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

合集下载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的认知及管理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脑血管病的认知及管理课后练习答案

2024年医疗卫生行业继续教育-临床内科学-神经内科学-脑血管病的认知及管理课后练习答案目录一、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一) (1)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二) (3)三、脑血管病筛查与干预 (5)四、重症脑血管病管理概述 (7)五、认知障碍评定常用量表 (9)六、认知障碍的评定(一) (11)七、认知障碍的评定(二) (13)八、老年认知障碍的非药物治疗 (15)九、老年认知障碍与抑郁 (17)十、脑血管病与基因 (19)十一、干细胞治疗脑血管病的基础研究 (21)十二、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 (23)十三、失语症非言语认知损害的研究进展 (24)十四、前庭中枢性眩晕的诊断与治疗 (26)一、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一)1.对于皮质下缺血性脑血管痴呆说法错误的是()A.是重度VCI最常见的类型B.病理改变主要位于皮质下C.脑小血管疾病是主要病因D.腔隙性脑梗死和广泛融合的脑白质高信号是最主要的影像学表现E.影像学表现是腔隙性脑梗死和广泛融合的脑白质低信号参考答案:E2.MoCA量表,正常界值划分标准,大于等于()分为正常A.1B.7C.17D.20E.26参考答案:E3.对于卒中后痴呆说法错误的是()A.认知障碍与脑出血或脑缺血卒中事件的时间关系是区分PSD与重度VCI其他类型的关键B.认知障碍出现在卒中后6个月以内C.持续3个月以上D.卒中患者可同时有多种血管性脑损伤病理/影像学证据E.认知障碍出现在卒中后6个月以上参考答案:E4.VICCCS将()视为VCI神经影像诊断的“金标准”A.CTB.MRID.X线E.ECT参考答案:B5.卒中后痴呆简称是()A.PSDB.SIVaDC.MixDD.MIDE.AD参考答案:A二、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进展(二)1.关于卒中后认知障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胆碱能系统受损与血管性疾病共同导致血管性认知障碍B.卒中后胆碱通路受损与认知障碍相关C.血管性痴呆患者脑内乙酰胆碱水平上升D.多奈哌齐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E.降压治疗能显著降低痴呆风险参考答案:C2.认知功能障碍随着卒中的累积发生呈()的发展A.渐进性B.指数性C.直线型D.衰减性E.对数性参考答案:A3.卒中恢复期患者应()定期复查,以达到早期确诊和干预PSCI的目的A.每1个月B.每2个月C.每3个月D.每4个月E.每5个月参考答案:C4.MMSE筛查时,耗时≤()分钟A.5B.8C.10D.15E.20参考答案:C5.卒中后认知障碍简称是()A.PSDB.SIVaDC.MixDD.MIDE.PSCI参考答案:E三、脑血管病筛查与干预1.起病最快的脑血管病是A.脑血栓形成B.脑出血C.脑栓塞D.蛛网膜下腔出血E.腔隙性脑梗死参考答案:C2.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是A.气管炎B.高血压C.饮酒D.吸烟参考答案:B3.脑血管病首选的检查是A.MRIB.CTC.B超D.X线E.血清学检查参考答案:B4.脑血管病介入适应症有A.颅内外血管性病变B.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C.头面部富血管性肿瘤D.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E.以上都是参考答案:E5.关于脑血管病不正确的是A.缺血性脑血管病占30%-40%B.出血性脑血管病由长期高血压、脑血管畸形等引起C.糖尿病是脑血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D.死亡和致残率高E.情绪激动和劳累是主要诱因参考答案:A四、重症脑血管病管理概述1.最常见的重症脑血管病不包括哪项?A.脑出血B.脑静脉血栓形成C.感染性脑卒中D.大面积半球脑梗塞参考答案:C2.关于重症脑血管病的气道管理,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应重视患者的气道管理,维持氧饱和度>94%B.在多种病因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功能衰竭及急性意识障碍时,应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辅助机械通气C.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应进行评估,及时拔出气管插管D.当患者拔管失败或插管超过7d,应选择时机进行气管切开参考答案:D3.最常见的重症脑血管病有哪些?A.包括重症缺血性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静脉血栓形成等常见脑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张恒综述,杜怡峰审校摘要:脑小血管病(CSVD)主要为小血管病变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

CVSD起病隐匿,表现形式多样,早期识别率低,是逐渐发展为认知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CSVD相关认知障碍不仅仅局限于血管性认知障碍,亦可累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痴呆等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

因此,精准识别、早期诊断和干预对控制CSVD相关认知障碍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鉴于CSVD病理机制及分类繁杂,且其与认知障碍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本文在全面了解CSVD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及影像学表现进展的基础之上,对CSVD与多种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期对CSVD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多模评估和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病理机制;防治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advances in 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ZHANG Heng, DU Yifeng.(Depart⁃ment of Neurology, Shan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Jinan 250021, China)Abstract: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is a series of clinical,imaging,and pathological syndromes mainly caused by small vessel lesions, and it often has an insidious onset, diverse manifestations, and a low rate of earlyidentification,which are the common reasons for gradual progression to cognitive impairment.It is worth noting that CSVD-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 is not limited to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it can also involve othe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 such as Alzheimer disease and Parkinson disease dementia. Therefore, precise identification, early di⁃agnosis, and intervention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in controlling the development and damage of CSVD-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Given the complex pathological mechanism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CSVD and the fact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SVD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cannot be neglected,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etiology,pathogenesis,pathology,and imaging subtypes of CSVD and review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SVD and various cognitive impairment diseases,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multimodal evaluat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SVD-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Key words: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ognitive impairment;Pathological mechanism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1 脑小血管病的概念、流行病学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各种病因影响脑内小动脉及其远端分支、微动脉、毛细血管、微静脉和小静脉所导致的一系列临床、影像、病理综合征。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进展摘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综合征,其发病率日益增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最新研究包括急性脑卒中后谵妄以及VCI中退行性病变和血管变化的共存,本文主要从这两方面加以介绍。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障碍痴呆血管性谵妄脑萎缩【中图分类号】R714.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030-02一.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指各种血管性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综合征,它是介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之间的疾病阶段,是在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其内涵更为广泛。

其概念主要涵盖三个方面:①各种类型的血管病变引起的认知损害;②所有已知的VD类型和混合型痴呆(合并脑血管病的AD);③有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但尚未达到痴呆诊断标准的脑血管疾病。

1993年,Hachinski和Bowler[1]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用这个概念来描述血管性疾病对认知功能产生的广泛影响,其中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

同时他们强调,虽然都是血管性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但它们可能存在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

由此概念可以看出,VCI的认知功能损害尚未达到痴呆的诊断标准,经历多久会发展为痴呆也尚无定论,因此在此阶段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防治痴呆有重要意义。

同时,与阿尔兹海默病(AD)等疾病的认知功能损害不同,VCI的认知功能损害是可预防可延缓甚至是可治疗的。

[2]二.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已知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人口学因素,如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等。

年龄增长痴呆的患病率会增高;与女性相比,男性患病的危险性较高;受教育年限的长短也是比较明确的独立因素。

血管性认知障碍

血管性认知障碍

3
2
4
1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机制: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机制,包括血管病变、神经退行性病变等。
预防措施: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预防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预防等。
生物标志物: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生物标志物,如血液、脑脊液等,以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
治疗方法:研究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2
诊断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如DSM-5等
03
鉴别诊断:与其他类型认知障碍进行鉴别,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
04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
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02
临床试验:开展临床试验,验证治疗策略和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3
联合治疗:结合多种治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04
谢谢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戒烟限酒:减少吸烟和饮酒,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控制体重: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肥胖带来的健康问题
05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释放压力,保持心情愉快
控制危险因素
控制高血压:保持血压稳定,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1
控制糖尿病:保持血糖稳定,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康复治疗
康复目标: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01
康复方法: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
02
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03
康复效果:康复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疗进展
特点
中国首个关于VCI的诊治指南,内容涵盖了 分类、诊断以及预防治疗,详细全面
内容
内容 内治容疗特涉、点及护痴理呆的概常念见、问流题行,病包学括以了及V诊CI断的、 诊断和治疗内容
特点 对VCI的诊断和防治内容进行了大量更新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VCI定义的变化
5. 田金洲,等.中国血管性轻度认知损害诊断指南.中华内科杂志 2016; (3) : 249-256.
6.贾建平, 等. 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2015年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二版.
中国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2011年
2015年
中华医学会于2011年提出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
内容
共识内容涵盖血管性认知障碍分类、诊断流 程、诊断标准、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治疗
2006年
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 (AHA/ASA)[1]:定义为由于脑血管 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认知障碍症状 由轻度到重度的一系列综合征
2011年
2014年
美国国立神经疾病和卒中研究院-加拿 大卒中网(NINDS-CSN)[8]将VCI的概 念变得更为宽泛,定义为由血管因素导 致或与之相关的所有认知功能损害, 包含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这一广谱病程
VASCOG声明[2]提出血管性认知 障碍(VCDs)这一术语来更好地描述 这一包含不同严重程度和功能异常类型 的综合征,障碍包含很多综合征和疾病, 可以体现包括轻度障碍、痴呆前和痴呆 综合征等所有程度的认知障碍
1.Gorelick PB, et al. Stroke. 2011 Sep;42(9):2672-713. 7.Bowler JV, et al. Baillieres Clin Neurol. 1995 Aug;4(2):357-76.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认知障碍和痴呆领域以及脑血管病领域研究方面的交叉点,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

的认识,经历了从脑动脉硬化和慢性局部缺血发展阶段、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到VCI的漫长过程。

在众多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致病原因中,VCI被公认为一种高度流行和可防可治的类型,故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VCI最新的概念、分类、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检测工具及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1 VCI概念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指由各类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即一种获得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除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尚有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和精神行为异常,已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导致痴呆的第二大原因[1]。

由于历史的原因,VD被不恰当的用来描述有卒中和卒中危险因素的类似AD的病例,强调把记忆障碍作为基本特征,而脑血管病可影响到认知功能的其他方面,如执行功能、语言中枢,且脑血管病患者的人格改变、行为和情绪紊乱也可能比记忆损害更为突出,虽然记忆损害对于识别AD患者很有效,但经常会遗漏伴有血管病变以执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患者,因此脑血管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还未发展到完全痴呆时不能按现行的VD的诊断标准界定。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皮质下白质缺血、小血管疾病和腔隙性脑梗死也能引起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2-4];另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也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发生痴呆,且待患者达到VD 的诊断标准时常已错过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

2023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新进展

2023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新进展

2023血管性认知障碍临床新进展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脑血管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导致的临床卒中或亚临床血管性脑损伤。

其涉及至少一个认知域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涵盖了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包括合并阿尔茨海默病等混合性病理所致的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根据国际血管损伤认知障碍分类研究共识(VICCCS),VCI包括轻度VCI和重度VCI z其中重度VCI又可分为卒中后痴呆、皮层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多发梗死性痴呆和混合痴呆。

本文将从病理、生物标志物、预测和治疗四个方面,对近年来VQ领域的一些重要临床新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一、VCl病理研究新进展VCI的神经病理较为复杂且有异质性,其病理类型与认知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目前有关VCI最大样本量的尸检病理队列研究纳入了美国ROS和MAP两个队列中共1767个病理样本,其中80%尸检者有脑血管疾病(CVD)病理(20.9%仅有CVD病理,56.1%有CVD和神经退行性混合病理\1.amar等研究发现,在具有血管性病理的尸检脑中,仅有单种CVD病理的占37%,具有多种CVD病理的占63%o而大多数的多CVD病理组,特别是那些同时涉及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硬化的,比其中任何单一CVD病理组表现出更快的认知能力下降。

进一步研究显示,大梗死灶和动脉硬化与多个认知域认知衰退有关,而微梗死和脑淀粉样血管病与认知受损则未见显著关联。

其中,大梗死灶数目越多,认知衰退进展越快,且额、顶叶白质区大梗死灶与VCI的关系最为密切。

二、VCl生物标志物研究新进展1. VCI新体液标志物近期的研究发现了一系列潜在的VCI新体液标志物。

高水平的外周血神经丝轻链(NfL)被发现与脑小血管病负荷及更快的认知衰退和更高的痴呆转化风险相关。

此外,血浆胎盘生长因子(PIGF)也可作为VCI的稳定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在非心源性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血浆中可溶性二肽基肽酶-4(sDPP4)可能升高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PSCI)的风险。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诊治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诊治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诊治进展相关试题及答案如果分水岭出现梗死,患者容易出现()A、ADB、痴呆C、认知功能障碍D、路易体痴呆小血管的脑卒中在血管性卒中中占()A、1/3B、2/3C、1/4D、1/52011年9月,Stroke杂志的一篇文章提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指()A、血管因素导致从轻度功能认知损害到痴呆的整个认知损害全过程B、血管因素导致或与之相关的认知功能损害C、有记忆损害的患者D、以上都不是关于国际上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原则叙述错误的是()A、危险评估,评估年龄、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卒中/TIA发作史B、忽视卒中和危险因素的治疗C、继发疾病的治疗,治疗抑郁、焦虑、激越等继发疾病D、关注患者的认知、总体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水岭包括()A、前分水岭B、深部分水岭C、后分水岭D、以上都是不属于小血管脑卒中的是()A、分水岭梗死B、腔隙梗死C、脑白质病变D、双侧丘脑的腔梗不属于所有原因痴呆的核心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语言功能正常B、日常生活工作能力受损C、生活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先前水平降低D、无法用谵妄或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来解释Binswange’s疾病的特点是()A、脑白质改变为主,伴随腔隙梗死、脑室扩大,但U形纤维不受累B、双侧丘脑的腔梗C、侧脑室角的脱髓鞘表现D、右侧大脑半球受损丘脑性遗忘症的关键病变是()A、左侧大脑半球病变B、右侧大脑半球受损C、分水岭梗死D、乳头丘脑束的损害分水岭梗死最主要的原因是()A、血液动力学的变化B、斑块完全阻塞血流C、脑出血导致D、以上都不是前额叶皮质下VaD的症状中,错误的是()A、记忆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较AD轻B、关键病变是乳头丘脑束的损害C、抑郁、人格改变和情绪波动很常见D、起病缓慢呈断续式,有时很隐匿双侧大脑半球病变表现为()A、语词遗忘B、全面性遗忘症C、视空间记忆障碍和位置记忆障碍D、位置记忆障碍答案:CBABDAAADBAB。

血管性认知障碍分类及诊治

血管性认知障碍分类及诊治
①查找VCI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等 ②排除其他导致认知障碍的原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三、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
四.神经心理学评估
1.成套神经心理学测验 如H.R 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 (可测查多种心理功能,包括感知觉、运动、注意力、记忆力、 抽象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等)
优点:全面、系统; 缺点:耗时长、难度高、完成率低,主要用于科研。
计算机及其他方法评测 神经心理学评估
临床评估
血管性认知 障碍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
神经影像学检查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三、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
一.临床评估
临床评估包括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并注意收集患者的年龄、 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信息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三、血管性认知障碍的诊断
二.神经影像学检查
血管性认知障碍 分类及诊治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一、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定义
• 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是指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等)、显性(如脑 梗死和脑出血等)或非显性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 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一大类 综合征。
欧姆龙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2.缺血性VCI
(1)大血管性 ①明确的脑卒中病史; ②认知障碍相对急性发病。或呈阶梯样进展; ③认知障碍与卒中有明确的因果及时间关系; ④影像学显示大脑皮质或皮质下病灶(直径>1.5cm)。
(2)小血管性 ①有或无明确卒中病史; ②认知障碍相对缓慢发病; ③影像学显示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或广泛白质病变,或两者并存。
MMSE
MoCA
修订简易精神 状态量表(3MS)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进展刘春艳;邢岩【摘要】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常见的认知损害类型,相比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VCI具有相对可预防性和治疗性,早期识别意义重大。

精确的神经心理学评估能提高早期检出率,但VCI临床表现为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的单个或多个领域认知损害综合征,具有异质性,目前尚无统一的VCI神经测查量表,现有量表需要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 is the common cause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and dementia. Unlike Alzheimer's disease, VCI is preventable and treatable particularly at early stage of the disease. Accurate neuropsychological scales for assessment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could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at early stag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VCI is predominated with executive function impairment. It has heterogeneity. There are still no universally accepted scale, and the current scale requires further veriifcation and improvement.【期刊名称】《中国卒中杂志》【年(卷),期】2017(027)001【总页数】6页(P45-50)【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心理量表【作者】刘春艳;邢岩【作者单位】100012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100012 北京航空总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显性脑血管病(出血性及缺血性卒中)及非显性脑血管病(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一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综合征[1]。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MR成像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MR成像研究进展
1 . 分类 目前 VC 并 无统 一 的分类 标 准 , 是 可 2 I 但
V 以及 A 的发 病 因素 中。 ( ) D D 2 由下 列血 管性 疾 病
引起 的 V ① 多 发性 梗 死性 痴呆 , D: 是指 多 次梗 死 引
起 的多个皮 质 、 质下 痴呆 和脑 白质疏 松症 。 皮 质 皮 ②
近年来 我 国大规 模 的流行 病学 调查 显示血 管性
人发 展 为血 管 性 痴 呆 vsua e e t , D 或 ? ac lr m ni V ) 昆合 d a 型痴呆 的危 险性很 高 ,特别 是那些 复发 性脑 卒 中病
人 。因此认 识 VCN 的意义在 于预 防和 治疗 , ID 以延
国际 医 学 放 射 学 杂 志 It d R do 2 1 uy3(13 0 3 4 n Me ail 0 2 Jl;5 :2 — 2 J 4
黪 黟 l
血管性认 知功能障碍 MR成像研究进展
M a e i e o nc magng sudy i te swih a c l og tv m pa r e t gn tcr s na ei i t n pa i nt t v s u arc nii ei im n
功 能 的 研 究 予 以 综 述
1 VCI的 概 念 及 其 分 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显 。 与血 管病 变 因素相关 的混 合型认 知 障碍 , ③ 最常
见 的即为 A D合并 脑 血管 疾病 ,是 老年 人痴 呆 的常 见类 型 。 当符 合 A D诊 断 标 准及影 像学 呈现 脑 血管 疾病 证据 . 且认 知 障碍有 突发加 重 的临床 特征 时 , 则 可 以诊 断为混 合型 痴呆 。 根据 发 病原 因和 临床 表现 V D义 可 以分为 四大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发现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早期发现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S U N Yo n i e i L I Yu e - c h u n 2 LI Ru i — mi n 1 . I n n e r Mo n g o l i a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 Ho h h o t 01 0 0 5 9 , Ch i n a ; 2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o g y ,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Ba o t o u Ci t y , Ba o t o u 0 1 4 0 4 0 , C h i n a
[ 摘要】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 V C I ) 指由脑血管危险因素以及 明显或不明显 的脑血管病导致的不 同认知障碍综
合征 , 本 文 概述 VC I的类 型 、 发病 机 制 、 早期诊断、 影 像学 表现 及 治 疗 方法 , 并 结 合 影 像 学对 V C I的早 期 发 现及 干预研 究 进行 探讨 。
d i s e a s e 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o b v i o u s o r u n o b v i o u s c e r e b r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t h i s s t u d y s u mma i r z e s t h e c l a s s i ic f a t i o n ,p a t h o -
随着脑 卒 中发 病 率不 断 上 升 ,认 知 障碍 患 者 日益 增
多, 约1 / 2的 患 者可 能 出现 卒 中后 认 知 障碍 , 约 1 / 3的患 者 可发 展成痴 呆 _ 1 1 。因此 如果 在轻 度 阶段 识别 认知 障 碍 , 并 进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诊断与治疗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痴呆)诊断与治疗进展
狭 窄 或 闭塞 , 血流缓 慢 , 脑 组 织 缺血 、 氧 , 致 缺 引起 脑 组 织结 构 损 害 , 脑 代 谢 功 能 下 降 。 临 床 上 发 和
根 据 中华 医 学会 19 95年全 国第 四届 脑 血 管病 学 术会 议 提 出的诊 断标 准 草案 为 准 。
现大 片状 多 发 性 脑 梗 死 , 其 是 特 殊 部 位 脑 梗 死 尤 及 多发 性 腔 隙 性 梗 死 病 人 , 见 于 大 、 动 脉 闭 多 中 塞, 病变 累 及 皮 质 、 质 下 区 域 。如 累 及 角 回 、 皮 丘 脑、 叶、 顶 基底 节及 脑 室 周 围 白质 等 易 发 生 血 管 性 认 知 功能 障碍 。 尚有 大 面 积 脑 梗 死 , 于 心 脏 病 由 附壁血 栓 脱 落 发 生 在 脑 内主 要 血 管 梗 死 , 其 是 尤 在 额 叶 、 叶 、 叶等 区域 脑 梗 死 也 易 发 生 痴 呆 。 顶 颞
3 对 血 管性痴 呆 这一 病 名商 榷 国 内有 些 学 者 曾 提 出 , 些 老 年 人 脑 卒 中 后 有 出现认 知 功 能 障 碍 , 尚未 达 到 诊 断 血 管 性 痴 呆 但 标 准 。此 外 , 脑 卒 中史 的 慢 性 脑血 管病 , 皮 质 无 如 下 白质 长 期 缺 血 、 氧 时 也 可 引 起 白质 疏 松 症 引 缺 起 痴呆 。脑血 管病 的危 险 因 素如 高 血 压 、 尿 病 , 糖 据 研究 有 可能 会 促 进痴 呆 发 生 。遗 传 性 脑 淀 粉样
此 外 , 质 下 动 脉 硬 化 性 脑 病 , 称 为 白 质 疏 松 皮 也 症, 主要 脑 深 部 白质 , 时期 处 在 缺 血 、 氧 情 况 长 缺 下 , 导致 脑 内循 环 障 碍 , 可 脑代 谢 功 能 下 降 。有 学

最新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最新 血管性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对照1.5SD; 3. 总体衰退量表(GDS)2~3级, 临床痴呆评定量
表(CDR)0.5分; 4. 一般认知功能正常; 5. 日常生活能力正常; 6. 除外其他导致痴呆和脑功能障碍的躯体和精神
疾患;
血管性痴呆(VD)的概念
概念: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 是指各种脑血管病引起的获得性智能障碍综合 征。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6、执行功能(组织或管理能力)
主要是额叶的功能,患者对既往所掌握的知识和技巧 逐渐丧失了运用的能力,包括理解力、计算力、执行 口头命令完成某些动作的能力,因额叶、颞叶和顶叶 病变所致的执行功能障碍,可表现为失写、失用和失 算。
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
1. 存在记忆障碍(自诉,他人提供); 2. 记忆检测成绩低于年龄和文化程度匹配的正常
何为认知功能?
原文:cognition 包括: 1. 注意力 2. 记忆力(?) 3. 定向力 4. 语言能力 5. 视空间定向能力 6. 执行功能(组织管理能力)
认知功能障碍的表现
1、注意力 患者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注意力减退,表现在对环境变化的 漠不关心;对提问的反应迟钝;不能准确回答或答非所问;严重 者表现为置之不理,无法坚持完成正常交流和病史询问。
痴呆的特征
后天获得性的 持续性的 多个认知功能损害
(1) 记忆损害
(2) 一个或多个其他认知功能损害
认知功能较先前水平明显减退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 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判断 明显地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或社会职业功能,并与以
往水平相比有显著的降低。
Prevalence of dementia syndromes
认知功能障碍的概念
2001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美国神经病学会议 上提出对痴呆早期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的指导方针,其中指出早期识别的中心是发现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患者。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有研究显示,VD 患者的影像学表现
能。低血压导致长期低灌注,使脑遭受慢 原有的认知功能衰退[17]。腔隙性梗死后 除了诊断必备的脑血管病外,尚有显著的
性缺血缺氧损害,使神经元丢失而损害认 再次卒中的风险与其他卒中类似,但发生 脑室系统扩大及海马和皮质萎缩,因此提 知功能。McGuinness[11] 等对 2005 年 4 月 认知功能减退的风险增加。 ( 4) 多饱和 出变 性 病 变 也 可 能 参 与 了 VD 的 发 病 机
之前发表的有关降压治疗与 VD 和阿尔茨 脂肪酸摄入过量及多种维生素 ( 如 抗 氧 制[24]。
海默病 ( AD) 发生关系的文献进行了分 化剂,维生素 C、B、E 及胡萝卜素) 相
颈动 脉 狭 窄 (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析,未发现确切的证据可以证明降血压治 对摄入不足,都是 VCI 的高危因素。
Kim 等[13]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或无局 灶 性 神 经 系 统 症 状 和 体 征; 重 度 多种血管危险因素,排除非血管性因素引 和 VCI 相 关,高 同 型 半 胱 氨 酸 造 成 大 动 VCI 常见于有明显脑血管病的患者,伴有 起的认知功能障碍[30]。Rockwood 等[31]提
压是主要目标,欧洲收缩期高血压研究结 果表明,收 缩 压 / 舒 张 压 平 均 降 低 7. 0 / 3. 2 mm Hg ( 1 mm Hg = 0. 133 kPa) 超过
·4004·
3. 9 年可使痴呆的发生率减半[10],长期高 可增加痴呆的风险,经典代表是皮质下动 预报因子[23]。而 神 经 元 损 伤 和 丢 失,传
涵较 VD 更为广泛。
碍综合征。尽管该定义仍在进一步发展和 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 CADA-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黄礼媛贾建平关键词: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综述文献doi:lO.3969/j.issn.1672-5921.2010.02.009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称为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o在VCI概念提出之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

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

所以,需要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对VaD概念加以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临床、科研、教学服务。

因此,VCI应运而生。

1血管性痴呆1.1VaD的概念及分类痴呆一词源于拉丁文“demen”,自七世纪起开始使用。

Alzheimer于1907年提出了Alzheimer病(Alzheimerdisease,AD)的概念,认为其主要病理学改变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伴有动脉系统管肇的粥样硬化、内皮增厚和新生血管形成¨]。

20世纪60年代末,Blessed等拉J研究认为,痴呆的主要病理学改变是神经纤维的变性、缠绕以及老年斑的形成,而血管病变并不是引起痴呆的主要原因。

1974年,Haehinski等po研究发现,多发性皮质梗死也可以导致痴呆,并由此提出了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dementia,MID)的概念。

MID主要是由于患者反复发生缺血性脑咀管病,每次留下或多或少的认知障碍症状,终成痴呆。

MID的提出对后来痴呆的分类具有晕要的影响,尤其是《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theDiagnosticandStatisticalManualofMentMDisorder¥11I,DSM一Ⅲ)和第4版(DSM-Ⅳ)以及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diseases,ICD一10)都是以此作为分类依据的。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8 Julꎬ27(20)
综 述
������2269������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李 欧ꎬ吴 双ꎬ沙中玮ꎬ李志敏ꎬ徐 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ꎬ上海 200071)
[ 通信作者] 徐建ꎬE - mail:0296@ szy. s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基金项目] 上海市卫计委神志病中医临床基地建设项目 ( ZY3 - LCPT - 1 - 1010 ) ꎻ 上 海 市 卫 计 委 薄 弱 学 科 建 设 项 目 (20151052) ꎻ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ZR1428100)
全书»中提出“癫狂痴呆” 的专论ꎬ并对其病因病机、 临床症状、治疗预后均作了详细论述ꎻ提出病位在心 及肝胆二经ꎬ临床症状具有“ 千奇百怪、变易不常” 的特点ꎮ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 中提到“高年无记性 者ꎬ脑髓渐 空 ” ꎬ 说 明 老 年 肝 肾 亏 虚、 脑 髓 失 养 是 痴 呆发病的主要病因ꎮ « 临证指南医案» 指出:“ 中风 初起ꎬ神呆遗尿ꎬ老人厥中显然ꎮ” « 灵枢������调经论» 曰:“血并于上ꎬ气并于下ꎬ乱而善忘ꎮ” « 杂病源流犀 烛������中风» 进而指出:“ 有中风后善忘ꎮ” 陈士铎« 辨 证奇闻»中提出“ 呆” 门ꎬ提出其主要病机为肝郁乘 脾ꎬ胃 衰 痰 生ꎬ 积 于 胸 中ꎬ 盘 踞 心 窍ꎬ 使 神 明 不 清 而 成[3] ꎮ 由此可见ꎬ古代医家认为痴呆发病的基本病 机是髓海失养、肾精亏虚ꎮ 病位在脑ꎬ与肾、心、肝、 脾脏脏腑功能失调相关ꎬ尤与肾脏关系密切ꎮ 此病 多为本虚标实ꎬ以肾虚为本ꎬ痰、瘀为标ꎮ 1������ 3 近现代医家对痴呆病因病机的认识 黄立武 等[4] 认为肝脏与痴呆发病有直接密切关系ꎬ肝血亏 虚、肝阴不足、痰瘀阻窍、脑脉失养是血管性认知功 能障碍的基本病因病机之一ꎮ 黄煜[5] 认为 VCI 具 有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特点ꎬ以脏腑功能衰退 为本ꎬ痰瘀痹阻脑络为标ꎻ三焦气化失常、脏腑气血 津液运化功能失调ꎬ脑气于脏气不相顺接ꎬ神机失用 而致痴呆ꎮ 王永炎等[6] 通过“ 益肾化浊法治疗老年 期血管性痴呆” 研究临床病例收集分析提出“ 毒损 脑髓、脑络” 学说ꎮ 认为痴呆与中风有相同的体质 因素ꎬ年老之人脏腑气血皆虚ꎬ水津失布ꎬ津液、气血 不能濡养脑之清阳ꎬ加之痰瘀内生ꎬ日久化生浊毒ꎬ 郁蒸腐化ꎬ败坏形体脉络结滞ꎬ脑络痹阻ꎬ终以元神 失养ꎬ大脑功能全面下降ꎬ灵机记性渐失而发病ꎮ 任 继学[7] 认为脑中血海受损导致血中脉络瘀滞ꎬ轻者 血凝痰生、热结、毒生ꎬ脑络瘀塞ꎬ损伤脑之神机ꎻ重 者脑气不能束邪ꎬ内风统领热邪火毒ꎬ窜扰脑络ꎬ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进展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 VCI )是认知障碍和痴呆领域以及脑血管病领域研究方面的交叉点,目前已经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

的认识,经历了从脑动脉硬化和慢性局部缺血发展阶段、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ulti-infarct dementia,MID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 )到VCI的漫长过程。

在众多认知障碍和痴呆的致病原因中,VCI被公认为一种高度流行和可防可治的类型,故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就VCI 最新的概念、分类、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诊断、检测工具及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1VCI概念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指由各类脑血管疾病引起的痴呆,即一种获得性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除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外,尚有一系列的神经心理症状和精神行为异常,已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 s disease, AD)导致痴呆的第二大原因[1]。

由于历史的原因,VD被不恰当的用来描述有卒中和卒中危险因素的类似AD的病例,强调把记忆障碍作为基本特征,而脑血管病可影响到认知功能的其他方面,如执行功能、语言中枢,且脑血管病患者的人格改变、行为和情绪紊乱也可能比记忆损害更为突出,虽然记忆损害对于识别AD患者很有效,但经常会遗漏伴有血管病变以执行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患者,因此脑血管病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还未发展到完全痴呆时不能按现行的VD的诊断标准界定。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除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皮质下白质缺血、小血管疾病和腔隙性脑梗死)也能引起痴呆或认知功能障碍[2-4];另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也可引起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发生痴呆,且待患者达到VD的诊断标准时常已错过重要的早期干预治疗阶段。

故VD这一概念已逐渐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近年来在深入研究该病防治的基础上,Erkinjuntti[4]又提出了VCI这一崭新的更广泛的概念 ----- 即由脑血管病相关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脑血管病(如腔隙状态、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的低灌注)引起的从各种程度认知功能障碍到痴呆的一大类临床综合征。

VCI较VD扩大了病因学范畴:血管性因素不仅包括脑卒中,也包括脑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等不明显的脑血管病,以及咼血压、糖尿病、咼脂血症等导致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还包括所有脑血管源性认知功能损害而不必有痴呆及显著的记忆缺失。

与VD相比,VCI其内涵有了新的扩展:(1)不强调记忆损害,只要有某些认知领域的功能下降,即使没有记忆力减退,仍然可定性为认知障碍;(2)不仅包括痴呆,还包括没有达到痴呆标准,但已有极轻度、轻度、中度损害的认知障碍,有些认知障碍可以是隐匿性的;(3)“血管性”不特指脑出血或梗死,还包括各种可能影响脑功能的心脑血管病变]5]; (4)VCI 包括混合性痴呆。

目前发现,VD和AD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多数人兼有AD和VD的改变,即混合性痴呆。

VD是迄今为止惟一可防治的痴呆,如果早期治疗具有可逆性,诊断VCI意味着确定伴有血管因素的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阶段,在日常生活受到影响前进行干预,避免发展到不可逆的VD晚期阶段[4, 6]。

VCI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不容忽视,它被公认是一种高度流行和可以预防的综合征[7]。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有一半患者存在某种程度的认知障碍,有1/3患者发展为明显的痴呆,这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也给家庭及社会增添了沉重负担。

因此在患者发展成VD前发现伴有血管因素认知功能损害而进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VCI概念的提出,强调了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有利于早期进行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2VCI的分类2.1按脑血管是否受损分类Rockwood等[8]将VC1分为三型:非痴呆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no dementia, VCIND)、VD 和伴有血管因素的AD(混合性痴呆)。

将轻度VCI作为VD的前期阶段。

随时间推移和病情发展,多数VCIND将发展为VD。

2.2按病情严重程度分类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VCI。

轻度VCI常见于皮质下白质损害或有血管性危险因素的人群中,表现为注意力和执行功能障碍,而记忆力相对保留,可出现抑郁、情绪不稳及情感淡漠等;中度VCI : 表现为语言、记忆力、视空间、人格、计算力、判断、概括功能至少一项以上受损,尚未达到痴呆的标准,可有或无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重度VCI:患者脑内常存在明显病灶,且伴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多表现为痴呆[10]。

2.3按有无遗传因素分类根据有无遗传因素分为散发性VCI和遗传性VCI。

散发性VCI包括非遗传性的、由血管因素或血管病包括白质损害、腔隙性梗死、大面积梗死或出血等引起的各类程度不同的认知功能障碍或痴呆,遗传性VCI包括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脑动脉病、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脑动脉病和脑淀粉样血管病。

3VCI的流行病学研究与转归不同研究给出的MCI发病率以及转化率差异很大,表明方法学变量诸如研究设计、样本特征、评定和诊断方法都对研究结论有显著影响。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显示[10], VD每年的发病率约3. 8%。

,女性VD发病率在65~69岁人群是0. 3%~1.36%, 85岁以上人群升高到9. 3%。

;在相同的年龄组男性VD发病率由1.3%~2. 2%。

升高到9. 3%~15. 9%,男性比女性更常见。

在65岁以上人群中,所有痴呆的患病率为8%,其中VD占13%~19% ,混合性痴呆占11%~43%,AD占42%~61%,在所有的痴呆中VD所占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但由于痴呆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度增加,所以VD的患病率也呈相对增高趋势。

加拿大健康和老年研究中心对10 263例随机选择的社区居民和住院患者的调查发现]11], VCI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的患病率约5%,并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高,其中65~84岁老年人中VICND所占比例最高,而85岁以上者混合性痴呆和VD的患病率逐渐升高。

5年随访发现,46%的VCIND患者进展为痴呆,52%死亡,但是随诊还发现,某些VCIND患者的症状可自行改善,提示VCIND并不一定进展为VD。

新加坡地区的一项对普通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报道痴呆的总发病率为2%~4%,其中VD占40%~50% [12]对25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无残疾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最初无认知损害的患者占56% 40%为VCIND,4%为痴呆。

1年后,31%的VCIND认知损害症状恢复,10% 的无认知损害患者发展为VCIND,11%的VCIND发展为痴呆[13]。

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脑血管病与认知损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脑血管病早期痴呆的发生率比VCIND低,但部分VCIND可转变为VD。

4VCI危险因素通常认为导致卒中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即是VCI的危险因素。

VCI的危险因素包括可干预的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心理因素和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4.1可干预的血管性危险因素4.1.1高血压一项群体性前瞻性研究发现,高收缩压是血管性痴呆的独立危险因素[14]。

2002年欧洲一项收缩期高血压与痴呆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收缩压降低7 mmHg且舒张压降低3.2 mmHg超过3.9年,能使痴呆的发生率减少一半[15]。

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硬化和小血管扩张异常,影响脑组织血液灌注,也可导致血管自主调节功能丧失而引起白质病变。

总之,高血压通过影响脑代谢和破坏脑结构而损害认知功能。

4.1.2糖尿病糖尿病增加患痴呆的危险性,特别是老年人的血管性痴呆,当糖尿病合并严重的收缩压(>180 mmHg或心脏病时血管性痴呆的危险性更高。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病独立的危险因素,也是VCI明确的危险因素,与糖尿病的大血管、微血管的并发症有关。

糖尿病与代谢和血流动力学障碍有关,引起大小动脉病变,导致脑血流量下降和血管反应下降,这些病理改变可能引起缺血和缺氧。

Hassing等[16]通过702例80岁以上老年患者的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患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倍。

不同类型糖尿病的认知损害可能有所不同,1型糖尿病患者易有精神运动反应速度减慢和心理适应能力降低;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有学习、记忆、心理适应性和精神运动反应速度的损害[17,18]。

4.1.3高脂血症高脂血症引起认知损害的生理学机制主要是其对脑血管的损害及脂质过氧化导致了脑组织损伤。

研究表明,Apo E & 4可能与VCI有关,VCI患者的Apo E£4增多情况与AD患者相似。

Apo E£4可升高血浆中胆固醇水平,从而加速动脉硬化,使VCI的危险性增高。

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VCI的发生有关[19]。

4.1.4心脏病与房颤心肌梗死、充血性心脏病、房颤均是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心律失常特别是房颤患者发生卒中和卒中后痴呆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

房颤引起的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的脑组织低灌注可能是脑损伤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

4.1.5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导致慢性脑血流低灌注状态,从而脑内海马、额叶乙酰胆碱含量减少、白质弥散性脱髓鞘,而且脑白质病变已经被认为是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之一[20]。

4.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与VCI的发生也相关[21 ]。

Sachdev等[22]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通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其造成的脑缺血坏死、脑白质疏松症、脑萎缩等导致VCI。

4.1.7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Hassan等[23]对84例腔隙综合征患者进行了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发现DD基因型在有脑白质改变者中的分布明显高于无脑白质改变者,认为DD型是脑白质改变存在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脑白质改变与认知减退密切相关。

4.1.8其他Rom cn[24]研究发现吸烟、酗酒都会增加卒中的危险,并与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相关。

过多地摄入多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维生素(如抗氧化剂,维生素C E、胡萝卜素和B族维生素)相对摄入不足,都是VD的高危因素。

4.2心理因素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有明显的关系,部分卒中后抑郁患者经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和认知损害均有所改善[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