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贮水系数;
2、溶滤作用;
3、含水层;
4、地下水流动系统;
5、水文循环;
6、地下水含水系统;
7、地下水动态;
8、水文地质测绘;
9、持水度;10、水文地质条件;
11、岩溶率;12、12隔水层;13、等水压线图;14、降水入渗系数;15、孔隙度和孔隙比;16、溶穴;17、悬挂毛细水;18、沉积水;19、构造裂隙;20、热流值1.产生浓缩作用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 干旱或半干旱的气候
(2) 地下水位埋深浅;
(3) 有利于毛细作用的颗粒细小的松散岩土;
(4) 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势汇。
2.河水补给地下水时,补给量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1) 透水河床的长度与浸水周界的乘积;
(2) 河床透水性;
(3) 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高差;
(4) 河床过水时间。
3.在地下水流动系统中,任一点的水质取决于哪些因素?
(1) 输入水质
(2) 流程;
(3) 流速;
(4) 流程上遇到的物质及其迁移性;
(5) 流程上经受的各种水化学作用。
4、水文地质调查主要方法手段有哪些?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勘探、
水文地质试验、
地下水长期观测,
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手段。
5、井泉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查明泉的出露条件、成因类型和补给来源
2)测定泉的流量、水质、水温、气体成份和沉淀物
3)了解泉的动态变化,若有供水意义时,应设观测站进行动态观测
4)查明井的类型、深度和结构。调查井的地层剖面、出水量、水位、水质及其动态变化
5)查明地下水的开采方式、用量、用途和开采后出现的问题
6)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
6.裂隙水有哪些特点?
(1) 水量在空间分布不均匀,连续性差
(2) 裂隙水的分布形式可呈层状,也有的呈脉状;
(3) 裂隙水的水力联系差,往往无统一的地下水面;
(4) 裂隙流动具明显的各向异性。
7.岩溶水的特征?
(1) 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2) 岩溶水具各向异性;
(3) 岩溶水的运动,通常是层流和紊流共存;
(4) 局部流向和整体流向常常不一致;
(5) 岩溶水的补给,通常以垂直岩溶通道为主,排泄常以泉的形式排泄;
(6) 岩溶水水位随季节变化大。
(7) 宜污染
8、潜水等水位线图可以揭示哪些水文地质信息?
(1) 潜水面形状。
(2) 潜水流向。
(3) 潜水面坡度。
(4) 潜水面的埋藏深度,判断地表水、泉与潜水等的关系。
(5) 定性反映潜水含水层的厚度和渗透性。
9、含水层之间常见的联系形式有哪几种?
(1)两含水层相互连通产生直接补给;
(2)通过切穿隔水层的导水断层进行补给;
(3)隔水层分布不稳定时,在其缺失部位,相邻的含水层通过“天窗”发生水力联系;(4)穿越多个含水层的钻孔或止水不良的分层钻孔,往往成为含水层之间的人为联系通道;
(5)越流补给;
10、沙漠地区睇下水的找水方向
(1)沙漠边缘冲洪积扇,冰雪融水、雨水补给;
(2)古河道;
(3)沙漠腹地的沙丘地区地下水。
11、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注意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
(2)必须注意地下水资源的系统性;
(3)防止开采后引起不良后果;
(4)必须注意在查明条件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评价方法。
12.过量开发与排除地下水引起的环境退化问题。
(1)地下水位迅速下降,不得不经常更新提水工具,大量较浅的井报废,并使采水的能耗大增;
(2)大型矿山因采矿需要而将大范围地下水疏干,也会造成类似后果;
(3)集中排泄形成大泉,常构成名胜古迹的精华,由于地下水位深降,千古传颂的名泉不复存在;
(4)由于地下水位深降,由地下水供应的河水基流也减少以至消失,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表径流也随之衰减,土地沙化;
(5)地下水位降低还会使由浅埋地下水所维持的沼泽湿地被疏干;
(6)开采淡水含水层也可导致周围咸水的入侵;
(7)开采深层孔隙含水系统引起地面沉降;
(8)引起水质变化;
(9)岩溶塌陷;
(10)生活、工业和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
13、简述导水断裂的水文地质意义。
答案要点:储水空间、集水廊道、导水通道
14、简述述含水层与隔水层定义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答案要点: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这两个定义没有给出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定量指标,定义具有相对性。
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应当考虑岩层所能给出水的数量大小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例如:某一岩层能够给出的水量较小,对于水量丰沛、需水量很大的地区,由于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而被视为隔水层;但在水源匮乏、需水量小的地区,同一岩层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可被视为含水层。而隔水层的“微不足道”,在实际问题中是相对“时间尺度”而言的;当时间足够长时,“隔水层”都会透过一定数量的水,具有透水性。
15、地下水资源的分类,并说明其供水意义。
分为两类: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
(1)补给资源:是含水系统可以恢复再生的水量,是经常与外界交换的水量。(2)储存资源:是含水系统在地质历史时期积累保存下来的水量。作为供水水源的含水系统,必须同时具有一定数量的补给资源和储存资源。补给资源保持供水水源能长期持续提供的水量,储存资源可以保证供水的均衡稳定。
含水系统作为供水水源的规模是取决于补给资源的大小。在正常的供水实践中,被消耗利用的水量是补给资源,并不消耗储存资源。在干旱季节与年份动用储存资源是为了调节供水水量使之在时间上保持稳定均衡。
储存资源不宜于长期消耗,被动用的部分应当在一定时期内予以补偿。
16、地下水中的C1-主要有以下几种来源:
(1)来自沉积岩中所含岩盐或其它氯化物的溶解;
(2)来自岩浆岩中含氯矿物[氯磷灰石Ca5(P04)3Cl]、方钠石[NaAlSiO4.NaCl3]的风化溶解
(3)来自海水
(4)来自火山喷发物的溶滤
(5)人为污染:工业、生活污水及粪便中含有大量C1-
17、影响地表水、地下水相互转化的人为因素
⑴引水、提水灌溉
⑵开发地表水、地下水资源
⑶修建水库、池塘等
⑷跨流域调水
⑸城市排水
⑹人工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对下垫面的改变
⑺淤河造田、围湖造田
⑻地下水人工回灌及地下工程等
18、地下水流动系统的水动力特征
1)重力势能驱动水的运动,重力势能来源于地下水的补给。
2)地下水的水头与流线的方向有关
3)地下水垂向运动,在非“承压”条件下,地下水可以由低处流向高处
4)多级次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形成
5)同一介质场中存在两个或更多的地下水流动系统时,它所占据的空间大小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1)势能梯度;(2)介质渗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