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易仆生的《玩偶之家》
易卜生 玩偶之家 赏析
女性解放运动开端
圣诞节
• 作品把时间设定在圣诞节前后三天,在第 一幕的开端,“幸福的家庭”充满了节日 气氛。但随着剧情发展,“生活的风暴” 即将来临,主人公间的矛盾一步步地被激 化。到最后,两人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导 致娜拉在节日晚上出走,这个悲剧性结局 与美好的节日形成鲜明对比,也是对虚伪 的海尔茂,甚至是当时资产阶级男女不平 等,男权盛行的社会的讽刺。
主旨
• 通过描写了娜拉这个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 普通的妇女形象,在资产家庭中长期被父 亲和丈夫当作玩偶,没有独立人格和自由, 揭露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男女的不平等,压 迫女性的丑陋事实,控诉了虚伪自私的资 本主义男权主义,娜拉的悲惨遭遇映射着 十九世纪资产阶级中妇女的玩偶地位,宣 扬女性独立解放。
社会影响
娜拉
• • • • • • • • • 觉醒前: 善良、活泼、无忧无虑 当时资产阶级家庭中依附男性生存的女性代表 习惯于用自身取悦男性而生存的日子 勇敢聪明,不忍心打扰病重的老父,独自拯救丈夫 生命,自己尽力维持家庭生计和还债 本身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不服输的“反叛”精神,只 是长期在男权的掌控下暗暗滋生。 觉醒后: 随着看清自身玩偶般的处境和丈夫丑恶渺小的面孔, 毅然选择与丈夫谈判并立刻出走 女性独立思想得到觉醒,敢于质疑社会的法律、宗 教,勇敢开展自己的人生。
• 1862年,提倡自由恋爱、反对旧式婚姻的《爱 的喜剧》,遭到社会上保守势力的恶毒攻击,他 为此感到痛心。 • 1864年,离开挪威远行。 • 1867年,《彼尔.京特》表现“个人精神反叛” 主题。 • 1879年,创作《玩偶之家》 • 1891年,易卜生以名作家的身份回到挪威 • 1906年去世,挪威议会为他举行了国葬。
浅析《玩偶之家》
浅析《玩偶之家》亨利克·约翰·易卜,是众口皆碑的现代散文剧之父,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戏剧大师。
他以社会问题剧而闻名于世, 被誉为“欧洲现代戏剧之父”。
面向社会, 面向现实的人生是他的剧作的最大特点。
他的整个创作生涯恰值十九世纪后半叶。
在他的笔下,欧洲资产阶级的形象比在莎士比亚、莫里哀笔下显得更腐烂、更丑恶,也更令人憎恨。
他的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和荒谬。
《玩偶之家》就是对于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婚姻关系、对于资产阶级的男权中心思想的一篇控诉书。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在1879年创作的戏剧,当时资本主义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激化,人们在金钱面前的自私自利、虚伪的丑陋面目显露无疑。
为了抢夺金钱,不顾友情、亲情、爱情,在他们眼中,金钱就是一切。
这些资产者的丑陋行为在海尔茂的身上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娜拉于他来说只一件是玩具。
易卜生一直认为,夫妻不仅要共同生活,更要平等相处,自由发展自我的个性,这种观念在《玩偶之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剧中,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生活中不断成长不断觉醒,成为思想成熟的先进女性,认识到了自己在家庭里“玩偶”的地位,于是进行反抗,离家出走。
然而本剧是带有欺骗性的,在表象的外衣下人们往往看不清人物的真实性格和真实情况,直到最后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玩偶之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娜拉和海尔茂是一对夫妻。
一次海尔茂病危,为了挽救丈夫的性命,娜拉伪造父亲的签名借得了一笔款项,海尔茂转危为安。
几年后,海尔茂升任银行经理,并准备裁退一个职员,没想到这个职员却正好是娜拉从前的借款人。
职员以当年伪造签名的事来要挟娜拉,将此事写成信寄给海尔茂。
海尔茂看到信后,恼羞成怒,痛斥娜拉让他面临身败名裂的险境。
这时,职员却因遇到旧情人而重新燃起生活的勇气,将借据退还给了海尔茂。
正当海尔茂庆幸事情已经过去的时候,娜拉却因看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离家出走。
论《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
论《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大师易卜生的代表作之一,该剧通过对主人公妮娅的角色转变和婚姻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展现了19世纪末挪威社会的妇女地位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这部戏剧中,妮娅和她的丈夫托尔瓦尔之间的冲突是整个故事的核心。
首先是妮娅与她的丈夫托尔瓦尔之间的婚姻纠纷。
托尔瓦尔是一个对外表面子很在乎的人,他在外人面前很少表露真情,但对待妮娅却总是轻薄和苛刻。
他习惯于控制妻子的一切,甚至连她的花销都要监管。
妮娅深感自己没有自由和尊严,因此她在整个戏剧中一直不满。
她渴望自由和平等,她想要一个真正的婚姻,而不是被束缚和被动的角色。
这种婚姻关系的冲突,体现了19世纪末妇女地位和婚姻观念的尖锐对立,也触及到了现代社会中婚姻关系和家庭角色的辩证关系。
是妮娅在婚姻中逐渐发现自我意识和自我解放的过程。
在托尔瓦尔的束缚下,妮娅开始觉醒并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渴望。
在她的好友克里斯琴对她道出自己心底话语时,她才发现自己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
她开始质疑托尔瓦尔对她的支配和剥夺,开始发现自己有权利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在与托尔瓦尔的对话中逐渐表露出自己的觉醒和对自由的渴望,这种自我认识的提升引发了与托尔瓦尔之间的冲突。
而这种冲突正是易卜生对19世纪挪威社会中女性地位觉醒的深刻思考和呈现,也是这部戏剧的核心所在。
在婚姻冲突中,托尔瓦尔与妮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人品冲突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托尔瓦尔是一个为了自己的面子和社交地位而不惜牺牲妻子的人。
他有着双重的人格,一方面是对外过分重视自己的形象和社交地位,对内却不尊重妻子,甚至付出一切代价压抑她。
与此他对于自己的利益也是冷酷无情,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置妮娅于危险之中。
这种人品冲突与利益冲突使得他与妮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和尖锐,使得妮娅与他之间的冲突更加深刻和现实。
《玩偶之家》中,妮娅与托尔瓦尔之间的冲突是整个戏剧的核心,也是易卜生对19世纪挪威社会中婚姻观念和女性地位觉醒的深刻思考和呈现。
论《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
论《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它通过讲述女主角妮拉·赫尔默离开婚姻和女儿,追求个人解放的故事,探讨了家庭、婚姻和社会观念对个体自由的束缚。
这部戏剧充满了各种戏剧冲突,以下将从主要人物关系、内部冲突和外部冲突等方面来分析。
妮拉与自己的丈夫托尔瓦尔德的关系是该剧的主要冲突之一。
妮拉曾经是一个传统的妻子和母亲,但在剧作的开头,观众发现她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不满和厌倦。
她认为自己只是托尔瓦尔德和女儿的玩偶,没有自己的意志和独立性。
这种内心的不满和托尔瓦尔德对妻子的过度控制引发了夫妻之间的冲突。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关系是妮拉与她的朋友克里斯蒂娜之间的关系。
克里斯蒂娜是妮拉的同事和密友,她拥有比妮拉更强烈的独立思想和自主精神。
在剧中,妮拉向克里斯蒂娜展示了她的秘密借款和伪造文件,这导致了她们的友谊紧张和关系的破裂。
妮拉和克里斯蒂娜之间的冲突主要源于妮拉如何处理自己的秘密和追求个人解放的方式,同时也反映了她们对婚姻和社会观念的不同态度。
内部冲突方面,妮拉的内心斗争是戏剧冲突的核心。
她面临着个人解放和家庭责任之间的矛盾。
妮拉意识到她不再愿意继续过作为玩偶般被人控制和束缚的生活,她渴望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独立性。
她也意识到如果她选择离开家庭,她将失去与女儿的联系和责任。
这种内心斗争使妮拉陷入痛苦和困惑之中,并成为整个剧作的主要驱动力。
外部冲突方面,家庭和社会观念对妮拉的个人解放构成了重要阻碍。
妮拉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男权主义的社会,男性对女性有绝对的控制权。
这种社会观念使妮拉在婚姻关系中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性和意志。
她的家庭也是对她个人解放的阻力之一,尤其是她的丈夫托尔瓦尔德的控制和对她的父亲角色的依赖。
剧中,妮拉的父亲也成为她与外界冲突的源头,他过度保护妮拉,使她无法摆脱家庭的束缚。
玩偶之家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玩偶之家对现代女性的启示摘要:《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影响世界文坛的重要戏剧作品,作品主要以女主角娜拉在家庭中的遭遇为主线,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男权主义的丑恶。
本文以娜拉的性格、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意识的觉醒为主线,分析娜拉的举止和思想进化对于现代家庭女性意识进步的积极意义。
一、《玩偶之家》中娜拉的形象分析娜拉女性意识的崛起与她优秀的人格潜质是分不开的。
这些性格基础是隐藏在娜拉心底深处的,只不过没有被激发,当矛盾冲突没有发生时,自我也未曾察觉。
但这些却是构成娜拉女性意识崛起和与玩偶之家决裂的性格基础。
娜拉对丈夫是无私的。
当娜拉得知丈夫海尔茂即将升职为银行经理时,确实也愿意表现得像个小鸟,她开心轻快的语句活脱脱地展现出一个不谙世道、天真烂漫、活在自我世界中的女性形象,并且生活态度积极乐观,但其实娜拉的内在是非常善良、聪明果断,并且有担当的。
尽管海尔茂升职之前的生活困苦艰难,她还是帮助丈夫打理这个家庭。
在丈夫病重的时候借钱让他出国治病,仿冒父亲签名,用生活费补贴家用,自己找抄写工作还债。
在后来被柯洛克斯泰以此威胁的时候,她害怕连累丈夫,决定自己挺身而出独揽责任,甚至想通过自杀来承担罪名。
娜拉对朋友是真挚的。
在林丹太太因为找不到工作而投奔于她的时候,娜拉仍然对她不离不弃,不断地说服丈夫帮忙,为林丹太太谋取一个职位,相比海尔茂对老同学柯洛克斯泰的蔑视和逃避,娜拉可谓尽心尽力地帮助自己的朋友,对患绝症的阮克医生也真诚地给予热切的关怀和帮助。
娜拉对他人富有同情心。
在脚夫拉她回家之后会多给一倍工钱;在外出买东西准备过节的时候,会捎上几块衣料、几块手绢给用人。
由此可见,娜拉是具有同情心和爱心的,而不是只顾个人利益的家庭主妇。
娜拉有强烈的自尊心。
当阮克医生向她表白的时候,她看出阮克医生爱她,但是她没有利用这样的感情做金钱的交易。
二、娜拉女性意识的出现(一)娜拉的家庭意识最初娜拉与丈夫海尔茂的生活非常平静,海尔茂的经济收入水平可观,能满足娜拉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娜拉也经常向别人炫耀丈夫的能力。
从《玩偶之家》看生命意义
从《玩偶之家》看生命意义《玩偶之家》,挪威语Et dukkehjem,其中,dukken是娃娃,玩具之意,然而戏剧主人公却是一个叫娜拉的女人。
我认为易卜生借“玩偶”一词表达他对娜拉的看法:一个失去了人生意义的人。
娜拉出场时显得俏皮可爱,无忧无虑,到最后一场时却变得深沉冷静,独立坚强,她真实地幼稚着、单纯着,又真实地成长着、成熟着。
她像孩子一样不问世事,却又像顶梁柱一样撑起整个家。
她为了丈夫海尔茂的健康私下借钱,一个人默默还债,多年的还款生活让她疲惫不堪却从不诉苦,甚至感觉到幸福。
为了不使临终前的父亲担忧,她大胆假冒父亲签名。
可以说娜拉拥有一颗善良纯澈的心。
然而易卜生还要让他的娜拉更不平凡,在海尔茂不分青红皂白的自私斥责之下,娜拉顿悟了生命的意义:为自己而活!而自己这辈子不过是个玩偶,全无意义。
自己前半辈子是父亲的“泥娃娃”,后半辈子是丈夫的“小松鼠”,从来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她告诉海尔茂:“你爱什么我也爱什么——或者假装爱什么——我不知道是真是假——或者有时候是真,有时候是假。
”也就是说,她只是靠着给海尔茂耍把戏过日子,于是娜拉强烈要求脱离这种无意义的生活。
当海尔茂以她“神圣的责任”,即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来约束劝阻她时,娜拉回答,我还有“更神圣的责任”,即对自己的责任。
娜拉终于找到了生命意义,并且要求坚定地走下去。
在《玩偶之家》中,易卜生警示人们:没有人生为玩偶,人人都应追求自己的生命意义。
而人的生命意义则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外表现为自己对周围环境(包括亲人朋友等等)的意义。
娜拉坚持独自还款并且觉得疲倦得很幸福,这一幸福感便是来自于对他人的价值得到了自我内心的认同。
其二,对内则表现为自我内心的信仰,这才是真正实现人生意义的所在。
娜拉的精神是空虚的,所以她决定寻找自我。
她在最后明白了在她自己的家庭里,甚至社会中很难在周围环境中实现自己的意义,因为不论是丈夫还是父亲都只把她当做玩偶而已。
于是她走出了周围环境,去寻找那个不是玩偶的,拥有真正生命意义的自我,她意识到了人生的意义不完全在于他人,而更多地是对自我幸福的追求,即“对自己神圣的责任”。
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点外国文学史
简述玩偶之家的艺术特点外国文学史玩偶之家是挪威戏剧家亨里克·易卜生创作的一部戏剧作品,被誉为现代戏剧的开山之作。
其艺术特点深受戏剧创作和文学发展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易卜生在写实主义戏剧方向上的创新与突破。
玩偶之家在戏剧形式上采用了三幕组织结构,人物角色形象刻画深入鲜明,情节曲折起伏,同时戏剧的语言风格简练、生动,对话具有高度表现性,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内心的真实感受。
这种形式结构和语言风格的运用,使得玩偶之家的戏剧性更加突出,具有强烈的舞台感和冲击力。
在艺术特点方面,玩偶之家首先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批判。
作品通过讲述主人公娜拉的生活遭遇和内心挣扎,揭示了家庭、婚姻、社会等现实问题,对当时的封建制度、伦理道德观念等进行了深刻的犀利的批判。
易卜生以娜拉这一普遍女性形象,探讨了社会地位、经济独立和人格解放等重要议题,呼吁女性争取平等权利和独立性。
这种批判现实的倾向,使得玩偶之家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关注,也成为了女性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作。
其次,玩偶之家亦展现了戏剧人性的思考和探索。
通过对娜拉和其他角色的刻画,易卜生展示了人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娜拉的个性从一开始的天真幼稚逐渐变得坚韧勇敢,并最终决定离开家庭的束缚,追求自由。
易卜生以此表达了对个体解放和人性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社会对个体的压迫和束缚。
这种对人性的探索和思考,是玩偶之家艺术特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后来的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玩偶之家还展现了易卜生在戏剧中的独特创新之处。
他以娜拉的角色为核心,通过塑造娜拉与其他人物的复杂关系,以及娜拉自身的成长与变化,将整个戏剧推向高潮。
易卜生在戏剧结构上的创新,以及对情节安排和人物发展的巧妙处理,使得玩偶之家既具有很强的戏剧冲突性,又更加贴近人性和现实生活。
这种创新性的戏剧结构,在当时是一种突破,也为后来的戏剧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综上所述,玩偶之家作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戏剧作品,展现了易卜生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批判,对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在戏剧形式上的独特创新。
论易卜生戏剧《玩偶之家》
论易卜生戏剧《玩偶之家》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社会在51岁的易卜生眼中已被打上一抹窥不见希望的灰暗底色,不论是国家政治还是社会生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渗透在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挪威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与无止无休的逐利投机让易卜生对长期以来规范统治着人们生活的政治制度、宗教道德无法信任。
体制与意识形态间无法调和妥协的矛盾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易卜生敏锐的察觉它们却囿于时代局限无法改变什么。
这时的易卜生需要寻找一个精神出路,所以在他的笔下,一个名叫娜拉的女子,勇敢决绝地挣断身上的提线,义无反顾地从家中出走,逃离那个虚妄不实的玩偶世界。
标签:玩偶;资产阶级;沟通;女性解放;反叛精神doi:10.19311/ki.1672-3198.2017.20.07019世纪下半叶的西方社会在51岁的易卜生眼中已被打上一抹窥不见希望的灰暗底色,不论是国家政治还是社会生活,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局限渗透在当时社会的各个层面,挪威资产阶级的自私虚伪与无止无休的逐利投机让易卜生对长期以来规范统治著人们生活的政治制度、宗教道德无法信任。
体制与意识形态间无法调和妥协的矛盾衍生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易卜生敏锐的察觉它们却囿于时代局限无法改变什么。
这时的易卜生需要寻找一个精神出路,所以在他的笔下,一个名叫娜拉的女子,勇敢决绝地挣断身上的提线,义无反顾地从家中出走,逃离那个虚妄不实的玩偶世界。
在一个被圣诞节日气息所笼罩的夜里,与丈夫海尔茂共同生活了八年的娜拉围上坎肩,提起手提包,毅然决然地踏出家门,再不回头。
娜拉与海尔茂是夫妻,几年前海尔茂的事业未稳,成日里劳心劳神的拼命工作,积劳成疾以致病倒,情况堪忧,妻子娜拉为了挽救丈夫的性命,在海尔茂不知情的状况下向柯洛克斯泰筹借了一笔一千二百块的巨大款子,并且为了不给病重的父亲平添烦恼,娜拉自己做主伪造了父亲签名的字据,救回丈夫的性命。
为了这笔不可向他人言说的巨大欠款,娜拉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独自扛下还债的事务,没有丈夫的支持,没有朋友的接济,这个勇敢的女人一力承担下了如此令人难以想象的重担。
论《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
论《玩偶之家》的戏剧冲突《玩偶之家》是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的一部代表作品,该剧以19世纪末的挪威为背景,讲述了妇女地位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妮莎·海曼(Nora Helmer)展开,她在丈夫托尔瓦尔德(Torvald Helmer)的控制下,过着表面上幸福的生活。
随着剧情的发展,各种冲突开始浮出水面,暴露出妇女地位的困境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剧中的主要冲突之一是妇女地位的困境。
在当时的社会里,妇女的地位低下,没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甚至包括对自己的金钱和生活的掌握。
妮莎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她被丈夫托尔瓦尔德视为温室里的花朵,完全依赖于丈夫的照顾和控制。
她没有自己的财政独立,甚至没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
这种妇女地位的困境一方面体现在她与丈夫关系中,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她与其他人的关系中,比如与克里斯琴(Kristine Linde)的友情和与克罗斯特律和基尔(Krogstad and Kierl)的纠葛。
剧中还涉及到个人自由意志的冲突。
妮莎在追求自由意志的过程中,也遭遇到了重重困难和冲突。
她渴望独立和自由,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这是相当困难的。
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的观念和制度,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丈夫的“保护”。
她在一段时间里没能尝试过自己的生活,做出自己的选择,这种内在的冲突和外在的阻力与挑战构成了剧中的重要冲突。
《玩偶之家》中的戏剧冲突主要集中在妇女地位和自由意志两方面。
通过描绘妮莎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挣扎,易卜生向观众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妇女地位的困境,以及个人自由意志的追求和挑战。
这种冲突的呈现不仅贴近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现实问题,同时也引起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思考和关注。
易卜生通过这部作品,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弊端和个人的挣扎,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真实。
玩偶之家设计思想感悟总结
玩偶之家设计思想感悟总结《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创作的一部话剧,该剧表现了19世纪朱康尼斯堡小市民家庭的生活状况,以及女主人公娜拉对家庭与社会的看法和对人生追求的呐喊。
整个剧作紧扣“个人与社会”的主题,通过对女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揭示了传统家庭观念与现代个人解放的冲突,以及对于个体自我意识觉醒的探索与追求。
首先,剧作通过对家庭角色的刻画,展现了传统家庭观念对个体的束缚。
剧中的家庭,无论是娜拉与她丈夫托尔瓦尔德之间的婚姻关系,还是娜拉与她父亲的亲情关系,都充满了保守的传统观念。
女主人公娜拉被描绘成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体贴顾家,为丈夫操劳并扮演着完美妻子和母亲的角色,然而,她的内心却充满了不满和追求自我发展的愿望。
其次,剧作通过娜拉的觉醒与行动,展现了个体自我解放的追求。
面对家庭和社会的束缚,娜拉最终选择了离开家庭,以追求自己的自由和独立。
她不再接受做一个被动的家庭妇女的角色,而是开始思考和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
整个剧作通过娜拉的觉醒与行动,传达了个体自我解放的力量和重要性,引发了对传统家庭观念的深思与反思。
此外,剧作通过托尔瓦尔德和克里斯蒂娜的形象,对社会道德观念进行了探讨。
托尔瓦尔德被塑造成一个典型的父亲和丈夫形象,他看重社会地位和名誉,却忽略了娜拉的内心需求。
克里斯蒂娜则成为娜拉的朋友和忠实的支持者,她对于社会的压迫和约束保持怀疑态度。
通过这两个角色的对比,剧作进一步表达了对社会道德观念的质疑和反思,让人们思考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和选择。
综上所述,《玩偶之家》通过对家庭和个体自我解放的刻画,揭示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与和谐。
剧作通过娜拉的觉醒与行动,呐喊出个体追求自由和独立的声音,鼓舞着人们勇于追求梦想和追寻内心的真实愿望。
同时,剧作也提醒人们对传统家庭观念和社会道德观念进行深入思考,以更加自由和包容的态度面对个体与家庭、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我而言,该剧深刻地展示了个体意识觉醒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思考和反思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处境与选择。
浅析易卜生的《玩偶之家》
浅析《玩偶之家》《玩偶之家》,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著名的(1)社会问题剧,作于1879年,他是挪威人民引以自豪的戏剧大师、欧洲近代戏剧新纪元的开创者、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他开创的“社会问题剧”真实地反映了挪威现实生活,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的特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肮脏腐朽的本质,提出了许多社会重大问题。
它以丰富的社会内容,深遂的思想与精湛的艺术把妇女解放问题呈现与观众。
这一题材的创新,震动了欧洲舞台,掀起了一场戏剧革命。
剧中通过娜拉和海尔茂一个普通资产阶级夫妇的家庭关系的剖析,生动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再现,把社会问题与舞台艺术结合起来,把戏剧当作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把舞台当作讨论问题的论坛,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
在易卜生逝世100周年的今天,中国国家话剧团将这位挪威戏剧大师的代表作《玩偶之家》再次搬上舞台。
再将引起中国读者关注,它超越了妇女解放这一主题,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现从《玩偶之家》创新的题材和鲜活的人物、矛盾冲突营造的艺术效果、戏剧的结构艺术、结局与韵味,来浅析易卜生〈玩偶之家》的艺术魅力。
内容梗概: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是围绕娜拉和海尔茂矛盾冲突的焦点:“伪造签字借款”这一事件展开的。
女主人公娜拉为了给丈夫海尔茂治病,曾伪造死去的父亲签字向律师柯洛克斯借过一笔巨款。
柯洛克斯以此来威胁娜拉让她不让已升为银行经理的海尔茂解雇他。
“签字借款”这一事件暴露后,娜拉清楚地看到海尔茂卑鄙自私的灵魂和自己在家里的“玩偶”地位,直面现实,毅然弃家出走,勇敢地踏入未知的世界,成为戏剧界,最大胆、最热爱生命的人物之一。
一、创新的题材和鲜活的人物真正的经典之作,它必须具有创新的题材和鲜活的人物再现,必须是超越时空嬗变的,不论它以什么面孔出现,只要它能经受住自然的反应,它就是经典。
《玩偶之家》跨越了时代的不同,地域的不同、读者对作品的阅读认知理解水平的不同,仍然保持观众的心态会处于不断发现与惊喜过程中使人的心活泼不死。
“玩偶”的觉醒,妇女的独立——浅析《玩偶之家》的女性独立意识
“玩偶”的觉醒,妇女的独立——浅析《玩偶之家》的女性独立意识现代现实主义戏剧大师,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四大社会问题剧之一《玩偶之家》,通过女主人公娜拉的悲剧故事揭示了十九世纪资产阶级社会背景下时代女性被压迫的现状,唤醒女性对自由的追求。
本文将从男权社会,经济独立,出走与救赎三个方面探索和剖析娜拉出走的意义。
《玩偶之家》这出三幕剧通过描写一对夫妻(娜拉和海尔茂)从表面上和谐温馨到爆发尖锐矛盾,最后娜拉认清现实出走自我救赎的故事。
易卜生通过这出戏剧深刻探讨了男权社会对妇女人格的压迫,身份地位的缺失以及关于妇女走向独立的问题。
男权社会的束缚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分工,男性在社会生产中所承担的任务更重,因此发言权也更多,而女性因为生理,性别,历史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很长一段时期只能依附于男性而生存。
这种现象不仅仅只是存在于男耕女织的传统中国,在19世纪的西方社会尤是如此。
易卜生所处的时代西方资本主义是高速发展的时期,因此《玩偶之家》中海尔茂作为家中的男性他拥有的家庭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无论是物质还是思想感情方面。
娜拉时时刻刻都处于他的控制之中,好似一个“玩偶”一般。
这一点在戏剧的第一幕开头部分便印证了出来:一, 海尔茂称呼娜拉为“小鸟儿”、“小松鼠儿”,与其说他特别喜爱娜拉,不如说他把妻子当作一个动物般的“玩偶”罢了;二、在生活和思想情感上,海尔茂严格控制着娜拉,无论言语还是行动中娜拉都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妻子的所做所想只能在丈夫的允许之下才能实施;反过来,到了戏剧的高潮部分,海尔茂面对娜拉的指责的时候总是暴躁和不以为然的,甚至说:“从此以后他老婆越发是他私有的财产。
做老婆的就像重新投了胎,不但是她丈夫的老婆,并且还是她丈夫的孩子。
”从他的言语中可见他的男权主义是多么根深蒂固。
随着最后娜拉那一震耳发聩的关门声,她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但是在现实面前,娜拉一个女性的力量显然是渺小的,在那样一个男权社会无异于以卵击石。
《玩偶之家》赏析
《玩偶之家》赏析易卜生之所以被称为“近代欧洲的戏剧大师”,首先因为他是一个戏剧艺术的革新者。
他将戏剧当做表现当代社会生活的镜子,把舞台当做讨论当代政治问题的论坛。
《玩偶之家》便是他有关妇女问题的一部杰作。
剧中描写了海乐茂夫妇的家庭关系由和睦转为决裂的故事,通过娜拉逐渐觉醒的过程,深刻揭露出资产阶级社会的法律、宗教、爱情、婚姻等的虚伪和不合理。
此剧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了易卜生戏剧的特点:主题突出,人物鲜明,结构严密,情节集中,语言精炼。
娜拉和海尔茂8年的“恩爱”生活在一纸票据面前竟然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这不由令人想起一位作家的慨叹:你怎么夸张了夸张不过生活,你怎么想像民想像不过现实!复杂的生活矛盾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问题,这一切却在情节的发展中让读者看了个明白。
剧情被巧妙安排在圣诞节前后3天之内,突出表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与家庭悲剧之间的对比。
作者以柯洛克斯泰被海尔茂辞退,利用借据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一事为主线,引出了多种矛盾的错展开;娜拉也在这短短3日内,经历了一场激烈的复杂的内心斗争,从平静到混乱,从幻想到破裂,在痛苦中自我觉醒,取得了强烈的戏剧效果。
由作家使用的“回溯法”,我们可以了解到:娜拉出身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是父亲的玩偶,结婚以后又是她丈夫的玩偶,如她自己所说,是父亲的“泥娃娃女儿”,是丈夫的“泥娃娃老婆”。
但她热爱生活,热爱家人,为了他们的幸福,她不惜牺牲自已。
海尔茂是一个自私和虚伪的资产者形象,在外人眼中,他无疑是一个“正人君子”“模范丈夫”;随着剧情的发展、矛盾的展开,他的面具被层层剥离,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在家庭中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在社会上他是一个资产阶级道德、法律、宗教的维护者,他的生活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和地位,他不得爱,亦不知被爱,妻子只是他的一件私有财产。
听听他所说的话吧:他将娜拉倾吐的痛苦心声斥为“花言巧语”、“装腔作势”;将她的牺牲评价为“把我一生幸福全都葬送了”“前途也让你断送了”;称爱他的妻子为“伪君子”、“犯罪的人”;当风平浪静后,他第一个反应即为“我没事了”;尔后“安慰”妻子说“你的事都由我做主,都由我指点”,“你只要一心一意依赖我”;当娜拉作出离开“玩偶之家”的抉择,他竟说出“你最神圣的责任是你对丈夫和儿女的责任”的话,并为自己作出辩护“男人不能为他爱的女人牺牲自己的名誉”。
经典话剧剧本《玩偶之家》
经典话剧剧本:《玩偶之家》篇一:浅析玩偶之家浅析《玩偶之家》摘要:《玩偶之家》是易卜生一部著名的社会问题剧,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它引起了当时的社会大众对妇女自由这一人性权利的关注,这对男权至上的社会思想观念无疑是巨大的撼动,这也促进了当时社会女性的觉醒进程。
剧中娜拉的女性形象揭示着人性权利的解放,向往自由的主题,同时也在批判着以海尔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内心的丑恶和虚伪。
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具有超越性的,所以也不难理解《玩偶之家》演出后为何在当时会引起巨大地社会性争论。
可正是作品的超越性给《玩偶之家》附上了更深的含义,隐含的政治性问题更是增加了作品的深层次内涵,但是这也正印证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是具有反作用的哲学性命题,换言之,《玩偶之家》作为一部优秀的剧作品,是带有哲学性思考的。
关键词:玩偶觉醒爱情观性疾病《玩偶之家》是易卜生所创作的名剧之一,此部剧作品是社会问题剧的典型代表。
所谓“社会问题剧”是指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所提出的“文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戏剧,社会问题剧作品中的人物不具有单独的审美价值,而只是代表某个问题或某种思想的符号,剧作家通过这些符号和问题来表达主题和战斗性。
《玩偶之家》贯彻了这一特点,通过鲜明的人物性格、行为来具体抒发主题的目的。
海尔茂、娜拉都是易卜生塑造的这类典型,易卜生也正是通过对两人的动作、语言的描述,从而表现出作品的思想内涵。
这使得作品更加有品味性,能够使读者自觉地去思考、领悟作品所传达出的意义,使其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持久的印象,甚至是影响读者现实生活的行为,二十世纪的欧洲、中国都是受其影响较大且突出的地区,可见其影响力。
《玩偶之家》作为一部社会问题剧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原因何在?我认为主要应归功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主题思想贯穿于整部剧作品当中,任何读者想要真正去了解作品,这都是不可回避的而且需要认真感悟地。
《玩偶之家》主题深刻性表现在其具体三大主题上,即本篇文字需讨论的三大方面。
《玩偶之家》分析
浅析《玩偶之家》主要人物形象《玩偶之家》是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在这里,我简单分析一下主要人物形象和自己对这部剧的一点认识。
男主人公海尔茂生性怯弱,谨小慎微,在社会上辛苦奋斗,险些拼掉身家性命才博得一点立足之地,他出场后表达的第一个态度是不赞同娜拉胡乱花钱,接着是不赞同娜拉借贷,然后又透过娜拉的言语向读者呈现,他连冷静面对生活意外打击的勇气都没有,陷入磨难时,还需要娇小的娜拉对他施以安慰和援助。
海尔茂的所谓强势不过是从社会体系中生硬挪用来的,这恰恰证明了他的不强。
就内心的坚强程度而言,海尔茂不过是一个伪男人,连娜拉都不如。
海尔茂与娜拉的真正症结在于爱的缺席,他们之间没有可以化解冲突的爱情,有的只是社会权力式伦理体系下的夫妻名义。
在第三幕中,海尔茂问娜拉:那就是你不爱我了?娜拉回答道:不错,我不爱你了。
娜拉的阐述无疑是一种事实,用娜拉的说法,这是他们结婚八年来,头一次正正经经的谈话,这不爱不是突如其来的转折,而是拂去假象伪饰后的真相。
过去八年里,海尔茂对娜拉没有爱,有的只是真实的圈养和消遣;娜拉对海尔茂也没有爱,但她以为自己有爱,处处都用爱的幻觉蒙蔽自己,当然也用爱的努力拯救自己,但她不过活在一种虚拟的幸福中。
海尔茂对待娜拉的方式,是世俗社会的通常方式,海尔茂不是它的发明者,只是一个普通的使用者和臣服者,但这样的体系对娜拉的损害有多少,对海尔茂的惩罚就有多少。
表面看他在自觉充当着权利体系的傀儡,享受着其种种优越的恩赐,但这是以损害他作为男性的阳刚灵魂为代价在进行的,这样的恩赐本质上不过是一种阉割。
海尔茂温顺臣服于这样的体系,名义上他是权力的自由拥有者,但在强大的体系中,他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奴隶。
看看娜拉离家出走时,海尔茂那副眼泪汪汪的可怜样子吧,再联想楼上那几个熟睡的可怜孩子,对一个男人来说,这是相当重的惩罚。
从这里看,这部剧带有某种悲剧的意味。
按照亚里斯多德的理论,悲剧在感情上能带给人恐惧和怜悯。
【赏析】易卜生《玩偶之家》
【赏析】易卜生《玩偶之家》内容梗概娜拉是个性情活泼、思想单纯的年轻女人,结婚八年来衣食无忧,生活在丈夫的宠爱和三个孩子之间,感到十分幸福。
这些天她尤其快活,丈夫海尔茂刚刚升任银行经理,他们要过一个开开心心的圣诞节。
但是娜拉也有自己的烦恼。
几年前,海尔茂身患重病,必须去南方疗养,可是却没有钱。
万般无奈之下,娜拉瞒着丈夫,假冒父亲的签字,通过银行职员柯洛克斯泰借了一笔款子。
事情已经过去多年,可她还在偷偷地省吃俭用积钱还债。
现在海尔茂当上银行经理,娜拉暗暗松了口气,把债还清的日子不远了。
不料这天柯洛克斯泰突然找上门来,以借债一事要挟娜拉。
原来他被海尔茂解雇了。
他要娜拉向海尔茂求情,否则就将伪造签字的事公布于众。
娜拉闻言顿感惊慌失措。
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女友林丹太太,后者建议她向丈夫坦言相告。
娜拉深感为难,她不想让丈夫知道这件不光彩的事,她更害怕丈夫会因此而断送前途和社会地位。
海尔茂总是对她说,他爱她,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性命,那么他一定会把整件事的责任都拉到自己身上。
娜拉不愿看到这一切发生,她决定牺牲自己保全丈夫的名誉。
柯洛克斯泰没能达到目的,就把娜拉的事写信告诉了海尔茂。
海尔茂读信后大发雷霆,一反平日的温柔体贴,大骂娜拉是个“坏东西”。
他得知娜拉想一死了之,非但不安慰,反说她是骗人,死了也洗不清罪过,还扬言要剥夺她抚养孩子的权利。
娜拉惊呆了。
就在此时,海尔茂接到了柯洛克斯泰的第二封信,信中附有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款单据,并向娜拉致歉。
原来柯洛克斯泰受到林丹太太的感化,改变了主意。
危险解除了,海尔茂的前程和名誉保住了,他顿时又变得温存起来,口口声声唤娜拉“我的小鸟儿”,可是娜拉已经看清了丈夫的真实嘴脸,不再相信那一套虚情假意。
她感到好像跟一个陌生人共同生活了八年,彼此都不了解。
娜拉看清了自己所谓的幸福家庭的实质,毅然离家出走。
在她身后传来响亮的关门声。
研究综述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最杰出的戏剧大师,他一生共创作了二十多部剧作,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影响。
《玩偶之家》点评
《玩偶之家》点评
《玩偶之家》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的作品。
无论是作为戏剧作品在舞台上呈现,还是作为文学作品供读者阅读,它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首先,从戏剧的角度来看,《玩偶之家》通过紧凑的剧情和鲜明
的人物形象,成功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要问题。
特别是女性地位和家庭关系的问题,更是被尖锐地提了出来。
这种直接的呈现方式,使得观众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反思这些问题。
其次,从文学角度来看,《玩偶之家》的语言表达和结构安排都
相当出色。
作者易卜生运用了丰富的戏剧技巧,如内心独白、舞台说明等,使得剧情更加生动真实。
同时,作品的主题和内涵也非常深刻,它不仅仅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更是对人类普遍命运的一种探讨。
此外,《玩偶之家》的结局也极具震撼力。
娜拉的出走不仅是对
传统家庭观念的挑战,更是对女性自我意识和独立精神的彰显。
这种结局不仅让观众感到震撼和深思,也让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更加深刻的升华。
然而,虽然《玩偶之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但也有一些读者可能会认为它过于悲观或消极。
作品中的许多人物都面临
着困境和挣扎,这种现实主义的描绘可能会让一些读者感到沉重和压抑。
总的来说,《玩偶之家》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
它通过独特的戏剧形式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功地吸引了无数读者和观众的关注。
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社会、思考人生的重要视角。
无论是作为文学作品还是戏剧作品,《玩偶之家》都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欣赏。
玩偶之家分析解读
目录
玩偶之家
作者简介
主要情节
人物分析
对话节选
内涵思想
作者简介
1
主要情节
2
人物分析
3
对话节选
4
内涵思想
5
玩偶之家
4. 对话节选
娜拉:这整整的八年要是从咱们认识的时候算起,其实还不止八年咱们从来没有在正经事情上头谈过一句正经话。 海尔茂:难道要我经常把你不能帮我解决的事情麻烦你? 娜拉:我不是指着你的业务说。我说的是,咱们从来没坐下来正正经经细谈过一件事。 海尔茂:我的好娜拉,正经事跟你有什么相干?
人物分析
3
对话节选
4
内涵思想
5
玩偶之家
3. 人物分析-娜拉
娜拉 :我不信。难道法律不让女儿想法子让病得快死的父亲少受些烦恼吗?难道法律不让老婆搭救丈夫的性命吗,我不大懂法律,可是我想法律上总该有那样的条文允许人家做这些事。 娜拉 :我还有别的同样神圣的责任。 海尔茂:没有的事!你说的是什么责任? 娜拉: 我说的是我对自己的责任。 娜拉:牧师告诉过我,宗教是这个,宗教是那个。等我离开这儿一个人过日子的时候我也要把宗教问题仔细 想一想。我要仔细想一想牧师告诉我的话究竟对不对,对我合用不合用。
伪善、自私、重名重利、小人、把妻子当作玩偶
玩偶之家
3. 人物分析-林丹太太
自食其力 顾家 富有牺牲精神 (为了维护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的生活, 她嫁给了一个有钱但她不喜欢的男人) 女主人公娜拉的一个形象补充 也可以理解为独立后的娜拉的未来
玩偶之家
3. 人物分析-柯洛克斯泰
2012.3.13
目录
玩偶之家
作者简介
主要情节
人物分析
对话节选
《玩偶之家》读后感
《玩偶之家》读后感《玩偶之家》是挪威著名剧作家易卜生的代表作之一,本书的主题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伦理问题的讨论,深刻地展现了男女不平等、妇女被经济和社会体制所压迫、个人权利等问题。
这篇读后感将分别从剧本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来探讨这部作品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是作品剧本情节。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末的挪威,女主人公劳拉和丈夫托尔瓦尔是一个幸福、温馨的小家庭。
托尔瓦尔表面上为劳拉宠爱有加,但本质上却是自私、压制劳拉的存在。
他在事业上陷入了困难,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利用了妻子关系,向银行借贷,并且曾经隐瞒了自己的重病。
在托尔瓦尔的指示下,银行职员小克门森向他泄露了秘密,并逼迫劳拉采取某些手段保全夫家的财产,而这种做法违背了道德底线,同样也是女权与个人权利的一次又一次的违反。
剧本以托尔瓦尔认为他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家庭,而女主人公劳拉不断思考着个人的自由和自主的价值,她毅然决定远离这个不合理的家庭,以自己生命的方式探求自由和尊严。
剧本通过细腻而缜密的情节和人物塑造,深入地展示了社会道德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冲突。
在知识分子不断利用各种手段去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社会背景下,《玩偶之家》给出了一个经典的答案:尊重个人权利的价值,提倡真正的平等与自由的社会秩序。
其次是作品的人物形象。
本书中的人物影响深刻,他们的言行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意义。
在这个故事中,男主人公托尔瓦尔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表面上温馨、和睦,实则自私、狡猾。
他总是将自己的利益视为家庭最重要的因素,无论如何都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声誉。
这样的人物形象实际上代表了强权和金钱权利,他的行为带有严重的利益倾向,正是这种利益驱动所引起的冲突成为了女主人公劳拉的闹剧。
劳拉虽然是一个有些天真的女孩子,但她的自由主义思想却很有思考价值,她在剧中呈现出了非常多面的角色,在世俗习俗、个人自由等多个方面反映了现代人存在的一些矛盾。
小克门森这个角色则代表了压迫和利用的方式,他在银行中你侬我侬,将女性只当成了工具和道具,真正展示了女性在这个时代中的弱势处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易仆生的《玩偶之家》
摘要:19世纪挪威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玩偶之家》真实地反映了诺威社会当时的生活,剖析了欧洲资本主义的特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肮脏、腐朽的本质,提出了许多重大社会问题。
关键词:易卜生;性格魅力;结构艺术;艺术魅力
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年),挪威戏剧家。
他在戏剧史上享有同莎士比亚和莫里哀一样不朽的声誉。
易卜生为审视社会和心理问题,摆脱了19世纪的写作传统,使用口语化的散文体进行写作,不愧为一代戏剧大师。
《玩偶之家》是亨利克·易卜生的代表作,被比做“妇女解放运动的宣言书”。
在这个“宣言书”里,娜拉终于觉悟到自己在家庭中的玩偶地位,并向丈夫严正地宣称:“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以此做为对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传统观念的反叛。
《玩偶之家》中鲜活的人物、矛盾冲突的营造、戏剧的结构艺术都体现了易卜生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人物的性格魅力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分别描写了人物鲜明的个性,文章中,娜拉美丽、善良、活泼、热情,外柔内刚,有内在的毅力和刚强的个性。
她爱丈夫,一切都为了丈夫,甚至打算献出生命。
但生活现实使她看清了她在家里没有独立的地位。
娜拉经历了从爱护丈夫、信赖丈夫到与丈夫决裂,最后离家出走,摆脱“玩偶”地位的自我觉醒过程。
海尔茂开始时勤奋努力,似乎很爱妻子。
但在妻子心中丈夫的地位至高无上,男人利益不容侵犯,妻子必须顺从丈夫。
娜拉的丈夫可以在生活中变出四张脸:温存,打算牺牲;看信后勃然大怒,恶毒辱骂;危机消除时装出笑脸,“饶恕”娜拉决定出走时收起笑脸、诘问。
暴露出市侩的虚伪及自私的男权主义。
文章中人物的性格造就了剧情发展的必然。
二、矛盾冲突营造的艺术效果
《玩偶之家》中的矛盾冲突是复杂的,作者根据戏剧发展的需要,通过对人物群像的刻画,确立了以娜拉与海尔茂矛盾冲突为主线,围绕着“冒名签字”引发的各种矛盾冲突为副线。
主线与副线交织纠缠在一起,将戏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到了极致,从而营造出跌宕有致的艺术效果。
第一、《玩偶之家》矛盾冲突的线索。
一是海尔茂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维护者,是资产阶级男权中心思想的代表,他与娜拉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妇女解放之间的矛盾。
二是娜拉“冒名签字”与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矛盾。
三是林丹太太为了养活弟弟和妹妹,不得已嫁给自己不爱的富人,突出了生存与爱情的矛盾。
四是柯洛克斯泰为了给妻子治病和娜拉一样被迫伪造签字,从此被认为是“邪恶的小人”,突出了贫穷与人品道德的矛盾。
第二、艺术效果揭示了写作目的。
易卜生在《玩偶之家》中对矛盾冲突安排得既紧凑又波澜起伏、有张有弛。
债权人柯洛克斯泰利用借据来要挟娜拉为他保住职位,这件事成了戏剧冲突的关键,引发了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冲突,使人感受到剧情忽而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忽而局势趋于缓和。
林丹太太出面调解,矛盾解决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
但易仆生却又将解决矛盾安排成忽而山重水复,忽而柳暗花明,最后娜拉终于认清了海尔茂的真面目,离家出走,矛盾急转直下,却又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收到了大起大落的艺术效果。
从当时的时代背景看,易卜生写《玩偶之家》的目的是为了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严厉的批判。
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特定背景下的“木偶人”。
《玩偶之家》写的是“19世纪挪威资本主义总体的社会制度”。
在易卜生笔下,社会法律制度既反映了剥削阶级的意志又是为剥削阶级利益服务的,它们都是镇压人民的工具。
挪威社会的最高统治者从内部操纵“法律”,法律则从外部制约人,在内部操纵与外部制约之间,人们彻底失去了自由与自我。
《玩偶之家》中的海尔茂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是资产阶级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宗教和法律这个“固有的模式”的拥护者。
他的复杂多变使他失去自我的性格特征,顺应了“适者生存”的两难处境。
娜拉却是争取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挣脱“固有的模式”活在真实中的自由人,表现了易卜生《玩偶之家》的社会讽刺性,凸现了易卜生作品的反社会性。
二是娜拉性格特征的局限性。
《玩偶之家》尖锐地提出妇女解放的问题,他写作的目的是把这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呈现给读者,让读者与欣赏者展开讨论,因此他笔下对娜拉性格特征的描写具有局限性。
三、《玩偶之家》的结构艺术
易仆生《玩偶之家》的结构艺术具有两重性:一是它的文学性、二是它的舞台艺术魅力。
第一、剧本结构艺术的文学性。
一是情节的单纯与集中。
从情节中透视了觉醒中的娜拉性格的发展变化。
娜拉精神觉醒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平静——波澜阶段:丈夫生病,她为救丈夫伪造父亲签字向柯洛克斯泰借钱。
柯洛克斯泰以娜拉“冒名借债”之事要挟娜拉的丈夫海尔茂不要辞退他。
这使娜拉的精神上受到沉重打击,平静的心中起了波澜。
烦乱——幻想阶段:由烦乱到幻想。
她准备自己承担责任,牺牲自己来保全丈夫的名誉。
她天真地认为,到时候丈夫会来“挑起那副担子”。
娜拉的幻想表现出她的单纯和对丈夫的深情。
幻想——现实阶段:当海尔茂看到柯洛克斯泰的揭发信时,对娜拉破口大骂。
娜拉的幻想完全破灭了,她完全醒悟过来了,知道往日的欢乐都是假的,自己不过是丈夫的“玩偶”,她看穿了丈夫的伪善,她的心平静了,毅然出走。
娜拉的出走体现了《玩偶之家》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法律、道德、宗教的全面批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二是结构严密,集中紧张。
文章从债主柯洛克斯泰利用“娜拉冒名签字”的借据威胁娜拉这一危机开幕,不是渐次展开剧情,而是在后果的猝然爆发中交代复杂的前因,将现在进行的事件和过去发生的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并以人物的对白推动现在的戏。
以人物矛盾冲突为中心,层次清晰地展现了错综复杂的六条主要矛盾冲突线,其中,娜拉与海尔茂的矛盾冲突是全剧的主干,它牵出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全剧的五个人物都卷入紧张的矛盾冲突之中,形成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集中严密的结构。
三是明暗双线、纵横交错、引人人胜。
《玩偶之家》的矛盾冲突尖锐复杂,有明线和暗线的不同处理。
娜拉和海尔茂的矛盾冲突,柯洛克斯泰用“借据”威胁娜拉并要告发海尔茂引发的纠葛是明线;林丹太太和柯洛克斯泰的关系,娜拉“冒名签字”与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矛盾、阮克大夫因得了传染性花柳病无人救助断送了性命是暗线。
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为影响、互相牵制,使剧情紧张曲折、引人人胜。
最后,娜拉离家出走“砰”的关门声,将剧情矛盾推向高潮,引发了一连串的社会问题,突出了《玩偶之家》的主题。
第二、舞台艺术魅力。
易卜生用现实主义的手法使《玩偶之家》的舞台艺术充满魅力。
它产生在镜框式舞台逐渐普及并发展为匣式布景的l9世纪中叶。
首先强调舞台幻觉,调动灯光、布景、道具等一系列手段。
再现剧中人物生活时代和活动场所。
其次是在戏剧思相内容上真实反映生活,并富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呐喊出以娜拉为代表的妇女要求独立与解放的心声。
一是从舞台风格出发。
《玩偶之家》的舞台布置追求生活细节的真实,倒影般的戏剧结构,人物矛盾集中、突出,充满哲理,角色的语言生活化,呈现易卜生剧场的美学。
首先,制造出酷似现实生活的场景。
《玩偶之家》的舞台生活场景布置极富层次感,把这个收入良好的中产阶级家庭的居室以开放跳跃的模式呈现在舞台上。
我们从主人公的服饰,房间的布置、钢琴等家具的摆设、墙上的版画,什锦架上摆着瓷器和小古玩等生活用品可以看出,娜拉把房间布置的舒服、雅致可是并不奢华,她完全是资产阶级社会合乎理想的女性,为结局娜拉离家出走埋下伏笔。
其次,空间环境。
《玩偶之家》舞台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情节的单纯与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高度集中,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向观众展示一定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
他采用了“追溯法”,使剧情结构集中、紧凑。
整部剧才三幕,剧中描写的人物并不多,但事情发生的时间跨度较大,三幕剧只表现了一个空间环境,都在海尔茂家里。
最后从演员与观众的关系上看。
一般戏剧要求演员真正“生活”在四堵墙内,制造生活幻觉,忘记观众与剧场的存在。
《玩偶之家》首次在挪威剧院上演曾震动剧坛,“观众不仅疯狂地喝彩,还脚跺地板,并且把椅子摇得嘎嘎做响。
”由此可见易生的戏剧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使观众身在剧场而不忘现实,这种通过理智思索后的冲动,使欣赏者与欣赏对象之间就处在了一个共同的时空里,剧情的发展给人以正在发生的真实感,演员直观的表演与观众微观的心理感应互动,形成了一个共同的心理环境一观众在演员的表演中看到自己内心世界的展现。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聂珍钊.悲凄而刚毅的艺术家:托玛斯·哈代小说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杜,1992.
【3】任一鸣.“社会性别”学术研究的必要性[J].昌吉学院学报,2004,2.【4】易卜生.玩偶之家【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