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大东区历史文化街区调研

合集下载

城市工人村历史街区更新方法初探——以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历史街

城市工人村历史街区更新方法初探——以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历史街
的社会 价 值 与历 史价 值 ,在 城 市 发展 中不 能将 其 拆除, 因此 , 改造 工 人村 成 为城 市 区域 更 新 的最 佳
方式。
和 睦路 工 人村 位 于大 东 区黎 明二街 与 黎 明 四 街之 间 ,周 边 多 为与 用地 范 围 内情 况相 近 的 老式
住宅 , 部分 已经拆 迁 , 规 划将 在 该用 地集 中建 设居
格 相近 的住 宅 。
模 式等 。随着 时代 的发 展 ,工 人 村 因为 高强 度 的 使用 , 已经 逐 渐 出现 功 能 退 化 、 建筑破损 、 环 境 恶 化 等现 象 , 改造 更新 迫 在眉 睫 。
1 . 2 沈 阳市工 人 村 现状
和 睦路 工 人村 现状 建 筑 为 2 0世 纪 5 0年代 仿 苏 式 的工人 及 家属 生 活住 宅 ,多 为 3层 坡 顶 窄 窗 建筑 ,外立 面特 征 上 除单 元 入 口门洞 等 细 节装 饰 外, 苏式 风 格 并 不 明显 , 且 装 饰质 量 己十 分破 旧 。 现状 的 2 7栋住 宅 以外 立 面特 征 为 区别 , 大 体可 分 为 3类 。第 1类是 红 砖裸 露 式 ,第 2类 是 水洗 石 贴柱 式 , 第 3类 是 外墙 粉 刷式 ( 见图 1 ) 。
筑 空 间相互 独 立 ;老 并 入 新 ,即 新 旧建筑 空 间相
种 元素 的组合 拆 分 ,形 成 了风格 统 一 但细 节 差异 的 多个 立 面改 造 方案 。 同时, 在 建筑 基 调色 彩 的选 择上, 我 们 也 提 出 了咖 啡色 、 灰红 、 暖 黄 3种 色 彩
沈 阳 市现 存 3处 工 人村 , 分 别 是铁 西 工 人村 、
和 睦路 工 人村 和 三 台 子工人 村 , 根据 《 沈 阳历 史 文 化 名城 保 护 与复 兴规 划》 中 的规划 要 求 , 工 人村 被 列 入“ 展示工业文化 ” 工 作 任 务 范 畴 。 目前 , 铁 西 工 人村 已经进 行 了建筑 改造 ,形 象和 功 能都 有 所 更 新 ,并 建 设 了工人 村 生活 展 示馆 以展现 不 同年 代 工人 村 居 民的居住 生活 。但 由于工 人村 生活馆

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分析

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分析

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分析摘要:简要描述沈阳方城的历史及文化街区的结构分区。

总结并分析近十年来方城文化街区的规划,时代变迁和城市发展引起的结构变化。

指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中的问题和处理方法。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使得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既能保留人们对历史和旧城区的回忆,又能参与其中,使其成为现代化的活的景观。

关键词: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1.方城概况沈阳市方城的总面积大概是一点七平方千米,由东南西北四条顺城路环绕而成。

位置就在沈阳市旧城内,既是沈阳市老城的中枢,又是我国现代城市规划发祥地,自公元九百二十八年以前的辽代起至今一直不断地在建设改变。

而方城从满清时期建立至今发展的整个沈阳古城,也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发展历程和建筑艺术的发展,已逐步清晰为九宫格式板块状城市肌理和井字型路网式的城市结构。

封建皇帝的执政阶段,将沈阳改称为盛京,并成为了当时的全国政治经济及文化中枢。

国家疆域越来越稳定,社会经济日益昌盛,对城里房屋的修缮工程也越来越多。

康熙一三年时,就在将四平大街的钟楼鼓楼之间的地方划分为商圈的同时,方城就开始作为了盛京的商业中心。

近代城市发展阶段,各方势力汇集,碰撞。

方城之内,多种势力将自己的建筑建在其中,许多既存的历史建筑则逐渐消失,在这个阶段内的方城呈现为外来的欧洲文化,满清文化和民国文化共存的局面。

新中国建立后的最后阶段,在这个时期,工业阶级逐渐登上了舞台,由于战乱的原因,导致方城中的生活方式、建筑都大量地被工业化,而方城里的许多四合院建筑和传统街巷都在慢慢消失,因此方城的吸引力也大为下降。

现代化城市建设阶段,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建筑也逐渐多元化,方城成为了市级商业中心。

1.方城文化街区的变化建筑物的空间格局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原有城市空间格局的塑造与维护、二是新空间格局的建构与融合。

每座城市都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进行改变,经历时间的沉淀,因此,方城改造既有新鲜血液注入,也对原有的格局进行了保护和修缮,将已经失去其原有重要性和价值的空间节点进行重塑,进而赋予其新的形态和意义。

沈阳古城调研报告

沈阳古城调研报告

沈阳古城调研报告沈阳古城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沈阳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城区域内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址。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对沈阳古城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古城的历史、文化、建筑等方面,以便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二、调研方法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调研。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参观沈阳古城内的建筑和遗址,与当地居民交流等。

三、调研结果1.历史悠久沈阳古城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洲王朝早期的都城,也是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古城多次扩建和修复,至今仍然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建筑,如沈阳故宫、沈阳中街等。

2.丰富的文化遗产沈阳古城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最重要的是沈阳故宫,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木质古建筑群,被誉为“东北小故宫”。

此外,古城内还有一些名胜古迹,如以沈阳中街为中心的商业街区、以文广寺为核心的宗教区域等。

3.建筑特色突出沈阳古城内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特色。

建筑风格主要集中在明清时期的官式建筑和民居建筑两大类,其中官式建筑以庙宇、宫殿为代表,具有严谨、庄重、雄伟的特点;而民居建筑则以“四合院”为主,布局合理,别具一格。

4.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沈阳古城内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市民。

古城中街每年举办的各种庆典和活动,如元宵灯会、清明祭祖等,都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并且能够增进市民的交流与互动。

5.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沈阳古城虽然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是古城内的部分建筑已经出现了老化和破损的现象,需要进行修缮和保护;同时,文化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多样化,需要进一步丰富内容,提升吸引力。

四、保护和传承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沈阳古城的历史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修缮力度,对古城内已经出现老化和破损的建筑及时进行修复,确保其安全完整。

2.推动合理开发利用,将一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建筑和遗址进行整理和修复,使其成为旅游和文化场所。

城市工人村历史街区更新方法初探——以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历史街区保护发展规划为例

城市工人村历史街区更新方法初探——以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历史街区保护发展规划为例

城市工人村历史街区更新方法初探——以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历史街区保护发展规划为例李思漫【摘要】本文针对国内工人村发展现状,研究了工人村历史街区改造更新的意义,初步探索了其改造更新的方法;并以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历史街区保护发展规划项目为例,从功能、空间以及立面形象3个方面的改造更新方式方法进行阐述并加以总结,以期能够充分挖掘工人村的资源潜力,重建活力街区,同时也为其他工人村的改造更新提出一种可借鉴的模式.【期刊名称】《建筑设计管理》【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工人村;历史街区;改造【作者】李思漫【作者单位】英国HBA城市和区域咨询公司,沈阳 11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设了多个城市工人村,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工人村建筑经过60余年的高强度使用,大多已陈旧破损,部分建筑已经进入危房期。

由于工人村建筑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在城市发展中不能将其拆除,因此,改造工人村成为城市区域更新的最佳方式。

1.1 城市工人村简述工人村多是20世纪50年代由国家拨款建设的工人住宅建筑项目,它集中体现了我国50年代的建设能力、居住状况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模式等。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人村因为高强度的使用,已经逐渐出现功能退化、建筑破损、环境恶化等现象,改造更新迫在眉睫。

1.2 沈阳市工人村现状沈阳市现存3处工人村,分别是铁西工人村、和睦路工人村和三台子工人村,根据《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复兴规划》中的规划要求,工人村被列入“展示工业文化”工作任务范畴。

目前,铁西工人村已经进行了建筑改造,形象和功能都有所更新,并建设了工人村生活展示馆以展现不同年代工人村居民的居住生活。

但由于工人村生活馆只有纯粹的展示功能,参观的游客并不多,没有足够的人气。

1.3 和睦路工人村现状概况和睦路工人村位于大东区黎明二街与黎明四街之间,周边多为与用地范围内情况相近的老式住宅,部分已经拆迁,规划将在该用地集中建设居住小区。

沈阳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策略探讨

沈阳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策略探讨

沈阳市中山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策略探讨
曾繁忱
【期刊名称】《城市住宅》
【年(卷),期】2016(0)8
【摘要】中山路地区是沈阳市近代建筑遗存最丰富、最能体现奉天时期城市风貌特色的历史街区。

2000年以来,随着城市更新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山路沿线高层建筑不断出现,大量建筑遗存消失,历史风貌受到严重影响。

结合沈阳中山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实践,尝试构建补救性规划策略体系,以适当恢复、重塑街区风貌特征。

【总页数】8页(P46-53)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山路;沈阳市;城市风貌特色;近代建筑;城市更新;高层建筑;历史风貌
【作者】曾繁忱
【作者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14
【相关文献】
1.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困境与展望——以沈阳市中山路为例 [J], 陈晨;谭许伟;由宗兴;王丽丹
2.保护历史街区传统建筑风貌的理性探索--以泉州市中山路保护整治规划设计和实践为例 [J], 王晓雄
3.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探讨-以青岛中山路区域保护更新改造总体规划为例 [J], 蒋正良
4.城市工人村历史街区更新方法初探——以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历史街区保护发展规划为例 [J], 李思漫
5."街区针灸"模式下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与更新研究r——以沈阳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J], 陈颖;宋悦;邵滨荟;杨生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

试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

试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成为了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老旧、破败和脏乱的现象。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是为了让这些地方既保持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又能满足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

本文将试论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探讨其重要性、现状和挑战,并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一、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1. 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历史见证,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这些地方不仅是城市的发展根基,也是城市的文化底蕴。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历史文化,使之成为城市的一张名片,并吸引更多人来了解和体验这些城市的历史。

2. 促进城市发展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可以为城市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通过改善街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其文化旅游价值,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也可以刺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从而丰富城市的文化生活。

3. 提升城市形象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的重要景观,对其进行更新改造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通过改善环境和建筑、打造特色商业街区、丰富文化活动,可以使历史文化街区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城市的亮丽名片,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改造的现状和挑战1. 破败老旧许多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着建筑老旧、环境脏乱等问题,给人以不良印象。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游客的体验,也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一些老旧的建筑也存在着安全隐患,需要进行维修改造。

2. 发展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历史文化街区也面临着发展压力。

部分历史文化街区过于拥挤,交通拥堵,缺乏公共服务等问题,影响了当地的发展。

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3. 文化保护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历史文化的原貌,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挑战。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本课题主要对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根据《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并将其与沈阳的旅游产业联系起来,使沈阳在保护文化街区的同时,发展旅游行业,促使更多人了解文化街区的历史,一起为保护这一区域做出贡献。

由历史文化中心的保护引出旅游行业,由旅游行业的发展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两者相辅相成,如此这一方案切合实际。

一、历史文化街区概述在历史文化名城中,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无理由的保护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对其进行保护是为了使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化底蕴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在1986年,由国务院给出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定义,其是指具有良好的文化古迹遗址或者当地的特色可以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特点,这样的地区可以称之为历史文化街区。

在2008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进一步定义,其是指经由省、市或者直辖市直接公布具有良好文化遗留、丰富的历史文物,能够反映出一定的文化风貌,并且具有相当大面积的地方可以称之为历史文化街区。

二、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区域定位2009年,沈阳市新颁布了有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新条例,题为《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是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而制定的条例,该条例指出要对沈阳存在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特殊保护,使其不受到任何程度的毁坏。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区域定位:在沈阳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街区包括方城、慈恩寺、铁西工人村等。

方城所包括的区域为东、西、南、北顺城街之内的部分。

慈恩寺所包括的区域为富教巷和般若寺巷、龙凤寺巷、东至大佛寺巷和慈恩寺东巷、大南街之内的部分。

铁西工人村历史文化街区所包括的为肇工街、南十一西路、重工街、南十西路之内的部分。

三、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现状1.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及旅游开发的现状(1)政府对沈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及旅游开发给予高度重视沈阳市政府对于重现历史文化街区加大力度,目标使沈阳各处的文化街区重现往日的光彩。

关于沈阳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宅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沈阳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宅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沈阳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宅的调研报告按照省旅游局《关于对全省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宅进行调研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局对全市相关区县的古城、古镇、古街区、古村落、古民宅情况(以下简称“五古”)进行了摸底,在省旅游局调研组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沈阳方城地区和沈阳路民俗特色街,还在文物部门、规划部门的协助下,进行了五古情况的初步统计。

现将调研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沈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的沧桑变幻为城市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众多的文物保护单位中,除去墓葬类、寺庙类的资源,我们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古遗址资源进行了梳理。

一、古城资源按照已收集上来的情况,沈阳的古城古镇既有汉代(东陵区上伯官村)、高句丽时期(石台子山城),辽代(新民辽滨塔、康平祺州)古城遗址,也有代表明清时期的古城。

1.沈阳方城沈河区方城地区是指东、西、南、北顺城路以内的区域,面积约169公顷。

该地区从战国时期开始有城市建设至今,是清前期的都城和中后期陪都建设的重点区域,沈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域,完整记录了清前与奉系军阀时期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具有“十字街”、“井字街”两种道路格局和“宫城居中、前朝后市”的传统都城格局与特征鲜明的宫殿建筑群、多种近代建筑风格的帅府建筑群,对研究清、民国时期历史和中国传统建筑、近代建筑以及城市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该地区现状文物保护较好,但建筑周边环境保护力度不够,街区整体风貌有待进一步强化。

规划部门认为应在在保护好各文物建筑的基础上,延续“井字街、宫城居中、前朝后市”的中国传统都城布局模式,强化北通天街轴线,严格控制故宫、帅府建筑轴线南侧的建筑景观,加强对“井”字街沿线建筑檐口、屋顶形式的引导和控制,整体协调“井”字街两侧建筑的风格、体量。

按照皇城地区的总体规划,沈阳方城的改造依照“以轴举城”为原则,建立以沈阳路(抚近门至怀远门)为横轴,北通天街(沈阳路至南顺城路)为纵轴,将沈阳路改造和打通北通天街结合起来,在故宫和帅府之间构建“T”字特色文化街区,重点发展宫廷餐饮、皇家住宿、文化旅游纪念品、满清文化精品店等业态。

对沈阳红色遗迹的调研报告

对沈阳红色遗迹的调研报告

对沈阳红色遗迹的调研报告沈阳红色遗迹调研报告一、引言沈阳市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之一。

沈阳市内保留着许多红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政治和文化价值。

本报告旨在调研沈阳红色遗迹的现状和保护情况,以及对红色遗迹保护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式。

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参观红色遗迹,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现状,与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文献资料搜集涵盖了相关书籍、报纸、网站和研究报告等。

三、沈阳红色遗迹概况沈阳市内的红色遗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沈阳国民革命纪念馆、十·九军军部旧址、沈阳市大东区教育局旧址、沈阳市二中旧址等。

这些遗迹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也是亲历者及其后代的重要纪念物。

四、红色遗迹的现状1. 沈阳国民革命纪念馆:作为沈阳市内著名的红色遗迹,沈阳国民革命纪念馆以其丰富的历史陈列、精美的展览和现代化的展览方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但是,馆内的展品保护工作不够完善,有些文物存在破损和违规摆放的情况。

2. 十·九军军部旧址:十·九军军部旧址是沈阳红色遗迹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但在现实中,军部旧址的保护工作相对滞后。

旧址周边环境较为拥挤,附近商业化发展也给保护工作带来了压力。

3. 大东区教育局旧址和二中旧址:这两个旧址在沈阳市内有一定的声望,但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建筑维护,建筑外观出现老化、脱落等问题。

五、红色遗迹保护的建议1. 加强法规制度:加强对红色遗迹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侵害红色遗迹的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红色遗迹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确立保护责任部门:明确沈阳市红色遗迹的保护责任部门,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沟通,提升红色遗迹保护工作的整体效益。

3. 增加宣传力度:通过举办纪念活动、开展社会教育和推出相关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红色遗迹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形态探析

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形态探析

沈阳方城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形态探析摘要:沈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方城是沈阳的旧城中心和城市发源地。

本文通过历史文献阅读和现状调研,分析了方城的街巷道路变化,从街巷布局、空间界面、空间节点等三方面剖析了街巷空间形态特征,试图为今后方城街巷空间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1沈阳方城概况沈阳作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

岁月沧桑的沈阳城历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殖民统治,最后经历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洗礼,从小小的郡城发展到都城、陪都再到现在的辽宁省会,是辽宁省和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中国重工业基地。

沈阳方城作为沈阳市老城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由东西南北四条顺城路围成面积为1.8平方千米的近似正方形区域。

是沈阳城的发源地、城市历史的缩影,是沈阳的城市名片。

在这里,沈阳故宫、张氏帅府、中街等地闻名海内外。

2 方城历史文化街区的街巷道路沈阳方城街巷风貌历经多时期的变化,要对方城街巷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就有必要了解方城的历史演变历程。

在清王朝入主中原前后的近三百年间,沈阳方城曾有二次较大的变化或者说是扩建。

第一次是在1631年清太宗改建都城之际,将城内四门十字街改为八门井字街,城内以通往各门的井字街为主要道路,城内区域分布从“田字格”变成了“九宫格”。

第二次是康熙十九年(1680)增建边墙,将原来方形砖城内的城区,拓展为城方郭圆的内外城。

中华民国成立后,大规模旧城改造运动兴起,方城内住宅小区和商业逐渐形成功能主体,取代了原本的合院式居住院落,传统街巷格局逐渐消失。

沈阳方城的街巷格局生成受到地理环境、传统规划观念、社会因素和外来文化的影响的影响。

其中方城的地理环境影响着街巷尺度,来满足建筑日照采光;传统的规划观念使方城呈现出“井字形”街道、“九宫格”格局和“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功能布局;受到外来八旗文化的影响,方城的布局同八旗驻防方面相一致;随着社会发展的影响,“形式服从功能”,街巷的形态、尺度、比例等发生适应性改变。

沈阳大东路街角公园观感

沈阳大东路街角公园观感

沈阳大东路街角公园观感
大东路,东起滂江街,西至东顺城街,由东至西与小河沿路、东边城街、堂子街、银元街、小什字街、大什字街等相交至大东门,这条约2公里的路上,大东区的历史与现代,过去与未来纵横交错,400余年的沈阳城市风云久久不散。

了解大东区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惟穿梭于城市之间,走在一条条街巷之上,才能切实感受到沉积百年的大东画卷,才能真正聆听到命运涌动的大东脉搏。

踏上大东路,恍若置身时光隧道,岁月更迭在路两边匆匆闪过,那些消失的人和留下的建筑,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大东故事。

康熙三十七年(1698)十月十六日,盛京城迎来了第三次东巡祭祖康熙皇帝。

此时,流放盛京的汉人文臣陈梦雷手捧在盛京所著诗文,长跪在扬起黄土的御路旁,等待他的到来。

前途茫茫,就如同眼前的尘土,孤注一掷,陈梦雷忐忑却期待。

许是帝王对盛京的感怀,许是盛京对才子的眷顾,康熙皇帝暂停御驾,召陈梦雷入至帐中询问,陈梦雷将自己的遭遇一一禀明,并进上一首120韵的七言排律《圣德神功恭记》。

康熙帝过目后连口称赞,遂下旨,赦免陈梦雷,释归京城。

从此,陈梦雷结束了在盛京长达16年的流放生涯,返回京城。

这次赦免对康熙皇帝来说微不足道,但却在盛京流人的漫漫历史中最闪亮的时刻。

纵观清代文坛,因政治而流放盛京等地的文人虽处境凄苦,但仍在艰难的环境中为盛京乃至东北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

先有函可和他
的“冰天诗社”开创了文人结社和文学创作先河。

继而陈梦雷潜心修志编史,在沈阳城市文化的开拓与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

沈阳方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发布时间:2022-04-07T03:23:53.411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第33期作者:戴遥[导读] 城市的历史街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历史,戴遥沈阳建筑大学辽宁沈阳 110168摘要:城市的历史街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也记录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历程,散发着城市的魅力,也逐渐成为了经济和文化最具代表的物质载体。

沈阳市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但方城的保护性设计过程中依旧存在缺乏慎重考虑的地方,进而使得街区内整体景观环境过度商业化的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选择沈阳方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场地的基础调查了解方城的现状,将从整体上分析沈阳方城历史街区的价值内涵,对街区的保护方法与更新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沈阳方城、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1.田野调查方城历史街区的城市规划设计保护范围包括西到西顺城街、北到北顺城路、东到东顺城街、南到南顺城路。

通过调查发现可以将方城内部分为主要的北中南三大功能片区,北为商贸休闲区是以中街步行街沿线商业建筑为主,中间是满清文化区是以故宫为代表的满清文化建筑群,南为民国风情区,是以张氏帅府为代表的民国风情建筑。

通过调查发现沈阳方城内存在着国家级、省级、市级以及不可移动的文物,包括建造于清1625-1636的沈阳故宫是国家级古遗址;民国1914-1939建造的张氏帅府,是我国的国家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明1409建造的长安寺是省级古建筑;还有省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如建造于民国1926的东三省官银号旧址以及民国1923—1950的奉天基督教青年会旧址;沈阳中街是市级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物;还存在一些不可移动的文物像是民国1928建造的利民商场旧址和辽宁同泽女子中学旧址、明清时期的中心庙、东三省总督府旧址、汗王宫遗址、以及民国时期的奉天商务总会旧址、满铁奉天公所旧址、伪满警察署旧址等等。

基于共生理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沈阳204街区为例

基于共生理论的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策略研究——以沈阳204街区为例

区内的肌理特征和空间格局,传承街 区内的地域文化,避免历史文化街区 失去其独有的历史价值。 3.3 共生环境:注重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把历史街区看作 由各个共生单元组成的有机整体,将 历史街区内原有的历史建筑、绿化景 观、自然生态、气候条件等整合形成 一个统一的共生环境,从改善居民的 居住条件、传承历史街区的历史文化 入手,对整个街区进行保护与更新。 在更新过程中,要把保护历史文化底 蕴作为重点,坚持保留具有特殊历史 意义的建筑,把历史街区看作一个整 体进行保护与更新。
其余都是狭窄小路,并不适合车辆通 行。 2.2 地域分析
沈 阳 204 街 区 原 属 于 沈 阳 黎 明 发动机厂的附属地,是为沈阳黎明发 动机厂所提供的职工宿舍,故整个区 域中以居住用地为主。但由于地域北 边目前多为废弃的居住区、工厂和正 在开发的楼盘,居住环境相对较差, 且道路宽度相对较小,只能通过双排 车辆。另外,由于街区被北运河半包 围, 河 上 只 有 两 座 与 外 界 连 接 的 桥 梁,区域内没有较大的商业可带动区 域经济,导致区域内发展较为落后。 2.3 人文分析
季贵斌,博士,辽宁工程技术 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讲师;翁榕蔓,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与交通学院 硕士研究生。
38 住宅科技 /2022.3
0 引言
1 相关概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许多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老旧建筑 渐 渐 淡 出 了 人 们 的 记 忆。 如 何 在 不 影响城市发展进程的情况下 , 合理保 护 与 更 新 历 史 街 区, 特 别 是 对 其 中 承 载 记 忆 的 老 旧 建 筑 进 行 保 护, 成 为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点关注 问题 , 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本 文将引入共生理论的概念以推动历 史 街 区 的 保 护 与 更 新, 优 化 城 市 空 间, 促 进 历 史 街 区 与 城 市 的 融 合, 使 历 史 街 区 与 城 市 和 谐 共 生, 构 成 完 整 统 一 的 生 态 系 统, 从 而 推 动 城 市发展进程。

沈阳中街调研

沈阳中街调研

沈阳中街调研基于沈阳中街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此予以分析.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下沈阳中街的基本情况。

图中的红点为沈阳中街的所在位置。

中街:全长1500米的沈阳中街是沈阳最早的商业街,沈阳中街位于沈阳故宫北方,位于大东区内。

我们小组于5月1日对其经行考察分析,理由是鉴于在这一天人流相对于其他的时间拥挤,就更能够对其的弊端有所展现。

我们便能够更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对商业空间的旧有的建筑空间形态和新型的建筑形态的区别和之间的联系经行考察调研。

1,中街的交通问题——人车混杂沈阳中街街道宽约15多米,中间经过了一条城市干道——正阳街,人流和车流在此处交汇,从而交通十分的混乱。

此处没有红绿灯,并且没有相应的人行横道斑马线,整个的感觉就是中街的步行街被这条干道切割成了2个部分,人们几乎是见缝插针的从车辆中穿过的,人和车子的间距几乎没有,这大大的降低了该条道路的车行速度,阻碍了城市的交通,增加的空气的污染,更加使得步行街的行人的安全系数大大的降低,并且几乎没有人利用城市地铁站的地下通道来避开城市干道,而选择了直接从城市干道横穿而过。

这和北京的王府井大街有着本质的步行街的区别,在步行街中的速度是正常人行的速度,人车应该经行有效的分流,更加不可取这种城市干道从中穿过的情况。

下面在对其为何没有人利用城市地铁形成的地下通道进行下列的分析:1,大多数的人认为从城市干道横穿是最为简单而省时省事的做法。

2,地铁口在一段时间内存在着人们是集中的进入或是离开地铁,如果人们利用其到达另一个地方的话,在此处人流交叉十分严重,而且地铁站的入口考虑地下通行的话,太过于狭小,不适合商业步行街的人流通行。

我们一致认为在考虑中街的城市规划时没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我们考虑应采用城市立体交通的方式进行其的通行,例如修建天桥和新建地下通道或者将地铁的入口以及内部扩大,以进行人流的疏散。

然而结合当今中国的天桥存在的种种弊端,我们认为后两者的方案更加适合。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

首先介绍了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对城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

然后分析了当前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修复工作,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调查了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现状,指出了发展的潜力和不足。

在对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加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

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现状,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沈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旅游开发、研究、重要性、修复工作、现状、问题、挑战、对策、建议、结论、总结1. 引言1.1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概述沈阳历史文化街区是沈阳市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随着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沈阳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双重挑战。

为了有效保护和传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经济的繁荣,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本文旨在对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旅游开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保护与修复工作、旅游开发现状、问题与挑战以及对策与建议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在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与意义,为今后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性沈阳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城市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城市的文化遗产。

这些历史文化街区包括古建筑、历史遗迹、传统街巷等,是城市的文化名片,也是城市的精神家园。

一方面,沈阳历史文化街区代表着城市的历史面貌,反映了城市的发展演变和文化传承。

这些街区中的建筑和景观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了沈阳作为古都的地位和文化底蕴。

沈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铁西工人村为例的开题报告

沈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铁西工人村为例的开题报告

沈阳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铁西工人村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沈阳市历史街区是沈阳市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沈阳市城市发展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

然而,随着城市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推进,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更新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以沈阳市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为例,探讨如何保护和更新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

同时,本研究也将借鉴国内外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经验和做法,为沈阳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1. 研究沈阳市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探讨其建筑风格和特点;2. 分析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探讨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可行性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4. 通过借鉴国内外历史建筑和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的经验和做法,为沈阳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调研:通过收集资料和文献,了解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分析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以及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实地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和观察,进一步了解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的实际情况,包括现有的建筑、设施和环境。

3. 数据分析:通过对文献和实地调研的数据进行分析,探讨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可行性和方法。

4. 问题解决: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解决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

四、研究预期结果1. 分析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探讨其建筑风格和特点;2. 发现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 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解决铁西工人村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促进城市发展和经济繁荣。

五、研究进度安排1. 文献调研:2021年6月—2021年7月2. 实地调研:2021年8月—2021年9月3. 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2021年10月—2021年11月4. 论文撰写和修改:2021年12月—2022年1月六、参考文献1. 蒋京华. 历史城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与展望[J]. 山西建筑, 2019, 45(17): 54-55.2. 刘文霞, 黄盛博. 历史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国内外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J]. 城市建筑, 2020(1): 17-20.3. 刘继伟.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更新研究进展总结[J]. 中国城市规划, 2018, 32(5): 42-49.4. 赵志刚, 邢维. 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概念、特点与实践[J]. 城市规划研究, 2019, 47(6): 75-80.。

大东区区史馆建设准备工作座谈会发言纪要(三)

大东区区史馆建设准备工作座谈会发言纪要(三)

大东区区史馆建设准备工作座谈会发言纪要(三)关注辽宁记忆,了解历史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遼塔一、大东区是沈阳市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城区。

相比其他市辖区,如铁西区只有殖民工业一条发展主线;如和平区只有满铁附属地和商埠地两条发展主线;再如沈河区也只有盛京古城和商埠地两条发展主线。

而我们大东区则具有多条发展主线:1、具有类似于沈河区的古城文化区(四个关厢:大东、小东、大北、小北);2、有类似于和平区的依托于铁路的工、商、居住区(奉海铁路奉天车站市场,即今之东北大马路沿线);3、更有类似于铁西区的工业区(即以东三省兵工厂厂区和生活区为主的奉天大东新市区,包括今长安地区、黎明、新光、东塔机场等);此外还有北大营等等。

因此,区史馆的主线如何设定是一个必须明确的问题。

是完全按照时间轴?还是以不同地域的空间为主、时间为辅?二、明确区史的起点。

区史写好了,区史馆的内容自然就有了。

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比如写我国的历史,是写《中国史》?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如果写《中国史》,那就是以三皇五帝、大禹治水为开端。

如果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那就必须从1949年开始。

对应我们大东区也是同一个道理,如果是写《大东地区史》,那就可以上溯至古代,甚至更远。

如果是《大东区史》,那就应该是以大东区这个行政建制的设置为起点,即1924年成立大东新市区(开发区管委会性质),然后在1938年正式成立大东区(正式的市辖区之一),1948年合并东关区,1959年合并北关区(北关、沈海两区已先行合并为北关区)。

大东区自1924年设置以来,发展至今天,行政建制从未中断。

▲图1 《盛京时报》对大东新市区成立的报道因此无论区史是怎样一个编法,1924年大东新市区的成立是具有标志性、划时代意义的,必须重视。

当时关于大东新市区成立的批复文件档案现存于省市档案馆,建议将复印件陈列于区史馆。

同时,房产局在拆迁之前也会拍照存档,大东区房产局现存大量民国年间老建筑拆迁之前的影像资料,其中与区史有关的重要建筑的照片可复制放大,作为区史馆馆藏。

沈阳历史街区景观文化创新策略的研究

沈阳历史街区景观文化创新策略的研究

沈阳历史街区景观文化创新策略的研究
杜新[1];鲍春[2]
【期刊名称】《建筑与环境》
【年(卷),期】2015(009)006
【摘要】历史街区发展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型的改造与提升方式.本文基于杭州南宋御街遗址和沈阳通天街改造为例,剖析沈阳历史文化街区空间改造与创新策略.创意产业与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更新是紧密联系的关系,它不仅可以避免大规模更新对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还实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多样性的保护与发展,从而提高街区的复兴与经济的发展根据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空间特征.以历史文化街区的用地功能混合布局、产业空间集聚度提升、公共空间使用功能多样化和民居空间的复合使用为更新目的,将创意产业发展的思想充分融入到历史街区的更新规划中,提出历史街区的规划设计策略.试图从中探求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的创新性规划方法,并为其它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提供借鉴意义.
【总页数】3页(P28-30)
【作者】杜新[1];鲍春[2]
【作者单位】[1]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2]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2
【相关文献】
1.城市工人村历史街区更新方法初探——以沈阳市大东区和睦路历史街区保护发展规划为例 [J], 李思漫
2.台儿庄历史街区景观文化的营造 [J], 李丹
3.高校环境中景观文化设计的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景观文化设计为例 [J], 赵晓璇;赵伟韬;刘晶
4.共享发展理念下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以沈阳方城历史街区为例 [J], 汝军红;杨晓琳
5.柳州城市历史街区的景观文化研究 [J], 刘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筑策划视角下的历史环境区域城市设计研究——以沈阳市某厂旧址为例

建筑策划视角下的历史环境区域城市设计研究——以沈阳市某厂旧址为例

建筑策划视角下的历史环境区域城市设计研究——以沈阳市
某厂旧址为例
赵钧;李良
【期刊名称】《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24(26)2
【摘要】策划作为城市设计前期的重要环节已被广泛认可,策划经营与空间环境营造兼顾是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研究以某厂旧址为例,探讨CRS建筑策划模式在历史环境下的城市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信息收集、实地调研、要素构建、问题汇总等过程完善策划信息矩阵表,提出开发文旅产业、建立创新平台、营造宜居环境的目标导向。

针对场地条件和潜在使用人群,提出了业态渗透复合、植入文化创意功能、交通体系立体协同、街区路网尺度宜人、建筑风貌新旧并置等设计策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方案设计。

【总页数】8页(P128-135)
【作者】赵钧;李良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
【相关文献】
1.基于传统文化保护视角下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烟台市广仁路-十字街为例
2.生态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城市棕地改造策略研究——以沈阳市高压开关
厂为例3.治理视角下更新型城市设计研究——以中山市历史城区为例4.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研究——以宋庆龄汉口旧居为例5.央地关系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扩散研究——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城市设计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东区204区历史街区风貌特色调研与分析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是中航集团沈阳黎明肮空公司的附属地区,这里形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几乎都是黎明工厂的职工宿舍,与三台子,工人村号称沈阳的骄傲。

至今,204地区依旧保留着许多老建筑,许多现存老职工宿舍楼都有四五十年的房龄了,且基本都是三层的“苏式”小楼,共有上百栋之多。

1.街区布局与景观
二零四地区位于沈阳大东和睦路地区,东至北运河,西至滂江街,南至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北至北运河。

区内有和睦路和黎明街等主要道路,其中和睦路以北有和睦北一马路,和睦北二马路,和睦北三马路。

以南分为和睦南一马路,和睦南二马路。

同时黎明一至五街贯穿其中。

地铁一号线从区域内部穿过。

从地图上来看,和睦北三马路与和睦南二马路并不是十分成熟的马路系统,位属于小区建筑楼之间,人行道,车辆不易通过。

(图1)
图1 沈阳大东区204地区示意图
从南北方向上来看,北边多是废弃的居住区,工厂与正在开发楼盘的地区,环境相对较差与南边的经济繁荣有很大差距。

且路宽相对于来说较小,只能通过双排车辆。

道路两旁商铺稀少,居住人员较少。

(图2a)但是在环境旅植方面表现较好:在新开河附近有这一片最大的绿化地带,且因为经济条件发展一般,并没有较大的车流流动,使得这里代入乡村城市之感。

但同时也造成了这里上学的不方便,处在这里的中学,小学的附近并没有什么辅助性商铺,造成这里的教育水平落后。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这一代附近被万科承包,进行建设性改造,相信这一带将会变得更加繁荣。

在和睦路以北这段地区,居住房屋大多都是红楼,是很浓的俄罗斯风格,尖屋顶,红五星,外阳台,但现在已是百病缠身,看上去像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

(图2b)这些红楼都不是独立建立的,一般会有四个拐角形状的楼合围成一个区域,然后东西方向各有一栋厢楼。

中间合围成公共空间,供居民活动。

a
b
图2a、b 和睦路北工人住宅
在和睦路南边,更多的是生活居住带。

在南边的南一马路,,是一个小型市场集,道路很宽,即使两边布满搭起的蓬帐,中间也很宽敞。

退至市集后面则是居住区,这里的建筑也是苏式建筑,采用坡屋顶的形式,与之前类似,每一个小的单元区都会形成四个拐角,但不同的是东西南北方向各插入一条小道与外面的市集相通,方便了这里的居民生活。

这一带街区的布置增添了许多商铺,饭店,
相对于北边更热闹,但相似的是大量古老居民楼形式的保留造成了本地规划的障碍及当地居民住房的难处。

(图3)
图3 和睦路南工人住宅
在景观方面,都是以植树为主,鲜少有花朵作为装饰。

总体来说,景观的布置都是沿着街道设置。

最基本的是在旧厂房,建筑工地旁,种植简单的绿色树木,隔离污染与噪音。

其次是居住区内部的布置,在中间的活动区域设有栽培的花草。

相对于来说有特色的是邻近新开河的沿河公园,邻河的小型绿地场所,如果再加上细心的栽培,会成为一个较为优秀的特色一角。

据可靠资料证实,二零四地区是根据地区功能定位及该区域的发展形成“三点,三带,三区的空间结构”三点:历史保护街区,黎明广场站,滂江街站节点;三带:艺术景观带,林荫商业带,科技普及带;三区:服务设施综合区,滨水景观型住区,紧凑型花园住区。

2.建筑风格与特点
204地区的建筑风格较为统一,尚未拆迁保留下来的建筑为当时的职工住房,为典型的苏式风格。

概括的来讲。

首先,从建筑单体上,204地区的老苏式建筑有四大特点。

第一: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第二:是有“三段式”结构,“三段”是指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第三是都楼层都为三层(不包括后来在内院中加盖的较新的楼房);第四:房屋结构和装饰在手法上统一,如房顶都是斜顶,且门洞上面和四周多少带有石刻浮雕花纹,有的窗冬上会配装饰石刻浮雕花纹,或加阳台。

其次,从整理排布上来讲,204地区的苏式建筑都是以八座或者六座为一个组,围城一个环形,内部是人行道和绿地。

其中八座为一组的每座都是直线型楼,而六座为一组的包含四座直角型楼。

详细的分析。

在历史建筑的调研过程中,在大体统一的建筑样式中,一共发现了五种类型的建筑。

第一种,主要分布在和睦路及和睦北一路之间的街区,其主要特点是外墙颜色为粉色或蓝色,但同一街区颜色统一,其门洞四圈个上方有独特的石刻,类似于花环丝带,以及有铁艺装饰,且门楹上有左右对称的四个匾额,上的字迹大都模糊不清,有一个门洞上的勉强可以辩认出是“破私立公”四个字。

(图4a)其部分窗洞上也有石刻装饰,屋檐也同样是。

靠近两侧的三楼窗口有对称分布的铁艺阳台,架在两个垂直于墙面伸出的雕刻石柱子上。

(图4b)
a b
图4a、b 工人住宅门窗细节
第二种与第一种唯一的区别就是第二种外墙是红砖,其主要分布在和睦北二路和和睦北三路之间的街区中,其他特征皆与第一种相同(图5a)。

第三种出现在和睦北二路和和睦北三路之间的街区,位置在204地区偏西的部分,其外墙整体为白色,门洞四周装饰与前两种相同但没有铁艺装饰,顶部有石刻浮雕,内容为白鸽环绕黄色的五角星麦穗,左右分布有云状图案,十分精致好看。

(图5b)且其部分阳台是石质镂空装饰的,造型较前两种更加精致。

a b
图5a、b 不同的外墙立面
第四种与第五种的差异在于门洞。

其共同特点是外墙为灰色,,并不像前几种那样色彩明艳,且只分布在和睦路以南的部分。

不同的是第四种的门洞四周有简单的石刻装饰(图6),相较前三种可谓是十分简略,只是简单的缠绕花纹,
而第五种干脆没有任何装饰。

图6 简单的石刻装饰
其他建筑。

204地区除了老的苏式建筑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旧楼房以及新建高层楼房。

旧楼房有的穿插在苏式建筑围成的方形街区内,有的独立组合成街区,其外以灰色为主,有的在阳台部分加了黄色三角的装饰,层高不一,形状厚重,与原有苏式建筑较为和谐。

新建高层主要地区东边界附近以及和睦路西,包括在建的和已经建设完成的,其建筑分格与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高层无异,不再赘述,但与此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历史风貌不太和谐。

在和睦南二路南侧,在建的109中学采用苏式风格,与周围老建筑群相一致(图7)。

图7 109中学
3.历史遗产保存状况
沈阳市不仅是历史名城,也是建国初期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素有“东方鲁尔”和“共和国长子”之称,因此,沈阳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和旧工业区建筑。

沈阳市的工人村是共和国最早的工人居住宅楼群,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

也是在沈阳市展示曾经的工人村景观风貌的重要建筑群。

根据《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欲复兴规划》中的规划要求,工人村被列入“展示工业文化”工作任务范畴。


阳市大东区的204地区的和睦路工人村也是其中之一。

和睦路工人村位于大东区黎明二街和黎明四街之间,工人村规划整齐,有着较为明显的苏式风格,通常是三层或是四层的外墙粉刷建筑,部分则水洗石贴式和红砖裸露式,屋顶是两坡式,有尖屋檐和窄窗,单元入口门和尖顶下外墙有饰纹,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沈阳市大东区黎明机械厂的工人及其家属生活住宅。

从整体上来说工人村的建筑虽然已陈旧破损,但大部分结构保存完好。

和睦路附近的工人住宅主要功能依旧是住宅小区,而和睦南一路的工人村则演变成为市场。

沈阳市对历史工人村的保护十分重视,目前正在实施对工人村的保护与更新,和睦路工人村暂时还没有改造完成。

但是从沈阳市对铁西工人村的保护与建筑改造可以看出,对工人村的建筑的形象和功能都有所更新,并建设了工人村生活展示馆以展现不同年代工人村居民的居住生活。

因此,和睦路工人村的改造也应该是这样的形式。

工人村的周围则是和工人村住宅相近的老式建筑。

在工人村附近不远处的地坛街30—3号,则是二战时期,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盟军战俘集中营旧址,当时主要关押的是太平洋战争中的受俘盟军。

又称“奉天俘虏收容所”。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占地近5万平方米,如今保留下来的建筑主要是1号战俘营房及其附属用房。

建筑都是是红砖裸露结构,其中日军用房是一层,战俘营房是两层,屋顶同样是两坡式。

沈阳市在旧址边新建了一座陈列馆和一面“死难者碑墙”。

碑墙上刻满了200多名在战俘营中死去的盟军战士姓名。

经过多年的维修建设,纪念馆于2013年5月18日开始对外开放。

总结:通过对大东区204地区街区总体布局分析,建筑风格特点,历史遗迹
保护情况的等方面的具体调研,我们得知204地区有如下特点:工业保护恰当,街区热闹,绿地保护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