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与朱元思书》公开课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优秀公开课ppt

《与朱元思书》优秀公开课ppt

关键语句解读与情感表达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达了作者对富春 江美景的赞叹和向往自然的情感。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通过描绘游鱼和细 石的清晰可见以及急湍猛浪的奔腾气势,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水的清澈 和奔腾不息的赞美。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对 追名逐利之徒的蔑视和对美好自然的留恋,体现了作者高洁的志趣。
作者简介
吴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 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 好学有俊才。沈约见其文,倍加称赏。梁天监二年 (503),吴兴太守柳恽召为主簿,常引与赋诗。建安王 萧伟趋贤重士,召吴均为记室,掌文翰;萧伟迁江州 (今江西九江),补吴均为国侍郎,兼府城局。后柳恽 又转荐吴均于梁武帝,帝召之赋诗,深为赏识,任为侍 诏,累升奉朝请。
课程目标与意义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与朱元思书》的基本内容 、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 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然美的感受,培养健康的 审美情趣。
课程意义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 价值和教育意义。通过学习本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言文 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领略到中国传 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然美的无穷魅力。
《与朱元思书》优秀公开课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拓展与延伸 • 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 • 课程总结与回顾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与朱元思书》背景及作者简介
《与朱元思书》背景
该作品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骈文,是他写 给好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文章以书 信短札的形式,描写了富春江至桐庐一百余里的山水 景物,文章骈散相间,清新隽永,历历如画,是六朝 山水小品的佳作。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学课件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tuān]/ 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xuān miǎo],争高/ 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yīng]/成韵。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yuān]飞/戾 [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横柯[kē]/上 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2 与朱元思书
吴均
学习目标
1 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准确地翻译和积累文言字词。 2 理清文章的思路,感受“奇山异水”的特征,学习写景方法。 3 体会作者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志趣,培养健康高雅的情趣。
0111
第一课时
视频欣赏
导入新课
古人说:“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 春。”富春江位于浙江省中部,一边连 着“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一边 连着“天下第一奇山”之称的黄山。有 人盛赞全长110公里的富春江“揽天下 奇景于一身”。元代画家黄公望描绘富 春山景致创作《富春山居图》,一跃成 为元朝四大画家之首,其画更是成为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富春山水绝在“异水”:
静则碧绿清幽、清澈见底; 动则如箭若奔,湍急汹涌。
剪辑精美镜头
奇山:青山看不厌
富春山水绝在“奇山”,奇在山势,你看“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 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视觉的角度,以动写静,使静止的 景物富有动感,更能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两岸山势的陡峭与壮美,给人以身临其 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诵读音韵美
读准下列紫色字的字音
水皆缥碧( piǎo ) 互相轩邈( xuān miǎo ) 嘤嘤成韵( yīng ) 鸢飞戾天者( yuān lì ) 窥谷忘反( kuī )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教案:《与朱元思书》教学目标:1. 了解杜牧的《与朱元思书》这首诗的背景和主旨。

2. 学会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1. 了解杜牧的《与朱元思书》的主题和寓意。

2. 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2. 理解诗中的深层意义和寓意。

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杜牧的《与朱元思书》课文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与朱元思书》的标题,与学生简单讨论一下“与朱元思书”指的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思考,预测诗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对这位古代诗人的兴趣。

Step 2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杜牧的生平和他的作品特点,简单介绍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并和学生共同回顾一下之前所学的古代诗词及其特点。

Step 3 阅读(15分钟)教师给学生分发《与朱元思书》的课文材料,并鼓励学生先自己粗略阅读一遍,然后再细读,理解诗的意义和情感。

Step 4 分析(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帮助学生找出每个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功能,并深入探讨作者的寓意和情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Step 5 诗歌鉴赏(15分钟)教师让学生欣赏《与朱元思书》的吟诵录音和一些相关的图片。

学生可以自己观察、思考和感受,然后发表自己的诗歌鉴赏意见。

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扩展他们的思路和想象力。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杜牧的作品特点和《与朱元思书》的主题和寓意。

并提醒学生积极欣赏和阅读好诗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写一篇读后感或诗歌鉴赏的作业。

学生要求在作业中对《与朱元思书》的主题和意象进行分析和阐述。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杜牧的《与朱元思书》的背景和主旨,学习解读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了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并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情感:写富春江的美景会让追求高位的人,管理政务的人,内心 平静,流连忘返,表达了对幽静安闲的大自然的向往,同时在作 者对奇山异水的赞叹中,突出山水之美。
处事思想:表现作者厌弃尘俗、寄情山水、向往自然的情感。
课堂探究
文章最后一句“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有 何深刻含义。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犹言明中有暗;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犹言暗中有明。 这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给人以草木茂盛,欣欣向荣、积极向上 的感觉。 同时以景衬情,暗示作者面对社会的黑暗,不消极待世,积极向 上的态度。
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指平息名利之心。 看。 同“返”,返回。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
筹划、治理。
横斜的树枝。
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白天。 互相掩映。
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也会平息名利 之心;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 流连忘返。
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
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互相和鸣。 和谐的声音。 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同“啭”,蝉鸣
泉水冲击石头,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互相和鸣,鸣 声嘤嘤,和谐动听。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
吴均生活的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一些仕途失 意的士人便遁迹山林,避世隐居。吴均的仕途也不如意,因而他 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
注:吴均 “秉笔直书”,在书中称梁武帝萧衍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这让梁武帝十分不 高兴,因为梁武帝一直想把“齐和帝被迫禅位”给自己的这段历史抹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想象去完成。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放在本单元学习它有它的双重目的:一是让学生领略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前者是情感目标,后者是知识和能力目标。

而在学习过程中,后者是基础。

所以安排两课时来学习本课比较合适。

第一课时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扫清本课的语言障碍,完成对本课的理解和诵读过程;第二课时在诵读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关于本文的写景特点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去完成,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媒体设计】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配乐朗诵和风景图片)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此意境中得到熏陶、感染。

也有助于学生想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

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课文译文的配乐朗读并展示风景图片)二、课文简介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习效果)师归纳:本文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优质公开课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优质公开课课件

山之形 山之色
泉水激石,好鸟相鸣 山之声
蝉转不穷,猿叫无绝
热爱自然、鄙弃名利、避世退隐
RED
延伸拓展:
历代文人墨客对富春江美景的赞美:
唐代韦庄称富春江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 宋代苏东坡亦誉: “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 元代吴桓赞道: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RED
南朝(梁) 吴 均
读准课文
RED
读准加点字音:
水皆缥( piǎo )碧

互相轩邈( miǎo )

嘤嘤 ( yīng )成韵

鸢( yuān)飞戾( lì)天


急湍( tuān )甚箭

泠泠( líng )作响

千转( zhuàn)不穷 ●
窥( kuī )谷忘反

与 朱 元 RED 思 书
南朝(梁) 吴 均
读准课文
RED
朗读本篇课文,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注意:
a.重音-- 如:急湍甚 箭 ,猛浪若 奔


b.节奏--
以“二二”节拍为主,如: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对于整散相间的句子,应读得抑
扬顿挫。
c.语速-- 应慢一些,以便品味、欣赏
RED
全文思路
总 说: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异水 分说
奇山
赏析品味--意境美 RED
1、请找出文中描写 “水”的语句,思考:文章从哪些角度来 写水之“异”的?水“异”在何处?
缥碧-- 色
千丈-- 深
见底-- 清
游鱼 细石

湍 -- 急 浪 -- 猛
( 静态、正侧面: 清澈 )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篇)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篇)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出本文生动形象、美丽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

2、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3、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艺术处理方法及的感情。

【教学重点】赏读基础上熟诵全文【教学难点】寓情于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

好,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吴均何许人也?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诗人。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文书札见长,表现出沉湎山水的情趣,称为“吴均体”。

本文是一篇另种文体,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二、教学过程〔一〕读其文,疏其义1、对于这样杰出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一起来读一遍,读时肯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奏要随情景而易。

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

2、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结合课下解释,四人一小组合作沟通。

〔同学分组活动〕请三个同学来翻译一下,一人一段。

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中一些挺重要的词句,和大家一起沟通。

〔二〕神游佳境本文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很多景物,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

〔同学回答:风烟、天山、水流、小舟、游鱼、细石、急湍、孟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三〕体情品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那么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思索半分钟后,开通我们的“自由论坛”。

〔同学商量〕整理同学发言得: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喜爱美妙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同学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自由探讨在当时肯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会,避世退隐的主动性及消极性。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公开课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公开课教学课件

佳句品析——感受语言美
品析下列语句 ①“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 主观感受。
② “负势竞上……千百成峰”
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 雄奇景色;“竞”“争”二字赋予静态的山生命力和动感。
佳句品析——感受语言美
③“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 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根据课文默写Βιβλιοθήκη (1)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2)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侧面写江水清澈的语句是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
(5)赋予静止的山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语句是: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6)表明作者淡泊名利、避世归隐思想的语句是:
在上面
互相掩映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横斜的树枝在上面交错遮蔽,(挡住了天空,)即使在白天,林间仍显得昏暗;稀疏的
枝条交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整体把握——感受结构美
第一部分(1自然段):总领全文。(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第二部分(2自然段):分写 描绘 异水。 第三部分(3自然段):分写 描绘 奇山。 第四部分(4自然段):抒怀。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也从听觉、视觉写出了万物 欣荣、欢快自得的气象,衬托山林的寂静。句式整 齐 , 音韵和谐 , 朗朗上口, 节奏感强。
总结全文
1、作者在这恬淡、闲适、纯净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感情也得到了 升华,山水的美荡涤了身上所有世俗的尘埃,这里远离了尘世的 喧嚣,名利、忧愁,烦恼全部烟消云散。由景生情,因景明志。 既突出了富春江山水的巨大魅力,更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 视和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体现了作者高洁、旷达的情怀。也映照 出作者悠然自足的人生态度。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赏美景,愉悦人心2、掌握描写美景的方法3、朗读并背诵全文【语言导入】师:前面一节课,我们完成了翻译全文的任务,本节课我们将要跟随吴均的眼睛,看一看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的美景。

犹记得初一所学的一篇科幻小说,刘慈欣写的《带上她的眼睛》。

透过休假领航员的眼睛,身处地心落日六号的“她”得以窥见地球的日月星辰,草原,微风等美景。

现在请各位同学们依据原文,戴上吴均的眼睛赏美景,把课文朗读一遍,感受愉人山水的魅力。

(生朗读)【赏山水之景】活动任务:寻找吴均眼中的山光水色师:同学们,我们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眼睛也普通,那么,不妨借助作者吴均的眼睛 来看看山水。

并完成相关的问题。

作者在第一段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可见吴均认为他所历经的这一程山水是天下第一等的奇异。

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请你找到相应的句子证明。

如果不是,也请说明你的理由。

【教师板书:山水奇异,天下第一】生:我认为这一程山水是奇特的,理由有:吴均乘船所见的水都是青绿色,江水千丈深且清澈见底。

绿水且干净的水,对眼睛 很友好。

老师常说,眼睛 累了,就看看绿色的风景吧。

师:这主要是从水的哪个角度描写?(水之颜色,水之声音,水之形态,水之光泽,水之质地)生:水的颜色师:你用什么感觉知道这是绿色的水?生:眼睛师:所以从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说作者通过感官里的视觉描写(板书:视觉描写),为读者呈现了江水哪种特点?生:江水颜色青绿又澄澈。

师:眼见为实的“千丈见底”和“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何共同之处?生:都是描写江水的清澈师:两者有区别吗?生:一个说可以看见江底,一个说可以看见江底的鱼游动,还有细小的石头,眼睛没有阻碍。

区别……师:你觉得哪种表述,你会印象深刻?生:第二种师:为什么?生:它有细节,填补了我对江水清澈的想象空间。

师:是啊,直接说江水清澈,我们没法感知具体江水澄清的程度。

《与朱元思书》优秀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优秀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优秀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优秀公开课教案导语:《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

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本文的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爱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

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

3.体会文章的“结构之美、语言之美、意境之美、志趣之美”,获得美的享受。

教学准备让学生通过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决文章中的生字词。

设计思路本文虽是书信可与一般书信不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小品文。

因此在教学时,应当使学生初步懂得怎样审美。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要教学生读懂文本并能顺畅地朗读;二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

朗读,总的说来,速度宜慢,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要注意停顿,每读完一小层都可以作稍长的停顿,这样才有鲜明的层次感,不至于将两个不同的画面交错在一起。

还要注意确定重音,例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中,重音当落在“箭”“奔”二字上,才会使人感到形象鲜明。

教师要做示范朗读,也可以让学生中读得好的示范。

教学时由眼前的风景引入。

启发想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假定某些情节,然后设问。

例如,作者这次是特意选择一个“风烟俱净”的日子并且自雇小船出游;作者说“猛浪若奔”不是从旁看到的,而是小船在浪尖上行驶时亲自感受到的;“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是作者的幻觉,如此等等。

根据这些情节设问,可能引起争论,但更有可能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好答案。

学情分析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致。

然而文章优美的语言会第一时间打动学生,我们不妨从朗读、品味语言下手。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1教材分析《与朱元思书》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文言文,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

或写景,或书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渗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

《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物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

作者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本课作为本单元的开篇讲读课文,以写景为主,借写景来抒发作者的人生情趣,在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中,起着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学习的重要作用。

学情分析八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了一些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所以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读,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大意。

但对于写景的技法__的内涵,学生不会自主分析学习鉴赏,这是学生的难点;还有朗读,学生能齐读、自由读,但不会有感情的朗读,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音韵美,所以要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一些文言知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体会__多层次多角度描绘景物的.特点,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的主旨,重视朗读训练,进一步培养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注释和资料,读准字音,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并理解__基本内容。

2、通过教师点拨。

讨论及学生自读,试读,有感情读等方式,体会__多角度,多层次描绘景物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__基本内容并掌握常用文言词汇;体会__多角度多层次描绘景物的特点。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优秀课件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优秀课件

互动问答法
总结词
鼓励学生提问,增强课堂互动。
详细描述
教师在课件中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同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04 课程评价
CHAPTER
学生评价
01
02
03
内容丰富
学生认为课件内容充实, 知识点覆盖全面,有助于 他们深入理解《与朱元思 书》这篇文章。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优秀课件
• 课程介绍 • 课程内容 • 教学方法 • 课程评价 • 课程展望
目录
CONTENTS
01 课程介绍
CHAPTER
课程背景
《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 所著的一篇著名的山水小品,被视为 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该课件以《与朱元思书》为基础,旨 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 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自然 和人文景观的热爱。
互动性强
课件中设计了多个互动环 节,如小组讨论、在线测 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度。
视觉效果好
课件的视觉效果出色,使 用了丰富的图片、动画和 视频素材,使得课程内容 更加生动形象。
教师评价
教学资源丰富
课件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 源,如PPT、教学视频、 拓展阅读等,方便教师进 行教学准备和课堂讲解。
03 教学方法
CHAPTER
案例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 掌握知识点。
详细描述
教师在课件中引入与课程内容相 关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 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从而加 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小组讨论法
总结词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 通能力。
详细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关于体裁——骈体文: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 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 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 品文。 骈体文,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的文章,本文是骈体文。
读准字音
缥(piǎ)o 碧
急湍( ) tuān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厌弃 尘俗的生活情趣。
情感的抒发与景物的描写相得益彰,用大自然的美景与社会世俗 作对比,反衬出富春江景色惊人之美和移情易志的巨大魅力。
拓展阅读
云鸟竹山 从向中际
山 中
窗檐窥见 杂
里 出 。
上 飞 ,
落 日 。
来 烟 ,
吴 均

板书设计
总 说: 奇山异水
奇山
山形——
高山寒树 轩邈成峰
(秀丽、高峻)比拟
山声—— 水激 鸟鸣 蝉转 猿叫
(幽静) 对偶
山色—— 横柯上蔽 疏条交映
(林茂荫浓)
以动写静 以声衬静
合作探究
1.“鸢飞戾天者”和 “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
指追逐名利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2.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 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 的是什么?(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美丽
泉,猿则百叫无绝。
通“啭”,鸟鸣声
停止,断
译文: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 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 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互 相之间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 地向上,直插云天,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与朱元思书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课件
柯 飘 荡 负势 轩 邈
líng yīng piǎo bì héng kē kuī gǔ
泠 嘤 缥碧 横 柯 窥谷
yuān hè míng lì tiān xī xīn jīng lún
鸢 和鸣 戾天 息心 经纶
7/29
朗诵指导
• a. 重音——如“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重音应落 在“箭”“奔”二字上。
汹涌波浪像飞驰马
14/29
译文: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地方也能
看到底,水底游鱼和细小石子也能看得 清清楚楚。湍急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 涛骇浪势若奔马。
15/29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相互 轩邈;争高直m指iǎ,o千百使寒人凉成看之峰了意。感树泉到有水“争激高着石山向”,凭上依(高峻)形势,
29/29
4.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5. 详细写: “奇山”
6. “看” (高山,寒树,横柯, 疏条)
7.
“听” (泉响,鸟鸣,蝉噪, 22/29
整体感知
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语句是哪一句?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2、作者笔下水是怎样情状呢?请依据文中相关词语 说说水特点。
水静: 清澈 ;水动: 急猛。
• 被誉为上海、杭州“后花园”,拥有“全国县级旅游之冠”美 称。
28/29
关于文章体式
•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 全篇以偶句为主, 考究对仗和 声律。骈体文也有一个发展过程。早期骈体文, 多 数是偶句, 亦称骈句, 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偶句, 字数整齐划一, 但并非对仗。到以后发展成“四六 文”(亦称“骈四俪lì六”), 对字数和对仗要求 就变得严格起来。本文前两段中, “风烟”两句、 “从流”两句、“急湍”两句以及“泉水”以下 直至篇末, 都是骈句;其余都不是, 能够视为早期 骈体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公开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 公开教学课件
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汹涌 的大浪像奔腾的骏马。
三析山水之妙
“异水”——富春江水之异
正面描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异 静态描写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视
水质清澈透明 侧面描写
水之清 水之深
平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视
动态描写
急速奔涌
水之急
比喻:把浪比作飞奔的骏马
二品山水之韵
一次聚会中,梁武帝以六字叠韵为戏,让群臣 酬和,吴均竟然无词以对,武帝毫不客气地以 “吴均不均”给他下了断语,“遂永疏隔”, 再无重用的机会。 张溥叹息他“何独无天子缘也”实际上,吴均 文体清拔有古气,不事堆砌,语句明澈,与齐 梁时绮丽的文风不相适应,自然答不上梁武帝 堆砌语言的文字游戏;而其“家世寒贱”,也 在极为重视门第的南北朝时期受人轻视。
夸张
俯视
正面
动静结合
湍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喻 平视 侧面
山高林密 “两岸高山,皆生寒树。” 视觉 仰视 远眺

层峦迭峰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拟人
音响和谐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以闹写静
听觉
变幻多姿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视觉
三析山水之妙
总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整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体 风 貌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清澈透明、浑然一体 舒畅、惬意、轻松闲适
开头四句,点出环境氛围、人物心情、观景位置等要点。
二品山水之韵 青白色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箭还快
飞奔的骏马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与朱元思书》的内容;(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精美的词句和表达技巧;(3)能够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水平;(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并体会古代书信的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尊重;(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文中精美词句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欣赏;(3)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3)古代书信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及其作品《与朱元思书》;(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书信的文化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精美词句和表达技巧;(2)对比分析,了解古代书信的特点和价值。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2)教师示范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5.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借鉴。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2)学生展示自己对古代书信的理解和创作,进行课堂展示。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3)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反思:(1)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哪些不足;(3)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 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 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写法探究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这句话描写了富春江两岸山岭高耸入云的雄奇之美。 静止的山在作者笔下,仿佛有了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 力。“负”“竞”“轩”“邈”“争”“指”等词运用拟 人修辞手法,把原来静止的崇山峻岭写活了,写出了山势 之“奇”。
写法探究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 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从听觉角度,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了山间泉 流、鸟鸣、蝉叫、猿啼的声响,合奏出一部美妙的大自然 交响曲。同时以声音衬托出山林之寂静。
写法探究
2.作者写水时,采用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和 动静结合的手法,请举例说明并赏析其作用。
分别用“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和“游鱼细石,直视无 碍”从正面和侧面来描绘江水的清澈。“水皆缥碧,千丈见 底”是静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是动景。动静结合, 写出了水的静态的清澈和动态的湍急。
体会情感 本文重在写景,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说说在这些
景物描写中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观点一:“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一句,让人感受到了 享受自由、无拘无束、无牵无挂的轻松惬意,透露出作者恬 静的心境,展现了作者旷达的情怀。
体会情感
观点二:“急湍甚箭,猛浪若奔”“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这两句,作者赋予山水以情感和生命,水在争相向前, 山在竞相向上。表现了作者对自然、自由的热爱,对生命力 的赞颂。
示例2:我读出了富阳到桐庐间的水是清澈、湍急的,从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一句可以体现出。
水的特征:清澈、湍急。 山的特征:高峻、连绵、充满各种声音,有什么 作用?
作者描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表面上看来热闹异常,其实 是以动写静,显示山深无人的幽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 向往。同时,为后文的“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埋下伏笔,强调大自然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 作用,也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ppt课件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ppt课件

品味感情:
找出文中触景生情,点明中心的句子,表达
了作者怎样是思想情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抒发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 的蔑视,含蓄地流露出爱慕大自然、宁静淡 泊、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小练笔:
结合吴均对富春江的描写给富 春江写一段导游词。
拓展延伸
2、《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 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 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山随平野尽,江如大荒流。-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李白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PART
PART
山的特点: 1.高峻 2.山林幽静 3.生机盎然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小组交流
把预习的结果在组内进行交流,要求 组长主持,让大号先说,组长总结点 评。
描写水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正面描写)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侧面描写)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使用夸张、比喻修辞。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突出水的清澈见底。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比喻,突出水势之急。
水的特点:水清ຫໍສະໝຸດ 水急整体写山: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视觉 以动写静,赋予了生命和动感,给 山增添了无限生机,给人以身临其 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奇山”一段,美在疏密有致, 美在巨细相映,美在喧寂互衬, 美在有情有景······
课文美点寻踪
美在直抒胸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写出了 作者在这美好山水中的感悟与 感受,表达出作者的心声与志 趣。
作业:
欣赏“吴均三书”,赏析《与施 从事书》、《与顾章书》美点。
体味之一:读出层次感
一、诵读课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 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 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 碍。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 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 思书
吴 均
阅读提示:
本文是吴均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也 是一篇精美的写景短文。作者用生花妙笔, 为友人描绘出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也写出 自己面对美景的感受,意在劝友人放下争 名夺利之心,忘情于天地大美之中。朗读 课文,体会文中描绘的山水情境,陶冶自 己的性情,把你的感受与同学分享。

趣味活动 一、诵读课文
二、欣赏课文
课文美点寻踪
《与朱元思书》是描写山水景色的小 小美文,美点甚多,让人回味。
课文美点寻踪
美在脉络清晰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 个字总领全文;第二段写 “水”之美,第三段写“山” 之美;水色山光,如诗如画, 展现在我们眼前。
课文美点寻踪
美在情景交融
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起笔含情, 写出了清丽、开阔的江面美景;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写出了陶醉 于美景中的闲适与惬意;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简直就是极 富抒情意味的由衷赞叹了。
课文美点寻踪
美在音韵和谐
全文四字句有28个,能分明 地表现出动人心弦的语音之 美、“旋律”之美,以及由 它们所形成的舒缓平稳之美。
课文美点寻踪
美在对江水的描写
第二段既描写了江水的洁净、 清澈与纯美,又写出了急流奔 腾、浪花飞涌的情状。一动一 静,写的是“异水”的奇丽。
课文美点寻踪
美在对对山峦的描绘

过 程
趣味活动 二、结合本文内容,试着说一个四 字短语,短语中要求含有“山”、 “水”二字。
例:奇山异水、山光水色
先做一个趣味活动:
模山范水、山水画卷、奇山异水、 山光水色、山容水态、山青水碧、 山高水长、山静水动、山中有水、 水中有山、山重水复
一、诵读课文
一、诵读课文
体味之二:读出陶醉感
二、欣赏课文
再做一个趣味活动:
试将本文最后一个句子挪动一 个地方,使课文形成新的结构。 这新的结构就是比较规范的 “描写——抒情”式结构。
再做一个趣味活动: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 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横柯上蔽,在 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 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 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