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竞争性的原则。
•村民代表应当定期向村民报告工作,并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村名代表会议应定期召开,决策事项应当经过广泛讨论和民主表决。
2.2 村级议事决策制度•年度预算制度:村庄应当制定年度预算,明确经费来源和使用计划,保障财务透明。
•重大事项决策制度:村民代表应当对重大事项进行民主讨论和决策,如修建公共设施、重大投资等。
2.3 村级法治建设制度•完善村规民约:村庄应当制定健全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的权益和义务,规范村庄内部秩序。
•公正法律环境:村庄应当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建立健全村级法律服务机构,解决村民的纠纷和争议。
•推行法治教育:加强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普及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村民的法治观念。
3. 法治建设标准法治建设是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的基础。
以下是法治建设的基本标准:3.1 立法机构的建立•设立村级立法机构,制定符合村庄实际情况的法律规定。
•立法机构应当由村民代表组成,代表村民利益,合理制定法律法规。
3.2 法律实施与执行•村庄应当建立完善的法律实施与执行机构,负责监督和执行村庄的法律法规。
•法律实施与执行机构应当具备专业性和公正性,确保法律的公正、公平和有效实施。
3.3 法律保障机制•高效的司法机构:村庄应当设立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村民之间的民事纠纷。
•公正的法律程序:村庄在处理法律事务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原则,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
•维权渠道保障:村庄应当为村民提供维权渠道,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上墙制度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制度内容一、室内上墙的制度:ⅹⅹ村(社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ⅹⅹ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ⅹⅹ村(社区)普法宣传队伍名单组长:副组长:成员“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及考评指导标准1.社区自治组织健全。
社区党支部健全完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明显;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等组织健全,能有效发挥作用,群众满意率达到90%以上;成立创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领导机构,有专人负责,有创建规划或实施意见,有工作台帐。
2.居民自治制度完善。
《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或《社区居民公约》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经居民会议讨论通过,符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建立健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制度。
3.民主选举规范有序。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依法按期换届选举,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依照法定程序选举产生,无违背群众意愿的指定、委派、撤换或变相撤换社区居委会成员行为发生。
罢免社区居委会成员依法按程序,群众满意度高。
4.民主决策切实落实。
凡涉及社区居民自治范围的重大事项,均由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按程序讨论决定社区重大事务。
5.民主管理扎实细致。
社区居委会公章、财务账目、集体财产、用人用工等管理制度明确,执行规范;居民委员会依法办事,居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切实得到保障,无压制、破坏民主和侵犯民主权利的行为发生。
6.民主监督推进有力。
社区居委会干部依法接受居民监督,定期报告工作,接受群众评议;社区事务公开,设有社区公开栏,定期将社区事务、财务和居民群众关心的事项向社区成员公开;设立社区事务监督小组,反映居民合理意见、建议和要求,检查、督促社区居民会议决定落实情况和社区事务公开及财务收支情况;居民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没有发生因社区事务不公开而引发的群众上访案件。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情况介绍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情况介绍一、全国和省、市创建活动情况简介为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精神,2003年6月,司法部、民政部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在全国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2005年10月,司法部又制定下发《“全国民主法治村”创建标准(试行)》。
经各地层层推荐、认真考核、媒体公示等程序,自2004年7月至2008年1月,司法部、民政部共命名表彰“全国民主法治村”1009个。
其中2004年7月命名表彰首批299个(包括苏州市1个:太仓市城厢镇伟阳村);2006年1月命名表彰第二批310个(包括苏州市1个: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2008年1月命名表彰第三批400个(包括苏州市1个:吴江市震泽镇龙降桥村)。
江苏省的创建活动由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统一部署,2003年10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文件,并明确了创建工作的基本标准,在全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2004年11月,经各级考核推荐,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命名表彰首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00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00个;2006年,命名表彰第二批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48个、“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50个。
2006年12月,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省民政厅制定下发《关于推进“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的意见》文件,决定省级继续组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各市、县(市、区)全面转入开展“民主法治村”、“民主法治社区”创建活动。
要求到2010年,9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县(市、区)创建标准;5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辖市创建标准;1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创建标准。
司法部、民政部关于确定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通知

司法部、民政部关于确定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民政部,司法部•【公布日期】2012.10.22•【文号】•【施行日期】2012.10.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司法部、民政部关于确定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民政局: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六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精神,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司法部、民政部《关于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通知》和《关于做好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推荐工作的通知》精神,在各地层层推荐、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经司法部、民政部认真审核,确定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史庄子村等380个村为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是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被确定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带头作用,在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和“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再创新佳绩,再上新台阶。
各地要认真学习“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把“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为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特此通知。
附: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名单司法部民政部2012年10月22日附: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名单北京市密云县不老屯镇史庄子村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怀柔区怀北镇邓各庄村房山区西潞街道南尚岗村朝阳区将台乡东八间房村丰台区卢沟桥乡郑常庄村大兴区长子营镇沁水营村昌平区阳坊镇东贯市村天津市滨海新区港西街联盟村宝坻区大钟庄镇大米庄村武清区东马圈镇大谋屯村东丽区金桥街流芳台村津南区葛沽镇三合村静海县双塘镇西双塘村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镇梁家沟村石家庄市桥东区柳辛庄社区承德市滦平县张百湾乡周台子村张家口市赤城县雕鹗镇黎家堡村秦皇岛市卢龙县刘田各庄镇孙田各庄村唐山市丰南区唐坊镇唐坊村唐山市滦县响嘡镇闫庄村廊坊市香河县淑阳镇后套村保定市涿州市高官庄镇五兴庄村保定市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沧州市肃宁县尚村镇北景口村衡水市武强县豆村乡西岔河村邢台市巨鹿县苏营乡苏二村邯郸市馆陶县南徐村乡南徐村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中涧河乡长沟村大同市大同县西坪镇西坪村阳泉市郊区平坦镇桃林沟村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城关村长治市长治县西火镇东庄村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侯村村忻州市河曲县土沟乡榆岭窊村临汾市浮山县东张乡蛟头河村朔州市朔城区南城街道办事处南街村运城市新绛县横桥乡中村北村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刘家圪垯村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西园子村包头市昆都仑区昆河镇和平村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白音乌拉嘎查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舍伯吐镇那仁嘎查赤峰市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三道营子村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巴音敖包嘎查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伊日其嘎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镇春光村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永兴镇板城村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黄家店村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光辉街道开隆村大连市庄河市鞍子山乡山海丰村鞍山市千山区唐家房镇李氏房村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口前镇王家堡村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雅河乡湾湾川村丹东市东港市北井子镇獐岛村锦州市太和区营盘乡大许村营口市盖州市西海街道办事处红旗村阜新市彰武县冯家镇柏家村铁岭市银州区龙山乡七里屯村葫芦岛市龙港区双树乡老和村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富锋街道宋家村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建华村延边州延吉市小营镇河龙村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伊通镇永青村四平市梨树县小城子镇平庄村通化市东昌区环通乡官道岭村白城市通榆县开通镇和平村辽源市东丰县三合乡蚂蚁村松原市乾安县严字乡君字村通化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马鹿沟镇大梨树村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方正镇建国村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和平镇联合村牡丹江市东宁县东宁镇夹信子村佳木斯市桦南县桦南镇群力村大庆市肇州县二井镇实现村鸡西市虎林市宝东镇东兴村双鸭山市宝清县朝阳乡灯塔村鹤岗市萝北县团结镇红卫村伊春市嘉荫县红光乡辽原村绥化市明水县双兴乡双发村上海市浦东新区合庆镇庆丰村嘉定区华亭镇联华村闵行区马桥镇金星村松江区小昆山镇泾德村奉贤区庄行镇潘垫村宝山区大场镇东方红村金山区枫泾镇新春村青浦区华新镇马阳村崇明县堡镇花园村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清修村无锡市惠山区洛社镇张镇桥村徐州市新沂市草桥镇古墩村常州市武进区郑陆镇牟家村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灵峰村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丁家店村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道老君堂村淮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枚乘路办事处轮窑村盐城市盐都区潘黄街道仰徐村扬州市仪征市新集镇新集村镇江市扬中市三茅街道滨江村泰州市兴化市大垛镇管阮村宿迁市宿城区罗圩乡联伍村连云港市赣榆县罗阳镇岭灶村盐城市建湖县近湖镇镇北村苏州市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泰州市高港区口岸街道蔡滩村扬州市广陵区汤汪乡连运村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鲁溪村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和睦桥村杭州市临安市板桥镇上田村宁波市镇海区蛟川街道中官路村宁波慈溪市龙山镇西门外村宁波市北仑区白峰镇小门村温州乐清市虹桥镇东街村温州市苍南县宜山镇宜一村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嘉兴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嘉兴平湖市新埭镇姚浜村绍兴上虞市菘厦镇祝温村金华兰溪市诸葛镇诸葛村金华市武义县柳城镇县前村衢州江山市凤林镇白沙村衢州市衢江区黄坛口乡茶坪村台州市玉环县清港镇烧瓦村台州温岭市新河镇塘下村丽水市莲都区白云街道城西村舟山市定海区岑港镇桥头村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南岗镇双塘村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洪庄村亳州市蒙城县许疃镇许疃村蚌埠市固镇县连城镇城南村阜阳市颍州区西湖景区街道白行村滁州市天长市新街镇李坡村六安市霍山县落儿岭镇落儿岭村芜湖市芜湖县湾沚镇鲁村村宣城市宁国市青龙乡龙阁村铜陵市铜陵县钟鸣镇牡东村池州市石台县丁香镇红桃村安庆市桐城市范岗镇杨安村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村广德县四合乡徐村社区淮南市八公山区八公山镇杨家地社区马鞍山市和县善厚镇早林村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村福州市长乐市航城街道洋屿村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垵炉村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马塘村漳州市华安县新圩镇新圩村泉州市安溪县尚卿乡尤俊村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后郑村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兴田村龙岩市武平县东留乡大阳村龙岩市长汀县策武镇南坑村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南阳村平潭县白青乡国彩村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东阳镇东阳村赣州市石城县小松镇罗源村九江市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吉安市万安县百嘉镇廓埠村上饶市德兴市泗洲镇立新村宜春市袁州区新田镇射鹏村抚州市黎川县厚村乡厚村村鹰潭市贵溪市罗河镇排上村萍乡市芦溪县芦溪镇东阳村新余市分宜县杨桥镇顾村村景德镇市乐平市浯口镇梅溪村九江市湖口县舜德乡建设村南昌市湾里区招贤镇南堡村赣州市赣县吉埠镇枧田村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智远街道办事处林家庄村青岛市平度市同和街道办事处侯家站村青岛市胶州市胶西镇雅会村淄博市淄川区双杨镇赵瓦村枣庄市薛城区周营镇铁佛村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田庄村烟台市海阳市东村街道办事处城北村潍坊市诸城市龙都街道办事处杨春村潍坊市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潍坊市寿光市圣城街道办事处城里村济宁市邹城市凫山街道办事处田家庄村济宁市泗水县泗河街道办事处西涧沟村泰安市新泰市泉沟镇小良庄村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碑鲁村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王家口子村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办事处安仙村临沂市平邑县平邑镇莲花山村德州市武城县四女寺镇张官寺村聊城市临清市魏湾镇丁马庄村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办事处后娘娘坟村菏泽市东明县武胜桥镇玉皇庙村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超化镇河西村洛阳市栾川县庙子镇庙子村平顶山市舞钢市尹集镇张庄中心村安阳市汤阴县韩庄乡小付庄村鹤壁市淇县朝歌街道办事处上关村新乡市辉县城关镇四路口村焦作市温县南张羌镇马庄村许昌市鄢陵县柏梁镇姚家村漯河市郾城区商桥镇靳庄村三门峡市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街道办事处崖底村南阳市唐河县城郊乡果园村商丘市民权县北关镇王公庄村周口市沈丘县老城镇西关村驻马店市确山县普会寺乡钱沟村济源市梨林镇范庄村平顶山市汝州市小屯镇李湾村商丘市永城市茴村镇东街村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茶亭村黄石市阳新县木港镇泉波村襄阳市枣阳市兴隆镇优良村荆州市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许家冲村十堰市竹溪县中峰镇青草坪村孝感市孝南区陡岗镇袁湖村荆门市钟祥市石牌镇彭墩村黄冈市黄梅县黄梅镇东山居委会咸宁市崇阳县白霓镇后溪村随州市随县尚市镇有余村恩施州咸丰县忠堡镇板桥村天门市杨林办事处双剅口村潜江市竹根滩镇竹根滩村神农架林区松柏镇清泉村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株洲市茶陵县下东乡黄堂村湘潭市湘潭县茶恩寺镇护湘村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堰桥村邵阳市大祥区雨溪镇河洲村岳阳市君山区钱粮湖镇马颈河村娄底市涟源市石马山镇群先村永州市双牌县永江乡盘家洞村郴州市临武县土地乡龙归坪村益阳市大通湖区河坝镇河万村常德市武陵区丹洲乡垢湖村怀化市溆浦县桥江镇独石村湘西自治州吉首市河溪镇马鞍山村张家界市桑植县瑞塔铺镇杨家洛村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中新镇坑贝村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华社区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西社村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紫南村韶关市始兴县马市镇安水村河源市紫金县古竹镇榄溪村梅州市兴宁市龙田镇凉伞村惠州市博罗县罗阳镇田牌村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梅陇村东莞市道滘镇南丫村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海滨社区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瑶村村阳江市阳春市春城街道石湖村湛江市遂溪县港门镇吴家村茂名市茂港区沙院镇何屋村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赛洞村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塘冲村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揭阳市普宁市洪阳镇鸣岗村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龙山塘村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马冈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公曹村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冠洞村桂林市平乐县桥亭乡显堆村梧州市苍梧县新地镇都梅村百色市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贺州市昭平县走马乡庙枒村玉林市博白县亚山镇民富村防城港市东兴市马路镇平丰村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高岭镇定福村崇左市凭祥市友谊镇平而村贵港市港南区桥圩镇姚平村北海市海城区海角街道办事处独树根西社区钦州市钦北区大垌镇米家村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新隆村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塔市村三亚市凤凰镇槟榔村儋州市那大镇清平村万宁市和乐镇六连村陵水黎族自治县黎安镇大墩村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合水村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狮子村渝中区朝天门街道棉花街社区巴南区鱼洞街道金竹村永川区何埂镇石笋山村大足区龙水镇高坡村云阳县黄石镇中湾村忠县拔山镇五星村酉阳县桃花源镇城南社区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新鸿路街道新鸿社区绵阳市安县花荄镇联丰村德阳市广汉市兴隆镇鸹林村南充市嘉陵区火花街道任家桥社区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梅托村遂宁市船山区唐家乡东山村乐山市市中区苏稽镇程扁村自贡市富顺县东湖镇棬坝村宜宾市江安县江安镇黄坭村攀枝花市盐边县桐子林镇木撒拉村资阳市乐至县天池镇牛栏店村眉山市东坡区白马镇龚村雅安市雨城区东城街道上坝路社区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村甘孜州泸定县德威乡涨水沟村凉山州会理县南阁乡南阁村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市红枫湖镇民联村贵阳市开阳县双流镇三合村遵义市习水县程寨乡石门村遵义市桐梓县茅石乡茅坝村安顺市平坝县城关镇城南村黔西南州兴义市丰都街道办事处丰都村六盘水市水城县玉舍乡海坪村黔南州龙里县三元镇渔洞村黔东南州施秉县甘溪乡望城村毕节市金沙县岚头镇岚丰村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合水镇坪楼村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鹿阜街道办北小村曲靖市陆良县三岔河镇三岔子村昭通市永善县细沙乡大同村楚雄州楚雄市吕合镇干田村大理州祥云县下庄镇下庄社区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白沙乡玉湖村玉溪市易门县浦贝彝族乡阿姑村普洱市思茅区思茅镇平原村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勐镇千福村红河州建水县临安镇马军村文山州西畴县西洒镇英代村文山州广南县莲城镇龙井社区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章多乡章多村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卡孜乡鲁古东村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金鲁居委会林芝地区林芝县百巴镇折巴村昌都地区八宿县郭庆乡拉龙村那曲地区巴青县本塔乡10村阿里地区噶尔县典角村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药惠管委会东樊村宝鸡市陇县温水镇团结村咸阳市渭城区窑店街道办事处刘家沟村铜川市印台区印台镇西村渭南市临渭区杜桥街道办事处盈田村延安市富县交道镇白家村榆林市靖边县东坑镇宋渠村汉中市宁强县巩家河镇山坪村安康市宁陕县龙王镇永红村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镇下赵塬村杨陵区杨陵街道办事处崔东沟村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中堡镇中堡村酒泉市玉门市黄闸湾乡黄花营村张掖市山丹县陈户乡东门村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蜻蜓村白银市白银区强湾乡白崖子村定西市渭源县祁家庙乡金家坪村天水市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平凉市崆峒区大寨乡赵塬村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村甘南州合作市佐盖多玛乡仁多玛村临夏州永靖县太极镇中庄村青海省海东地区互助县台子乡多士代村海北州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海南州贵德县河阴镇大史家村黄南州河南县优干宁镇吉仁村海西州德令哈市怀头他拉镇卡格图村玉树州曲麻莱县约改镇格欠村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平伏桥村石嘴山市惠农区礼和乡星火村石嘴山市平罗县城关镇和平村吴忠市盐池县惠安堡镇杨儿庄村固原市隆德县沙塘镇张树村中卫市沙坡头区柔远镇冯庄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巴彦岱镇干沟村乌鲁木齐市乌鲁木齐县托里乡乌什城村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墩阔坦镇阔什艾日克村塔城地区乌苏市四棵树镇查干布勒格村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亚尔乡戈壁村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盖孜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三十六团一连农四师六十四团三连农六师红旗农场一连农八师一五二团十连农十三师红山农场九连。
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的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组织健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健全配套,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机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并且这些组织能够依法组成并履行职责。
2.村民自治有效:村民自治组织健全,包括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民小组能有效发挥作用,同时村民选举规范有序,能够切实落实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
3.法治建设扎实推进:深入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宣传教育,同时建立健全村级重大事项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
4.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处理: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能够有效发挥作用,及时处理各类矛盾纠纷,避免村民之间的矛盾激化。
5.村级事务公开透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决策程序规范,表决、会议等记录完整,同时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健全,设有“三务”公开栏。
6.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建立村级法律服务工作室,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为村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7.普法教育深入人心:定期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使村民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8.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建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平安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9.环保卫生条件改善: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提高环境卫生水平,改善村民生活条件。
10.精神文明建设推进: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村民文化素质提高。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
1.村级民主组织建设:村委会的成员应当依照法律法规选举产生,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村民代表大会应当依法选举产生,并且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应当依法组建,并且定期召开。
2. 村级法律服务建设:村委会应当配备专业法律人员,提供基
本法律服务,村里应当建立法律服务站,为村民解决基本法律问题提供便利。
3. 村级民主决策建设:村委会应当建立决策议题征集机制,将
村民关心的问题纳入议事日程,村民代表大会应当定期听取村委会工作报告,村民代表应当积极参与村级决策过程。
4. 村级公共物品建设:村委会应当制定明确的公共物品规划,
定期检查公共物品设施的使用情况,村民代表应当积极监督公共物品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5. 村级社会管理建设:村委会应当与公安部门、司法部门、卫
生部门建立合作机制,协调村级社会管理问题的解决,村里应当建立基层纠纷解决机制,协调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
6. 村级民生保障建设:村委会应当定期组织村民进行卫生防疫、文明卫生、环境保护等活动,村里应当制定农村卫生保健计划,保障村民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村委会应当积极开展扶贫帮困工作,协调政府扶贫政策,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
- 1 -。
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

法治示范村创建标准法治示范村是指在农村地区,依法治理、文明乡风、良好社会秩序、公平正义、廉洁自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了典范经验和示范引领的村庄。
为了建设更多的法治示范村,我们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创建标准,以确保法治示范村的建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首先,法治示范村的创建需要坚持依法治村。
村庄内的各项事务都必须依法行事,村规民约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村民的权益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村务监督机制,确保村庄内的各项决策都是合法合规的。
其次,法治示范村的创建需要注重文明乡风。
村庄内的居民应树立文明乡风的意识,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涂鸦等不文明行为必须得到杜绝。
同时,要加强对村民的文明素质教育,提高村民的文明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再次,法治示范村的创建需要强调良好社会秩序。
村庄内的各项活动都必须有序进行,不得出现乱象和混乱的现象。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对于违法行为和不良现象必须及时加以制止和处理,保持村庄的良好社会秩序。
此外,法治示范村的创建需要追求公平正义。
村庄内的各项资源分配和决策都必须公平合理,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同时,要加强对村民的法律知识普及,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够享有公平正义的权利。
最后,法治示范村的创建需要强调廉洁自律。
村庄内的各级干部和村民都必须廉洁自律,不得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做到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带动全村风气的好转。
总之,法治示范村的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规范化建设。
只有在依法治村、文明乡风、良好社会秩序、公平正义、廉洁自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才能真正建设成为一个法治示范村。
希望各地能够按照以上标准,积极推动法治示范村的创建工作,为农村社会治理提供更好的样板和示范。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

“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旨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以民主法治为基础,培养和提升农村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民主意识,提高农村治理水平和村民自治能力。
二、活动策划1.形成工作小组:由所在地县乡村委会、法律专业人士、村民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等组成工作小组,共同策划活动。
2.明确活动内容:制定“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方案,并明确示范项目,如村务公开、村级选举、人民调解、法律咨询等。
3.设计活动时间表:确定活动推进的时间节点,包括宣传、培训、调研、评估等各个阶段。
三、活动实施1.宣传阶段:- 制作宣传材料:设计宣传海报、宣传单张等材料,介绍“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和活动内容。
- 发放宣传材料:通过社区、村委会等途径,将宣传材料发放给村民,提高其对活动的了解与参与意愿。
- 组织宣传活动:召开相关会议或座谈会,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等进行宣传讲座,提升村民对民主法治的认识。
2.培训阶段:- 法律知识培训:针对村民普遍关心的法律问题,组织专家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 民主参与培训:培养村民参与村务决策的能力,包括组织村民代表选举、学习提案、参与讨论等。
3.调研阶段:- 调研农村治理现状:了解当前农村社区治理的问题和瓶颈,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调研和分析。
- 借鉴先进经验:赴其他地区考察“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案例,学习借鉴其他村庄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4.评估阶段:- 评估示范村效果:根据示范村的落地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
- 评估村民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村民对示范村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方案和改进工作。
四、成果展示1.成果汇报:组织相关人员对“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成果汇报。
2.媒体宣传: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示范村的创建经验和成果,提高社会对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关注度。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社区自治、法治、民主和廉洁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参与度和治理效能。
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1. 建立健全社区治理组织体系。
确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设立居民理事会或居民议事会作为执行机构,推动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2. 提升社区自治能力。
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讨论、决策和监督,通过选举、投票等方式推动居民自治,增强社区凝聚力和认同感。
3. 加强社区法治建设。
完善社区法律服务网点和法律顾问团队,提供多样化的法律咨询和服务,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促进社区内部和谐、稳定发展。
4. 推进社区基层民主建设。
建立健全居民议事、居民提案、居民监督等民主制度,推动社区决策的公平公正,加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和监督。
5. 加强社区法规制定和执行。
制定符合社区实际的法规和规章制度,加强社区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社区居民遵纪守法意识,强化法规的执行力度和效果。
6. 加强社区反腐败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防腐倡廉机制,推进廉洁社区建设,严厉打击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腐败行为,保障社区治理的廉洁和公正。
7. 加强社区民主监督。
建立健全社区居民监督机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监督和举报,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治理的透明度和责任制度。
通过遵循和落实这些标准,社区能够在自治、法治、民主和廉洁方面不断提升,为居民提供更加公正、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健康发展。
同时,这些标准也为其他社区的建设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促进了社区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指导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社区自治、法治、民主和廉洁建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参与度和治理效能。
下面将继续探讨该标准的相关内容。
8. 加强社区居民参与和管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一
xx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考评标准类
别自考核内容评分标准评分
1、村党组织健全,党组织建设制度完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分党组织不健全,党组织建设制度不完善的不得分。
班子不团结,关系紧张,工作推诿的不得分;村集体
2、村“两委”班子团结,关系协调,工作协作配合;班子成员有“双
带”致富能力;群众反应良好。
3、村民委员会及其下属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
组织健全,制度完善,工作运行正常。
4、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民主理财小组组织健全;各小组成员产
生符合规定;制度完善,职责履行正常。
1分经济较上年下滑的不得分;班子及成员群众反应不好的不得分。
组织体系不健全的不得分;制度不完善,工作运行不2分
正常的扣1分。
组织不健全的不得分;各小组成员产生不符合规定的2分
扣1分;制度不完善、职责履行不正常的扣1分。
标准分考评分组织制度建设10分民主建设40分5、建有岗位责任制度,例会制度,“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学法制度,
财务管理制度,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议事协商制度,
4分每少1项扣
0.5分,少3项以上不得分。
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
村民委员会成员未按法定程序选举的扣4分;村民代
6、村民委员会成员依法定程序选举产生;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由村
6分表、村民小组长未按规定要求推选的分别扣2分;妇民民主推选产生;村民代表中妇女应占有20%比例。
女代表比例不符合要求的扣1分。
7、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相关村规民约,并能根据实际依法和按规村民自治章程和相关村规民约制定程序不合法、内容5分定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
不合法或不按规定程序修改的均不得分。
决策内容违法的不得分;程序不规范的扣2分;重大
8、村级民主决策内容合法、程序规范,重大村务事项决策提请村民大
5分事项决策未提请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会议原始记录完整规范。
的不得分;没有表决和会议记录的不得分。
1民主建设40分9、村民代表会议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并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村民代表
参加;会议决策表决符合法定人数。
10、村民委员会每年向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
11、每年对村“两委”干部进行1次民主评议,并有记录存档。
12、村集体财务管理和收支审批程序规范;民主理财监督措施落实;财
务审计结果符合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要求。
13、村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真实全面规范,党务公开每半年不少于1
次,村务、财务公开每季度不少于1次,重大事项及时公开;建有固定
规范的xx。
14、积极办理村公共事务和发展公益事业,认真落实相关政策,做好优
待抚恤、xxxx及助残解困工作。
15、村印章使用管理符合规定要求。
创建工作台账资料真实完整、整洁
规范。
4分会议少1次扣2分,参加会议人数不符合规定的每次扣1分;决策表决不符合法定人数的不得分。
2分未报告工作的不得分,无记录的扣1分。
2分未按要求进行评议的不得分,无记录存档的扣1分。
村集体财务管理和收支审批程序不规范的扣3分;民5分主理财监督措施不落实的扣2分;财务审计发现违规违纪现象的不得分。
未按规定内容程序期限公开的、公布内容不真实的均不得分,每少1次扣1分;规定应公开的内容少1项4分
扣1分,少3项以上的不得分;未建公开栏的不得分,不规范的扣2分。
相关政策不落实不得分;工作要求不落实扣2分;所列工作存在问题每1项扣1分。
村印章使用管理不符合规定的扣2分;创建工作台账3分
资料不真实完整的扣2分,不整洁规范的扣1分。
4分
未纳入工作计划的扣2分、无工作总结的扣1分;无5分
专人负责的扣1分;经费无保障的扣1分。
法治建设
50分16、法制宣传教育纳入村年度工作计划、有工作总结;村“两委”班子成员中有专人负责法制宣传工作;法制宣传教育经费有保障。
17、村“两委”干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4次,参学率达到90%以上;集中学法次数少1次扣1分,参学率达不到要求的每3分村民代表集中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参学率达到80%以上;有学法记录。
次扣1分;无学法记录的扣2分。
18、建立固定的法制宣传教育阵地:
建立村法制学校、xx角(柜)、
规范的法制宣传栏,及时更新宣传栏内容和普法宣传挂图;建立村法制5分宣传员(志愿者)队伍。
19、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主题教育和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按要求
4分组织收看“远教网”法制报告讲座(包括光碟)。
法制宣传教育阵地每缺1项扣2分;未按要求及时更换宣传栏内容和普法宣传挂图的扣1分;未建立法制宣传员队伍(志愿者)的扣2分。
开展法制主题教育和宣传活动每少1次扣2分;未按要求组织收看“远教网”法制报告讲座的扣2分。
2法治建设50分20、组织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学习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入户知晓
率达100%。
制度,为村务活动和村民提供法律服务帮助。
22、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便民卡,指导和帮
助村民依法维权、依法表达合理诉求。
23、村级治保调解组织、巡逻联防队伍健全,建立相应工作制度。
24、民间纠纷登记、排查制度健全,纠纷受理率达100%,调解成功率
不低于95%。
25、社会治安稳定:
无民间纠纷转化成刑事案件、无因民间纠纷引起的
群体性事件、无因民事纠纷引起的非正常死亡、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
率低于3%,治安案件逐年减少;无严重不良影响上访事件、无严重家
庭暴力事件;暂住人口管理规范。
26、社会风气良好:
无失学儿童、无封建迷信活动,无邪教、赌博、吸
毒等现象,无非法婚姻、非法收养,无偷税漏税,无乱砍滥伐林木、无
违法开采矿山,无违法排污污染环境等违法违规事件发生。
27、环境整洁优美,公共卫生良好,有效预防各类传染性疾病发生。
未组织学习宣传的不得分,入户知晓率不达标的扣2分。
扣2分。
2分4分未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和提供便民卡的分别扣2分。
4分组织、队伍不健全,未建立工作制度的分别扣2分。
民间纠纷登记、排查制度不健全的扣2分;纠纷受理率和调解成功率达不到要求的分别扣2分。
发生民间纠纷转化成刑事案件、民间纠纷引起群体性事件、民事纠纷引起非正常死亡每项扣2分;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超过3%、治安案件比上年增加、发6分
生严重不良影响上访事件、严重家庭暴力事件每项扣1分;出现3项以上的不得分;暂住人口管理不规范的扣2分。
4分6分出现所列问题每项扣2分;出现3项以上的不得分。
2分环境脏乱差,影响村容村貌的不得分。
28、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无
出现任何1项,一票否决。
群体性上访事件;无计划外生育。
说明:
1、评为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的量化考评分值应达95分以上(含95分);
2、考评项目中的每项分值扣完为止,此项不得分,不倒扣分;
3、第28项为“一票否决”事项,出现和存在“一票否决”事项的不得评为宁波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