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数学广角《数与形 例1》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数与形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数与形1》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 数学广角——数与形1》人教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数与形的关系,强调数学中数字与几何图形之间的联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广度和深度,培养数与形沟通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理解数字与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2.能够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析和判断,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1.数与形的关系。

2.图形的基本性质与特征。

3.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课件或板书。

2.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

3.适量的小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节:数与形的联系(40分钟)1.引入:通过展示一副图画,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图形,并引导他们思考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联系。

2.学习:讲解数与形的关系,如正整数与几何图形的边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3.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总结几何图形与数字的对应规律。

4.总结:引导学生发言,总结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并展示结论。

第二节:图形的特征(40分钟)1.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知识点,简要复述数与形的关系。

2.学习:介绍几种基本图形的特征,包括线段、角、平行四边形等。

3.实践:让学生通过测量、画图等方式,验证基本图形的特点。

4.讨论:组织学生交流对不同类型图形的理解和认识。

5.总结:梳理图形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形成对图形的整体把握。

第三节:图形的应用(40分钟)1.引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数字与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习:以简单问题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3.练习:布置相应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加深对图形应用的理解。

4.总结:与学生共同总结图形的应用,并对知识点进行回顾。

六、课堂延伸1.让学生以生活中的实例展示数字与图形的联系。

2.组织学生设计简单游戏或活动,加深对数与形的理解。

3.带领学生深入探讨不同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 数与形(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 数与形(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数与形(1)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组成的可能性和规律性。

2.掌握整数的数目与形状的关系。

3.能够灵活运用数与形的关系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字和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分析数字组成形状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1.探究数字和形状之间的规律。

2.综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案、教材。

2.数学工具:尺子、钢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出示一个由数字组成的几何图形,让学生观察,猜测数字与形状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如何影响形状。

2. 探究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将一些特定数字按照顺序组合成不同的形状,例如数字“8”可以组合成“∞”形状,让学生认识数字具有多样的组合方式。

3. 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组合的数字与形状,进行讨论和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分析数字如何影响形状的变化。

4. 拓展提出更复杂的数字与形状挑战,让学生动手尝试,进一步发现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六、课堂练习1.快速找出数字组成的各种形状。

2.分析数字组成形状的规律。

3.解决实际问题,利用数字和形状之间的联系。

七、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发现,共同探讨数字与形状的奥秘。

八、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上相关练习题。

2.自己设计一个数字与形状的组合图形。

九、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字与形状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际例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字与形状之间的内在关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学生们在数字与形状的探索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 新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数与形的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数与形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定义与特性2. 形的定义与特性3. 数与形的关系教学步骤:1. 引入数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数的含义。

2. 引导学生思考数的特性,如整数、分数、小数等。

3. 引入形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形的含义。

4. 引导学生思考形的特性,如长度、面积、体积等。

5. 讲解数与形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数与形的运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与形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数的运算方法,如加、减、乘、除等。

2. 形的运算方法,如长度、面积、体积的计算。

1. 复习数的运算方法,让学生熟练掌握。

2. 引导学生思考形的运算方法,如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3. 举例讲解数的运算与形的运算的联系,如分数的乘法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4. 让学生进行数的运算与形的运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数与形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运用数与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数与形的实际应用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实际应用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数与形的知识解决。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确定需要用到的数与形的知识。

3. 讲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利用数的运算与形的运算。

4. 让学生进行实际应用问题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数与形的创新教学目标:1. 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创造出新的数与形的组合。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内容:1. 数与形的创新方法。

1. 引导学生思考数与形的创新方法,如将数字与图形结合。

2. 让学生进行数与形的创新练习,发挥创造力。

第五章:数与形的总结与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总结数与形的知识,巩固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拓展数与形的知识,提高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数与形的总结。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优秀教学案例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自主探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数与形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导:教师以问题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学生建立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3.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生活实例: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背景,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数形结合:引导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与形的关系,让学生初步感知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境创设: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动、直观的数与形的相关实例,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讲授新知
1.数与形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学习数与形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我通过数一数、画一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接着,我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优越性;最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感悟,使学生在互动中提升数形结合思想。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的教学中,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感受数与形的联系,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材以丰富的情境和实例,引导学生从数的认识过渡到对形的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数与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数与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107页例1)二、教材分析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与形密不可分,可用数来解决形的问题,也可用形来解决数的问题。

本课时是使学生通过数形的对照,利用图形直观形象的特点探索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与正方形数的关系,表示出数的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体会到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三、学情分析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教材在小学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已经逐渐借助推理与知识迁移来完成,并结合教材挖掘、创造条件开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进入中高年级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已有一定发展,为了使学生更直观的理解知识,同时又满足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本节教材在编排上体现了先数后形的顺序,把形象真正放在支撑地位,从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而服务。

四、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图形中隐藏着的数的规律,并会应用所发现的规律;使学生会利用图形来解决一些有关数的问题;2、数学思考: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思考、归纳、合作等活动,发现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意识,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3、问题解决:使学生能够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使学生建立通过数形结合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掌握数形结合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法;4、情感态度:培养学生通过数形结合来分析思考问题,从而感悟数形结合思想,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借助“形”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究过程中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感悟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数与形》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新增的内容。

教材分两个例题进行编排,其中例2是利用图形直观解释抽象的数学问题,是以形助数的内容。

教材让学生通过观察与计算,发现加数的规律与和的规律。

通过利用分数意义的直观模型,感受“无限接近”的含义,让学生知道最终的结果就是1,从而说明有些问题通过画图解决起来更直观。

教材仅仅通过画图就要让学生认为最终结果就是1,缺乏应有的推理和严谨的逻辑很难使学生信服,怎么从数的“无限接近”到了作图就能说明等于了呢?难道图比数更精确吗?【学情分析】虽说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有一些感受和认识,特别是对以形助数来分析问题有一定体会,但是本课教学的真正起点在哪里?笔者认为有必要做一个简单的课前检测。

下面是我对本班50名学生的前测数据:题1:用图形解释5.8×3+5.8×7=5.8×(3+7)=58 的合理性?前测结果:正确率32%,大部分学生知道计算过程是应用乘法分配律,但无法用图形解释。

分析:1.多数学生认为以形助数是额外的负担。

2.没有相关内容的训练和技能保证。

题2:算一算0.9+0.09+0.009+……=?前测结果:0.9+0.09+……=0.999……(72%)0.9+0.09+0.009+……=1 (10%)不会解答(18%)分析:1.学生缺乏表示无限结果的方式。

2.学生难以理解无限接近就是等于。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1.在解决1/2+1/4+1/8+……=1的问题情境中,借助图形支撑直观感受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并解决数的问题,感受极限思想和错位相减法。

2.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过程,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体会数形结合、极限等基本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等活动,在数与形之间建立联系,增强以形助数的意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4.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
- 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教材,提前指导学生预习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的相关内容。
- 准备学习指导手册,包含本节课的预习作业、课堂练习及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辅助材料:
- 准备斐波那契数列与螺旋图形相关的图片、图表,以便在课堂上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与形的关系。
3. 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和它与图形的关系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动态图演示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 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斐波那契数列相关的实际问题。
2. 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通过拼图或绘制图形,演示斐波那契数列与螺旋图形的关系。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8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来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数列规律的探索,通过图形的观察和分析,使学生理解数与形的内在联系,特别是斐波那契数列与螺旋图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中的整数认识、简单的数列概念以及图形的特征有紧密联系。学生已经在之前的学习中掌握了基本的数列概念,能够识别简单的数列规律,并了解图形的分类和特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发现数与形之间的美妙关系,深化对数学规律的认识。
2.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数与形的联系,增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三篇人教版六班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优质范文一设计说明: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握好数形结合的度,就可以把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在引进新知、建构概念、解决问题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有利于进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解题规律。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种数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

因此,教学伊始,从观察、分析例1中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算式左边的加数和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使学生在体验用形表示数的直观性的同时,学会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2.借助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从观察抽象的算式特点开始,先通过简单的计算找到规律,再借助多种几何图形直观验证计算过程及结果,使学生在初步了解、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同时,体验到数学的极限思想。

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1+3+5+...+95+97+99=( )设疑:怎样快速计算出这个算式的结果?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题。

观察图形,把算式补充完整。

1=()1+3=()1+3+5=()1+3+5+7=()(2)观察图形与算式,(总结)规律。

观察、讨论。

仔细观察,看一看上面的图形和算式左边的加数有什么关系。

汇报规律。

[规律一:算式左边加数的个数与对应的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的个数相同。

规律二:算式左边加数的和是大正方形左下角的小正方形和其他“┐”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的个数和。

规律三:算式左边加数的和正好等于大正方形中每列(或每行)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总结:即从1开始,几个连续奇数相加的和即是几的平方。

(3)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 数与形(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 数与形(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数与形(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数与形(1)》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发现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中点的规律,从而引出数学公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探索能力,对于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图形中点的规律,这需要他们具有较强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点的规律。

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发现图形中点的规律。

2.理解并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探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规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中的点,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等活动,发现图形中点的规律。

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找出其他图形中点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图形中点的规律。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规律在实际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图形中点的规律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8.板书(课后整理)根据教学内容,整理板书,便于学生复习和巩固。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版(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版(1)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数学广角数与形人教版 (1)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数学广角中的数与形。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数与形。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

同时,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图形。

难点主要是数的运算和几何图形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一些几何图形模型。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cm,宽是5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2. 数的认识:我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数的认识,例如整数,分数,小数等。

3. 数的大小比较:我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们学会比较数的大小,例如比较两个整数,比较两个分数等。

4. 数的运算:我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们学会进行数的运算,例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5. 简单的几何图形:我通过讲解和示例,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例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

6.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和计算,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会写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以便学生们进行复习和巩固。

七、作业设计答案:7/12答案:3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数的认识和运算掌握得比较好,但在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计算上还需要加强。

在课后,我会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并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延伸。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数与形》(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数与形》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内容。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中数与形的相互关系,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数与形的相互关系,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数与形的相互关系,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三角板、直尺、圆规、量角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数与形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数与形的相互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数与形的定义、特点,分析数形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与形的关系,提醒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数学广角——数与形》2. 主要内容:数与形的定义、特点、数形结合的方法、实例演示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课堂所学。

2. 提高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数与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丰富,实例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数与形的关系。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4. 改进措施: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数与形的第一课时。

我要明确一下教学内容。

我们将会学习教材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节内容,也就是“数与形”的关系。

我们会通过例题和练习来理解数和形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然后,我要指出一下教学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让学生们理解数与形的联系,重点则是让学生们能够运用这个概念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上,我需要准备一些图形和数字的卡片,以及一些练习题。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这个概念。

我会展示一些图形,并问学生们,这些图形可以用哪些数字来描述?比如,一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它的边长来描述它。

通过这些例题,我会让学生们理解数与形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在随堂练习环节,我会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

这些练习题会包括一些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们能够运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把数与形的关系用图形的形状和数字的大小来展示出来,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它们的联系。

是作业设计。

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回家后能够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这节课结束后,我会进行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学生们在课堂上是否掌握了数与形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这个概念。

同时,我也会思考如何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个概念,让们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它。

这就是我今天的课程,期待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程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们特别关注。

是数与形的概念。

数与形是数学中的两个基本元素,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数是形的量化,而形是数的直观表现。

学生们需要理解这个概念,才能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它。

是数与形的相互关联。

在教材中,我们通过例题和练习来展示数与形是如何相互关联的。

学生们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数与形之间的规律和关系。

第三个重点是运用数与形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教学设计)【上好课】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设计这堂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第八单元第01课时,数学广角数与形(一)。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中的规律,并用数学的方法进行验证。

具体内容包括:三角形的个数和周长的关系,正方形的个数和周长的关系,以及多边形的周长和边数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图形中的规律;二是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验证规律;三是让学生培养观察、操作、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发现和验证图形中的规律。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多边形的周长和边数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

教具包括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学具包括三角板、正方形板、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些图形,并提问他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2. 讲解知识点:我会用PPT展示多边形的周长和边数的关系,并讲解相关的知识点。

3. 例题讲解:我会用PPT展示一些例题,并讲解解题的步骤和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用PPT展示一些随堂练习题,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六、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上,我会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多边形的周长和边数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 请用三角板和正方形板,尝试拼出不同形状的多边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2. 请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一个任意多边形,并计算它的周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多边形的周长和边数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还是会出现一些错误。

在下一节课中,我将继续强调这个知识点,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理解。

拓展延伸:除了本节课的内容,我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多边形的面积和边数的关系,以及多边形的对角线和边数的关系。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_第01课时_数学广角-数与形(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数与形(一)》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感受数与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多样的学习素材,有数学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有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也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

这些素材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思考能力。

但是,对于数与形的联系,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数与形的密切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理解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体会到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讨论法、操作活动法等,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理解数与形的联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与形的联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数与形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数与形的联系。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与形的联系,会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8.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数与形的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和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并发现图形的规律,感受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和数量关系的知识基础,对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他们也能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

但是,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层次不齐,部分学生对于图形的规律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并发现图形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3.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并发现图形的规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并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发现图形的规律。

2.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图形卡片、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几何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

例如,展示一些图案,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图形的规律,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探索并发现这些规律。

例如,给出一些图形的组合,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数与形》例1(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与形》例1(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数与形》例1(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数与形》例1的教学,主要内容包括: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数与形的密切关系,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图形性质的过程,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和图形性质的过程,培养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难点:1. 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数形结合的实例、练习题。

2. 学生准备:草稿纸、铅笔、直尺。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课题:展示数形结合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受数与形的关系。

2. 提出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研究数形结合的问题?二、探索新知1.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数形结合的方法。

3. 实例讲解: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必做题:教材Pxx页练习题。

2. 选做题:教材Pxx页拓展题。

板书设计:数与形一、导入二、探索新知1. 小组合作2. 全班交流3. 实例讲解4. 练习巩固三、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作业设计:1. 必做题:教材Pxx页练习题。

2. 选做题:教材Pxx页拓展题。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和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与应用。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架起了一座沟通“数”与“形”的桥梁,它既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数”与“形”是数学研究对象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为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的第一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为探索数与形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理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并能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学难点1. 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的理解。

2. 数形结合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数形结合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让学生做一些数形结合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数形结合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1. 八数学广角——数与形(第一课时)2. 内容: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数形结合的实例。

作业设计1. 基础题:做一些数形结合的基础练习题。

2. 提高题:做一些数形结合的提高练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环节: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通过PPT展示一些数形结合的实例,如数轴、坐标图、图形面积的计算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数与形的紧密联系。

导入环节的设计应简洁明了,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新课内容讲解:在新课内容讲解时,教师应从简单的例子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数与形(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数与形(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第1课时数与形(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

本课时“数与形(1)”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图形中点的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和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数形结合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思考,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图形中点的规律的过程,发现并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现图形中点的规律,体会数形之间的联系。

2.难点: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图形中点的规律,并用字母表示。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图形中点的规律。

2.交流讨论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发现和思考的过程,共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数形之间的联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相关图形和实例。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图形和练习题。

3.教学用具:黑板、粉笔、直尺、圆规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呈现(10分钟)1.教师出示相关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数出图形中的点。

2.学生独立观察图形,数出图形中的点,并与同桌交流。

操练(15分钟)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学生数出图形中的点,并记录下来。

2.学生动手操作,数出图形中的点,并记录在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者执教者上课日期:
内容数与形一:等差数列之和与正方形数的关系调整或修改栏
教学
目标
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活动,帮助学生借助“形”来
直观感受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有时“形”与“数”能互
相解释,并能借助“形”解决一些与“数”有关的问题
重点
借助“形”(面积模型、线段图、直角坐标系等)感受与“数”
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难点让学生体会极限思想。

课时
教学
准备




一、复习导入
计算出结果
1+3=()
1+3 +5=()
1+3+5+7=()
1+3+5+7+9+11+13+15+17+19=()
二、探究新知
观察一下,上面的图和下面的算式有什么关系?把算式补
充完整。

2
1
1=22
3
1=
+23
5
3
1=
+
+
我发现,1、算式左边的加数是大正方形右上角的小正方形和
其他“L”形图形所包含的小正方形个数之和正好是每行或每
列小正方形个数的平方。

2、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正好是这串数个数的平方。

三、运用知识
1. 你能利用规律直接写一写吗?
1+3+5+7=()
1+3+5+7+9+11+13 =()
1+3+5+7+9+11+13+15+17 =()
2. 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可以看成两部分:1+3+5+7=42
5+3+1= 32
42+ 32 =25
2. 请根据例1的结论算一算。

1+3+5+7+9+11+13+11+9+7+5+3+1=()
3. 下面每个图中最外圈有多少个小正方形?
照这样画下去,第5个图形最外圈有()个小正方形。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108页做一做,第2题。

第109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板书
设计
教后
随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