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与朱元思书》,使学生掌握朱元思的基本生平、书法艺术以及其与王羲之的交往历史。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朱元思的基本生平、书法艺术以及其与王羲之的交往历史。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领会朱元思的书法艺术精神。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朱元思的生平及其与王羲之的交往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体会朱元思的书法艺术精神。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引导学生深入领会朱元思的书法艺术。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课余时间,自主收集有关朱元思的书法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进行解答。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讨精神,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参考。

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朱元思的书法展览,让学生亲身感受朱元思书法的艺术魅力。

2. 邀请书法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和技巧要点。

3. 开展书法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创作能力。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赏美景,愉悦人心2、掌握描写美景的方法3、朗读并背诵全文【语言导入】师:前面一节课,我们完成了翻译全文的任务,本节课我们将要跟随吴均的眼睛,看一看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的美景。

犹记得初一所学的一篇科幻小说,刘慈欣写的《带上她的眼睛》。

透过休假领航员的眼睛,身处地心落日六号的“她”得以窥见地球的日月星辰,草原,微风等美景。

现在请各位同学们依据原文,戴上吴均的眼睛赏美景,把课文朗读一遍,感受愉人山水的魅力。

(生朗读)【赏山水之景】活动任务:寻找吴均眼中的山光水色师:同学们,我们作为一个普通读者,眼睛也普通,那么,不妨借助作者吴均的眼睛来看看山水。

并完成相关的问题。

作者在第一段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可见吴均认为他所历经的这一程山水是天下第一等的奇异。

可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请你找到相应的句子证明。

如果不是,也请说明你的理由。

【教师板书:山水奇异,天下第一】生:我认为这一程山水是奇特的,理由有:吴均乘船所见的水都是青绿色,江水千丈深且清澈见底。

绿水且干净的水,对眼睛很友好。

老师常说,眼睛累了,就看看绿色的风景吧。

师:这主要是从水的哪个角度描写?(水之颜色,水之声音,水之形态,水之光泽,水之质地)生:水的颜色师:你用什么感觉知道这是绿色的水?生:眼睛师:所以从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说作者通过感官里的视觉描写(板书:视觉描写),为读者呈现了江水哪种特点?生:江水颜色青绿又澄澈。

师:眼见为实的“千丈见底”和“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何共同之处?生:都是描写江水的清澈师:两者有区别吗?生:一个说可以看见江底,一个说可以看见江底的鱼游动,还有细小的石头,眼睛没有阻碍。

区别……师:你觉得哪种表述,你会印象深刻?生:第二种师:为什么?生:它有细节,填补了我对江水清澈的想象空间。

师:是啊,直接说江水清澈,我们没法感知具体江水澄清的程度。

与朱元思书教案(省公开课)

与朱元思书教案(省公开课)

与朱元思书教案(省公开课)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与朱元思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价值。

2.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吴均及其作品《与朱元思书》。

2. 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课文《与朱元思书》。

2. 简介作者吴均及其文学地位。

3. 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美。

4.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讨论其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作者简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作者吴均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 培养学生对文学家的敬仰之情。

教学内容:1. 吴均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 吴均的文学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步骤:1. 介绍吴均的生平,如生平经历、性格特点等。

2. 分析吴均的文学成就,如《与朱元思书》、《齐谐》等。

3. 讨论吴均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如对山水文学的发展。

第三章:课文解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培养学生分析、解读文本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课文结构,理解文章层次。

2. 解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如“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教学步骤:1.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

2. 解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四章:景物描写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培养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景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课文中的景物描写,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 引导学生运用文学语言表达景物。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讨论其意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景物描写,进行文学创作。

第五章:拓展训练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内容:1.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主题相关的创新活动。

2. 展示小组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教学步骤:1. 布置拓展任务,如编写课本剧、设计旅游手册等。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本文从题目看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作者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是一篇写景美文。

文章形声兼备,虚实相间,动静互见,骈散相间,艺术上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目标】1、朗读训练:读中品味文中的美的意境,读出本文生动形象、优美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并背诵。

2、能力训练:调动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拓延本文的意境,品味作者景物描写的艺术处理方法和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能力。

3、学习积累文言词汇。

4、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

【教学建议】《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寥寥百余字,将富春江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阅读此文令人悠然神往,仿佛也置身于其中领略山水之美。

故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美,通过读去品味文中的美的意境,要做好读的指导。

其次,就是要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意境美及作者写景的心境与写作特色。

至于文中的难点讲清字面意思即可,不必刻意求深。

本文可用一课时指导学生自读。

【教案设计】一、导入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秀水,数不胜数。

谁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谁就会醉于山水。

同学们,你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区?(学生回答)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拍摄于浙江富春江的风景片。

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欣赏。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摘要:(3)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应重“箭”和“奔”,(望峰息心窥谷望返)(感觉)四、作业布置、积累写景名句, </《与朱元思》八年级语公开课教案作位无私奉献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编收集《与朱元思》八年级语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够助到教材分析《与朱元思》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五单元言单元所选古诗题材多样容丰富或写景或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渗透着作者对然、社会、人生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生活和理想人格追《与朱元思》是作者吴写给友人封信但与般信不没有问候套语和日常事物叙述而是由清词丽句构成`写景品作者描绘了富阳至桐庐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流露出对追利禄徒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然避世退隐高洁志趣课作单元开讲课以写景主借写景抒发作者人生情趣单元教学活动起着引领学生走进言学习重要作用学情分析八年级阶段学生已有了些言能力积累了些言词语义和用法所以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结合释理课但对写景技法涵学生不会主分析学习鉴赏这是学生难;还有朗学生能齐、由但不会有感情朗不能出言音韵美所以要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这方面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些言知识积累常见言实词虚词句式、感受所描写富春江独特然美景体会多层次多角描绘景物特逐步提高鉴赏水平3、体会作者追由情怀把握课主旨重视朗训练进步培养言朗和翻译能力(二)程与方法、通学生主释和准音掌握常用言词汇并理基容、通教师拨讨论及学生试有感情等方式体会多角多层次描绘景物特(三)情感态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化热爱祖国河山感情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教学重和难教学重理基容并掌握常用言词汇;体会多角多层次描绘景物特教学难学习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特这是助平台提供量《与朱元思》八年级语公开课教案送给你《与朱元思》公开课教案魏岗学校王泽维0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言基知识积累言词语夯实言基础、充分利用朗与想象培养言语感激发学习言兴趣3、品味写景妙语佳句掌握写景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能力二、方法与程目标教会学生借助释及工具理基容;善通辨析、归纳等方法掌握言词;通交流、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赏析三、情感态与价值观目标通学习感受国古学深厚底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豪感感受情韵理由洒脱诗人心【教学重】通反复朗掌握言词品味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教学方法】诵法、归纳法、讨论质疑赏析法【课安排】课课教学设计、情境朗再现导入古人说“人者乐山智者乐水”与然融体是人雅士共追他们用心灵观察体会然万物美赋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名闻天下富春江景色雄奇秀丽早1500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吴他寥寥余信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今天我们也这封信跟随作者笔触饱览富春江美景吧板课题与朱元思吴、朗体会音韵美节奏美(多媒体朗)以多种形式反复朗(齐、、听等)培养语感初步感知容朗正音、节奏、重音等言基知识疏通可先由学生发现、质疑、讨论、总结然教师助归纳疏通朗提示()准音展示缥(ǎ)碧急湍(ā)轩(xā)邈(ǎ)泠泠(líg)鸢(ā)飞戾(lì)天纶(lú)横柯(kē)()出节奏这课部分是四句般以“二二”节拍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东西”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还有“蝉\则千不穷猿\则叫无绝”(3)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应重“箭”和“奔”()语速写景散应放慢语速舒缓语调展开想象体会境二、师生相质疑疏通句质疑赏析、拨赏析然段清秋风物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美)①风烟指烟雾②共色样颜色③俱都④许附数词表约数相当“光景”“左右”⑤独绝独无二;绝到了极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己行动省略了主语赏句美教师示段“共色”二写得美不仅写出了天与山颜色而且还有种形象感青青山霭渐渐溶入蓝蓝天空境界阔;“从流飘荡任东西”句写得美着它我仿佛感受到了种由无拘无束轻松惬;这段起总说作用与下构成总分式结构、拨赏析二然段层异水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美)①缥碧青白色;缥②急湍急流水③直视无碍直看下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赏句美(学生讨论归纳、回答)二段层我们感受到了秀美“缥碧”强调水青绿、澄清;“千丈见底”夸张写出江水清澈透明;静静细石与娓娓游鱼相映成趣这切清澈明净这层我们也感受到了壮美急流快如飞箭猛浪势若奔马既现波浪翻滚气势又描摹振耳欲聋声响突出江水飞动雄奇这层我们还感受到了动静美这段从两层次表现江水而平缓无波而怒涛拍岸状态传神展示富春江水千姿态3、拨赏析二然段二层奇山图(多媒体展示赏美景美)①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树②势竞上凭依(高峻)形势争着向上这句说是“高山”不是“寒树”③轩邈轩高;邈远这两这里作动词用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④泠泠形容水声清越⑤相鸣相和鸣⑥戾天到天上;戾至⑦息心平息热衷功名利禄心⑧伦筹划、治理⑨忘反流连忘返;“反”“返”⑩横柯上蔽横斜树枝上边遮蔽着上上名词作状语⑨犹像如⑩交映相掩映赏析二段二层(学生讨论归纳、回答)这层句句精美句不仅画出峰峦迭起层出不穷磅礴气势把无生命群山写得生机勃勃充满动态美再看写山奇却写树生寒、竞长、繁多以树奇衬托山奇;写山幽静却写泉响、鸟鸣、蝉、猿啼各种音响以声衬静表现出映衬美四句抒写感受流露出失人对庸俗官场和动乱社会厌恶情传达出高洁情趣美;也侧面表现奇山美及其诱人魅力实写人虚写山呈现虚实美结尾看似多余却使全充满浓郁诗给人遐思无穷、余韵不尽味道可见作者运思美三、再次品质疑赏析有所思考、善发现才能学有所得重能力培养这环节重品通适当拨启发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品味写景妙语佳句探讨写景方法与技巧提高欣赏水平赏析写景妙()巧用富有表现力词汇表现景物特征语言美如“共色”、“缥碧”、“寒树”、“轩邈”、“泠泠”、“嘤嘤”、“疏条交映”等等都很具有画面感能激发想象让人如见其景()多角写景方法如形、声、色等(3)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如对偶、比喻、拟人等()情景交融溶情景(5)整体布局巧妙结构安排得当采用“总分”形式结构全紧扣“奇山异水”这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巧妙结合描绘了幅充满生命力然图画板明确与朱元思总写奇山异水分写异水“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静态美“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态美奇山“看” (高山寒树轩藐成峰)(视觉)“听” (泉水作响;鸟成韵蝉鸣不穷猿叫无绝)(听觉)“感” (望峰息心窥谷望返)(感觉)四、作业布置、积累写景名句、背诵课3、导游写“美丽富春江”导游词、预习探究借景抒情含蓄地表现作者高雅志趣深谙生活哲理二课(略)相关热词八年级语公开。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精选12篇)《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篇1【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

2、培养学生利用想象望“文”生“景”的能力。

【教学难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和想象去完成。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山水小品文,放在本单元学习它有它的双重目的:一是让学生领略绮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二是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前者是情感目标,后者是知识和能力目标。

而在学习过程中,后者是基础。

所以安排两课时来学习本课比较合适。

第一课时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扫清本课的语言障碍,完成对本课的理解和诵读过程;第二课时在诵读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做到望文生景,望景生情。

关于本文的写景特点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要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逐步去完成,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媒体设计】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提供(配乐朗诵和风景图片)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此意境中得到熏陶、感染。

也有助于学生想象。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同学们,本单元我们欣赏了生机勃勃的春,领略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味了冬的严肃与温柔。

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欣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欣赏富春江的美景吧!(板书课题,出示课件:课文译文的配乐朗读并展示风景图片)二、课文简介也许同学们会问:这么优美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诉大家?(检查预习效果)师归纳:本文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拔、语言流畅自然。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篇)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篇)

省公开课一等奖《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4篇)《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读出本文生动形象、美丽传神而富于意蕴的特点。

2、调动丰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3、了解景物描写的层次、艺术处理方法及的感情。

【教学重点】赏读基础上熟诵全文【教学难点】寓情于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们要有仁智之人的修养,就要会醉于山水。

好,就让我们跟随散文家吴均,让他带我们到富春江那奇山异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吴均何许人也?南北朝时南朝文学家、诗人。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文书札见长,表现出沉湎山水的情趣,称为“吴均体”。

本文是一篇另种文体,多用偶句,少用散句。

二、教学过程〔一〕读其文,疏其义1、对于这样杰出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一起来读一遍,读时肯定要以“乐山水”之心去读,节奏要随情景而易。

要读其文,感其美,汇其情。

2、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请同学们结合课下解释,四人一小组合作沟通。

〔同学分组活动〕请三个同学来翻译一下,一人一段。

老师在屏幕上打出了课文中一些挺重要的词句,和大家一起沟通。

〔二〕神游佳境本文在文中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铜庐一段沿途百里的很多景物,请同学们用波浪线将文中的景物划出来。

〔同学回答:风烟、天山、水流、小舟、游鱼、细石、急湍、孟浪、夹岸、寒树、清泉、小鸟、鸣蝉、哀猿、横柯、疏条〕〔三〕体情品意“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那么寓于山水间的感情是怎样的呢?思索半分钟后,开通我们的“自由论坛”。

〔同学商量〕整理同学发言得:本文抒写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喜爱美妙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你是从文中哪一句话中看出崇尚清高隐逸、鄙视世俗官场的思想感情的?〔同学可结合“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自由探讨在当时肯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会,避世退隐的主动性及消极性。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与朱元思书》全文。

2. 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会通过朗读、背诵来感悟文本,提升语文素养。

3.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友人的真挚情感,理解作品中的人际关系。

2. 体会作品中的自然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3. 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珍惜友情,关爱他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熟练掌握并背诵《与朱元思书》全文。

2. 理解并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能够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2.2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的古代文化背景和词汇含义。

2.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

3. 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提出问题。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 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品的语言美和情感表达。

4. 写作练习:运用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景物描写练习。

3.2 教学手段1. 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辅助学生理解。

2. 图片资料: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感知。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丰富学习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1. 简介作者朱元思及其作品。

2. 提问:请问同学们听说过朱元思吗?他的作品有哪些?4.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内容,提出问题。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4.3 合作探讨1. 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及有关骈文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层次地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品味富春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

二、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作者及有关“书”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

难点:品味富春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

三、教法与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教学准备一案一单、课件五、教学过程【目标导入】1、导入语:优美的风景能开阔人的视野、陶冶人的性情,跋山涉水不再是一种苦痛,今天我们就随着吴均的脚步去游览一下美丽的富春江,看看他《与朱元思书》中的胜景到底是如何的迷人。

2、关于作者、__体裁,你了解多少?作者简介:吴均出生寒贱,自幼好学而有超群的才华,所作诗文,深受当时行家称赏,其__风格清拔而有古气,时人效之,称为“吴均体”曾做过吴兴主簿、建安王伟记室、国侍郎等官后官至奉朝请。

他为人耿直,因私下写《齐春秋》,并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萧衍“恶其实录”,便焚其书稿免其官职。

不久又奉诏撰写通史,未成而卒。

体裁: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21·世纪·教育·网】课题解析:“书”:指书信,__是吴均写给好友的书信的一部分。

3、这节课的目标:(1)了解作者及有关骈文的文学常识,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背诵全文。

(2)学习文中抓住景物的特点有层次地描写的方法。

(3)品味富春江的绚丽多姿,感悟作者的高洁志趣和追求自己的情怀。

【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飘荡(dàng)急湍(tuān)轩(xuān)邈泠泠(líng)经纶(lún)横柯(kē)2、把握节奏、重音、停顿。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与朱元思书》的内容;(2)了解和掌握朱元思书的主要观点和表达方式;(3)能够运用文中的观点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与朱元思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3)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热爱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王羲之的《与朱元思书》2. 教学重点:(1)理解《与朱元思书》的主要内容和观点;(2)分析朱元思书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3)运用文中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表达。

3. 教学难点:(1)理解朱元思书中的深层含义和哲理;(2)运用文中的观点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的文学常识;(2)简要介绍王羲之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朱元思书》,理解文本内容;(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朱元思书的背景和写作意图。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朱元思书的主要观点和表达方式;(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分享。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观点分析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2)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5. 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王羲之的书法作品;(2)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书法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合作意识;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思考深度;3. 考试成绩评价:评估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和掌握程度。

《与朱元思书 》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 》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一、教案主题:《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与朱元思书》,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朱元思的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朱元思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与朱元思书》的内容,掌握朱元思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朱元思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幅自然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问学生对这幅图片的感想。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与朱元思书》,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朱元思的写作技巧。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朱元思写作技巧的理解,互相学习。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总结朱元思的写作技巧。

5.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朱元思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6.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五、教学反思素材:1. 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讲解了《与朱元思书》的内容,是否让学生充分理解朱元思的写作技巧。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写作实践。

3. 教学效果:学生对《与朱元思书》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朱元思写作技巧的能力。

4.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交流情况,以及学生对朱元思写作技巧的理解和运用。

终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学生写作作品的质量,包括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

通过这些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反思提供依据。

七、教学准备:1. 准备《与朱元思书》的文本材料,并标注出朱元思的写作技巧。

2. 准备自然美景的图片或视频,用于导入课程。

3. 准备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朱元思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与朱元思书》。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体会文字的美感。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友情、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2)学会珍惜友情,珍惜人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与朱元思书》。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文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2)学会运用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及其作品《与朱元思书》。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文字的美感。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字词和句式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补充。

(2)重点解析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5. 朗读与默写:(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体会文字的美感。

(2)教师随机抽取学生默写课文中的名句,检查学习效果。

6. 课堂小结: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课文《与朱元思书》。

2. 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段关于友情的句子或段落。

五、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1)学生是否能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生是否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学生是否能运用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2.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是否有效。

(2)课堂讲解是否清晰易懂,能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与朱元思书 》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 》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与朱元思书》。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作者朱元思的背景知识和文学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朱元思的爱国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珍惜友情,懂得与人相处之道。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地朗读和背诵《与朱元思书》。

(2)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掌握作者朱元思的背景知识和文学成就。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作者表达的情感和哲理的深入领会。

1. 教师准备:(1)课文《与朱元思书》的原文及注释。

(2)朱元思的背景资料及相关文学作品。

(3)教学课件或黑板等教学辅助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提前熟悉《与朱元思书》的内容。

(2)查阅朱元思的背景资料及相关文学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朱元思的背景知识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与朱元思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朱元思的写作风格。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探讨朱元思的写作意图。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5. 课堂小结:(2)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教学效果:(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学生对朱元思的背景知识和文学成就的了解。

(3)学生对课文情感的体验和感受。

2. 教学改进:(1)针对教学难点,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与朱元思书》 教案

《与朱元思书》 教案

《与朱元思书》教案《与朱元思书》教案篇一根据xx市教研中心的部署,今天上午第四节课,初三语文组同仁来到12班听我上《与朱元思书》。

我课前把课题、作者、朝代都写在黑板中央正上方,把补充的词语解释写在左板书位置。

简洁地导入上课铃声响过,师生问候之后,导入新课:“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名胜数不胜数。

浙江省有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杭州。

有一条江流由南向北流经杭州,他就是古代非常出名的:富春江。

今天,让我们随着南北朝时期南朝梁朝著名文学家吴均的脚步,一起欣赏一下富春江的美丽景色。

”我对自己的口语表现能力比较自信,所以很少设计华美的课堂导入词。

我以为,有了足够的口语表现力,即使是平常的句子也能读出韵味来。

在这段简短的话中,富春江与学生熟悉的“人间天堂”杭州建立了联系,并指出富春江在古代就很出名,一并简单交待了作者情况。

学生的阅读期待就形成了。

忘情地朗读我先向学生提出要求,请学生听的时候注意语音、节奏和语调,并告诉他们:听完之后要学读。

我范读完第一段,就停下来,请南两排同学朗读这一段。

我表扬他们:读得不错。

范读完第二段,我停下来,请被两排同学朗读这一段。

我的评价是:要提高音量。

音量不够,读不出效果来。

第三段分成两节,南两排和北两排各学读一个小节。

北两排的印量放大了一点,效果好多了。

其间订正了一个字的读音:转,读四声。

我说:“下面请同学们练练朗读,北两排练读一、二段,南两排练读第三段。

”因为南两排读得好,所以安排他们读更需要声色的第三段。

过了两分钟,我起个头,学生们齐声朗读课文。

北两排读得出乎意料的好。

我把两部分同学的朗读都作了肯定,并指出:“鸢飞”以下四个分句不要读得那么大声,声音要放轻一点。

我示范了一下,再请学生读。

效果好了。

合作翻译师:请同学们同桌为单位,结合课下注释,口译全文。

有疑问的地方做个标记,一会儿我们来集体解决。

学生出声翻译课文,我巡视。

走过于老师身旁,她悄悄跟我说:“你的朗读,真有中年男人的魅力!”走过李老师面前,她对我伸出了大拇指。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课程名称:朱元思书公开课课程目标:1. 了解朱元思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意义。

2. 熟悉朱元思的代表性作品。

3. 学习朱元思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4. 分析朱元思的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5. 培养学生对于古代诗歌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内容:1. 朱元思及其作品的背景介绍。

2. 朱元思的代表作品选读。

3. 朱元思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剖析。

4. 朱元思作品中的思想和主题分析。

5. 学生朗读、欣赏和交流朱元思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介绍朱元思及其作品的背景。

2. 提出朱元思书公开课的目标,并引发学生对朱元思作品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40分钟)1. 通过PPT展示朱元思的代表作品,并对每个作品进行简要介绍。

2. 分析朱元思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如运用比喻、意象等修辞手法。

3. 分析朱元思作品中的思想和主题,如对生活、爱情、自然等的描绘和思考。

4. 展示并解读一篇朱元思的作品,引导学生对于诗歌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三、讨论和活动(20分钟)1. 分小组讨论朱元思作品中的某个主题或意象,并撰写简短的评论。

2. 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评论,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互动。

四、总结(10分钟)1. 总结朱元思书公开课的重点和收获。

2.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朱元思和其他古代诗人的作品。

教学资源:1. 朱元思的代表作品选读。

2. PPT展示朱元思的作品及相关资料。

3. 小组讨论和撰写评论的素材和活动指导。

教学评估:1. 学生对于朱元思及其作品的背景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于朱元思作品中的写作风格、表达技巧和思想主题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对于朱元思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撰写评论中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

《与朱元思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素材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与朱元思书》的内容;(2)能够分析并欣赏文中精美的词句和表达技巧;(3)能够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习并运用文中的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水平;(3)通过对比分析,了解并体会古代书信的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尊重;(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3)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背诵;(2)文中精美词句和表达技巧的分析与欣赏;(3)运用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2. 教学难点:(1)文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3)古代书信文化内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朱元思及其作品《与朱元思书》;(2)学生齐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意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古代书信的文化内涵。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精美词句和表达技巧;(2)对比分析,了解古代书信的特点和价值。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和修辞手法;(2)教师示范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实践。

5. 课堂练习:(1)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互相评价、借鉴。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2)学生展示自己对古代书信的理解和创作,进行课堂展示。

四、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1)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2)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3)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反思:(1)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2)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还有哪些不足;(3)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解作者有利于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
以视频影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
以读带学,使学生感悟文本。
巩固知识点
使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以便把握主旨。
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使学生深入文本。
明确文章结构和内容。
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自主学习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
使学生能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思辨能力
作业
设计
完成《与朱元思书》和《三峡》的中考比较阅读试卷(后附)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通假字:转、反
古今异义:许、戾、穷、窥、经纶
词类活用:东西、奔、上、轩邈
一词多义:绝、无、百、直、上
反思

设计
课题
《与朱元思书》
课型
讲读课
授课
日期
3月17日
学科
语文
授课教师




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词语,感知文章大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品读赏析文章,感受其景美和情美。
过程与方法:
引领学生对文言文进行复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积累—感悟—运用”的学习过程
①文中哪句话概括了课文描写的山水的特征?
明确:“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②这两句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美景的呢?
明确: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异水后写奇山。
③山水有何奇异?
明确:水异:清、急
山奇:高、趣
④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与朱元思书》
2、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a.重音b.节奏c.语速d.情感
3、疏通文意
明确重点词语的意思,准确翻译课文
4、词语归类:
通假字:转、反
古今异义:许、戾、穷、窥、经纶
词类活用:东西、奔、上、轩邈
一词多义:绝、无、百、直、上
(教师板书)
五.品读赏析课文
1、背诵课文
2、概括结构
明确:总——分
3、思考问题:
2、本篇是初二时学的课文,程度稍差的同学对一些知识点已经有所遗忘,要加强巩固,课文的朗读和翻译不可忽略。
3、对于文章的难点“鸢飞戾天”两句的理解,以学生现有的生活阅历恐怕理解是勉为其难。可以不必刻意求深,求透,有所感悟即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各位同学,学习犹如旅行一样,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和幸福,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知识和感悟。今天,就让我们背起智慧的行囊,继续我们的快乐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富春江。它一头连着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一边连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安徽黄山。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就情不自禁的给他的好友朱元思写了一封信,向他描绘富春江的风光,与他分享自己的情感。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与朱元思书》。
七:教师小结: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因为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音节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美图.因为它不仅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当我们手捧书卷,领略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向大家介绍,教师展示课件,给予补充
学生欣赏
齐读课文
同桌讨论
合作探究
复习字词
翻译课文
齐诵课文
学生思考后回答
自主学习
学生识记
学生齐诵《三峡》后教师多媒体展示《三峡》原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回答后教师明确。
使教学目标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对学习产生责任感。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以及退隐避世的志趣。
4、主题归纳:
六.比较阅读
背诵《三峡》,说说和《与朱元思书》的异同。
明确:
异中求同:
两文都写了山和水,写水都突出了清澈、湍急的特点,都用了侧面描写,写山都突出了高大的特点,都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和热爱之情。
同中求异:
《三峡》在写水时按照四季的变化去写;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思想内容上《三峡》主要是客观地介绍地理知识,而《与朱元思书》不仅表现了对大自然的赞赏之情,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受。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

创设情景,
引起学生
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二.明确学习目标
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文言词语
准确翻译课文
理解作者情感
练习比较阅读
三.了解作者吴均
吴均(469——520),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官至郡主簿,因私写《齐春秋》称梁武帝为齐明帝佐命之臣,触犯武帝,被免官。
四.整体感知课文
1、播放视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重点
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难点
体会“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含义,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教法
指导点拨法
学法
合作探究法、品味感悟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
学情
分析
1、对富春江山水的陌生,可能会减弱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致。课堂上要在第一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