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课件 单元5(夏商周考古:周代墓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子当为五棺二椁、诸侯三棺二椁、大夫二棺一 椁、士为一棺一椁。
2016/6/13
2.鼎簋制度 -“器以藏礼”,周代流行以食器随葬,基 本组合为鼎、簋、盘、匜、壶等。 -鼎用奇数:一鼎士,三鼎特殊士,五鼎大 夫,七鼎卿大夫,九鼎天子和诸侯。 -簋用偶数:如天子九鼎八簋。 ——乐悬制度:》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 县,卿大夫判县,士特县。(《周礼· 小胥)
2016/6/13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磬
曾侯乙墓出土的其他乐器
建鼓
排箫

西周乐悬制度
《周礼.春官.大司乐》:“正乐县之位: 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大夫判县,士特 县。” 礼仪中锺磬悬挂的位置,王应当“宫悬” (悬四面),诸侯“轩悬”(悬三面), 卿大夫“判悬”(悬两面),士“特悬” (悬一面)。 曾侯乙这个诸侯的爵位,享用的轩悬之制 与礼制正相吻合。

曾侯乙内棺
-黑漆为地,上施朱 彩。 -棺身上共施20组图 案,为漩涡纹、勾 连纹。 -窗、武士、飞鸟的 含义(见下页图案)
2016/6/13
内棺西侧壁花纹图案局部
曾侯乙编钟——64件禁止出境文物之一
-成套编钟多达 65 件,并有 2800 多个铭文。 -乐器即有钟、磬、鼓、瑟、琴、笙、排箫、篪 8 种。共 125件。
曾侯乙头部复原像
45岁,身高1.62米。 相貌平平。 个性特征如下: 酷爱音乐 崇尚武力 穷奢极欲 残酷无情
1、墓葬形制
-岩坑竖穴木椁墓,面积220平方米,深13米。 -木椁周围填充12万斤木炭及青膏泥。
1、椁分四室, 墓主居东室。 2、殉人共21 个,各配木 棺,均为 13—25 岁的 女性。
中山王陵享堂正立面剖面图
平山战国中山王墓墓室全景(由北向南)
(平 由山 东战 北国 向中 西山 南王 )墓 墓 内 积 石
平山中山王墓M1平面和剖面图
兆域图 -已知我国最早的一幅用正投影法绘制的工程图。 -方向为上南下北;尺寸采用“尺”和“步”两种单位表示,比例尺约为 1:500。 -外绕两圈长方形墙垣,内为长方形封土台。 -台上并列五座方形享堂,分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
2016/6/13
西周鼎簋制度图示
三门峡虢国墓地
2016/6/13
三门峡虢国墓地M2001全景与线 图
2016/6/13
虢国墓地列鼎列簋
虢季列鼎 通高25.4厘米—39厘米
虢季列簋 通高23.2厘米
2016/6/13
虢国墓地青铜器
2016/6/13
虢国墓地随葬品
2016/6/13
三 门 峡 虢 国 墓 地 出 土 的 玉 柄 铁 剑
2016/6/13
二、铁器的发明和使用 1.我国最早的铁器 使用自然铁。 -1972年在石家庄藁城商代台西墓葬发现铁 刃铜钺,刃部为陨铁。 -1977年在北京平谷县刘家河早商墓葬中发 现铁刃铜钺,也是陨铁。
2016/6/13
河北藁城台西出土的铁刃铜钺(商代)
2.春秋时期开始出现人工炼铁 -铁的特点:矿石多、熔点高(1545度。铜 是1083度。黄金的熔点1063度)。 -春秋铁器出土资料举例: a. 三门峡虢国墓地2001号大墓(春秋早期) 出土一柄玉柄铁剑; b.陕西雍城秦公一号墓出土三件铁器; c.长沙杨家山M65出土春秋晚期铸铁鼎和 铁削各一件。
2016/6/13
铜版兆域图摹本
中山王墓出土文物
刻铭铁足铜鼎
刻铭龙饰铜壶
铜鼎与铜壶线图
中山王墓出土文物
青铜山字形器 (高119厘米,推测为建筑构件)
中山侯铜钺
圆形大帐复原示意图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
中山王墓出土文物
错金银双翼铜神兽
错金银铜牛屏风插座
错金银铜神兽
错金银铜虎噬鹿屏风插座
错金银铜犀牛屏风插座
猪尊
晋侯墓地青铜盉与青铜钟
2016/6/13
晋侯酥钟
晋侯墓地玉器
2016/6/13
晋侯墓地玉器
三、战国墓葬 (一).概况
1、战国时期墓葬,按照等级可以分为两种:
(1)、国君和贵族大墓 大多在都城附近,数量众多,有一些重大发 现
(2)、平民小墓 2、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时代风格 如:僭越礼制、族葬的松弛、人殉的减少、
曾侯乙墓出土九鼎八簋
加上其他出土礼器共140多件
对西周列鼎制度的破坏
按《周礼》的记载,周天子用九鼎八簋, 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士用三鼎 两簋。 曾侯乙墓使用了九鼎八簋,即天子之礼, 僭越礼制,表明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
曾侯乙尊盘
——64件禁止出国国宝之一
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
2016/6/13
共5000多件,占全部出土品的1/3,说明漆器是当时生 活用品的大宗。
彩漆木雕梅花鹿
鸭形漆盒
(三)、总结
战国时期贵族墓的普遍特征
1、传统的族葬制度基本破坏;贵族单独埋葬 2、对礼制的破坏与继承;如列鼎制度的破坏和
乐悬制度的继承
3、厚葬之风盛行;厚葬之风的久远与普遍,自商
周而秦汉。厚死伤生的背后的传统文化:孝、祖宗、来世
一、制陶业 1.战国窑炉的发现 2.周代陶器组合的变化 3.原始青瓷的发明
2016/6/13
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遗址发掘全景
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遗址 发现的春秋晚期陶窑
河南新郑冯庄东周制陶遗址发现的堆满次品的 战国晚期灰坑打破的战国中期制坯作坊
洛阳北窑西周墓地出土的原始青瓷


商周原始瓷
九连墩大墓出土文物
一号墓出土的方壶
铜人擎灯
陵园鸟瞰复原wenku.baidu.com
3.河北平山县 中山王陵(灵 山上) -中山国为鲜虞 人所建国。陵 园未完工。 -1974-78年发 掘其中2座。 M1为战国时期 中山国王错墓。 -有高大封土、 巨大台榭式享 堂。
享堂复原
2016/6/13
中山王兆域复原鸟瞰图
中山王陵平面图
4、新的埋葬方式的出现;积石积沙积炭青膏泥,
砖室墓洞室墓等。
5、殉人制度的衰落;俑的兴起
九连墩大墓
九连墩大墓 -湖北省枣阳市。2002年发掘2座。 -战国中后期、楚国鼎盛时期的墓葬。
2016/6/13
2号车马坑7号车
2016/6/13
九连墩大墓
错金银铜壶
2016/6/13
九连墩大墓出土文物
天马—曲村遗址远景
晋侯墓地墓葬分布示意图
晋侯墓地M64青铜器出土情况
晋侯墓地M63玉器出土情况
晋侯墓地M62、M63、M64 全景
晋 侯 墓 地
M64
晋侯墓地M91墓室全景
晋侯墓地M93椁室的随葬器物
晋侯墓地M93平面、剖面图
晋侯墓地青铜器
2016/6/13
晋侯墓地青铜器
兔尊
中华第一剑——虢国墓地出土玉柄铁剑
铁器早期发展阶段的特点
1.早在商代人们已经懂得利用自然铁; 2.春秋时期,中国人掌握了冶铁技术; 3.早期铁器主要发现于长江流域的楚国,因此中 国最早冶铁的地区在楚国; 4.铁器刚出现时主要是农业生产工具,如铁锸、 铁锛、铁削等,但战国时期才在农业生产中占据 主导地位。 5.春秋时期的冶铁方法主要是块炼法,即把铁矿 石在高温下碳化,在凝为固态时锻打提纯,再打 制成所需要的器形。块炼法是世界范围内早期冶 铁技术普遍采用的方法。另外还有生铁。
大冶铜绿山东周矿冶遗址采矿遗址全景
大冶铜绿山东周矿冶遗址Ⅳ号矿体采矿遗址 发掘现场
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炼铜竖炉复原示意图
大冶铜绿山矿冶遗址出土采掘工具
1963年侯马铸铜遗址发掘现场
侯马铸铜遗址出土的饕餮纹陶模及线图
侯马东周铸铜遗址出土文物
人形纹范
四龙纹当卢模
2.周代青铜制造业的特点 -规模大、数量多、种类全。 -日用器皿增加,如铜镜、带钩。 -由厚重向轻薄发展。 -技术上进步。出现分铸、焊接。使用失蜡 法、错金银装饰技法。 -地方特色明显。《周礼〃考工记》:“郑 之刃、宋之斤、鲁之削(书刀)、吴越之 剑,迁乎其地而不能为良,地气然也。”
小帐与屏风复原示意图
中山王墓出土文物
磨光压划纹黑陶鸭型尊 (酒器,高41.2厘米)
磨光压划纹黑陶鼎 (炊器,高27.8厘米)
中山王墓出土文物
捌、青铜器的发展和铁器的出现
一、青铜制造业的发 展 1.矿业遗址 -湖北大冶铜绿山遗址 (右图:铜草花、冶 炼工具)。 -山西侯马铸铜遗址。
2016/6/13
曾侯乙墓出土的鑑缶
彩漆二十八星宿天文图衣箱
中国最早的二十八宿天文图。中央是篆书的“斗”
字,四周写着二十八宿的名称。“斗”字代表了北斗星,它 的地位如此突出,正是古人崇拜北斗的一种表现。二十八宿 的东侧绘有一龙,西侧绘有一虎,代表了东方(苍龙)、西 方(白虎)。
曾侯乙墓出土金器
曾侯乙墓出土的漆器
西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发现更加普遍,北京 琉璃河、河南洛阳、陕西长安和宝鸡、甘 肃灵台、安徽屯溪、江苏句容等地都有发 现,表明西周时期的原始瓷器比商代有较 大的发展。屯溪、句容等地的西周墓中, 大量出土原始瓷器,器形也较丰富(见屯 溪西周墓),表明南方的原始瓷器远比北 方发达。
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
积石积沙积炭墓的出现
2016/6/13
(二)、战国墓葬举要
——曾侯乙墓反映的社会与文化
曾侯乙墓概况
1978年发现于湖北随州擂鼓墩,战国早 期。 据铜器铭文,墓主为曾国的国君,名乙。 下葬年代为公元前433年或稍晚。 该墓共出土各类文物共计15404件。仅顶 级国宝级文物就有9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 值。
2010中国考古六大新发现 东苕溪位于浙江北部,是商周原始瓷窑址 的重要分布区。2010年初,浙江省文物考 古研究所与当地文物部门对商代原始瓷窑 址进行调查,共发现窑址20多处,集中于 德清龙胜片区与湖州青山片区。当年3至12 月,对青山片区的南山商代窑址进行抢救 性发掘,揭露窑炉遗迹3条、灰坑2个,并 出土大量原始瓷器。
指商周时代以瓷土作胎,经1200℃左右的 高温烧成,胎质烧结,无吸水性或吸水性 很弱,器表有釉,但胎呈灰色,薄层不透 光的陶瓷器。亦称原始青瓷、青釉器或釉 陶器。它是中国成熟的瓷器出现以前的产 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商周原始瓷器的发现,遍及河南、河北、 山东、陕西、甘肃、湖北、江西、江苏、 安徽和北京各地。年代最早的原始瓷器属 商代中期,郑州商代遗址和黄陂盘龙城遗 址的商代中期墓葬中均出有原始瓷器,器 形也较多。商代晚期的原始瓷器在安阳、 辉县、藁城、益都、清江等地的居址和墓 葬中均有发现,而以清江为最多(见吴城 遗址)。
2016/6/13
昭 穆 制 度
二、墓葬制度反映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是周代因血缘关系建立的等级制度,采嫡 长子继承制,分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 不同等级。 -宗法制在墓葬上反映为严格的棺椁、鼎簋制度。 1.棺椁制度 -棺与椁。套棺与重椁。 -《礼记〃檀弓》:“天子之棺四重”。郑玄注: “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兴起
随 县 、 擂 随 鼓 葬 墩 战 品 国 曾 侯 乙 墓 中 室 的 随 葬 器 物 2
曾侯乙外棺——64件禁止出境文物之
外棺采用透雕、浮雕、 圆雕等技法,工艺精湛。 系铜框架里嵌厚木板 构成,重七吨半。加内棺 共九吨。 外棺一侧下方,开了 一个门洞,为了让主人的 灵魂能够自由出入。 此外棺号称世界之最: 器形最大、体量最重,并 与金工结合的一件特大型 漆器。
2016/6/13
随 县 曾 侯 乙 墓 平 面 和 剖 面 图
曾侯乙墓形制特点及文化信息
1、没有墓道;与商周秦汉墓葬的区别 2、积炭及青膏泥防护;新现象反映的灵魂观 3、小国厚葬;厚葬之风的久远与普遍,厚死伤生的
背后:孝、祖先崇拜、来世观念、敬鬼神而远之
4、中室的重要性;礼乐文明—钟鸣鼎食 5、数量不菲的殉人;商代殉葬之风的残余,俑的
3.战国铁器的发展 -冶铁技术,在块炼铁和生铁基础上,发明 了块炼铁渗碳成钢和铸铁柔化处理(退火 脱碳)技术。 -种类:农具、手工工具、兵器、生活用具。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取代青铜器成为了主 要的生产工具,进入铁器时代早期。 -冶铁遗址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等 地,而以河南最为集中。
玖、周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柒、周代埋葬制度的演变
一、公墓和邦墓 -新石器时代已出现氏族墓地和家族墓地。 -西周开始形成严格的“族坟墓”制度,以昭穆制 排列葬位。分公墓和邦墓两类。 -公墓:国君、王室贵族及其子孙的墓地。“冢人 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 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士 居后,各以其族”。 -邦墓: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之地。“墓大夫, 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 正其位,掌其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