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和而不同对当今社会意义
和而不同对当今社会意义和而不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观念,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它强调了人们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的重要性,帮助我们理解和引导社会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和而不同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并分享一些关于这个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一、和而不同的概念和而不同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理念:“一切都在流动,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变化。
”这个概念强调了人们和事物之间的不同和多样性,同时也强调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和而不同鼓励人们在保持独立和个性的能够与他人沟通、合作和共同进步。
二、多样性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多样性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同的文化、种族、宗教和价值观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丰富多样。
人们的多样性不仅仅体现在个体差异上,还体现在思想、经验、技能和才能等方面。
和而不同的理念鼓励人们接纳并尊重这些差异,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
多样性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创新和进步上。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可以促进创造力和创新的发展。
当人们能够积极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时,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和灵感,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三、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而不同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
当人们能够接纳和尊重彼此的不同,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实现自己的目标时,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和谐社会不是指人们没有分歧或冲突,而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和处理分歧时能够保持理性、平等和尊重。
只有当我们能够和平地相处,并接纳彼此的不同之处,社会才能够实现持续的和平与稳定。
四、和而不同的挑战尽管和而不同的理念在理论上是美好的,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人们的偏见和歧视。
当人们拒绝接纳和尊重他人的不就可能出现偏见和歧视。
这会导致不公平和不平等的现象,使得和而不同的理念难以实现。
消除偏见和歧视是我们实现和而不同的目标的重要步骤之一。
另一个挑战是沟通和理解的困难。
人们的不同语言、文化和背景可能会导致沟通障碍,使得相互理解变得困难。
和而不同
2、哲学的精髓: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 哲学的精髓:朴素辩证法思想, 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 有无相生, 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 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成,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 在政治思想:老子主张“无为” 3、在政治思想:老子主张“无为”,认为只 有无为才能无不为, 有无为才能无不为,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 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 力,企图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但他对“侯 的告诫,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王”的告诫,如“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却 是以饥”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是很精辟的。 是很精辟的。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 不去。 不去。 译文: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 译文: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自然法则来对待世事, 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这就像 警戒自己,他不是用空洞的语言来教训别人。 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 天地一样让万物按照自然发展而生长,他滋养了万物 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 并且不横加干涉,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万物靠 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 它生长但它并不据为己有。它为世间万物立下显著功 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 勋却不自局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 绩就不会失去。 绩就不会失去。
附加: 附加:经典古文的不可转译性
老子曾担任“ 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 史”,深懂周朝的图书 典籍,学问渊博, 典籍,学问渊博,孔子 曾向他问礼,后退隐, 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 老子》 《老子》。 老子》 道德经》 《老子》即《道德经》, 或称《老子五千文》 或称《老子五千文》。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 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 代表作, 主要经典。 主要经典。唐代尊为 道德真经》 《道德真经》。
儒学“和而不同”思想对大学生人际和谐的影响
中 图分类 号 :G6 4 1
文 献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9 1 4 9 I 2 0 1 3) 0 5 . 0 0 9 0 . 0 3
在 当代社会 , 大学 生的人 际和谐 问题逐渐 成为一
个越 来越 引人关 注 的命题 , 而人 际和谐 的好坏 也 时常 与大学 生的心理 健康程 度直接 相关 。 本 文就 大学 生的 人际和 谐 问题 、 在 人 际交往 中表现 出的障碍 与 中国传
难 以准 确地对 自我及对 他人 的 评价 , 表现 得较 为 以 自
我 中心 ,而 当现实 与期望 不符 时,造成心 理 的落 差 则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9 2 7 作者简介 i帅梅 花 (1 9 7 0 一) ,女 ,江西 南昌人 ,副教授 ,研究方向 :思想政 治教 育。
帅梅 花 ,张智雄
(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 昌 3 3 0 0 1 3)
摘 要 :“ 和而 不 同”的 观念 是典型 的 中国哲 学智 慧 。长久 以来 , “ 和而不 同 ”一直 是中 国文化 精神 的主 导意识 ,它 强调 多
元和 谐 、异质 的协调 以及 对 立的消解 ,从 而追 求至 善至 美 的融合 。在现代 社会 , 中国的 和文 化更 是超越 了时代 与 民族 的 限 制 ,延 留至今 远播海 外 。中 国的大学 生作 为 当代 中国社 会的 新生力 量 ,在 中 国社会 这个特 定 的集体 之 中,其对 于和 文化 的 认 同接 收与其 的人 际关 系是否 和谐息 息相 关 。 关键 词 :思想 教育 ;儒 家思想 ;和而 不 同;人 际和 谐
瞒 自己的不 同观 点 , 在Ⅱ 三 视不 同意见 的基础上 求 同存 异 ,才 能肝胆相 照 、赤诚相 见,这便 是 “ 和 而不 同 ” 的境 界所 在 。 从 发展心 理的理 论看来 , 大学生 正处在 成年初 期
史伯对桓公问
史伯对桓公问教学要点1、了解《国语》2、写作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3、阐述“和”“同”的深刻含义教学难点1、“和而不同”的思想2、语言言简意赅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文化软实力建设是实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是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它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中华文化中,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这不是外交上的辞令,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亘古亘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开发和创新。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
和谐、和合是中华人文精神的精髓和首要价值,也是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
上下五千多年,纵横中外西,中华民族始终以贵和贵合的和谐为价值目标和评价体系。
和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中和、祥和;合是合作、化合、结合、合理、融合、联合、合度等。
春秋战国时期,和谐、和合便成为百家“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同归、一致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文化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开出把天人共和乐作为“大本大宗”的万物化生根据的形而上路向;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开出“和为贵”,天人共忧乐的人格理想实践的人间世路向;以管子、墨子为代表的“和合故能谐”,修养道德化解父子兄弟怨恶的伦理论路向;以《易传》为代表的开出“保合太和”、万国皆宁的和合生生路向;以荀子为代表的开出音乐使人和敬、和亲、和顺的情感论路向。
使中华和谐、和合文化呈现绚丽多姿、大化流行,生生不息的状态。
从文明冲突到文明对话,表现了世界人民祈求和平发展的意愿当今世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综复杂的冲突和危机。
概而言之,有人与自然的冲突带来的生态危机,人与社会冲突产生社会危机,人与人的冲突而有道德危机,人的心灵冲突产生精神和信仰危机,文明冲突带来价值危机。
《老子二章》
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
是“道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说,把宇 宙看成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 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而 “道”是世界的本源。老子哲学的精髓是 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 相反相成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 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 方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宽阔胸襟——和而不同
既需要辩证的思想,更需要宽阔的胸襟。 只有明达事理,宽阔胸襟,才能真正坚持 正义和公平,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和宽容, 才能真正真诚平等地存同求异。
《论语· 子路第十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 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 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 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 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 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 “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返回
老子的影响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 地位,后代不少哲学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 到他的影响。自汉以后注释《老子》者不 下千家,在中国古籍中是罕见的。老子不 但创立了我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而且 他的思想可以说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 史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的 意识形态。
《道德经》第一章
老子塑像
返回
老子
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 鹿邑东)人。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曾任周守 藏室之史(或称柱下史)。相传孔子适周,曾 向他问礼。后弃官归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 始人,后世与庄子并称“老庄”。其思想核心 是“道法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 治”。
返回
“紫气东来”
“和而不同”思想对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启示
“和而不同”思想对高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启示作者:权筱艺郭晓蓓来源:《大观》2020年第03期摘要:高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其外在环境和内在底蕴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优秀的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鉴于此,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每个高校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文章解读了“和而不同”思想对于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为高校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和谐;“和而不同”;大学生;高校;校园文化一、“和而不同”思想的内涵“和而不同”思想出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同他周围的人都可以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任何事物都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从来不人云亦云,不苟同于他人;但小人则缺乏自身对事物独立的思考,只求表面上和别人保持一致,但心中却不抱有友好和谐的态度,因而忽略了原则,容易导致矛盾和冲突产生。
“和而不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泱泱华夏一直以来推崇的为人处世之道。
春秋时期的管仲与鲍叔牙,尽管效忠于立场相异的君主,但仍然惺惺相惜,后世誉之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而纯粹的友谊。
管鲍之交就是“和而不同”最好的印证和说明。
“和”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概念,其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因而有别于“同”。
关于“和”,自古以来说法众多。
《说文》中释其意为:“和,相应也。
”其本义为声音相应。
《广雅·释诂三》解释为:“和,谐也。
”即和谐融洽之意。
所谓“五音不同声而能调,五味不同物而能和”,便是和的境界。
《广韵·戈韵》又有:“和,不坚不柔也。
”强调适中,恰到好处。
《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当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泄出来时,属于中的程度;当情绪适当地释放出来,就是和的境界。
早在西周时期,史伯就曾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这是最早关于“和”与“同”的概念,同时他还对“和”与“同”加以区别:“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禆同,尽乃弃矣。
关于和的名言及意思关于和的名言和理解
关于和的名言及意思关于和的名言和理解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3.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4.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迅5.君子是和谐而不会盲目附和,小人只是盲目附和而不会和谐——西谚6.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毕达哥拉斯7.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8.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黑格尔9.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会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 ——冰心11.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美. ——赫拉克利特12.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马克思13.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孙中山14.美必须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在形象上如此,在内心中更是如此.——孟德斯鸠15.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 ——马克思16.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17.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第十六》18.衣食之于人也,不可以一日违也,亲戚可以时大也. ——《管子侈靡》19.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爱别人的孩子是圣人. ——西谚关于和谐的名言1. 友谊是一种和谐的平等。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3. 歌与诗是对天生和谐的姐妹。
英国诗人弥尔顿4. 讲述生活则声音没有不和谐的。
英国诗人柯尔律治5.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法国作家雨果6. 和谐是爱与恨结合起来的庄严的配偶。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罗曼·罗兰7. 世界就是一座供奉不和谐之神的巨大神庙。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8. 青春似一日之晨,它冰清玉洁,充满着遐想与和谐。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9. 没有那门学科能比数学更为清晰的`阐明自然界的和谐性。
历代对《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解读
历代对《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解读作者:乐爱国来源:《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06期〔摘要〕史伯讲“和而不同”,晏婴讲“和如羹”,其中的“和”有“和谐”之意,但只是讲先王“和而不同”,要求君王讲“和谐”。
汉唐诸儒解《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有以史伯讲“和而不同”,晏婴讲“和如羹”为依据,而将其中的“和”解为“和谐”,实际上消解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对立,又有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等突出“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对立,讲“君子心和”“小人所嗜好者同”,君子“心和如一”,小人“为恶如一”。
朱熹的解读从心性层面讲“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并进一步讲由公私义利而有“和”与“同”的对立。
朱熹之后,不少儒者既讲何晏或朱熹的解读,从心性层面强调君子与小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对立,又讲史伯的“和而不同”、晏婴“和如羹”,引伸出君子与小人在做事上具有“和”与“同”的差异。
这些解读对于今天不少学者将“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仅仅解读为“和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朱熹;《论语》;和而不同;和谐〔中图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21)06-0138-06〔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重点项目“朱熹《论语》学阐释:问题与新意”(19FZXA001)〔作者简介〕乐爱国,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厦门361005。
《论语·子路》载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明显是就道德上相互对立的“君子”与“小人”而言。
然而,当今学者的解读,大都以西周末史伯批评周幽王“去和而取同”并且讲“和而不同”以及春秋末齐国晏婴讲“和如羹”为依据,将其中的“和”解读为“和谐”。
李泽厚《论语今读》解“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说:“君子和谐却不同一,小人同一却不和谐。
”①同时还特别强调:“‘和’的前提是承认、赞成、允许彼此有差异、有区别、有分歧,然后使这些差异、区别、分歧调整、配置、处理到某种适当的地位、情况、结构中,于是各得其所,而后整体便有‘和’——和谐或发展。
精品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时练(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时练第一课学会尊重学习目标:1、树立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意识,在生活实践中能学会尊重。
2、明白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
3、知道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
学习重点:1、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2、理解尊重自己就是自尊、自爱、自重和自我接纳。
尊重可以给他人带来美好的感受。
3、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学习难点:1、理解每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2、知道谦虚有礼、平等友善、重视他人的意见、关注他人的需要、维护他人自尊推己及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我能行:一、填空题: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只有尊重自己,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尊重自己包括()、()、()和()等方面。
2、尊重他人是一项基本的()要求,也是一个人()的体现。
3、完善下列关于尊重的名言:();自慢,则人慢之。
(),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良言一句三冬暖,()。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国家尊重和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不受侵犯。
5、相信自己的价值,不自我贬低,()就是尊重自己的重要表现。
二、单项选择题:1.“晏子使楚”这则故事告诉我们()①只有自己尊重自己,别人才会尊重你。
②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自尊不算什么。
③不懂得尊重他人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
④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④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尊重他人最基本的表现是()①对人有礼貌②尊重他人的劳动③接受他人的观点④尊重他人的人格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3.对新《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增加“同学之间应互相尊重、理解、宽容”内容的正确理解是( )①心有他人天地宽②尊重彼此个性,宽容不讲原则③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④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尊是人人需要的B.自信是成功的基石C.自尊比尊重他人更重要D.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5.古人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有关民族融合的历史成语
有关民族融合的历史成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各位读者,民族融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在中国的历史中,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民族之间交流融合,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一多元统一的整体。
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关于民族融合的成语流传至今,这些成语既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又有着启迪人心的哲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和衷共济(hé zhōng gòng jì)这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意思是心意相同,共同合作,达到共同的目标。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各个民族要团结一致,相互协助,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和衷共济的目标。
只有和衷共济,各族人民才能在繁荣昌盛中共享幸福。
2. 和而不同(hé ér bù tóng)这个成语表达了不同民族之间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理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通过交流、融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
和而不同,才能有多元文明的繁荣。
3. 同心协力(tóng xīn xié lì)这个成语寓意着各个民族要心心相印,心向一处,共同合作,共同发展。
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民族能够独自完成一切,只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民族的繁荣和发展。
4. 扶危济困(fú wēi jì kùn)这个成语强调了在民族融合中要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渡过难关,共同解决困难。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的民族之间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只有相互扶持,才能共克时艰。
5. 众志成城(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只有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才能实现民族的团结和繁荣。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各个民族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才能共创出光辉的历史。
和而不同作文素材
和而不同
在人类社会多元化的背景下,人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观点,也因此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
然而,尽管我们之间存在差异,但在和谐共处的愿望下,我们仍然可以保持着一种和而不同的关系。
首先,和而不同意味着尊重和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信仰,这些不同
之处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
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尊重他们的选择和视角,不因为与自己不同而轻视或排斥他人。
其次,和而不同也体现在互相学习和交流中。
当我们接触到不同文化或观点时,不妨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思考他们的观点是否可以启发自己。
通过与不同的人交流互动,我们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多样性。
此外,和而不同也需要在处理矛盾和分歧时保持理性和平和。
人们在交往中难
免会产生一些分歧和争执,但我们可以通过冷静和理性的方式来解决矛盾,避免情绪化的对抗,以和平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
因此,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相处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
界里,我们应该以尊重、包容、学习和理解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在共同发展的道路上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世界。
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和融合,正是使社会更加多彩多姿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尊重
差异、包容他人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和谐共处,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终,和而不同所带来的广阔空间和深远影响,将为我们构建更加美好的社会和生活环境。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比较文学概论1.举例简要说明文学影响的一般过程。
文学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它首先往往发端于一种心理或思想的启发,某种外来的东西突然照亮作者长期思考的问题而给予一种解决的新的可能。
除文学方面的启发外,对作者思想方面的启发也很重要。
如果说“启发“往往是在寻求中不自觉的偶然相遇,那么影响的第二步“促进”,就是有意识地寻求、理解和加强。
“促进”之后,会有一个认同的过程。
“消化变形”是文学影响中必不可少的。
文学影响最后要通过文学“表现”出来。
因此“启发—促进—认同—消化变形—艺术表现”是文学影响的全过程。
不过实际的文学影响,有时表现为全过程,有时为其中的某些环节。
(要求举例说明)以上要点得6分,举例得4分。
2.举例简要说明中西戏剧结构上的不同。
中国戏剧结构崇尚单纯,线索以明白简单为主,矛盾随起随结,不牵枝蔓,不存暗线。
即多采用线状结构(要求举例说明)西方戏剧多采用网状结构,即便是脉络很简单的事件也可以构成网状的矛盾冲突。
(要求举例说明)上述两点每点5分(要点2分,举例说明得3分)。
3.举例说明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技巧渗透现象。
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在中外文艺活动中是较多见的。
在西方艺术中,一种艺术技巧向另一种艺术渗透,如绘画进入诗歌,叙事进入音乐等更是常见。
美国的艾肯就是成功的利用了音乐的象征和技巧的小说家和诗人。
艾肯在他的诗中“让我们听见这种缥缈飞逝的心灵的音乐的全部协奏”。
众所周知,T?S?艾略特更是在他的诗中,自觉地、积极地引进了音乐的技巧。
海伦?加德纳认为艾略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名诗《四个四重奏》由四首诗组成,每一首诗都分成五个部分,可以看成是“都有自己结构的五个乐章”。
由此可以看出,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技巧渗透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
(10分)四、论述题(共25分)为什么说比较文学能在不同文化的关系中为文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生长点?试举例论述说明。
比较文学工作者一方面深入了解他种文化的文学,一方面又从他种文学的比照中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特色,并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他者中吸取营养,谋求新的发展。
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
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在《论语》中,孔子对于和的概念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论述。
和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准则,贯穿于孔子的思想之中,他认为和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在《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和的句子,这些句子不仅是孔子对和的理解,更是对人际关系、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
孔子在《论语》中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于和的理解。
他认为,虽然巧言令色可以让人表面上看起来和睦,但真正的和应该建立在仁爱之上,而不是表面的虚伪。
这句话告诉我们,真正的和是建立在真诚和善良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靠着花言巧语和虚假的外表。
另外,孔子还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强调了孔子对于和的理解。
他认为,和的基础是要做到“己所不欲”,也就是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情。
这种相互尊重和体谅的态度是和的基础,也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条件。
此外,孔子还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句话揭示了孔子对于和的深刻理解。
他认为,君子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但他们能够和睦相处,因为他们有共同的道德准则和原则。
而小人之间虽然可能有相同的观点,但由于缺乏共同的道德准则,他们往往无法和睦相处。
这句话告诉我们,和并不意味着要求人人都一样,而是要求在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下,能够和睦相处。
在《论语》中,还有许多关于和的句子,这些句子都反映了孔子对于和的深刻理解和思考。
他认为,和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的含义,也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处世态度,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论语》中关于和的句子,不仅是孔子对和的理解,更是对人际关系、社会和谐的深刻思考。
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理解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处世态度,也可以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我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真正懂得和的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马克思哲学理论基础
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姓名:***学号:*****0102近年来,对孔子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们都是以赞同的态度来经常引用。
但如果加以仔细推敲,按照词义和语法加以理解,其正确性便成了问题。
孔子谈的是如何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和而不同”是要求与人和而不要求与人同;“同而不和”是要求与人同而不要求与人和。
“和而不同”显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应该的,因为“同”是“和”的必要条件,两个人之间必须具有某种共同之处,如共同关系、共同利益、共同兴趣,才有可能建立某种和谐关系,如果两个人毫无共同之处,和谐就无从谈起了。
因此在人民内部我们经常把求同存异看作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原则;我国还把求同存异看成处理外交关系的一个原则;如果按照其词义和语法来理解“和而不同”,此话是错误的,不但不能引用,还应加以批判。
但是,这种理解不符合孔子原意,问题出在语境。
语境(Contex t)是解释学基本概念之一,这个概念告诉我们对某一判断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即不能仅仅根据字面来理解其含义,而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来理解。
语境是很复杂的,大致可以分为两层,即小语境和大语境,小语境即这一判断的前后文或上下文,大语境则是当时的整个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文化环境。
只有把文本放在一定语境中,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本来含义。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而不同”呢?“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没有小语境可言,因为《论语·子路》中这是两句孤零零的话,既无上文,也无下文,只能以大语境为参照来理解这两句话。
我国历史上注疏家就是这样做的。
他们不是根据字面把“和而不同”解释成要和谐不要共同,而是把它解释成要分歧中的和谐而不要无差异的苟同、随声附和或强加于人。
孔子的“和而不同”思想对我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绪论 .. (1)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二、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状况 (1)(一)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决民族问题 (4)(二)用“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模式解决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问题 (5)(三)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 (5)(四)用“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解决执政党和参政党的问题 (5)第一章和而不同思想的起源与发展 (6)一、和而不同思想的起源 (6)二、和而不同思想的新发展 (8)第二章和而不同思想的内容与主要特征 (11)一、和而不同思想的主要内容 (11)二、和而不同思想的主要特征 (13)(一)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矛盾的既对立又统一 (14)(二)“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事物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15)(三)和而不同思想体现了事物度与量的统一 (15)(四)和而不同思想还体现了事物“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16)第三章和而不同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示 (17)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现状 (17)二、和而不同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启示 (17)(一)和而不同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素质的启示 (17)(二)和而不同思想所体现出的辩证法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手段上的影响和指导 (19)第四章和而不同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 (23)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内涵 (23)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重要意义 (23)(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手段 (23)(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联接的扭结 (24)(三)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保证思想政治教效果的重要条件 (24)三、和而不同思想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重要启示 (24)(一)要善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则上灌输与疏导的辩证法 (26)(二)要善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上的辩证法 (27)(三)要善于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大道理”和“小道理”相结合 (28)(四)要善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实现途径上的辩证法 (30)(五)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考核体系上知识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 (30)第五章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关系的启示 (32)一、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关系的现状 (32)二、和而不同思想对构建高校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启示 (33)(一)在和而不同思想文化中,“和”是建立在不同基础之上的 (33)(二)在“和”的局面下强调“不同”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灵魂所在 (33)(三)辩证把握“和而不同”,创造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34)总结 (35)参考文献 (36)致谢 (38)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9)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用一定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对人们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历代对《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解读——以朱熹的诠释为中心
作者: 乐爱国[1]
作者机构: [1]厦门大学哲学系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研究
页码: 138-143页
年卷期: 2021年 第6期
主题词: 朱熹;《论语》;和而不同;和谐
摘要:史伯讲"和而不同",晏婴讲"和如羹",其中的"和"有"和谐"之意,但只是讲先王"和而不同",要求君王讲"和谐".汉唐诸儒解《论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既有以史伯讲"和而不同",晏婴讲"和如羹"为依据,而将其中的"和"解为"和谐",实际上消解了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对立,又有何晏《论语集解》、皇侃《论语义疏》等突出"君子"与"小人"的道德对立,讲"君子心和""小人所嗜好者同",君子"心和如一",小人"为恶如一".朱熹的解读从心性层面讲"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并进一步讲由公私义利而有"和"与"同"的对立.朱熹之后,不少儒者既讲何晏或朱熹的解读,从心性层面强调君子与小人在道德品质上的对立,又讲史伯的"和而不同"、晏婴"和如羹",引伸出君子与小人在做事上具有"和"与"同"的差异.这些解读对于今天不少学者将"君子和而不同"的"和"仅仅解读为"和谐",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和互相否定。
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对事物或矛盾的发展起着重大或决定的作用。
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矛盾斗争的特点和形式也不同。
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与“同一性”相对。
中国哲学史上,一般常用“反”、“交”、“争”、“仇”、“分”等概念来表述对应面的矛盾性转化和谐。
欧洲哲学史上,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一切都是斗争所产生的。
”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第十三》。
原话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反复体会这句话,我很佩服孔老先生的睿智。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场合下,这句话都有着其丰富的内涵。
何晏《论语集解》对这句话的解释是:“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
”就是说,君子内心所见略同,但其外在表现未必都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有些人出仕做官,有些人则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虽然嗜好相同,但因为各争私利,必然互起冲突,这种“同”反而导致了“不和”。
“和而不同”与“同而不和”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准,这一原则也就成为人们处理一切事务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当今日常职业生活中,人们对“和而不同”的理解为:“对上不盲目附和,能提出不同意见,使决策更完善;对下能容纳和听取不同意见,与持不同意见的人和睦相处,相互切磋。
所谓同而不和,则是对上迎合附和,不表示不同意见;对下搞一言堂,自己的意见只能赞成,不能反对,排斥不同意见和有不同意见的人。
显然,同而不和不可能导致真正的和谐,只有和而不同才是正确的致和之道。
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
看了这么多智慧的解释,我想“和而不同”大概就是“求同存异”的意思。
“和”是目的,“不同”是方法。
“不同”为的是更“和”。
把这个理念放入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它也有着丰富的内涵。
教育的总目标为“和”,学校的老师都有着相同的教育目的“传道,授业,解惑”这便是教师的“和”,也是教师的共性;但是每个老师都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这为“不同”,即每个教师的差异性。
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老师尝试不同的教育方法,寻找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更加有效地教育管理学生,使其健康成长。
学生都有与其年龄相符的脾气、习惯、智力水平等这便是学生集体的“和”,即普遍性;但每个学生拥有的环境、家庭,性格,经历等都有差异,这就是每个学生的“不同”,即差异性。
这就要求老师用自己教学时的“不同”去面对学生集体中个体存在的“不同”。
这使我又联想到另一个词“因材施教”。
大概这“因材施教”就是这“不同”的正解吧。
班级的教育管理要做到“和而不同”,我想班主任首先要明确这个“和”即班级管理目标和要求。
不同的年级,不同的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具体目标。
就如低年级孩子由于刚入学校,年龄小又不懂事,班级管理就需要细致具体些,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细微习惯,如卫生习惯、学习习惯、课堂要求、课间要求等等,需要老师面面俱到,有条理、细致入微地提出要求。
当然这些要求都要符合孩子年龄特点。
为了达到“和”班主任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
这就要求班主任做到:关注孩子的个性差异,切记一个孩子,一个世界。
关爱每一个学生。
案例:我们班有个行为特殊的孩子,由于从小家庭环境的影响和自身的生理缺陷,导致其行为冲动,常常失控。
比如上课大声怪叫,跑出教室,从不听课还要打周围同学。
才入学时由于我对他的不了解,我以班规严格要求每一个孩子,包括他在内。
可是很明显,他完全达不到要求,挨了不少批评和指责,他反而更加自我。
后来我根据他的实际情况对他放低要求,制定阶段性目标,第一个阶段要求他上课不往外跑,不怪叫,只要做到这点,哪怕上课
趴着睡觉或者做小动作,看小人书,老师都不会怪他。
他做到后,在同学面前及时表扬,给予鼓励。
第二个阶段要求上课能偶尔听进一些老师讲的内容。
第三个阶段,再逐步要求跟上同学的思维。
提问能回答出问题,立即给予口头或者物质的奖励,比如红五星,小玩具。
这样一步步促进其改正。
两年下来,孩子的纪律得到明显改善,几近正常!班级的“和”指日可待。
哲学家莱布尼次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
”苏霍母林斯基也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独一无二的世界。
”那么不同的孩子,所能接受的教育程度、到达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有的时候对于“不和”的孩子,我们往往会心急如焚,怒火上升,批评孩子。
其实,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鼓励和信心。
而不应该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用同样的要求,简单相同的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如果这样,孩子的个性世界等于毁灭,这样的教育最终也是“不和”的。
可见“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更是我们教育工作的处事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