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精神
浙商精神
弘扬浙商精神奏响时代最强音---- 论弘扬浙商精神的必要性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求真务实,用自己的勤劳报答着一方水土;他们敢为人先,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他们恪守承诺,用自己的真诚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们的名字叫“浙商”。
曾经他们是浙江的骄傲,造就了浙江民营经济的辉煌,成就了令人瞩目的“浙江现象”、“浙江模式”、“浙江经验”。
没有浙商的崛起,就没有浙江的今天。
浙江近几年来虽然得到了高速发展,我们也清楚的看到,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等一系列问题也广泛存在,成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方式发展转型中的不谐之音,制约了浙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浙江要实现科学发展继续走在前列,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充分发挥天下浙商的重要作用。
弘扬“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商精神更是十分必要的。
弘扬浙商精神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意识对物质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浙商精神”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代表,弘扬“浙商精神”必然能促进浙江经济走出发展瓶颈,抓住发展的机遇,实现浙江经济新的腾飞。
同时弘扬“浙商精神”也符合浙江目前的实情,有助于解决浙江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
弘扬浙商精神,是建设“和谐浙江”的本质要求。
弘扬浙商精神能够进一步促进浙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并使人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小康,向着共同富裕坚实迈进。
同时浙商的壮大能解决就业方面存在的一些列问题,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弘扬浙商精神,是加快浙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浙江正处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刻。
如何加快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了浙江经济能否得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浙江的发展离不开浙商,同样在这个转型的关键时候我们也离不开浙商。
发扬浙商“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有利于促进企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发展;有利于增强内生动力和提高素质,推动浙江经济创新发展;有利于实现“走出去”、“引进来”的路线,推动浙江经济开放发展;有利于节约集约和绿色发展,推动浙江经济集约发展。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读后感(浙江大学)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读后感(浙江大学)第一篇: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读后感(浙江大学)读《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有感说到浙江,除了淘宝包邮你还能想到什么?是江南水乡还是断桥残雪?是勾践的卧薪尝胆还是鲁迅的弃医从文?自古以来,浙江便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文荟萃的地方,她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优秀的区域文化和独特的精神品格。
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浙江人民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言及浙江精神,我就想起了习近平的一段阐述:“在漫长的历史实践中,从大禹的因势导利、敬业治水,到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氏的保境安民、纳土归宋,到胡则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从岳飞、于谦的精忠报国、清白一生,到方孝孺、张苍水的刚正不阿、以身殉国;从沈括的博学多识、精研深究,到竺可桢的科学救国、求是一生;无论是陈亮、叶适的经世致用,还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无论是王充、王阳明的批判、自觉,还是龚自珍、蔡元培的开朗、开放;无论是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戒欺、诚信,还是宁波、湖州商人的勤勉、善举,等等,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浙江精神从而凝练成了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观念,求真务实、主体自觉的理性,兼容并蓄、创业创新的胸襟,任我共生、天人合一的情怀,讲义守信、义理并举的品行,刚健正直、坚贞不屈的气节,和卧薪尝胆、发奋图强的志向。
”从这段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浙江精神包含万千,底蕴深厚,其发展道路也是漫长曲折的,并非一蹴而就,同时她也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非千千万万人的智慧不可得。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从浙江精神的内涵及特征出发,通过分析浙江地域环境、浙江文化传统、浙江人的品格、浙江经济发展、浙江政治建设、浙江文化繁荣、浙江社会和谐、浙江生态文明等元素与浙江精神的关系,辅以丰富的实际案例,充分论证了传承和践行浙江精神的重要性。
“浙江精神充满着地域文化个性与特色,彰显着特有的价值取向与内在风貌,具有悠久的历史根基与深厚的人文底蕴。
浅谈浙江精神的新内涵与创新发展
[摘 要」 江 神 社 主 现 化 设中 笔 贵 财 ,种 神 动 济 发 ,渐 发 不 浙 精 是 会 义 代 建 一 宝 的 富这 精 推 经 的 展 逐 衍 为 容
忽 视的浙江 现象, 使浙江 的 产业 促 省内 经济 群显示出 强劲的 动力, 推动经济的 并 发展, 使经济更 努力 加发展、 政 治更 加稳定、 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更 加和谐、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本文从实际出 就这种可贵的“ 精神” 发, 浙江 做 了 较为深入的分析, 并提出 对浙江精神继承与 发展的 新思路。
〔 关键词」 江 神精 内 浙 精 ,神 涵
在中国 经济的舞台上, 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 、 这种现象被称为 “ 浙江现象” “ 。浙江现象” 促使浙江省内的经济产业群显示出强劲的动力, 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乃至海外攻城夺地, 打响“ 浙江制造” 的品 牌的同时, 也为“ 中国制造” 浓描重彩。“ 浙江现象” 的产生, 依赖于“ 浙 江精神” 的支撑。浙江省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在总结浙江经验的基础 上, 对浙江精神做出了高度的 概括, 这就是“ 强不息、 自 坚韧不拔、 勇于 创新、 讲求实效” 这16 字是浙江精神的 核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 浙江精 神也与时俱进, “ 求真务实、 诚信和谐、 开放图强” 便是对新时期的浙江 精神的高度概括。
2、 要进一步 对弘 提高 扬浙江精神的认识。毫无疑问, 浙江精神是
经济、 政治、 文化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传
为的精神鼓励着浙江人民不等不靠, 努力奋斗, 闯出了一条脱贫致富 的道路。 他们在现代化建设的崇高理想激励下, 认真对待前进道路上 的各种各样困 难和问 知难而进, 题, 积极进取, 勇往直前。通过一次次 的改革试验, 探索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搞市场经济新路子, 并按市场 经济要求, 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实行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的分配原则, 初步建立多层次的 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诚信和谐、 开放图 强的精神, 不仅仅是人们追求事业的成功所必需的, 也是新的历史时
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同志在1999年12月底召开的浙江省社科联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提炼浙江精神,总结浙江经验,开拓浙江未来”的重要任务。
2005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深入研究浙江现象、充实完善浙江经验、丰富发展浙江精神”和“浙江精神的调研应从浙江文化的历史传承、社会精神文明、文化综合实力的作用等诸角度进行”的批示,亲自确定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研究的方向和框架,并修改和审定研究报告。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为此专门撰文进行了阐述,指出:“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习近平:《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浙江日报》,2006年2月5日)他将需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的浙江精神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十二字。
“精神富有”专题笔谈——从浙江精神到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必 须凝炼 出与之相 匹配 的共 同价值 观。2 0 1 2年 6 月 浙江省第十 次党代会正式提出 “ 务实 、 守信 、 崇学 、 向善 ”的当代浙江 人共 同价值观 。 浙 江精神 与 浙江人 共 同价值 观 ,二 者既有 区 别
又有 内在联 系。
区别表 现在 :其一 ,内涵 有所 不 同。浙江 精神
族精神;离开文化个性或特殊性 , 又会失却独特性格 、 气质 的依托 ,难 以同其他 区域 的地 方精神相互 区别 , 不足 以成 为浙江地方文化 的象征 。
的群体意识 、精神状态 、价值取 向和思想境 界的描述 和概括 ,更是对明天的引领和激励 ,支撑我们 在未来 的实践 中奋发 图强 , 励精图治 , 与时俱进 。
底 蕴 ,也 缺乏标 识文 化座 标 的个性 气质 与魅力 ,另
一
浙汀 人共 同价 值观 的提炼 和形成 是建 立在 浙江精 神
已有提炼基础之上的 ,是对浙江精神 的再度升华 。其
方 面 ,不体现创 新实践 的浙 江精神 和共 同价值观 ,
既模糊现实方位和前进方 向,又不足 以呈现浙江地方
“ 精神 富有 "专题 笔谈④
编者按 :为对 “ 两富浙江”建 设提供理论 支撑 ,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省教育工 委 宣教处 、省哲学社会科 学规划办组织全 省高校专家学者 围绕 “ 精神富有”开展 了 2 0 1 2
年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 “ 思政”专项课题研究。现将部分课题研 究成果刊发 ,供参考。
作者段 治文,男,浙江大学马克思主 义学 院教授 、博士 生导 师.当代 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 ( 杭州 3 1 0 0 2 8);王学川 ,男,
浙江科技 学院社科 部主任 、教授 ( 杭州 3 1 0 0 2 3);钟 学敏 ,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副教授 ( 杭州 3 1 0 0 1 5 )。
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精神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
浙江改革开放30 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对于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 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浙江科学发展,再创浙江发展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浙江现象”值得认真研究“浙江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国家资金投入、特殊优惠政策的条件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浙江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快、差距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 年到2007 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 ,由全国第9 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第8 位上升到第3 位。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7年和23 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 位。
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3 、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 年的55.6% 和59.1% ,下降到2007 年的34.7%和36.4% 。
1985 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9 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2007 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接近90%。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1978 年到2007 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2 位上升到第4 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 位上升到第4 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 位上升到第4 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 位上升到第4 位,财政收入由第14 位上升到第5 位。
浙江精神的成因
浅谈浙江精神的成因内容摘要浙江省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创造了有一种不忽视的浙江现象,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
这一动力的背后是“浙江精神”,而这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地理、历史、人文的综合作用,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历史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引言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吴越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他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拥有杭州和绍兴等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和“文物之邦”。
2012年浙江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达到10340.454美元,超出全国人均GDP6100美元,并且所辖所有11个地级市的人均GDP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十分均衡,发达程度高,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创造了有一种不忽视的浙江现象,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发展动力。
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依赖于浙江精神的支撑。
当代“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的重要任用。
浙江精神的形成不是偶然,而是时间积淀而成的必然,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历史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正文一、地理因素浙江省地处东南沿海,海域辽阔,又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天气晴雨不定,易发生汛情。
而且台风频顾,破坏性强,几乎每年都会有强台风登陆,每次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威胁着百姓的生命财产。
但浙江人没有消极躲避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与频发的自然灾害作斗争,形成了台风不断摧毁、浙江人不断重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
另外浙江省山多水多而可利用的土地便相对较少,而且工业必需的矿产、能源资源匮乏,难以自给自足,浙江想要发展必须走“商”的道路,在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中谋求发展。
而浙江靠着东海,海岸线曲折,有着很多优良的港口,平原地区的河流大多水速平缓,少险滩,又有着京杭大运河的终点杭州,使得本省内、南北之间经济、商贸往来便利,改革开放后国家又把宁波、温州列为沿海开放城市。
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演进逻辑
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演进逻辑’何显明提要: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历史谱系,深刻地反映了浙江现象生成、演进的内在机理,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力量对于社会革命进程巨大的牵引作用。
浙江历史上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在改革开放中孕育和造就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推动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构成了浙江综合竞争力的软实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世纪之初,长期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浙江遭遇了一系列“成长中的烦恼”,粗放型增长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迫切要求浙江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实现凤凰涅梁、浴火重生,浙江模式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也迫切要求浙江精神与时俱进。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作为浙江人民精神世界变革的新坐标,着眼于激励浙江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将弘扬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涌现出来的创业创新精神与推进浙江精神与时俱有机地统一起来,将红船昭示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创业精神有机地融合起来,推动了浙江精神的历史性升华。
特别是“八八战略”实施15年来,浙江人民的精神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不仅传承和光大了区域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且酣畅淋漓地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作者何显明,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教授(杭州310007)。
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动因和精神支撑,一直是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现代化遭际的重要视 角。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 萌发地,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始终是支撑浙江走在时代前列强大的精神力量。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 作期间就曾深刻指出,“千百年来,浙江人民积淀和传承了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的独 特性,正在于它令人惊叹的富于创造力的智慧和力量” ®。
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历史谱系,深刻地反 映了浙江现象生成、演进的内在机理,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力量对于社会革命进程巨大 的牵引作用。
从浙江精神到中国精神
从浙江精神到中国精神陈 立 旭提 要: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从人民群众生动实践中,认识到了滋育着浙江生命力、催生着浙江凝聚力、激发着浙江创造力、培植着浙江竞争力的精神力量。
在世纪之交,浙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面临着“先天不足”和“成长烦恼”。
习近平从破解先发难题、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使命出发,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弘扬浙江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从实现中国梦高度,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从弘扬浙江精神到弘扬中国精神,其间一以贯之的,是习近平对精神文化力量的高度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
关键词:作者陈立旭,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杭州 310000)。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精神、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行探索的使命,深入思考了浙江现象背后底蕴深厚、富于创造力的文化基因,探讨了始终跳动着、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浙江人民在各个时期不断超越自我、创业奋进的浙江精神;从破解先发难题、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使命出发,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弘扬浙江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更是从实现中国梦的高度,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国精神。
从弘扬浙江精神到弘扬中国精神,其间一以贯之的,是习近平对精神力量、文化力量的高度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自信。
一、浙江现象背后的深厚精神底蕴在世纪之交,浙江现象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成为理论界研究的重大课题,更成为浙江省委思考的重要话题。
无论是学者的研究,还是省委的思考,都得出了一个共同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现象的形成与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和浙江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密切相关。
浙江四千万精神演讲稿
浙江四千万精神演讲稿
浙江人素以勤奋、吃苦、能干著称于世界,无数的浙江人背一包独闯天下,却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令人仰慕。
浙江人的这种现象被世人总结为“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
只有跋山涉水,方能闯出一片新天地,这样使浙商心胸宽广,从中也学到不少经营知识与熟悉更多风土人情。
行万里路的实干精神,养成浙商善于观察的风格。
他们发现市场机会,行走也养成他们善于学习的精神。
“四千”精神以“走遍千山万水”为首并非偶然,因为浙江人自古以来就善于经商,敢于走南闯北,接触风云人物,在江湖中磨砺自己。
有人的地方就有浙江人,如今的浙江企业家们仍然把“走出去”作为重要的商战策略。
浙商有“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吃苦精神。
大多数浙商具有勤奋务实和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如果没有这一点做基础,他们不可能有后来的辉煌业绩。
浙商有梦想有追求更有行动,他们不等不靠,凭自己勤奋的精神和务实的态度去拼搏,实现一个又一个创业的梦想。
“历经千辛万苦”,概括了出身低微的浙商不怕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品质,这是一种逆境中有担当的能力体现。
浙江精神
弘扬浙江精神奏响时代强音精神是一种凝聚力,聚沙成塔,积弱为强;精神是一种生命力,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精神是一种战斗力,砥柱中流,力挽狂澜。
在浙江这块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土地上,孕育了一种精神,叫做浙江精神。
浙江人把这种精神提炼为12个字:“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正是有了浙江精神,浙江人民“走尽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较早走上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之路;正是有了浙江精神,浙江人民解放思想,敢闯敢干,民营经济开全国先河,充满生机和活力;正是有了浙江精神,浙江人民才走到了时代的前列。
如今,浙江精神、浙江现象、浙江模式俨然成了浙江的代名词。
在新的时期,浙江人必须继续高举“浙江精神”大旗,进一步深化和提炼其深刻内涵,大力弘扬,积极进取。
第一,弘扬“浙江精神”,要抓住“创业”这把“金钥匙”。
浙江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瞩目的成就,依赖于浙江人的创新精神、创业热情、创业风范。
无业的在创业,有业的创大业,创了大业的创名牌、创名气、创风范,在中国有了不小的地位了,开始走向世界,力争成为世界知名企业。
永远无止境,永远不停留,永远不满足,在建设和谐社会之路上,浙江人永远不能丢失“创业”这把“金钥匙”,这是开创富裕之门的“金钥匙”。
第二,弘扬“浙江精神”,要转变“思想”这个“指示标”。
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社会道德标准,更需要浙江精神的引领和激励,支撑浙江人民在未来的实践中奋发图强,励精图治。
当客观形势发生变化时,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囿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做出符合浙江实际的战略抉择。
第三,弘扬“浙江精神”,要推动“文化”这只“发动机”。
文化是催生精神动力的发动机。
“浙江精神”的诞生,是以浙江文化为基础的。
今天的浙江,必须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浙江的实际,进一步强化科学文化气质,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更博大的胸怀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以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引领社会精神内核的转变,创造出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文化体系和内涵。
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浙江经验是指浙江省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政府改革等方面积累的一系列成功经验。
学习并应用浙江经验,可以帮助其他地区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以下是我对学习浙江经验的一些心得体会:1. 坚持创新:浙江经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始终坚持创新,不断推出创新技术、模式和产品。
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在学习浙江经验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创新思维,积极推动创新产业和创新项目的发展。
2. 强化产业协同:浙江省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产业协同,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资源的共享,构建了一个产业生态系统。
这种产业协同的模式可以提高整体竞争力,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学习浙江经验时,我们要注重产业协同,加强各行业间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3. 加强市场化改革:浙江省在市场化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市场化改革,打破了行政垄断,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学习浙江经验时,我们要注重市场化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 推动精细管理:浙江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精细管理,通过加强绩效管理、优化管理流程等手段,提高管理效能。
学习浙江经验时,我们要注重精细管理,加强组织优化和流程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5. 加强公共服务:浙江省注重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通过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的改革,提高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学习浙江经验时,我们要注重公共服务,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总的来说,学习浙江经验需要注重创新、产业协同、市场化改革、精细管理和加强公共服务等方面,并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应用到实践中,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浅谈浙江精神的新内涵与创新发展
浅谈浙江精神的新内涵与创新发展[摘要]浙江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笔宝贵的财富,这种精神推动经济的发展,逐渐衍发为不容忽视的浙江现象,促使浙江省内的经济产业群显示出强劲的动力,并推动经济的发展,努力使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本文从实际出发,就这种可贵的“浙江精神”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对浙江精神继承与发展的新思路。
[关键词]浙江精神,精神内涵在中国经济的舞台上,有一种现象不容忽视,这种现象被称为“浙江现象”。
“浙江现象”促使浙江省内的经济产业群显示出强劲的动力,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国乃至海外攻城夺地,打响“浙江制造”的品牌的同时,也为“中国制造”浓描重彩。
“浙江现象”的产生,依赖于“浙江精神”的支撑。
浙江省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在总结浙江经验的基础上,对浙江精神做出了高度的概括,这就是“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这16字是浙江精神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浙江精神也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便是对新时期的浙江精神的高度概括。
一、浙江精神的新内涵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执著的不舍追求精神。
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精神,对真理和人生价值的锲而不舍,这是“浙江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理想是精神生活的支柱,它是人生追求的目的和崇高的理想。
浙江精神是鼓励和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前进的动力,是为追求事业的成功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得动力。
坚定的信念和执著追求的精神,不仅仅是以往浙江人为追求事业的成功所,必需的,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只有用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焕发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开拓创新、艰苦奋斗和价值取向。
持之以恒不懈奋斗,才能不断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
只有这样才可以战胜各种各样困难和问题,知难而进、积极进取、敢于拼博,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2、具有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奋斗精神。
浙商介绍资料
浙商简介浙商一般指浙江籍的商人,实业家的集合,是一个较为新近的称法(1999年,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下属的《经济生活报》(《今日早报》前身)开出了一个名为“浙商名流系列访谈”的专栏,这是具有当代内涵的“浙商”概念的首次提出)从古至今,浙江商人都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推动力量。
如今在私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浙江模式”,“浙江经验”,“浙江现象”已经被写入多地教科书,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浙江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给予报道,越来越多的人对浙江的发展给予关注。
浙商特点:“舍得”、“和气”、“共赢”、“低调”、“敢闯”。
浙商简史浙江的商业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工商业活动自古就有深厚的民间基础。
在农业经济占据绝对优势,商人居“四民”末位的传统社会,较之于大多数兄弟省市,浙江的商业和商人的作用和社会地位依旧突出。
浙江工商业活动的历史传承和脉络完整清晰。
隋朝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使得杭州成为江南物资的集散中心。
唐安史之乱以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江浙一带成为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也产生了中国早期的资本主义萌芽。
五代吴越国王钱镠的励精图治使得浙江在两宋后富甲东南。
宋元时期,浙江凭借发达的桑蚕丝织业和优良的海港资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出发点和腹地。
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浙江商人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中坚之一,为中国工商业的近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浙江商人活跃于国内外商界,目前为中国国内除台商之外最活跃的商帮,为各地的发展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注入了活力。
浙商思想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影响早在六七千年前,浙江先民就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河姆渡文化”。
至春秋时期,浙江又孕育了古越文化,被封为“中华商圣”的范蠡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他从国富民强的角度强调了农商并重的主张。
到了南宋时期,中原文化大规模南迁,浙江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到了明清时期,浙江更是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辈出,且这些人多为当时引领全国学术的翘楚。
深入学习浙江经验 加快推进自身发展
浙江人“ 一分钱不嫌少 , 十万元不嫌多 , 有钱就赚” 的 竞争意识 和观念 ,我们小富即满和官本思想得到一
定 的解 放 , 经济 社会 得 到迅 速发 展 。如果 说 , 五年 前 我 们是 在发 展 思路 尚未 打开 、发 展过 程 中遇 到 的 问
仅只用 了 9 年不到的时间 !这些成绩不仅展示了浙 江新形象 ,也给国人树立了发展的信心和榜样。而
步 现 代 化 。人 均 G P从 10 D 00美 元 提 升 到 30 00美
即安” “ 、 养猪过年 , 卖蛋换盐” 的落后观念 和 “ 官本
位” 意识 都较 浓厚 。 过 20 通 0 2年学 习浙 江 活动 , 习 学
元。 德国用了 1 年 , 5 英法则用了 2 年 , 0 而浙江省仅
新、 讲求实效” 的浙江精神和浙江形象 。江西的发展 也曾一度领先全 国, 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 , 我们错 失了发展 良机 ,敢为人先 、 良淳朴” “ 善 的老表形象逐 渐被淡化成 了 “ 固步 自 、 封 落后保守” 。所以我们再
学 浙江 , 仅是 要 了解 “ 江现 象 ”学 习浙江 人那 种 不 浙 , 依 靠 民 间力 量 , 苦 奋斗 , 艰 敢为 人 先 , 创造 “ 浙江 现
维普资讯
县乡 鲶
27 0 0
.
XI AN ANG Xl LUN TAN
在 20 年 5 07 月中旬召开的江西省党代表会上 ,
省委 孟 书记 、省政 府 吴省 长就 再学 浙 江进 行 了广泛 深入 的动员 。就 万安 县 和江 西省 实 际情况 ,笔 者 以 为 , 通过 实 现 “ 要 五个 提 升 ” 一 步深 化对 浙 江 的学 进
无基 础 、 无政 策 、 资金 ” 无 的基础 , 些形 式 往往 是不 这
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
学习浙江经验心得体会学习浙江经验,最根本的是要学习浙江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用自己的行动铸造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主要表现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能干常人不肯干的活,能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能赚别人看不起眼的钱”的创业精神、市场意识和经商素质,即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智慧和勇气,以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发现商机、特别能化解危机、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优秀品行。
结合新的实践和面向未来,浙江人民又形成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浙江人民这种智慧、勇气和优良品行,相对于我省一些干部群众中存在的安于现状、小富即安,“养猪过年,卖蛋换盐”的落后观念和“官本位”封建意识来说,显得特别突出,特别鲜明。
我们认真学习、大力弘扬浙江精神也因此显得特别有意义。
学习浙江,我们首要的任务也是思想解放。
我们要实现“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的目标,解放思想更具迫切性、现实性。
要重新认识富民优先的内涵。
浙江经验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道理:富民优先既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一种发展模式;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
以富民优先的思路抓发展,就是要以富民的成果来检验发展的成果。
要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成果的享受者,首先要成为率先发展的参与者,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创造财富的主体,真正把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到率先发展的第一线。
从领导工作的角度,要把以民为本、富民优先的原则,充分体现到抓全局、定决策、办实事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富民工程放在各项工作的第一位。
去年以来,我们通过3个多月的深入调研,以今年市委、市政府1号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关于加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意见》,不仅向全市上下进一步明确了市委、市政府富民优先的鲜明工作导向,而且明确了一些突破性的政策举措和工作举措,力求在富民优先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步伐,加速提升镇江人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水平。
研究“浙江现象” 学习“浙江精神” 促进广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民营企业 发展 广 西经济 启 示 【 文章编号】 6 2 7 7 20 )7 O 2 3 17 —8 7 (O 9 O —0 2 —0
神” 并就 广西现状 , 出了如何促进 广 西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的思路 。 , 提
( 坚持扩大对外开放 , 力发展 开放型 经济 , 四) 大 加强 区域
地级市 , 总人 口 41 万 人 。改 革开 放 以来 , 江省立 足 自身 63 浙
实际 , 积极探 索适合 自身发展 的路 子 , 最初一个 全 国排位 中 从
经济协作 , “ 出去 ”“ 促进 走 、引进来 ”形 成 了全 方位 、 , 宽领 域 、 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3 年来 , 0 浙江省出 口总额从 05 亿 美元 .2
名 全 国前列 。今年正值 改革 开放 3 周 年 , 江省的成功从 一 O 浙
个侧 面折射 出我 国改 革开 放的伟 大进 程 , 总结 起来 主要体 现 在如下几个方 面 : ( ) 一 坚持推进市场 化改 革 , 手发展 民营经 济 , 放 积极 探索
公 有制有效实现形式 , 不断调整 和完善所有 制结构 , 形成 了多
加到 8 6 元 , 2 5 年均实 际增长 9 8 、. , . 7 8 以上经济数 据均排
浙江的成功是全方位 的, 透过枯燥 的统计 数字 , 在感 叹浙 江取得的巨大成就 的 同时 , 一个 问题 油 然 而生—— 浙江地 少
人多 , 资源也相对 匮乏 , 又没 有得 到太 多 的 国家政 策倾 斜 , 为 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功呢?
一
浙江精神
开放图强的精神
• 开放:全球意识、世界胸襟,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 图强:勇于拼搏、奔竞不息、就是奋发进 取、走在前列。
浙江精神的主要特征
• 历史传承与创新实践的统一
• 民族文化共性与地域文化个性的统一 • 尊重客观规律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统一 • 实然性与应然性的统一
浙江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 一个省份。以浙江(又称钱塘江) 得名,浙,折也,言水屈折于群 山之间也。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 是中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人 口5056万。全省辖:11个地级市。 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温 州、绍兴、湖州、嘉兴、金华、 衢州、台州、丽水、舟山9个地 级市。 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 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 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 与上海、江苏接壤。
材料五1897年4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上奏:“洋商见我工商用新法, 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 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推押与洋商者。以后华商有束手之危,洋 商成独揽之势。”——摘自《浙江通史》
第二篇
近代浙江
宁波开埠沦“双半”
1842年8月29日,清朝政府派钦差大 臣耆英同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 军舰“康华利”号上签订了签订了中 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南京条约》
第一篇 古 代 浙 江
Just as there is paradise in heaven there are Suzhou and hangzhou on earth .
余姚河姆渡遗址
京杭大运河
浙江一段:由杭州至嘉兴
南宋都城临安
(一)早在5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浙江就有原始人类“建德人”活 动;境内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100多处,距今7000年的余姚河姆 渡文化(水稻栽培)。春秋时浙江分属吴、越两国。 (二)秦朝在浙江设会稽郡。 西汉时浙江分属会稽、丹阳郡。 东汉时分属会稽、吴、丹阳郡。 (三)三国时富阳人孙权建立吴国。 西晋东晋和南朝江南经济初步发展开始赶上北方 (书圣:王羲之) 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 (四)隋、唐:隋炀帝修建大运河/ 唐越窑(今绍兴)青瓷 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历代封建政府有效管辖,开发; (五)五代十国时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
浙江精神
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 “务实‛ 讲究实效,实事求是,倡导做一 个务实的浙江人。 • ‚守信‛ 尊重规则、信守承诺,倡导做一 个诚信的浙江人。 • “崇学” ,崇尚学习,崇文尚教,倡导做 一个博学的浙江人。 • ‚向善‛ 人心向善,从善如流,倡导做一 个善良的浙江人。
浙江精神的特征
1、历史传承与创新实践 的统一
浙江精神的提炼
“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 千辛万苦‛ ——— 改革开放初期的‚四千精神‛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 浙江精神的发展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 ——— 浙江精神的提升 其最本质的核心就是创业创新。
“四千精神‛:改革开放过程中,浙江各地流传一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面对全球化的新 挑战,面对中央对浙江走在前列的新期待,要 ‚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 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以此激励全省人
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和谐‛ 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 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开放‛就是全球战略意识、世界胸襟,就是海纳 百川,兼容并蓄,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图强‛就是勇于拼搏、奔竞不息,就是奋发进取, 走在前列。
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浙江现象”辩证看
视
点
灏江现象"
■ 宦建 新
从 一个 角 度 看 。 江 现 象 。 浙
从 14亿元 到 6 3 元 , 江创 2 0 0亿 浙 造 了改革 开放 过程 中经济 发展史 上 的
奇迹 。
题 , 江积 极探 索土地 流转 机制 , 行 浙 推 土地适 度规 模经 营 。农 村生产 要 素 的
展 , 就了浙 江独特 的经 济格 局 。 造 根 据中 小企业 占企业 总数 的 9 % 9
2 0世 纪 8 o年代 珠江 三角 洲 独领 风 骚 ,0年 代 长 江三 角 洲 势 如 破 竹 。 9 浙 江 不 被计 划经 济 旧 体 制所 束缚 , 而
是在 邓小 平 理 论指 引 下 大胆 探 索 , 在
换 个 角度 看 , 我们 发 现 “ 江 现 浙 象 是经 济发 展量 的扩 张的一种 阶段
性 表现 。
以上 ,而其 中个体 私 营企业在 浙江 经 济 中占据 4 %左 右的 省情 ,浙 江对 发 9
展 中小 企业 十分 重视 ,这就使 得 民营 企 业迅 速发展 ,成 为浙 江经济 的一 个
台 台电脑 。 “ 江现 象” 内涵是体 制与 机制 浙 的
流动 和重新 组合 ,使各 种经济 联合 体
蓬 勃发 展 。
乡镇企 业 的发 展 主要得 益于体 制 的创新 和产权 制度 的改 革 。 2 纪 从 0世 8 0年代 后期 开始 , 江省 温 台地 区 的 浙 个体 私 营 企业 逐 步 向股 份合 作 制 、 股 份制 企业 发展 。19 9 4年省政府 发文 明 确 产权可 以量 化 , 职工 可 以持 股 , 营 经 者持 大股 , 这一 改革走在 了全 国前列 。 专业 市场 是计划 经 济 向市场 经 济 转轨 过程 中流 通体 制的 一种创新 。从 2 U世 纪 8 o年代 开始 , 嘉 桥 头 、 乌 柬 义 小 商品 、 兴轻纺 城 等市场先 后崛起 。 绍 现在 垒省 有各 类专 业市场 4 0 00多 个 , 年成 交额 3 0 6 0多亿 元 。 业市场 的发 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
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带领下,不断解放思想,大胆改革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子,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
认真研究“浙江现象”、深入探讨“浙江模式”、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对于我们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浙江科学发展,再创浙江发展新辉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浙江现象”值得认真研究“浙江现象”,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缺陆域自然资源、国家资金投入、特殊优惠政策的条件下,浙江人民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主自强自立,善于“无中生有”,敢于“小题大做”,勇于创业创新,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实现了由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转变并向经济强省迈进,人民生活实现了由基本温饱向总体小康转变并向全面小康迈进。
“浙江现象”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民富、省强。
——民富,主要表现为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水平高、增长快、差距小,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品质显著提高。
1978年到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2%,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3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5%,由第8位上升到第3位。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已分别连续7年和23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
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3、0.3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5.6%和59.1%,下降到2007年的34.7%和36.4%。
1985年前后全省人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1999年全省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2007年全省全面小康实现度接近90%。
——省强,主要表现为经济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协调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从经济综合实力看,1978年到2007年,全省生产总值由全国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生产总值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第12位上升到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由第15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收入由第14位上升到第5位。
从区域创新能力看,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知识获取能力居第3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第4位,专利申请量居第3位,专利授权量居第2位;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居全国第1位,拥有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均列全国第2位。
从协调发展能力看,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水平。
城乡居民收入比长期保持在2.5∶1左右,差别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十五”时期,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贫困乡镇全部脱贫目标。
根据国家发改委和统计局评估公布,浙江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已居全国第3位。
从可持续发展能力看,全省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逐年下降,2007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3吨标准煤,居全国第3位。
据国家有关部门评估公布,浙江为全国6个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优良的省份之一,浙江可持续发展能力列全国省区第1位。
“浙江模式”值得深入探讨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浙江模式”的研究日渐深入。
“浙江模式”,就是立足民力、依靠民资、发展民营、注重民富、实现民享的民本型、内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浙江人民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全民创业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民营企业成为最活跃的市场主体,民营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经济体系是浙江模式的重要内涵。
浙江工业化发端于农业为主的经济基础,大多数产业根植于本地,从原始资本积累开始,从家庭工业起步,从小商品生产入手,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自我积累、自行生长的历程,呈现出明显的内生工业化性质。
民本型、内源型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彰显了浙江的经济特色,造就了浙江的经济活力。
浙江模式最基本特征是:——“小商品、大市场”。
浙江许多企业生产的大都是小商品,形成以日用轻工品为主的产品结构。
发展日用小商品生产,技术、资本、设备的门槛较低,符合群众的创业需求。
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是浙江建设了数量众多的专业市场,作为小商品的主要销售渠道,逐步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市场大省”。
目前全省已建立起以消费品市场为基础、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市场为支撑的市场体系,有力地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区域经济发展。
——“小企业、大协作”。
专业市场、民间资金、股份合作制共同构成小企业生长的肥沃土壤。
小企业通常势单力薄,但浙江小企业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以市场为基础、以协作为纽带,依托健全的社会化服务,形成了细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体系,“大协作”的机制优势弥补了企业“小而散”的劣势,既保持机制灵活优势,又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从而具有“无形大工厂”的发展特色。
这种经济组织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技术难度、企业管理费用和产品制造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小区块、大产业”。
与小企业裂变复制的生长方式相对应,浙江许多地方同类产品生产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聚,出现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布局和“块状经济”现象。
这种“块状经济”既具有企业相互竞争的活力,又具有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在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产业层次不断提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区域品牌逐步打响,在小区域内形成了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大产业,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同类产品的重要加工制造基地。
——“小资源、大制造”。
浙江人针对自身资源不足的问题,积极创造和利用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借助市场力量,善于“无中生有、有中生奇、奇中生优”,形成了生产原料与产品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格局。
依托这种“零资源经济”,走出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以制造业为重点的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建立,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大省,并向创造大省迈进。
——“小资本、大经营”。
浙江经济最活跃的主体是量大面广的个体私营企业,企业规模小,单个资本量不大,2007年户均注册资本仅为40万元左右。
他们敏于“以小见大”,善于“以小做大”,敢于“以小搏大”,实现了小资本、大经营。
他们在竞争中发展壮大,不仅形成了较强的经济实力,而且大胆跳出“家门、省门、国门”,努力“走出去”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浙江人经济”现象。
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4项指标,已连续10年居全国第一。
——“小城市、大经济”。
家庭工业、乡镇企业和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壮大,成为推进浙江城市化的主要力量,涌现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的小城市和中心镇。
不失时机地实施城市化战略,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逐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和中心镇协调发展、与产业布局相协调的城市化格局。
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推出“强县扩权”政策,努力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做强做大。
“浙江经验”值得全面总结“浙江经验”,就是浙江人民善于创业、勇于创新生动实践的概括,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富民优先、富民强省成功做法的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结果的体现。
“浙江经验”最具特色的内涵是:探索了符合浙江发展实际的根本动力、根本途径、根本方法、根本追求和根本保证。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有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总结。
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
最具有浙江特色的经验主要有:——率先改革、敢为人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动力。
浙江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和党建工作创新,在经济社会多个领域率先改革,创造了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为区域赶超发展赢得了先机。
率先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率先推进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构筑了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格局;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形成了城乡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机制;率先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
——尊重群众、激发创造,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途径。
浙江人民具有脱贫致富的创业热情、勇于探索的创新激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壮举。
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尊重民意、依靠民力作为推进发展的重要法宝,充分尊重、保护、支持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激发全社会的积极因素,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力地推动了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方法。
浙江一直重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注重统筹城乡发展,积极实施城市化战略,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不断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注重统筹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强县(市)扩权,促进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协调发展;注重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着力打造平安浙江和法治浙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以人为本、富民优先,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追求。
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发展理念,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发展的首位,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同时,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摆在各项工作的优先位置,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动公共资源向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领域倾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党政有为、科学施政,是推动浙江发展的根本保证。
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保持“坚定、清醒、有作为”,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既放手让人民群众干事业,又积极引领人民群众创大业,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全面落到实处。
“浙江精神”值得大力弘扬经济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文化,“浙江精神”就是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秉承深厚的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的要求,形成的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色的人文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推动浙江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走遍千山万水、讲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的“四千精神”,到“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浙江精神的发展,再到“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浙江精神的提升,其最本质的核心就是创业创新。
——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
浙江人民把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变为高涨的创业致富热情,无论在前进道路上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追求卓越的信念从不动摇。
即使在“左”倾思潮盛行的年代,浙江人仍然想方设法发展家庭副业,“资本主义尾巴”割了又长;即使别人瞧不起的艰苦行当,浙江人不畏艰辛,甘于从中干起,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即使在完全陌生的领域,浙江人也敢于摸爬滚打,一大批默默无闻的修鞋匠、泥瓦匠、理发匠、供销员、采购员,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史上的开路先锋,创业精神已成为富民强省的强大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