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

排泄过程中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称药物代谢动力学

2.治疗指数ID:药物的LD50和ED50的比值。

3.常用给药途径:内服给药(首过效应),注射给药,呼吸道给药(麻醉),舌下给药,直肠

给药,皮肤给药。

4.离子陷阱机制(离子障现象):药物被动转运时,当脂质膜两侧水相PH不同时,药物解离

程度不同,当转运达到平衡时,在解离度较高的一侧将有较高的药物总浓度,称离子障现象。【酸酸易吸收,酸碱难吸收】

5.首过效应:内服药物从胃肠道吸收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在肝药酶、胃肠道酶和微生物

联合作用下进行首次代谢,使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称首过效应,又称首过消除。

6.受体: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结合的生物大分子。

7.兽医药理学:研究药物与动物机体(含病原体)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

为合理临床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兽医基础学科

8.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

9.药物作用的选择性:药物只对某些组织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作用很小或无

10.药物:用于疾病治疗、预防或诊断,以及提高身体机能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物质。阿托品:M受体(非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克伦特罗(瘦肉精):β2受体(激动药);苯海拉明:H1受体;西咪替丁:H2受体;琥珀胆碱:N2受体;氨茶碱:磷酸二酯酶;螺内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是醛固醇的竞争性拮抗剂);

1.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分类

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青霉素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2.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多肽类多烯类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3.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

4.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喹诺酮抑制DNA回旋酶,利福平抑制依赖DNA的RNA聚合酶

5.影响细菌代谢;磺胺药影响叶酸合成

抗生素分类:β-内酰胺类(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四环素类(四环素)、酰胺醇类(甲砜霉素)、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林可胺类(林可霉素)、多肽类(杆菌肽)、多烯类(制霉菌素)、截短侧耳素类(泰妙菌素)、含磷多糖类(黄霉素)

2.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

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用,是产生效应的动因。

1、新陈代谢改变:通过影响新陈代谢而发挥效应;肾上腺素升血糖,胰岛素降血糖。

2、适应性改变:通过增强、抑制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而达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免疫增强

或抑制药。

3、兴奋性改变:(1)兴奋(激动剂)尼可刹米(2)抑制(抑制剂)吗啡

4、杀虫、灭菌、抗癌药

3.产生耐药性的原因和机理

耐药性分为固有耐药性和获得性耐药性。固有耐药性,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

如肠道G-杆菌对青霉素天然耐药;获得性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生素多次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β-内酰胺酶而耐药。

机理:1.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水解酶和合成酶。β-内酰胺酶使青霉素或头孢菌素失活;2.改变膜的通透性;3.改变作用靶位结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甲氧西林;4主动外排作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5.改变代谢途径:金黄色葡萄球菌增加自身的PABA使磺胺药作用下降

4.生物转化的结果及举例

药物在体内经化学变化生成代谢产物的过程。第一步是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第二步是结合反应。

1.获得活性:经第一步转化后的产物才有活性,如百浪多息转化为氨苯磺胺。

2.丧失活性:生成的代谢产物大多数药物活性降低或消失

3.成为毒性代谢产物:经第一步转换后,能生成有高度反应性的中间体,使毒性增强,如苯并

芘本身是无毒的,但在体内代谢生成的环氧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致癌作用。

4.水溶性及及极性增强:经第一步代谢生成的极性代谢物或未经代谢的原型药物(磺胺类)能

与内源性化合物(葡萄糖醛酸)等结合生成极性更强,更易溶于水,更利于从尿液或胆汁中排出的代谢产物。

5.敌百虫的中毒后用解磷定和阿托品解毒的原理

胆碱酯酶抑制剂(不可逆),加强乙酰胆碱的M样和N样作用,作用部位先兴奋,后抑制,产生毒性作用;解磷定,胆碱酯酶复活剂,对有机磷中毒引起的N样症状作用明显,阿托品能迅速有效的解除中毒的M样症状。

6.抗酸药

1.碱性抗酸药:碳酸氢钠

2.抑制胃酸分泌药(胃酸壁细胞分泌受乙酰胆碱,组胺,前列腺素等调节)

①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

②H+-K+·ATP酶抑制药奥美拉唑

③M-胆碱受体阻断药颠茄,阿托品

3.抗生素

7.药物作用两重性

1.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治本)青霉素治疗葡萄球菌;(2)对症治疗(治标)解热镇痛

药;(3)替代疗法(补充维生素)

2.不良反应:

(1)、副作用:在常用剂量下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

(2)、毒性反应:量大/蓄积/机体敏感性高而发生的有害反应;

(3)、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激素)(4)、停药反应;(5)、变态反应;(6)、特异质反应;(7)、继发反应;(8)、依赖性(咖啡因)8.联合用药

1)分类

Ⅰ繁殖期杀菌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

Ⅱ静止期杀菌药: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类

Ⅲ快效抑菌药: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大环内酯类

Ⅳ慢效抑菌药:磺胺类

(2)相互之间作用关系

Ⅰ + Ⅱ:协同Ⅱ + Ⅲ:相加或协同

Ⅰ + Ⅲ:拮抗Ⅱ + Ⅳ:无关或相加

Ⅰ + Ⅳ:无关或相加Ⅲ + Ⅳ:相加

9.强心苷(强心苷可在瘤胃水解失效)

靶点:Na+、K+—ATP酶(Na+—泵)

药理作用:(1)加强心肌收缩:正性肌力作用(2)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3)利尿作用作用机理:正常心肌的收缩是由钙离子介导的,当心肌兴奋时,胞浆里的钙离子和向宁蛋白结合,导致向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的结合,继而引起肌动蛋白向肌节中间滑行产生心肌收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