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荒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关于南通家纺产业“技工荒”现象的分析

关于南通家纺产业“技工荒”现象的分析

求上看 , 船 、 子 、 械 、 织 、 衣等劳 动密集型企业 , 造 电 机 纺 制 以及 服 务 员 、 安 等 服 务 行 业 , 才 短 缺 严 重 , 呈 现 出 区 域 性 、 构 性 保 人 并 结 和 长 期 性 特 征 ,其 工 作 岗位 主要 是 生 产 一 线 普 通 岗位 以及 服 务 员 、 安 等 餐 饮 娱 乐 、 产 配 套 等 行业 。 去 年 此 类 企 业 提 供 就 业 保 房 岗位 月 均 1 . 左 右 。其 中 , 销 类 、 舶 类 、 织类 、 械 类 、 8万 营 船 纺 机 生 产 制 造 为去 年 招 聘 需 求 的五 大 热 门专 业 , 比如 家纺 行 业 中 , 莱 罗 家 纺 等 规 模 企 业 都 是 长期 成 百 数 量 地 招 聘 熟 练 技 工 。同时 , 薪 从 酬 统 计 看 , 舶 、 作 、 织 等 劳 动 密 集 型 企 业 的 基 本 月 薪 也 都 船 操 纺 超过 30 0 0元 , 遍 高 于往 年 。 普


括数 控机 床 、 控加 工中心 、 验 、 密仪 器仪表 修理 、 级 电 数 化 精 高 机 维 修 等 。 据 了解 , 机 企 业 在 岗 技 术 工 人 中 , 级技 师 、 师 纺 高 技 占 07 % 、 . ,而 高 级 工 、中 级 工 和 初 级 工 的 比例 分 别 为 2 . .1 4 % 6 1 8 %、 9 2 3 4 . %和 2 .4 由此 可见 , 级工 所 占 的 比例 较 低 , 且 4 34 %。 高 而
. 力资源 达 中 共江 苏 省 委 党 校 经 济 学 教 研 部
关 于 南 通 家 纺 产 业 “ 工 荒 " 白 析 技 现象 I l
摘 要 : 国 目前 的 劳动 力 资 源 处 于 一 种微 妙 状 况 , 方 面 大 量 富裕 劳动 力充 斥 着 劳动 力 市场 , 一 方 面 , 多企 业 对 技 术 工 人 中 一 另 许 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而技 术 工人 的缺 乏 已严 重影 响 到 了我 国产 品 的 竞 争 力 。 当前 , 于我 国劳 动 力供 求状 况发 生 了 巨大 变化 , 业 , 由 企 尤 其 是 中小 企 业 出现 了严 重 的 用 工 难 问题 。 然 而 , 过 去 2 在 O多年 间 , 充足 而廉 价 的 劳动 力 资 源 为 中 国纺 织产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提 供 了必 要 条件 。 着 经 济 的 发 展 、 生代 劳 工就 业 观 的改 变 , 随 新 结构 性 劳动 力 失衡 的 问题 目益 突 出 , 人 口红利 ” 纺 织 产 业发 展 的 效 应 逐 步 减 弱 , “ 对 随之 而 来 的技 术 工 人 短 缺使 企 业在 技 术 开发 、 品 创 新 方 面 举 步 维艰 。 该 文 对 南通 家纺 产 业 的技 工短 缺 现 象进 行 了调 查 和分 析 。 产 关键 词 : 工荒 ; 动 力 ; 技 劳 南通 家纺 南 通 家 纺 产 业 “ 工 荒 ” 状 技 现 ( ) 一 南通 家 纺 简介 在 家 纺 界 , 有 “ 界 家 纺 看 中 国 , 国 家 纺 看 江 苏 , 苏 家 素 世 中 江 纺 看 南 通 ” 说 。南 通 有 着 悠 久 的 纺织 历 史 , 民 问 手 工 染 织 而 之 以 成的蓝印花布 、 通土布 , 于唐 、 , 于明 、 。1 纪末 , 南 源 宋 盛 清 9世 清 末 状 元 张 謇 先 生 以此 为 基 础 , 办 了大 生纱 厂 , 创 了 近 代 民 族 兴 开 机 器 纺 织 工 业 之 先 河 , 南 通 成 为 蜚 声 海 内外 的 纺 织 工 业 基 地 。 使 百 年 沧 桑 , 转 星移 。 中 国的 建 立 , 革 开 放 的推 动 , 南 通 的 斗 新 改 使 纺织 工业 规 模 不 断 扩 大 , 已形 成 门类 比较 齐 全 、 构 趋 于优 化 现 结 的产 业体 系 。 南 通 家 纺 依 托 位 于海 门 市 的 三 星 叠 石 桥 市 场 和 通 州 区境 内 的川 港 志 浩 市 场 , 经 百 年 的 发 展 壮 大 , 起 初 的农 工 贸产 品集 I 历 从 散 地 逐 渐 发展 成 为 集 产 品设 计 、 料 采 购 、 品 制 造 、 储 运 输 、 原 产 仓 订单 处理 、 发经 营和终端零 售“+ ” 批 6 1 的集 群 发 展 模 式 , 为 中 成 国乃 至世 界 最 大 的 家纺 生 产 基 地 和家 纺 专 业 市 场 。现 今 拥 有 1 1 家 国家 免 检 产 品企 业 , 4个 中 国名 牌 , 中 国 驰名 商标 ,0个 江 3个 2 苏 名 牌 ,0个 市 名 牌 产 品 ,拥 有 一 支 5 0 3 0 0多人 的南 通 家 纺 专 业 营 销 队伍 , 立 了 6 0多家 直 营 店 、 许 经 营 、 中店 、 建 0 特 店 网络 店 铺 等 多 种 经 营模 式 ,使 南 通 家 纺 产 品 畅 销全 国 20多 个 大 中城 市 0 乃 至 国外 市 场 , 市 场 的 带 动 下 , 通 现 已有 各 类 家 纺 企 业 2 0 在 南 00 多 家 , 纺 个 体 工 商 户 2万 多 户 , 业 人 员 达 2 家 从 0多 万 , 销 售 额 年 超 6 0亿 元 , 出 口供 货额 超 6 美 元 。 通 家 纺 业 经 过 多 年 的 0 年 亿 南 磨 练 ,增 强 了 国 际 贸 易 的 本 领 , 已有 大 批 的企 业 经 营 者 走 向海 外 , 国 外 建 立 了庞 大 的销 售 网 络 , 的不 但 将 家 纺 产 品 销 往 国 在 有 外, 而且 将 本 地 生 产 的 电脑 刺 绣 机 、 电脑 缝 纫机 机 等 推 向 国外 市 场。据初步统计 , 通家纺业先后在美 国 、 非 、 欧 、 美等 国 南 南 东 南 家 和 地 区 创 办 境 外 企 业 4 0多 家 。 0 值 得 关 注 的 是 , 纺 个 体 工 商 户 达 2万 余 户 , 疑 , 通 家 家 无 南 纺 成 就 了 一 批 私 营 业 主 , 就 了一 批 小 家 庭 致 富 的 梦 想 , 时 缓 成 同 解 了 南 通 百 姓 的就 业 问题 , 一 批 普 通 百 姓 , 其 是 文化 水 平 相 为 尤 对 比 较 低 的 人 们 提 供 了诸 多 就业 岗 位 , 高 了 人 民 的 收 入 水 平 , 提 改 善 了 人 民群 众 的生 活 ,为 南 通 乃 至 江 苏 的 民生 幸 福 工 程 建 设 做 出 了 很 大 贡 献 。然 而 , 如 此 一 个 盛 大 的光 环 照 耀 下 , 通 家 在 南 纺 也存 在 一 些 问 题 , 比如 笔 者 所 调 查 研 究 的技 工 荒 现 象 。 ( ) 通 市 场 人 才 供 求 状 况 二 南 南通人才市场 2 1 0 1年 度 人 才 供 求 调 查 结 果 显 示 , 人 才 需 从

解读解读“技工荒”现象

解读解读“技工荒”现象

解读解读“技工荒”现象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的现象,有关人士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技工荒"、"高级技工荒"。

据2022年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报告显示,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缺口很大,一些大城市缺口竟然高达30%。

另据报道,深圳在全国招聘高级钳工,开出6600元的月薪也未能如愿;青岛一家公司急需一名高级模具工,开出年薪16万元的天价。

应聘者仍然寥若晨星;为了招聘数控机床技术工人,浙江十多家企业连续参加了杭州及周边城市的十多场招聘会,月薪一再提高,还是遗憾多多;在江西南昌,去年4月份发生了一场"技工争夺",广东一家公司在一次招聘会上就从南昌挖走l00多名"技术蓝领",其中对一名六级热处理工,公司承诺给月薪6000元及住房一套;一家国有企业好不容易找来十几名技术工人,但半年不到就被私企挖走大半,最后只剩3人。

一方面,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新增劳动力就业困难,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另一方面,又有很多单位找不到所需要的人,找不到好钳工、好车工、好焊工,更找不到好的数控技工。

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协调.原因究竟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技工、高级技工严重短缺的现象在近年才得以浮出水面?"技工荒"现象与职业教育之间具有怎样的联系?需要采取何种对策?这一切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为何出现"技工荒"笔者以为,我国出现"技工荒"现象,是必然的而不是偶然的,是复杂的而不是单纯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大量缩减中等职业教育,造成了技术工人数量的减少在中国经济处于转型期的时候,劳动力市场一度出现高学历热,对创新型、尖端型人才需求旺盛,与此同时,也存在着人才高消费现象,不管什么岗位,都希望招聘学历高的人员。

有个笑话,说的是某个单位招聘门卫,居然也是非大专生不要,虽是笑话,但人才高消费现象由此可见一斑,这时的劳动力市场表现的是极度浮躁,极度不成熟、不冷静,与此同时相应地出现了中专、技校乃至大专毕业生分配困难、招生困难的现象,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难、分配难的情况则更为严重。

人力资源技工荒分析

人力资源技工荒分析

人力资源技工荒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力资源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逐渐凸显。

然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人力资源技工荒。

本文将对人力资源技工荒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人力资源技工荒的现状现如今,国内外企业面临着招聘技工的困难。

一方面,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技工行业,更倾向于选择进入大学和攻读文凭学位。

另一方面,现有的技工主要集中在老一代人之中,年龄偏大,这也使得行业缺乏新鲜血液的补充。

这种供需矛盾导致了技工荒的严重存在。

二、人力资源技工荒的原因分析1. 教育体制问题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许多年轻人都将目光投向了大学和研究生院。

而技工教育被认为是“低人一等”的选择,导致了技工行业的吸引力下降。

此外,目前的职业教育体系也存在着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教学内容与实际用工需求相脱离。

2. 社会观念问题在社会观念的影响下,技工职业被认为是脏、累、苦的体力劳动。

人们普遍认为进入技工行业的人前途较为有限,社会地位不高。

这种偏见导致了年轻人对技工职业的不重视,选择其它更具“上升通道”的职业发展。

3. 技工行业待遇问题相较于其他行业,技工行业的工资待遇并不够吸引人。

很多技工的收入较低,工作强度又较大,这使得年轻人不愿意选择从事技工工作。

在没有足够的物质激励和职业发展空间的情况下,技工荒也就难以改善。

三、解决人力资源技工荒的对策1. 教育改革应当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改革与推进,将技工教育纳入正式的教育体系,并重视技工教育的实际需求。

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提高技工教育质量,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职业形象塑造通过媒体宣传和社会舆论引导,改变技工职业的社会形象,增强社会对技工职业的认同感。

倡导技工职业的荣誉感,提高技工职业的社会地位,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选择从事技工工作。

3. 提高待遇和福利待遇改善技工工资待遇,增加技工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同时,完善技工职业的福利保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年轻人加入技工行业。

企业用工荒的调查报告

企业用工荒的调查报告

企业用工荒的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用工荒的话题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一些企业反映,招聘难、留人难、员工稳定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运营。

基于这个背景,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企业用工荒的调查,旨在寻找根本原因,提出应对方案。

一、调查内容我们以广州市内外共计100家规模较为庞大的企业为调查对象,调查范围涵盖了教育、科技、金融、零售等不同行业。

调查涉及到的指标包括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用人难度、人才稳定性等,我们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调查结果根据数据统计和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以下三个方面对企业用工荒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人才供给不足在各行各业中,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这些人才的供给却严重不足。

在目前的职业市场中,不乏一些求职者,但培养时间长、成本高的高端人才却流失严重。

这种情况在科技、金融、医疗等领域尤为明显。

2、薪资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必须提供更优秀的薪酬福利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本企业。

然而,我们调查发现,部分企业的薪酬并不具有竞争优势,同时,企业的职业发展空间又有限。

这也是吸引不到更多优秀人才的原因之一。

3、企业的用人难度和人才稳定性我们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在招聘和留人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导致用人难度增大,且员工稳定性不足。

其中,中小型企业的招聘难度尤其高,这也是限制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此外,对于一部分企业而言,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与员工不符,也会导致员工流失严重的问题。

三、应对方案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应对方案。

1、提高企业吸纳人才的能力不同于过去只能单纯的通招聘会、或网络招聘等方式,企业应该积极开拓多种多样的人才吸纳渠道,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猎头服务等方式招聘到更多的人才加入。

2、提高薪酬福利除了普及的五险一金、额外的餐补、交通补等外,企业可以通过弹性工作模式,增设健康保险、旅游福利等多种多样的福利与奖金激励来提高员工福利。

珠江三角洲“技工荒”问题与对策研究

珠江三角洲“技工荒”问题与对策研究

OCCUPATION2011 616珠江三角洲“技工荒”问题与对策研究文/李永超一、珠江三角洲“技工荒”的现状1.“技工荒”出现的宏观环境广东珠江三角洲技术工人总量严重不足,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奇缺。

据不完全统计,仅靠本地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占总供给不到10%,那么90%的劳动力资源需要靠本省或外省劳动力供给。

按广东省职业协会的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十一五”期间,广东中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180万人,其中高级以上技能人才缺100多万人,这个缺口在“十二五”期间将更大。

“订单在增长,生产却受制于技术人才缺乏。

”富士康、美的、格力、TCL移动等聚集在广东珠三角的众多海内外知名企业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技工荒”。

拥有23000名工人的格兰士集团,今年一开工便在厂区门口张贴一张大红纸招200人员,但再也看不见以往几年都有近千人在排队的景象了。

最近广东省人社部门已在八个主要用工业城市展开细致调查,结果是今年进入广东打工的比去年少了约150万人。

过去“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的打工潮几近断流,在珠三角一些大中型企业中,“中国制造”正遭遇技工人才短缺的尴尬。

2.“技工荒”出现的结构性失衡广东劳动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出现结构性短缺现象。

早在2003年前,知名企业富士康、TCL移动等就纷纷打出10万年薪招聘高级技师的广告,但企业反映符合条件者极少。

月薪3500元的薪酬,招不到一名理想的中级技术工人,这是一家手机模具公司在深圳面临的问题;2009年深圳市90多万技工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只有24000多人,而中级以上的技工只有28万人。

高、中、初级技术工人离发达国家35%、50%、15%的比例相去甚远。

中高级技工紧缺在广东成为普遍现象。

据了解,随着珠江三角洲逐渐成为亚洲制造业的中心,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和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工人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技工荒”正是产生于这样的背景下。

因此可以看出,“技工荒”现象是由珠三角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工人的要求大增,而相应的技术工人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所致。

论我国“技工荒”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论我国“技工荒”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姓名:吴佳丽班级:08级劳动与社会保障学号:200814074140论我国“技工荒”形成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个个行业正向更高、更严格的目标发展,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原有工人的技术素质明显与生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技工荒”这一趋势在我国沿海地区越演越烈,中高级技能人才在我国仍然供不应求。

本文就我国技术工人现状、短缺原因及相关对策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技工荒高级技工职业教育一、我国高级技工稀缺现状在我国生产力急速发展的今天,高级技工短缺却成为制约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瓶颈。

媒体频频出现企业高薪聘请高级技工的报道。

据有关资料统计显示,我国目前有技术工人约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所占比例为60%,中级工比例为35%,高级工比例仅为5%,而在西方国家中,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通常要超过35%,中级工占50%左右,初级技工占15%。

当前,大中专学生就业压力非常之大,“就业难,难就业”成了政府、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头疼的大问题。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许多企业为何开出高薪,也请不到一名高级技工。

在国内为何会出现一个如此之大的人才空洞呢?二、“技工荒”形成的原因(一)大学教育结构出现失衡据报道,素有“皮衣之都”之称的浙江海宁,每年因高级技工匮乏而流失的订单就达上百万元。

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刚刚结束的“2007年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会”上平均每个招聘单位收到的简历数与能够提供的岗位数之比超过50﹕1。

出现这种劳动力“不足”和“过剩”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大学教育结构失衡。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新产品、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和更新换代,企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熟练掌握高精尖设备操作技术、具有技术革新和创造力的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与此相对应的是,近几年普通高校虽然连年扩招,但因为我国高校偏重的是高层次学历教育,培养的重点是研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

我国“技工荒”成因分析与对策

我国“技工荒”成因分析与对策

我国“技工荒”成因分析与对策作者:陆建芬来源:《对外经贸》2011年第04期[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进入以出口为主的制造业全面加速发展和面临产业重型化和信息化升级阶段,凸显了“技工荒”问题。

通过经济学的供给和需求理论,要解决技工荒问题,必须从工资水平、企业投入、政府支持、职业教育、社会观念等方面加以改善。

[关键词]技工荒;工资水平;企业投入;职业教育;社会观念[中图分类号] F0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880(2011)04-0138-02一、引言“技工荒”即技工短缺问题,自2001年起席卷全国,并呈现加大趋势。

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2010年部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分析状况来看,我国劳动力供需总量集中在初、中级技术等级;从供求对比看,各技术等级的求职者均供不应求,其中高级技能人才仍较为短缺。

2001—2010年间,制造业需求旺盛,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制造业用人需求所占比重上升了近15个百分点。

2001—2008年,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的用人需求旺盛,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呈现上升态势,2009年有所回落,2010年趋于回升。

从供求状况对比看,各技术等级均处于需求人数大于求职人数的状况,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相对较高的是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和技师,其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分别为1.87、1.89、1.87。

从各年度情况看,高级技师、技师、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2001—2007年度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07年以来趋于下降,但仍处高位,高技能人才依然供不应求。

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45岁以上的用工者只占到8.4%,无技术等级或职称的占到了51.4%。

岗多人少的状况表明了我国“技工荒”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高技能人才老龄化趋势已有所显现,很多企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40岁以上的工人手中,部分企业更有必须返聘退休职工才能完成订单的情况出现,技能人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

技工荒

技工荒

• 技工荒正成为制约我国工业区发展的软瓶颈。新型技术 人才的紧缺,已经成为各级官员和企业主心中一块 “瓶 颈” 在长三角人才库中,新型技术人才的紧缺 。 新型 技术人才的紧缺,挥之不去的“心病” 。 • 从区域的角度看:从区域的角度看: 技工荒这个声 音最早从珠三角、长三角传出,逐步蔓延至环渤海圈, 甚至技工的大本营 ———东北老工业基地。 在我国加 入 WTO 后,世界制造业重心开始向中国转移,这给我们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 遇和挑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中 国要成为“世界工厂”,最大的挑战在人才,企业技术 工人 总量不足、技术等级偏低、技能单一,尤其是高级 技能人才年龄偏高,技师、高级技师严重 缺乏。 从劳 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统计图表看, 我国制造业较集中 的几大经济区域, 都不同程度出现严重的“技工荒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之 ——技工荒
10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第五组 制作
技工荒
• 指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缺口 很大的现象。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严重的 技术工人、高级技术工人短缺,有关人士将 之称为“技工荒”现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目前中国城 镇企业共有1.4 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为 7000 万名,在技术工人的队伍中,高级技 工仅占 3.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 水平相差甚远。按照“十五”规划,中国高 级技工的比例应当达到15%,目前高级技工 的缺口高达数百万。中国一些大城市技工缺 口高达30%。

,
,
,
,
,

• 1.政府应合理调整和优 化职业技术院校布局 • 2.建立和健全高级技术 工人培训制度,改变用 人机制,建立一个公平、 公正的社会分配体系 • 3.引导舆论导向.营造 有利于 高级技工成长 的人文环境 • 的预测工作 • 4.建立职业信息中心、 流动信息站和高级技术 工人情况信息库,做好 高级技术工人需求

我国“用工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用工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用工荒”的现状及原因分析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同时出现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问题,表面上看似矛盾的两者,实际上却反映出我国劳动市场并非是简单的表面的就业矛盾,而是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

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全国范围出现的“用工荒”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现阶段的“用工荒”呈现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供需两方面并结合经济因素、制度因素、人口因素对“用工荒”的产生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用工荒”;劳动力;技术培训一、我国“用工荒”的特征及现状(一)我国”用工荒”具有一定的“局部性”一是发生的区域具有“局部性”,以传统的劳务输出市(县)为主。

正因为传统的劳务输出市(县)既是主要的劳务输出地,同时也是沿海产业转移的主要接纳地,从而这些地区的“用工荒”矛盾相对突出。

二是发生的行业具有“局部性”,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集中在纺织、服装、餐饮、娱乐等行业。

三是发生的企业具有“局部性”,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用工方式相对不规范的企业。

(二)我国“用工荒”出现区域扩展的特征从地域上看,我国“用工荒”一般出现在沿海经济相对发展较快的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2010年春节后出现的“用工荒”较之以往一个很重要的不同就是由传统的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一线城市率先开始出现并逐渐向全国范围内蔓延, 四川、河南、安徽、湖南等一些劳务输出大省的部分企业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招工难”现象,据各地新闻报道,一些中西部的省份,比如安徽、湖北、重庆、新疆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用工荒”的问题。

“用工荒”已成为全国范围的用工问题,为增强就业吸引力,2011年以来已有十几个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整幅度在10%以上。

种种迹象表明“用工荒”已经由东南沿海蔓延到全国。

(三)“普工荒”与“技工荒”并存从各大人力资源市场报道的招工情况和对企业的采访情况来看,目前企业主要缺少的工种都是集中在一线生产线上,一些体力活和一些需要专业技术较强的工种,“用工荒”的实质是“技工荒”,初级技工和中级技工最为紧缺。

技术工人缺乏原因分析范文—调研报告

技术工人缺乏原因分析范文—调研报告

技术工人缺乏原因分析范文—调研报告目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人力资源市场上是供多求少,大量的求职者难以找到工作,但与此同时,很多企业却感到招不到所需人员,特别是具有熟练技术的工人。

据报道,一些企业甚至以年薪20万、30万的待遇招聘高级技术工人。

我国劳动力如此丰富,为什么会缺乏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呢?以下是专门做的调查分析。

一、技术工人状况分析所谓技术工人是指掌握了一定的技术能力、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熟练工人。

目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工人状况呈现以下一些特点:1.量多质低。

目前,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的技术工人总量较多,但其整体素质较差,很多技术工人虚有其名,不能满足企业使用先进技术,生产高技术含量产品的需要。

据2008年对黑龙江省境内随机抽中的1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2008年末100家企业共有150636名在岗职工,其中技术工人82532人,占54.8%。

从总量上看并不少,但素质较高、能适应技术改进的却不多。

调查中的100家企业中,有60%的企业当时的主要生产设备技术较先进,有50%的企业当时的主要产品技术含量较高,但91%的企业表示其技术工人的技术能力不能完全胜任企业引进高新技术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任务。

2.私营企业技术工人状况较差。

对这100家抽中企业的调查显示,各登记注册类型中,私营企业的技术工人技术等级最低,技术等级全部是中级工及以下水平,而从总体上看,中级工及以下水平的技术工人只占68.5%;文化水平最低,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了83.3%,比总体水平高45.3个百分点。

然而,私营企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却很迫切,平常所讲技术工人缺乏,高薪请不到技术工人的企业,多数讲的就是私营企业。

3.人员流失严重。

一些地区、一些企业发展较差,缺乏有效的留住技术工人的手段,以致其流失严重。

对抽中的100家企业的调查显示,2006至2008年三年时间里,调查企业平均每年流失技术工人2224人,占年末技术工人平均在岗人数的3%。

当前企业发生用工荒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当前企业发生用工荒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1、企业方面:(1)随着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众多知名企业落户保康,企业用工需求骤增。

近几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务经济输出力度大,劳动力供给反而在减少,这是造成企业招工难的一个根本原因。

(2)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企业缺乏吸引力。

目前,保康的企业用工最低工资保障线是月工资不低于600元,几家重点企业最低工资均开到700元,尧治河集团、兴发集团楚烽公司在1500元以上。

但与外地特别是沿海企业来比,工资相对较低。

在实际用工中,不少企业遇到赶定单时更要加班加点;部分企业由于一时资金周转不力,不能按标准及时支付加班工资;有些磷矿企业生产环境较差,缺少人文关怀;有的企业无视劳动合同制度,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五险一金”落实不到位,员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3)企业内部培训跟不上。

据调查,大部分企业都想招熟练的技工、普工不愿意招新手,认为职工流动性大,自己花钱培训好以后跳走了自己不合算。

2、劳动力方面:(1)外出务工人员队伍庞大。

近年来,随着劳务输出经济的蓬勃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内企业的用工供给,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直接影响了我县企业用工。

(2)劳动力就业认识上有误区。

一是多数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认为大城市机会多、发展好、工资高、环境好,总想出去闯一闯,开开眼界,不愿意在家乡就业。

二是留在家乡的务工青年缺乏吃苦精神,累活、苦活、重活不愿干,工资待遇低的不愿干,环境差的不愿干,跳槽现象严重;三是部分劳动力属于农民工转型工人,纪律观念淡薄,受不了企业规章制度约束,企业管理严格一些,就走人。

3、学校方面:目前,受教育体制改革影响,招生政策放开,实行市场化运作,竞争十分激烈,这给中职教育招生带来极大影响。

加之目前,我县初中毕业生源规模急剧萎缩,从2005年前的3000余人下降到目前的1700多人,而且经测算,截止到2015年,我县初中毕业生一支稳定在这个规模。

有限的生源要保证县一中、中职学校、县二中三所学校的生存发展,中职学校竞争压力很大。

长沙市中小企业“技工荒”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长沙市中小企业“技工荒”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的创 新 能 力 。公 司 成 立 前 , 司 创 始 人 王 栋 利 用 业 余 时 问 从 事 公 节水 灌 溉 产 品 的研 究 开 发 工 作 , 得 了 多项 专 利 。这 些 专 利 构 取 成 了公 司成 立 早 期 的 核 心创 新 力 。 但 是依 赖 个 人 的创 新能 力 是 很 难 以保 持 公 司持续 创 新 能 力 的 , 为创 业 型 的 家 族 企 业 , 很 难 有 足 够 的 资金 进 行 研 发 投 作 又 入 , 建 研 发 团 队 。而 在 创 业 板 上 市 上 市 募 集 资 金 全 部 用 于 主 组 营业 务 发 展 , 将继 续 巩 固并 提 高 已建 立 的 核 心竞 争 优 势 。
j ● ● ● ,● 0o◆ 0 1 ) 一 、 ● ● ● 、) ● 、 j ● j 0 ● j
育体制问题 。但笔者认 为造成 目前“ 技工荒 ” 面是 多方面的 , 局
卞要 原 闲 有 :
1 技 T 育培 养 供 给不 足 . : 教
( ) 【 养绝 对 数 量 严重 不 足 1技 : 培
多年 来, 中国大学招收人数 不断扩招 , 毕业人数从 19 99年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l 0◆0 0● 0 ● n。.0 0◆ ● 。 。 ● 1 0 _
企 业 管 理
长沙市中小企业“ 技工荒" 的成 因及对策研 究
肖艾 芳
摘 要 : 返 乡农 民 工和 大学 生 就 业难 的 大背 景 下 , 业是 我 市 在 就 当前保 民生 、 稳 定 的一 件 大事 。 然 而 , 许 多人 为 了“ 碗 ” 促 在 饭 奔
波 的 时候 , 多企 业却 因找 不 到 适 合 的技 工 而 发“ ” 这一 矛盾 许 荒 , 目前 已成 为制 约 我 市工 业 经 济发展 的瓶 颈 之 一 。 本 文 旨在 通 过 对 长沙 中小 企 业的 走访 调 查 , 析 长 沙 市 中 小 企 业 “ 工 荒” 分 技 的

民工荒、技工荒之原因分析

民工荒、技工荒之原因分析

民工荒、技工荒之原因分析民工荒、技工荒还将继续持续下去,彻底缓解,要等到15年之后。

只有生育前面放开,才能在15年后缓解人力短缺问题。

目前只能一边放开一边改善制度,如增加技工工资、评功评奖、升迁向技工倾斜等来刺激积技工的短缺现象。

标签:民工荒;技工荒;原因;分析;计划生育1 现状各大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招用技工难、招农民工难的想象。

这和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在制度层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1.1民工荒现状民工荒是指农民工短缺、供不应求、用人成本增加等一系列现象。

造成这种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均和计划生育长期实施的后果密切相关。

民工荒目前不但是荒的问题,而且呈现老龄化现象,因为年轻的民工已经缺少,有的企业不得不招用老一点的农民工。

在各大企业招用的农民工当中,五六十岁的人员比例逐年升高,十年之内,这些人员都将陆续退出工作,尤其是劳动强度比较高的工作。

年轻的农民工将更加难找。

1.2技工荒现状技工荒是指技工短缺,难于招收、成本增加、人才缺乏的一系列现象,和民工荒有许多类似之处。

而比民工荒更加严重的是,现有的学生或者刚毕业的学生,由于技工的发展空间的局限,都不愿意做技工,现有的技工很多还在想着跳槽或者正在跳槽,一些技工已经成功跳槽改行,导致技工更加难找。

另外是人员的缺乏,想培养自己的技工,找不到人,没有人的来源也无济于事。

2 原因2.1计划生育导致民工荒现在呈现农民工老龄化的现象很普遍,但缓解的前景并不乐观,老一点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子女已经上了班的。

这些人员目前还能勉强工作,很多做工的也就是为了贴补家用,再过十年这些人都已经六七十岁,不得不退出劳动市场。

都是独生子女也已经工作,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可以补充的劳动人员。

民工荒将更严重。

2.2计划生育导致技工荒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为了培养自己的孩子,倾注了一生的心血,花费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培养一个孩子,从个人意愿上讲,每个家庭的父母其目的是绝不会是培养一个当技工的孩子,因此,这些子女不愿意做技工就成为必然。

技工荒分析

技工荒分析
“技工荒”分析
相关概念
• 技工——有专门技术的工人(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 订版第598页的定义) • 技师——技术人员的职称之一,是相当于初级工程师 或高级技术员的技术人员(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修订 版第598页的定义) • 高级技工——高级技术工人,在企业中的身份就是工 人。他不同于普通工人之处在于高级技工拥有的专门 技术能够解决企业的关键技术问题,所以在企业中的 地位可谓举足轻重。(中国技工网相关报道中截取)
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份近千名技工问卷调查显示: • 在“你对目前工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一栏中, 46% 的人回答“工资待遇低”; 12% 回答“只 重学历不重能力”。采访中,一些技工说: “这些年,技术工人在不少企业算不得人才, 劳动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激励措施雷声大 雨点小,再加上下岗、失业等,都伤害了我们 的感情。”这种畸形的“人才观”直接导致了 “高级技工”后继无人。
• 高级技工虽然是身怀绝技的技术人才,可能 在企业为难之时力挽狂澜,但在整个社会的 人才评价体系中却得不到认同和承认。不管 是高级技工还是普通的工人,在工厂中一样 都要到一线的车间劳动,其身份远远不如车 间的办公室人员高。 • “高级技工”在社会的人才评价体系中不属 于“人才”之列,其与干部、管理人员的身 份、地位都不相同,工资、奖金、住房、福 利待遇也不似干部和管理人员有既定标准, 而是完全由市场调节。尽管按照国家规定, 技术工人应当享受同级工程技术人员待遇, 但大多企业干部和工人的分配还是壁垒分明。 按照现行政策,企业从外地引进的外省市高 级技工只能作为聘用的劳务工,无法享受到 相应的待遇。
来龙去脉
• • • • • • • • • 社会上存在片面的旧人才观 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技能人才培训经费投入少 职业教育生源不够,高技能后备人才不足 学校专业的设置没有跟社会的需求以及市场的 发展相衔接 对农民工培养的认识不足 企业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准入制度形同虚设 政府重视不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