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知识点总结北师大版一、连加:1、三个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逐步脱式计算,列两个竖式进行计算,先算出前两个数的和,用所得之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运用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题意,弄清数量间的关系,再列出连加算式解答。

计算时可以列两个竖式计算,也可以列一个竖式计算。

二、连减1、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2、计算三位数连减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3、用竖式计算三位数的连减运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它的前一位退1当10,在本位上加10再减。

三、加减混合1、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2、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3、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时,先要分析数量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直观图,借助直观图理清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列出相应的算式解答。

四、里程表问题1、根据路线图计算两地间的路程,先要读懂里程表,把里程表和路线图结合起来,并在路线图中找出相应的部分,这幅路线图就起到了线段图的作用,有助于理解题意。

2、求两地间的路程,要找准起点,用较远的路程减去较近的路程就得到两地间的路程。

3、根据里程表的读数或电表的读数解决问题时,先要弄清里程表的读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当天的读数—前一天的读数=当天行驶的里程数本月月底的电表读数—前一个月月底的电表读数=本月的用电量。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1-3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数的认识
1.千以内数的认识:
(1)通过具体事物或画图形,能够感受到数的意义,用描述性的语言来表达数的意义。

(2)学会运用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数量,会用数来进行简单的交流。

(3)认识数位,知道每个数位所表示的数值。

2.数的比较:
(1)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出两个数的多少。

(2)能够正确地读、写大数。

第二单元:加减法
1.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的运算。

2.能够正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2)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3)计算加减法时,可利用数的组成、加法的意义、减法的意义进行记忆和计算。

第三单元:认识钟表
1.认识钟表的基本知识: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2)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钟或1小时;时针走一大格,秒针走一大圈,是60秒或1分钟。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总结与练习-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总结与练习-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整理与复习【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加法笔算方法: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可以把前两个数相加,用所得的和再与第三个数相加;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列一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进位的“1”在前一位要记得加上。

知识点二、掌握连减的计算方法三位数连减法笔算方法:一般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可以先把前两个字相减,然后再减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在小括号里,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如:a-b-c=a-(b+c) ;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速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退位的那个数要记得把1减掉知识点三: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注:小括号只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同一道题,计算方法不同,计算结果不变。

知识点四、从里程表中抽象出线段图来解决问题解决根据里程表提出的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进行观察,再列式计算。

知识点五、用里程表读数解决问题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的读数【典型例题】类型一、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例1、递等式计算。

619+387+598 887-124-367 107+(495-328)845-484+186举一反三:1、递等式计算。

697+112+85 750-(253+388)746-348-126 452+199-186例2、简便方法计算。

20+97+397+797 432+563+268举一反三:1、简便方法计算。

740+890+560 101+102+103 8+98+998例3、用竖式计算。

368+417-589 = 950-491-372= 568+234+128=举一反三:1、用竖式计算。

513+137+252= 464-127+324= 458-97-167=例4、妈妈要买下面三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举一反三:1、妈妈去超市买衣服,爷爷的一件上衣是243元,爸爸的一条裤子256元,明明的外套是348元,妈妈买衣服一共花了多少钱?例5、有白菜共880棵,上午运走了357棵,下午运走了320棵,还剩多少棵没有运走?举一反三:1、水果店有490箱水果,上午卖出了244箱,下午卖出了156箱,还剩多少箱水果?(用两种方法解答)例6、妈妈每个月工资是767元,奶奶每个月补助189元,家里每个月生活费是689元,家里每个月节余了多少钱?举一反三:1、博物馆有游客752人,中午有367人离开,下午来324人,下午有多少位游客?(画图说一说,再列式计算)类型二、从里程表中抽象出线段图来解决问题例1、举一反三:1、小芳家经过电影院到少年宫比直接到少年宫远多少米?类型三、从里程表读数解决问题例1、李阿姨家7月份至12月份的用电量如下。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米分米换算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米分米换算

# 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米分米换算## 一、引言在三年级的数学学习中,米、分米的单位换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学习米和分米的关系,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学会进行相互换算。

## 二、米与分米的定义1. 米:米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较长的距离,如房子的长度、操场的宽度等。

单位符号为m。

2. 分米:分米是长度单位,是米的十分之一,通常用于衡量较短的距离,如书的厚度、桌子的高度等。

单位符号为dm。

## 三、米分米的换算关系在米和分米之间,存在着特定的换算关系:1 米 = 10 分米即 1 米等于 10 分米。

## 四、如何进行米分米的换算孩子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米分米的换算:1. 将米转换为分米:将米数乘以10即可得到相应的分米数。

例如:3米= 3 × 10 = 30分米。

2. 将分米转换为米:将分米数除以10即可得到相应的米数。

例如:40分米= 40 ÷ 10 = 4米。

## 五、深入理解米分米的换算1. **应用场景**:在日常生活中,米分米的换算常常出现在我们衡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

孩子们可以通过实际的例子,如街道的长短、书桌的高低等,来加深对米分米的换算方法的理解。

2. **数轴理解**:通过绘制数轴,可以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米与分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数轴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米和分米之间的划分,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

3. **与其他单位的换算**:米与分米的换算还可以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联系起来,如厘米、千米等。

通过比较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全面地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

##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米分米的换算是数学学习中的基础知识,但它对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未来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理解米分米的换算,孩子们可以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也为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解决提供了便利。

## 七、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对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的米分米的换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四边形1、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2.四边形的特点:它有四条直边和四个角。

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5.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①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三角形不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8、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练习题及答案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只蚂蚁身长约5()。

2、一根黄瓜长约2()。

3、一辆货车的载质量是5()。

4、地球绕太阳每秒运行30()。

5、小学生一步长约4()。

二、在○里填上“>”“<”或“=”。

5吨○5200千克60千米○9千米3200分米○2300米2300克○3千克60毫米○6厘米5分米○5米三、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一根跳绳长5分米。

()2、3吨石头比3吨棉花重。

()3、4吨比4100千克少100千克。

()4、北京到广州的铁路线长2313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或者要求结果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分米=()厘米1米=()分米2厘米=()毫米6000米=()千米3千米=()米80毫米=()厘米五、解决问题。

1、一辆农用三轮车的载质量是3吨,要一次运走1100千克的苹果和2000千克的梨,在不超载的情况下,可以吗?2、把下图中两地相距1千米的路线画出来。

3.张奶奶编中国结,每个中国结需要4厘米的彩绳。

(1)张奶奶有32分米的彩绳,能编几个中国结?(2)小丽要编6个中国结,需要多少分米彩绳?4、昆仑超市要进货,用载质量是2吨的卡车运送。

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

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
数学,作为人类思维的表达形式,反映了人们积极进取
的意志、缜密周详的推理及对完美境界的追求.为大家准备了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帮助。

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
1、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① 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

② 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

2、平均数:① 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
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
②(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例如:坐公共汽车时,身高在110厘米以下的儿童可以免票,这里的110厘米就是根据某一年龄儿童的平均身高得到的,题目:
1、一组同学,5人浇水、4人挖土、三人运树苗,一共植了36棵,平均每人植几棵?列式:36÷(5+4+3)
2、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小明收集了14个,小亮收集
了12个,小兰收集了11个,小红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
列式(14+12+11+15)÷4
注意:平均数量不是指每个学生实际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而是指“假设”四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同样多,每人收集到多少个。

注意:书44页第2题,问的是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很多孩子只注意到了最高。

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的复习、一定能够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希望为大家准备的小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数学下册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上册数学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时、分、秒。

1. 钟面的认识。

- 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

- 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走1大格是5分钟,走一圈是60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2. 时间单位的换算。

- 1时 = 60分,1分 = 60秒。

- 例如:3时=(180)分,因为1时 = 60分,3×60 = 180分;4分=(240)秒,4×60 = 240秒。

3. 计算经过时间。

- 可以用数格的方法,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例如:小明8:30开始写作业,9:10写完,经过时间是9时10分 - 8时30分 = 40分钟。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 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分别相加。

例如:35 + 24,可以把35拆成30和5,24拆成20和4,先算30+20 = 50,再算5 + 4 = 9,最后算50+9 = 59。

2.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 同样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

例如:56 - 23,把23拆成20和3,先算56 - 20 = 36,再算36 - 3 = 33。

3.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当10,和本位上的数相加后再减。

例如:340+160,个位0+0 = 0,十位4+6 = 10,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3+1+1 = 5,结果是500;450 - 260,个位0 - 0 = 0,十位5 - 6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5 - 6 = 9,百位4 - 1 - 2 = 1,结果是190。

第三单元:测量。

1. 毫米、分米的认识。

-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 = 10毫米。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知识点归纳总结知识点01:复式统计表的概念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02:复式统计表的分析方法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

典型题:1.下面是东明小学三(1)班和三(2)班的学生最爱吃的食物统计表,请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1)三(1)班有人。

(2)从整体上看,两个班级喜欢吃的人数最多。

(3)看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说的?2. 下面是三名同学各自三次的跳高成绩。

你能在同一个表中,把这些信息都表示出来吗?3.下面是育人小学三(1)、三(2)班学生每天睡眠情况统计表。

睡眠时间人数班级9小时以下9小时10小时11小时11小时以上三(1)班6121552三(2)班7151143(1)三(1)班同学睡眠时间在()的人最多,在()的人最少。

(2)如果三(2)班同学按睡眠时间从长到短排列,李涛排在第10名,他每天睡眠时间是()。

(3)小学生每天应保持10小时左右的睡眠,这两个班睡眠时间低于10小时的同学有()人。

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4. 请你填写下面的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二月份 家用电量最多, 家用电量最少;二、三月份合计 家用电量最多, 家用电量最少。

(2)你对节约用电有什么好的建议?(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5. 王老师不小心把购物记录单弄脏了,你能帮她算出每筒羽毛球多少钱吗?6.下面是三(1)班和五(1)班同学戴眼镜情况统计表。

(1)三(1)班戴眼镜的有名同学。

(2)五(1)班戴眼镜的有名同学。

(3)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对于预防近视,你有什么好的建议?7.下面是育才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牙齿情况调查情况:一年级学生龋齿数:0颗有10人,1颗有20人,2颗有10人,3颗有5人。

三年级学生龋齿数:0颗有30人,1颗有14人,2颗有8人,3颗有4人。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数学是人类对事物的抽象结构与模式进行严格描述的一种通用手段,可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任何问题,所有的数学对象本质上都是人为定义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1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1、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方向盘,即在一张纸上,画上十字,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标好(西-+-东);2、面朝南时,转动方向盘,将南对准前面,即:东-+-西,面朝东时,方向盘定为:北-+-南。

(二)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三)确定中心,找方位--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是找准以谁为中心。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先用被除数的最高位除以除数,再依次类推,用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和除数相除,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要将前一步计算后的余数写出来和下一步的数合起来再除。

3、每次计算后的余数都要同除数进行比较,不要忘了余数要比除数小。

4、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比除数小,则商的位数比被除数的位数少1位。

5、如果被除数的最高位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的位数同被除数的位数相同。

6、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A)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B)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速算绝招:(A)60 / 3=『』,可以把60看成6个十,6除以3得2,所以6个十除以3得2个十,即20.(B)240 / 4=『』,可以把240看成是由200和40组成的,百位上不够商1,就把240看成24个十,因为24除以4得6,所以24个十除以4得6个十,即60.第三单元:统计(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在画条形图时要先利用格尺找准数量,做好标记后再画。

(二)求平均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平均数 = 总数量 / 总份数总数量 = 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 = 总数量 / 平均数第四单元:年、月、日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测量
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 )、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量的比较精确时也用毫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m)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长度单位从大到小:千米 > 米 > 分米 > 厘米 > 毫米
3、尺子上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
千米(公里)
1厘米
=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 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1公里 = 1千米 = 1000米 1000米=1千米
5、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g ) 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10 1000 100 100
用千克(kg)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做单位。

6、一个一次性杯子的质量大约是1克,两瓶普通矿泉水的质量大约是1千克。

一辆小汽车的质量大约是1吨。

7、 吨 千克 克
质量单位大到小:吨 > 千克 > 克
相邻两个质量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 1吨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8、单位换算: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进率,大单位到小单位乘进率。

1000 1000。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单元重要知识点梳理详解汇总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不看乘数末尾的0,借助表内乘法计算2.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近似数,再估算。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

用除法解决。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5.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6.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一位):①归纳:用一位数乘被乘数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用一位数乘被乘数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就向百位进几。

②注意:告诉学生,为了防止忘记,进位数可写小一些记在横线上。

7.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③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④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包括0),当个位乘的的积向十位进位时,将进上来的数写在十位上,如果个位上没有进位,那么十位上就用O占位。

9.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数末尾有0的,一位数要与它的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先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0.解决问题一个来回是走了这段路的两次。

对折绳子和对折纸:规律:每对折一次平均分的份数是前一次的两倍。

判断: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数相加的和大(x)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千克和克的认识:①称一般物品有多重,常用千克作单位。

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千克又叫作公斤。

②2包盐重1千克。

4本数学书约重1千克。

三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

三年级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部分:语文本单元的语文学习主要包括拼音拼读与词语理解、成语故事与造句以及短文阅读等内容。

一、拼音拼读与词语理解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拼音拼读规则,如c、f、r、s、y 等字母的读音规则。

通过多次练习和操练,我们已经能够准确地拼读和识别这些字母。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一些新的常用词汇,如春节、舞龙、舞狮等。

我们通过课文朗读和背诵,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它们。

二、成语故事与造句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常用的成语,如兔子快跑、七上八下、狗急跳墙等。

通过听故事、辨析对话以及运用这些成语构造句子,我们对这些成语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同时,我们也学会了在写作中运用这些成语,使我们的文章更丰富有趣。

比如,我们可以用成语“兔子快跑”来形容一个人非常着急地逃离某种困境。

三、短文阅读通过本单元的短文阅读,我们了解了一些有趣的故事,并通过问答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故事情节以及主题的理解。

我们学会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提取重点,找到问题的答案,培养了全面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部分:数学本单元的数学学习主要包括加减法的运算、三位数的读写和比较以及简单的应用题等内容。

一、加减法的运算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两位数和两位数之间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我们通过有序排列数的大小,先进行个位的运算,再进行十位的运算,正确计算出结果。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进退位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提高了我们的运算技巧和速度。

二、三位数的读写和比较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会了读写三位数,并且通过题目的练习,加深了对百位、十位和个位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三位数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百位、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值,能够准确地判断大小关系。

三、简单的应用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题目中的描述,运用加减法来解决问题,提高了我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为⼤家整理的关于三年级数学乘法知识点总结的⽂章,供⼤家学习参考!第三单元、乘法单元知识点1.两位数乘整⼗数的乘法:探索因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找出计算规律。

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3.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进⼀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法。

并能正确进⾏估算和计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使学⽣能够正确进⾏计算,提⾼计算能⼒,从⽽体会数学与实际⽣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实际⽣活中的应⽤。

找 规 律1.乘数是整⼗数的乘法计算规律:⼀个因数不变,另⼀个因数扩⼤若⼲倍,积也扩⼤相同的倍数。

2.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让学⽣经历交流乘法的过程。

住 新 房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经历使估算与交流算法多样化的过程。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2.掌握竖式计算的基本⽅法。

注意书写格式要理解对应值要对齐的道理。

3.准确叙述出竖式计算中每⼀步的算理。

电 影 院知识点:1.准确叙述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法。

2.能正确进⾏估算和计算,解决实际⽣活中的问题。

3.进⾏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乘法进的进位。

旅 游 中 的 数 学1.租车活动中: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了解最省钱的策略是车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不能坐满,空位必须尽可能少。

2.⽤餐活动中:应懂得合理选择的重要性。

复习应⽤⼩数加减法知识。

3.旅游计算中:收集数据,处理数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考点梳理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秒的认识1.计堂很短的时间用秒作单位。

2.时、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1时=60分,1分=60秒。

时间的计算计算经过时间: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易错探析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个位数U易错点:①笔算D才数位没有对齐a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口算:把儿百儿十肴作儿十几个十,转化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a2,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3,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②笔算加法时,无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应向前一位进I t③笔算退位减法时,要记得减去退的1,举例探析:判断对错:匠底%&督金三位数加、减法估算将要算的数肴成与其最接近的整百薮或几百几十敛再进彳亍计算;探析:①相同数位没有对齐;②十位满十没有向百位进1;③百位上数没有减1。

正确式子应为:辱薛廖励善勤睇圈i@a®asi ffi保加滞第三单元考点梳理及易错探析总结归纳一览表单元考点基本概念与性质富米、分米的认识1.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粘确时,逋常用毫米作单位,2.直尺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1厘米=10毫米〃3.10厘米的长度是1分米,1分来=10厘米,10个1分来的长度是1米,1表=10分表。

千米的认识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1千米=1000米吨的认识1.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弦,通常用吨(t)作单位.〉1吨=1000千克2…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易错探析易错点:①用尺子测堕长度时操作错误,0刻度线没有对齐。

②非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举例探析:①判断:L cm D(x)探析:0刻度线没有对齐,实际长度比2cm长。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

2020年最新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长,短边的长叫作宽;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作边长。

4、正方形是邻边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5、剪(折)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典型题,可以剪纸给学生看】6、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只要是求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找它的长和宽,然后用公式去算。

【要为了长远考虑,强化学生用第一种计算方法。

】8、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篱笆最长=长×2+宽篱笆最短=宽×2+长【靠墙围菜地】9、画图题:画一个周长是多少的长方形,先让周长÷2,得到长加宽的和,然后再将和分成,确定长和宽。

【图形可以画很多种,但是长加宽可以自己分配,但是和一定要是周长的一半。

不要画正方形】10、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说明它们长与宽的和相等,但长和宽不一定分别相等。

11、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几倍,周长也扩大几倍。

【联想到五年级的边长扩大基本面积扩大平方倍】12、把一个图形剪成两个图形之后,这两个图形的周长之和肯定大于原来图形的周长。

【一个正方形剪成两个长方形,周长增加了8厘米,求原来正方形周长。

注意点在剪之后多了两条边】10、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图形,这个图形的周长小于原来两个长方形周长的和。

【同12题,少了两条边】11、一根铁丝围城一个长是6宽是2的长方形,现在将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典型题:周长不变是突破点】12、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12个。

拼成大的长方形有几种拼法。

【画图解释,拼一行、两行、三行....来解释】13、给图计算周长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方向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早晨面向太阳,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
傍晚面向太阳,后面是东,右面是北,左面是南。

3、东风吹,树叶向西边飘;树木枝叶繁茂的一面是南面。

4、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5、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6、东对(西),南对(北),东北对(西南),西北对(东南)。

7、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指南针)。

8、东和南的正中间是(东南),东和北的正中间是(东北),西和南的正中间是(西南),西和北的正中间是(西北)。

9、“四面八方”是个成语。

“四面”是(东)、(南)、(西)、(北)这四个面,“八方”是指(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八个方向。

10、教学楼在食堂的南面,食堂就在教学楼的(北)面。

11、小明在小林的东南面,小林就在小明的(西北)面。

1。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知识要点1.毫米与分米(1)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都有10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毫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mm”。

1厘米=10毫米。

(2)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分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dm”。

2.千米(1)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表示为"km",千米也叫作公里。

(2)1千米=1000米(3)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8千米=8000米 9000米=9千米3.吨(1)计量较重的或者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为“t”。

(2)1吨=1000千克(3)吨与千克的换算:把吨换算成千克,在吨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例:4吨=4000千克 5000千克=5吨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三单元易错知识点一、毫米、分米的认识①尺子上每1厘米长度之间都有10个小格,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毫米用字母表示:mm。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二、千米的认识①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表示:km,千米也叫公里。

②1千米=1000米 1000米=1千米。

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数的末尾去掉3个0。

三、吨的认识①计量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表示为:t。

②1吨=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把吨换算成千克,在吨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在千克数的末尾去掉3个0。

易错题解析例1:选择:把100米和1千米合起来是( )A. 101米B.11千米C.1100米思路解析本题要注意的是单位不统一1千米=1000米,1000米+100米=1100 米,答案选C。

正确解答C例2:马拉松比赛,从起点开始设服务站,以后每隔1000米设一个,小明跑到第9个服务站时,他跑了多少千米?思路解析每两个服务站之间是1个1000米,那么第一个服务站到第2个服务站之间是1个1000米,第1个服务站到第3个服战就是2个1000米,以此类推,第1个服务站到底9个服务站就有8个 1000米,即就是 8000 米,最后要换算单位。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

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附练习)三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复第三单元:测量基本概念:1.常用的长度单位从小到大依次为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计量较长的长度时,用千米(km)(主要用于计量行程、车速、两地距离等)。

人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15分钟。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常识用手势比拟。

1毫米:两指尖微微张开,即身份证、硬币的厚度。

1厘米:指甲盖的长度,即直尺上相邻两个数据之间的距离。

1分米:两手指张开的距离,直尺上从0-10之间就是1分米。

1米:两手张开,两臂之间的长度,老师上课用的米尺就是1米长。

熟记进率: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

2.常用的重量单位从小到大依次为克(g)、千克(kg)、吨(t),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平常我们多用克与千克表示(如食物、人体重量等)。

计量较重的物体时,用吨做单位(比如大型货物、汽车、轮船、飞机等的载重量)。

记忆方法:结合生活经验,熟记进率。

超市里购物,多观察包装袋上所标重量,多用克作单位。

人的体重用千克作单位。

三年级的学生一般体重在25千克左右,成人体重大约在50-80千克左右。

大型货物与车船载重一定用吨作单位。

熟记进率: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3.单位换算方法:在熟记单位进率的基础上,小单位化大单位:小单位的数÷进率=大单位的数,大单位化小单位:大单位的数×进率=小单位的数。

基本练:一、想一想,填一填。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棵树高约100(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长约42(千米),一块橡皮长约4(厘米),一桶花生油重5(千克),一只曲别针重约2(克),一辆货车能载重约10(吨),XXX的身高约是138(厘米),东方明珠电视塔高约468(米),到天津的铁路长120(千米),一头大象重4(吨),一本数学书的厚约是7(毫米),一盏台灯的高约2(米),一只猫重2(千克),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知识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知识点》

【单元知识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加与减
1、在计算脱式计算连加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
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把三个数直接用一
个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
字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不要认为满十进一。

2、在计算三个三位数连加时,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
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
数。

3.用脱式计算连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先把前两
个数相减,再减第三个数。

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写
在小括号里面,再用第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4.如果哪两个数相加能凑成整百,整千数,就先将这
两个数相加,再加另外那个数。

5.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没有小括号的按从左
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
算小括号外面的。

6.根据里程表提出问题,一般先把里程表转化成线段图来观察,再列式计算。

7.解决此类问题时,一定要从多个角度画图去理解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

位置变化,列式也随之变化。

8.当天行驶的里程数=当天里程表的读数-前一天里程表的读数
9.解答算式谜时,要通过观察推理找到从哪一位先计算,然后一步一步推算出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三单元知识点总结小学生想要学好数学,做题是最好的办法,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三年级数学三单元知识点,供大家复习时使用!
分数的初步认识
1、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2、把一个整体平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3、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②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

4、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② 1与分数相减:1可以看作是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

可能性
1、‘不可能和一定’,都表示确定的现象。

‘可能’,表示不确定的现象。

2、请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

①一定:太阳一定从东边升起;月亮一定绕着地球转;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转动;每天一定都有人出生;人一定要喝水……
②可能:三天后可能下雨;花可能是香的;明天可能有风;下周可能会考试。

……
③不可能: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地球不可能绕着月亮转;鲤鱼不可能在陆地上生活;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我不可能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东西;空中不可能盖楼房;我不可能比姐姐大……
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合理的复习资料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好
数学这门课程。

希望为大家准备的三年级数学三单元知识点,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