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本科诊断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Diagnostics》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授课对象: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学分与学时:总学时162学时(理论课66学时,见习课96学时)学分 10分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一)《诊断学》为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

为适应新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办学规模的发展,适应21世纪高级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按照教育部、卫计委和全国高等医学建设研究会的要求,制定了本教学大纲。

(二)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体征、实验室诊断、心电图检查和病历书写,培养临床诊断思维。

其它部分未列入教学大纲中的内容,供学生自学。

《诊断学》总教学时数为19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66学时,实验操作或临床见习96学时,但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适当调整。

(三)在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安排学生接触临床,参与实践,注重实践能力的考核,以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专业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逐步掌握疾病诊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培养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强化医学人文精神,为以后学习临床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临床专业见学和临床实习中不断强化。

(四)诊断学的要求1.掌握常见症状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学会问诊的正确方法和技巧。

2.掌握典型病理体征的发生机制与临床意义,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体格检查的顺序与手法。

3.掌握实验诊断内容的基本理论、正常值、临床意义和应用指征。

4.熟悉心电图各波图形产生的基本原理;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及某些常见典型异常心电图表现;初步掌握心电图各波图形特点及测量方法。

5.学会对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并逻辑推理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掌握独立书写完整住院病历和做出初步诊断的能力。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诊断学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医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疾病诊断。

本文旨在讨论诊断学教学的大纲,其中包括教学目标、内容设置、教学方法等,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学教学。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包括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为有效的临床诊断提供基础。

2.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包括收集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

3. 培养学生掌握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通过临床实习和病例分析,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疾病诊断。

4. 培养学生掌握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医学诊断通常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学生需要培养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二、内容设置1. 病史采集: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采集患者的病史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了解患者的疾病背景和可能的诱因。

小点1: 学习有效的病史采集技巧,包括开放性问题和封闭性问题的使用。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病史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建立初步诊断。

2. 体格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基本的体格检查技巧,包括观察、触诊、叩诊、听诊等,以获取患者的体征信息。

小点1: 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医疗器械进行体格检查,如听诊器、血压计等。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患者的体征信息来推测可能的诊断,进一步完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技巧,包括血液学、尿液学、生化学等,以获取患者的生化指标和病理改变。

小点1: 学习各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小点2: 学习如何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辅助诊断,包括正常范围的判断和异常结果的解读。

4. 影像学检查:学生需要学习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巧,如X线、CT、MRI等,以获取患者内部结构的影像信息。

小点1: 学习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诊断学的教学大纲

诊断学的教学大纲

诊断学的教学大纲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医学检验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以后临床课的学习。

《诊断学》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类临床表现的发生进展规律、机制及建立诊断的思维程序,从而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疾病。

诊断学的内容,包含收集临床资料的步骤与方法,对症状、体征与各类检查结果的评价、分析与推理,是医学生务必学习与掌握的,为临床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诊断学》与其他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内容是建立在医学基础课的基础上的,是把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具体地结合并应用到临床实践的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而也是打开临床医学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与教学方法《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含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实习、临床技能考试等。

其中课堂讲授是教师对指定教材的部分章节进行讲解,结合CAI课件、VCD、录象、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与思维程序。

《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课堂教学外,大量的实践课是在技能训练室与病房中进行,在病房中熟悉病史采集方法,熟悉各类特殊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

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与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

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占80%)与实验考试(占20%)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完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实验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课程总学时根据教务处下发的教学计划、诊断学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症状、问诊、理学检查等40学时(理论30,实习10),心电图20学时(理论12,实习8),内镜4学时(理论2,实习2)。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篇问诊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诊断学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适用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

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

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

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

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

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

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引言概述:《诊断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临床诊断能力。

本文将对《诊断学》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正文内容: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熟悉临床诊断的整体思路和方法,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技巧和必备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2.培养学生准确判断疾病种类和临床表现,提高诊断能力和临床问题解决能力。

3.培养学生了解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和方法,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

4.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了解新的临床诊断技术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1.体格检查技巧的教学a.检查整体健康状况,包括生命体征、皮肤、头颈、心肺、腹部等主要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b.学习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系统、泌尿系统等特殊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

2.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教学a.熟悉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等。

b.学习实验室检查结果的解读和临床诊断的关联。

3.临床病史采集和分析的教学a.学习合理的病史采集流程和技巧,包括主诉、既往史、家族史等内容。

b.熟悉病史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掌握临床问题的提炼和假设的建立。

4.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原则与方法的教学a.掌握诊断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疾病的概念、分类和诊断标准的理解。

b.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诊断方法,如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5.临床诊断决策的教学a.培养学生构建临床诊断决策的系统化思维,包括问题解剖、病史推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b.学习临床诊断决策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化验结果与临床病情判断的结合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a.通过教材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b.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归纳和总结,提高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实践教学a.定期组织学生参与临床实践,与真实病例接触、观察和分析。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诊断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诊断技能。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诊断学基础,为将来成为优秀的临床医生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临床诊断的概念和作用,熟练掌握临床诊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学习各种常见疾病的典型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培养对不同疾病进行准确诊断的能力;3. 掌握与临床诊断相关的各种医学技术和仪器的使用方法;4.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的能力;5. 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临床诊断的基本理论a. 临床诊断的概念和意义b. 临床诊断的基本原则和步骤c. 临床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方法2. 疾病诊断a. 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典型症状b. 临床病例分析和诊断思路训练c. 疾病鉴别诊断技巧和方法3. 实验室检查与诊断a. 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和指标解读b. 实验室检查结果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c. 实验室技术操作和安全注意事项4. 影像学诊断a. 常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技术原理b. 各类疾病在影像学上的典型表现c. 影像学报告阅读和诊断思路培养5. 病例讨论与实践a. 临床病例的分析和讨论b. 解决复杂病例和疑难病例的思路和方法c. 实际临床实习中的诊断操作和技能培养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座式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 实验室实践:学生将亲自操作各种实验室仪器,学习常见实验室检查方法;3. 病例讨论:教师将提供一系列真实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临床实习:学生将在医院实际科室进行临床实习,通过观摩和亲身实践,提升诊断技能。

五、考核与评价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10%;2. 期中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教材和内容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3. 期末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总成绩的50%;4. 临床实习评价:医院指导教师将对学生在临床实习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占总成绩的10%;5. 学生评价:学生将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估教学效果。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Diagnostics课程编码:CLIM3003学时:120 (课外学时10)学分:5.5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使用教材及参考书:陈文彬,潘祥林主编,《诊断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Mark H. Swartz,《物理诊断学》(英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课程性质: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完了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门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

它应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阐明疾病的症状、临床表现,并提出可能的诊断。

诊断学可以说是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

课程目的:①学习掌握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并恰当地使用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以揭示疾病的临床征象。

②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

在学完了诊断方法,还要做出正确的诊断,这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

面对大量的临床资料,如何去伪存真,做出合理的诊断,尤其是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兴起,更加需要医学生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向。

课程任务包括:①使学生能够独立、正确而详细地采集病史;②能够熟练地、有序地进行体格检查(即视诊、触诊、叩诊、听诊),仔细了解患者的体征;③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常见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及其临床意义,能正确分析其检查结果;④掌握心电图机的操作程序,正确地分析正常及异常心电图;⑤结合病史、查体资料,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表达清晰的完整病历;⑥利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对以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初步诊断。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诊断学”课程,应达到以下要求:1.熟练掌握病史的询问技巧及其内容;2.熟悉临床上常见症状及其特点;3.熟练掌握查体基本功以及规范的临床体格检查;4.熟悉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并且能够分析相应的化验结果;5.能够分析正常心电图及常见的异常心电图;6.结合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器械检查,能够熟练地做出完整诊断,并写出大病历;7.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11诊断学本科教学大纲

11诊断学本科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临床、麻醉、影像、口腔、检验专业用)前言诊断学是论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一门课程。

诊断学的任务是通过课堂教授和临床实践教学使学生熟悉或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学习临床各专业课程奠绪论目的要求 :阐述诊断学是应用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达到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的一门课程。

学习本课程,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努力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扬“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内容:一、学习诊断学的指导思想。

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三、诊断学的进展四、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 常见症状、问诊、体格检查、化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病历编写与诊断思维方法,并概要介绍诊断方法的新进展。

五、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时数:2 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问诊[目的要求](一)了解病史采集与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的最好方法。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教学内容]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在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教学安排与学时分配]1.课堂讲授2学时。

2.在临床实习时(病房或门诊)结合具体病人进行问诊实习(3学时)。

常见症状目的要求 :症状学是机体在病理生理学或病理解剖学改变的基础上,病人主观感受到的异常感觉。

重点讲授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启示学生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要求学生认识常见症状,并掌握其出现原因,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发热、水肿、咳嗽、咯痰与咯血、疼痛、黄疸、发绀、呼吸困难、心悸、呕血与便血、血尿、少尿与多尿、晕厥、意识障碍。

一、发热( 一 ) 发热的概述 ;( 二 ) 发热的原因。

诊断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教学大纲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必要的器械检查等方法;2、熟悉诊断学的任务,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第一篇问诊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问诊的重要性;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常见症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2、掌握常见症状原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一)发热1、了解发热的定义 2、了解发热的发生机制的分类 3、掌握发热的病因与分类 4、发热的分度及临床过程及特点 5、重点掌握各种热型及相应临床意义6、发热的伴随症状(二)水肿 1、掌握水肿的定义、发生机制、常见病因。

2、掌握常见水肿的临床特点。

3、熟悉不同原因水肿的鉴别要点。

重点讲叙水肿的病因、临床特点。

(钟一鸣)(三)咳嗽、咳痰1、咳嗽的保护意义 2、咳嗽的发生机制 3、咳嗽的病因 4、咳痰的发生机制及意义 5、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 6、咳嗽咳痰的伴随症状(四)咯血1、咯血的定义及与咯血的区别〈重点掌握〉2、咯血的病因与机制 3、临床表现 4、咯血的伴随症状及须掌握相关疾病(五)胸痛1、掌握胸痛病因诊断的重要性 2、掌握问诊要点 3、熟悉常见病因重点讲叙临床表现。

(六)呼吸困难1、呼吸困难的定义及表现 2、呼吸困难病因 3、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七)心悸 1、掌握心悸的定义、常见病因、伴随症状 2、掌握问诊要点 3、了解发病机理(八)呕血1、呕血的概念及常见病因 2、呕血的临床表现 3、呕血病人问诊要点(九)便血1、黑便及隐血的概念、常见发病原因 2、黑便特点与出血部位的关系(十)腹痛1、了解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的常见病因 2、腹痛的发生机制及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的特点(十一)黄疸1、慨述;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3、黄疸的分型;4、辅助检查;5、伴随症状;6、问诊鉴别要点。

(十二)血尿、尿频、尿急、尿痛1、血尿:定义、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血尿的问诊要点;2、尿频、尿急、尿痛:定义、原因、伴随症状(十三)意识障碍1、病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二章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诊断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名称:实验诊断学; 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tics课程编码:211075学分:2.0分总学时:32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0学时;实验学时:12学时适应专业:临床医学本科先修课程: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执笔人:田志明审订人:李会廷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实验诊断学》介绍各种实验室检查内容、方法、各个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从而,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给疾病作出正确的诊断。

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问诊和体格检查,并能综合问诊、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写出完整的病历。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四篇实验诊断 (14学时) 重点和难点: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分类计数等血液一般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骨髓细胞学检查内容方法和临床意义;血小板计数参数及其临床意义;二、尿、粪常规检查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测的临床意义;三、肾功能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四、肝功能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第一章概论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第五章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第六章肝脏功能检测常用的实验室检测第一篇(第一、二、三章)问诊(2学时)本篇重点和难点:一、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用用;问诊是了解病情及疾病全过程的最好方法;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第二章问诊的内容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第三篇病历书写 (4学时)重点和难点: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第一章书写病历基本规则和要求。

第二章病历的种类、格式与内容第三章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三、教学基本要求(1)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并了解主诉和症状的临床意义。

(2)能书写完整的病历,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诊断。

(3)实验室检查的内容、正常参考值及其临床意义。

四、大纲说明本大纲适用于临床、中医、医学影象技术等。

教学总时数为3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20学时,实验12学时。

课堂教学以教学参考书为参考材料,按照本大纲的内容进行教学。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先修课程: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

后修课程:内科学、临床各科学等。

五、教学参考书1、陈文彬、潘祥林《诊断学》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附表1 《实验诊断学》学时分配表内容讲授实习合计讲课/实习血液检查 4 2 6骨髓细胞学检查 2 2 4尿液检查 2 2 4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测 2 2 4肾功、肝功检查 4 0 4采集病史、病历书写 6 4 10总计 20 12 32 本教学大纲供临床医学本科使用,也可供中医、医学影象技术等本科专业试用。

《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大纲实验名称:实验诊断学学时:12学时学分: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执笔人:田志明审订人:李会廷一、实验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实验室检查内容、方法、各个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其在疾病诊断过程中的临床意义;达到熟悉、巩固、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临床课程如内科学等奠定一定的基础;能书写完整的病历,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作出初步诊断;为后期进入附属医院进行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实验诊断学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验项目与类型四、实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实验一血细胞检查1(白细胞分类记数)(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方法与原理原理:应用瑞氏染色,根据不同的细胞形态进行分析,在显微镜下计数。

(1)方法:1).常规消毒耳垂皮肤、针刺后擦去第一滴血。

2).在载玻片的右端沾取一滴血,沾取时勿使玻片触及皮肤,把推玻片的一端放在血滴右侧,将推片略向左移触及血滴,血液即均匀附着于二片之间。

3).使推片与载玻片中间形成30度夹角,平衡地向前推进,制成血涂片后,放在空气中待其自干,切勿加热干燥。

4).置玻璃腊笔在涂片两端各划一线(从上至下),以防染液外溢5).置血片于水平支架上,加瑞氏染液,直至血片被盖满为止,计算染液滴数。

6).一分钟后,滴加等量缓冲液,同时轻轻振动血涂片,或用品吹气使之与染液混匀。

7).再染5-10分钟后,用水缓慢将染液冲去,冲洗前切勿将染液倾倒。

8).空气中自然干燥后镜检,先用低倍镜观察血涂片染色是否良好厚薄是否适宜,选择涂片的中部及细胞分布均匀处,用油镜按一定顺序计数。

9).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数目,根据白细胞多少而定,一般分类计数100-500个,按100%报告。

10).血液内常见的白细胞形态请参阅教材。

(2)注意事项:1).血涂片的厚薄与下列因素有关:血滴大则厚,小则薄;推片与载玻片之间的角度大则厚,小则薄;推抹涂片之速度快则厚、慢则薄。

2).推片时用力要平衡,否则血膜出现厚薄不匀现象。

良好的血片应分布均匀,位于玻片之中央,玻片两侧及上下边缘留空隙,血片之一端较薄,适于细胞形态观察;另一端较厚,适用于寄生虫的寻找和白细胞减少时的分类计数。

所谓厚薄适宜,指血片放在白纸上呈淡红色,镜下红细胞均匀排列,无重叠和成堆现象。

3).染色时应防止染色液干而出现沉淀物,冲洗时不能先倾倒染液应缓缓加水,使沉渣浮起溢去。

染色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有关,天热时间短些,天冷时间长些,也可在显微镜下染色,白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浆内之颗粒清楚显现时,即可冲洗。

稀释液过酸时,红细胞和嗜酸性颗粒染成鲜红色,白细胞核往往不易着色,或色甚浅;稀释液过碱时,白细胞核色泽甚深,嗜酸性颗粒呈暗红色,红细胞呈紫红色。

4).分类计数时如见到异常或未成熟白细胞,也应按不同种类分别计数,求出其百分数,应注意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内有无中毒颗粒和空泡如见到空泡,见到有核红细胞,也要同时记下,但不列入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百分率内。

可按计数100个白细胞时有多少个有核红细胞报告,同时还应注意红细胞有无大小、形态、染色的异常,血小板的多少和有无形态异常,以及血片中有无寄生虫。

3.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瑞氏染液:PH值6.4的磷酸缓冲液。

干净无油的载玻片、边缘光滑干净的推玻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和玻璃腊笔。

采血针,医用酒精,消毒棉签。

4.掌握要点染色和固定是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关键。

5.实验内容首先由教师介绍仪器使用方法,并进行细胞计数及染色的示范操作,再由学生分小组互相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二骨髓检查(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掌握贫血、急性白血病的骨髓检查特点。

理解幼稚血细胞至成熟血细胞的形态特点。

2.方法与原理显微镜下根据不同的细胞形态进行分析。

3.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细胞载玻片4.掌握要点显微镜的操作,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5.实验内容教师示教操作方法后,指导学生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

实验三尿液检查(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尿常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2.方法与原理教师示范和同学们分组对尿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查。

尿酸碱性可以用pH试纸测定;比重计测定尿比重;磺基酸法进行尿蛋白定性试验:在酸性条件下,磺基水杨酸的阳离子与带负电荷的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沉淀。

本法简便、灵敏,但易出现假阳性,可作为过筛试验。

若为假阳性,加热煮沸后沉淀消失,碱性尿应加5%醋酸使尿呈弱酸性。

否则,会出现假阴性。

Benedict 试验进行尿糖定性试验,Benedict 试验原理:在热碱性溶液中葡萄糖的醛基 (-CH0) 被氧化可使试剂中的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而出现砖红色沉淀。

C 6 H 12 0 6 +2CU ++ +Na0H→C 6 H 11 0 7 Na+Cu 2 O↓+H 2 03.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尿标本,5%醋酸,100g/L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班氏试剂,试管,显微镜,比重计,广泛PH试纸,玻片,试管,酒精灯。

4.掌握要点尿蛋白定性试验操作步骤,尿糖定性试验操作步骤5.实验内容教师示教操作方法后,指导学生操作,练习检查方法。

教师巡回指导。

一、磺基水杨酸法尿蛋白定性试验:(1).实验原理:如上。

(2).操作步骤:A.取小试管加尿液3-5mlB.滴加100g/L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3-4滴,形成界面.C.如尿显混浊,表示有蛋白存在,混浊深浅表示含量多少.(3).结果判断:阴性:不显混浊,尿液外观仍清晰透明,微量(±):轻微混浊,隐约可见.阳性(+):明显白色混浊,但无颗粒出现; 2+:稀簿乳样浑浊出现颗粒;3+:乳浊,有絮片状沉淀;4+:絮状混浊,有大凝块下沉;(4).临床意义:分为功能性,体位性,病理性蛋白尿,后者见于肾炎, 肾病综合征等。

(5).注意事项:A.磺基水杨酸法较敏感B.如尿液混浊,应先离心或过滤:强碱性尿可出现假阴性,应加稀乙酸液数滴酸化后再作试验.C.有机碘造影剂,超大剂量使用青霉素等均可致假阳性D.尿中含高浓度尿酸或尿酸盐时,可呈假阳性. 但出现反应与尿蛋白不同,加试剂1-2分钟后出现白色点状物,向周围呈刺状突起,并慢慢形成雾状.二、尿糖定性试验(Benedict 试验)实验内容:(1)方法:①取试管一支,加入班氏试剂2.5ml(约20滴),加热煮沸,试剂不变色方可使用。

②取尿液2滴后(试剂与尿液比历为10:1),再煮沸1~ 2分钟,冷却后观察结果,判断标准见下表。

结果符号含葡萄糖量(g/100ml尿液)蓝色不变-无绿色+0.5以下黄绿色++0.5~ 1.0土黄色+++ 1.0~ 2.0砖红色++++>2.0(2)临床意义,正常尿糖此法为阴性。

尿糖阳性可见于糖尿病,肾性糖尿等。

餐后和静脉输入葡萄糖液后,尿糖可短暂性阳性,注意与糖尿病,肾脏疾病等鉴别。

(3)注意事项:①试剂与尿液的容积之比为10:1,过多或过少均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②观察必须待尿液冷却后进行。

③尿中含有高浓度尿酸盐或蛋白时可产生暗绿色絮状沉淀④尿中含有VitC、葡萄糖醛酸,或含随尿排出的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水杨酸和中药大黄、黄芩、黄柏等时,会呈假阳性反应。

⑤果糖、乳糖、半乳糖、甘露醇有时也出现阳性反应。

⑥标本应及时检查,以免细菌分解尿糖而影响结果。

实验四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测(2学时)1.目的要求掌握脑脊液、浆膜腔积液检查的临床意义,理解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特点及临床意义,了解脑脊液检查的正常结果。

2.方法与原理粘蛋白定性试验 (Riva1ta 试验 ) 原理:浆膜上皮细胞在炎性反应刺激下分泌粘蛋白增多,浆膜粘蛋白属酸性糖蛋白,等电点为 PH3 - 5 ,因此在稀酸性条件下产生白色沉。

细胞计数用显微镜检查。

3.主要实验仪器与材料100ml量筒、比重计、滴管、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特制盖玻片血红蛋白吸管、离心器、试管、革蓝氏染液、瑞氏染液、抗酸染液等,冰醋酸,3.8%枸檬酸钠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