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题训练

合集下载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复习专项难题测试题(4)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复习专项难题测试题(4)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复习专项难题测试题(4)一、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朝的都城是。

在如图中填出秦朝疆域四至点。

(2)根据材料一《秦朝疆域图》可知,秦朝对地方的统治与西周时期有什么不同?材料二(3)请结合所学,完善空白处所填内容。

依据材料二,说出秦朝所创立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4)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答案】(1)咸阳东:东海;南:南海;西:陇西;北:长城一带。

(2)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

(3)丞相、地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4)统一文字,统一货币;【详解】(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对地方进行管辖;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4)依据材料三七种文字变为一种文字;六种货币变为一种货币。

可知反映的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结合课本所学,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问题,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朝的圆形防控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八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材料分析题模拟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一、材料分析题1.谈判桌、签约是历史上经常出现的场景,一些场景定格了一场战争的终结。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哪次战争的结果?其结果有何共同之处?你认为出现这种共同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图四反映的是哪场战争的结果?你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中国在图二的条约中被占领的什么地方终于在图四反映的战争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4)对比前三次战争,你对图四反映的战争结果....有什么认识?答案:(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都不战败,都签订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腐败。

(2)抗日战争胜利;全民族抗战。

(3)台湾。

(4)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解析:(1)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都不战败,都签订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腐败。

(2)抗日战争胜利;全民族抗战。

(3)台湾。

(4)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详解】(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一是鸦片战争失败后,中英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图二是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日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图三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的场景;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在与列强的交锋过程中,清政府都不战败,都签订不平等条约;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导致出现这中结果的原因都是因为清政府腐败。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图四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结果;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抗战。

(3)依据所学可知,图二《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4)依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中国近代历史的某一主题时,搜集了以下相关图片材料。

初中历史会考材料题及答案(辛苦整理)

初中历史会考材料题及答案(辛苦整理)

一、改革和恰当的政策凋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在实施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逐渐增强,先后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朝。

请写出秦朝为抵御匈奴和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交流修建的两大工程。

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

工程:万里长城、灵渠。

材料二 19世纪中后期,中国和日本曾有相同的经历和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

为此,清政府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以失败而告终。

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据材料二,写出中国“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名称。

列举在这次自救运动中创办的两个近代军事工业。

洋务运动。

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3)材料二中提到的日本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三(苏联)五年计划(1928年一1932年)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为应对材料中提到的“西方经济的崩溃”,美国采取的哪一政策成为资本丰义国家对苏联坛年计划模仿的成功范例?该政策和苏联五年计划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

共同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指导。

材料四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

——邓小平(5)材料四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指什么?这一时期在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为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又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方针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复习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复习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复习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1.阅读如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指出西周统治者在他的统治范围内实行的制度叫什么?(2)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谁主持变法的?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4)秦王朝仅存15年就灭亡了,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王朝。

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想一想秦朝速亡的教训,你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1)分封制(2)商鞅;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3)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4)秦的暴政;统治者要让统治稳固就要做到政治清明、勤政爱民;爱惜民力,轻徭薄赋【详解】(1)依据图一“周初形势图”中要燕、齐、鲁、宋等诸侯国,可以是西周的分封制。

结合课本所学,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实行分封制。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经过商鞅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从公元前21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

(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秦朝建立,秦始皇推行暴政,实行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严苛的法律;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更残暴。

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阶级不断起来反抗,最终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依据秦朝灭亡的教训,统治者要让统治稳固就要做到政治清明、勤政爱民;爱惜民力,轻徭薄赋。

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

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

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历史典型材料题是初中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和解答问题。

这种题型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文字表达能力。

下面将就一些常见的历史典型材料题进行归纳和解析。

一、世界历史典型材料题1. 以下材料是有关法国大革命的,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起初,人民群众要求各种改革和宪法建立,反对封建贵族特权。

但随着革命的发展,革命派推翻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同时实行了恐怖统治,成立了国民公会。

材料2:大革命期间,尤其是1793年恐怖统治期间,数千人被执行死刑,包括被认为是反革命份子的贵族和支持君主制的人。

恐怖统治结束后,革命开始逐渐走向尾声。

问题:法国大革命的目标是什么?大革命期间的恐怖统治对法国革命的影响是什么?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了近代化改革,其中包括废除武士阶级和实行普通选举。

材料2: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加强国家工业和军事实力。

通过改革增强了国家的独立和竞争力。

问题: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是什么?在改革中,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提高国家实力?二、中国历史典型材料题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各个封建国家,建立了秦朝,并实行了统一的法律、货币和文字。

材料2:秦末农民起义和刘邦领导的汉族势力的抵抗,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问题:秦皇统一后的改革措施有哪些?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2.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并赔偿英国巨额赔款。

材料2: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改革,包括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学习西方科学和文化。

问题:鸦片战争后,中国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通过对历史典型材料题的解析可以看出,这种题型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归纳。

八年级历史材料题选编

八年级历史材料题选编

第一单元材料题选编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一定的发展,新兴市民阶级地位的提高,以及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孕育出佛罗伦萨人崭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些是文艺复兴发源于意大利的基本条件。

——齐世荣《文艺复兴及其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岳麓版《历史》必修Ⅲ材料三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康天意《文明的狂飙疾进时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4分)(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什么思潮?(2分)(3)“文艺复兴运动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请举两例予以说明。

(2分)(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文艺复兴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之处。

(2分)2、(12分)下列材料摘自美国《独立宣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类建立政府主要是为了保障人民的哪些权利?(2分)当时在北美殖民地的居民包括哪些人?(3分)材料二我们在大陆会议上集会的美利坚合众国代表,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向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呼吁,说明我们的严正意向,同时郑重宣布:这些联合的殖民地有权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取消一切对英国王室效忠的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顛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它们完全有权宣战、缔和、结盟、通商和独立国家有权去做的一切行动,为了支持这篇宣言,我们坚决信赖上帝的庇佑,以我们的生命、我们的财产和我们神圣的名誉,彼此宣誓。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评分标准: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

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

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材料论述题一:美洲的发现……确实带来了一场最实在性的(变化)。

由于美洲为欧洲所有的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和异常广阔的市场,从而引起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隘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

……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古老大陆两端的贸易得以继续,而且,也正是通过它的大部分贸易使世界上原本相距遥远的部分彼此间联在一起。

——亚当.斯密(1)与材料中“美洲的发现”同个时期还有什么类似的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麦哲伦环球航行(2)观点: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2分)新航路开辟,不仅发现了美洲,促进美洲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新的航行路线的开辟,使得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人们突破了以前丝绸之路大陆两端贸易的局限,各大洲交流和贸易更加频繁。

随着各大洲的紧密联系,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4分)材料论述二: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是美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领土、科技和社会等诸多方面。

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夏东《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1)材料中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美国崛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2分)(2)[答案示例]观点: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是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初中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常考材料题汇总

初中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常考材料题汇总

八年级上册历史常考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年的这场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德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二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

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一壁。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国和英国的国情有什么不同?答: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封建落后、危机四伏,英国已经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2)根据材料一回答,英国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借口是什么?中国战败后被迫接受了英国的什么“条件”?答:中国的禁烟运动。

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3)材料二中为什么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从鸦片战争中你得到怎样的认识?答: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认识:答:发动侵略战争;签署不平等条约;开辟通商口岸;割占领土等方式。

(任意三点即可)3.阅读材料与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洋务派掀起的这场近代化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材料二戊戌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他们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

1898年9月,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

材料三这部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材料四1915年,他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这场运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上述四则材料均摘编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1)请写出材料一中的“这场近代化运动”的名称。

依据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近代化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的主要原因。

初中历史中考材料题训练(试卷)

初中历史中考材料题训练(试卷)

初中历史中考材料题训练1.右面是小红参加红色旅游活动是拍摄的两幅照片以及作的题记。

(1)请写出与右面图片相关的重大会议。

(2)这两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分别是什么?(3)这两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各有什么重大意义?2.右面的两幅图片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深圳往往被人们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深圳由一个边陲小镇,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旧上海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座房”,而现在的浦东已经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重要标志。

那么浦东发生巨变的原因是什么?(3)深圳的崛起和浦东巨变说明了什么?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材料二请看下图:请回答:(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是因为第几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长征过程途中红军克服了哪些困难?(3)长征期间召开的什么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4)有哪些长征精神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7.阅读下列材料: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历史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世界历史材料论述题专项训练评分标准:一等(5-6分):观点明确,(2分)。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3-4分)。

二等(3-4分):观点较明确,(1分)。

史论结合较好,逻辑较清晰,(2-3分)。

三等(0-2分):观点不明确,(0分)。

史论不够准确,逻辑不够清晰,(0-2分)。

材料论述题一:美洲的发现……确实带来了一场最实在性的(变化)。

由于美洲为欧洲所有的商品提供了一个新的和异常广阔的市场,从而引起新的社会分工和艺术进步——这在欧洲古老经济的狭隘的范围内是永远也不可能发生的。

……新大陆的白银似乎是以这种方式成为交换的主要商品之一,通过它古老大陆两端的贸易得以继续,而且,也正是通过它的大部分贸易使世界上原本相距遥远的部分彼此间联在一起。

——亚当.斯密(1)与材料中“美洲的发现”同个时期还有什么类似的事件?(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1)麦哲伦环球航行(2)观点: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2分)新航路开辟,不仅发现了美洲,促进美洲与外界的联系。

同时新的航行路线的开辟,使得交通更加方便快捷,人们突破了以前丝绸之路大陆两端贸易的局限,各大洲交流和贸易更加频繁。

随着各大洲的紧密联系,世界逐渐联成一个整体。

(4分)材料论述二: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是美国综合实力的崛起,表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领土、科技和社会等诸多方面。

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美国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夏东《美国崛起因素考察及启示》(1)材料中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2分)(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出美国崛起的根本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6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参考答案(1)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

(2分)(2)[答案示例]观点:选择了适合本国国情和当时世界现实的发展道路是19世纪末期美国迅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这句话是谁说的?唐太宗(2)、唐太宗对君与民的关系做何比喻?两者关系怎么样?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

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3)、他为何会产生这一认识?因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训,从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力量的强大。

(4)、为此,在他执政后,采取了哪些缓和君民关系的措施?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提倡节俭,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虚心纳谏。

2、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产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别指什么?天朝指清朝外夷指外国(2)、这句话是谁说的?是乾隆帝说的(3)、这夺段话反映了清朝统治者什么思想?重本抑末,压制工商业的保守思想(4)、据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采取了闭关锁国的政策3、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

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属中国。

”请回答:①此条约的名称是什么?是在何时哪两个国家签订的?《尼布楚条约》1689年中俄②上述内容有何法律作用?③签定上述条约前,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迫使沙俄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当时清朝的统治者是谁?雅克萨之战康熙帝④此外,他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维护国家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平定三藩叛乱B册封班禅额尔德尼C平定准葛尔部,亲征葛尔丹4、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粤海关志》材料二:“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材料三:“此辈(注:指华侨和商人)多系不安本分之人,若听其去来任意,伊等益无顾忌,轻去其乡而漂流外国者益众矣。

嗣后应必定限期,若逾期不回,是其人甘心流移外方,无可悯惜,朕亦不许令其复回。

如此则贸易欲归主人,不敢稽迟在外矣。

”——《清文献通考》卷33(1)材料中表明“天朝”不愿与外国互通贸易,我们把这种政策称之为什么?这个政策实行了多久?“闭关锁国”政策。

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最终五篇)

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最终五篇)

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最终五篇)第一篇:初中历史典型材料题归纳集锦《中国历史》第三册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1)、此话出自何人之口?(2)、他有哪些主要事迹?(3)、对他的最主要事迹如何评价?2、材料一:全国田地,不论男女,按年龄都可以分到一份。

材料二: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丰荒相通。

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1)、上述材料出自太平天国制订的什么文件?(2)、太平天国制订这一文件的目的何在?(3)、这一文件具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3、材料:“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战争的结果?(2)、中国军队在这场战争中取得的哪次战斗的胜利?是由谁领导的?(3)、这场战争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后果?4、材料:见教材P74业地图。

(1)、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什么地区?(2)、英国殖民者是如何一步步地侵占上述地区的?5、材料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材料二:“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上述口号出现在那次运动中?(2)、上述口号中的“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指什么和约?(3)、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中国历史》第四册材料分析题1、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的?(2)、诗中“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是指这一事件中的哪几次战斗?(3)、这一事件的胜利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2、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

”(1)、这是蒋介石在什么事件之前发给张学良的密电?(2)、该电文的主要意思是什么?(3)、张学良是如何对待该密电的?造成了什么恶果?3、材料一:“枪口对外,齐步向前!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材料二:“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反对华北自治!”(1)、上述材料出现在什么事件中?(2)、这一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下爆发的?(3)、这一事件的爆发具有什么意义?4、材料:“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材料训练一、“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

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

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

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

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1分)要到哪里去?(1分)去干什么?(1分)(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二、材料一:《史记》对西汉时期南方的描述: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和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都很贫困。

材料二:(南朝时)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丝绵布帛之饶,衣覆天下。

材料三:(宋朝时)朝廷……实仰东南之财赋,…….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问:这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三、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东方红》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1)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2)材料三的歌词是近现代中共领导人丰功伟绩的写照,请思考歌词中“当家做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描绘的分别是哪些领导人?四、材料一丰都全县人民到处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战歌,各地出现了父母送儿子、妻子送丈夫、兄弟争参军的动人场面。

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题训练

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题训练

1.(1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木薯、马铃薯、甘薯和玉米、还有花生、豆类和西红柿,极大地丰富了整个世界可以利用的食物资源,并且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哥伦布交流”的结算清单很复杂,但这场交流开始以后,世界就不可否认地改变了。

——《世界文明史》(1)材料一中的“这场交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哥伦布交流”使世界不可否认地发生了哪些改变?(3分)材料二: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大,商品需求量的增加,使这里的手工业发展不同于其他欧洲地区。

表现在城市富商打入生产领域,包买材料供应给手工业者,又将材料送到各地贩卖,被称作“包买商人”。

另外一种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工场手工业出现了。

包买商人和工场主成为早期的的资产阶级,经济薄弱的手工业从业者则成为了雇佣工人。

大量的工场手工业的出现,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萌芽。

——欧洲风化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原因?(2分)指出资本主义萌芽的思想文化基础是什么?(2分)材料三: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殖民掠夺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经济生活,给当地人民带来深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把先进的生产力和科学知识带去,破坏当地的经济结构,把亚非拉国家带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推动了这些地区和国家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3)根据材料三,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说明“工业革命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

”(2分)材料四: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紧紧联结在在一起。

19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则使旧金山到利物浦的航程缩短43%。

轮船的不断更新,使航速大大提高,欧美航程从42天缩短为5天,从伦敦到加尔各答由3个月减为18天。

此外海底电缆的铺设跨洲铁路的修建,加强了洲际联系;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的普及,使世界通讯网络得以形成。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4)根据材料四归纳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材料题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

……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

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

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

……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请回答:
①材料中的“夏宫”是指什么?它是在哪一次战争中被焚毁的?说出这场战争的起止时间。

②材料中的“两个强盗”是指谁?这两个强盗还曾参与过哪次战争?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中的“此日”是指何年何事?
②上述材料中的“公”指何人?
③上述材料中的“海军”名称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
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奏稿中(节录)请回答:
①上述材料反映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②以上材料是向皇帝所上奏折的一部分,这个皇帝是谁?
③该皇帝后来采取了什么态度和做法?
3、阅读下列材料:
“清朝中期,内外交困。

对如何摆脱困境,统治阶级内部意见分歧,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请回答:
(1)与顽固派对立的派别是什么?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2)请你说出这一派别开展的主要活动(至少答出2项)
(3)如果用一句话评价这一运动,你怎样评价?
4、材料一:我们为什么这样发动?为泄私忿吗?不是!为争地
盘吗?也不是!我们反对政府屈服的外交!国都要忘了,还在这里拼死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的八项主张。

――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材料二:张学良背叛党国,劫持统帅……为整顿纪纲起见……有讨逆总司令何应钦迅速指挥国军,扫荡叛逆,以靖凶氛,而维国本。

――《国民政府讨伐张、杨令》
1)根据材料以分析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安事变后,何应钦的态度。

3)根据1、2和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5、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情报局长在其《战后国际关系原则》中,有过一段对社会主义苏联如何搞“和平演变”战略的讲话:“我们在苏联播下混乱的种子后应该不知不觉的把他们有价值的东西换成赝品,并使他们相信这些假东西……我们一定能在俄罗斯本国找到志同道合者以及帮手和盟友,这就能使那些世界上最不驯服的人民,一场接一场演出自身灭亡及其自我意识不可逆转的完全消失的规模及其巨大的悲剧……”请回答:
①二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格局?
②为造成苏联的巨大的悲剧,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③苏联悲剧发生在什么时间?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1991年底,首先应看清其实质是少数领导人的政策失误,首先是斯大林建立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忽视市场规律;其次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引起的思想混乱。

变质并不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不断进行改革,同时要防止资本之一国家的和平演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窃近者朝鲜之衅,日人内犯,致割地赔饷,此圣清二百年未有之大辱,天下臣民所发愤痛心者也。

然辱国之事小,外国皆启凯亏,则瓜分之患大,割地之事小,边民皆不自保,则瓦解之患大,社稷之危未有若今日者。


- ------康有为上清帝第三书
材料二:“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

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漏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

“”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1)“盛清二百年未有之大辱”指的是什么?
(2) 康有为是怎样看待中国当时的处境的?
(3)康有为上书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7、材料:“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应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线扬历,备极一时着盛。


材料:“1895年,京师城门题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甲午”指哪一年?“孝钦皇太后”指谁?
(2)材料二中“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指的是什么?
(3)“割地求和”的结果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8、材料一:(见下图)1972年2
月21日,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乘专机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中国国
务院总理周恩来前往迎接。

周恩来
对尼克松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
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二:“即使没有苏联的威胁,我们也有必要在世界上两个最强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之间架起新的友谊桥梁……”
──尼克松
材料三:2006年4月18日,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胡锦涛访美期间指出,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中美友好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以上材料看出,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于哪一年?从尼克松访华到两国正式建交期间,中美双方经过反复磋商,签署并公开发表了什么文件?
(2)尼克松称中美两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是在什么时候?美国强大后实施称霸全球的战略,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美国立国只有二百余年。

有人说“华盛顿创造了美国历史”,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4)材料三“互利合作是两国的正确选择”,二战期间中、美等26国结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标志是什么?现在,中美两国都
加入了一些国际和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试举一例说明。

(5)中美两国都善于根据本国的实际对政治、经济制度进行自我调整。

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遭遇经济危机冲击资本主义制度时,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其核心内容是什么?20世纪70年代,我国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是在哪次会议之后?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战略决策?
9、、材料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议,使绥靖政策达到了顶峰。

材料二:1938年夏至秋,英国首相张伯伦三次会见希特勒。

第三次,与德、意、法政府首脑在德国慕尼黑城签订协定后,他飞回伦敦对群众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然睡觉去吧!" 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是张伯伦政策的结果。

①慕尼黑会议召开于哪一年?参加的首脑的哪几位?
②慕尼黑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为什么说慕尼黑会议是个大阴谋?
④张伯伦的预言正确吗?为什么?
⑤慕尼黑会议的最严重后果是什么?
⑥简要谈谈你对材料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