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德6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10篇)

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10篇)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篇1)吴有性: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明朝末年,战争连绵,灾荒不断,疫病流行。

崇祯辛巳(公元1641年),山东、河南、河北、浙江等地疫情猖獗,延门阖户,感染者往往相率倒毙。

一般医者以伤寒论治,难以取效。

“不死于病,乃死于医”,身处那种情况下的吴有性认为“守古法,不合今病,以今病简古方,原无明论,是以投剂不效。

”吴氏因此系统地钻研古代医书,认为历代医书研究温病的太少,故而不揣固陋,大胆设想,深入观察,“格其所感之气,所入之门,所受之处及其传变之体”。

结合临床实践经验编写了《瘟疫论》,成为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继《伤寒论》之后又一部论述急性外感传染病的专著,在外感病学及传染病学领域均占有重要的地位。

吴氏的医学成就与其不顾个人安危,亲临疫区寻求疾病之因、探求治疾病之法,奋不顾身地为患者着想的精神与举动是分不开的!在他看来,患者的生死才是大事。

只要自己所为有利于患者便行,怎么能够因为自己的福祸而左右探求为民疗疾方法的步伐呢!真可谓:苟利患者生死矣,岂因祸福趋避之!中国古代名医事迹及医德故事(精选篇2)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

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

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

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

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

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

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

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

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略论中国医德

略论中国医德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干 S e M e i l n s h M e i n 2 1 年 第 l 卷 第 6 q ek dc A dA kT e dc e 0 2 a i 0 期
为针 头1 2 / 的直血 管 , 常选 用前额静 脉 , 通 颞浅静 脉 , 耳后静 脉 , 颅骨骨 缝静
且此种 方 法 , 人感 觉疼 痛减 轻 , 病 从而 消除 了病 人( 别是 31岁 以 内的儿 特 0 童) 因打 针 而造 成的 恐惧 心理 , 大提 高 了病 人的 满意 度 。 大 2 妥 善 固定 穿刺 部位 . 5 穿 刺成 功 后 , 须立 即妥善 固定 。 可直 接影 响穿刺 的成 功率 与 能否顺 它 利完成 输 液程序 。 们采 用一次 性输液 贴 , 我 方便 , 菌 , 无 实用 。 尤其 是 4J 患 ,L 者易动 , 定要牢 固 , 固 若静 脉 穿刺 手足 处 , 行硬 纸壳 或小 木 板固 定 ; 皮 可 头
2 操作 护 士要具 备 良好 的心理素 质 3
良好 的心 理素 质是静 脉注 射成功 的基 础。 脉穿 刺 时 , 理状 态非 常 静 心
重要 , 护士要坚定信心, 情绪稳定 , 精力集中, 放松 自然, 心情舒畅 , 没有心 理负担时第一针成功率就高 , 特别是对小儿患者的家属要做好解释工作 , 并取 得合 作 。
2 静 脉 穿刺以直刺 为好 . 4
直束 法 是指 穿 刺静 脉时 针 头与皮 肤成1一3。其 优点 是针 尖刺人 皮 0 O O, 下直接刺入血管, 使静脉不易滑动, 成功率较高, 一针见血率达9%以上, 6 而
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略 论 中 国 医德

( 兴化 市 中医院
【 键词 】 中 国医德 ; 关 中医 学 ;

与医生相关的传统文化

与医生相关的传统文化

与医生相关的传统文化医生是社会中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担负着保护人们健康的使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医生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仅是治病救人,更是医德高尚、慈悲为怀的楷模。

本文将介绍几个与医生相关的传统文化。

一、医德慈悲:中国医学强调医者仁心,慈悲为怀。

这一理念在中国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有所体现。

医生应该以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中心,始终保持慈悲之心。

他们会尽力帮助患者,不计较报酬,而是把人民的健康放在首位。

二、尊师重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

医生作为师者,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深受社会尊重。

他们不仅仅是医治疾病的专家,更是传授医学知识、培养医学人才的导师。

尊师重道的传统文化,使得医生在社会中得到了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三、中医药文化: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重视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文化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草药知识,还有针灸、拔罐等独特的治疗方法。

这些传统医学的疗法在中国久经考验,被广大人民所信任和接受。

四、医者仁心:中国古代有句谚语:“医者仁心,为国家之根本。

”这句话凝聚了中国医生的职业精神。

医生要以人民的健康为己任,保持慈悲和仁爱之心。

他们不仅仅是治疗疾病的专家,更是关心患者身心健康的朋友。

通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提供更准确的诊疗方案。

五、孝道传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念。

医生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要尽孝道,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家人。

医生要在工作之余,尽量分配时间和精力,照顾家人的身体健康。

这种家庭责任感和孝道传承,使得医生在家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六、古代名医: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医生,他们的医术和医德成为后人学习和崇拜的对象。

比如,华佗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医之一,他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另外,张仲景、李时中等也是中国医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医术在当时有着很高的声誉,对后人影响深远。

简述我国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

简述我国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

简述我国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中国的医德评价是将医学师的公民、专业和社会责任形成一个综合评价体系,从而评价医师的社会责任地位和履行职责的能力。

医德评价有着很多种方式,其客观标准也有很多,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法律遵从。

作为一名医疗服务者,医师首先要遵守国家规定的法律和法规,尊重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2、道德规范。

疗服务要求医务人员要符合医学专业实施的道德规范,遵循服务患者的原则,尊重患者的尊严,维护患者的健康权利。

3、责任观念。

德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医务人员履行职责,认真对待每一例病人,并自觉履行职业道德精神,为患者谋取最大利益。

4、学术要求。

德评价还要求医务人员要更新知识、不断学习,以确保临床护理实践符合国家规范性文件的要求。

5、技术水平。

德评估要求医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临床的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水平。

6、文化水平。

为了更好地开展医疗服务,医务人员还要提高文化水平,加强自身服务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以上就是中国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

作为一名医疗服务者,必须牢记这些客观标准并认真遵守,以确保自己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国医德评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因此,国家规定了医德评价的客观标准,要求医务人员要遵守法律规定,遵循医疗服务道德规范,履行职责、提高学术水平和技术水平,提升自身文化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除了上述客观标准外,医德评价还需要医务人员自觉倡导和维护社会责任,弘扬专业操守,努力营造一个健康良性的医患关系。

比如,在咨询患者时,要真诚、温和的态度,尊重患者的意见;在临床实践活动中,要以客观、公允、公正的态度,负责任地对待每一例病人;在向社会公开医疗服务信息时,要有正确话语,不得传播不实信息。

总之,医德评价是对医务人员职业责任、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的客观评价体系,是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医务人员共同追求的目标。

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医德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医德思想

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医德思想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国传统医学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医学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要求。

我国很多古代医学典籍中都有对医德的阐述,如“医律”“医要”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大医精诚》、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医家五戒十要》、喻昌的《医门法律》等。

这些医德名篇凝聚了古代医者的智慧和力量,体现了中华传统医学的独特魅力,值得生活在现代的医生群体景仰、学习和思考。

对传统医德思想的挖掘和阐释有助于继承、弘扬优良医德传统,促进现代医德建设。

1.博爱济世中国医学从来都不仅仅只是治病救人、活人性命,而且还主张仁爱救人,赤诚济世。

博爱济世的医德要求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层层递进,从低到高不断发展,提升到更完美的人生境界。

第一个层次是“仁爱”。

强调爱人“医乃仁术”是我国古代对医术的高度概括,医学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怀,这种关怀应该基于一种内在的德行,而不是外在强加于医者,作为一个医者比起其他的职业更需要“爱人”一个缺少“仁爱之心”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医者。

因此,医生要仁慈善良,热爱病人,珍爱生命。

《内经》说“天极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说谨遵“生命神圣”就是坚持“主性命者在乎人,去性命者亦在乎人,养性命者亦在乎人。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第二个层次是“博爱”。

强调医者不仅要爱人而且强调要广泛的爱、平等的爱、推己及人的爱。

医者要对所有的患者一视同仁,不分高低贵贱,而且要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

孙思邈《大医精诚》认为,行医时“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还要常“易地以观,则利心自淡矣。

”医学家寇平主张同等对待每一个人,他说:“痴聋喑哑不可以欺瞒,英雄豪杰不可以趋奉,富贵之家不可以犀象脑子以为圆,贫贱之家不可以麻渣曲末以为散。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的医德基本原则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的医德基本原则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的医德基本原则在我国的医学伦理中,诚信、尊重生命、保护患者权益、对病人负责是重要的基本原则。

然而,其中有一项并不属于我国的医德基本原则。

从我的了解和研究中,我认为以下选项不属于我国的医德基本原则:追求经济利益。

医德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的医家文化。

其中,诚信是医德的核心价值观。

诚信意味着医生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真实地、客观地向患者传递医学信息,真诚地与患者交流和协商,并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

医生要承诺始终为患者服务,不以经济利益为主导。

尊重生命是我国医德基本原则中的另一个重要价值观。

医生必须对每一个生命保持尊重和敬意,无论其贫富、地位或种族。

这意味着医生要将患者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尽力挽救生命,减轻病痛,并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保护患者权益是我国医德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之一。

医生应该尊重和保护患者的自主权、知情权、隐私权和公平待遇权。

这意味着医生在与患者进行治疗决策时,应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告知患者病情、治疗方案等信息,依法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在医疗过程中,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选择,尽可能满足其合理需求。

对病人负责是我国医德基本原则的重要要求之一。

医生要对患者所承担的诊疗行为和治疗效果负责,并在医疗过程中遵循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的规定。

这意味着医生要根据医学知识和经验提供科学、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过程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然而,追求经济利益并不属于我国的医德基本原则。

医生应该将患者的利益置于首位,而不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导。

医生的职责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而不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而降低医疗质量或滥用医疗资源。

医德的核心是为患者的健康和福祉负责,而不是为经济利益追求。

诚信、尊重生命、保护患者权益和对病人负责是我国医德基本原则的核心内容。

医生应该始终牢记这些原则,并将患者的利益置于首位,而不是追求经济利益。

只有在遵守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医生才能真正履行他们的职责,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负责任和有价值的医疗服务。

浅析中国传统优秀医德的基本内容

浅析中国传统优秀医德的基本内容

浅析中国传统优秀医德的基本内容作者:赵娜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8期摘要我国是一个具有传统优秀医德的文明古国,在我国传统优秀医德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必要性。

我国古代的医家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医德传统,其中包括仁爱救人、重义轻利、平等待人、尊重同行、医术精湛、精心诊治等思想。

本文就此对中国传统优秀医德的基本内容做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传统优秀医德基本内容中图分类号:D6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6-227-01一、仁爱救人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典籍《黄帝内经》中提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要求用医学“济群生”。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认为,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的是“爱人知人”,“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也强调:“人命至重,贵有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要求医家“志存救济”“誓愿普救含灵之苦”①。

在师徒相授的医德文化传播过程中,许多医家在自己徒弟出师时赠送灯笼和雨伞,以鼓励和启迪弟子们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地为民行医,救人之危。

可以看傳统社会时期历代医家都把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仁爱救人”作为一个医生必须具备的基本医德准则。

医家要怀有“仁爱救人”和“恻隐之心”,视病家疾苦为己事,如果有急病求医者,全心去救治。

因此,行医治病、施药救人就是要施仁爱于他人。

二、重义轻利东汉名医张仲景强调医生必须要多为患者着想,他在《伤寒杂病论》序言中批评当时社会上热衷于功名利禄的那些人,反对“竟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

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清《吴鞠通行医记》写道:“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德”。

清代名医费伯雄说:“为救人而学医则可,为谋利而学医则不可。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风与医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风与医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风与医德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之中。

在这深厚的文化传统中,医风和医德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医风是指医务工作者所应当具备的科学态度、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而医德则是指医务工作者在从事医疗工作中所应持有的善心和慈悲之道。

医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医学的崇尚和尊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医风强调的是医者应以患者的利益为重,精心治疗,务使患者康复。

医生应当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凭借科学的方法和技术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同时,医者还应当具备谦虚、认真负责、尊重患者的工作态度。

这些要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强调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

医风的形成和传承离不开智慧和经验的积累。

在古代,许多著名的医学家留下了卓越的医学著作,这些著作对后世的医学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例如《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记载着丰富而深刻的医学思想和医疗经验。

这些经典著作为中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医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医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德也是医务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原则。

医德关注的是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品质和慈悲心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德被视为高尚的品德标准,被视为医务工作者在从事医疗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医务工作者应当执着于自己的职业,拥有追求真理和治愈病痛的愿望,始终保持职业道德的高尚情操。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医德也体现在医德教育的传承和发展上。

在中国古代,医家德道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医德教育强调的是全面发展医务工作者的道德品质,使其在执业过程中始终遵循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

医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医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提高其医学水平和医疗质量。

然而,在当代社会,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医患关系变得日益复杂。

医疗纠纷和就医难等问题也给医风和医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中的医风和医德的价值,加强对医风和医德的宣传和培养,引导医务工作者以正确的医学伦理观念来进行临床工作。

浅析中国传统优秀医德的基本内容

浅析中国传统优秀医德的基本内容

中图分类 号 : 6 8 D 4

文 章编号 :0 909 (090 .2 1 10.522 0)62 70

仁爱救人
我国第一部中医理论典籍‘ 黄帝 内经》 中提出:天覆地载 , 万物悉 唐代孙思邀对医生强调 不得于性命之上, 率尔 自 逞俊快, 邀射名 备, 莫贵于人” 要求用医学“ , 济群生” 张仲景在《 。 伤寒杂病论 ・ 中 序》 誉 , 甚不仁矣” 明医陈实功在O1 。 " 宗・ 科正 医家五戒十要》 中认 为“ 凡
思邈也认为, 医术 是广博深奥、 至精至微” “ 的学问, 故学者必须博极 “ 医源, 精勤不倦, 不得道 听途说 , 而言医道 已了, 自误哉 。“ 就 深 精
是指精湛 的医技, 他认为有精湛的医技, 能够治病救人 , 使病人起死回 生就是大医。他本人正是对医术精益求精的典范。少年 开始“ 留心作 意, 殷勤学之, 无一病不究其因, 无一方不洞悉其理” 医学造诣极深 , 成 为一时名医。清 代叶天士为求医术精 良, 先后拜师多位 , 他这种虚心
认为, 感往昔之沦丧 , 他“ 伤横夭之莫救, 乃勤求古训 , 博采众方” 为 的 ,
乡井同道之士 , 不可生轻侮 傲慢之心 , 切要谦和谨慎, 年尊者恭敬之 , 是“ 爱人知人”“ ,上以疗君亲之疾, 下以救贫贱之厄 , 中以保身长全 , 以 有学者师事之, 骄傲者逊 让之 , 不及者荐拔之 , 如此 自无 谤怨, 信和为 养其生。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也强调: 人命 至重 , ” “ 贵有千金 , 一方济 贵也 。不得“ ” 道说是非, 议论人物 , 炫耀声名, 昔毁诸医, 自矜 己德 。 偶 之, 德逾于此” 要求医家“ , 志存救济 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在师徒 然治痊一病, 则昂首戴面 , 而有 自许之貌, 谓天下无双, 此医人之膏盲 相授 的医德文化传播过程中, 许多医家在 自己 徒弟 出师时赠送灯笼和 也 。龚廷贤在‘ 万病回春 ・ 云林暇笔》 中指 出“ 吾道中有 等无行之徒 , 雨伞, 以鼓励和启迪弟 子们不分昼夜、 风雨无阻地为民行 医, 救人之 专一夸 己之长, 形人之短 , 每至病家 , 问疾病, 不 惟毁前医之过 以骇患

中国医德的发展

中国医德的发展

中国医德的发展引言中国医德始终是中国医学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中国医德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对中国医德的发展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中国医德的概念解读1.医德的定义:医德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患者负责、尊重人权和道德信仰的要求。

2.医德的重要性:医德对于医务人员的行业道德建设和医学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医德可以提高医疗质量,增加患者的信任,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提升社会对医务人员的认可度。

中国医德的演进历程1.传统医德的形成:中国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古代,医务人员就开始形成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

例如,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等价值观一直被尊奉。

2.医德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医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例如,医患矛盾的日益加剧、商业化医疗的出现等,对医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医德的核心价值观1.以患者为中心:中国医德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知情权,充分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

2.诚信守信:医务人员应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承诺,维护医学诚信。

诚实守信是医德的基石,医务人员应始终如一地为患者提供真实、准确的医学信息。

3.尊重生命和人权:医德要求医务人员尊重生命,尊重患者的人权和隐私。

医务人员应当尽力救治生命,严格遵守医疗伦理规范,不歧视患者,不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中国医德的主要问题和挑战1.医患矛盾的加剧:随着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患者权益意识的增强,医患矛盾日益突出。

医德面临困境,需要进一步完善医务人员的职业伦理教育和医疗制度改革。

2.商业化医疗的冲击:商业化医疗的出现使得医务人员面临着经济利益与医学道德的冲突。

医德需要进一步规范,防止商业化行为对医疗质量和医患关系的负面影响。

中国医德的发展对策1.完善医学伦理体系: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建立健全医学伦理体系,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行为准则,推动医德规范的落地和执行。

我国医务工作者医德义务的主要内容

我国医务工作者医德义务的主要内容

我国医务工作者医德义务的主要内容
中国医务工作者的医德义务是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医德义务一直都是医务工作者们无懈可击的基础,它对于关系到病人健康的科学医疗行为都赋有明确的义务。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我国医务工作者医德义务的主要内容,以宣传正确的医疗观念,增强其他医疗机构和行业人士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构建良好的和谐社会环境。

总体而言,我国医务工作者医德义务包括公平、正确、真诚、文明、尊重等主要内容。

首先,医务工作者应公平对待每一位病人,而不是因种族、性别、宗教、政治信仰而做出歧视和差别对待。

其次,应该正确处理医疗活动,不得以任何形式滥用临床权力,力求让病人获得安全、及时、有效的治疗。

再次,医务工作者应真诚地传播专业知识,以有效地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

此外,医务工作者在参与医疗活动时应尊重病人的看法和意见,理解并尊重病人个人生活方式,以尊重病人的尊严和个人隐私。

最后,医务工作者应以文明、有礼貌的态度与病人沟通,以免损害病人的神经和情绪。

另外,医务工作者也有其他义务需要遵守,例如须尊重病人和尊重他人的智识能力,保持公正和公平的职业标准,不断推进自身的知识水平,保证职业守则的完整性,熟练掌握先进的护理技术,严格实施医药管理,有责任心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及做到保密性和可持续性的服务。

总而言之,我国医务工作者医德义务是发展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也是拥有一个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社会气氛的必要条件。

因此,我们一起来致力于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不断促进医务工作者的医德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都应持续发挥良好的道德行为,才能够享受到医务工作者自身服务病人、贡献社会、彰显职业形象的一股正能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医疗实践的缺失 从见习、实习开始,老师们讲授最多的是临床 知识、技能和经验,很少告知他们面对是残缺的 生命,痛苦和不幸,走近的是一个弱势群体。
ppt课件
10
3. 医疗环境中的缺失
医学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产生和发展的。 麻木、淡漠仍存在就医环境之中。校园文 化、医院文化的兴起在人文关怀,以人为 本的方向仅仅是起步。从古典人文主义与 宗教的博爱精神研究到今天全国医院开展 以病人为中心的活动都是人文荒漠中的一 块新的绿洲。
第六章
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ppt课件
1
医患交流 医者必修课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ppt课件
5
1.医学从来都不是一门与社会、文化无关的纯自然科 学。
2.高科技的临床应用取得重大成果的同时,也付出了 沉重的代价——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被淹没。
3.现实医疗实践证实:(中山医大调查) 综合医院收治病人中,27%与伦理问题有关,18%与法 律问题有关,20%与情感问题有关 。 近年来发生的医患关系纪纠纷个案中,40%以上同医务 人员的情感、爱心、同情心、责任心、法律意识有关。
ppt课件
12
古今中外对医学生的要求
无德不成医 医本仁术……不仁不可托,不智不可任,不廉不可
信。 ——晋代名医杨泉语
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 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 而不是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 —— 《爱丁堡宣言》
ppt课件
13
德之不存,艺于何有?
——摘自爱因斯坦1931年对工学院学生的讲话
ppt课件
14
五.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医院 的体现
1. 医学要有生命的温度 2.服务观念的精髓就是尊重病人 3.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
4.现代医学模式注重“社会——心理——生理” 有机统一。
心身疾病的发生:冠心、高血压、猝死、消化性 溃疡、哮喘、神经性皮炎、荨麻疹、偏头痛……知 识分子英年早逝说明了什么?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1、 第一印象形成:
视觉 75% 味觉 3%
嗅觉 3% 听觉 16% 能觉 3%
2、医务人员的服饰、发型、神态、举止 端庄、朴实、整洁、稳重,给人以可敬、 可信、可亲的形象,会产生安全感。
ppt课件
19
3、目光、眼神、视线
微笑-----友善、赞许、关注、肯定、 自信、愉悦、力量……的表示
8.10城市消费者调查,有21个生产和服务行业 中,有1/4的人认为,医疗行业面孔最冷漠 (《健康报》05.10.31)
9.敬畏生命 美国有关报道:30%-40%手术是不 该做的,成千上万种药物中,确切有效仅占
10%,可有可无占30%,根本无效占60%。
ppt课件
7
10.医生的人际关系 医患关系——求医与就医,良药应可口 医际关系
5. 谁主宰医院的生死存亡? 病人是上帝?是衣食父母?是朋友?是熟人?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6.“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体现: • 导医择医(技术可靠、反应灵敏、情
感智商、爱心形象) • 提高医疗质量 • 明明白白消费—— 一日清单制等 • 解决“三长一短” • 改善就医环境 • 缩短住院时间和待术时间 • 尽量减少医疗费用 • 各种知情同意权、自主权、隐私权 • 个性化的服务 7.换位思考,开展“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 活动 8.给病人一个惊喜
ppt课件
11
4.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大医院技术水平 相差不大,差距大的是人文关怀。
美国、德国医学生课程中,人文医学占 据20—25%,英国、日本也占10— 15%,我国平均为7.54%,以“两课” 为主。
60年代美国兴起STS教育法已在全世界 推广, Sciense(科学),Techollgy(技 术),Socity(社会)
冷漠、绷脸、噘嘴、皱眉、拘谨-----不可取
4、沟通已成为社会学,传播学和公共关
系学的最热门话题之一。
04年高考作文题——语言与沟通
患者择医意向,47%以上与人性有关。
ppt课件
6
4.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福冈宣言》指出,所有 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
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
无能力的表现。 5.医务人员是用自已健康挽救病人健康的职业。 6.每当我们没能发挥最好水平,就是伤害了病
人。 7.医生不易,病人更难。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一、医学的本质就是人学
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两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人学,需要人文精神的滋养。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 (萨尔瓦多· 医学象人字,撇是科技医学,捺是人文医学。
2.表现——语言、动作、体态。 3.追求——信赖、和蔼、人格魅力、自
信、成就感。 4.气质——仪表、言谈、举止。 5.风度——人的气质的外观 6.魅力——个人气质、风度对他人的影响

ppt课件
9
三.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
1.指导思想和理论上的缺失 有政治信念等教程和德、智、体全面培养目标, 但缺乏生命、人性、精神、心理的教育和理论上 的支持。
应该惦量一下有钱人的一撮金钱和穷人感激的泪 水,你要的是哪一个?
——摘自《Hufeland氏医德十二箴》
一个病人是将身体健康、毕生幸福甚至生死的问 题都交给了医师,这是他对医师的信任。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 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 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目标。
医护关系
11.医生为何成了冷漠老大 12. 情商、智商和亲和力
情商— 认识,控制自己及人际沟通能力
亲和力与学术水平,技术能力不成正比,与 服务水平,沟通技巧,同行相处,病家满意 度成正比
13.截肢手术的反思 14.医生的苦、辣、酸、甜
ppt课件
8
二.什么是医生的人文修养
1.内涵——奉献、正直、伦理、人道、自 律、爱心、宽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