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研发与CTD格式申报资料-CDE黄晓龙-文档资料
CTD格式申报资料(原料药)

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原料药)一、目录3.2.S 原料药3.2.S.1 基本信息3.2.S.1.1 药品名称3.2.S.1.2 结构3.2.S.1.3 理化性质3.2.S.2 生产信息3.2.S.2.1生产商3.2.S.2.2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3.2.S.2.3物料控制3.2.S.2.4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3.2.S.2.5工艺验证和评价3.2.S.2.6生产工艺的开发3.2.S.3 特性鉴定3.2.S.3.1结构和理化性质3.2.S.3.2杂质3.2.S.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3.2.S.4.1质量标准3.2.S.4.2分析方法3.2.S.4.3分析方法的验证3.2.S.4.4批检验报告3.2.S.4.5质量标准制定依据3.2.S.5对照品3.2.S.6包装材料和容器3.2.S.7稳定性3.2.S.7.1稳定性总结3.2.S.7.2上市后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3.2.S.7.3稳定性数据二、申报资料正文及撰写要求3.2.S.1 基本信息3.2.S.1.1药品名称提供原料药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化学文摘(CAS)号以及其它名称(包括国外药典收载的名称)。
3.2.S.1.2 结构提供原料药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如有立体结构和多晶型现象应特别说明。
3.2.S.1.3 理化性质提供原料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般来源于药典和默克索引等),具体包括如下信息: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pH, 分配系数,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粒度等。
3.2.S.2 生产信息3.2.S.2.1生产商生产商的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生产场所的地址、电话、传真等。
3.2.S.2.2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1)工艺流程图:按合成步骤提供工艺流程图,标明工艺参数和所用溶剂。
如为化学合成的原料药,还应提供其化学反应式,其中应包括起始原料、中间体、所用反应试剂的分子式、分子量、化学结构式。
药品研发--CTD格式申报资料

三、总结
• 满足临床治疗与患者需求是药品研发立题 的主要依据。
Roche(Switzerl <0.1% and)
<0.1%
Standard Organics(India
)
<0.1% <0.1% <0.2%
Dong Wha(Korea)
<0.17% 0.17%
China 1 <0.1% 0.95%
0.95%
药品研发--CTD格式申报 资料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一、CTD格式申报资料
(一)背景介绍 1.国外背景情况 2.国内起草背景
(二)重点解读 1.资料结构与特点 2.关键点
(一)背景介绍
1.国外背景情况 (1)FDA对仿制药申报资料的要求 (2)加拿大对申报资料的要求 (3)ICH的CTD格式申报资料要求
(一)背景介绍
1.国外背景情况
(1)FDA对仿制药申报资料的要求
• 基于问题的审评模式 • 模板实例 • 该模式的特点 • 汇总了仿制药研发的各关键点与关键问
题 • 采用该模式的益处 • 对申办人:指导研发、规范申报资料 • 对审评者:保证审评质量、提高效率
• 国内申报情况(均不含补充资料)
• 部
梯度 244nm 杂质对
洗脱
照品法
限度
特定杂质
4个, 0.1~0.3%
非特 定 杂质
0.1%
总杂 质
CTD格式申报资料范本

药品注册分类:化学药品六类注册申请分类:仿制药品注册申请药品名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XX g、XX g)资料项目名称:药学研究CTD格式申报资料研究机构名称:XXX制药有限公司研究机构地址:XXXXXXXXX研究机构主要研究者:XXX研究机构电话:XXX注册申请联系人姓名:XXX原始资料的保存地点:XXX制药有限公司注册申请机构联系电话:XXXXXXXXX药品注册申请人:XXX制药有限公司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申报资料(药学部分)目录3.2.P.1 剂型及产品组成 (3)3.2.P.2 产品开发 (4)3.2.P.2.1 处方组成 (4)3.2.P.2.1.1 原料药 (4)3.2.P.2.1.2 辅料 (5)3.2.P.2.2 制剂研究 (5)3.2.P.2.2.1 处方开发过程 (5)3.2.P.2.3 生产工艺的开发 (20)3.2.P.2.4 包装材料/容器 (23)2.3.P.2.5 相容性 (23)3.2.P.3 生产 (23)3.2.P.3.1生产商 (23)3.2.P.3.2批处方 (23)3.2.P.3.3 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 (24)3.2.P.3.4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25)3.2.P.3.5 工艺验证和评价 (26)3.2.P.4 原辅料的控制 (31)3.2.P.5 制剂的质量控制 (31)3.2.P.5.1质量标准 (31)3.2.P.5.2 分析方法 (31)3.2.P.5.3 分析方法的验证 (34)3.2.P.5.4 批检验报告 (93)3.2.P.5.5 杂质分析 (97)3.2.P.6 对照品 (100)3.2.P.7 稳定性 (101)3.2.P.7.1稳定性总结 (101)3.2.P.7.2上市后的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 (102)3.2.P.7.3 稳定性数据 (102)申报资料正文3.2.P.1 剂型及产品组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独特的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心血管治疗药物中比较理想的长效降压药,也是近几年来世界处方量最大的高血压和心绞痛治疗药物。
cde申报资料模板

cde申报资料模板CDE(China Drug Evaluation)申报资料是指在中国进行药物注册申报时所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
这些资料主要用于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进行评价,并最终决定是否批准该药物上市。
为了帮助申报人员准备相应的申报资料,以下是一份相关参考内容,供申报人员参考。
一、企业资质文件1.1 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1.2 企业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1.3 企业药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复印件1.4 企业药品GMP证书复印件二、研究开发资料2.1 药物研发计划:包括研究目标、研究设计、研究方案等相关信息2.2 药物临床试验资料:包括临床试验计划、试验结果、药物临床安全性评估等信息2.3 临床试验伦理委员会批准文件及委员会评估报告2.4 药物质量控制文件:包括药物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方法等信息2.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文件:包括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方法、不良反应事件的报告记录等信息三、药物监管文件3.1 药物批准文件:包括国内外相关药物批准文件的复印件3.2 国内外相关药物市场情况的调查分析报告四、药物学资料4.1 药物化学和配方学资料:包括药物的化学结构、化学性质以及配方的成分和比例等信息4.2 药物制剂学资料:包括药物的制剂形式、质量控制和稳定性等信息4.3 药物药理学资料:包括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药动学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信息4.4 药物毒理学资料:包括药物的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生殖毒性等信息五、药物临床试验资料5.1 药物临床试验同意书和知情同意书5.2 药物临床试验方案和研究计划5.3 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报告5.4 药物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文件六、药物充分性和适应性资料6.1 药物充分性资料:包括药物的临床试验结果、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等信息6.2 药物适应性资料:包括药物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等信息以上是CDE申报资料模板的相关参考内容,具体的申报要求还需要根据相关法规和CDE的相关通知进行调整。
CTD格式申报资料范本

药品注册分类:化学药品六类注册申请分类:仿制药品注册申请药品名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XX g、XX g)资料项目名称:药学研究CTD格式申报资料研究机构名称:XXX制药有限公司研究机构地址:XXXXXXXXX研究机构主要研究者:XXX研究机构电话:XXX注册申请联系人姓名:XXX原始资料的保存地点:XXX制药有限公司注册申请机构联系电话:XXXXXXXXX药品注册申请人:XXX制药有限公司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申报资料(药学部分)目录3.2.P.1 剂型及产品组成 (3)3.2.P.2 产品开发 (4)3.2.P.2.1 处方组成 (4)3.2.P.2.1.1 原料药 (4)3.2.P.2.1.2 辅料 (5)3.2.P.2.2 制剂研究 (5)3.2.P.2.2.1 处方开发过程 (5)3.2.P.2.3 生产工艺的开发 (20)3.2.P.2.4 包装材料/容器 (23)2.3.P.2.5 相容性 (23)3.2.P.3 生产 (23)3.2.P.3.1生产商 (23)3.2.P.3.2批处方 (23)3.2.P.3.3 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 (24)3.2.P.3.4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25)3.2.P.3.5 工艺验证和评价 (26)3.2.P.4 原辅料的控制 (31)3.2.P.5 制剂的质量控制 (31)3.2.P.5.1质量标准 (31)3.2.P.5.2 分析方法 (31)3.2.P.5.3 分析方法的验证 (34)3.2.P.5.4 批检验报告 (93)3.2.P.5.5 杂质分析 (97)3.2.P.6 对照品 (100)3.2.P.7 稳定性 (101)3.2.P.7.1稳定性总结 (101)3.2.P.7.2上市后的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 (102)3.2.P.7.3 稳定性数据 (102)申报资料正文3.2.P.1 剂型及产品组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独特的具有高度血管选择性的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心血管治疗药物中比较理想的长效降压药,也是近几年来世界处方量最大的高血压和心绞痛治疗药物。
药品研发与CTD格式申报资料--XXXX年11月

梯度 244nm 杂质对
洗脱
照品法
限度
特定杂质
4个, 0.1~0.3%
非特 定 杂质
0.1%
总杂 质
1.5%
国产 等度 244nm 自身对 未控制 0.5% 1.5%
仿制 洗脱
照法
Manufecturer
Impurities detected by HPLC
Retention Time 2.8min 6.0min 9.2min 11.2min Sum
不断创新与注重质量是国内医药行业与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研究的总体思路
• 创新的思路:自主设计、研究并据此证明可以生 产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创新药的研究 一般采用此思路。
如,新杂质的限度确定:一系列安全性研究。 • 仿制的思路:通过与已上市药品比较,证明两者
的一致性来间接证明所仿制药品的安全有效、质 量可控。三类药与仿制药的研究可采用此思路。 如,药典已知杂质的限度确定:定性研究证明两杂 质的一致性。
•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 背景清晰,包括文献 ➢ 全面、系统地介绍研究的过程、结论 ➢ 详细提供研究数据 ➢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 分析与总结
二、CTD格式申报资料
(一)背景介绍 1.国外背景情况 2.国内起草背景
(二)重点解读 1.资料结构与特点 2.关键点
(一)背景介绍
1.国外背景情况 (1)FDA对仿制药申报资料的要求 (2)加拿大对申报资料的要求 (3)ICH的CTD格式申报资料要求
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积累翔实的数据,在 透彻理解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产品处方和
生产工艺。
2.申报工艺的大生产可行性
研发:申报工艺
?
CTD申报资料模版

CTD申报资料模版*********CTD格式申报资料一、目录3.2.P.1 剂型及产品组成3.2.P.2 产品开发3.2.P.2.1 处方组成3.2.P.2.1.1 原料药3.2.P.2.1.2 辅料3.2.P.2.2 制剂研究3.2.P.2.2.1 处方开发过程3.2.P.2.2.2 制剂相关特性3.2.P.2.3 生产工艺的开发3.2P.2.3.1 小试工艺筛选3.2P.2.3.2 中试生产工艺筛选3.2P.2.3.3 生产工艺总结3.2P.2.3.4 关键工艺参数控制3.2P.2.3.5 生产工艺变化汇总3.2P.2.3.6 批分析汇总3.2.P.2.4 包装材料/容器3.2.P.2.5 相容性3.2.P.3 生产3.2.P.3.1 生产商3.2.P.3.2 批处方3.2.P.3.3 生产工艺和工艺控制3.2.P.3.4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3.2.P.3.5 工艺验证和评价3.2.P.4 原辅料的控制3.2.P.5 制剂的质量控制3.2.P.5.1 质量标准3.2.P.5.2 分析方法3.2.P.5.3 分析方法的验证3.2.P.5.4 批检验报告3.2.P.5.5 杂质分析3.2.P.5.6 质量标准制定依据3.2.P.6 对照品3.2.P.7稳定性3.2.P.7.1 稳定性总结3.2.P.7.2上市后的稳定性研究方案及承诺3.2.P.7.3 稳定性数据二、申报资料正文3.2.P.1 剂型及产品组成(1)本品为淡黄色或类白色片,规格为50mg,单位剂量产品的处方组成,各成分在处方中的作用以及执行的标准见表3.2.P.1。
表3.2.P.1 产品组成成分用量百分重量作用执行标准微晶纤维素淀粉626适69.4030.080.52填充剂填充剂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国药典2010年版(2)本品无专用溶剂。
(3)本品采用PVC 铝塑包装,外加聚酯/铝/聚乙烯复合膜袋。
3.2.P.2 产品开发*********是德国拜耳开发上市的首个口服苷酶抑制剂,1990年首先在德国上市。
C T D申报资料(1、2、3、5.1类)最新模板

制剂CTD格式申报资料1、2、3、5.1类3.2.P 制剂3.2.P.1剂型及产品组成(1)说明具体的剂型,并以表格的方式列出单位剂量产品的处方组成,列明各成分在处方中的作用,执行的标准。
如有过量加入的情况需给予说明。
对于处方中用到但最终需去除的溶剂也应列出。
表1(注:依次编号,下同):单位剂量产品的处方组成(2)如附带专用溶剂,参照以上表格方式列出专用溶剂的处方。
(3)说明产品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及容器。
3.2.P.2产品开发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或文献资料来论证剂型、处方组成、生产工艺、包装材料选择和确定的合理性,具体为:3.2.P.2.1 处方组成3.2.P.2.1.1 原料药参照《化学药物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提供资料说明原料药和辅料的相容性,分析与制剂生产及制剂性能相关的原料药的关键理化特性(如晶型、溶解性、粒度分布等)。
3.2.P.2.1.2 辅料说明辅料种类和用量选择的依据,分析辅料用量是否在常规用量范围内,是否适合所用的给药途径,并结合辅料在处方中的作用分析辅料的哪些性质会影响制剂特性。
3.2.P.2.2 制剂研究3.2.P.2.2.1 处方开发过程参照《化学药物制剂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提供处方的研究开发过程和确定依据,包括文献信息(如原研药品的处方信息)、研究信息(包括处方设计,处方筛选和优化、处方确定等研究内容)以及与原研药品的质量特性对比研究结果(需说明原研药品的来源、批次和有效期,自研样品批次,对比项目、采用方法),并重点说明在药品开发阶段中处方组成的主要变更、原因以及支持变化的验证研究。
如生产中存在过量投料的问题,应说明并分析过量投料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2.P.2.2.2 制剂相关特性对与制剂性能相关的理化性质,如pH、离子强度、溶出度、再分散性、复溶、粒径分布、聚合、多晶型、流变学等进行分析。
提供自研产品与原研药品在处方开发过程中进行的质量特性对比研究结果,例如有关物质等。
药品研发--CTD格式申报资料

Manufecturer
Impurities detected by HPLC
Retention Time 2.8min 6.0min 9.2min 11.2min Sum
Roche(Switzerl <0.1% and)
<0.1%
Standard Organics(India)
<0.1% <0.1% <0.2%
• 国内申报情况(均不含补充资料)
仿制药 新药 进口药 全 部
2003 2887
5428
996
9324
2004 6664
6440
971
14115
2005 9723
6403
718
19368
2006 7050 14636
4264
588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美国FDA仿制药概况
历年申报数量: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96 365 320 392 479 635 777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综述中关键点(1)
• 原料药 ➢制备工艺:研发过程、工艺变化情况
及批次汇总表 ➢结构确证:杂质的定性研究与溯源 ➢质控:分析方法的验证与对照品的标
定 ➢稳定性:样品情况、结果的表述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综述中关键点(2)
• 制剂 ➢处方工艺:研发过程、变化情况及批
次汇总表(代表性批次 ) ➢质量控制 :放行标准、有关物质方法
Dong Wha(Korea)Biblioteka <0.17% 0.17%
China 1 <0.1% 0.95%
0.95%
China 2
0.95%
CTD格式申报品种审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范文模版)

CTD格式申报品种审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范文模版)第一篇:CTD格式申报品种审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范文模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TD格式申报品种审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发布日期:20121212 栏目:化药质量控制标题:CTD格式申报品种审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作者:黄晓龙部门:化药药学二部正文内容:自2010年9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按CTD 格式撰写化学药品注册申报资料有关事项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10]387号)”以来,药品审评中心根据文件精神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并于去年开始进入实操阶段。
CTD格式的申报资料体现了过程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药品质量控制理念,更加符合药学研发的一般规律,其实施将有助于我国药品研发的水平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也有利于推动国产仿制药在欧美的出口注册。
为进一步推进CTD格式申报,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研发出高质量的仿制药,中心从今年10月份开始对按照CTD格式申报的品种单独按序进行审评,至今已列入审评计划的有约五十个品种。
在审评中发现仅有少部分品种基本是按照CTD的系统研发的理念与技术要求进行研发的,而大部分品种仍存在较多的问题。
为不断提高药品研发的水平与申报资料的质量,现将近阶段审评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汇总公布,希望各申报单位在今后的研发和申报时予以关注:1、未真正按照过程控制和终点控制相结合的、全面系统的药品质量控制理念,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发,仅简单地将原有的申报资料按照CTD的格式重新组合。
2、信息汇总表过于简单。
应将药学研究中的主要研究项目进行综述,并将重要的研究过程、内容与数据列出,不能简单地注明参见申报资料XX章节。
否则不利于审评人员在审评时通过信息汇总表对申报品种的工艺可行性与质量控制体系的可靠性及全面性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与判断。
同时因为信息汇总表是审评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其信息不够全面、重要信息缺失,还会严重影响审评的效率。
CTD格式申报资料(原料药)最新版本

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原料药〕一、目录3.2.S 原料药3.2.S.1 根本信息3.2.S.1.1 药品名称3.2.S.1.2 构造3.2.S.1.3 理化性质3.2.S.2 生产信息3.2.S.2.1 生产商3.2.S.2.2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3.2.S.2.3 物料控制3.2.S.2.4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3.2.S.2.5 工艺验证和评价3.2.S.2.6 生产工艺的开发3.2.S.3 特性鉴定3.2.S.3.1 构造和理化性质3.2.S.3.2 杂质3.2.S.4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3.2.S.4.1 质量标准3.2.S.4.2 分析方法3.2.S.4.3 分析方法的验证3.2.S.4.4 批检验报告3.2.S.4.5 质量标准制定依据3.2.S.5 对照品3.2.S.6 包装材料和容器3.2.S.7 稳定性3.2.S.7.1 稳定性总结3.2.S.7.2 上市后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3.2.S.7.3 稳定性数据二、申报资料正文及撰写要求3.2.S.1 根本信息提供原料药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化学文摘〔CAS〕号以及其它名称〔包括国外药典收载的名称〕。
3.2.S.1.2 构造提供原料药的构造式、分子式、分子量,如有立体构造和多晶型现象应特别说明。
3.2.S.1.3 理化性质提供原料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一般来源于药典和默克索引等〕,具体包括如下信息: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pH, 分配系数,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粒度等。
3.2.S.2 生产信息生产商的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以及生产场所的地址、、等。
3.2.S.2.2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1〕工艺流程图:按合成步骤提供工艺流程图,标明工艺参数和所用溶剂。
如为化学合成的原料药,还应提供其化学反响式,其中应包括起始原料、中间体、所用反响试剂的分子式、分子量、化学构造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质量标准中的杂质控制
• 原料药应控制工艺杂质与降解物,制剂 应控制降解物与毒性杂质。 • 杂质限度应包括对特定杂质(Specified Impurity)、非特定杂质(Unspecified Impurity)和总杂质的规定。 • 特定杂质的限度应根据自主研究或质量 对比研究的结果确定。 • 非特定杂质的限度应符合杂质研究指导 原则中鉴定限度的要求。
药品研发与 CTD格式申报资料
2019.11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
目
录
一、药品研发
二、CTD格式申报资料
三、总结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2
一、药品研发
(一)药品研发的原则
(二)总体思路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பைடு நூலகம்
3
(一)药品研发的原则
1、药品研发的目的 2、研发立题 3、药品研发的理念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7
(二)研究的总体思路
• 创新的思路:自主设计、研究并据此证明可以生 产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创新药的研究 一般采用此思路。 如,新杂质的限度确定:一系列安全性研究。 • 仿制的思路:通过与已上市药品比较,证明两者 的一致性来间接证明所仿制药品的安全有效、质 量可控。三类药与仿制药的研究可采用此思路。 如,药典已知杂质的限度确定:定性研究证明两杂 质的一致性。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22
6.申报资料质量差
• 主观不重视、甚至有意瞒报,客观上水平不够, 缺乏系统性、重点不突出。 • 申报资料的重要性 证明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重要依据,甚 至是唯一的依据。 • 申报资料的基本要求 背景清晰,包括文献 全面、系统地介绍研究的过程、结论 详细提供研究数据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分析与总结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9
正确理解使用指导原则
1)指导原则的作用 指导研究的原则性要求,非研究者手册或 SOP,其中的方法并非唯一的。 研究者与评价者的关系绝不类似运动员与
教练,而是…?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0
2)研究与指导原则的关系 研究是基础:指导原则是前期研究的总
结与提升,尤其是创新药的研究。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2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 2. 3. 4. 5. 6. 研究的目标不明确 申报工艺的大生产可行性 杂质的控制 研究的系统性 自我评价与完善 申报资料质量差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3
1.研究的目标不明确
• 药品研发的目标 目标药品质量概况(QTPP):需考虑到如给药 途径,剂型,生物利用度,规格和稳定性等内 容;创新药研发的目标。 药品的关键质量属性(CQA):以使那些对药 品质量有影响的药品特性能得以研究和控制; 国内仿制药研发的不足之处。实例 确定原料药、辅料等的关键质量属性,并选择 要达到药品预期质量所用的辅料类型和用量;
工艺验证:在生产规模上考察大生产的重现性与 可行性。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8
3.杂质的控制
• 杂质的定性 很少进行; 有利于杂质的比较、溯源控制与毒性的判断 • 分析方法的验证 目标物不明确、未采用杂质对照品验证 • 杂质的控制 限度的制定缺乏依据;缺乏对特定杂质的控制 或限度依据不足;缺乏对非特定杂质的控制或 限度过高(0.5%或1.0%)
4
2、研发立题
• 立题的合理性是研发成功的基础,核心是满足 临床治疗的需求,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 衡量立题的好坏标准
满足临床需求,如抗肿瘤药与胃溃疡药
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不能乱改剂型
例:某贴剂,长期用药与不良反应
与国情相适应
例:某大输液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6
3、药品研发的理念
• 提倡精品意识、质量为上 • 广种薄收、粗制滥造 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危害健康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难以应对国际竞争 不利于监管与评价水平的提高 • 精耕细作、质量为上 不断创新与注重质量是国内医药行业与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6
2.申报工艺的大生产可行性
研发:申报工艺
临床样品 质量 上市药品 安全有效
?
上市:生产工艺
?
安全有效
工艺是否一致,关系到质量及 安全有效性是否一致。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7
改进措施
• 申报前进行充分研究,避免半成品申报
小试:研究应系统、深入,全面了解影响产品质 量的关键工艺环节(步骤、因素与参数范围)、 形成初步完整的工艺。 中试:研究如何在模拟的工业化条件下实施小试 工艺。
8
• 两种思路并非截然分开,在研发中可根据情况 交叉使用。 如:三类新药的研发 有国外已上市药品:可采用仿制的思路。 无国外已上市药品:有时应采用创新的思路。 例如,杂质的安全性 • 中心电子刊物要求与国外已上市药品比较的理 论基础 • 不论哪种思路,药品研发绝非完成填空作业, 而应针对目的,自主设计研究并加以证明。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4
质量源于设计的重要理念
• 药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 更是设计(研发)赋予的。 质量 检验 生产
设计
• 处方工艺的研究优化过程即是质量的设计过程。
我国以往对此方面的研究重视不够,导致药品
批准后无法生产或质量不好。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5
科学系统的研发方法
• FDA :QbD是科学的、基于风险的全面主 动的药物研发方法。药品从研发开始就要考 虑最终产品的质量,在处方设计、工艺路线 确定、工艺参数选择、物料控制等各个方面 都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积累翔实的数据,在 透彻理解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产品处方和 生产工艺。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20
4.研究的系统性
• 研究缺乏系统性 加强学科间的沟通与协调。如杂质限度的确 定应综合药学、毒理与临床研究的结果。 工艺研究 杂质分析 限度 稳定性
毒理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临床
21
5.自我评价与完善
• 缺乏自我评价意识、不能及时纠偏与完 善研究工作 • 应设立关键控制点,强化研发过程中的 自我评价 • 自我评价不能一厢情愿,应客观:从治 疗需求、患者与评价者的角度进行
相互促进:指导原则可以指导后续的研 究工作;后续的研究工作反过来又可丰 富与进一步完善已有的指导原则。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
11
研究中正确使用
• 熟悉掌握指导原则的基本要求,如手性药物药 学研究指导原则重点在构型与立体异构体。
• 结合原则中的具体方法进一步加深了解
• 根据情况指导具体的研发工作 • 决不能拘泥于已有的方法。僵化地使用指导原 则做不好药品研发,尤其是创新药的研发。